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件翘曲变形分析
翘曲分析
![翘曲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68f3e8856a561252d36f55.png)
注塑制品的翘曲变形分析一、引言翘曲变形是指注塑制品的形状偏离了模具型腔的形状,它是塑料制品常见的缺陷之一。
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人们对塑料制品的外观和使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翘曲变形程度作为评定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模具设计者的关注与重视。
模具设计者希望在设计阶段预测出塑料件可能产生翘曲的原因,以便加以优化设计,从而提高注塑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缩短模具设计周期,降低成本。
本文主要对在注塑模具设计过程中影响注塑制品翘曲变形的因素加以分析。
二、模具的结构对注塑制品翘曲变形的影响在模具设计方面,影响塑件变形的因素主要有浇注系统、冷却系统与顶出系统等。
1.浇注系统的设计注塑模具浇口的位置、形式和浇口的数量将影响塑料在模具型腔内的填充状态,从而导致塑件产生变形。
流动距离越长,由冻结层与中心流动层之间流动和补缩引起的内应力越大;反之,流动距离越短,从浇口到制件流动末端的流动时间越短,充模时冻结层厚度减薄,内应力降低,翘曲变形也会因此大为减少。
图1为大型平板形塑件,如果只使用一个中心浇口(如图1a所示)或一个侧浇口(如图1b所示),因直径方向上的收缩率大于圆周方向上的收缩率,成型后的塑件会产生扭曲变形;若改用多个点浇口(如图1c所示)或薄膜型浇口(如图1d所示),则可有效地防止翘曲变形。
a) 中心浇口b) 侧浇口c)多点浇口d) 薄膜型浇口当采用点浇进行成型时,同样由于塑料收缩的异向性,浇口的位置、数量都对塑件的变形程度有很大的影响。
图2为一箱形制件在不同浇口数目与分布下的试验图。
a)直浇口b)10个点浇口c)8个点浇口d)4个点浇口e) 6个点浇口f) 4个点浇口由于采用的是30%玻璃纤维增强PA6,而得到的是重量为4.95kg的大型注塑件,因此沿四周壁流动方向上设有许多加强肋,这样,对各个浇口都能获得充分的平衡。
实验结果表明,按图f设置浇口具有较好的效果。
但并非浇口数目越多越好。
实验证明,按图c设计的浇口比图a的直浇口还差。
塑胶件翘曲变形,预防和解决的结构化思路
![塑胶件翘曲变形,预防和解决的结构化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0a76f2a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c.png)
塑胶件翘曲变形,预防和解决的结构化思路我们设计塑胶件时,不可避免的会碰到翘曲变形缺陷。
那么,如何去解决翘曲变形呢?首先,我们必须去明白翘曲变形的机理,即塑胶件为什么会发生翘曲变形。
在了解机理的基础之后,我们可以从塑胶材料、塑胶件设计、模具结构和成型工艺等四个方面入手,从而系统化、结构化和逻辑化的解决。
当然,面对塑胶件翘曲变形,预防比解决更重要。
我们必须在翘曲变形实际发生之前,就通过上述四个方面行优化。
而不是等到翘曲变形真正发生了,再去解决;这个时候,解决起来就非常麻烦。
—1—翘曲变形随处可见塑胶件翘曲变形,是在塑胶件最容易发生的缺陷之一,在任何产品上都有可能会发生;同时,也是最难以解决的缺陷之一。
▲塑胶件翘曲变形--千姿百态严重的翘曲变形会影响产品的装配,甚至会影响产品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
▲翘曲造成外观间隙不一致,严重影响产品美观▲翘曲造成洗衣机抓手与玻璃盖板粘接不牢固▲翘曲影响装配质量,降低产品强度及性能,具有潜在失效风险▲滚筒洗衣机前桶产品头部翘曲变形导致密封圈和不锈钢内桶间隙太小,密封圈和塑胶件发生翘曲变形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塑料的收缩不均匀。
▲CAE软件中模拟收缩不均匀如果塑胶件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在各个方向都均匀收缩,那么塑胶件尺寸会同时变小,但是会保持正确的形状,不会发生翘曲变形。
然而,如果在任意一个方向上的收缩与其它方向不一致,这就会导致内应力,当内应力超过塑胶件本身的强度时,塑胶件就会在顶出后发生翘曲变形。
▲左侧为收缩不均匀导致的内应力右侧为强度3.2 什么是收缩在了解收缩不均匀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塑胶材料的收缩。
为此,需要从塑胶材料分子结构入手来,看看塑胶材料在熔化和冷却过程中的发生的各种变化。
对于大多数的塑胶材料来说,熔化和冷却过程中的特性依赖于塑胶材料的类型以及是否添加了填充剂或玻纤。
1. 无定形塑料无定形塑料是指分子相互排列不呈晶体结构而呈无序状态的塑料。
常见的无定型塑料包括ABS、PC、PMMA和PPO等。
翘曲分析
![翘曲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6aabc3bb4cf7ec4afed064.png)
