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龙眼害虫
龙眼荔枝梢果病虫的综合防控技术
龙眼荔枝梢果病虫的综合防控技术摘要:龙眼、荔枝梢果病虫的防治是保证龙眼、荔枝丰产丰收的关键,尤其是对荔蝽、长跗萤叶甲等病虫害的防治,更是整个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想做到标本兼治,首先要了解荔蝽、长跗萤叶甲等病虫的成因和生活习性,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针。
至于利用何种方式防控,还是要有综合考量,可供选择的防治措施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只有打防结合,才能确保龙眼、荔枝免受病虫害的侵袭。
关键词:龙眼;荔枝;荔蝽;长跗萤叶甲;防控中图分类号:s436.67 文献标识码:a龙眼、荔枝的生长期、气候适应性非常相近,当然在种植管理方面就有太多的相同点,好些病虫害发生方式相同,而且是同期发生,防控措施也有太多的共同之处。
因此,龙眼、荔枝的病虫害防控其实是2种果树一种治理。
1 龙眼、荔枝常见病虫害1.1 龙眼、荔枝病害根据相关资料介绍,可以把龙眼、荔枝主要病害归为这么几类:龙眼荔枝霜霉病、龙眼荔枝叶斑病、龙眼荔枝炭疽病、龙眼荔枝鬼帚病、龙眼荔枝酸腐病、龙眼荔枝煤烟病、裂果、苔藓、冻害等。
1.2 龙眼、荔枝虫害很多病害其实是和虫害并发的,龙眼、荔枝主要虫害有:龙眼荔枝蝽象、龙眼荔枝蒂蛀虫、龙眼荔枝瘿螨、龙眼荔枝尺蠖、龙眼卷叶蛾等。
因为龙眼、荔枝的病害大多是由虫害衍生的,所以,加强龙眼、荔枝虫害防控应该是整个防控的关节点,特别是对那些危害特别严重的虫害防控,更是不容忽视。
下面介绍几种最凶猛的虫害。
1.2.1 龙眼、荔枝蝽象龙眼、荔枝蝽象属于半翅目,俗称臭屁虫、石背。
它在所有龙眼、荔枝虫害中表现最为活跃,当然对龙眼、荔枝的危害也最为剧烈。
这种虫害分布范围很广,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贵州等地都有发现。
特别是成虫、若虫大量吸食龙眼、荔枝的嫩芽、嫩叶、花蕊,可以使龙眼、荔枝落叶、落花、落果,其危害是相当严重的。
龙眼、荔枝蝽象:成虫体长24~28mm,呈盾形;体表颜色是黄褐色,胸部附着白色蜡粉。
荔枝龙眼害虫的天敌之
捕食性天敌是一种以捕食寄主或其他昆虫为生的动物。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有蜘蛛、螨类、瓢虫等。
利用方式
利用捕食性天敌防治荔枝龙眼害虫,主要是通过保护和利用捕食性天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而 降低害虫的抗药性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可以通过人工饲养和释放捕食性天敌来控制荔枝龙眼害 虫的数量。
04
树体损伤
害虫还会损害荔枝龙眼树的枝叶和树干,影响树的健康生长。
天敌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
控制害虫数量
天敌能够捕食或寄生害虫,有 效控制害虫的数量,减轻害虫
对荔枝龙眼树的危害。
促进生态平衡
天敌的存在有助于维护生态平 衡,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 护生态环境。
提高果实品质
通过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化学 农药的使用,降低果实中的农 药残留,提高果实的品质和口 感。
建立天敌防治示范区
通过建立天敌防治示范区,展示天敌 防治害虫的效果,为农民提供学习和 交流的平台。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寄生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利用方式
生物学特性
寄生蜂是昆虫,其幼虫在寄主体内或 体表寄生,以寄主的营养为生。寄生 蜂的卵、幼虫和蛹期均在寄主体内度 过,而成虫则从寄主体内羽化出来。
利用方式
利用寄生蜂防治荔枝龙眼害虫,主要 是通过保护和利用寄生蜂,减少化学 农药的使用,从而降低害虫的抗药性 和对环境的污染。
荔枝龙眼害虫的天敌之
汇报人: 2023-12-19
目录
• 引言 • 荔枝龙眼害虫的天敌种类 • 天敌的生物学特性及利用方式 • 天敌的保护与利用措施 • 天敌在荔枝龙眼害虫防治中的
应用前景
01
引言
荔枝龙眼害虫的危害
产量损失
害虫大量繁殖,侵蚀荔枝龙眼果实,导致产量大幅下降。
荔枝病虫害防治与安全用药技术
吹绵蚧
• (一)、形态特征:体椭圆形,桔红色,腹面平坦,背面隆起,腹部 后方附有白色蜡质卵囊。
• (二)、为害状:雌虫成虫、若虫集中在枝条、叶片和果实上吸食汁 液,引起落花、落叶和果以及枝条枯死,并分泌蜜露,引起煤烟病。
• (三)、生活习性:一年3-4代,暖温高湿条件有利于该虫发生。 幼虫活动能力强,成虫固定取食,并分泌白色绵絮状蜡质形成卵囊。
• (二)、病原:盘长孢状刺盘孢。 • (三)、发病条件:高温、高湿天气,以及害虫造成伤口
有利于病害发生。 • (四)、防治方法: • 1、结合修剪,清除病株、病叶,减少病原。 • 2、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 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开花至幼果期使用70%纳米
