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系统的一些名词解释

安防系统的一些名词解释
安防系统的一些名词解释

安防系统术语解释:

2.0 .1 安全防范产品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products 用于防人侵、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防爆安全检查等领域的特种器材或设备。

2.0.2 安全防范系统 (SPS)security and protection system 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人口控制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或由这些系统为子系统组合或集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2. 0. 3安全防范(系统)工程(ESPS)engineering of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system

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综合运用安全防范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为建立具有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防爆安全检查等功能 (或其组合)的系统而实施的工程。通常也称为技防工程。

2. 0. 4 入侵报警系统 (IAS)intruder alarm system 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

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

区域的行为、处理报警信息、发出报警信息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2. 0. 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VSCS)video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 system 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2. 0. 6 出人口控制系统 (ACS)access control system

利用自定义符识别或/和模式识别技术对㈩。人门日标进行识别并控制出入

口执行机构启闭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2. 0. 7 电子巡查系统 guard tour system 对保安巡查人员的巡查路线、方式及过程

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电子系统。

2. 0. 8 停车库( 场) 管理系统parking lots management system 对进、出停车库( 场)

的车辆进行自动登录、监控和管理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2. 0. 9 防爆安全检查系统 security inspection system for anti — explosion 检查有关人员、行李、货物是否携带爆炸物、武器和/或其他违禁品的电子设备系统或网络。

2. 0. 10 安全管理系统 (SMS)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对入侵报警、视频安防监控、出人口控制等子系统进行组合或集成,实现对各子系统的有效联动、管理和/或监控的电子系统。

2. 0. 11 风险等级 level of risk 存在于防护对象本身及其周围的、对其构成安全威

胁的程度。

2. 0. 12 防护级别 level of protection 为保障防护对象的安全所采取的防范措施的

水平。

2. 0. 13 安全防护水平 level of security 风险等级被防护级别所覆盖的程度。

2. 0. 14 探测 detection 感知显性风险事件或/和隐性风险事件发生并发出报警的手

段。

2. 0. 15 延迟 delay

延长或/和推迟风险事件发生进程的措施。

2. 0. 16 反应 response

为制止风险事件的发生所采取的快速行动。,

2.0.17 误报警 false alarm 由于意外触动手动装置、自动装置对未设计的报警状态做出响应、部件的错误动作或损坏、操作人员失误等而发出的报警。

2.0.18 漏报警leakage alarm 风险事件已经发生,而系统未能做出报警响应或指示。2.0.19 人力防范(人防)personnel protection 执行安全防范任务的具有相应素质人员和/或人员群体的一种有组织的防范行为(包括人、组织和管理等)。

2.0.20 实体防范(物防)physical protection 用于安全防范目的、能延迟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实体防护手段[ 包括建(构)筑物、屏障、器具、设备、系统等] 。2.0.21 技术防范(技防)technical protection 利用各种电子信息设备组成系统和/或网络以提高探测、延迟、反应能力和防护功能的安全防范手段。

2.0.22 防护对象(单位、部位、目标)protection object 由于面临风险而需对其进行保护的对象,通常包括某个单位、某个建(构)筑物或建(构)筑物群,或其内外的某个局部范围以及某个具体的实际目标。2.0.23 周界 perimeter 需要进行实体防护或/和电子防护的某区域的边界。

2.0.24 监视区 surveillance area 实体周界防护系统或/和电子周界防护系统所组成的周界警戒线与防护区边界之间的区域。

2.0.25 防护区 protection area 允许公众出入的、防护目标所在的区域或部位。2.0.26 禁区 restricted area 不允许未授权人员出入(或窥视)的防护区域或部位。

2.0.27 盲区 blind zone 在警戒范围内,安全防范手段未能覆盖的区域。

2.0.28 纵深防护 longitudinal — depth protection 根据被防护对象所处的环境条件和安全管理的要求,对整个防范区域实施由外到里或由里到外层层设防的防护措施。纵深防护分为整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两种类型。

2.0.29 均衡防护 balanced protection 安全防范系统各部分的安全防护水平基本一致,无明显薄弱环节或“瓶颈”。

2.0.30 抗易损防护anti —damageable protection 保证安全防范系统安全、可靠、持久运行并便于维修和维护的技术措施。

2.0.31 纵深防护体系 longitudinal — depth protection systems 兼有周界、监视区、防护区和禁区的防护体系。

2.0.32 监控中心 surveillanceandcOntr01centre 安全防范系统的中央控制室。安全管理系统在此接收、处理各子系统发来的报警信息、状态信息等,并将处理后的报警信息、监控指令分别发往报警接收中心和相关子系统。

2.0.33 报警接收中心 alarm receiving centre 接收一个或多个监控中心的报警信息并处理警情的处所。通常也称为接处警

中心(如公安机关的接警中心)。

3.1 出入口 access

控制人员和 / 或物品通过的通道口。

3.2 出入口控制系统 control system

采用电子与信息技术,识别、处理相关信息并驱动执行机构动作和/ 或指示,从而对目标在出入口的出入行为实施放行、拒绝、记录和报警等操作的设备(装置)或网络。

3.3 目标 object

通过出入口且需要加以控制的人员和 / 或物品。

3.4 目标信息 objectct information 赋予目标或目标特有的、能够识别的特征信息。数字、字符、图形图像、人体生物特征、物品特征、时间等均可成为目标信息。