注塑翘曲问题解决射出成形方面1.料管温度太低料管温度太低时,材料熔融不良,如果勉强以高速成形时,残余剪切应力大,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将残余应力释放,容易发生翘曲。
如要减少翘曲,应逐步提高料温。
料温的设定可以参考材料厂商建议值的偏上值。
(料管分后、中、前、喷嘴四区,从后往前的料温设定应逐步提高,每向前一区,提高5~10℃。
若有必要,有时可以将喷嘴区和前区或前区的料温设定的和中区的一样。
)2.射出压力太高射出压力是塑胶成形过程中对翘曲影响较大的参数。
射压太高会是成品内部产生高的残余应力,容易产生翘曲。
若要减少翘曲,射出压力要在可行范围内尽可能调到最低。
3.保压压力或保压时间不当保压压力太高,塑胶的内应力也高,容易发生后翘曲。
保压压力太低,浇口附近发生回流,会产生收缩差,从而导致翘曲。
保压时间太短,螺杆松退时浇口附近发生回流,残余应力大,容易翘曲所以,保压压力和时间只要保证不收缩和确保浇口封塑就可以了。
4.循环时间不当当冷却时间太短时,塑胶还未冷却定型,若在此时被顶出,容易翘曲。
冷却时间必须保证塑胶定型到足够坚强为止,这样可以避免因循环时间太短而引起的翘曲。
模具方面1.公、母模温差大公母模温相差大,产品的给方位容易产生冷却不均,容易翘曲。
更改冷却设计,减少公、母模温差,可以减少翘曲。
不过有的时候也会利用这一点来克服一些因产品结构导致的翘曲。
2.模温太低模温太低,残余剪切应力大,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将残余应力释放,容易翘曲。
提高模温,可以减少翘曲。
模温可从材料厂商的建议值开始设定。
每次调整的增量为5~10℃,成型10次,成形情况稳定后,根据结果,决定是否进一步调整。
3.模穴厚、薄差异太大这和制品的设计有关,薄的地方先冷,厚的地方后冷。
厚薄差异大时,体积收缩率差异大,残余应力大。
当残余应力克服了零件的强度,就会产生翘曲。
治本之计是修改设计,使得制品厚度均一,冷却时体积收缩率差异小,残余应力小,翘曲自然小。
4.浇口的大小、数目或位置不当浇口的大小、数目或位置不当,都会使得流程太长,流阻太大,相应的射压也须提高,塑胶分子被拉伸、压挤,机械应力强行加入,残余应力大,容易翘曲。
塑料件翘曲变形分析(总结)
![塑料件翘曲变形分析(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9772a61bed5b9f3f90f1ccb.png)
塑料件翘曲变形分析塑料件的翘曲变形是塑料件常见的成型质量缺陷。
塑料件的翘曲变形主要是因为塑料件受到了较大的应力作用,主要分为外部应力和内部应力,当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和相互缠结力承受不住这种应力作用时,塑料件就会发生翘曲变形。
1、外部应力导致的翘曲变形此类翘曲变形主要为制件顶出变形,产生的原因为模具顶出机构设计不合理或成型工艺条件不合理。
1.1、模具顶出机构设计不合理顶出机构设计不合理,顶出设计不平衡,或顶杆截面积过小,都有可能使塑料件局部受力过大,承受不住应力作用发生塑性形变而导致翘曲变形。
防止顶出变形需改善脱模条件:如平衡顶出力;仔细磨光新型侧面;增大脱模角度;顶杆布置在脱模阻力较大的地方,如加强筋,Boss柱等处。
1.2、成型工艺参数设置不合理冷却时间不足,凝固层厚度不够,塑料件强度不足,脱模时容易导致产品翘曲变形。
可以延长冷却时间,增加凝固层厚度来解决。
2、内部应力导致的翘曲变形2.1、塑料内应力产生的机理塑料内应力是指在塑料熔融加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大分子链的取向和冷却收缩等因素而产生的一种内在应力。
内应力的本质为大分子链在熔融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不平衡构象,这种不平衡构象在冷却固化时不能立刻恢复到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平衡构象,这种不平衡构象实质为一种可逆的高弹形变,而冻结的高弹形变以位能情势储存在塑料制品中,在合适的条件下,这种被迫的不稳定的构象将向自在的稳定的构象转化,位能改变为动能而开释。
当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和相互缠结力承受不住这种动能时,内应力平衡即受到破坏,塑料制品就会产生翘曲变形,严重时会发生应力开裂。
2.2、塑料内应力的种类2.2.1 取向内应力取向内应力是塑料熔体在充模流动和保压补料过程中,大分子链沿流动方向定向排列,构象被冻结而产生的一种内应力。
取向应力受塑胶流动速率和粘度的影响。
如图一所示,A 层是固化层,B层是流动高剪切层,C层是熔胶流动层。
A层为充填时紧贴两侧模壁,瞬间冷却固化层。
塑胶加工中翘曲变形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塑胶加工中翘曲变形的原因及解决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1f1106ab84ae45c3b358ce9.png)
注塑质量经验总结本文来自:6sigma品质网 作者:peakdongfeng 点击1054次原文:/viewthread.php?tid=1991301. 刚开机时产品跑披锋,生产一段时间后产品缺胶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刚开机时注塑机料管内的熔胶由于加热时间长,熔胶粘度低,流动性好,产品易跑披锋,生产一段时间后由于熔胶不断把热量带走,造成熔胶不足,粘度大,流动性差,使产品缺胶。
