常用消毒剂知识培训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培训课件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e8ee1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6.png)
06
常见消毒剂的优缺点 比较与选择建议
含氯消毒剂
优点 杀菌谱广,作用迅速,杀菌效果可靠。
性质稳定,便于贮存和运输。
含氯消毒剂
价格相对较低。 缺点
有刺激性气味,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含氯消毒剂
使用不当可能污染环境。
使用建议:适用于物品表面、地面、墙壁等的消毒。使用时需佩戴防护用品,注 意通风。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 方法培训课件
目录
• 消毒剂概述 • 使用消毒剂前的准备工作 •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 消毒剂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 消毒剂使用后的处理与防护 • 常见消毒剂的优缺点比较与选择建议
01
消毒剂概述
消毒剂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或抑制微生 物生长繁殖的化学或生物制剂。
分类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优点
杀菌能力强,可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病毒、真 菌等。 作用快速,且不受有机物影响。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缺点 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不稳定,易分解,需现配现用。
使用建议:适用于医疗器械、用品、餐具等的消毒。使 用时需注意浓度和时间,避免与金属和织物接触。
醛类消毒剂
01
严格按照消毒剂使用说明进行 稀释、配制和使用,避免浪费 和滥用。
使用过的消毒剂容器和工具应 及时清洗、晾干,避免残留物 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对于过期或废弃的消毒剂,应 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不得随意倾倒或排放。
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消毒剂对人体造成伤害
在使用消毒剂时,应佩戴好口罩、手 套等个人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皮 肤和吸入有害气体。
确定污染程度
通过观察、检测等手段,了解消毒对 象表面的污染程度,包括污染物的种 类、数量和分布情况等。
常用消毒剂培训课件
![常用消毒剂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faf83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8.png)
毒性影响:消毒剂的毒性可能对人体健 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安全防护:在使用消毒剂时,应采取必要 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消毒剂防护措施
佩戴防护设 备:如口罩、 手套、护目 镜等
保持通风: 确保工作场 所通风良好, 避免空气污 染
避免接触: 避免直接接 触消毒剂, 使用工具进 行喷洒
01 过氧化氢:最常见的过
氧化物消毒剂,具有强 氧化性,能杀灭多种微 生物
03 过氧化苯甲酰:具有强
氧化性,能杀灭多种微 生物,但具有腐蚀性, 需稀释后使用
02 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
性,能杀灭多种微生物, 但具有腐蚀性,需稀释பைடு நூலகம்后使用
04 过氧化二异丙苯:具有
强氧化性,能杀灭多种 微生物,但具有腐蚀性, 需稀释后使用
消毒剂的选择:根据消毒对 象和消毒目的选择合适的消 毒剂
消毒剂使用注意事项
佩戴防护设备:使用消毒 剂时,应佩戴手套、口罩 等防护设备,避免直接接 触皮肤和呼吸道。
消毒时间:根据消毒剂说 明书,确保消毒时间足够, 以达到最佳消毒效果。
安全存放:消毒剂应存放 在阴凉、干燥、通风处, 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防止发生危险。
安全存放: 将消毒剂存 放在安全、 干燥、通风 的地方,避 免儿童接触
01
02
03
04
谢谢
02
性病原体进行消毒 低浓度消毒剂:适用于对一般性
03
病原体进行消毒 浓度调整:根据消毒效果和消毒
04
对象进行浓度调整
消毒剂使用方法
01
04
消毒剂的注意事项:根据消 毒剂说明书和消毒对象注意 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消毒剂知识培训课件
![消毒剂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ac3f5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f.png)
环保性评估
经济效益评估
对消毒剂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 响进行评估,包括废水排放、废气排放、 废物处理等方面的评估。
对消毒剂的生产成本、销售价格、使用成 本等进行评估,以确定产品的经济效益和 市场竞争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消毒剂知识培训课件
汇报人: 2023-12-18
目录
• 消毒剂概述 • 消毒剂的种类与特点 • 消毒剂的应用范围与使用方法 • 消毒剂的安全使用与注意事项 • 消毒剂的储存与运输要求 • 消毒剂的质量检测与评估方法
01
消毒剂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消毒剂是一种用于杀灭或抑制病 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化学物质。