欣800倍、8Biblioteka %大生600倍、50%甲基托布津(水剂)600 倍,其中一种进行叶面喷施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堆腊粉蚧
• (一)、形态特征:雌成虫近球形,体背被覆较厚白腊粉, 卵 椭圆形,红色。
• (二)、为害特点:以成虫、若虫为害花穗,果实以及嫩 鞘、树干等,能分泌弥露,诱导霉烟病。
• (三)、防治方法: • 1、修剪有虫枝条。 • 2、在若虫孵化盛期和末期喷药。药剂选用:47%乐斯本
800-1000倍,3%腚虫脒1000倍+3%阿维菌素1500倍。 配药前先在药箱中加入少量展着剂(如“柔水通”3000 倍),提高药效。采收前10天停止用药。
荔枝霜疫霉病
• (一)、症状:花穗受害,变黄色,后期变褐色干枯,但 花朵不脱落。果实受害,果实表面出现褐色病斑,果肉腐 烂,有酒酸味,湿度大时,表面长出霉状物。
• (二)、病原:荔枝霜疫霉菌 • (三)、发病条件:低温、阴雨以及果园通风条件较差有
荔枝、龙眼秋冬期的病虫害防治
荔枝、龙眼秋冬期的病虫害防治荔枝、龙眼秋冬期的病虫害防治一、秋梢期害虫种类及防治。
秋梢是明年的结果枝条,如被害虫吃光,会严重影响明年的花芽形成。
秋梢害虫主要是食叶类的多种尺蠖、多种卷叶虫类。
其中的瘿螨(毛毡病)与龙眼的角颊木虱等,在每年9-11月为害最严重。
因此,在这段时间内,应勤巡视果园,特别是在嫩梢刚抽出至叶片变红的时候。
防治这类害虫,可用“灭虫宝”乳油兑水1500倍喷雾,一瓶容量为半市斤的药,可稀释350公斤水,效果较理想。
还可用5%高效灭百可乳油、速来杀丁等兑水1500倍,效果也较好。
二、冬期害虫的防治。
1、龟背天牛:对一些树龄30—5O年的老荔枝、龙眼树为害十分严重,不少树枝条枯死,龟背天牛每年发生一代,成虫7月大量羽化、8月份大量产卵于母指大的枝条上,9月卵开始大量孵化为一龄幼虫,12月少数转为二龄幼虫。
在10一12月份,是用药防治幼龄虫的最理想时间,可用药剂防治或人工捕捉。
2、叶瘿蚊:目前在各地为害很严重,该虫从嫩叶叶片开始人侵,到叶片转绿时满叶均遭破坏,大大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使全树生势衰弱,对产量影响很大。
因叶瘿蚊全年发生7代,世代较叠置,嫩叶刚出比米粒稍大时,成虫便能在叶片上产卵,直至叶片未转绿时均能人侵为害。
近几年我们根据叶瘿蚊的生活习性,利用叶瘿蚊每年2月底至3月初,越冬老熟幼虫从叶内虫瘿爬出入土化蛹时,此时在树冠周围,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每亩5公斤,加人2O公斤细砂或泥砂混匀,于每年2月底至3月上旬,均匀把药撒施于树冠周围土壤中,并薄覆1—2厘米土壤,该药在覆土情况下可维持3O一40天药效。
可在幼虫人土时和3月底至4月成虫羽化出土时触药死亡。
这办法在东芜市袁山贝和清溪镇近万株50 年生的荔枝上应用,防治效果达93.78%以上,每年只用一次药;便可收全年效果。
3、叶螨(毛毡病):在秋梢的嫩稍长出时喷三氯杀螨醇800倍,喷1—2次即可。
叶螨先人侵嫩叶,如冬天控制好冬梢,及时喷杀梢促花素,杀死冬梢,可减少叶螨的发生。
荔枝爻纹细蛾发生与防治
荔枝爻纹细蛾发生与防治爻纹细蛾俗称蛀果虫。
是为害荔枝的蛀果害虫(也为害龙眼),我县一年发生6-7代。
成虫昼伏夜出,夜间羽化、交配、产卵,产卵时以单个产于嫩叶、嫩梢、花穂或果皮的龟裂片内,幼虫孵化后蛀入为害。
幼虫为害嫩叶,使叶片干枯;为害嫩梢、花穂致顶端枯死;危害幼果引起大量落果;在结果后期在果蒂处的果核幼嫩组织为害,受害果实虽不脱落,但严重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造成品质下降,导致减产。
防治措施:
1、经常清除落叶、落果,集中销毁,消灭虫源。
2、加强预测预报,在荔枝树第二次生理落果高峰后,掌握在爻纹细蛾蛹的羽化率达40%时喷第一次药,羽化率达80%时喷第二次药。
一般四月底防治二代幼虫,五月份防治3-4代幼虫,六月份防治第五代幼虫。
发生严重的可在抽穂和每次抽梢初期喷一次药。
3、药剂防治;(1)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
(2)90%杀虫单800-1000倍液。
(3)90%敌百虫800倍液。
(4)48%乐斯本1000倍液。
(5)4.5%高效氯氰菊脂600-800倍液。
1。
荔枝龙眼鬼帚病如何防治
荔枝龙眼鬼帚病如何防治荔枝龙眼鬼帚病如何防治龙眼鬼帚病又叫龙眼丛枝病、扫帚病,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龙眼园均有发生,荔枝也会沾染此病。
病树的新梢节间变短,侧枝丛生,嫩叶叶缘向里弯成条状,叶尖向上卷曲,似月牙形,不能伸展,淡黄褐色,不久脱落后留下秃枝。
花穗受害后丛生密集成团,花虽开得很多,但畸形,一般不能结实,或虽有个别能结实,但果小,肉薄,味淡,不能食用。
病穗、病梢枯萎后,常留在树上,易于识别。
种子和苗木可带病,并能通过嫁接传染,通过带病的接穗和苗木进行远距离传播。
荔枝蝽蟓,龙眼角颊木虱是该病传播的媒介昆虫。
防治方法:加强检疫,严禁从病区输入苗木、种子及接穗,发现此病的苗木时应立即拔除烧毁。
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体的'抗病力。
发病轻的树及时剪除病梢、病穗。