在生产一段时间后,逐渐提高料管温度来解决。
2. 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缺胶,有时增大射胶压力和速度都无效,为什么?解决方法?是因为生产中熔胶不断把热量带走,造成熔胶不足,胶粘度大,流动性差,使产品缺胶。
提高料管温度来解决。
3. 产品椭圆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产品椭圆是由于入胶不均匀,造成产品四周压力不匀,使产品椭圆,采用三点入胶,使产品入胶均匀。
4. 精密产品对模具的要求。
要求模具材料刚性好,弹变形小,热涨性系数小。
5. 产品耐酸试验的目的产品耐酸试验是为了检测产品内应力,和内应力着力点位置,以便消除产品内应力。
6. 产品中金属镶件受力易开裂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产品中放镶件,在啤塑时由于热熔胶遇到冷镶件,会形成内应力,使产品强度下降,易开裂。
在生产时,对镶件进行预热处理。
7. 模具排气点的合理性与选择方法。
模具排气点不合理,非但起不到排气效果,反而会造成产品变形或尺寸变化,所以模具排气点要合理。
选择模具排气点,应在产品最后走满胶的地方和产品困气烧的地方开排气。
8. 产品易脆裂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产品易脆裂是产品使用水口料和次料太多造成产品易脆裂,或是料在料管内停留时间过长,造成胶料老化,使产品易脆裂。
增加新料的比例,减少水口料回收使用次数,一般不能超过三次,避免胶料在料管内长时间停留。
9. 加玻纤产品易出现泛纤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是由于熔胶温度低或模具温度低,射胶压力不足,造成玻纤在胶内不能与塑胶很好的结合,使纤泛出。
加高熔胶温度,模具温度,增大射胶压力。
塑料翘曲变形的原因
![塑料翘曲变形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bac4840c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d.png)
塑料翘曲变形的原因塑料翘曲变形是指在塑料制品或零部件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普遍问题。
它是由于塑料受到外部力的作用而发生形状变化或失去原先的平整、稳定状态。
塑料翘曲变形可能会对产品的性能、使用寿命和美观度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塑料翘曲变形的原因,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为了更好地理解塑料翘曲变形的原因,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塑料的特性。
塑料是一种聚合物材料,具有较低的强度和刚度。
塑料制品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发生形变。
塑料翘曲变形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引起:1. 温度变化:塑料在高温下会软化变形,而在低温下则会变脆。
当塑料制品暴露在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中时,温度的影响会导致塑料发生翘曲变形。
2. 力的作用:塑料制品往往需要承受外力的作用,例如重物的压迫、挤压或拉伸等。
如果外力过大或不均匀地作用于塑料制品上,就会引起塑料翘曲变形。
3. 制造缺陷:在塑料制品的制造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气泡、疏松区域或不均匀的厚度等。
这些制造缺陷会导致塑料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翘曲变形。
4. 冷却不均匀:在塑料制品的加工过程中,冷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如果冷却不均匀或过快,就会导致塑料材料产生内部应力,从而引起翘曲变形。
那么,如何解决塑料翘曲变形问题呢?以下是一些建议:1. 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不同的塑料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如强度、刚度和耐温性等。
在设计和选择塑料制品时,需要考虑到使用环境的要求,并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来减少翘曲变形的可能性。
2. 改善制造工艺:优化塑料制品的制造工艺,确保塑料材料均匀冷却和充分固化。
这有助于减少内部应力和制造缺陷,从而降低翘曲变形的风险。
3. 增加支撑结构:对于长而细的塑料制品,在设计时可以增加合适的支撑结构,以增强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翘曲变形的可能性。
