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译文

合集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高级英语阅读(1)》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合集)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高级英语阅读(1)》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合集)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高级英语阅读(1)》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合集)答案《文论专题》网络课答案形考任务1题目1著名的改良派人士梁启超提出文艺的四种社会作用即:薰、浸、刺、提。

所谓“刺”,指的是文艺作品培养接受者审美接受能力的作用。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2孔子所说的“兴”的含义,就是通过艺术形象的譬喻,引发人的联想,并进而使人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从而在精神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3孔子的思想,可以说是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准则,所以也被称为“仁学”。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4“兴观群怨”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共同规律,就是在孔子那里主要是针对“用诗”,即发挥文艺社会作用而提出的“兴观群怨”,在后世都逐渐与“作诗”结合起来,使“兴观群怨”不仅成为对文艺社会作用的一种自觉认识,而且成为对文艺创作的一种明确要求。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5孔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中。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6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北宋欧阳修的就是例证。

选择一项:A. 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B. 言有尽而意无穷C.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D. 文已尽而意有余题目7通过艺术形象的譬喻,引发人的联想,并进而使人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从而在精神上受到感染和熏陶,这是。

选择一项:A. 兴B. 怨C. 群D. 观题目8明末清初的王夫之特别重视文艺的审美情感特征,他将“兴观群怨”称之为“”选择一项:A. 四情B. 四义C. 四教D. 四学题目9孔子的文艺观是他的“”思想在文艺方面的鲜明体现。

选择一项:A. 礼学B. 义学C. 诗学D. 仁学题目10“兴观群怨”说是孔子“”文艺观的代表。

选择一项:A. 诗教B. 礼教C. 德教D. 仁教题目11怎样理解庄子的得意忘言?答:《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第二章 明代英雄传奇小说

第二章 明代英雄传奇小说

第十章明代英雄传奇小说第一节英雄小说与演义小说的区别最先注意英雄小说与演义小说的不同并加以区分的是郑振铎先生。

他认为英雄传奇小说与演义小说有三点不同:一是描绘英雄人物的传奇事迹,显示他们的武勇和力量,反映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寄托作者的情思;二是多撷取民间传说故事。

主要人物和事件,或有历史的影迹,但多为虚构,作家可以充分想象,随心所造,不受历史的拘束;三是多采用纪传体写法,人物多为草泽英雄,可真可幻,若实若虚,而其基本结构格式则是以某一个英雄人物或英雄群像为线索展开故事,铺排历史。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如果以此标准衡量,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无疑是《水浒传》,而我们在演义小说一章中介绍的说岳系统、杨家府系统以及说唐系统的后半也可视为英雄传奇小说。

比如《杨家府演义》,描述杨业、杨延昭、杨宗保、杨文广、杨怀玉一门五代忠勇保宋的故事,歌颂了他们父死子继、夫亡妻承、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抗击辽和西夏的英雄报国精神。

但是杨业、杨延昭都是名将,是“正史”中有记载的真实人物,而杨业之妻杨氏(佘太君)、之孙杨文广(杨宗保、杨文广)、部将焦赞等也是实有其人的历史人物,因此写他们两代人的故事,明显具有演义小说的性质。

相反,杨宗保、杨文广、杨怀玉三代特别是杨门女将佘太君、穆桂英、杨宣娘等人的故事,乃根据南宋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杨家将故事加工而成(它以前,宋代有其故事流传,如南宋临安说话人即有说《杨令公》《五郎为僧》评话。

金院本中有《打王枢密爨》。

元明两代有许多杨家将故事的戏曲作品,如元杂剧有《昊天塔孟良盗骨》、《谢金吾诈拆清风楼》等。

另外有传为熊大木的讲史小说《北宋志传》)。

因此,又明显具有英雄传奇小说的特点。

除此之外,熊大木《英烈传》也具有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双重性质的特点。

小说从元顺帝荒淫失政起,叙至朱元璋建立明朝、分封诸子止。

除朱元璋外,小说着重写描写徐达、常遇春、刘基等一批“开国元勋”。

所叙故事大都本于史传及野史、笔记,侧重于历史事件和战争过程的一般描写,有明显的模仿《三国志演义》的痕迹。

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评点(节录)

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评点(节录)

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评点(节录)
金圣叹在〈第五才子书法〉中评水浒传云:「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之右者;天下之格物君子,无有出施奈庵先生之右者。

学者诚能澄怀格物,发皇文章,岂不一代文物之林,然但能读〈水浒〉,而已为其人绰绰有余也。

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夫以一手而画数面,则将兄弟之形;一口而吹数声,斯不面再夬也。

施耐庵以一心所运,而一百八人各自入妙者,无他,十年格物而一朝格物,斯以一笔而写百千万人,固不以为难也。

」(水浒传序三)
《水浒传》的人物塑造非常成功,金圣叹对此极为赞赏,他说:“《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说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了两个也是一样”,“盖耐庵当时之才,吾直无知其所际也。