3.5 钥匙 key

用于操作出入口控制系统, 取得出入权的信息和/ 或其载体, 系统被设计和制造成只能由其特定的钥匙所操作。

钥匙所表征的信息可以具有表示人和 / 或物的身份、通行的权限、对系统的操作权限等单项或多项功能。

名词解释和问答题1

名词解释和问答题1

四名词解释: 1.原语:它是由若干条机器指令所构成,用以完成特定功能的一段程序,为保证其操作的正确性,它应当是原子操作,即原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 2.设备独立性:指用户设备独立于所使用的具体物理设备。即在用户程序中要执行I/O操作时,只需用逻辑设备名提出I/O请求,而不必局限于某特定的物理设备。 3.文件的逻辑结构:又称为文件逻辑组织,是指从用户观点看到的文件组织形式。它可分为两类:记录式文件结构,由若干相关的记录构成;流式文件结构,由字符流构成。 4.树形结构目录:利用树形结构的形式,描述各目录之间的关系。上级目录与相邻下级目录的关系是1对n。树形结构目录能够较好地满足用户和系统的要求。 5.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的集合。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处理机管理、内存管理、I/O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 6.位示图:它是利用一个向量来描述自由块使用情况的一张表。表中的每个元素表示一个盘块的使用情况,0表示该块为空闲块,1表示已分配。 7.置换策略:虚拟式存储管理中的一种策略。用于确定应选择内存中的哪一页(段) 换出到磁盘对换区,以便腾出内存。通常采用的置换算法都是基于把那些在最近的将来,最少可能被访问的页(段)从内存换出到盘上。 8.用户接口: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和编程人员的界面和接口。包括程序接口、命令行方式和图形用户界面。 9.死锁:指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二造成的一种僵局,若无外力的作用,这些进程将永远不能再向前推进。 10.文件系统:OS中负责管理和存取文件信息的软件机构。负责文件的建立,撤消,存入,续写,修 改和复制,还负责完成对文件的按名存取和进行存取控制。 11.进程: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的基本 单位。 12.wait(s)原语 wait(s) :Begin Lock out interrupts; s = s – 1; If s < 0 then Begin Status(q) = blocked; Insert(WL, q); Unlock interrupts; Scheduler;

监控行业常用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IPC:全称IP camera,即网络摄像机,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将图片、视频传输出去,另一端可以通过浏览器直接进行浏览。IPC内置A/D转换器和嵌入式芯片,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可以直接接入交换机。 编码器:英文名称encoder,即将一些数据流或者信号进行编制、转换成可以传输和存储的电信号的工具,在我们的系统中也有将图像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这种编码器。 RAID:全称独立冗余磁盘阵列,简称磁盘阵列,通过RAID技术将图像数据分段分别存储在不同的磁盘上,可以实现在一个磁盘出现故障的时候仍然可以正常工作。 Raid 0:是最简单的形式,没有冗余功能,如果一个磁盘损坏,所有数据都无法使用,可靠性为单独一块硬盘的1/N; Riad 1:又称磁盘镜像,磁盘利用率只能达到50%,是所有RAID中级别最低的; Raid 0+1:在磁盘镜像中建立带区集,提供全冗余能力,允许一个以下磁盘故障,要在磁盘镜像中建立带区集至少4个硬盘。Raid 01是先分区再将数据镜射到两组硬盘上,读写速度快;Raid 10是先镜射再分区,可靠性上不如Raid 01; Raid 5:奇偶校验码存在于所有磁盘上,读出效率很高,写入效率一般 分辨率:分为显示分辨率和图像分辨率,显示分辨率主要针对显示器,指显示器所能显示的像素点有多少,一般情况下,像素点越多显示器能显示的越清晰;图像显示器主要针对图片,指一幅图片所能够包含的像素点,包含的像素点越多越清晰,常用单位是ppi。清晰度:指各细部影纹及其边界的清晰程度,常常将分辨率和清晰度进行比较,两者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清晰度一般描述图像和视频,清晰度是矢量上的概念,像素高的图像清晰度不一定高。

(完整版)发电厂电气部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 1.电气主接线 是指发电厂或变电所中的一次设备按照设计要求连接而成的电路。 2.接触电压 人站在离接地设备0.8米,人手触摸接地设备距地面1.8米的高处时,人体的手与脚之间的电压称为接触电压。 3.热稳定 是指电器通过短路电流时,电器的导体和绝缘部分不因短路电流的热效应使其温度超过它的短路时最高允许温度,而造成损坏妨碍继续工作的性能。 4.变压器热老化定律: 变压器绕组温度每增加6℃,老化加倍,即预期寿命缩短一半。 5.小电流接地系统: 是指电压等级35KV 及以下电力系统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 6.安全净距: 带电部分对接地部分之间和不同相的带电部分之间的空间最小安全距离,称安全净距。 简答题 1.磁力启动器主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它能实现哪些保护作用?简述其原理。 (1)由三相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和按钮开关等部分组合而成。 (2)主要用于距离保护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并且有过负荷和低压保护功能,但不能起短路保护作用,因而须与熔断器配合使用。 (3)过负荷保护是靠热继电器实现的,热继电器不能瞬时动作,只能起延时过负荷保护作用。 当电源电压降低到额定电压的85%以下时,因电磁铁的吸持力减小,故交流接触器会自动断开,从而实现欠电压保护。 2. 什么情况下采用矩形母行?矩形母线一般按什么条件选择? (1)35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配电装置,一般采用矩形母线。 (2)按最大工作电流Imax 选择母线截面;按INn ≥Imax 条件选择一个标称截面SN1 (3)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母线截面,应满足条件:S2(经济截面)=Iw(回路工作电流)/J (经济电流密度)。 (4)检验动稳定:母线的允许应力p δ不小于短路电流所产生的最大应力max δ。 (5)检验热稳定:允许最小截面max S 等于短路热效应k Q 的平方根除以母线的热稳定系数 C 。即:min S = ,所选母线截面应大于Smin 。 3. 火力发电厂的厂用高压母线设置为什么采用按照机、炉对应的原则?每台锅炉设置几段厂用高压母线? (1)因为电厂中锅炉的附属设备多,容量大,为加强厂用电的单元性,按机、炉对应原则设置母线段。 (2)通常每台锅炉设置1:2段高压母线段。 4.什么是10%误差曲线?