加强对荔枝椿象、龙眼角颊虱这两种传毒昆虫的防治。
另据华南农业大学的研究发现,龙眼鬼帚是虫害非病毒。
龙眼鬼帚症状是一种新害虫——龙眼瘿螨为害所致。
龙眼瘿螨一年四季都有发生,虫口密度以花期最高,秋梢其次,夏梢较低,即受害最重的是花穗期,其次是秋梢,夏梢更轻些。
龙眼新梢生长期,在新梢萌动前,瘿螨蜷缩于芽顶苞内心吸食,很少活动;当新梢萌动变松软至复叶分层期间(即新梢伸长生长期间),瘿螨开始产卵、扩散活动;当小叶展开后,不利于其荫蔽生活时,便向顶芽、腋芽转移;当新梢开始转绿时,则大量瘿螨转移到梢顶芽荫蔽、匿藏起来。
根据龙眼瘿螨喜欢荫蔽畏光的环境和吸食幼嫩组织吸食进行防治。
在新梢复叶分层生长期至始见2--3片红叶时,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800倍加50%胶体硫悬浮剂400倍喷雾,或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加20%杀虫双600倍喷杀;当新梢叶片充分展开开始转绿时,用上述的药剂再喷一次;发现鬼帚枝梢及时摘除或剪除,并拿出果园外集中烧毁以减少虫源。
怎样防治龙眼鬼帚病?2017-05-08 12:42 | #2楼1、实行检疫,保护新区:应严格做好检疫工作,防止带毒的苗木繁殖材料传入新区。
当前荔枝龙眼管理要务:清园防冲梢
常见病虫害
霜疫霉病
为荔枝龙眼的主要病害之一,可导致果实腐 烂,影响产量和品质。
荔枝瘿螨
为荔枝的主要害虫之一,可导致叶片卷曲、 变形,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
炭疽病
为荔枝龙眼的主要病害之一,可导致叶片枯 萎、脱落,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
龙眼亥麦蛾
为龙眼的主要害虫之一,可导致叶片卷曲、 变形,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等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频率 ,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注意事项
选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化学药剂,避免对环 境和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化学药剂的使用方法和剂量需根据病虫害发生情 况和树体状况进行选择,避免盲目用药。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注重农业防治和生物防 治的结合,综合治理病虫害问题。
防治方法
01
农业防治
加强园地管理,合理施肥、浇水、修剪,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同时,及时清除园内枯枝、落叶、落果等,减少病菌来源。
02 03
化学防治
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使用波尔多液 、代森锰锌等药剂防治霜疫霉病和炭疽病,使用三氯杀螨醇、哒螨灵等 药剂防治荔枝瘿螨和龙眼亥麦蛾。
储运注意事项
01
温度控制
荔枝和龙眼对温度较为敏感,过高或过低 的温度都会影响其保鲜效果。因此,在储 运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控制在 5℃~10℃之间。
03
02
防止机械损伤
04
湿度控制
湿度也是影响荔枝和龙眼保鲜的重要因素。 过高的湿度会导致果实腐烂,而过低的湿度 则会导致果实失水、变干。因此,储运过程 中应保持相对湿度在80%~90%之间。
荔枝龙眼害虫——银星黄钩蛾的防治技术
荔枝龙眼害虫——银星黄钩蛾的防治技术
【导读】银星黄钩蛾属鳞翅目钩蛾科,又名弯黑黄钩蛾,主要分布在中海拔山区,主要危害荔枝龙眼树的叶片,影响植株的生长,严重时可将叶片全部吃光,只留下主干,极大的影响了荔枝龙眼的生产。
银星黄钩蛾属鳞翅目钩蛾科,又名弯黑黄钩蛾,主要分布在中海拔山区,主要危害荔枝龙眼树的叶片,严重时可将叶片全部吃光,只留下主干,极大的影响了荔枝龙眼的生产。
形态特征
成虫
雌雄触角栉齿状,雄虫栉齿较长。
展翅24 ~28mm,翅面黄色,前翅顶角钩状,顶角的外缘弯钩内镶黑褐色边,内有2 ~3 枚黑色斑点,中室附近有3 枚褐色斑点,位于下方的斑点最大,中间有1 枚银白色的小斑,后翅中室端有1 枚镶褐边的银白色斑,翅面各横带呈波状不连续状
卵
椭圆形,有黄色和红色两种。
产在荔枝叶片的边缘。
幼虫
低龄幼虫常将身体向后蜷缩,呈鸟粪状;老熟幼虫体灰白色,头部褐色,上有两角,背部有4 对钩状突起,尾端有一钩状突起。
蛹
头部有一乳白色至浅绿色角状突起,末端呈棕褐色。
背面翡翠绿色,中间有一呈“蝼蛄”样突起,腹面浅绿色,末端尖锐呈三角状。
危害症状
以幼虫取食叶片危害。
低龄幼虫在叶片正面取食上表皮和叶肉细胞,高龄幼虫可将叶片全部吃光,只剩主脉,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荔枝蝽防治方法 荔枝蝽如何防治
荔枝蝽防治方法荔枝蝽如何防治
荔枝蝽是果树害虫,别称荔枝椿象,为半翅目荔蝽科昆虫,主要为害荔枝和龙眼,也为害其他无患子科植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荔枝蝽的防治方法吧!