其忽然写一豪杰,即居然豪杰也;其忽然写一奸雄,即又居然奸难也;甚至忽然写一淫妇,即居然淫妇;今此篇写一偷儿,即又居然偷儿也。

”(第五十回总评)。

(四合一)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文论专题》试题及答案

(四合一)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文论专题》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文论专题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梁启超“薰浸刺提”说对文艺社会作用的阐释,侧重于文艺作品的美感特征与接受者审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其对文艺的审美特征的探讨,是对( C )的一种“放大”研究。

A.司空图“韵味”说B.庄子“言不尽意”说C.孔子“兴观群怨”说D.严羽“妙悟”说2.为强调“大美”之自然、本真、天放的独特禀性,庄子从比较的角度说到“三籁”之声。

其中除了“地籁”、“人籁”还有( A )。

A.“天籁”B.“物籁”C.“神籁”D.“灵籁”3.《文心雕龙》风格论集中于《体性》篇。

依刘勰之意,作家的创作个性包括有才、气、学、(B )等四个方面的因素。

A.质 B.习C.识 D.力4.《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A)”是全书的理论核心。

A.诗辨 B.诗体C.‘诗法 D.诗评5.在司空图之前,陆机、刘勰有“余味”说的提法,钟嵘则是以“( A )”说著名。

A.滋味 B.品味C.食味 D.气味6.创作论是叶燮《原诗》的理论核心,诗歌创作论大体包括创作主体论、创作对象论和创作方法论。

下面( D )属于主体论范畴。

A.“妙造自然”说B.“理、事、情”说C.“师法自然”说D.“才、胆、识、力”说7.李渔主张戏曲创作要“结构第一”,他提出的开场要提示全剧,“大收煞”即全剧终场要有( A )。

A.“团圆之趣” B.“悲剧之情”C“同情之举” D.“机趣神韵”8.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有四个层面:即( C )层面、意义层面、意象和隐喻层面以及由象征和象征系统构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

A.形象 B.画面C声音 D.历史9.“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人物性格、遭遇与事故、风格,持这一主张的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被老师预言为“为思想生活”的人( A )。

金圣叹评《水浒传》中的人物塑造

金圣叹评《水浒传》中的人物塑造

其次 , 金圣叹将性格是否鲜明作为评 价 刻 阐 明小 说 艺 术 功 能 是 通 过 一 系 列 具 有 认 美学 、 教育意义的人物性格来实现的。 贾宝玉等人物形象被刻 画得栩栩如生 , 具有 明清小说人物的标准 。 读第五才子书法》 识 、 在《
武松 、 潘金莲 、 门庆 、 西 关羽 、 曹操 、 林黛 玉 、
优 秀小 说 作 品 不断 涌 现 , 《 如 水浒 传 》 《 国 的 , 作 者要 做 的最 重 要 的事 。 这 方 面 , 、三 是 在 老 人 出力 。孔 子 云 : ‘ 可 以兴 ’吾 于 诗 , 舍 在距 金 圣 叹 的 时代 30年 后 讲 得 更 明 白 : 0
演义》 《 、红楼梦》 《 、金瓶 梅》 等。这些 小说不
小 说 在 我 国有 着 悠 久 的 历 史 ,早 在 先 造出独特鲜明的人物性格 , 小说 中人物 的恩

景 建军
秦、 两汉 时期 , 古代小说 理论就开始孕育 和 怨 情仇 、 欢悲喜忧才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深 萌芽。然而 , 人物形象塑造一直没有引起 中 刻的思想 内容。所以, 写出性格 、 写活人物 , 令 人读 之深愧 虚 国古 代 小 说 理论 家 的重 视 。 明清 年 间 , 大量 不但 是 小 说 创 作 的起 点 , 也是 小 说 创 作 的 目 生 世上 ,不 曾为
”《 第二回回评 )阮小 “ 但 以 鸿 篇 巨 制 描 绘 了精 彩 纷 呈 的 社 会 人 生 “ 空 给世 界 增 加 了 几 个 不朽 的人 物 ,如 武 稗官亦云矣 。 (水浒传》 凭 七是上上人 , ……心快 口快 , 使人对之 , 龌龊 画 卷 , 述 了动 人 曲 折 的 故 事 情 节 , 现 了 松 、 玉等 , 叫做创造 。因此 , 讲 再 黛 才 小说的成败

论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

论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

论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
曲家源
【期刊名称】《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88()4
【摘要】金圣叹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文学评点大家。

他所评批的《水浒传》,由于分析透彻,立论高奇,见解独到,300多年来流传最广,向被《水浒传》研究者所重视。

他还批过《西厢记》,写过《杜诗解》,但成就远不如《金批水浒》,以致许多人径直称他为“小说评点家”。

在《金批水浒》书前,金圣叹写有几篇总论《水浒传》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的文字,其中以《读第五才子书法》最为读者所称道。

