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练习题

中枢神经系统练习题

中枢神经系统课后习题

1、哪种表现不是脑脓肿的特点( E )

A、圆形或椭圆形

B、规则光滑的环形增强

C、伴有水肿

D、可多个相邻

E、脓肿呈高密度

2、某患者MRI检查示上颈段脊髓明显增粗、肿胀,病灶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中央出现囊变区为T1WI低信号、T2WI明亮高信号,最可能的诊断为( A )

A、髓内肿瘤

B、髓外硬膜内神经纤维瘤

C、髓外硬膜外转移瘤

D、脊髓血管畸形

E、脊髓转移瘤

3、脊髓外硬膜内常见肿瘤有(ABC )多选

A、神经纤维瘤

B、神经鞘瘤

C、脊膜瘤

D、胶质细胞瘤

E、转移癌

4、简答题

试述髓内肿瘤与髓外硬膜内肿瘤的影像鉴别诊断。

答:主要通过MRI表现来进行鉴别诊断,CT和X线诊断价值有限。(1)髓内肿瘤:常显示脊髓增粗,周围蛛网膜下腔对称性变窄、闭塞

(2)髓外硬膜内肿瘤:表现为患侧蛛网膜下腔增宽,而对侧变窄,脊髓受压向对侧移位。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以下那一点 不是“苯二氮卓类”药的共同作用 E A、抗焦虑 B、镇静催眠 C、抗惊厥 D、中枢性肌松作用 E、 麻醉2、剂量加大一般仍无麻醉作用的药是 C A、硫喷妥钠 B、巴比妥类 C、苯二氮卓类 D、 A+B E、B+C 3、起效快、安全范围大、静脉注射常用于癫痫持续状 态的药是 A A、地西泮 B、三唑仑 C、氟西泮 D、 艾司唑仑E、苯巴比妥钠4、哪一点不是“苯二氮卓类”药的用 途 B A、焦虑症 B、精神分裂症 C、 惊厥与癫痫 D、肌肉痉挛 E、麻醉前给药 5、以下那一点是“苯 二氮卓类”药的主要不良反应 A A、嗜睡 B、 抑制呼吸 C、支气管哮喘 D、心律失常 E、白细胞减少 6、“苯二氮卓类”药的作用机理是 E A、稳定 神经细胞膜 B、兴奋中枢的多巴胺受体 C、抑制脑干网上结 构上行激活系统的传导功能 D、阻断中枢的多巴胺受体 E、增 强脑内γ-氨基丁酸的作用7、引起巴比妥类药疗效下降的原因 是 C A、本品是药酶抑制剂 B、本品的 化学性质不稳定 C、本品是药酶诱导剂 D、给药方法不正确 E、 给药剂量不正确8、为促进巴比妥类药的排泄,可采取 A A、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B、口服硫酸镁导泻 C、静脉滴注硫 酸镁 D、口服大剂量vit C E、肌注阿托品 9、巴比妥类药中毒 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C A、肾功能衰竭 B、

心律失常 C、呼吸抑制 D、过敏性休克 E、严重肝损害 10、常用的抗精神分裂症的药是 D A、地西泮 B、丙咪嗪 C、阿米替林 D、氯丙嗪 E 碳酸锂 11、氯丙嗪抗精神分裂症的机理是 D A、提高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含量 B、兴奋中枢的多巴胺受体 C、抑制脑干网上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传导功能 D、阻断中脑-皮质和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受体E、增强脑内r-氨基丁酸的作用12、以下对氯丙嗪的描述,那一点是错的E A、镇静作用,显效较快 B、用药时可出现感情淡漠、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 C、抗精神病作用显效慢, D、对化学物质引起的呕吐疗效较好 E、对晕动性呕吐疗效最好13、以下对氯丙嗪的描述,那一点是错的B A、抑制体温调节中枢 B、使体温降至37度 C、使体温降至正常以下D、使体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E、有阻断外周α受体的作用14、以下对氯丙嗪的描述,那一点是错的D A、长期应用氯丙嗪,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B、长期应用氯丙嗪,可出现不随意运动 C、氯丙嗪能阻断中枢的多巴胺受体 D、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可用多巴胺治疗E、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可用中枢抗胆碱药治疗15、以下哪点不是氯丙嗪的不良反应 B A、体位性低血压 B、外周神经炎 C、内分泌紊乱 D、肝损害 E、过敏反应 16、氯丙嗪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不能用什么药抢救 D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六)模拟题

[模拟]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六) X型题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第1题: 关于对乙酰氨基酚正确描述为 A.为非那西丁体内代谢产物 B.口服易吸收 C.60%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D.过量中毒可致肝坏死 E.长期用药无肾损害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 第2题: 抗帕金森病药包括以下几类 A.多巴胺受体阻断约 B.拟多巴胺类药 C.胆碱受体激动药 D.胆碱受体阻断药 E.拟胆碱药 参考答案:BD 答案解析: 第3题: 氯丙嗪的作用有 A.α受体阻断作用 B.镇吐作用 C.抗抑郁作用 D.抗精神病作用 E.β受体阻断作用 参考答案:ABD 答案解析: 第4题: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主要是由于 A.直接使血小板聚集 B.减少凝血酶原的形成 C.使机体内肝素的含量增加 D.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 E.减少TXA2的形成 参考答案:DE 答案解析: 第5题: 苯二氮革类体内过程特点有 A.口服及肌肉给药吸收良好 B.口服后约1h达到血药峰浓度 C.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D.可在脂肪组织中蓄积 E.主要以原形从肾排出 参考答案:BCD 答案解析: 第6题: 可用于躁狂症的药物是 A.氯丙嗪 B.苯巴比妥 C.氟哌啶醇 D.丙戊酸钠 E.碳酸锂 参考答案:ACE 答案解析: 第7题: 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包括 A.镇痛、镇静 B.镇咳 C.抑制呼吸 D.瞳孔缩小 E.胆道平滑肌痉挛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 第8题: 氯丙嗪急性中毒时可出现的症状有 A.心电图异常 B.低血压 C.大小便失禁 D.呕吐 E.昏睡 参考答案:ABE 答案解析: 第9题: 解热镇痛抗炎药包括 A.甾体抗炎药 B.水杨酸类 C.苯胺类 D.吡唑酮类 E.其他抗炎有机酸类 参考答案:BCDE 答案解析: 第10题: 关于苯二氮卓类,正确的叙述有 A.抗焦虑作用的剂量较巴比妥类药物小 B.发挥镇静催眠作用时其安全范围较巴比妥类大 C.副作用较巴比妥类小 D.可用于癫痫持续状态 E.大量引起麻醉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 第11题: 苯巴比妥可用于 A.失眠 B.麻醉前给药 C.破伤风