Hale Waihona Puke 运输要求和注意事项包装严密
消毒剂在运输过程中应包 装严密,防止泄漏和污染 环境。
轻拿轻放
在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 ,避免剧烈震动和碰撞。
防潮防晒
消毒剂应避免长时间暴露 在阳光和潮湿环境中,以 免影响其质量和效果。
防止泄漏和污染环境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消毒剂的包装是否严密,如 有破损应及时更换。
及时处理
稳定性检测
对消毒剂的稳定性进行检测,包括 在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的变化情 况,以确保产品在有效期内保持稳 定。
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介绍
消毒效果评估
安全性评估
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对消毒剂的 消毒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杀灭微生物的效 果、杀灭速度、持续时间等方面的评估。
对消毒剂的毒性、刺激性、致敏性等进行 评估,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 和环境造成危害。
食品加工行业消毒
食品接触表面消毒
对食品加工过程中接触食品的表面,如 案板、刀具、容器等,进行定期消毒。
消毒剂知识培训课件
![消毒剂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948e6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8.png)
工业生产中的消毒
食品生产的消毒
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涉及到 原材料、生产设备、工作人员等 多方面的因素,容易滋生细菌和 病毒,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
。
工业设备的消毒
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如 管道、反应釜、泵等,由于长时 间使用和接触化学物质,容易滋 生细菌和病毒,因此需要进行定
期的消毒。
工作场所的消毒
使用方法
根据消毒对象的不同,采用适当的消毒方式,如 浸泡、擦拭、喷洒等,确保消毒效果。
消毒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注意个人防护
使用消毒剂时,需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眼镜等 ,以防止消毒剂对皮肤和呼吸系统的刺激。
避免与其他清洁剂混合使用
消毒剂不能与其他清洁剂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毒气体或降低消毒 效果。
消毒剂的选用原则
根据消毒对象和消毒目的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不同的消毒剂具有不同的成分和用途,需要根据具体消毒对象和消毒目的选择合适的消毒 剂。
考虑消毒剂的安全性
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注意消毒剂的配伍禁忌
不同的消毒剂之间可能存在配伍禁忌,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发生化学反应或物 理变化,以免影响消毒效果或产生有害物质。
注意储存和使用期限
消毒剂具有一定的储存和使用期限,过期的消毒剂不能使用,以免 影响消毒效果。
消毒剂的安全储存与运
储存位置
消毒剂应该储存在通风良好、干燥、阴凉的地方,远离明火 和高温。
运输要求
运输消毒剂时,需要遵守相关的运输规定和安全要求,如避 免阳光直射、保持稳定等。
消毒剂的质量控制
04
与检测方法
家庭生活中的消毒
医院常用消毒灭菌知识培训
![医院常用消毒灭菌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250e243f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bf.png)
是被微生物污染后会造成严重危害的诊疗器材和用品,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粘
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
和用品,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和
透析液。
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织钳等。
二、中度危险性物品:
烷,过氧乙酸,
中草药消毒剂, 汞,银,等金属 离子消毒剂
Page 6
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
针对消毒对象,选用合适的消毒方法。尽量防止和减少消毒过程对物 品的损害。
一、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1、凡是高度危险的物品,必须选取(灭菌剂或灭菌器)灭菌,务使
其灭菌指数达到10-6。 2、凡中度危险性物品,可选用中效消毒法或高效消毒法,要求灭菌
光滑表面应选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消毒剂擦拭。多 孔材料表面应采用喷雾消毒。
Page 9
为保证消毒与灭菌效果应掌握以下 处理原则:
1、要求购进合格的器材和药品, 2、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 3、保证消毒与灭菌的处理剂量, 4、注意影响效果的因素, 5、加强效果的监测 6、防止消毒与灭菌物品和容器的再污
医院消毒与灭菌知识
医院感染管理科
医院感染的特点
医院具备疾病传播的三要素:传染源:医院是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集 中地,有密切接触机会;