这篇名为读书指导的文章,实际上是一篇《水浒》艺术论。

他分别从创作和欣赏的角度对《水浒传》
【总页数】4页(P80-83)
【关键词】金圣叹;水浒传;才子书;小说评点;人物性格论;话本小说;艺术特点;艺术论;明末清初;主题思想
【作者】曲家源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55
【相关文献】
1.论《读第五才子书法》 [J], 谌志华
2.金圣叹的\"才子观\"——以《第五才子书水浒传》批评为中心 [J], 齐星
3.金圣叹小说批评理论研究——以《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为例 [J], 李辰辰
4.金圣叹小说理论的纲领——《读〈第五才子书〉法》评述 [J], 张国光
5.任提起一个,都似旧时熟识——学习《读第五才子书法》随想 [J], 倪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浒传(整理版)

水浒传(整理版)

2、“发愤”说
《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盖自宋室不 竞,冠履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驯 致夷狄处上,中原处下,一是君相犹然处 堂燕鹊,纳币称臣,甘心屈膝于犬羊已矣 。施、罗二公身在元,心在宋;虽生元日 ,实愤宋事。(李贽《忠义水浒传序》)
3、“诲盗”说
李青山诸贼啸聚梁山,破城焚漕,咽喉梗塞, ……其说始于《水浒传》一书……(是书)不但 邪说乱世,以做贼为无伤,而如何聚众树旗,如 何破城劫狱,如何杀人放火,如何讲招安,明明 开载,且预为逆贼策算矣。臣故曰:此贼书也。 ……《水浒传》一书,贻害人心,岂不可恨哉! (《崇祯十五年四月十七日刑科给事中左懋第为 陈情焚毁<水浒传>题本》,引自《元明清三代禁 毁小说戏曲史料》)
造反有理和强盗作乱
正(忠、义) 邪 官

义:绿林文化(侠) (替天行道,杀富济贫 ——罗宾汉冲动)
忠:儒家文化
关于“无美不归绿林,无恶不归朝廷”
1、高俅 2、梁中书 3、高衙内 4、陆虞侯 5、黄文炳

鲁迅论《水浒》
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 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 “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隶。(《三闲 集•流氓的变迁》)

6、“为市井细民写心”说

理由之一:《水浒》中的主人公是大批非农民化的人
物,起义军没有农民的生活方式,没有对土地的要求
,作品中没有一处真正的农村景象。
讲史话本《大宋宣和遗事》
全书76000余言,按年编述历史故事,分子目
293条。叙事到宣和年间则有了水浒故事,如“ 杨志等押花石纲违限配卫州”、“孙立等夺杨志 往太行山落草”、“宋江因杀阎婆惜往寻晁盖” 、“宋江得天书三十六将名”、“宋江三十六将 共反”、“张叔夜招宋江三十六将降”等。

北美之金圣叹《书法》文法译介与阐释

北美之金圣叹《书法》文法译介与阐释

2021年第1期(总第120期)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MIN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s)N o.1.2021G e n e r a l.N o.120北美之金圣叹《书法》文法译介与阐释李金梅(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安徽安庆246011)摘要:金圣叹在《书法》中提出了许多文法,精辟地总结了《水浒传》的创作动机、小说结构、形象塑造和艺术技巧。

作为金圣叹评点的最重要部分,《读第五才子书法》历来受到国内外金圣叹小说评点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北美学者艾熙亭、魏爱莲、王靖宇先后翻译了《读第五才子书法》中的文法,并对其做了相关阐释。

梳理《读第五才子书法》文法的英译史,不仅可以厘清北美学者翻译方法的嬗变,而且还可以管窥将文法与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进行比较的阐释策略,这对揭示中西文学批评术语的相通性以及进行中西文学批评的对话,将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北美汉学家;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文法;译介与阐释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114(2021)0丨-0104-08金圣叹(1608—1661年)是我国明清之际著名的小说评点家和文学批评家,对中国小说批评史和中国 小说美学史的发展都做出了特殊贡献。

他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小说创作理论和以小说结构设计和人物性 格塑造为中心的文学批评理论,把结构和人物提到小说艺术美的中心地位。

在金圣叹的众多文学评点 中,《水浒传》评点最为显著。

金圣叹评批《水浒传》,因立论高奇、洞见迭出、分析透彻而一直受到《水浒 传》研宄者的高度重视。

金圣叹为《水浒传》作了三篇序,写了一篇《读第五才子书法》(以下简称《书法》),还在小说每一回添加了回评、眉批、夹批等多种形式,所涉及到的内容相当丰富。

尤其是在《书法》中,从 创作和欣赏的角度对《水浒传》做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颇具洞见的观点,成为后来中国古典小说 “读法”的滥觞。

金圣叹批水浒

金圣叹批水浒

金圣叹批水浒金圣叹批《水浒传》中的小人前言高球——一个身居高位、从事小规模工作的人宋江─满口仁义行小人事者李忠——小气鬼王伦─嫉贤妒能行小人事者孙犁——一个残忍无情的人王英─猥琐龌龊行小人事者《大侠序》作为非专业人士,我读《水浒》的过程和很多人一样,从小人书(或电台连播)到原著再到评本,现在床头常摆放的是金圣叹的评本。