荔枝蝽的生活习性
荔枝蝽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树上浓郁的叶丛或老叶背面越冬。
翌年3、4月恢复活动,产卵于叶背。
5、6月若虫盛发为害。
若虫共5龄,历时约2个月,有假死习性,多数在7月间羽化为成虫,天寒后进入越冬期。
若虫和成虫刺吸荔枝和龙眼的嫩梢、花穗和幼果的汁液,导致落花落果。
如遇惊扰,常射出臭液自卫,沾及嫩梢、幼果局部会变焦褐色。
荔枝蝽为害症状
荔枝蝽的成虫、若虫均刺吸嫩枝、花穗、幼果的汁液,导致落花落果。
其分泌的臭液触及花蕊、嫩叶及幼果等可导致接触部位枯死,大发生时严重影响产量,甚至颗粒无收。
荔枝蝽的预防
农友一般认为此时期有少量各种虫是正常的,事实上确是如此,但这样会对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响,有条件的最好做足前期预防工作。
可在荔枝花穗抽出5-8厘米,喷施宇花灵2号1-2次,有效促进花芽分化,同时防止花穗过长而消耗营养及花带叶现象,达到花枝健壮,抗
1。
荔枝的几种主要介壳虫防治方法
荔枝的几种主要介壳虫防治方法介壳虫危害荔枝,近几年有上升趋势。
危害荔枝的介壳虫种类很多,主要有蜡蚧科的垫囊绿绵蜡炒(寄主为荔枝、龙眼、番石榴、人心果等)、角蜡蚧(寄主为荔枝、龙眼、柑橘等);盾斯科的芒果轮盾蚧(寄主为荔枝、芒果、椰子等)、荔枝缨单蜕蚧(寄主为荔枝);粉斯科的堆蜡粉助(寄主为荔枝、龙眼、柑橘、黄皮等)。
以上介壳虫中对荔枝生产影响严重的主要为垫囊绿绵蜡蚧、芒果轮盾蚧和荔枝缨单蜕蚧。
在果园中可根据介壳特征或雌成虫特征用手持放大镜进行观察识别。
(1)垫囊绿绵蜡助。
雌成虫体长椭圆形,淡黄绿色,产卵前在虫体腹面及侧面分泌白色蜡质绵状物把虫体托起来并形成卵囊,表面有纵向蜡条,产卵后雌虫被推移在卵囊前方呈倾斜状。
(2)芒果轮盾阶。
雌成虫介壳近圆形。
半透明白色,第1、2蜕皮壳位于介壳前端,黑褐色,边缘绿黄色。
雄虫介壳长形,白色,两侧平行,背面具3脊,蜕皮壳1个,位于介壳前端,黄褐色,常几个至数十个介壳群集于叶片上。
(3)荔枝缨单蜕蚧。
雌成虫介壳第1蜕皮壳卵形、褐色,第2蜕皮壳比第l蜕皮壳大得多,梨形,褐色,具纵脊。
雄介壳蜕皮壳1个,位于前端,金黄色,介壳背面及两侧满布白色蜡条或蜡块,多发生于叶背,较分散,体形小。
介壳虫以刺吸式口器刺吸寄主叶片、新梢、花穗、果实的汁液,不但影响寄主的生长发育,还会诱发煤烟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污染果实,降低商品价值。
荔枝介壳虫的防治应以果园常规管理措施为基础,结合秋、冬季清园修剪,除去过密枝、阴枝及虫源多的枝叶,及时烧毁,使果园通风透光,从而减轻危害。
药剂防治应掌握在初孵若虫蛹散期(爬虫期)喷药1~2次。
可选用40%速扑杀乳油800~1000倍液,25%喹硫磷乳油8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
采果后结合秋、冬季清园,喷施50%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
药剂防治要注意合理施药,以保护捕食瞒、瓢虫、草蚧、寄生蜂等自然天敌。
荔枝龙眼的高效杀虫剂――果虫灭
contents •产品介绍•产品使用方法•产品效果与安全性•产品与其他杀虫剂的比较•产品用户反馈与案例展示•产品购买与联系方式目录产品名称:果虫灭品牌:农研产品名称与品牌产品特点与优势果虫灭具有强大的杀虫功效,能够迅速消灭荔枝、龙眼树上的各种害虫,保护植物健康生长。
高效杀虫安全环保使用方便持效期长该产品经过严格的毒理学和生态学测试,对人类和环境安全无害,符合绿色农业的要求。
果虫灭采用先进的剂型配方,具有较好的润湿性和渗透性,易于附着在植物表面,提高防治效果。
该产品具有较长的持效期,可有效控制害虫的繁殖与蔓延,减少使用次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适用范围适用对象产品适用范围与对象03确定病虫害情况使用前的准备01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02准备必要的工具根据病虫害情况选择用药量确定用药周期用药量与用药周期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正确的使用方法将果虫灭按照规定的用药量和用药周期,用适量的水稀释后,用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荔枝或龙眼的树叶和果实上。
注意要避免直接喷洒到果实表面,以免影响果实品质。
注意事项使用果虫灭时,要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使用,以免增加药剂的挥发性和降低药效。
同时,要避免与其他农药混合使用,以免产生药害和降低药效。
实验效果展示高效杀虫使用果虫灭后,一般24小时内即可观察到害虫死亡,一周内可有效控制虫害。
快速起效保护植物安全性评价030201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确定害虫种类稀释配制喷洒技巧避免高温时段产品特点的比较果虫灭其他杀虫剂采用先进的药物配方和制备工艺,对荔枝、龙眼等水果的常见虫害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同时对环境和人体相对安全。
使用时可通过喷雾、喷粉等方式进行。
其他杀虫剂虽然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可能存在抗药性、药物残留等问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也存在一定风险。
使用时需要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
果虫灭药效与用法的比较VS价格与购买渠道的比较果虫灭其他杀虫剂高效快速果虫灭具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作用,能迅速击倒和杀死害虫,如荔枝蝽象、荔枝长脚象甲、龙眼蚁舟蛾等。
荔枝蝽象的科学防治
荔枝蝽象的科学防治作者:暂无来源:《农家之友》 2015年第6期荔枝蝽象的科学防治一、为害区域的分布:荔枝蝽象简称荔蝽,又叫臭屁虫,是热带与亚热带荔枝龙眼果树上的主要害虫。
地球上凡是有荔枝、龙眼和其它果树为食料的都有荔蝽发生。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海南、广西及台湾省。
二、取食植物及为害情况:荔蝽在昆虫分类学上属于半翘目蝽象科。
除主要为害荔枝龙眼外,其它枇杷、柑橘、沙田柚、甜瓜等都喜欢为食。
荔枝蝽的若虫和成虫都习惯集中一起取食果树的嫩叶、花芽、枝梗等,把受害的器官汁液吸完,造成了被害的果枝、叶片、花芽枯萎,是大量落花落果、座果率低、果品差、商价不高的主要原因,经济损失很大。
三、荔蝽的发生规律:关于荔蝽的生活史,每年只发生一代。
成虫在受害或非受害的果树洞、树皮裂缝、园边石堆、屋檐瓦拱处等地方越冬。
在冬天里,当低温阴冷空气降临时,为了防寒保暖,成虫在洞穴里静止的栖居,不食不动。
当寒潮过后,气温回升,成虫才恢复原来的正常状态。
广西桂南地区每年3 月上旬,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6℃以上,越冬成虫才离开越冬场所,拉开了一年新的生活帷幕。
3 月下旬~4 月下旬是雌雄虫交尾产卵的盛期。
4 月下旬~5 月下旬是若虫孵化盛期。
成虫交尾后,孕育7 天产卵,产卵后7~15 天孵化若虫。
若虫分五令期。
1~3 令期喜集体在一块,4 令期后分散活动。
生活80 天后若虫才成为成虫。
荔蝽成虫寿命长达12 个月之多。
成虫若虫或单一在果树上一有触动,虫体尾部快速撒出臭尿,然后敏捷坠地,假死半分钟,见无事才飞往别处。
低龄若虫耐药性弱,老龄若虫抗药性强。
抓紧低龄若虫喷杀农药,效果最好。
四、荔枝蝽的防治方法:(一)人工捕杀成虫:当成虫盛发期,早上露水未干,人工触动成若虫坠地后,专用穿手套捕杀,防止臭尿灼伤皮肤。
(二)产卵盛期,人工摘杀卵叶。
(三)高温热水喷杀。
当晴天的早晨,两人合作,一人先触动虫体坠地,另一人则用高温热水100℃连接喷杀坠地虫体。
荔枝树如何防治龙眼鸡?