特殊传播途径:医院里存在各种传播媒介, 污染的医疗器械和诊疗用 具、针刺、输血、 医护人员的手;
易感人群:病人对致病因数的抵抗能力下降(如切口处100个金葡菌即 可引起感染,而皮内注射则需2百万);滥用抗生素和消毒剂:引起局 部菌群改变,常住菌被抑杀,例如革兰阳性菌被杀灭,菌群失调,导 致抗性菌感染;常住菌进入其他部位,成为致病菌(链球菌进入血流, 导致亚急性心内膜炎)。导致抗性菌株出现,MRSA对氯已定的抗性增 加、绿脓杆菌对季铵盐类具有固有抗性。院内感染病原体流行株的毒 力和抗力,经体内反复传代, 常比实验室菌株强,对人体内环境有更 大的适应性。
常用皮肤黏膜消毒剂使用与管理培训记录
![常用皮肤黏膜消毒剂使用与管理培训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db76feb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1.png)
3、鼓励患者进食,给予随意饮食。
4、遵医嘱准确记录出入量,并记录呕吐的量、颜色和次数。
5、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清新,及时倾倒呕吐物。
6、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给予心理疏导。
三、护理问题、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
(一)护理问题:恶心呕吐:与妊娠使血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显著升高有关。
效果良好。
医院培训记录表
时间:
课题名称:
地点:
培训科室:
讲师:
记录人:
培训人员签到:
培训目的:针对性学习,更好为患者护理和沟通
一、定义:少数孕妇早孕反应严重,频繁恶心呕吐,不能进食,以致发生体液失衡及新陈代谢障碍,甚至危及孕妇生命,成为妊娠剧吐。
二、护理
1、轻症者可在门诊治疗,孕妇可少食多餐,选择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遵医嘱服药。
培训效果评价(考核结果):
培训效果良好。
6、季铵盐类:(1)皮肤用复方季铵盐类消毒剂原液擦拭2~5分钟(2)黏膜用400~1000mg/L冲洗2~5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1不宜与碘、过氧化物同用。2多与醇类联合用于皮肤及手部消毒。
参训心得:
掌握常用消毒剂的种类及使用范围,更好的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培训效果评价(考核结果):
熟知常规常规消毒剂种类及用途。有记录,培训
XXXX培训记录表
时间:
课题名称:
常用皮肤黏膜消毒剂使用与管理
地点:
培训科室:
讲师:
记录人:
培训人员签到:
培训目的:掌握常规皮肤消毒种类用途
消毒剂是指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包括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和低效消毒剂。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消毒知识培训课件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消毒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f772b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8.png)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消毒知识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幼儿园保育员消毒知识进行培训,涉及教材《幼儿园卫生与消毒指南》的第二章节“消毒基本知识”和第三章节“消毒操作技能”。
详细内容包括:消毒的定义、目的、分类;常用消毒剂的种类、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幼儿园环境、物品的消毒方法及操作流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消毒的基本知识,掌握消毒的目的和分类。
2. 学会使用常用消毒剂,并能正确操作幼儿园环境、物品的消毒。
3. 提高保育员对消毒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强消毒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幼儿园环境、物品的消毒方法及操作流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消毒剂样品、消毒工具。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幼儿园环境消毒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消毒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消毒的定义、目的、分类;常用消毒剂的种类、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幼儿园环境、物品的消毒方法及操作流程。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结合实际工作,讨论如何正确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5. 消毒操作演示(10分钟)现场演示消毒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强调注意事项。
6.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消毒基本知识定义、目的、分类常用消毒剂2. 消毒操作技能消毒方法操作流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消毒的目的和分类。
(2)列举三种常用消毒剂,并说明其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描述幼儿园环境、物品的消毒方法及操作流程。