在《金水浒传》中,随处可见金公对施耐安文学才华的仰慕之情,常说“天资如海,心碎”;同样,金圣叹也因其肆意的写作和精彩的评论而受到后人的赞扬。

“圣谭天资浩瀚,笑骂皆成文章”。

可耻的是,在金公所选的六本才子书中,《庄子》、《离骚》、《史记》、《杜甫诗》、《水浒传》和《西厢记》,我所能理解的只有《水浒传》。

幸运的是,在金正恩对《水浒传》的批评中,我经常看到这样的评论:“虽然施公(司马迁)写过,但并不比这更好”。

一直想就此写点什么,但文学评论、历史分析包括评书改编之类的事自有专业人士去做,想来想去,还得虚心捡拾施公金公二位高人的牙慧,于是编了个“小人”题目,列举几个自以为有代表性的品论一番,限于篇幅,制定入选标准如下:1基于石乃安的观点2以金圣叹的意见为依托3.以我的意见为最终解释高俅─位居高位行小人事者当时,四位奸臣是蔡京、潼关、高丘和杨坚(不是二郎神)。

为什么他们只把高健带到公众面前?蔡京,毕竟才华满腹,其书法当时风行天下,只是大才偏用于恶处,因此兀显大恶;童贯杨戬,毕竟残疾之人,当然只有一处残疾,却得以在“官”前加一“宦”字;那么高俅,既非才堪可敬,亦非身残可怜,却以小人心胸身居高位,因此难免常露出小人嘴脸,且更惹人厌恶了。

至于高秋的来历,原著很清楚:“本是一浮浪破落户子弟。

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球。

京师人口顺,不叫高二,却都叫他做高球(古字为左毛右求)。

后来发迹,便将气球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改作姓高,名俅。

”在这一段中,金圣叹做出了精彩的评论:“毛旁者何物也,而居然自以为立人,人亦从而立人之,盖当时诸公衮衮者,皆是也。

金圣叹评第五才子书

金圣叹评第五才子书

《水浒》的文读与德读易浩诚13中文基地2013221102320020初读水浒,只觉英雄豪气冲天,义薄云天。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花和尚倒拔垂杨柳﹑景阳冈武松打虎﹑黑旋风沂岭杀四虎等等。

不禁让人感叹:“真是个好汉则个!”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梁山好汉劫法场﹑黑旋风下井救柴进等等。

英雄之间惺惺相惜,纵使搭上性命也义无反顾地去搭救。

当然还有令人拍案叫绝的计策谋略,吴用智取生辰纲﹑王婆计啜西门庆(虽是肮脏勾当,但是也令人感叹施耐庵的圣手笔法)等等。

所以,初读之时,基本上是把《水浒传》当作是一个规模宏大的故事来看待的,总是能记住一些饶有兴趣的情节片段,但是未能从一个高屋建瓴的角度去看待《水浒传》。

作为非中文系的普通读者,能把《水浒传》的大概脉络了解清楚,了解《水浒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或许这个思想内容不是自己看完概括出来的而是看前人的概括,但了解到这里已经是足够了的。

若是在继续深挖下去,或是力不从心,或是甚无兴趣。

《水浒传金圣叹批评本》之后,对《水浒传》的认识,就不仅仅是停留在英雄义气,故事有趣,计谋高绝的层面上了。

更多的是跟随金圣叹的笔触,感受施耐庵的圣手笔法。

金圣叹曾说:“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之右者,天下之格物君子,无有出施耐庵先生之右者。

”至于小说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也有一些新的不同的认识。

昨天又把《金评水浒传》拿来胡乱翻了一下,读到了第二十三回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

随着金圣叹的点评来看,不得不感叹施耐庵不仅有谋宏伟大篇的大才,也有小溪潺流的细腻才思。

看了金圣叹的点评,会发现他喜欢数数,之初,你会觉得摸不着头脑,但数到停止之处,便会恍然大悟,然后不仅感叹金圣叹的诡谲的批评眼光,同时也为施耐庵的细腻构思拍案叫绝。

在这里举个第二十三回的例子。

这里是数“叔叔”。

讲得是,武大郎在街上巧遇了武松,便把武松带回自家与潘金莲相见。

潘金莲见武松是这般长大的勇猛好汉,便殷勤之至。

先是擦手想前道:“叔叔万福。

”这便是“叔叔”一,金圣叹便开始数了起来,于我来讲,这种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称谓是不会引起我的注意的,初看批评也是没怎么在意。

金圣叹的读第五才子书法翻译

金圣叹的读第五才子书法翻译

金圣叹的读第五才子书法翻译基本上,要看懂一本书,就得先知道此书作者是什么样一种心态。

像《史记》那是太史公一肚皮的怨气发挥在文章之中,所以他在《海侠》《货殖传》这些篇章里就写得很下工夫,甚至于,在其他的记传中,只要遇到有仗义疏财为义杀人这样的事,他就一个劲表达自己对义士的欣赏赞叹之情。

整本《史记》,就“缓急人所时有(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这六个字,是他一生写书的中心思想。

《水浒传》却不是这样,施耐庵本来没有一肚皮的怨气要借文字发挥出来,只是吃饱穿暖后没事情做,又恰好心里有这个情趣,于是就伸纸弄笔,找了个题材,写出他自已许多精采文字,所以其中的价值观都和圣人的差不多。