生理学神经系统习题

第十章神经系统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神经递质 2.受体 3.突触 4.化学突触 5.电突触 6.反射中枢 7.生命中枢 8.运动终板 9.运动单位 10.牵涉痛 11.腱反射12.γ-环路 13.牵张反射14.脊休克 15.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16.内脏脑 17.自主神经系统 18.皮层诱发电位 19.强化20.自发脑电活动 21.第二信号系统 22.条件反射的消退23.语言优势半球 24.中枢延搁 25.后发放 26.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27.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二、填空题 1.人类两大信息系统是_____和_____。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_____和_____。 3.外周神经包括_____和_____。 4.根据中间神经元对后继神经元效应的不同,可把神经元分为_____和_____。 5.根据突触的活动对突触后神经元的影响,将其分为_____突触和_____突触。 6.典型突触由_____、_____和_____三部分组成。 7.EPSP称为_____,是一种_____电紧张电位。IPSP称为_____,是一种_____电紧张电位。 8.外周递质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三大类。 9.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分别是_____和_____。 10.M型受体属_____受体,可被阿托品选择性阻断。 11.肾上腺素受体主要分为_____和_____两类。 12.中枢神经元之间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种基本联系方式。

13.中枢抑制分为_____和_____两大类型,其中前者又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形式。 14.脊髓浅感觉传导途径传导_____、_____和_____感觉。 15.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兴奋的递质是_____,它可与终板膜上_____受体相结合。 16.脊髓深感觉传导途径传导_____和_____感觉。 17.当脊髓半离断时,浅感觉障碍发生在离断的_____侧;深感觉障碍发生在离断的_____侧。 18.大脑皮层中央后回是_____代表区,中央前回是_____代表区。 19.巴比妥类药物的催眠作用,主要是由于其阻断_____系统兴奋传递所致,因为这一系统是_____的系统,易受药物影响。 20.关于针刺镇痛的机制,目前存在三种论点,即_____、_____和_____。 21.牵张反射有_____和_____两各类型,它们又分别称为_____和_____。 22.肌梭与肌纤维_____排列;腱器官在肌腱中与肌纤维_____排列。 23.叩击某一肌腱可引起_____反射,它是一种单突触反射,其感受器是_____。 24.脊休克过后,丧失的脊髓功能可以逐渐恢复,但断面以下的_____则永远消失,临床上称为_____。 25.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着调节肌紧张的_____区和_____区。 26.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功能是通过_____和_____协同活动完成的。 27.锥体束可分别控制脊髓_____和____的活动,前者在于_____,后者在于_____以配合运动。 28.躯体运动神经的主要功能是控制_____的活动;自主神经的主要功能是控制_____ 、_____的活动。 29.当环境急剧变化时_____神经系统的活动明显加强,同时_____分泌也增加。 30.下丘脑存在与摄食有关的中枢是_____。当血糖水平降低时_____中枢兴奋。 31.正常脑电图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种基本波形。

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习题

中枢神经系统 1脊髓的位置(B ) A 、几乎与椎管同长 B 、上端于枕骨大孔续延髓 C 、成人下端至第一骶椎下缘 D 、小元下端平第3 骶椎 E 、脊髓末端膨大称腰髓膨大 2脊髓(C ) A 、成人从枕骨大孔延伸到第2 腰椎下缘 B 、在胸段大部分有侧角 C 、有31 个节段 D 、背侧有一条深的后正中裂 E 、在新生元下端平齐第1 腰椎下缘 3成人脊髓下端平齐(D ) A 、第1 骶椎水平 B 、第2 腰椎下缘水平 C 、第3 腰椎与第4 腰椎之间 D 、第1 腰椎下缘水平 E 、第1 骶椎下缘水平 4有关脊髓的外形说法,错误的是(D ) A 、脊髓第四颈节段至第一胸节段为颈膨大 B 、脊髓第二腰节至第三骶脊髓节为腰髓膨大 C 、脊髓的末端称脊髓圆锥 D 、脊髓后正中沟有后根附着 E 、脊髓的前正中裂比后正中沟深 5成人脊髓的终丝(D ) A 、全长被硬脊膜包裹 B 、附着于骶骨的背面 C 、内有神经细胞 D 、在第2 骶椎水平以下被硬脊膜包裹,向下止于尾骨背面 E 、在第2 腰椎处出硬脊膜,止于第2 骶骨背面下缘 6何处损伤可伤及脊髓骶段(A ) A 、第1 腰椎 B 、第2 腰椎 C 、第5 腰椎 D 、第1 、2 骶椎 E 、第3 腰椎 7 第7 颈脊髓节平对(B ) A 、第4 颈椎体 B 、第5 颈椎体 C 、第6 颈椎体 D 、第7 颈椎体 E 、第1 胸椎体