2. 答案:(1)消毒的目的是杀灭病原微生物,防止疾病传播。
分类有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
(2)常用消毒剂有:75%酒精、84消毒液、氯霉素消毒液。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见教材。
(3)幼儿园环境、物品的消毒方法及操作流程见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消毒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消毒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
消毒剂知识培训
![消毒剂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0f936d16eff9aef8941e06b1.png)
B级:月消毒
配制
配制用水
A、A+B 冷却注射用水,后除菌过滤 C级 冷却注射用水 D级 纯化水 一般区域 饮用水
配制
配制方法(%:体积分数,x%即为100ml水中含有x ml溶剂)
种类 75%乙醇 1.0%GA 0.5%QB 原液规格 95%乙醇 20kg 比例 15L 95%乙醇:4L水 10mlGA:1L水 5mlQB:1L水 有效期 7天 7天 7天 QB/GA/PAA原 液开封后密闭 保存有效期为 90天 备注
去仓库 领取 轧口保存
1.0%PAA
40ml
10mlPAA:1L水
3天
通常即配即用
使用量筒/量杯进行定量配制
配制
B+A、A级区使用的消毒剂
在层流下进行除菌过滤至已灭菌接收容器
过滤前确保层流已调节至要求频率,并自 净至少5分钟
消毒剂滤芯分种类专用 接收容器经VHP灭菌后传入B级区
消毒方法
方向: 由上到下 由内向外 S形
消毒期间 定期更换 消毒剂, 清洁消毒 器具
充分的表 面接触时 间
消毒方法
Thank You
70-75%乙醇:
既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凝固,又不能形成薄膜, 能使酒精继续向内部渗透,彻底杀灭
若酒精的浓度低于70%,也不能彻底 杀死细菌
1.0%GA
澄清、浅黄色液体,有醛味
1.0%GA
不起泡,可对管道进行消毒,可通过泵送对
CIP设备、生产线进行消毒
很好的材料相容性 清洗后无残留 工作溶液稳定浓度低,对环境友好
5min
10min
15min
1%(10ml/L)
0.25%(2.5ml/L) 0.3%(3ml/L) 3%(30ml/L)
消毒剂知识培训课件
![消毒剂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cb396b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a.png)
如光化学作用、超声波作用等,可协同增强 消毒效果。
02
消毒剂的应用范围
医疗机构的消毒
医院消毒
医院是病人聚集的场所,容易发生交叉感染。消毒剂可以杀灭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手术室消毒
手术室需要严格的无菌环境,使用消毒剂对手术室进行彻底消毒,可以确保 手术的顺利进行,避免术后感染。
消毒剂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消毒剂产业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密切相关。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毒剂市场规 模持续扩大,产品种类也不断增加。
消毒剂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消毒剂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除了传统的医疗、卫生、食品等行业外,消毒剂在环保、农业、畜牧业等领域的应用也在不 断增加。
醛类化合物
如甲醛、戊二醛等,能够使微生物 蛋白质变性。
消毒剂的作用机制
氧化作用
抑制作用
通过氧化剂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酶和 DNA等结构,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通过抑制微生物的酶系统或代谢过程,降低 其生长繁殖速度,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表面活性作用
其他作用机制
通过降低表面张力,增加微粒的润湿和溶解 ,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04
消毒剂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消毒剂的安全性
无毒或低毒
大多数消毒剂都是无毒或低毒 的,但使用时需要避免误食或
接触皮肤。
腐蚀性
消毒剂可能会对金属、皮革等材 料产生腐蚀作用,因此使用时需 要按照说明书进行。
易燃易爆
一些消毒剂在高温或遇火源时可能 会燃烧或爆炸,因此需要注意使用 和储存。
消毒剂的环保性
污染性
其他领域的应用
农业领域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消毒剂对土壤、水源等进行消毒,可以杀灭病原体,预防植 物病害的发生。
常用消毒剂知识培训
![常用消毒剂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f28e617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9.png)
常用消毒剂知识培训一、消毒剂的介绍消毒剂是一类用于杀灭病原微生物、去除或杀灭不洁净物等的具有杀菌作用的化学品。
消毒剂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餐饮、食品生产、日化等领域,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消毒剂作为一种特殊的化学品,使用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规定使用,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或环境污染。
