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6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卷
本试卷共8页,7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
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16届亚运会将于2010年11月在广州举行。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亚运会期间以下各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A.北京B.沈阳C.广州D.海口
2.亚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南移动B.北半球,向北移动
C.南半球,向南移动D.南半球,向北移动
3.监测华北平原农作物病虫害影响范围,最快捷有效的方式是
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人工实地调查
下表为联合国预测的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主要迁出国数量(万人/年) 主要迁入国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4.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B.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5.移民外迁的最主要目的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高的经济收入C.更多的休闲时间D.更优的自然环境6.下列自然景观中能够反映非地带性的是
A.加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B.亚马孙流域的热带雨林C.广东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塔里木盆地中的绿洲
7.下列自然景观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黄河壶口瀑布
B .华山西峰绝壁
C .广西桂林芦笛岩溶洞
D .海南天涯海角沙滩
8.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是
A .亚洲东部
B .北美洲东部
C .欧洲西部
D .澳大利亚西部
9.图1市功能区分别是
A .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C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10.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植被茂密,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 .差异性 B .单一性 C .整体性 D .均衡性
11.据报道,2009年10月岛国马尔代夫内阁成员身穿潜水服,在水下6米深处举行了特 别会议,讨论海平面上升对该国的影响。此举旨在呼吁全球各国重视的环境问题是 A .臭氧层空洞 B .地面沉降 C .海啸问题 D .全球变暖 12.下列经济部门中,受气候条件影响最大的是
A .铁路运输业 D .信息服务业 C .服装加工业 D .水稻种植业 13.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 .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B .人口素质不断下降
C .人口基数大
D .人口流动性小
14.下列日照图中(图2,箭头表示太阳光线),能正确反映春分日日照状况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下列各地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的是 A .横断山区 B .塔里木盆地 C .内蒙古高原 D .珠江三角洲
16.当南亚盛行西南季风时
A .珠江正值枯水期
B .黄河出现冰情
C .长江正值汛期
D .澳大利亚正值一年最热时期 17.南极洲至今无人定居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经济落后
B .自然条件恶劣
C 开发历史较短
D .矿产资源贫乏 18.最终决定各地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A .国家政策
B .科技水平
C .市场需求 n 交通条件
19.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表现最典型、尺度最大的地区是 A .北美大陆低纬地区 B .亚欧大陆中纬地区 C .南美大陆中纬地 D .非洲大陆低纬地区
图1
c
b
a
① ② ③ ④ 图2
读“1800-200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图”(图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0-21题。
20.由图可知
A .1800年前后,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差距大
B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C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始终少于发达国家
D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 21.有关城市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城市化导致建设用地增加
C .城市化改变了人口空间分布
D .城市建筑物的高度改变了太阳高度角 22.下列有关南亚季风叙述正确的是
A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形成南亚季风的原因之一
B .南亚夏季风主要受亚洲高压影响
C .受南亚夏季风影响时,印度西南部温和少雨
D .受青藏高原阻挡,我国不受南亚季风影响
23.纬度30o -40o 之间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A .终年高温少雨
B .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 .终年温和多雨
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4.下列地理现象表现为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的是 A .我国东部自南向北出现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景观 B .非洲从赤道向北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一热带草原一热带荒漠景观 C .珠穆朗玛峰北坡自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草原一荒漠一冰川景观 D .我国中纬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一草原一荒漠景观 25.某城镇盛行东南风,拟建一化工厂(如图4示意),下列布局方案较为合理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6.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的地位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 A .城市化推进速度快,人均耕地减少 B .珠江口咸潮加剧,影响粮食生产
C .夏秋季节多台风,粮食生产不稳定
D .工业污染严重,粮食产量下降
27.低碳经济谋求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发展低碳经济,应大力开发 A .煤炭 B .石油 C .天然气 D .太阳能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图5),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8-29题。 28.图中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A .荒漠化
B .臭氧层空洞
C .水土流失
D .全球变暖 29.图示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A .黄土高原
B .塔里木盆地
C .东北平原
D .长江三角洲
拟建厂区 居民区
河流及其流向
① ② ③ ④ 图4
图5
地力下降 粮食减产 河湖淤积
环境问题
降水集中 植被破坏 土质疏松
城市人口比重(%)
时间(年)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世界平均水平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