8马尾主要由(E ) A 、胸、腰脊神经根形成 B 、胸、骶脊神经根组成 C 、胸、尾脊神经根组成 D 、胸、腰、骶、尾脊神经根组成 E 、腰、骶、尾脊神经根组成 9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应在哪个棘突间隙(C ) A 、第于二胸椎与第一腰椎棘突间隙 B 、第一腰椎与第二腰椎棘突间隙 C 、第三腰椎与第四腰椎棘突间隙 D 、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棘突间隙 E 、骶管裂孔处 10胶状质属于脊髓灰质何层内的结构(B ) A 、板层I B 、板层II C 、板层III D 、板层IV E 、板层V 11后角固有核是何板层的细胞群(C ) A 、板层I 和板层II B 、板层VIII C 、板层III 和板层IV D 、板层V 和板层VI E 、板层VII 12右侧颈5 一胸2 后角受损时产生(D ) A 、病变水平以下的对侧肢体所有感觉缺失或减退 B 、病变水平以下同侧肢体所有感觉缺失或减退 C 、右上肢所有感觉减退或缺失 D 、右上肢痛、温觉减退或缺失而触觉和深感觉保留 E 、左上肢痛、温觉减退或缺失而触觉和深感觉保留13脊髓内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是(B ) A 、后角固有核 B 、中间外侧核 C 、骶中间外侧核 D 、胸核 E 、中间内侧核 14脊髓的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B ) A 、胸核 B 、中间外侧核 C 、骶中间外侧柱 D 、中间内侧核 E 、网状结构 15关于脊髓中间外侧核的描述,错误的是(D ) A 、它形成灰质的侧角 B 、存在于脊髓的胸段和上腰段

系统解剖学 笔记(中枢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CNS) 中枢神经系统是控制和调节其它系统活动的中枢. 脑:位于颅腔,包括端脑、间脑、小脑、脑干 脊髓 一、位置和外形 ■位置:椎管内上2/3,枕骨大孔—第1腰椎体下缘(成人) ■外形 ◇两个膨大:颈膨大(C4—T1) 腰骶膨大(L2—S3) ◇沟和裂: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前外侧沟后外侧沟 二、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C1—8 T1—12 L1—5 S1—5 C0 骶尾腰一胸十二,定位诊断是依据。 名词解释: 马尾:腰、骶、尾神经前后根在未出相应的椎间孔之前,在椎管内垂直下行一段距离,围绕终丝集聚成束,形似马尾。 ■脊髓解剖的临床应用: 临床上常选择第3、4或4、5腰椎棘突之间进行腰穿. 三、脊髓的内部结构 1、灰质前角 中间带:侧角(侧柱):存在于C8—L3脊髓节段 后角 : 灰质前、后连合 ◇灰质的分层:脊髓灰质是由大量大小形态不同的多极神经元所组成。功能相同或相近的神经元往往排列在一起形成层或核,这些细胞在横切上分界明显,从立体角度看,它们是占据不同节段、长度不一的神经元柱。 灰质细胞构筑分层:Ⅰ--Ⅹ层 ⑴前角(柱) (板层Ⅷ、Ⅸ) 含运动神经元(α、γ运动神经元),α神经元, 支配骨骼肌收缩,γ神经元, 调节肌张力。 核团性质为运动性核团;在颈、腰骶膨大处分为内、外侧群,分别支配躯干、四肢;脊髓全长都可见内侧群 前角主要接受脑部下行的纤维,其运动神经元发出的轴突参与脊神经前根形成,支配四肢、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⑵中间带(板层Ⅶ)

内侧有贯穿全长的中间内侧核;C8 / T1—L3节段形成侧角,内有中间外侧核;在S2—S4节段有骶副交感核。其中中间外侧核和骶副交感核发出轴突参与前根的形成。 ⑶后角(板层Ⅰ—Ⅵ) 自背侧向腹侧依次有:后角边缘核Ⅰ、胶状质Ⅱ、后角固有核Ⅲ、Ⅳ、胸核Ⅶ(C8—L3)。 ⑷中央灰质(板层Ⅹ) 灰质前、后连合 ◇灰质板层与核团的对应关系 第I层---后角边缘核第Ⅱ层---胶状质第Ⅲ、Ⅳ层---后角固有核第Ⅴ层---网状核 第Ⅵ层---后角基部第Ⅶ层---中间内、外侧核胸核骶副交感核第Ⅷ层---前角底部 第Ⅸ层---前角运动细胞第Ⅹ层---中央灰质 2、白质前索 外侧索 后索 白质前连合 白质的传导束 ⑴上行传导束(感觉传导束) 薄束与楔束 位置:脊髓后索 形成: 薄束位于后索内侧,楔束位于后索外侧(T4以上有薄束和楔束,T5以下仅有薄束) 定位: S、L、T、C(内→外) 功能:传导同侧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脊髓小脑前、后束 位置:外侧索的边缘 形成: 功能: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脊髓丘脑束(前、侧束) 位置:外侧索前半和前索 形成: 定位: S、L、T、C(外→内) 功能:传导对侧躯干、四肢的痛觉、温度觉(侧束)和粗略触压觉(前束)。 ⑵下行传导束(运动传导束) 皮质脊髓束 位置:位于脊髓外侧索、前索 形成: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 定位:皮质脊髓侧束:S、L、T、C(外→内) 功能: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红核脊髓束: 起于中脑红核,在脊髓内位于侧索,皮质脊髓侧束的前方;兴奋屈肌运动神经元和调节肌张力。 前庭脊髓束: 位于前索;兴奋伸肌运动神经元,维持体位等 网状脊髓束: 位于前索及外侧索深部;主要来源于同侧脑干的网状结构,调节张力,协调骨骼肌的运动。 顶盖脊髓束: 位于前索;来源于中脑上丘,参与完成视觉和听觉防御反射。