荔枝树如何防治龙眼鸡?
龙眼鸡对荔枝树有哪些危害?龙眼鸡一般在什么时候发生?荔枝树用什么农药可以防治龙眼鸡?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龙眼鸡对荔枝树的危害龙眼鸡又叫龙眼蜡蝉、龙眼樗鸡,主要危害龙眼、荔枝、橄榄、芒果、柚子等。
龙眼鸡主要危害龙眼,盛发时,虫口密布于枝叶丛间。
成虫、若虫以口针从栓缝插入树干和枝梢皮层吸食汁液,被刺吸后皮层渐次出现小黑点。
数量多,发生严重时,能使树势衰弱,枝条枯干,落果或果实品质低劣。
其排泄物可引致煤烟病。
在龙眼、荔枝、橄榄、芒果混栽之处,发生虫口数量尤其多。
若虫善弹跳,成虫善跳能飞。
稍受惊忧,若虫便弹跳逃逸,成虫弹跳飞逃。
二、龙眼鸡发生规律1、龙眼鸡在福州每年发生1代。
以成虫静伏枝叉下侧越冬。
2、龙眼鸡在3月开始活动为害,5月为产卵盛期,6月孵化,幼龄有群集性。
9月上中旬开始羽化。
3、龙眼鸡早期多在树干下部后逐上移,能跳善飞。
三、龙眼鸡防治方法1、冬春捕杀成虫。
产卵盛期后若虫孵化前刮除卵块集中处理。
2、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兼治此虫,可喷洒常用菊酯类、有机磷等及其复配药剂,常用浓度均有较好效果。
如您有更好的建议和方法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耕种帮种植网感谢您的支持。
龙眼、荔枝害虫天敌平腹小蜂
龙眼、荔枝害虫天敌平腹小蜂
荔枝蝽产卵期,田间释放平腹小蜂,寄生荔枝蝽卵效果好,寄生率90%以上,同安、莆田、福清、惠安等地果场已经连续释放l0年。
平腹小蜂专门寄生荔枝蝽的卵,在卵内取食卵液,使害虫致死,自己长大钻出卵壳,又找害虫寄生。
自然界有很多这样的天敌,帮助我们消灭害虫,保持自然生态平衡。
这是良性循环,一年到头都有天敌消灭害虫。
滥用农药会引起恶性循环,好虫、害虫都被农药杀死,没有天敌控制,害虫就大发生,这就是农药越打害虫越多的原因所在。
放平腹小蜂治荔枝蝽,有以下突出的优点:
(1)放平腹小蜂比打农药省工。
打农药1棵树要10―30分钟,放蜂1棵树10秒即可完成;放蜂可在荔枝开花期进行,有利于花粉受精,提高产量。
释放平腹小蜂最理想,它花费少,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天敌,对果树生长有利。
(2)放了平腹小蜂不会飞到别人的树上。
平腹小蜂羽化后,在树上到处爬行,2个触角不停地寻找荔枝蝽卵寄生。
(3)放蜂和打药没有矛盾。
荔枝蝽1年只1代,4―5月份是它产卵孵化期,4月1日起释放平腹小蜂效果最好、椿象被寄生。
也不需要打药。
而果蛀虫的防治是在6月份夏梢初长期喷药,此时平腹小蜂已经完成自己的使命。
两者毫无矛盾。
- 1 -。
荔枝蝽防治
荔枝蝽防治半翅目、蝽科。
[为害情况]荔枝蝽是我国荔枝、龙眼产区最普遍发生为害的害虫。
成虫、若虫刺吸幼果果柄、花穗、嫩梢、导致落果、落花、凋萎。
遇惊扰时射出臭液自卫,臭液触及人的眼睛或皮肤、刺激引起辣痛,射在嫩叶、花穗、果壳上可致局部枯焦。
为害依荔枝、龙眼品种熟期开花、抽梢先后而转移。
[形态特征]成虫体盾形,黄褐色腹面敷有白色蜡粉,但越冬后经交尾蜡粉残缺,因此可据腹面蜡粉的完整或残缺区分当年羽化的新成虫或去年越冬后经过交尾的旧成虫。
新成虫抗药性强,而旧成虫抗约性弱。
雌成虫体形般较雄虫略大,腹部末节腹面中央开裂、雄虫腹部背面末节有一凹下的交尾构造,可用来识别。
臭腺开口于胸部腹面中足基部侧后方。
卵近圆桶形,多淡绿色、少数黄色,随着胚胎发育渐变灰褐色。
卵粒常14个排列成块产于叶片背面。
若虫共五龄。
一龄时体形椭圆,体色从初孵时的鲜红色渐变深蓝,复眼深红色;从二龄开始体形变长方形,橙红色,外缘灰黑色;三龄虫体长10~12毫米,胸部背面隐约可见翅芽,四龄时体长14~16毫米,中胸背侧翅芽明显,五龄虫体长l8~20毫米,体色较前各龄略浅,翅芽更长,将羽化时体披蜡粉。
臭腺开口于腹部背面4~5节间和5~6节间,各一对。
三龄以上的若虫抗药性显著增强,五龄期最强。
[生活习性]荔枝蝽一年只发生1代,以当年羽化,性未成熟的成虫于树冠较浓密的背风面的叶丛背面越冬。
翌年3月春分前后恢复活动,在新梢、花穗上取食交尾,交尾时间长,受精率高,所以孵化率高。
交尾1~2天后即开始产卵,4~5月间是产卵盛期,至10月上旬仍可见个别卵块。
雌虫一生可产卵5~10块,每块14粒,多产在叶背,卵期长短、发育快慢与气温呈负相关,一般7~19天。
若虫4月初开始孵化,初孵若虫有群集性,经数小时后即分散取食。
清明后常见若虫在花果穗上刺为害。
若虫有假死性,受惊扰时下坠,但不久又可爬回树上,在一定条件下可利用其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杀。
若虫盛期常与荔枝花果盛期相遇,为害致严重落花落果。
龙眼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