4. 控制使用环境:在使用塑料制品时,需要控制使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塑料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注意湿度对塑料的吸湿性。
注塑成型零件翘曲变形的解决方法
![注塑成型零件翘曲变形的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8d6b4f3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a.png)
注塑成型零件翘曲变形的解决方法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引言注塑成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重要制造工艺,可生产出形状复杂、精度高的零件。
塑料制品的翘曲变形分析
![塑料制品的翘曲变形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0c3a96fad6195f302ba681.png)
一、引言翘曲变形是指注塑制品的形状偏离了模具型腔的形状,它是塑料制品常见的缺陷之一。
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人们对塑料制品的外观和使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翘曲变形程度作为评定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模具设计者的关注与重视。
模具设计者希望在设计阶段预测出塑料件可能产生翘曲的原因,以便加以优化设计,从而提高注塑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缩短模具设计周期,降低成本。
本文主要对在注塑模具设计过程中影响注塑制品翘曲变形的因素加以分析。
二、模具的结构对注塑制品翘曲变形的影响在模具设计方面,影响塑件变形的因素主要有浇注系统、冷却系统与顶出系统等。
1.浇注系统的设计注塑模具浇口的位置、形式和浇口的数量将影响塑料在模具型腔内的填充状态,从而导致塑件产生变形。
流动距离越长,由冻结层与中心流动层之间流动和补缩引起的内应力越大;反之,流动距离越短,从浇口到制件流动末端的流动时间越短,充模时冻结层厚度减薄,内应力降低,翘曲变形也会因此大为减少。
图1为大型平板形塑件,如果只使用一个中心浇口(如图1a所示)或一个侧浇口(如图1b所示),因直径方向上的收缩率大于圆周方向上的收缩率,成型后的塑件会产生扭曲变形;若改用多个点浇口(如图1c所示)或薄膜型浇口(如图1d所示),则可有效地防止翘曲变形。
a)中心浇口 b) 侧浇口 c)多点浇口 d) 薄膜型浇口图1 浇口形式对塑料件变形的影响当采用点浇进行成型时,同样由于塑料收缩的异向性,浇口的位置、数量都对塑件的变形程度有很大的影响。
图2为一箱形制件在不同浇口数目与分布下的试验图。
a)直浇口 b)10个点浇口 c)8个点浇口d)4个点浇口 e) 6个点浇口 f) 4个点浇口图2 实验浇口的设置由于采用的是30%玻璃纤维增强PA6,而得到的是重量为4.95kg的大型注塑件,因此沿四周壁流动方向上设有许多加强肋,这样,对各个浇口都能获得充分的平衡。
实验结果表明,按图f设置浇口具有较好的效果。
塑料制品的翘曲变形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图文稿
![塑料制品的翘曲变形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图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ac72c7181711cc7931b716c0.png)
塑料制品的翘曲变形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塑料制品的翘曲变形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一、前言翘曲变形是指注塑制品的形状偏离了模具型腔的形状,它是塑料制品常见的缺陷之一。
出现翘曲变形的原因很多,单靠工艺参数解决往往力不从心。
结合相关资料和实际工作经验,下面对影响注塑制品翘曲变形的因素作简要分析。
二、模具的结构对注塑制品翘曲变形的影响。
在模具方面,影响塑件变形的因素主要有浇注系统、冷却系统与顶出系统等。
1.浇注系统注塑模具浇口的位置、形式和浇口的数量将影响塑料在模具型腔内的填充状态,从而导致塑件产生变形。
流动距离越长,由冻结层与中心流动层之间流动和补缩引起的内应力越大;反之,流动距离越短,从浇口到制件流动末端的流动时间越短,充模时冻结层厚度减薄,内应力降低,翘曲变形也会因此大为减少。
一些平板形塑件,如果只使用一个中心浇口,因直径方向上的收缩率大于圆周方向上的收缩率,成型后的塑件会产生扭曲变形;若改用多个点浇口或薄膜型浇口,则可有效地防止翘曲变形。
当采用点浇口进行成型时,同样由于塑料收缩的异向性,浇口的位置、数量都对塑件的变形程度有很大的影响。
另外,多浇口的使用还能使塑料的流动比(L/t)缩短,从而使模腔内熔体密度更趋均匀,收缩更均匀。
同时,整个塑件能在较小的注塑压力下充满。
而较小的注射压力可减少塑料的分子取向倾向,降低其内应力,因而可减少塑件的变形。