人体解剖学试题-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关于神经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胞体和神经胶质构成 B.假单极神经元属于传入神经元 C.双极神经元属于传出神经元 D.传入神经元既是运动神经元 E.神经元包括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 2.神经核是指: A.神经元树突的集合 B.神经元胞体在中枢的集合 C.神经元胞体在周围的集合 D.神经元轴突的集合 E.神经元胞体与树突的集合 3.含有假单极神经元的部位是: A.副交感神经节内 B.交感神经节内 C.基底核内 D.脊神经节内 E.螺旋神经节内 4.假单极神经元: A.是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 B.位于神经节内

C.存在于所有的脊神经节内 D.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 E.属于联络神经元 5.脊髓第8胸节平对: A.第8胸椎水平 B.第5胸椎水平 C.第7胸椎水平 D.第6胸椎水平 E.第10胸椎水平 6.成人脊髓下端平对: A.第一骶椎下缘 B.第四腰椎下缘 C.第三腰椎下缘 D.第一腰椎下缘 E.第十二胸椎下缘 7.对于脊髓的描述下列哪个是正确的? A.有31个节段 B.在颈段大部分有侧角 C.成人从枕骨大孔延伸至第2腰椎下缘 D.外侧有一条深的正中裂 E.在新生儿下端平第1腰椎下缘 8.脊髓内部结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灰质位于脊髓中央,白质位于灰质周围 B.各段的灰质均呈“H”形

C.中间带位于前角与后角之间 D.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中枢 E.脊髓各段的灰质都具有前角、后角和侧角 9.脊髓的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 A.全部骶节中 B胸部和腰部脊髓侧角 C.腰2-4节内 D.骶2-4节内 E.骶1-3节内 10.脊髓的交感神经低级中枢是: A.中间带外侧核 B.胸核 C.中间带内侧核 D.网状结构 E.骶中间带外侧核 11.关于皮质脊髓侧束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脑桥被盖部 B.位于脊髓的侧索内 C.由同侧大脑皮质运动区发出的纤维 D.仅位于脊髓的颈胸段 E.损伤时为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12.关于薄束与楔束描述正确的是: A.薄束位于楔束的外侧 B.传导同侧躯干、肢体的本体感觉

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随堂练习与参考答案

生理学(本科)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随堂练习与参考答案 神经元和神经纤维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脑的高级功能 1. (单选题)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是( ) A. 肌紧张反射 B. 屈肌反射 C. 翻正反射 D. 对侧伸肌反射 E. 腱反射 参考答案:A 2. (单选题)左侧大脑皮层中央后回受损,引起躯体感觉障碍的部位是( ) A. 左半身 B. 右半身 C. 左侧头面部

D. 右侧头面部 E. 左侧上肢和右侧下肢 参考答案:B 3. (单选题)脑干网状结构损伤将导致( ) A. 感觉过敏 B. 极度兴奋 C. 深度睡眼 D. 内脏活动增强 E. 内脏活动减弱 参考答案:C 4. (单选题)内脏痛的主要特点是( ) A. 刺痛 B. 慢痛 C. 必有牵涉痛 D. 定位不精确 E. 对温度、牵拉及化学刺激不敏感 参考答案:C

5. (单选题)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下列哪项不会出现( ) A. 肠蠕动抑制 B. 肾素分泌 C. 胰岛素分泌 D. 瞳孔开大肌收缩 E.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参考答案:C 6. (单选题)下列哪项属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 A. 瞳孔散大 B. 逼尿肌收缩 C. 糖原分解增强 D. 骨骼肌血管舒张 E. 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参考答案:B 7. (单选题)帕金森病的产生是由于下列哪个递质系统受损所致( ) A. 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系统

B. 脑干网状结构胆碱能系统 C. 纹状体-黑质Υ-氨基丁酸能系统 D. 中缝核5-羟色胺能系统 E. 蓝斑上部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 参考答案:A 8. (单选题)刺激视上核可以引起( ) A. 尿量减少 B. 出现糖尿 C. 瞳孔扩大 D. 生长素释放增多 E. ADH释放减少 参考答案:A 9. (单选题)脊髓突然与高位中枢离断后,离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的紧张度( ) A. 基本不变 B. 增强,不能恢复正常 C. 增强,能恢复正常

生理学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生理学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一、名词解释 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调节即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神经元的联系对机体各部分的调节 3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细胞的代谢产物完成的调节包括全身性体液调节和局部性体液调节 4反馈由受控部分将信息传回到控制部分的过程 5负反馈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 6正反馈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不断加强直到发挥最大效应 二、填空题 1观察马拉松赛跑时心脏活动和呼吸的变化属整体水平研究2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称反射3激素或代谢产物对器官功能进行调节这种方式称体液调节 4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急性动物实验和慢性动物实验5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方式为反馈它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6体内在进行功能调节时使控制部分发放信息加强此称正反馈7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是负反馈反馈调节 8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完成的 三、判断题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等√ 2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射消失√ 3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是种族所共有的生来就具备的反射活动√ 4自身调节需要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5在取消了器官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后将丧失调节能力×6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应消失× 四、各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 关于反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D A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与下发生的反应 B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 C机体通过反射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 D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 2 以下哪项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 A A突触 B中枢 C效应器 D外周神经 3 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C A传入神经 B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4 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 A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B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

6、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试题

第六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试题 一、单选题 1.临床最常见的脑炎是() A.巨细胞病毒性脑炎 B.肠道病毒性脑炎 C.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D.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E.腺病毒性脑炎 2.男患,50岁,突发头痛,呕吐,体温40℃,伴躁动,2日后频繁癫痫发作、昏迷,3日后死亡。病理检查脑实质内出血性坏死、细胞核内包涵体。该病为() A.腺病毒性脑炎 B.巨细胞病毒性脑炎 C.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D.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 E.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3.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最常见的病灶部位是() A.大脑皮质广泛性损害 B.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 C.顶叶及枕叶D.丘脑下部 E.脑干 4.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早期最可能出现的异常是() A.外周血白细胞增多 B.脑脊液压力增高 C.脑脊液细胞数增多 D.脑电图出现弥漫性高波幅慢波 E.CT显示颞叶低密度病灶 5.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那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A.可用更昔洛韦治疗 B.可用阿昔洛韦治疗 C.待病毒学确诊后应用抗病毒药物 D.对症治疗如物理降温、脱水降颅压等 E.重症病人支持疗法、加强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等 6.艾滋病的病原体是() A.乳头多瘤空泡病毒 B.HTLV-1逆转录病毒 C.朊病毒感染 D.HlV病毒 E.巨细胞病毒 7.AIDS最常见的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是() A.脑弓形体病 B.新型隐球菌感染 C.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D.分枝杆菌感染 E.李斯特菌感染 8.下列哪项不符合脑囊虫的病变部位分型() A.脑室型 B.蛛网膜型(脑膜型) C.精神型(痴呆型)