后来读书的人不知道这一点,却给水浒传盖上“忠义”这个帽子,把施耐庵写水浒这事与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事相提并论,这绝对是错误的想法。

水浒传有大量篇幅的认真文字,就是为了写出作者对宋江的深恶痛绝,好让读者读了后,生出一种“宋江这人猪狗都不吃”的愤恨。

但从来读的人都不知道作者这番用意。

《水浒传》把宋江写得特别令人憎恶,是“消灭为首的元凶”的意思(有种象征性),其余的从人,便都忽略不计了。

有人要问了:施耐庵要找个题材显显他的精彩文笔,题材多得很哪,为什么他一定要写这个题材?本人告诉你是为什么:就是因为看中这个题材,写三十六个人,就有三十六种身世,三十六种面孔,三十六种性格,这样中间就够他编出许多的情节。

题材是写小说第一重要的事,只要题材好,那书便也容易写得好。

有人又要问:那像《西游记》《三国演义》这二书的题材怎么样?我告诉你:这俩都不怎么好。

《三国演义》因为是根据《三国志》写的,人物事情台词本来都有了,作者要再写,这笔下施展的余地太小了,就很难写好。

分明像人家官府里传话的下人,只是用自己的声音口气把原来的话表达出来,其实哪里敢自己增加减少一个字。

《西游记》又写得太不咋的了,就是勉强把文字组织起来写这个取经的事,就像大年夜放烟火般,一阵一阵的,中间没什么精彩的起承转合啊,紧密的上文下文衔接啊,这样让人读了,哪儿停下来都行(不会有种读着欲罢不能的感觉)。

第三章 评点式和考据式解读

第三章  评点式和考据式解读

第三章评点式和考注式阅读第一节评点式解读1.评点式解读的功能和局限评点式解读主要是随着我国小说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文本解读方法。

“评”即评论,批评者就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等内容书写评语,表达自己的审美取向;“点”即圈点,评点者在欣赏作品时遇到神来之笔、精湛手法、艺术技巧等,在文字边上加上圈点,表示赞赏。

这是我国独有的文学鉴赏和批评方法。

现在所谓的“评点”,主要是指附着于文本的短小精悍的评论文字。

根据评点文字的位置,可以分为双行夹批、行侧批、眉批、回前回后批等形式。

一部作品的评论,有的可以五种形式全部具备,如《红楼梦》的脂砚斋评本;有的可以仅有一种形式,如《儒林外史》的卧闲草堂本;有的可以有几种形式,如《古文笔法百篇》除了双行夹批没有其他都有,《古文观止》有双行夹批和回后评语;有的前面还有“读法”、“杂说”、“例言”,后面还有“书后”等。

评点可长可短,长的可以是一篇独立的评论文章,如金圣叹的《水浒传》回前的评点就有这样的长文;短的常常是寥寥数语乃至一个字。

评点式文字一般是和作品一起刊行,但后来也慢慢开始独立起来单独刊行,如《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就把这类文字汇集在一起,其文学理论的研究价值就越来越凸现出来了。

评点式解读常常可以诠释文本的疑难,勾勒行文的脉络;对文本的主旨进行开掘,探幽发微;勾勒文眼,画龙点睛,凸现精华,对后来的读者进行阅读的导向。

尤其是双行夹批这种形式,随时随地在对读者进行引导。

如《古文观止》上的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的评点: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庄宗,姓朱耶,名存。

先世事唐,赐姓李。

父克用,以平黄巢功,封晋王。

至存,灭梁自立,号后唐。

○先作总挈。

得失四字,是一篇关键。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朱温从黄巢为盗,既而降唐,拜为宣武军节度使,赐名全忠,未几,晋封梁王。

竟移唐祚。

燕王,吾所立,燕王姓刘,名守光,晋王尝推为尚父。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网络课形考任务2-3作业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网络课形考任务2-3作业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网络课形考任务2-3作业及答案形考任务2题目1《沧浪诗话》最大特色便是以喻诗。

选择一项:A. 释。

B. 儒C. 禅D. 道题目2创作论是叶燮《原诗》的理论核心,诗歌创作论大体包括创作主体论、创作对象论和创作方法论。

下面属于创作对象论范畴。

选择一项:A. “才、胆、识、力”说B. “妙造自然”说C. “理、事、情”说D. “师法自然”说题目3“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的地位。

选择一项:A. 配合和中介B. 从属和边缘C. 核心和主宰D. 支配和协领题目4在克罗齐看来,人的心智活动有四种不同类型:直觉的、概念的、经济的和道德的。

而四种类型所代表的价值属性也不同:直觉,概念求真,经济求利,道德求善。

选择一项:A. 求美B. 求深C. 求实创作论是叶燮《原诗》的理论核心,诗歌创作论大体包括创作主体论、创作对象论和创作方法论。

下面属于主体论范畴。

选择一项:A. “理、事、情”说B. “师法自然”说C. “才、胆、识、力”说D. “妙造自然”说题目6在克罗齐看来,人的心智活动有四种不同类型:、概念的、经济的和道德的。