2. 冷却系统在注射过程中,塑件冷却速度的不均匀也将形成塑件收缩的不均匀,这种收缩差别导致弯曲力矩的产生而使塑件发生翘曲。
如果在注射成型平板形塑件(如手机电池壳)时所用的模具型腔、型芯的温度相差过大,由于贴近冷模腔面的熔体很快冷却下来,而贴近热模腔面的料层则会继续收缩,收缩的不均匀将使塑件翘曲。
因此,注塑模的冷却应当注意型腔、型芯的温度趋于平衡,两者的温差不能太大(此时可考虑使用两个模温机)。
塑料翘曲变形分析及解决方案
![塑料翘曲变形分析及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96d82f76c66137ee061980.png)
影响注塑制品翘曲变形的因素很多,根据现代塑料制品翘曲理论,分为四大类,包括塑料材料、制品形状、模具结构和成型工艺条件。
首先是塑料材料及添加剂。
塑料取向能力和结晶性能显著影响翘曲变形,取向材料比未取向材料更容易翘曲,结晶型聚合物翘曲变形倾向比无定型聚合物的要大,如果聚合物中有添加剂(如色料),则会加大注塑制品翘曲变形程度。
其次,塑料制品形状尺寸也能影响翘曲变形。
产品形状、壁厚、加强筋、表面装饰性浮雕等,能影响充模性能、冷却效果,导致制品取向、内应力、收缩等分布不均匀,翘曲变形也就无法避免。
另外,模具结构对翘曲变形很有影响。
浇注系统及冷却系统设置、排气性能好坏、模具顶出机构设计等都能影响制品取向与收缩,从而显著影响制品出模后的翘曲变形。
最后一个能显著影响翘曲的因素是工艺条件。
注塑熔体塑化质量、熔体温度、注塑压力、保压压力、保压时间、模具温度等许多工艺参数都影响制品翘曲变形。
对于这些影响因素,设计人员很难予以全面考虑,因此,有必要对翘曲变形进行数值模拟,预测制件变形大小,以指导实际生产过程。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塑料流变学、材料学、数值计算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为塑料模CAE技术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
塑料模CAE研究经历了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的发展历程。
流动过程的研究早在五十年代开始,至八十年代已经发展到实用化程度保压过程和冷却过程研究比流动过程研究要晚十年,直到九十年代才开始研制实用化软件,而纤维定向至今仍然集中于理论研究残余应力研究从七十年代开始,现正向实用化方向努力。
相比之下,翘曲变形的研究工作远不及流动、保压、冷却、应力等模拟研究那么早,而且进展较慢。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方面:(1)翘曲变形模拟与注塑流动、保压、冷却等阶段的研究发展状况有关。
只有在完成了流动、保压、冷却及应力分析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翘曲变形的数值模拟研究。
(2)与注塑其他阶段不同,导致制品翘曲变形的因素太多,包括塑料材料、制品和模具结构、注塑成型工艺参数等,到目前为止,注塑成型翘曲变形机制仍然存有争议,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常见注塑缺陷及解决方案
![常见注塑缺陷及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bdd98acaaedd3382c4d321.png)
注塑缺陷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一、变形/翘曲〔Warpage 〕塑胶件产生翘曲变形,导致制品的效或引起尺寸误差和装配困难;翘曲变形是塑件最严重的质量缺陷之一。
变形产生原因:1、材料:物料收缩率大,如PA+GF的收缩率就很大,流动玻纤取向。
2、模具:〔1〕产品两侧,型腔与型芯间温度差异较大;〔2〕模具冷却水路位置分配不均匀,没有对温度很好地进展控制;〔3〕浇口方式和位置设计不合理,特别加纤料,流动规那么很重要;〔4〕产品粘模引起变形,顶出不平衡导致变形;〔5〕模具排气不佳,导致模腔内注塑压力大。
3、成型工艺:〔1〕注塑压力过高或者注射速度过大;〔2〕料筒温度、熔体温度过高;〔3〕保压时间过长或冷却时间过短;〔4〕尚未充分冷却就顶出,由于顶针对外表施压造成翘曲变形。
4、产品构造〔1〕长条形构造翘曲加剧;〔2〕产品构造不对称导致不同收缩;〔3〕产品壁厚不均匀,突变或过薄,导致薄壁部分冷却较快引起翘曲。
解决方案:主要应从产品和模具设计方面着手解决,而依靠成型工艺调整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1、材料:〔1〕选择收缩性较小的材料,内部的长条形纤维会顺着流动方向发生取向。
沿着取向方向收缩小、垂直取向方向收缩大,取向引起的收缩不均会导致产品变形;〔2〕如PA66或PA+GF料都容易变形,评估时特别注意,提早做模流分析。
2、产品构造和模具:〔1〕由于塑胶从熔体转变为固体体积必然收缩,厚度大收缩大,厚度小收缩相对也小,收缩不均产生的内应力导致产品变形。
只能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尽量使产品壁厚均匀;〔2〕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合理,使得产品可以冷却均匀平衡,控制模芯与模腔的温差。