D.脊髓型 E.脑实质型 9.吡喹酮或阿苯哒唑治疗脑囊虫,下列哪项不正确() A.成人总剂量300mg/kg B.应治疗3~4个疗程 C.常规快速加量D.用药后可引起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 E.用药过程须严密监测 二、多选题 10.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病系统感染的病原体有() A.细菌 B.病毒 C.螺旋体 D.朊蛋白 E.寄生虫11.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以下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A.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病毒性感染 B.单纯疱疹病毒是嗜神经DNA病毒 C.成人病例多由HSV-Ⅰ型病毒感染 D.HSV-Ⅱ型病毒感染多见于新生儿或性接触传播 E.本病死亡率低,预后良好 12.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可能的临床表现是() A.急性起病、高热,可伴口唇疱疹 B.可出现癫痫发作 C.常见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 D.精神症状较明显 E.可发生智能障碍 13.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改变是() A.蛋白细胞分离 B.可见红细胞 C.细胞数明显增多 D.蛋白含量增高 E.脑压增高 14.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脑电图最常见的改变是() A.单、双侧顶叶高波幅慢波 B.单、双侧额叶高波幅慢波 C.单、双侧颞叶高波幅慢波 D.单、双侧枕叶高波幅慢波 E.各脑叶高波幅尖波 15.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CT改变是() A.皮质下白质广泛的低密度区 B.颞叶及海马低密度区伴点状高密度C.基底节区多发性低密度灶 D.单、双侧颞叶及海马局灶性低密度区E.可无异常发现

中枢神经系统试题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测试2012 问题1 1 分保存 地西泮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 麻醉作用 镇静、催眠作用 抗惊厥抗癫痫作用 小剂量抗焦虑作用 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问题2 1 分保存 临床最常用的镇静催眠药是 苯二氮卓类 吩噻嗪类 巴比妥类 丁酰苯类 水合氯醛 问题3 1 分保存 下列关于地西泮的不良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治疗量可见困倦等中枢抑制作用 治疗量口服可产生心血管抑制 大剂量常见共济失调等肌张力降低现象 长期服用可产生习惯性、耐受性、成瘾性 久用突然停药可产生戒断症状 问题4 1 分保存 小剂量就有抗焦虑作用的药物是 地西泮 苯妥英钠 氯丙嗪 吗啡 苯巴比妥 问题5 1 分保存 地西泮与苯巴比妥比较其催眠作用的主要特点 是 作用时间长 生效快 不明显缩短快波睡眠 能缩短快波睡眠 能延长快波睡眠 问题6 1 分保存 巴比妥类药物除用于镇静催眠外,还可用于 解热 镇痛 抗惊厥 抗精神分裂症 抗炎 问题7 1 分保存 巴比妥药物急性中毒昏迷患者,下列何种措施 是错误的 大量输液,加速药物排泄 给予碳酸氢钠碱化体液和尿液 给予强效利尿药 中毒早期通过胃管洗胃 给予氯化铵酸化体液和尿液 问题8 1 分保存 持续应用中到大剂量的苯二氮卓类引起的下列 现象中有一项是错的 精细操作受影响 持续应用效果会减弱 长期应用突停可诱发癫痫病人惊厥 长期应用会使体重增加 加重乙醇的中枢抑制反应 问题9 1 分保存 对吗啡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效果最好的药物是 尼可刹米 回苏灵 美解眠 咖啡因 山梗菜碱 问题10 1 分保存 治疗偏头痛应选用 咖啡因 麦角胺 阿司匹林 麦角胺+咖啡因 阿司匹林+咖啡因 问题11 1 分保存 治疗新生儿窒息宜选择的呼吸兴奋药是 尼可刹米 山梗菜碱 二甲弗林 甲氯芬酯 咖啡因 问题12 1 分保存 癫痫小发作首选 苯妥英钠 苯巴比妥 乙琥胺 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 问题13 1 分保存 对各型癫痫发作均可应用的药物是 苯妥英钠 丙戊酸钠 卡马西平 乙琥胺 苯巴比妥 问题14 1 分保存 丙戊酸钠的不良反应是 损害肾脏 损害肝脏,可致肝功衰竭 损害听神经 抑制心脏 再生障碍性贫血 问题15 1 分保存 能治疗癫痫发作而无镇静催眠作用的药物是 苯妥英钠 苯巴比妥 扑米酮 地西泮 以上都不是

2020《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答案

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试题正确答案如下: 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单选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分为() A .术后 B .创伤 C .脑膜脑炎 D .以上都不是 2 . (单选题)脑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A .发烧 B .头痛 C .脑膜刺激证 D .以上都是 3 . (单选题)感染发生在脑实质称为脑炎,主要表现为()

A .高热 B .意识障碍 C .癫痫 D .以上都是 4 . (单选题)定性的感染分为细菌感染和() A .社区感染 B .病毒感染 C .医院感染 D .细菌感染 5 . (单选题)按照病程分类,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指病程在() A .4周以内 B .4周以上 C .5周以内 D .6周以内 6 . (单选题)流行性脑脊髓脑膜炎是一种流行性的()