古典文献学复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和问答)

古典文献学复习参考题 (仅为名词、问答两种,不含填空、断句标点、文献翻译等) 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 文献:原指典籍与贤者,后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资料。今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 第二章古典文献的载体 甲骨文:甲,龟甲;骨,兽骨。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古典文献与系统文字。因其最初出土于殷墟,又称“殷墟书契”或“殷墟卜辞”。其内容为殷商时代王室占卜的相关记事。由金石收藏家王懿荣偶然发现,后刘鹗选择其收集甲骨中字迹完好者印成《铁云藏龟》,成为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专书。 甲骨四堂: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四位研究甲骨文学者的合称。罗号雪堂,王号观堂,董字彦堂,郭笔名鼎堂,王子展教授评价早期甲骨学家时提出“甲骨四堂,郭董罗王”,后为学界广泛接受。 金石:金,指青铜器。铸于青铜器上的文字即金文,与石刻文字合称金石文字。金文,又称铭文、铭辞、钟鼎文。石刻文字极为丰富,主要分为三种:碣、碑、摩崖。金石研究至宋代形成专门之学“金石学”。有吕大临《考古图》,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等。 熹平石经:著名石刻文字。汉灵帝熹平四年(175)蔡邕受命用隶书把《周易》、《尚书》等七部经书写在石版上,立于首都太学门外,作为经书的标准本颁行天下。史称熹平石经、一字石经。 正始石经:曹魏正始年间用古文、篆书、隶书三种字体,刻了《尚书》、《春秋》两部书,称为正始石经,又称三体石经。 简牍:竹简木牍合称简牍,古代的一种文献载体。将竹剖开单支竹片为“简”,连缀后为“策(册)”,多以帛或丝连缀。简牍出现于殷商,主要使用于战国至汉、晋时期。东晋以后,基本为纸张取代。 汗青:制作竹简的工艺。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汗青” 孔壁书:西汉景帝末年拆毁孔子旧宅发现的一批逃避秦火的古文经典竹简书。包括《尚书》、《礼记》、《论语》和《孝经》等,史称“孔壁书”。 汲冢书:西晋太康年间,河南汲郡人不准盗掘战国魏襄王墓,得竹书数十车,凡书75篇,10万余言。史称“汲冢书”。后整理得《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 第三章古典文献的积聚与散佚 汲古阁:明末常熟人毛晋私家藏书阁,藏书达48000册,多宋元善本。毛氏既藏书又刻书,汲古阁刻书为古今私家刻书之冠,刻有《十七史》、《十三经》、《六十种曲》等。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美术)

十四、理解下面词语的含义: 1.人面鱼纹彩陶盆: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含鱼纹彩陶盆,以图案结构线作为抓形的基础,画面简洁有力,所以有人把它看作是半坡人的巫术图腾,象征其氏族人丁昌盛的局面。 2.饕餮纹: 商周青铜器上文饰母题,以兽面牛首为主体,左右对称展开蘖龙或蘖凤图案。其形象狞厉可怖,是用来"辩神奸"的符号,到春秋时代就基本消失。 3.三星堆青铜像: 是一个失落的神像系统。 4.卧游: 指由南朝宗炳提出的山水画表现境界,通过作品间接欣赏大自然的神情妙意。 5.白描: 是以墨笔勾勒绘画形象的基本手法,在中国人物画发展中有重要地位。 6.甲骨文: 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汉字形态,因其书刻在龟甲和牛胛骨上而得名。它记录的是甲骨占卜的整个过程,故又称"卜辞"。 7.以形写神: 是指顾恺之提出的形神关系,强调"传神"要通过一定的形象表现出来,达到"形神兼备"。 8.曹衣出水: 是历史上对早期人物画风格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呼,历来被当作北齐画家曹仲达的绘画风格的称呼。曹仲达用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故称"曹衣出水"。8.吴带当风: 指唐代吴道子的人物衣纹程式。他的用笔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故称之,和北齐画家曹仲达的画法相对。 9.马踏龙雀 秀骨清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总体特征 10.猪纹钵:河母渡出土的黑陶器皿,器壁厚,器表光洁,比较特别。P17 11.彩陶: 用彩绘原料装饰过的陶器,称为彩陶。 12.黑陶 13.解衣盘蹲 14.迁想妙得:指由顾恺之提出的作画构思活动,是画家把握生活的一种艺术方式。它触及到艺术 创作中主体表现与客体制约的辨证关系。 15.铁线描: 指绘画中的一种线描方法,因其笔法谨严,连绵悠长似铁线而形容之。

监控系统基础名词解释

焦距是一个任何的光学仪器都有的不折不扣的光学参数。从光学原理来讲焦距就是从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对于镜头来说,焦距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焦距长短与成像大小成正比,焦距越长成像越大,焦距越短成像越小。镜头焦距长短与视角大小成反比,焦距越长视角越小,焦距越短视角越大。焦距长短与景深成反比,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焦距长短与透视感的强弱成反比,焦距越长透视感越弱,焦距越短透视感越强。焦距长短与反差成反比,焦距越长反差越小,焦距越短反差越大。对焦距离越远景深越深,对焦距离越近景深越浅。因此在拍摄远景时应该选择较大对焦距离的镜头,而在拍摄近景时则应该使用较小对焦距离的产品。镜头对焦距离是用cm(厘米)表示的,可谓一目了然。

切换器有手动切换、自动切换两种工作方式,手动方式是想看哪一路就把开关拨到哪一路;自动方式是让预设的视频按顺序延时切换,切换时间通过一个旋钮可以调节,一般在1秒到35秒之间。如果不要求时时刻刻监控,可以在监控室增设一台切换器,把摄像机输出信号接到切换器的输入端,切换器的输出端接监视器,切换器的输入端分为2、4、 6、8、12、16路,输出端分为单路和双路,而且还可以同步切换音频(视型号而定)。 视频服务器是一种对视音频数据进行压缩、存储及处理的专用计算机设备,它在视频监控、网络教学、Ip视频会议、广告插播及视频节目点播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视频服务器采用M—JPEG、H.261、H.263、MPEG—2、MPEG—4等压缩格式,在符合技术指标的情况下对视频数据进行压缩编码,以满足存储和传输的要求。具有多通道输入输出、多种视音频格式接口。可配备SCSI、FC等网络接口进行组网,实现视音频数据的传输和共享。它由视音频压缩编码器、大容量存储设备、输入/输出通道、网络接口、视音频接口、RS422串行接口、协议接口、软件接口、视音频交叉点矩阵等构成,同时,提供外锁相和视频处理功能。 网络摄像机是一种结合传统摄像机与网络技术所产生的新一代摄像机,它可以将影像通过网络传至有网络连接端口的另一端,且远端的浏览者不需用任何专业软件,只要标准的网络浏览器(如“Microsoft IE或Netscape)即可监视其影像。网络摄像机内置一个嵌入式芯片,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摄像机传送来的视频信号数字化后由高效压缩芯片压缩,通过网络总线传送到Web服务器。网络上用户可以直接用浏览器观看Web服务器上的摄像机图像,授权用户还可以控制摄像机云台镜头的动作或对系统配置进行操作。 动态侦测整个监控画面被分成多个小区域,用户可以任意选择区其中的区域,并且可以对选中的监控区域进行1-20级的敏感度设置。这样当有东西移动时将被摄像机服务器检测到,同时进行录像。 通讯接口在安防监控系统中的通讯接口主要是对视频、音频的输入输出来说的。