〔3〕合理确定浇口位置及浇口类型,可以较大程度上减少产品的变形,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多点式浇口,在评估阶段多做几种模流分析方案来验证最小变形;〔4〕模具设计合理,确定合理的拔模斜度,顶针位置和数量,检查和校正模芯,进步模具的强度和定位精度;〔5〕改善模具的排气功能。
注塑件翘曲的原因
![注塑件翘曲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251c680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5.png)
注塑件翘曲的原因
注塑件翘曲的原因有多种,包括以下几点:
1.冷却不均匀:模具的冷却系统不合理或冷却不充分,导致塑件冷却不均匀,容易产生翘曲。
例如,模芯的温度高于模壁,塑件在脱模后就会向模芯的牵引的方向弯曲。
2.浇口设计不合理:对于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塑件,浇口的位置和类型对塑件的成型质量有很大影响。
如环形塑件采用侧浇口或针浇口,熔体流动不均匀,易产生翘曲。
3.脱模斜度不够:若模具的脱模斜度不够,顶出塑件时要用很大的力,这种力会导致内应力过大且不均匀而产生翘曲。
4.顶针分布不均匀:由于顶针分布不均匀,顶出时使塑件各处受力不均匀而产生翘曲。
5.模具强度不够:若模具的强度不够,在成型时受到塑料的高压作用而发生变形,导致成型出的塑件翘曲。
6.注射压力过高:注射压力过高会使沿熔体流动方向上的分子取向与垂直流动方向上的分子取向相差较大,这种差异使塑件的内应力分布不均,而产生翘曲。
7.熔体温度过高:熔体温度过高,在成型固化时的温度降较大,塑件在急冷过程中会残留大量内应力而导致出现翘曲。
8.保压压力过高:若保压压力过高,塑件成型时的内力会过高,脱模时,内应力的不均衡释放将使塑件产生翘曲变形。
以上原因仅供参考,具体的情况可能需要根据实际的注塑过程进行分析和调整。
塑料件翘曲原因及解决方法
![塑料件翘曲原因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ec2eb6c561252d380eb6e34.png)
塑料件翘曲原因及解决方法CAD-IT Jason= 2-3 X channel diameter = max 3 X channel diameter 12mm-15mm D D此产品为自动售货机的一块盖板。
主要问题:因为冷却不均匀,引起较大的翘曲变形。
材料:Lexan产品尺寸:D10mm37mm动定模温差相差20°C产品Y方向上变形量:0.98mm。
变形主要原因是冷却不均匀。
冷却系统D10mm20mm动定模温差:20°C->10°C产品Y方向上变形量:0.98mm->0.47mm。
变形主要原因是冷却不均匀。
产品信息:1、该产品为冰箱温控板。
2、产品尺寸:595×55.5高度方向上翘曲变形量太大。
高度方向上允许的最大翘曲变形量为这是初始产品设计,中间厚度此方案中,其X方向变形量为1.83mm,明显超标。
侧壁厚度:3mm->2.5mmPVT PlotViscosity Plot1mm1mm1mm1mm1mmPVT PlotViscosity Plot更改材料后,Z向变形从2mm减少至几乎没有,基本属于自然收缩。
DESIGN SOLUTIONS0.1mm X向最大变形:0.1mm0.4mm0.1mm0.44mmY向最大变形:0.44mm Z向最大变形:0.4mm0.06mm0.09mm0.03mm0.14mm0.15mm0.25mm0.15mmY 向最大变形:0.44mm->0.09mm流道和冷却系统Packing pressure (MPa)0.31mm 0.18mm0.24mmZ向变形最主要原因是收缩不均匀。
0.08mm0.07mm0.083mmZ向变形:0.49mm->0.153mm.度对翘曲变形的影响。
当纤维取向不均匀引起产品较大的翘曲变形时,可通过优化浇口位置和产品结构,调整纤维的取向,减小变形量。
原始进浇方案,一点进浇该产品为螺旋叶片。
塑料件常见不良
![塑料件常见不良](https://img.taocdn.com/s3/m/e3d26fd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d.png)
塑料件常见不良(一)翘曲(弯曲,变形):主要是因为成型品的收缩不均,而造成成型品内部形成应力,一旦脱模,成型品内部应力松弛就造成形状的改变。
(二)缩水(塌坑、平面凹陷):由于材料收缩,使产品局部整体表面下陷。
是在成型品表面呈现凹陷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材料在冷却因化时,体积收缩引起的,常见于肉厚较厚的部位。
(三)流痕(波纹、流纹):是熔融材料,在射入成型空间时,由于温度下降急冷固化,造成材料的粘度增高,降低流动性。
尤其是在成型品表面,材料的固化速度最快,在受到后续树脂的推动下,会形成以浇口为中心,垂直于射出方向的波纹。
(四)缺料(短射):产品某个部位不饱满,是射出的熔融树脂,在射入模穴中对于模穴的某一角落无法完全充填,而造成不满模的情况。
(五)气泡(空孔):是成型品内部产生空隙的现象。
对透明的成型品而言,严重影响成型品外观。
这是由于成型品在料厚部份中心处冷却最慢,所以材料会在中心部产生空孔。
另外熔融材料若含有水份或挥发性气体,则也会在靠近成型品表面有空孔或气泡的产生。