A .病毒感染性疾病 B .传染性疾病 C .医院感染 D .以上都不是 7 . (单选题)在流行性病学上称为脑膜炎带的发病率为() A .1/100000 B .0.35/100000 C .4-5/100000 D .500/100000 8 . (单选题)脑脓肿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最常见为() A .血行播散 B .创伤 C .手术 D .以上都不是

9 . (单选题)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重要的诊断是做() A .手术用药 B .脑脊液检查 C .创伤感染 D .长期底热 10 . (单选题)化脓性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原则是() A .快速杀菌 B .最大剂量 C .血脑屏障通途率高的药物 D .以上都是

临床医学解剖学试题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一、单项选择题 1. 成人脊髓下端平 A. 第二腰椎体上缘 B.第一腰椎体下缘 C.第三腰椎体下缘 D.第四腰椎体上缘 E.第五腰椎体上缘 2. 第6 颈脊髓节平对 A. 第4 颈椎 B. 第5 颈椎 C. 第6 颈椎 D.第7颈椎 E.第1胸椎 3. 临床上进行腰穿是将针头刺入 A.硬膜下隙 B.硬膜外隙 C.马尾 D.蛛网膜下隙 E.以上都不对 4. 脊髓内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是 A.骶中间外侧核 B.中间内侧核 C.胸核 D.后角固有核 E.中间外侧核 5. 脊髓的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 A.腰2?4节中 B.骶2?4节中 C.骶1?3节中 D.腰1?3节中 E.胸腰部侧角 6. 传导精细触觉的是 A.脊髓丘脑侧束 B.脊髓丘脑前束 C.薄束和楔束 D. 脊髓小脑前束 E.脊髓小脑后束 7. 在脊髓胸5节(T5)以下不含有 A.薄束 B.楔束 C.皮质脊髓侧束 D.脊髓丘脑侧束 E.脊髓丘脑前束 8.脊髓后索损伤时 A.闭眼能感受物体的大小 B.闭眼能维持身体直立不摇晃 C.闭眼不能确定各关节的位置 D.闭眼能指鼻准确 E. 受损伤的对侧有痛觉障碍 9. 经脊髓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纤维束是 A.皮质脊髓束 B.脊髓丘脑束 C.红核脊髓束 D.薄束 E.楔束 10. 脊髓半边横断的表现有

A.同侧触觉缺失 B.对侧本体感觉缺失 C.同侧温度觉缺失 D.同侧痛觉缺失 E.没有上述情况 11.位于脑干腹侧面的结构是 A.上丘 B .锥体C.内侧隆起 D.迷走神经三角 E.楔束结节 12. 与脑桥相连的脑神经是 A. 动眼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和面神经 B. 展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三叉神经 C. 三叉神经、展神经、舌下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D. 三叉神经、面神经、展神经和迷走神经 E. 面神经、展神经、三叉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13. 由中脑背侧出脑的脑神经是 A.舌神经 B.面神经 C.前庭蜗神经 D.动眼神经 E.滑车神经 14 .从锥体与橄榄之间的沟出脑的神经是 A.舌咽神经 B.迷走神经 C.副神经 D.舌下神经 E.展神经 15. 脑桥内的脑神经核有 A.舌下神经核 B.孤束核 C.滑车神经核 D.前庭神经核 E.动眼神经核 16. 延髓内的脑神经核有 A.前庭神经核 B.三叉神经运动核 C.疑核 D.展神经核 E.面神经核 17. 出脚间窝的脑神经是 A.面神经 B.动眼神经 C.展神经 D.滑车神经 E.三叉神经 18. 动眼神经副核发纤维支配 A.舌下腺、颌下腺 B.腮腺 C.泪腺 D.支配除外直肌和上斜肌以外的眼外肌 E.睫状肌、瞳孔括约肌 19. 第四脑室正中孔位于

医学影像学(2.1.3)--中枢神经系统练习题

《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练习题 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 得分: 一、A1型题 (答题说明:单句型最佳选择题。每一道考题下面均有五个备选答 案。在答题时,只需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在显示器选择相应的答案 或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以示正确回答。 共有17题,合计17.0分。) 1.腰椎CT扫描示L4/5间盘后缘局限性后突入椎管内,右侧为主,右侧隐窝内脂 肪受压消失,神经根受压,最可能的诊断为 A.脊髓肿瘤 B.椎间盘膨出 C.椎间盘脱出 D.椎管内神经纤维瘤 E.椎体结核 2.下列五种均为脑膜瘤可见的X线表现,请找出一种最常见的表现 A.脑膜血管压迹增粗 B.肿瘤钙化 C.骨硬化 D.骨缺损 E.气泡征(Blistering) 3.成人颅骨何处最厚? A、枕骨粗隆 B、颞骨鳞部 C、额骨垂直部 D、额骨水平部 E、顶骨 4.成人颅内压增高的颅骨改变中,下列哪项最早出现? A.颅盖增大 B.颅缝分离 C.脑回压迹增多 D.蝶鞍扩大 E.鞍背骨质吸收 5.一般而言,下列改变中,哪一项为脑膜瘤患者可出现的异常表现? A.圆孔扩大 B.卵圆孔扩大 C.棘孔扩大 D.颈动脉孔扩大 E.视神经孔扩大

6.对怀疑脊髓或椎管内肿瘤,最佳的检查方法是( ) A、X 线平片 B、脊髓造影 C、CT D、CT脊髓造影 E、MRI 7.不是硬膜外血肿特点的是 ( ) A、呈梭形 B、内缘光滑锐利 C、常有骨折 D、中线结构移位较轻 E、可越过颅缝 8.与转移瘤常见CT表现不符的是( ) A、多发散在的环形等密度影 B、多发的结节影 C、灶旁水肿明显 D、位置较表浅 E、无强化 9.MRI显示胸6-10段脊髓增粗,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界限不清,Gd-DTPA增强有不均匀强化,下列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 ) A、髓外硬膜内神经纤维瘤 B、椎管内神经鞘瘤 C、髓内胶质瘤 D、椎管内转移瘤 E、脊柱结核 10.不属于脑室系统的是( ) A、中脑脚间窝 B、左右侧脑室 C、第三脑室 D、第四脑室 E、中脑导水管 11.女性患者,32岁,既往月经正常,近一年月经量少,有溢乳现象,临床化验检查示泌乳素明显增高。该患者首先考虑何种疾病?( ) A、颅咽管瘤 B、垂体瘤 C、脑膜瘤 D、听神经瘤 E、其他