(完整版)电气控制技术试题库和答案

电气控制技术试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低压电器:(B) 是指在交流额定电压1200V,直流额定电压1500V及以下的电路中起通断、保护、控制或调节作用的电器。 2、主令电器:(B) 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于发送控制指令的电器。 3、熔断器:(B) 是一种简单的短路或严重过载保护电器,其主体是低熔点金属丝或金属薄片制成的熔体。 4、时间继电器:(B) 一种触头延时接通或断开的控制电器。 5、电气原理图(B) 电气原理图是用来表示电路各电气元器件中导电部件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的电路图 6、联锁(C) “联锁”电路实质上是两个禁止电路的组合。K1动作就禁止了K2的得电,K2动作就禁止了K1的得电。 7、自锁电路:(C) 自锁电路是利用输出信号本身联锁来保持输出的动作。 8、零压保护(B) 为了防止电网失电后恢复供电时电动机自行起动的保护叫做零压保护。 9、欠压保护(B) 在电源电压降到允许值以下时,为了防止控制电路和电动机工作不正常,需要采取措施切断电源,这就是欠压保护。 10、星形接法:(A) 三个绕组,每一端接三相电压的一相,另一端接在一起。 11、三角形接法:(C) 三个绕组首尾相连,在三个联接端分别接三相电压。 12、减压起动(A) 在电动机容量较大时,将电源电压降低接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起动电动机的方法。13、主电路:(A) 主电路是从电源到电动机或线路末端的电路,是强电流通过的电路, 14、辅助电路;(B)

辅助电路是小电流通过电路 15、速度继电器:(C) 以转速为输入量的非电信号检测电器,它能在被测转速升或降至某一预定设定的值时输出开关信号。 16、继电器:(C) 继电器是一种控制元件,利用各种物理量的变化,将电量或非电量信号转化为电磁力(有触头式)或使输出状态发生阶跃变化(无触头式) 17、热继电器:(C) 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来工作的保护电器。 18、交流继电器:(C) 吸引线圈电流为交流的继电器。 19、全压起动:(C) 在电动机容量较小时,将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直接接入电源,在额定电压下起动。 20、电压:(A) 电路两端的电位差 21、触头 触头亦称触点,是电磁式电器的执行元件,起接通和分断电路的作用。 22、电磁结构 电磁机构是电磁式电器的感测元件,它将电磁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带动触头动作。23、电弧 电弧实际上是触头间气体在强电场作用下产生的放电现象 24、接触器 接触器是一种适用于在低压配电系统中远距离控制、频繁操作交、直流主电路及大容量控制电路的自动控制开关电器 25、温度继电器 利用过热元件间接地反映出绕组温度而动作的保护电器称为温度继电器。 26、点动电路 按下点动按钮,线圈通电吸合,主触头闭合,电动机接人三相交流电源,起动旋转;松开按钮,线圈断电释放,主触头断开,电动机断电停转, 27、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是由电气控制元器件按一定要求连接而成 28、变极调速:(A) 异步电动机调速中,改变定子极对数的调速方法。 29、电器元件位置图 电器元件布置图是用来表明电气原理中各元器件的实际安装位置的图 30、电器元件接线图 电气安装接线图是电气原理图的具体实现形式,它是用规定的图形符号按电器元件的实际位置和实际接线来绘制的 31、变频调速:(C) 异步电动机调速中,改变电源频率的调速方法。 二、填空:(每题2分) 1、常用的低压电器是指工作电压在交流( )V以下、直流( )V以下的电器。(B) 1200、 1500 2、选择低压断路器时,额定电压或额定电流应( )电路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和电流。(C)

临床诊断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归纳版)

第三章 三、名词解释 1、问诊: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有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而获取病史资料的过程,又称为病史采集。 2、主诉: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 3、现病史:是病史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四、简答题 1、问诊包括哪些容: 问诊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家族史。 2、试述问诊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⑴.从礼节性的交谈开始。 ⑵.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 ⑶.避免暗示性提问和逼问。 ⑷.避免重复提问。 ⑸.避免使用有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 ⑹.注意及时核实患者述中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 第二篇体格检查 第一章基本检查法 三、名词解释 1、视诊:是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2、触诊:是应用触觉来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种诊法。 3、叩诊:是用手指来叩击身体表面某部表面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经传导至其下的组织器官,然后反射回来,被检查者的触觉和听觉所接收,根据振动和音响的特点可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 4、听诊:是以听觉听取发自机体各部的声音并判断其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技术。 5、嗅诊:是以嗅觉来判断发自患者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方法。 6、清音:是音响较强,振动持续时间较长的音响。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揭示肺组织的弹性,含气量,致密度正常。 7、过清音:是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的一种音响、音调较清音低,音响较清音强,极易听及。 8、鼓音:其音响较清音强,振动持续时间亦较长,在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器官时出现。 四、简答题 1、简述触诊的正确方法及临床意义。 触诊分浅部触诊法和深部触诊法,浅部触诊法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以及浅部的动脉、静脉、神经、阴囊和精索等。深部触诊法用于诊察腹脏器大小和腹部异常包块等病变。