龙眼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本文获市农学会年会优秀论文奖龙眼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赖武(__市高桥农技站)__市是龙眼种植大市现已发现为害龙眼害虫五十多种其中普遍发生、为害梢果较严重的有荔枝蝽象、龙眼角颊木虱、荔枝尖细蛾、荔枝蒂蛀虫、龙眼亥麦蛾和金龟子(红脚绿金龟)等六种。
我们经过近四年对这六种害虫的观察和研究初步掌握其发生规律并进行了综合防治试验探索出较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现总结如下:一龙眼主要害虫发生为害特点 1 荔枝蝽象:属半翅目、蝽科俗称臭屁虫。
我市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龙眼、荔枝树冠茂密的叶丛背面越冬。
翌年2月中旬至3月上旬当气温上升到16—18℃时越冬成虫恢复活动取食春梢和花穗;日平均气温在20℃以上连续数天成虫就会交配产卵。
卵多产在树冠中下部的叶背卵单粒产并聚集成块每块卵多由14粒卵聚集而成每一雌虫一生产卵一般5—10块3月中旬至5月为产卵盛期。
3月下旬卵开始陆续孵化4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为若虫盛孵期初孵若虫群集在一起后分散。
以成虫、若虫刺吸嫩梢、花穗和幼果汁液导致落花落果。
一般越冬成虫多聚集在花果较多的树上为害而若虫在嫩梢、花穗、花果盛期时最多且为害最重。
5月下旬后成熟若虫先后羽化为成虫8月后若虫逐渐减少9月后成虫多聚集在新梢取食准备越冬。
成虫寿命 310天左右。
该虫具有假死性受惊扰时即射出臭液或下坠但不久又爬回树上为害并能传播龙眼鬼帚病。
2 荔枝蒂蛀虫:又称爻纹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是龙眼、荔枝的主要蛀果害虫。
我市一年发生约11代世代重叠幼虫在荔枝、龙眼冬梢或早熟品种的花穗内越冬。
翌年3月上中旬越冬代成虫开始出现喜在荫蔽、潮湿、通风透气差的树上产卵具有明显的趋果性和趋嫩性卵喜产在幼果中下部和果实成熟前近果蒂部龟裂片缝间以及嫩梢小叶柄和复叶柄之间在叶片上多产于叶背中脉附近。
3月中下旬开始孵化孵化后幼虫直接从卵底蛀入寄主在蛀道内取食不破孔排粪。
幼虫为害幼果时取食果核;为害近成熟的果实时一般只取食种脐及胎座;为害花穗、嫩梢时蛀食木质部可见黑色蛀道;为害叶片蛀食叶中脉使之变褐干枯破裂;为害龙眼果实常把大量虫粪遗留在果蒂上使品质降低一般在结果树上为害较重常引起落果。
荔枝龙眼病害篇分析课件
CHAPTER
荔枝龙眼病害的防治
农业防治
01
选择健康种苗
02 合理施肥
03 科学灌溉
化学防治
选择合适的药剂
合理使用药剂
轮换使用药剂
生物防治
微生物制剂
植物提取物
利用有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来抑制病 原体的生长和繁殖。
利用植物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来抑制 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
天敌昆虫
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从 而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荔枝龙眼病害篇分析 课件
目 录
• 引言 • 荔枝龙眼病害的种类 • 荔枝龙眼病害的症状 • 荔枝龙眼病害的防治 • 荔枝龙眼病害的预防措施 • 荔枝龙眼病害的案例分析
contents
CHAPTER
引言
目的和背景
荔枝龙眼病害的危害
01
02
03
04
影响荔枝龙眼的产量和 质量
降低果实的品质和口感
传播病毒和病菌,对其 他植物造成危害
清理果园
清除果园内的枯枝落叶和病果, 减少病害的传播源。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
环境。
CHAPTER
荔枝龙眼病害的案例分析
某果园荔枝龙眼病害的案例
案例概述
病害症状
病因分析
防治措施
某地区大规模荔枝龙眼病害的案例
案例概述 病害症状
病因分析 防治措施
成功防治荔枝龙眼病害的案例
案例概述 防治措施 效果评估
WATCHING
疫病 引起果实软腐,降低商品价值。
CHAPTER
荔枝龙眼病害的症状
叶部规则形病斑,初 期为褪绿色小点,后扩大为深褐色或 黑色,有时有轮纹。病斑边缘清晰, 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虫:末龄体长26~34毫米,漆黑色,体壁除了腹面、节 毫米, 幼虫:末龄体长 毫米 漆黑色,体壁除了腹面、
间和气门周围外,其余皆骨化。 间和气门周围外,其余皆骨化。
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1代 蛹在白天羽化为成虫, 一年发生 代,蛹在白天羽化为成虫,成虫当 晚交配,交配后2~4晚产卵。雌成虫一生产 晚产卵。 晚交配,交配后 晚产卵 卵5~13块,每块平均42粒;卵多产于茎粗 块 每块平均 粒 12.5厘米以下树干的皮上。卵期平均 天; 厘米以下树干的皮上。 厘米以下树干的皮上 卵期平均16天 幼虫期平均316天;成虫期 幼虫期平均 天 成虫期2~9天。幼虫以粪 天 便及木屑缀遂道取食韧皮部, 便及木屑缀遂道取食韧皮部,老熟后向木质 部蛀一坑道化蛹。蛹虫在坑道内越冬; 部蛀一坑道化蛹。蛹虫在坑道内越冬;成虫 月羽化。 在4、5月羽化。 、 月羽化