(六)喷痕(喷流、冷料):是材料在射出时,从浇口进入模穴中,熔融材料呈曲折的带状固化现象,在成型品的表面会形成蛇行状的流痕。
其形成主要原因是由于材料射入模穴时,材料的温度过低或冷却太快,使材料的前端迅速固化。
接着受到随后进入的热材料压缩,而造成明显的流动纹路。
这种不良现象,在侧面浇口较容易发生。
(七)熔接缝(结合线、合胶线):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二股以上的融熔料相汇合的接线,是熔融材料在合流的部份,由于流动的树脂前端无法完全合流,所产生的条纹,目视及手感都有感觉。
(八)断裂(裂痕):塑料局部断开后的缺陷。
是在成型品的表面会产生毛发状的裂纹。
形成裂痕的原因大致有三种:1、因为成型品有残留应力或应力变化所致。
2、成型品受到外力作用以致产生应力集中所致。
3、受化学药品,吸水作用或树脂再生等成型环境影响所致(九)白印:由于内应力,在产品表面产生与本色不同的白色痕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件翘曲变形分析塑料件的翘曲变形是塑料件常见的成型质量缺陷。
塑料件的翘曲变形主要是因为塑料件受到了较大的应力作用,主要分为外部应力和内部应力,当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和相互缠结力承受不住这种应力作用时,塑料件就会发生翘曲变形。
1、外部应力导致的翘曲变形此类翘曲变形主要为制件顶出变形,产生的原因为模具顶出机构设计不合理或成型工艺条件不合理。
、模具顶出机构设计不合理顶出机构设计不合理,顶出设计不平衡,或顶杆截面积过小,都有可能使塑料件局部受力过大,承受不住应力作用发生塑性形变而导致翘曲变形。
防止顶出变形需改善脱模条件:如平衡顶出力;仔细磨光新型侧面;增大脱模角度;顶杆布置在脱模阻力较大的地方,如加强筋,Boss柱等处。
、成型工艺参数设置不合理冷却时间不足,凝固层厚度不够,塑料件强度不足,脱模时容易导致产品翘曲变形。
可以延长冷却时间,增加凝固层厚度来解决。
2、内部应力导致的翘曲变形、塑料内应力产生的机理塑料内应力是指在塑料熔融加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大分子链的取向和冷却收缩等因素而产生的一种内在应力。
内应力的本质为大分子链在熔融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不平衡构象,这种不平衡构象在冷却固化时不能立刻恢复到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平衡构象,这种不平衡构象实质为一种可逆的高弹形变,而冻结的高弹形变以位能情势储存在塑料制品中,在合适的条件下,这种被迫的不稳定的构象将向自在的稳定的构象转化,位能改变为动能而开释。
当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和相互缠结力承受不住这种动能时,内应力平衡即受到破坏,塑料制品就会产生翘曲变形,严重时会发生应力开裂。
、塑料内应力的种类取向内应力取向内应力是塑料熔体在充模流动和保压补料过程中,大分子链沿流动方向定向排列,构象被冻结而产生的一种内应力。
取向应力受塑胶流动速率和粘度的影响。
如图一所示,A 层是固化层,B层是流动高剪切层,C层是熔胶流动层。
A层为充填时紧贴两侧模壁,瞬间冷却固化层。
B层是充填时紧靠A层的高剪切区域所形成的,由于与A层具有最大速度差,所以形成最大剪切流动应力效果(如图二所示),塑胶充填结束时本区尚未完全凝固,因外层A固化层有绝热效果,使B层散热较慢,而C层所受剪切作用较小,若产品厚度有变化,则主要影响C层厚度,若是薄件成品则C层的厚度将会变小。
1、在充填结束瞬间 ---- 由于填充体积变少,流量固定时射速增加,加上塑胶较冷,粘度较高,因此最后填充位置的剪切应力较高。
2、浇口位置 ---- 容易因射速快或保压时间长而容易产生挤压取向应力。
3、壁厚急剧变化处(特别是厚壁到薄壁处)---- 会因壁薄位置剪切力强而产生挤压取向应力。
4、料流充填不平衡处 ---- 会因为过度填充而造成局部挤压而产生挤压取向应力。
体积温度应力体积温度应力是制件冷却时不均匀收缩引起的,制件厚度方向之冷却是由与模壁接触之成品表面开始向成品内部延伸,所以中心层是最慢冷却之位置。
所以当塑胶成品成型后,开始进行冷却阶段时,在某一特定位置上分子链会受到其外部已冷却收缩之分子链牵引,所以会感受到早先冷却收缩之分子链的拉伸应力。
所以严格来看在成品厚度方向靠近表面区域,分子链是处在压缩应力状况,而内部区域是处于拉伸应力状况。
简单的说,塑料件薄的地方先冷却,厚的地方后冷却,厚薄差异大时,体积收缩率差异大,残留应力大。
当残留应力克服了零件强度,就会产生翘曲,甚至开裂。
1、前后模温度差异大时——冷却效率所影响,冷面先收缩,但很快固化,收缩量固定,但热面缓慢收缩,分子有较长时间重排,收缩量会更大,所以产品会向热的一面弯曲。
【塑胶残留应力分析】案例一内侧冷却过度内侧冷却不良案例二案例三案例四75℃80℃上图2XP尾门下饰件,成型后产品朝外侧方向变形(绿色箭头),需定型夹具矫形(黄色箭头)。
出模后,实测产品温度,定模侧80℃,动模侧75℃,定模温度比动模温度高很多。
案例五上图为皮卡汽车前轮盖,发现产品如图所示方向变形。
【基于Moldflow的汽车塑料件翘曲变形完美解决方案】2、区域性收缩——塑料件不同区域之间的温度差异导致塑料件不同区域的收缩率不一致也会导致翘曲变形的产生。