内科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内科学复习资料一、名解 呼吸系统 1.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 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内发生的肺炎。 2.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3.原发综合征:指原发灶、引流淋巴管炎、肿大的肺门淋巴结统称为原发综合征。 4.Koch 现象:机体对结核菌再感染与初感染所表现出不同反应的现象,称为Koch 现象。 5.肺性脑病: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储留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的综合征。但必须除外脑动脉硬化、严重电解质紊乱、单纯性的碱中毒、感染中毒性脑病。 6.LTOT :即长期家庭氧疗。对COPD 慢性呼吸衰竭者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目的是使 患者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达到P a O2大于或等于60mmHg和或S a O2升至90%以上。 7.肺心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阻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9.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 ):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诊断依据: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 3 个月,并连续2 年或2 年以上, 并排除其他慢性气管疾病。 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11.呼吸道高反应性(AHR ):指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的过强或过早的敏感性增高反应称为AHR ,其气道炎症是其产生吸道高反应性的基础。 12.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 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相关,为可逆性气流受限。 13肺血栓栓塞症(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 14.肺栓塞(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症的总称。

智能建筑智能化工程名词解释-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装工程

智能建筑智能化工程名词解释: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装工程 智能建筑智能化工程名词解释: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装工程 1.楼宇设备自控系统 楼宇设备自控系统简称BA系统,是以一台微机为中心,由符合工业标准的网络,对分布于监控现场的区域智能分站(即DDC)进行连接,通过特定的末端设备,实现对楼宇机电设备集中监控和管理的专业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它是基于现代控制论中分布式控制理论而设计的集散型系统,是具有集中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功能的综合监控系统。系统的目标是对建筑物内大多数机电设备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建筑物内所有设备处于高效、节能、合理的运行状态。 整个网络共分三级,上层一级一台微机工作站,中层一级为若干台区域智能分站(即DDC),下面一级为若干末端设备,包括各种温度、湿度、压力、流量、水位、电压、功率、功率因数等传感器和变送器及阀门、风门、湿度、调节阀等多种执行器件。本系统对建筑物大多数机电设备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如对空调系统、冷冻机组、变配电高低压回路、给排水回路、各种水泵、照明回路等等的状态监测和启停控制,对变配电高低压回路、电梯系统的状态监测和故障报警。 2.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室内、室外、风管、水管的平均温度,故温度传感器包括室内外温度传感器和风管、水管温度传感器。他们通常是以铂、镍、热电阻或热电偶作为传感元件,有1kΩ镍薄膜、1kΩ镍平均值、1kΩ铂薄膜、1kΩ和100kΩ铂等效平均值以及2.2kΩ热敏电阻等类型。传感器将其阻值变化信号经线性化处理,再由放大单元转换成温度变化成比例的0~10VDC或4~20mA的输出信号;或者按其阻值变化作出相应温度变化的校正曲线进行阻值与实际温度值的交换。 3.湿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室内外和管道的相对湿度。 通常采用阻性疏松聚合物技术来测量相对湿度,这保证了良好的线性度和传感器的长期稳定性,即使在相对湿度(RH)较高的情况下也具备了线性度和稳定性。它同时匹配二极管温度补偿,保证了相对湿度测量范围内的精度,其输出信号通常为4~20mA;在0~100量程范围内的精度,一般在2%~5%之间。 因此,可根据被测介质的湿度范围、场所、精度和价格进行选择,以满足BAS监控的要求。 4.压力、压差传感器、压差开关 压力、压差传感器是将空气压力或液体压力信号转换为4~20mA或0~10V的电气变换装置,压差开头是随着空气或液体的流量、压力或压差引起开关动作的装置。 它们主要用于空气压力、流量和液体压力、流量的监测、电容式压差传感器,可以测量0~5000Pa的空气压力,其精度达1%,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在非常低的压力下仍具有良好的分辨力,空气压差开关是在两个传感孔检测到的压差,作用于控制器薄膜的两侧,用弹簧承托的薄膜移动并启动开关,用于监视风机运行状态和过渡器阻力状态的监测,检定暖通或通风管内的空气质量,变风量系统最大空气流量控制等。 液体压差传感器,通常采用由霍尔元件作为磁电转换的元件组成的霍尔压力变送器,静态承受压差额定值为16bar,其精度可达±1.5%。薄膜型液体压力传感器其精度可达±(0.25%~1%)。 5.电磁流量计 电磁流量计是基于电磁感应定律而工作的流量测量仪表,它由检测和转换两个单元组成,被测介质的流量经检测单元转换成感应电势,然后经放大转换成4~20mA直流信号输出。 6.涡轮式流量传感器

电气人必须知道的105个电气名词解释

电气人必须知道的105个电气名词解释 1.有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转换成电磁形式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有功 2.无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电路内电磁场交换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无功 3.电力系统——由发电机、配电装置、升压和降压变电所、电力线路及电能用户所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中性点位移:在三相电路中,电源电压三相负载对称的情况下,如果三相负荷也对称,那么不管有无中性点,中性点的电压均为零。但如果三相负载不对称,且无中性线或中性线阻抗较大,那么中性点就会出现电压,这种现象称为中性点位移现象。 4.操作过电压——因断路器分合操作及短路或接地故障引起的暂态电压升高,称为操作过电压; 5.谐振过电压——因断路器操作引起电网回路被分割或带铁芯元件趋于饱和,导致某回路感抗和容抗符合谐振条件,可能引起谐振而出现的电压升高,称为谐振过电压。 6.电气主接线——主要是指在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系统中,为满足预定的功率传送方式和运行等要求而设计的、表明高压电气设备之间相互连接关系的传送电能的电路。 7.双母线接线——它具有两组母线:工作母线I和备用母线l。每回线路都经一台断路器和两组隔离开关分别接至两组母线,母线之间通过母线连络断路器(简称母联)连接,称为双母线接线。 8.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每两个元件(出线或电源)用三台断路器构成一串接至