荔枝、 荔枝、龙眼害虫
一.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 Drury)
若虫、成虫刺吸嫩枝、花穗、 为害:若虫、成虫刺吸嫩枝、花穗、幼果汁 液,导致落花落果。 导致落花落果。
♀成虫体长24—28mm,宽15—17mm,黄褐色, 成虫体长 , ,黄褐色, 体型略小,腹面有白色蜡物质;单眼1对 ♂体型略小,腹面有白色蜡物质;单眼 对, 鲜红 突腺开口于胸腹面中、后胸交接处。 色;突腺开口于胸腹面中、后胸交接处。
蛀果类害虫的防治
农业措施: ( 一 ) 农业措施 : 结合修枝整形和疏花 疏果, 剪除受害枝条, 捕杀其上幼虫; 疏果 , 剪除受害枝条 , 捕杀其上幼虫 ; 收集落果,集中处理。 收集落果,集中处理。 化学防治: (二)化学防治:用药适期为落花后至 幼果期、幼虫初孵至盛孵期。 幼果期、幼虫初孵至盛孵期。药剂为 90%敌百虫 敌百虫800倍或 倍或80%敌敌畏 敌敌畏1000倍 敌百虫 倍或 敌敌畏 倍 液喷雾。 液喷雾。
荔枝蝽的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冬季低温人工捕捉成虫, ( 一 ) 物理防治 : 冬季低温人工捕捉成虫 , 卵盛产期人工摘除卵块。 卵盛产期人工摘除卵块。 生物防治: ( 二 ) 生物防治 : 产卵初期释放平腹卵小蜂 与虫口比为4:1可有效抗剂 可有效抗剂。 与虫口比为4:1可有效抗剂。 化学防治: (三)化学防治:第一次喷药在越冬成虫产 卵前(广东3月下旬 海南3月中旬),第二 月下旬, 月中旬), 卵前(广东 月下旬,海南 月中旬),第二 次卵盛期, 龄幼虫前 药剂90%晶体敌百虫 龄幼虫前。 次卵盛期,3龄幼虫前。药剂 晶体敌百虫 800—1000倍;高效灭百可2000倍(对低龄 倍 高效灭百可 倍 若虫很有效)。 若虫很有效)。
平腹卵小蜂
二.
荔枝泥蜂透翅蛾
(Sphecosesia litchivora Yang et Wang)
为害:幼虫钻蛀
树皮, 树皮,使受害部 分呈斑块状枯死, 分呈斑块状枯死, 树杆相应方向树 冠叶片裉绿, 冠叶片裉绿,落 叶以至枝条枯死。 叶以至枝条枯死。 严重时枝条干枯, 严重时枝条干枯, 植株死亡。 植株死亡。
荔枝瘤瘿螨防治方法 荔枝瘤瘿螨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 结合修枝整形, ( 一 ) 农业措施 : 结合修枝整形 , 剪除受害枝条; 剪除受害枝条; 化学防治: 在受害始期用药, ( 二 ) 化学防治 : 在受害始期用药 , 药剂为80%敌敌畏与 敌敌畏与40%乐果等量 药剂为 敌敌畏与 乐果等量 混合再稀释2000倍喷雾。 混合再稀释 倍喷雾。 倍喷雾
幼虫:末龄体长 毫米 腹足4 毫米, 幼虫:末龄体长9毫米,腹足 对,趾钩单序横带。
生活习性
福建省福州一年发生6~7代,以幼虫在花梗 代 福建省福州一年发生 中越冬, 月下旬化蛹 月下旬化蛹, 月下旬至 月下旬至6月上旬 中越冬,3月下旬化蛹,5月下旬至 月上旬 出现成虫, 月至10月几乎 出现成虫,从6月至 月几乎 月1代,冬季 月至 月几乎1月 代 虫期延长。成虫多在夜间羽化、交配、产卵。 虫期延长。成虫多在夜间羽化、交配、产卵。 卵散产于果实基部或果蒂上或嫩叶的叶腋间, 卵散产于果实基部或果蒂上或嫩叶的叶腋间, 幼虫孵化后即从这些部位蛀入为害。 幼虫孵化后即从这些部位蛀入为害。幼虫老 熟后到老叶背上作茧化蛹。 熟后到老叶背上作茧化蛹。
五. 荔枝、龙眼蛀果害虫
荔枝、龙眼的蛀果害虫均属于鳞翅目, 荔枝 、 龙眼的蛀果害虫均属于鳞翅目 , 其中 属于卷叶蛾科的有褐带长卷蛾、拟小黄卷蛾、 属于卷叶蛾科的有褐带长卷蛾 、 拟小黄卷蛾 、 白点褐卷蛾、圆角卷蛾等; 白点褐卷蛾、圆角卷蛾等; 属于小卷蛾科的有黑点褐卷蛾、灰白卷叶蛾、 属于小卷蛾科的有黑点褐卷蛾 、 灰白卷叶蛾 、 黄三角黑卷叶蛾等; 黄三角黑卷叶蛾等; 属于灰蝶科的有荔枝小灰蝶; 属于灰蝶科的有荔枝小灰蝶; 属于细蛾科的有荔枝蒂蛀虫。 属于细蛾科的有荔枝蒂蛀虫。 现讲述荔枝蒂蛀虫, 现讲述荔枝蒂蛀虫,又叫中华细蛾 (Conopomorpha sineasis Bradley) )
三. 荔枝拟木蠹蛾 (Lepidarbela dea Swinhoe)
为害:幼虫咬食枝干皮层,严 为害:幼虫咬食枝干皮层,
重受害的影响植株生势,甚至整株 重受害的影响植株生势, 死亡。 死亡。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 毫米, 成虫:体长10~14毫米,翅展 毫米 翅展20~ 37毫米,雌虫体灰白色,前翅中央 毫米,雌虫体灰白色, 毫米 有一长约2毫米 毫米, 毫米的黑斑, 有一长约 毫米,宽1.5毫米的黑斑, 毫米的黑斑 外缘毛灰棕色与白色相间, 外缘毛灰棕色与白色相间,形成 7~9个的近正方形的斑。雄虫体黑褐色。 个的近正方形的斑。 个的近正方形的斑 雄虫体黑褐色。