二、常见消毒剂类型1. 酒精类酒精类消毒剂主要包括乙醇和异丙醇。
它们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用于消毒的同时还具有除臭、溶解油脂等作用,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家庭清洁等领域。
2. 氯类氯类消毒剂以次氯酸钠和漂白粉为代表,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和杀菌作用,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饮用水消毒等领域。
3. 过氧化物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的过氧化物消毒剂,具有杀菌作用同时又能迅速分解成水和氧气,不会留下有毒残留物。
常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等领域。
4. 醋酸类醋酸类消毒剂以醋酸、乙酸为代表,具有较好的除菌功能,而且对环境影响较小,是一种较为环保的消毒剂。
5. 醛类醛类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但使用过程中需注意防护,以免对人体造成损害。
三、消毒剂的正确使用1. 选用适合的消毒剂在选择消毒剂时,需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杀菌对象来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不同消毒剂对不同病菌有不同的杀菌效果,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 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在使用消毒剂时,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按照说明书上的操作步骤进行,避免因误用或不当操作造成伤害。
3. 保证消毒剂的浓度和时间消毒剂的杀菌效果与其浓度和作用时间密切相关,因此在使用时需严格控制消毒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保证消毒效果。
4. 注意消毒剂的稀释和保存对于需要稀释的消毒剂,一定要按照要求进行稀释,避免稀释不当影响消毒效果。
同时,消毒剂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存,避免受潮、暴晒等影响。
5. 避免混用不同种类的消毒剂不同种类的消毒剂在使用时不宜混用,以免产生有害气体或产生化学反应,造成意外。
四、消毒剂的安全操作1. 防护措施在使用消毒剂时,应做好相应的个人防护工作,例如戴手套、口罩等,避免接触消毒剂对皮肤、呼吸道造成刺激或伤害。
2024年消毒培训课件
![2024年消毒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f8fd9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6.png)
消毒培训课件一、引言消毒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对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大家对消毒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我们特制定本培训课件,旨在帮助大家正确理解和运用消毒方法,为我们的生活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二、消毒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消毒?消毒是指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去除物体表面和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水平的过程。
2.消毒的目的消毒的主要目的是预防病原体传播,切断感染链,保护易感人群,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3.消毒方法分类(1)物理消毒:利用物理因素,如高温、紫外线、过滤等,杀灭或去除病原微生物。
(2)化学消毒:利用化学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碘伏等,杀灭或去除病原微生物。
(3)生物消毒:利用生物酶、微生物等生物活性物质,分解和去除病原微生物。
三、常用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1.高温消毒(2)压力蒸汽灭菌: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温度达到121℃,维持15-30分钟,可杀灭所有细菌芽孢和病毒。
注意事项:高温消毒时,要确保物品充分受热,避免产生冷凝水。
2.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主要适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
紫外线波长在200-280nm范围内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以254nm波长的紫外线杀菌效果最好。
注意事项:紫外线对人体皮肤和眼睛有害,使用时应避免直接照射。
3.化学消毒(1)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84消毒液等,适用于物体表面、餐具、排泄物等的消毒。
(2)过氧化氢:适用于物体表面、皮肤、黏膜等的消毒。
(3)碘伏:适用于皮肤、黏膜等的消毒。
注意事项:化学消毒剂具有刺激性、腐蚀性和毒性,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4.生物消毒生物消毒主要利用生物酶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去除病原微生物。
适用于有机物较多的环境,如污水处理、养殖业等。