两组母线,称为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又称3/2接线。 9.厂用电——发电厂在启动、运转、停役、检修过程中,有大量以电动机拖动的机械设备,用以保证机组的主要设备和输煤、碎煤、除灰、除尘及水处理等辅助设备的正常运行。这些电动机以及全厂的运行、操作、试验、检修、照明等用电设备都属于厂用负荷,总的耗电量,统称为厂用电。 10.厂用电率——厂用电耗电量占发电厂全部发电量的百分数,称为厂用电率。厂用电率是发电厂运行的主要经济指标之一。 11.经常负荷——每天都要经常连续运行使用的电动机; 12.不经常负荷——只在检修、事故或机炉起停期间使用的负荷; 13.连续负荷——每次连续运转2h以上的负荷; 14.短时负荷——每次仅运转10—120min的负荷。 15.断续负荷——反复周期性地工作,其每一周期不超过10min的负荷。 16.电动机的自起动——厂用系统中正常运行的电动机,“当其供电母线电压突然消失或显著降低时,若经过短时间(一般在0.5—1.5s)在其转速末下降很多或尚未停转以前,厂用母线电压又恢复正常(如电源故障排除或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电动机就会自行加速,恢复到正常运行,这一过程称为电动机的自起动。 17.失磁——同步发电机突然部分的或全部的失去励磁称为失磁 18.励磁控制系统——由励磁调节器、励磁功率单元和发电机本身一起组成的整个系统称为励磁控制系统 19.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采用接于发电机出口的变压器。(称为励磁变压器’)作为励磁电源,经硅整流后供给发电机励磁。因励磁变压器并联在发电机出口,,故这种励磁方式称为则称为自并励方式,励磁变压器、整流器等都是静止元件,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简答题(4个或者5个) 1.简述DHCP的工作原理。(两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1 答: (1) 发现DHCP服务器 (2)提供IP租用地址 (3)接受租约并确认 (4)确认租约 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有哪些?(2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2 答: (1)成帧(2)差错控制(3)流量控制。 (4)链路管理(5) MAC传输(6)区别数据和控制信息(7)透明传输 1.CDMA的主要优缺点?(两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3 答:优点 (1)具有具有抗干扰、抗多径衰落的能力。 (2)系统容量大。 (3)CDMA系统具有软容量特性。 (4)不需要复杂的频率分配。 (5)CDMA系统具有软切换功能。 (6)具有保密性强等优点。 (7)设备简单,电路设计简单,电池利用时间也更长。 缺点: (1)占用频谱较宽。 (2)具有码分多址系统特有的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 1.画出01101100的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两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计算题或者应用题)

1.简述IP地址的分类及每类的特点。(了解,用于计算题) 答:根据网络号和主机号所占比特位数的不同,IP 地址可以分为A、B、C、D、E 五大类。 A 类IP 地址网络号占1 字节,主机号占3 字节,第1 个比特固定是0。 B 类IP 地址网络号占2 字节,主机号占2 字节,前两个比特固定是10。 C 类IP 地址网络号占3 字节,主机号占1字节,前三个比特固定是110。 A、B、C 类地址用来分配给主机和路由器。 2.试简述PPP协议的工作过程。(张福生,背一下吧) 答: (1)建立物理连接 (2)建立数据链路 (3)用户认证阶段 (4)进入网络层配置阶段,此时用IPCP协议 (5)数据传输阶段,此时用IP协议 (6)数据传输完毕后,用户断开网络连接 (7)断开数据链路 简述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张福生,背一下!) 答: 1、工作层次不同(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2、数据转发依赖的对象不同 3、路由器能够分割广播域,而交换机只能分割冲突域,不能分割广播域 4、路由器能够提供防火墙服务 简述PAP 协议与CHAP 协议的不同(王知非,不用怎么背,有个印象吧!) 答:PAP 和CHAP 都是用户认证协议。PAP 直接将用户名和密码发送到系统进行验证,安全性不好。CHAP 协议不直接发送用户名和密码,而是根据系统发来的Challenge 值,使用事先定义好的函数作用于Challenge 值和用户的口令,生成一个值,将这个值和用户名发送给系统。系统收到后,根据用户名查找到对应的口令,使用相同的函数对Challenge 值和查到的口令进行计算,如果结果和用户发来的值相同,那么就通过认证,否则认证失败。 简述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各自的特点。(张福生,简单了解下就可以) 答:在异步传输中,传输的单位是字节。对于每个要发送的字节,它的开始都要附加一个比特,这个比特称为起始位通常为0。同时这个字节的尾部还要加上一个比特,称为停止位通常为1。接收方检测到起始位后,就启动一个时钟,这个时钟会与发送方的时钟保持同步,并开始接收比特,当收完一个字节后,接收方就等待停止位到达。检测到停止位后,接收方就停止接收数据,直到检测到下一个起始位。 在同步传输中,传输的单位称为帧。一个帧可以包含多个字节,字节和字节之间没有间隙,收发双方传递的就是不间断的0、1 比特流。在每一帧的首尾会有特殊的比特组合作为标志,表示帧的开始和结束。开始标志不仅能够通知接收方帧已到达,它同时还能让接收方的采样速度和比特的到达速度保持一致,使收发双方进入同步。同步传输速度快,效率高,不仅要求建立帧同步,在一个帧内的每一个比特也都要求同步,要求比较高。