六. 龙眼角颊木虱
(Cornegenapsylla sinica Yang)
为害: 成虫、 若虫在嫩梢、 花穗刺吸取食。 为害 : 成虫 、 若虫在嫩梢 、 花穗刺吸取食 。
雌虫体长2.5~ 毫米 雄虫体长2.0—2.l毫米,触 毫米; 毫米, 成虫 雌虫体长 ~2.6毫米;雄虫体长 毫米 角略短于雌虫。身体背面黑色,腹面黄色。 角略短于雌虫 。 身体背面黑色 , 腹面黄色 。 触角末端 对刚毛, 有l对刚毛,外长内短,呈叉状。颊锥极发达,向前侧 对刚毛 外长内短,呈叉状。颊锥极发达, 方平伸,圆锥形。翅透明,前翅具显著的黑色条纹, 方平伸 , 圆锥形 。 翅透明 , 前翅具显著的黑色条纹 , 后翅稍短,狭条形,无黑色条纹。 后翅稍短,狭条形,无黑色条纹。 毫米。 若虫 共5龄,体长 ~0.9毫米。复眼红色。体周缘有 龄 体长0.2~ 毫米 复眼红色。 分泌管,能分泌玻璃丝状物。 龄 龄若虫体形略长, 分泌管,能分泌玻璃丝状物。1龄、2龄若虫体形略长, 龄若虫体形略长 浅黄色, 龄若虫体形椭圆 体色红黄,翅芽出现。 龄若虫体形椭圆, 浅黄色,3龄若虫体形椭圆,体色红黄,翅芽出现。4 龄若虫体椭圆, 龄、5龄若虫体椭圆,黄色,翅芽明显。 龄若虫体椭圆 黄色,翅芽明显。
幼虫:老熟体长4.5 幼虫:老熟体长 mm,近圆筒形,黄白色,腹足 ,近圆筒形,黄白色,
趾钩单序二横带。 趾钩单序二横带。胸、腹节背面有一表皮粗糙区,腹 腹节背面有一表皮粗糙区, 末节背上有一短锥状突起。 末节背上有一短锥状突起。
生活习性
海南年发生1代 幼虫终年可见, 海南年发生 代,幼虫终年可见,成虫羽化高 峰期3—4月 24.5℃时卵期20.9天,幼虫期 峰期3—4月,24.5℃时卵期20.9天,幼虫期 335天,预蛹期 335天,预蛹期2—3天;蛹期20.9天;成虫期 预蛹期2—3天 蛹期20.9天 4—5天,成虫产卵于翘皮或裂逢处,单产 天 成虫产卵于翘皮或裂逢处,单产1 处1粒,幼虫孵化后即蛀入皮层,在皮层上下 粒 幼虫孵化后即蛀入皮层, 左右钻蛀。老熟就在蛀道上扩大作蛹室化蛹。 左右钻蛀。老熟就在蛀道上扩大作蛹室化蛹。
中华细蛾为害:幼虫钻蛀为害嫩梢、嫩叶、幼果和成果。 中华细蛾为害:幼虫钻蛀为害嫩梢、嫩叶、幼果和成果。
嫩梢受害干枯;嫩叶受害时先往主脉基部钻蛀, 嫩梢受害干枯;嫩叶受害时先往主脉基部钻蛀,可造成半 叶至全叶枯死;幼果受害脱落; 叶至全叶枯死;幼果受害脱落;成果受害在果蒂与果核之 间充满粪便。 间充满粪便。
形态特征
成螨:长约0.2毫米, 蠕虫形 , 头小 , 前伸 , 腹末端有一对 毫米, 成螨 : 长约 毫米 蠕虫形,头小,前伸, 长毛。若螨:形似成螨,腹部环纹不明显,尾端尖细。 长毛。若螨:形似成螨,腹部环纹不明显,尾端尖细。
生活习性 广东整年都有发生,5~9月为害最重。该 螨喜荫蔽,树冠下部和内部较多;成螨在叶 片或枝条上越冬。
荔枝泥蜂透翅蛾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3.5 mm,翅展 成虫:体长 ,
26.1 mm,紫青褐色;头上有细长 ,紫青褐色; 鳞片自后方递向前方, 鳞片自后方递向前方,有一黄白色 斑纹围绕复眼。前翅前缘、 斑纹围绕复眼。前翅前缘、外缘有 厚鳞片,中室部分透明, 厚鳞片,中室部分透明,后翅面无 翅鳞片,透明。 翅鳞片,透明。后胸与第一腹节上 有倒“ 字形纹, 有倒“品”字形纹,第一腹节后端细小。
成虫:体长 毫米, 毫米, 成虫:体长4~5毫米,翅展 毫米 翅展9~11毫米,线状触角为体长 倍;前翅灰黑色, 毫米 线状触角为体长2倍 前翅灰黑色, 中部有白色曲纹呈“ 形 静止时两翅合拢呈“ 旧称多[yao] 中部有白色曲纹呈“ W”形,静止时两翅合拢呈“ 爻”形(旧称多 纹细蛾) 翅近外缘有斑纹,后缘有长毛。翅长为宽的4倍 纹细蛾),翅近外缘有斑纹,后缘有长毛。翅长为宽的 倍。
龄体长约5 若虫5龄,1龄体长约 mm, 体色鲜红变至深蓝, 龄 龄体长约 , 体色鲜红变至深蓝, 口于腹部背面, 臭腺开 口于腹部背面,共4对,中间 两对能分泌突 对 液;2龄以后体 形变长,体色橙红,外缘灰褐色。 龄以后体 形变长,体色橙红,外缘灰褐色。
生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
年发生1代 成虫 、 月产卵最多 月产卵最多, 年发生 代,成虫4、5月产卵最多,一生产 5—10次,每次 粒,集中产,卵期长短与 次 每次14粒 集中产, 温度有关,18℃时20—25天;22℃时7—12 温度有关, ℃ 天 ℃ 若虫4月初开始孵化 初孵有群集性, 月初开始孵化, 天;若虫 月初开始孵化,初孵有群集性,数 小时后分散取食,有假死性,耐饥力强; 龄 小时后分散取食,有假死性,耐饥力强;3龄 后抗药性增强, 月份若虫成熟羽化 月份若虫成熟羽化, 后抗药性增强,6月份若虫成熟羽化,并大量 取食准备越冬,越冬后呼吸代谢旺盛, 取食准备越冬,越冬后呼吸代谢旺盛,脂肪 量下降,抗药性降低。 量下降,抗药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