注意事项:生物消毒效果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使用时应注意调整条件,确保消毒效果。
四、消毒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1.合理选择消毒方法:根据不同的环境和物品特点,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
消毒剂使用技能培训
![消毒剂使用技能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ef48769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c.png)
消毒剂使用技能培训本文档旨在提供消毒剂使用的技能培训,以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消毒工作。
1. 消毒剂介绍1.1 消毒剂的定义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或去除有害微生物的物质或制剂。
常见的消毒剂包括漂白粉、酒精、过氧化氢等。
1.2 消毒剂的分类根据其杀菌原理和用途,消毒剂可分为以下几类:- 氧化剂:如漂白粉、过氧化氢等,能够氧化细菌和病毒的细胞成分,达到杀菌效果。
- 蛋白质和酶的变性剂:如酒精等,能够破坏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和酶,从而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 其他类型:如紫外线消毒、高温蒸汽消毒等。
2. 消毒剂使用技巧2.1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在选择消毒剂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目标微生物类型:不同的消毒剂对不同类型的细菌、病毒和真菌有不同的杀灭效果。
- 使用场所和物体:不同的消毒剂适用于不同的场所和物体表面,例如一些消毒剂不适合金属表面。
- 安全性:要选择对人体安全、无刺激性和无毒性的消毒剂。
2.2 正确稀释和使用消毒剂- 对于浓缩型消毒剂,应按照说明书要求稀释至适当浓度。
过低的浓度可能无法达到杀菌效果,过高的浓度可能对物体表面产生腐蚀作用。
- 使用消毒剂时,要保持足够的湿润时间,以确保消毒剂充分作用于细菌和病毒。
- 注意不要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使用,以免产生危险气体或化学反应。
2.3 定期更换消毒剂消毒剂的有效期有限,过期的消毒剂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杀菌效果。
因此,建议定期检查消毒剂的有效期,并及时更换。
3.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消毒工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使用消毒剂时要戴好防护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消毒剂。
- 遵守消毒剂的使用说明,不要超过推荐的浓度和使用方法。
- 存放消毒剂时要远离火源和易燃物,确保安全存放。
以上是消毒剂使用技能培训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相关部门咨询。
医院院感消毒知识培训
![医院院感消毒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6bde514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4.png)
2 正确的清洗消毒流程 Common disinfection methods for medical supplies
物品 包装
物品包装使用要求
01
纸塑包装
02
无纺布
03
纺织布
灭菌后有效期为180天,纸 塑袋包装其密封宽度 ≥6mm,包内器械距包装 袋封口≥2.5cm。不得重复 使用。
灭菌后有效期 为180天
首选物理消毒/灭菌方法, 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灭菌的选化学消毒/灭菌方法
1 医疗用品常用消毒方法 Common disinfection methods for medical supplies
压力蒸汽灭菌 环氧乙烷灭菌
干热灭菌
物理方法
适用范围 用于耐高温、耐高湿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灭菌。
分为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二大类。
1 医疗用品常用消毒方法 Common disinfection methods for medical supplies
紫外线消 毒
紫外线 灯
物理方法
适用范围 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他液体的消毒。
适用条件
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时必须是消毒部 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 用于物体表面消毒时,紫外线灯距表面高度<1m,照射30-60min
消毒 方法
化学消毒剂
化学消毒剂
安尔碘
乙醇
过氧乙酸
戊二醛
有效氯
1 医疗用品常用消毒方法 Common disinfection methods for medical supplies
医疗用品
消毒灭菌方法
未开启有效期限
酒精棉球盛器
常用消毒灭菌知识培训
![常用消毒灭菌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965810f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d.png)
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和公 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消毒灭菌的原理和方法
消毒灭菌的原理主要基于破坏 病原体的结构或抑制其生长繁
殖。
02