安防系统专业术语

安防系统专业术语介绍 术语, 安防, 系统, 专业 一般安全防范术语 001 security(安全) 对生命、财产、环境、信息等的安全防护。 002 security system(安全系统) 为了生命、财产、环境、信息等腰三角形的安全防护而协同工作的一系列体系。 003 alarm(报警) 形成预先规定的生命、财产、环境、信息等的危险存在时,为了引起关注产生的信号或其它信号。004 false alarm(误报警) 由于非警戒本意的原因而引起的报警。 005 operation signal(状态信号) 指示系统工程状态的信号。 006 tamper device(防拆功能) 以探测对安全防范报警设备故意破坏的为目的功能。 007 安全防范设备 以防止犯罪为目的设备。 008 burglar alarm system(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用于防止犯罪的手动或自动报警设备。 009 normal close(常闭状态) 在警戒状态,系统报警输出部件接点是“闭合”的状态。 010 normal open(常开状态) 在警戒状态,系统报警输出部件接点是“开路”的状态。 011 signal transfer output(报警输出) 在报警发生时,从报警控制器向外围设备输出的接点信号或其它信号。 012 online alarm system(在线报警系统) 借助通信线路实时传输报警信号等并由保安公司等的集中监视设备进行监视的系统。 013 sensitivity margin(灵敏度冗余) 在探测器安装场所环境恶化时,为了探测器仍保持正常控测状态而预留的灵敏度余量。 014 intruder alarm system(入侵报警系统) 进行入侵者探测,并能产生报警的系统。 015 guard line(警戒线) 基本警戒线和细化后的警戒线的总称。 016 alarm response time(报警响应时间) 从报警控制器接受到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到形成报警状态的时间。 017 detection response speed(探测响应速度)

电气名词解释

电气专业相关名词解释 1 电——是一种自然现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的产生排斥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它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电或电荷有两种:一种叫做正电、另一种叫负电。带电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2 电压——也叫电位差,是指电流从高电位处向低电位处,两个电位之差。通常也叫电压。 3 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用字母V表示。其中:1V=1000mV=1000,000μV 1mV=1000μV 4 电压还分交流和直流,分别用AC V和DC V 表示。直流电压在测量时要注意有+,-之分。 5 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用I表示,单位:欧姆,用字母A表示。 6 电阻——电流在物体内流动所遇到的阻力叫电阻,用R表示,单位:欧姆,用字母Ω表示。其中,1M Ω=1000KΩ=1000,000Ω;1KΩ=1000Ω。 7 电感: 是衡量线圈产生自感磁通本领大小的物理量,用字母L表示,单位是亨利,用字母H表示。其中,1H=103mH=106μH。电感分为互感和自感两种。互感:两个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叫做互感。如电流互感器等。自感:由于通过线圈本身的电流变化而引起的电磁感应叫自感。 8 电容:就是容纳和释放电荷的电子元器件。电容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充电放电,当然还有整流、振荡以及其它的作用。凡被绝缘物分开的两个导体的组合都可以叫电容。用字母C表示,单位是法拉,用F 表示。其中,1F=1000000μF=106μF=1012μF。 9 相电压——三相输电线(火线)与中性线间的电压叫相电压。 10 相电流——三相电源中流过每相负载的电流称为相电流。 11 线电压——三相电源中,任意两根导线间的电压称为电线压。线电压的大小为相电压的1.73倍。 12 线电流——从电源引出的三根导线中的电流称为线电流。 13 交流电——电压或电流大小和方向作周期性变化时称为交流电。 14 直流电——电压或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称为直流电。 15 三相交流电——由三个频率相同、电势振幅相等、相位差互差 120。角的交流电路组成的电力系统,叫三相交流电。 16 相序——就是相位的顺序,是交流电的瞬时值从负值向正值变化经过零值的依次顺序。 17 频率——也叫周波,即1秒内电流改变方向的次数,称为交流电的频率,用符号"f"表示。单位的赫兹(Hz),简称"赫",或周/秒。我国规定电力系统交流电的频率为50赫兹。 18 谐波——当工频电压或电流作用于非线性负载时,就会产生不同于工频的其它频率的正弦电压或电流。 19 有功功率——又叫平均功率。交流电的瞬时功率不是一个恒定值,功率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叫做有功功率,它是指在电路中电阻部分所消耗的功率,以字母P表示,单位瓦特。 20 无功功率——在具有电感和电容的电路里,这些储能元件在半周期的时间里把电源能量变成磁场(或电场)的能量存起来,在另半周期的时间里对已存的磁场(或电场)能量送还给电源。它们只是与电源进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重点

