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之令狐文艳创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令狐文艳

摘要:创新创业能力是就业能力的核心内容,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过程中存在理念不清晰、机构不健全、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水平不足等问题。高职院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平台和创新创业文化等六个方面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生充分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就业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就业

近些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许多情况、新问题,作为处于“弱势文凭”的高职院校,面临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表现在: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学生无业可就,学生就业稳定性不高,就业质量偏低,学生自主创业率远低于发达国家。造成这种就业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缺乏创新创业能力,综合素质没有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高职院校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时代潮流,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培育一批创新创业型人才,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选择。

一、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及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

(一)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

创新能力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是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竟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创业能力是指发现或创造一个新的领域,理解创造新事物(新产品、新市场、新生产过程、组织现有技术的新方法)的能力。对高职学生而言,主要包括专业技术能力、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冒险意识和敬业精神等多方面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对于促进学生就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创新创业能力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

1.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发生变化,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毕业生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指获得及持续完成工作的能力,它包括情感智商、专业知识能力、适应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创新创业能力是就业能力最主要的内容,也是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非常看重的因素。高职院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获得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2.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破解国家就业难的重要举措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基。创新创业是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也是一种相对高级的就业形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1]。 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这标志着国家已经将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到国家战略层次。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培养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带动社会上更多人的就业。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率远低于全世界平均20%左右的大学生创业率,据新锦城对福建省2016届毕业生跟踪调查统计,2016年福建省全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4%,其中高职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仅为2.8%,因此在创新创业方面我们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清晰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素质教育、发展教育,是以开发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质为基本目标,培养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意识、知识、能力和品质的教育【2】。开展创业创新教育,让更多的学生带着创新的

意识、创业的理念、创新创业的实践,走向生产和市场一线。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刚刚起步,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够清晰,还没有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育教学当中,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无法有效结合。甚至将创新创业教育当作是一种“速成”教育,创办企业的教育,培养企业家的教育。

(二)创业创业教育机构不健全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需要教务、学工、团委、实训、后勤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各教学系部的积极参与,需要有专门部门、专职人员、专项经费、专门场地等重要条件保障。但是,绝大数高职院校受经费和人员编制的限制,处于“无专门机构、无统一规划、无专人负责、无专项经费”的“四无状态”。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各职能部门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晰,工作开展缺乏积极性,遇到问题时往往不互相配合而是相互推诿。

(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高职院校由于综合实力不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起步较晚,能够利用的教学资源不足,虽然不少高职院校开设了生涯规划课、就业创业指导课、大学生创业基础等相关课程,但是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仍然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教学仍然以单向知识传授为主,不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评价方式也非常单一,仍然以考试成绩为主,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自由

的空间;实践锻炼平台不足也制约着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建设创新创业实训室、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等实践平台,无法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平台。

(四)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水平不足

创新型人才需要一支既有理论基础,又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师资团队,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团队主要由学工部门教师、就业部门教师、团委教师、辅导员和少数经管类专业老师组成,他们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较少,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指导体系,无法达到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同时,高职院校在职称评聘、教育培训等方面没有采取鼓励效措施吸引优秀教师加入到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导致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效果较差。

三、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高职学生顺利就业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要整合校内外资源,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教学系部的积极,形成合力,才能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基础和支撑平台,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满意就业。

(一)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开展

高职院校落实“一把手”责任,成立以学校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确保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四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