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01
消毒灭菌的原理
包括热力消毒、紫外线消毒、化 学消毒等。
消毒灭菌的适用范围和限制
适用范围
消毒灭菌适用于各种表面、医疗 器械、食品等物品的消毒。
醇类消毒剂
总结词
对细菌具有较好的杀灭作用,但对病毒的杀灭效果有限。
详细描述
醇类消毒剂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其有效成分是乙醇或甲醇等醇类物质。它们对 细菌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但对病毒的杀灭效果有限。醇类消毒剂可以用于皮肤 消毒和物品表面的消毒。常见的醇类消毒剂有医用酒精、食用酒精等。
酚类消毒剂
总结词
理化指标监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消毒灭菌过程中各种因 素的变化情况,从而优化消毒灭菌的条件和参数。
消毒灭菌效果的评价
01
消毒灭菌效果的评价是根据 监测结果和其他相关因素, 对消毒灭菌的效果进行综合
评估。
02
评价内容包括微生物指标的 降低情况、理化指标的变化 情况、消毒灭菌后物品的质
量等。
03
评价结果可以为消毒灭菌方 法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提高消毒灭菌的效果和质量
常见的微生物指标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监测方法包括培养法、PCR技术、免 疫学方法等。
在进行微生物指标监测时,需要注意样品的采集、保存和运输,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和真实性。
理化指标监测
理化指标监测是通过检测消毒灭菌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 参数,评估消毒灭菌的效果。
常见的理化指标包括温度、湿度、压力、光照等,这些 参数的变化会影响消毒灭菌的效果。
消毒知识培训内容(多应用)
![消毒知识培训内容(多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eb406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7.png)
消毒知识培训内容一、引言消毒是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培训旨在提高大家对消毒知识的认识和掌握,以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正确、有效地进行消毒。
二、消毒的基本概念1.消毒的定义:消毒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去除物体表面、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水平的过程。
2.消毒与灭菌的区别:消毒是杀灭或去除病原微生物,而灭菌是指彻底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病毒。
3.消毒剂的分类:消毒剂可分为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和低效消毒剂。
高效消毒剂能杀灭或去除所有微生物,中效消毒剂能杀灭或去除大部分微生物,低效消毒剂只能杀灭或去除部分微生物。
三、消毒方法1.物理消毒方法:包括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过滤消毒等。
高温消毒是指将物品加热至一定温度,持续一定时间,以杀灭微生物。
紫外线消毒是利用紫外线照射杀灭微生物。
过滤消毒是通过过滤器去除空气中的微生物。
2.化学消毒方法:包括氧化剂消毒、酚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
氧化剂消毒是利用氧化剂的氧化作用杀灭微生物。
酚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都是通过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蛋白质、核酸等结构,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四、消毒剂的正确使用1.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消毒对象和消毒场所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例如,高效消毒剂适用于医疗器械、实验室设备等高要求场所,而低效消毒剂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消毒。
2.消毒剂的使用浓度:消毒剂的使用浓度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以确保消毒效果。
3.消毒剂的配制:消毒剂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配制,避免稀释不足或过浓。
4.消毒剂的使用方法:根据消毒剂的使用说明,采用浸泡、擦拭、喷雾等方法进行消毒。
5.消毒剂的储存:消毒剂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
五、日常生活中的消毒注意事项1.勤洗手:洗手是预防疾病传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20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腐蚀性 1 二氧化氯对普通的不锈钢、碳钢、铝和铜等有中等腐蚀,对聚丙
烯纤维类的过滤材料具有腐蚀作用,对普通橡胶具有中度腐蚀;因 此管道的密封垫应采用硅橡胶或含氟塑料。二氧化氯对PVC塑料 基本无腐蚀。 2一般使用200-250ppm的二氧化氯对304、316不锈钢不会造成腐 蚀。但由于有些厂家的设备或管道使用了劣质或以次充好的304或 316不锈钢,再加上焊接工艺和材料不符合要求,有可能出现局部 腐蚀。
18
乙醇
计算举例:配置1000ml75%的乙醇溶液,原液及加水量各是多少? (原液浓度为95%) 计算过程: CV=C1V1 95%V=75%*1000 得出V=789ml,需要加原液789ml 加水量1000ml-789ml=211ml