中枢神经系统习题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中枢神经系统习题 一、名词 1.脑桥小脑三角 2.内侧丘系交叉 3.硬膜外隙 4.大脑动脉环 二、问答思考题 1.脊髓灰质内主要核团的名称,功能。 2.脑干内脑神经核的分类、名称、纤维联系。 3.说明以下纤维束的起点,止点,功能,有否交叉,交叉情况如何? ⑴薄束、楔束⑵脊丘系⑶内侧丘系⑷三叉丘系⑸外侧丘系 4.背侧丘脑的核团分类及名称,特异性中继核团的纤维联系。 5.大脑皮质主要中枢的名称,位置,功能(8个)。 6.内囊的名称,位置,分部,通过的纤维束。 7.分布于端脑的动脉有哪几支?说明其发起、走行、分支、分布情况。 8.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 三、填空 1.脊髓表面的六条纵沟是__、__、__、__、__、__。脊神经前根附着于__中,脊神经后根附着于__中。 2.脊髓灰质可分为__、__、__、__、__几部分,脊髓白质分为__、__、__几部分。 3.脑分为六部分:__、__、__、__、__、__。 4.延髓锥体由__构成,橄榄深面藏有__,薄束结节深面有__,楔束结节深面有_,脑桥基底沟内容纳__,菱形窝内面神经丘深面有__和__,听结节深面有__,舌下神经三角深面有__,迷走神经三角深面有__。 5.中脑内的非脑神经核有__、__、__、__,脑桥内的非脑神经核有__、__、__,延髓内的非脑神经核有__、__、__。 6.小脑分为两侧膨大的__和中间狭窄的__,后者又可分为__、__、__、__几部分。 7.小脑分为三个叶:__、__、__。 8.小脑核包括:__、__、__、__。 9.原小脑的功能是__,旧小脑的功能是__,新小脑的功能是__。 10.间脑包括5个部分:__、__、__、__、__。 11.每侧的大脑半球以__、__、__三条恒定的沟分为五个叶:__、__、__、

系统解剖学最全的神经系统重点

神经系统 传入(感觉)神经元传出(运动)神经元中间(联络)神经元 神经纤维nerve fiber:轴突+神经胶质 灰质gray matter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集聚之处 在大、小脑表面者称为皮质cortex 白质white matter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聚之处(髓鞘) 在大、小脑深部者称为髓质medulla 神经核nucleus中枢神经系统内(除皮质外) 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聚之处 神经节ganglion周围神经系统内 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聚之处 纤维束fasciculus中枢神经系统内 起止、行程与功能相同的纤维聚集体 神经nerve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聚体 脊髓 spinal cord *椎管内 45cm 枕骨大孔—L1下缘末端变细-脊髓圆锥 *颈膨大 (C5-T1) 腰骶膨大 (L2-S3) *CTLSCo 484844 0 -1-2-3 脊髓的内部结构:灰质:*前角内躯外肢阿尔法—随意肌伽马—梭内肌 *后角边缘固有胶胸核 *后角固有核其轴突至对侧形成脊髓丘脑束到背侧丘脑腹后外侧,另可上升或下 降联络不同节段。 *侧角 T1-L3交感神经 S2-4副交感神经。 白质:*前后侧三索 *联络脑和脊髓长纤维 联络各节段的固有束 连接两侧前索的白质前联合 S1*后索薄束T5下楔束T4上脊神经节--延髓内薄束核、楔束核 *传导同侧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 *内→外侧骶→腰→胸→颈。 S2*侧索的前部和前索内脊髓丘脑束对侧后角固有核上升交叉—脊髓丘系 *侧束传导痛觉和温度觉 前束传导粗略触觉 *均是传导对侧内→外侧与上相反 S3脊髓小脑后束同侧胸核→小脑下脚→小脑皮质 S4脊髓小脑前束对侧后角基部→小脑上脚→小脑皮质 S3 S4传导躯干下部和下肢的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X1*侧索、前索皮质脊髓束大脑皮质运动区—延髓锥体—前角运动神经元 *侧束交叉管理同侧四肢肌 前束不交叉管理双侧躯干肌 *内→外侧与S2同

[医学类试卷]中枢神经系统及传入神经系统药练习试卷1.doc

[医学类试卷]中枢神经系统及传入神经系统药练习试卷1 1 下列全麻药中,肌松作用较完全的是: (A)硫喷妥钠 (B)乙醚 (C)氟烷 (D)氯胺酮 (E)氧化亚氮 2 局麻药在炎症组织中: (A)易被灭活 (B)不受影响 (C)无麻醉作用 (D)作用增强 (E)作用减弱 3 下列麻醉药中易引起弥漫性缺氧的是: (A)氧化亚氮 (B)氟烷

(C)三氯乙烯 (D)安氟醚 (E)环丙烷 4 局麻药的局麻原理是: (A)阻断乙酰胆碱(Ach)释放,影响冲动传递 (B)阻碍Ca2+内流,阻碍神经细胞膜去极化 (C)促进K+内流,阻碍神经细胞膜去极化 (D)阻碍Na+内流,阻碍神经细胞膜去极化 (E)促进Cl+内流,使神经细胞膜产生超极化 5 可用于抗心律失常的局部麻药是: (A)普鲁卡因 (B)利多卡因 (C)丁卡因 (D)布比卡因 (E)以上都不是 6 女、30岁,40周妊娠,因胎位异常需行刮宫产术,应禁用于下述何种麻醉药:

(A)普鲁卡因 (B)氟烷 (C)异氟烷 (D)恩氟烷 (E)布比卡因 7 可用于"分离麻醉"作用的全麻药是: (A)乙醚 (B)氯胺酮 (C)硫喷妥钠 (D)γ-羟基丁酸 (E)氟烷 8 吸入全麻药吸收入血的速度与以下哪种因素无直接关系:(A)肺血流量 (B)药物血/气分配系数 (C)药物脑/血分配系数 (D)肺通气量

(E)吸入气中药物分压 9 下列局麻药的相对毒性强度是: (A)丁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普鲁卡因 (B)布比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普鲁卡因 (C)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普鲁卡因 (D)利多卡因>普鲁卡因>丁卡因>布比卡因 (E)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布比卡因 10 吸入性麻醉药的作用机制是: (A)作用于中枢特异性受体 (B)作用于痛觉中枢 (C)借助于脂溶性的物理作用,暂时改变中枢神经生物膜的性质(D)首先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 (E)选择性作用于大脑皮层 11 进入外科麻醉期的最主要标志是: (A)反射活动减弱 (B)肌肉开始松弛

生理学各章练习题--《第十章神经系统》

第十章神经系统 【习题】 四、各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A.不受温度的影响B.与直径成正比 C.与刺激强度有关 D.与髓鞘的厚度无关 2.神经细胞兴奋阈值最低,最易产生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 A.胞体B.树突 C.轴丘 D.轴突末梢 3.哺乳动物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主要靠() A.单纯扩散 B.化学突触 C.电突触 D.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4.中枢神经系统内,化学传递的特征不包括 ( ) A.单向传递 B.中枢延搁 C.兴奋节律不变D.易受药物等因素的影响 5.EPSP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提高了对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 ) A.Na+、K+、Cl-,尤其是Na+ B.Ca2+和K+ C.Na+、K+、Cl-,尤其是K+ D.Na+、K+、Cl-,尤其是Cl- 6.IPSP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的增加 ( ) A.Na+B.Ca2+ C.K+和Cl-,尤其是Cl- D.Na+ 、K+和Cl-,尤其是K+ 7.EPSP是( ) A.动作电位 B.阈电位 C.静息电位D.局部去极化电位 8.缝隙连接是神经元间电突触传递的结构基础,它普遍存在于 ( ) A.外周神经内 B.交感神经内 C.中枢神经内 D.副交感神经内 9.兴奋性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相同点是 ( ) A.突触后膜膜电位去极化 B.是递质使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改变的结果 C.都可向远端不衰减传导 D.都与后膜对Na+通透性降低有关 10.为保证神经冲动传递的灵敏性,递质释放后 ( ) A.不必移除或灭活 B.保持较高浓度 C.必须迅速移除或灭活D.保持递质恒定 11.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是 ( )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5-羟色胺D.多巴胺

生理学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调节系统。体内各系统和器官的功能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或间接调控下完成的;通过神经调节,各系统和器官还能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迅速而完善的适应性反应,调整其功能状态,满足当时生理活动的需要,以维持整个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神经系统一般分为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i"VOUSsystem)和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I'IeEvous system)两大部分,前者是指脑和脊髓部分,后者则为脑和脊髓以外的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第一节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系统内主要含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两类细胞。神经细胞(neurocyte)又称神经元(neuron),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它们通过突触联系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完成神经系统的各种功能性活动,因而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胶质细胞(neuro班a)简称胶质细胞(#ia),具有支持、保护和营养神经元的功能。 (一)神经元 1.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内约含10“个神经元,尽管其形态和大小有很大差别,但都有突起。突起可分为树突(dendrite)和轴突(Rxon)两类。以脊髓运动神经元为例,一个神经元可有多个树突,但只有一个轴突s 树突数量极多,还有许多分支,可大大扩展细胞的表面积。胞体和树突在功能上主要是接受信息的传人,而轴突则主要是传出信息。胞体发出轴突的部位称为轴丘(Rxon hillock)。轴突的起始部分称为始段(initial segment);轴突的末端有许多分支,每个分支末梢的膨大部分称为突触小体(synaptic knob),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而形成突触(synapse)。轴突和感觉神经元的长树突二者统称为轴索,轴索外面包有髓鞘或神经膜便成为神经纤维(nerve fiber)。神经纤维可分为有髓鞘神经纤维(myehnated nerve fiber)和无髓鞘神经纤维(unmyehnated nervefiber)。神经纤维末端称为神经末梢j(nerve terminal)。。 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和传递信息。中枢神经元可通过传人神经接受体内、外环境变化的刺激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加以处理,再经过传出神经把调控信息传给相应的效应器,产生调节和控制效应a此外,有些神经元还能分泌激素,.将神经信号转变为体液信号。 2.神经纤维的功能和分类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着的兴奋或动作电位称为神经冲动(nerve impulse),简称冲动。冲动的传导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神经纤维直径越粗,传导速度越快。神经纤维直径与传导速度的关系大致是:传导速度(m/s)一直径(斗m)x6。这里的直径是指包括轴索和髓鞘在一起的总直径。有髓鞘神经纤维以跳跃式传导的方式传导兴奋,因而其传导速度远比无髓鞘神经纤维快。有髓鞘神经纤维的髓鞘在一定范围内增厚,传导速度将随之增快;轴索直径与神经纤维直径之比为0.6时,传导速度最快。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升高也可加快传导速度。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有助于诊断神经纤维的疾患和估计神经损伤的预后。 273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具有以下特征:①完整性。神经纤维只有在其结构和功能上都完整时才能传导兴奋;如果神经纤维受损或被切断,或局部应用麻醉剂,兴奋传导将受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