案例六、影响塑料内应力产生的因素、塑料件制品的设计、塑料制品的形状和尺寸在具体设计塑料件制品时,为了有效的分散内应力,应遵循以下准则:制品形状应尽可能的坚持持续性,防止锐角、直角、缺口等(容易导致在该位置应力集中,并容易形成冲击波纹,困气)。
对于壁厚相差较大的部位,因冷却速度不同,易产生冷却内应力及取向内应力。
因此,应设计成壁厚尽可能匀称的制件,如必须壁厚不均,则要进行壁厚差别的渐变过渡。
、合理设计金属嵌件a .尽可能选取与塑料热膨胀系数相差小的金属材料做嵌件b .金属嵌件进行适当的热处理c .金属嵌件周围塑料的厚度要充分。
、塑料模具的设计在设计塑料模具时,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对塑料制品的内应力影响较大,在具体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浇口尺寸过大的浇口将须要较长的保压补料时间,在降温过程中的补料流动一定会冻结更多的取向应力,将给浇口附件造成很大的内应力【塑胶内应力分析】。
恰当缩小浇口尺寸,可缩短保压补料时间,下降浇口凝封时模内压力,从而降低取向应力。
但过小的浇口将导致充模时间延伸,造成制品缺料。
、浇口的位置a .浇口应设计在制品壁厚最大时,可适当降低注塑压力、保压压力及保压时间,有利于降低取向应力。
当浇口设计在薄壁部位时,宜适当增加浇口处的壁厚,以降低浇口附近的取向应力。
不好 好好 不好b.熔体在模腔内流动距离越长,产生取向应力的几率越大。
为此,对应壁厚、流程长且面积较大的塑料件,应适当多分布几个浇口,能有效降低取向应力,防止翘曲变形【专业塑件成型翘曲分析】。
但浇口多容易产生熔接痕。
案例六、流道的设计设计短而粗的流道,可减小熔体的压力丧失和温度降,相应降低注射压力和冷却速度,从而降低取向应力和冷却压力。
另流道设计应平衡,保证各浇口平衡进胶。
不合理的流道设计会导致料流填充不平衡,局部位置可能过度充填,产生较大的挤压剪切应力,造成类似保压过大所造成的应力。
会发生过度充填处、冷却体系设计冷却水道的散布要均匀,使浇口附近、阔别浇口区、壁厚处、壁薄处都要得到平均且迟缓的冷却,从而降低内应力。
案例七在塑料制品的成型过程中,凡能减小制品中聚合物分子取向的成型因素都可能降低取向应力;但凡能使制品中聚合物均匀冷却的工艺条件都能降低冷却应力;凡有助于塑料制品脱模的加工方法都有利于降低脱模内应力。
对内应力影响较大的加工条件主要有如下几种:、料筒温度(料筒温度需适中,太高增加内应力,太低增加取向内应力)较高的料筒温度有利于取向应力的降低,这是因为在较高的料筒温度,熔体融化均匀,粘度较低,流动性增加,在熔体充斥型腔过程中,分子取向作用小,因而取向应力较小。
而在较低的料筒温度下,熔体粘度较高,充模过程中分子取向较多,冷却定型后残余内应力则较大。
但是料筒温度太高也不好,太高容易造成冷却不充足,脱模时易造成变形,固然取向内应力减小,但冷却应力和脱模应力反而增加。
、模具温度(提高模具温度有利于减小内应力)模具温度的高低对取向内应力和冷却内应力的影响都很大。
一方面,模具温度过低,会造成冷却加快,易使冷却不均匀而引起收缩上的较大差异,从而增大冷却内应力;另一方面,模具温度过低,熔体进入模具后,温度降低加快,熔体粘度增加迅速,造成在高粘度下充模,形成取向应力的程度明显增加。
模温对塑料结晶影响很大,模温越高,越有利于晶粒堆砌严密,晶体内部的缺点减小或消除,从而减少内应力。
但模温也不能过高,模温升高,冷却时间延长,降低了生产效率。
、注塑压力(减小注塑压力利于减小内应力)注塑压力高,熔体充模过程中所受剪切作用大,产生取向应力的概率大。
因而,为了降低取向应力和脱模应力,应适当降低注塑压力。
、注塑速度(注塑速度适中)注塑速度越快,越容易造成分子链的取向程度增加,从而引起更大的取向应力。
但注塑速度过低,塑料熔体进入模腔后,可能先后分层而形成融化痕,产生应力集中线,易产生应力开裂。
所以注塑速度以适中为宜。
所以注塑速度以适中为宜。
最好采用变速注塑,在速度逐步减小下停止冲模。
、保压压力(减小保压压力有利于减小内应力)保压压力对塑料制品的内应力的影响大于注塑压力的影响。
在保压阶段,跟着熔体温度的降低,熔体粘度增加,此时若施以高压,必定导致分子链的逼迫取向,从而形成更大的取向应力。
、保压时间(减小保压时间有利于减小内应力)保压时间越长,会增加塑料熔体的剪切作用,从而产生更大的弹性形变,冻结更多的取向应力。
所以取向内应力随保压时间延长和补料量增加而明显增大。
冷却中的熔体在外压作用下产生的总形变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弹性的,故使熔体在高压下冷凝会在制件中产生较大的内应力和高分子取向。
压实后立即降压或补料过程中分步降压有利于高分子解取向,所以降低保压压力和缩短保压时间有利于取向应力的降低;延长保压时间仅在一定范围内取向度增大,浇口封闭之后再延长保压时间对取向度的变化就不再影响。
当注射压力、保压压力、熔体温度升高,浇口尺寸较大时都会使封口压力升高,这时必须延长冷却时间才能使开模前模腔内的残余压力降到很低或接近于零,否则要将制件顺利地从模具内顶出是很困难的。
若强制脱模,制件在顶出时会产生很大的应力,以至制件可能被划伤,严重时会出现破裂。
但冷却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不但生产效率低,而且制件内部压力降到零以后进一步冷却可能在制件内部形成负压,即由于冷却收缩使制件内外层之间产生拉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