名词解释 1)蛋白质变性: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从而导致其 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称蛋白质变性。 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在蛋白质分子中,从N-端至C-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及其连接方式 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3)核苷酸:核苷或脱氧核苷中的戊糖的羟基与磷酸脱水后形成磷脂键,构成核苷酸或脱氧 核苷酸。 4)DNA的一级结构:指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从5’-末端到3’-末端的排列顺序。 5)维生素:一类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必需营养素,是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甚 少,必须有食物供给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6)全酶:结合酶由蛋白质部分组成,前者称为酶蛋白,后者称为辅助因子,酶蛋白和辅助 因子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称为全酶。 7)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的必需基团在其一级结构上可能相差甚远,但肽链经过盘绕、 折叠形成空间结构,这些基团可彼此靠近,形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分子特异结合并催化底物转换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8)竞争性抑制作用:竞争性抑制剂(Ι)与酶的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分子竞争酶的活 性中心,从而阻碍酶与底物结合形成中间产物,这种抑制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9)生物氧化:有机化合物在体内进行一系列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和H2O并释放能量的过 程称为生物氧化。 10)氧化磷酸化:代谢物脱下氢,经线粒体氧化呼吸链电子传递释放能量,偶联驱动ADT磷 酸化生成ATP的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11)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生高能磷酸键 (或高能硫酯键),由此高能键提供能量使ADP(或GDP)磷酸化生成ATP(或G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此过程与呼吸链的作用无关,以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只产生少量ATP。 12)呼吸链:物质代谢过程中脱下成对氢原子(2H)通过多种酶和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 步传递,最终与氢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这个过程在细胞线粒体进行,与细胞呼吸有关,故将此传递链称为呼吸链。 13)无氧氧化:葡萄糖或糖原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成乳酸的过程,又称糖酵解。 14)有氧氧化: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分解成CO2和H2O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15)糖异生: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叫糖异生作用。 16)三羧酸循环:线在粒体中,乙酰CoA首先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然后经过一系列 的代谢反应,乙酰基被氧化分解,而草酰乙酸再生的循环反应过程。这一循环反应过程又称为柠檬酸循环或Krebs循环。 17)酮体:脂肪酸在肝细胞中β-氧化生成的乙酰CoA大部分缩合生成乙酰乙酸,β-羟丁酸, 和酮体,这三种物质统称为酮体。 18)必需脂肪酸:为人体生长所必需但有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事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在脂 肪中有三种脂肪酸是人体所必需的,即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19)脂肪酸的β-氧化: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是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α碳原子和 β碳原子之间断裂,β碳原子氧化成羧基生成含2个碳原子的乙酰CoA 和比原来少2 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20)血桨脂蛋白:指哺乳动物血浆(尤其是人)中的脂-蛋白质复合物。血浆脂蛋白可以把脂 类(三酰甘油、磷脂、胆固醇)从一个器官运输到另一个器官。 21)必需氨基酸:人体内有8种氨基酸不能合成,这些体内需要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有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名词解释 1.主诉——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2.壮热——病人高热不退,但恶热不恶寒,多见于里热证极期阶段。 3.潮热——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之有定时。 4.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见于半表半里证或疟疾病。 5.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者,多见于气虚、阳虚。 6.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后汗自止,多见于阴虚内热证。 7.消谷善饥——食欲过于旺盛,多食而易饥,是胃火炽盛所致。 8.除中——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欲食,甚至暴食,是脾胃之气将绝之象。 9.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是湿热痢疾主症。 10.得神——人之两目灵活,面色荣润,表情自然,体态自如,言语清晰,意识 清楚者,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11.失神——病人目光呆滞,面色晦暗,神情萎糜,身重迟钝,语声断续,意识 朦胧者,是精衰气脱神亡的表现。 12.主色——凡人之种族皮肤的正常颜色。 13.善色——病色有光泽者,称为善色,说明精气未衰,胃气尚荣,预后较好。 14.萎黄——病人面色淡黄,枯槁无华者,是脾虚精亏的表现。 15.阴黄——面色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因寒湿内停,困扰脾阳所致。 16.瘿瘤——颈前颌下喉结之处,有肿物如瘤,或大或小,可随吞咽上下移动, 多因肝郁气结痰凝所致。 17.瘰疬——颈侧皮里膜外肿起结核,形状累累如珠,历历可数者,多因肺肾阴 虚,虚火灼痰,结于颈项。 18.解颅——小儿囟门迟迟不能闭合,是肾气不足,发育不良的表现。 19.透关射甲——小儿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到指甲端者,提示病 情危重。 20.染苔——若因某些食物或药物,致使舌苔染上颜色。染苔并非疾病所致,无 临床意义。 21.镜面舌——全舌之苔退去,舌面光洁如镜者,多因胃气匮乏,胃阴枯涸。 22.有根苔——舌苔紧贴舌面,刮之难去,似从舌体长出来的。 23.呃逆——有气上逆于咽喉而出,发出一种不由自主的冲激声音,声短而频, 由胃气上逆所致。 24.六阳脉——凡两手寸关尺六脉常洪大等同,而无病象者。 25.相兼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脉相兼组合而成的脉象,又称复合脉。 26.脉症顺逆——临床上以脉与症相应或不相应,以辨别疾病之顺逆。 27.举按寻——是切脉的指力轻重,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 委曲求之曰寻。 28.症——疾病所反映的单个症状、体征,是机体病变的客观表现。 29.病——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规律所作的病理性概括。 30.证——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病位、病因、病性、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 31.辨证——在中医诊断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四诊资料,辨别疾病证的过程。 32.里邪出表——先有里证,继而汗出,或疹 透露,是病邪由里达表的现象。 33.热证——感受热邪,或阴虚阳亢,致使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具有温、 热特点的证候。 34.寒热错杂——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时既有寒证,又有热证表现的证候。

监控系统常见的名词解释

监控系统常见的名词解释 关于DSP DSP这个名词在CCTV工业中越来越被广泛使用。DSP(DigitalSignalProcessing)是数字信号处理的缩写。DSP芯片提高了摄像机的视频处理及操作性能。DSP技术不仅使摄像机在性能上获得优势,同时也使生产商节省了零件及装配时间,从而降低了成本。DSP摄像机可分为两类: 1、智能型DSP摄像机 此类摄像机提高图像效果的同时具有智能特色。典型的智能摄像机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a.可编程的背景光补偿 b.视频动态检测 c.通过串行数据接口可进行遥控 d.内置字符发生器 e.屏幕菜单 2、普通型DSP摄像机 这类低水平的DSP摄像机不具备与DSP技术相关的任何智能特色,仅仅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 在选择DSP摄像机时,建议您仔细阅读其性能参数。 C与CS接口 C与CS接口的区别在于镜头与摄像机接触面至镜头焦平面(摄像机CCD光电感应器应处的位置)的距离不同,C型接口此距离为17.5mm.,CS型接口此距离为12.5mm.。C型镜头与C型摄像机,CS型镜头与CS型摄像机可以配合使用。C型镜头与CS型摄像机之间增加一个5mm的C/CS转接环可以配合使用。CS型镜头与C型摄像机无法配合使用。 IP率 IP率是器材防尘防水的一个指标。此项指标在欧洲及英国产品中经常使用,由两位数字组成。前一位是对固体的防御指标,后一位是对液体的防御指标。 与防护罩有关的IP率: IP55:防尘,但会进入有限的少量灰尘。防止来自各个方向的低压水,但会进入有限的少量水。 IP56:防尘,但会进入有限的少量灰尘。防止来自各个方向的高压水,但会进入有限的少量水。 IP65:防尘,不会进入灰尘。防止来自各个方向的低压水,但会进入有限的少量水。 IP66:防尘,不会进入灰尘。防止来自各个方向的高压水,但会进入有限的少量水。 F值的分级 F值是描述镜头进光亮的指标。F值越小进光亮越大,F值等于镜头的相对孔径除以镜头焦距。F值增加一级进光亮降低一倍。 通用镜头分类 标准镜头:典型水平视场角为30度,与人类肉眼视场角相同。 广角镜头:典型水平视场角64度,短焦距镜头提供宽角度视场。 长焦镜头:典型水平视场角15度,长焦距镜头提供高倍放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