选择一项:A. 意象的B. 想象的C. 诗意的D. 直觉的题目7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一生衡文评书,曾将、《庄子》、《史记》、《杜工部集》、《水浒传》、《西厢记》合称作“六才子书”并予以评点、批改。

选择一项:A. 《离骚》B. 《九歌》C. 《屈原》D. 《九辩》题目8《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是全书的理论核心。

选择一项:A. 诗辨B. 诗法C. 诗评D. 诗体题目9创作论是叶燮《原诗》的理论核心,诗歌创作论大体包括创作主体论、创作对象论和创作方法论。

下面属于创A. “理、事、情”说B. “才、胆、识、力”说C. “师法自然”说D. “妙造自然”说题目10在司空图之前,陆机、刘勰有“”说的提法,钟嵘则是以“滋味”说著名。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题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题

巴蜀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所谓“闲笔”,就是用点缀穿插的手段,打破描写的单一性,使不同的节奏、不同的气氛互相交织,从而增加生活情景的空间感和真实感。

其多是主要情节以外的“非情节”因素,去掉它们几乎不影响情节的完整性。

但是,增加这些富于多重审美功能的“闲笔”,却会使小说增色不少。

“闲笔”具有延宕故事情节,延长读者审美感受时值的审美功效。

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认知事物。

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值。

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所以必须设法延长。

而“闲笔”因丰富了情节含量,改变了叙事节奏,增强了悬念,产生了陌生化效果,从而使审美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值,所以才增强了小说的吸引力。

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第三十九回,宋江、戴宗即将问斩,情况万分危急,“此时只须云:只等午时三刻,便要开刀,一句便过耳”。

可作者偏偏写了一大段“闲文”,以延宕情节。

先写早晨派人打扫法场,接着又写各将宋江、戴宗以胶水刷头发,然后六七十个狱卒一齐推拥出来,次又写押到十字路口,用枪棒团团围住。

总之,这段“闲文”是细之又细,不厌其烦,其作用就在于使急事缓出,以“闲闲之笔”来丰富情节,调动读者的审美期待心理,增加悬念。

“闲笔”还能调节叙述节奏,“舒气杀势”,从而使情节摇曳多姿,富于情趣。

这在历史演义小说中表现得最为典型。

因历史演义小说一般采用编年体叙事,容易使叙事因平铺直叙而流于呆板单调,从而使读者产生审美疲劳。

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译文

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译文

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选录)》译文有人问:施耐庵寻求这一题目,写出了他自己的构思精巧、词藻美丽的作品,何苦来一定要选定水浒这一事情?回答:(作者)只是贪爱这三十六个人,就有三十六样出身,三十六样面孔,三十六种性格,这中间便能结构编撰得出来。

提示:此则论述施耐庵为什么要写《水浒》这一题目,认为施氏之所以写这一题目是因为这一题材容易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

三十六个人就有三十六种面孔、三十六种性格,这正是《水浒传》的艺术高超之处。

《水浒传》的方法,都是从《史记》中学得来的,却又有许多胜过《史记》的地方。

像《史记》里的许多妙处,《水浒》是件件都有的。

提示:此则论述《水浒》对于《史记》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水浒传》不是轻易下笔的,(我们)只看宋江名字,一直到第十七回才出现,就可以知道作者心中已经计划过无数遍。

如果是轻易下笔,必定要在第一回就写宋江,那么文字就是一个直接的流水帐,就没有收纵开阖的技巧了。

提示:此则以宋江出场为例,论述《水浒》是经过认真仔细经营策划的大手笔。

我曾经说《水浒》胜过《史记》,别人都不肯相信。

(他们)绝不知我却不是乱说,其实《史记》是用文辞来安排事实,《水浒》是凭借文辞来虚构事件。

用文辞来安排事实,是先有如此如此的事实,却要(根据这些事实)计算策划出一篇文字来,即使是司马迁的高才,也毕竟是出力吃苦的工作。

凭借文辞来虚构事件则不是这样,只是顺笔写去,删削和补充都决定于作者本人。

提示:此则对《水浒》和《史记》进行比较,提出“以文运事”和“因文生事”的观点,实则肯定了文学创作的虚构问题,这在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似应是一个新观点。

而且在比较中,金氏更推重这种虚构的文学。

《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的性格,真正是一百八个样子。

如果是别的一本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个样子,既便只写两个人,也只会是一个样子。

提示:此则肯定《水浒传》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是《水浒传》人物性格描写的特点,也是它的人物性格描写的优点。

闲话水浒之八十五:《水浒传》中的“背面铺粉法”

闲话水浒之八十五:《水浒传》中的“背面铺粉法”

闲话水浒之八十五:《水浒传》中的“背面铺粉法”“背面铺粉”本来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技法,也叫做“飞”。

就是在画幅(宣纸或绢缯)的背面傅上一层铅粉,来衬托正面的线条墨迹。

有时也用石青来衬托画面的绿色。

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用“背面铺粉法”来概括《水浒传》塑造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他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说:“有背面铺粉法。