15
乙醇
杀菌原理: 醇类消毒剂杀灭微生物依靠三种作用:①破坏蛋白质的肽健,使之 变性;②侵入菌体细胞,解脱蛋白质表面的水膜,使之失去活性, 引起微生物新陈代谢障碍;③溶菌作用。 杀菌作用: 乙醇为中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结核杆菌及大多数真菌和 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胞。
16
乙醇
酒精消毒的作用是凝固细菌体内的蛋白质,从而杀死细菌。酒精浓 度越高,蛋白质凝固作用越强。(为什么不用95%的酒精消毒呢?) 95%的酒精能将细菌表面包膜的蛋白质迅速凝固,并形成一层保护 膜,阻止酒精进入细菌体内,因而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待到适当 时机,薄膜内的细胞可能将薄膜冲破而重新复活。 如果酒精浓度低于70%,虽可进入细菌体内,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 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 只有70%-75%的酒精即能顺利地进入到细菌体内,又能有效地将细 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因而可彻底杀死细菌。
内含硫基的酶,还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 物。 杀菌作用 :
二氧化氯杀菌谱广,包括几乎所有的常见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繁 殖体、细菌芽胞、真菌病毒以及抵抗力强的肝炎病毒等。
7
二氧化氯
使用浓度及配置方法: 1 二氧化氯消毒液的配置(原溶液含量为2%) CV=C1(V+V1+V2) C:原溶液的浓度 V:需要浓溶液的重量 C1:稀溶液的浓度 V1:加活化剂的重量 V2=加水的重量 V1=V/20 2 配置注意事项: 1)活化时先将活化剂与原溶液混合并密闭3-5min,在加入清水; 2)配置消毒剂时必须二人完成,一人操作、一人复核。 3)配制溶液时,忌与碱或有机物相接触。
17
乙醇
使用浓度及配置方法: 75%乙醇溶液(原液浓度95%) 其配制公式是:CV=C1V1 C:浓溶液的浓度。 V:需用浓溶液的体积或重量。 C1:稀溶液的浓度。 V1:欲配制稀溶液的体积或重量。 配置注意事项: 1 理论计算值与实际配置数值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要用酒精
计测定实际浓度,酒精计示值和温度,查表,换算为20℃时样品 的酒精度。 2 配制好的75%乙醇溶液置于干燥容器内密闭储存,每次配制后 (包括重新配制)存放有效期限为一周,若一周内不使用,应采用 酒度计重新配制并确认浓度后再使用。
使用注意事项: ①配置前将二氧化氯用柠檬酸活化后才能使用; ②活化后的二氧化氯不稳定,一般要活化后当天使用; ③物体在消毒前一定要进行全面的清洗,清除物体表面附着的污物,
包括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矿物质。清洗是消毒的前奏,如 表面未经“清洗”,消毒剂是不能完全发挥作用的,达不到预期消 毒效果。清洗的同时也清除物品表面的部分微生物,减少消毒剂使 用量。
11
二氧化氯
使用方法: ①浸泡法:将洗净、晾干待消毒的物品浸于二氧化氯溶液中,加盖。
作用时间≥10min; ②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物体表面也可用二氧化氯均匀喷洒,车间
环境消毒也可用二氧化氯喷洒; ③擦拭法:对于大件的设备及工器具,无法进行浸泡,可用擦拭或
是浇淋的方法,作用时间≥10min。
12
二氧化氯
常用消毒剂知识
1
消毒与消毒剂的定义
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 达到无害化处理。
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介质上的微生物使其达到 消毒货灭菌要求的制剂。
定义摘自《消毒技术规范》
2
消毒剂的分类
依据化学成分分类 依据对微生物杀灭能力分类
依据化学成分主要分为9种:
1.醛类消毒剂 2.杂环类消毒剂 3.含氯消毒剂 4.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5.含碘消毒剂 6.季铵盐类消毒剂 7.酚类消毒剂 8.胍类消毒剂 9.醇类消毒剂
13
二氧化氯
优缺点: 优点:杀菌特点是作用快而强。应用广泛,既可用于物表,工器具 消毒,也可用于地面、空间的消毒杀菌。二氧化氯消毒剂,是一种 新型的安全、高效、广谱消毒剂,无“三致效应”,是联合国卫生 组织(WHO)推荐的A1级消毒产品。 缺点:
①有机物对该消毒剂有一定的影响; ②对碳钢、铝、不锈钢等有一定的腐蚀性; ③杀菌效果多受活化剂浓度和活化时间的影响。
9
二氧化氯
计算练习:配置10kg300ppm的二氧化氯,原液、活化剂、水各加 多少?(二氧化氯原液浓度为2%,ppm即百万分之一)
10
二氧化氯
计算过程: CV=C1(V+V1+V2) 2%V=0.03%*10 V=0.15 得出原液需要加0.15kg; 根据公式V1=V/20,得出活化剂需要加7.5g; 加水量V2=10-0.15-0.0075=9.8425kg
4
依据对微生物杀灭能力分为 1.灭菌 : 杀灭一切微生物 2.高效消毒 :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各种微生物 3.中效消毒 :杀灭除细菌芽胞在外的各种微生物 4.低效消毒: 杀灭抵抗力比较弱的微生物
5
我司目前使用的消毒剂
1 二氧化氯 2 乙醇 3 伏泰
6
二氧化氯
杀菌原理: 二氧化氯对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能力,可有效地氧化细胞
8
二氧化氯
计算举例:配置10kg200ppm的二氧化氯,原液、活化剂、水各加 多少?(二氧化氯原液浓度为2%,ppm即百万分之一) 计算过程: CV=C1(V+V1+V2) 2%V=0.02%*10 V=0.1 得出原液需要加0.1kg; 根据公式V1=V/20,得出活化剂需要加5g; 加水量V2=10-0.1-0.005=9.89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