如要衬宋江奸诈,不觉写作李逵真率;要衬石秀尖利,不觉写作杨雄糊涂是也。

”这里所讲的“背面铺粉法”,是借用绘画的术语,指代小说创作中人物塑造的衬托方法。

意在强调通过人物不同性格之间的互相映衬对比,使其各自愈发相得益彰。

他还接着说:“只如写李逵,岂不段段都是妙绝文字?却不知正为段段都在宋江事后,故便妙不可言。

盖作者只是痛恨宋江奸诈,故处处紧接出一段李逵朴诚来,做个形击。

其意思自在显宋江之恶,却不料反成李逵之妙也。

此譬如刺枪本要杀人,反使出一身家数。

”因为金圣叹自己对宋江恨之入骨,所以在批点中不遗余力地痛骂宋江,因而他所说的“作者只是痛恨宋江奸诈”,实际上只是他自己的偏见,并不能代表《水浒传》的作者。

但他所看到的《水浒传》的作者有意把宋江和李逵作为一组对应的人物来写,却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宋江和李逵两个人,一个鲁莽粗犷,一个深沉稳重;一个天真无邪,一个胸有城府。

二者性格中的相反因素在对比中显得愈发清晰。

如第三十七回写二人在浔阳江边初次见面时,李逵那种恨不得把心窝子掏出来给宋江和宋江刚刚刺配到此的谨慎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虽然笔墨不多,但人物性格却活灵活现,使读者更加容易把握二人的性格。

这正是“背面铺粉法”的功劳所致。

除了性格相反的两个人物的衬托对比外,还有将性格接近,但各有所侧重的两个人物放在一起的衬托。

如鲁智深和武松同是勇武好酒,但二人性格个性却迥然有别,第五十七回写鲁智深和武松一起到少华山接史进的一段描写,就处处注意将鲁智深的爽直、性急和武松的精细、沉着互相衬托。

金圣叹批道:“写爽直便真正爽直,写精细又真正精细,一副笔墨叙出两副豪杰,又能各极其致,妙极。

论金圣叹置于《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卷首的六篇文字

论金圣叹置于《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卷首的六篇文字

作者: 唐家祚
出版物刊名: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72-79页
主题词: 金圣叹;忠义水浒传;施耐庵;读第五才子书法;朝庭;《水浒》;侯蒙;卢俊义;金本;柴进
摘要:<正> 金圣叹为了给改造《忠义水浒传》提出能掩王朝和绅士阶级耳目的理论根据,为了经他改造过的《水浒传》的出笼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他精心构制了置于第五才子书卷首的三组文字。

第一组文字是《序二》和《宋史纲》、《宋史目》批语,第二组文字是《序一》、《读第五才子书法》和他伪造的施耐庵序,第三组文字是《序三》。

第一组文字的第一方面的作用是正名,提出他“削忠义仍水浒”的理论根据,事事针对。

《读第五才子书法》阅读答案附翻译

《读第五才子书法》阅读答案附翻译

《读第五才子书法》阅读答案附翻译题目:阅读下文,完成22—25题(13分)①或问施耐庵寻题目,写出自家锦心绣口,题目尽有,何苦定要写此一事。

答曰:只是贪他三十六个人,便有三十六样出身,三十六样面孔,三十六样性格,中间便结撰得来。

②《水浒传》方法,都从《史记》出来,却有许多胜似《史记》处。

若《史记》妙处,《水浒》已是件件有。

③某尝道《水浒》胜似《史记》,人都不肯信,殊不知某却不是乱说。

其实《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

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文字来,虽是史公高才,也毕竟是吃苦事。

因文生事即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

④《水浒传》并无之乎者也等字,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真是绝奇本事。

⑤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

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

《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

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

⑥《宣和遗事》具载三十六人姓名,可见三十六人是实有,只是七十回中许多事迹,须知都是作人凭空造谎出来。

如今却因读此七十回,反把三十六个人物都认得了,任凭提起一个,都似旧时熟识,文字有气力如此。

⑦《水浒传》只是写人粗卤处,便有许多写法。

如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靮,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

(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有删节)22.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____通史;《水浒传》是第一部反映______的长篇小说。

(2分)23. 上文的画线句最终是为了阐明()(2分)A、《水浒传》只是写人粗卤处,便有许多写法。

B、《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

C、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真是绝奇本事。

D、任凭提起一个,都似旧时熟识,文字有气力如此。

24. 文中作者认为《水浒传》与《史记》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闲话水浒之八十九:《水浒传》故事结尾的“獭尾法”

闲话水浒之八十九:《水浒传》故事结尾的“獭尾法”

闲话水浒之八十九:《水浒传》故事结尾的“獭尾法”优秀的小说家在处理故事结尾时,常常采用一种高潮之后拖上一条尾巴,使情节发展余波荡漾的方法。

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将这种方法称之为“獭尾法”,他说:“有‘獭尾法’。

谓一段大文字后,不好寂然便住,更作余波演漾之。

如梁中书东郭演武归去后,知县时文彬升堂;武松打虎下冈来,遇着两个猎户;血溅鸳鸯楼后,写城壕边月色等是也。

”这种结尾就好象是乐章高潮后的尾声,大浪后的涟漪。

毛宗岗说:“凡文之奇者,文前必有先声,文后必有余势。

”就是这个意思。

《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后,又有刘琦三请孔明为余势;诸葛亮出师后,又有姜维伐魏为余势;《红楼梦》中宝玉挨打后,又有宝黛等人探视,黛玉旧帕题诗,宝钗劝薛蟠等“余波演漾”。

《水浒传》中的这种“獭尾法”更是出色。

金圣叹列举的三件事都是如此。

第十三回梁中书东郭城校场比武后,作者笔锋一转,写了一小段郓城县知县时文彬升堂的场面。

金圣叹认为这就是“獭尾法”,因为“虽是知县衙门,亦必要叙,然亦特地写此一番小小景象,与前教场中大铺排作映耀也。

”在火暴热烈的高潮之后,如若戛然而止,突然进入平缓之境,读者心里会感到陡然跌落的不适,影响审美效果。

第三十一回写武松血溅鸳鸯楼后,路过城壕边的月色描写,也是这种效果(参见《为〈水浒传〉“不善写花月”一辨》一篇)。

当然,书中“獭尾法”处理较好的还是武松打虎后的一段。

在饱览了武松打虎的惊险场面和勇武搏斗后,读者已经在欣赏的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可是作者好比是一位服务周到的餐厅主人,在客人酒足饭饱之后,再给你递上一颗牙签,斟上一杯好茶,让你享受一下全方位服务的滋味。

书中这样写道:“(武松)寻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却怎地斗得他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

’一步步挨下冈子来。

”故事到此本来就可以结束,但作者又以突兀之笔忽作余波,在武松下冈途中,“只见枯草中,又钻出两只大虫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选录)》译文
有人问:施耐庵寻求这一题目,写出了他自己的构思精巧、词藻美丽的作品,何苦来一定要选定水浒这一事情?回答:(作者)只是贪爱这三十六个人,就有三十六样出身,三十六样面孔,三十六种性格,这中间便能结构编撰得出来。

提示:此则论述施耐庵为什么要写《水浒》这一题目,认为施氏之所以写这一题目是因为这一题材容易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

三十六个人就有三十六种面孔、三十六种性格,这正是《水浒传》的艺术高超之处。

《水浒传》的方法,都是从《史记》中学得来的,却又有许多胜过《史记》的地方。

像《史记》里的许多妙处,《水浒》是件件都有的。

提示:此则论述《水浒》对于《史记》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水浒传》不是轻易下笔的,(我们)只看宋江名字,一直到第十七回才出现,就可以知道作者心中已经计划过无数遍。

如果是轻易下笔,必定要在第一回就写宋江,那么文字就是一个直接的流水帐,就没有收纵开阖的技巧了。

提示:此则以宋江出场为例,论述《水浒》是经过认真仔细经营策划的大手笔。

我曾经说《水浒》胜过《史记》,别人都不肯相信。

(他们)绝不知我却不是乱说,其实《史记》是用文辞来安排事实,《水浒》是凭借文辞来虚构事件。

用文辞来安排事实,是先有如此如此的事实,却要(根据这些事实)计算策划出一篇文字来,即使是司马迁的高才,也毕竟是出力吃苦的工作。

凭借文辞来虚构事件则不是这样,只是顺笔写去,删削和补充都决定于作者本人。

提示:此则对《水浒》和《史记》进行比较,提出“以文运事”和“因文生事”的观点,实则肯定了文学创作的虚构问题,这在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似应是一个新观点。

而且在比较中,金氏更推重这种虚构的文学。

《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的性格,真正是一百八个样子。

如果是别的一本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个样子,既便只写两个人,也只会是一个样子。

提示:此则肯定《水浒传》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是《水浒传》人物性格描写的特点,也是它的人物性格描写的优点。

《大宋宣和遗事》这本书,具体记载了三十六个人姓名,可见这三十六个人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

只是应该知道,七十回《水浒》中的许多事迹都是作者凭空虚构出来的,如今我们读这七十回《水浒》
反而把这三十六个人都认识了,任凭提起其中的一个人,都似乎是旧时相识的人,《水浒》的文字就是有如此感人的气力啊!
提示:此则仍论述《水浒传》人物性格描写的多样性特点。

三十六个人虽记载于史册,但人们熟识其性格面貌特征,不是通过史册的《大宋宣和遗事》,而是通过文学作品的《水浒传》,可见文学比史籍更具感染力。

《水浒传》仅是写人物的粗鲁性格之处,就有许多不同的写法:如鲁智深的粗鲁是性急,史进的粗鲁是少年任性,李逵的粗鲁是蛮横,武松的粗鲁是豪杰不愿受羁束,阮小七的粗鲁是悲愤无处诉说(引起的),焦挺的粗鲁是气质不好。

提示:此则具体举例论述《水浒传》人物性格描写的高妙之处,仅粗鲁这一性格就有许多不同写法,就不必论其他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