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肾病防治指南(2019版)教学教材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77595f25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4.png)
05
糖尿病教育与心理支持
糖尿病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糖尿病基础知识
介绍糖尿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分型和并发症预防等 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全面了解糖尿病。
饮食与运动
指导患者如何合理安排饮食,掌握食物交换方法和运动 计划,以控制血糖水平。
1. 控制血糖和血压: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和 血压,以降低肾脏病变的风险。
2. 健康饮食:糖尿病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 低糖的饮食习惯,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
3. 早期筛查: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以便 早期发现肾脏病变。
4. 及时治疗:一旦发现肾脏病变,应及时采取 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等。
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 素,适量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
控制甜食和含糖饮料
规律运动
减少高糖食品和含糖饮料的摄入,避免加糖 和加工食品。
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如散 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胰 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药物治疗与管理
口服降糖药
01
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口服降糖药,如双胍类、磺
2023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目 录
• 指南背景和意义 • 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识别与评估 • 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 •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 糖尿病教育与心理支持 • 糖尿病的长期管理与预后评估 • 指南的实施与应用
01
指南背景和意义
糖尿病的危害与挑战
1 2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 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预期寿命。
中国糖尿病肾病防治指南解读
![中国糖尿病肾病防治指南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912e59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b.png)
根据病情轻重,糖尿病肾病可分为五 期,从早期的肾小球高滤过期到终末 期肾病,病情逐渐加重。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高血糖
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增高,肾小球基底 膜受损,蛋白质滤过增加。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引起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加重肾脏负担 。
遗传因素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某些基因突变增 加了患病风险。
CHAPTER 04
糖尿病肾病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策略
早期筛查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筛查,定期检测 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以便早期发现
糖尿病肾病。
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有效控制血压可降低糖尿病肾病的
发生风险。
控制血糖
保持血糖稳定,避免高血糖对肾脏的 损害,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措施 。
本指南详细介绍了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透 析治疗等,并强调了患者自我管理和定期随访的重要性。
指南实施建议与展望
加强宣传教育
本指南建议加强对公众和医生的宣传教育,提高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和重视程度。
推广最佳实践
本指南提倡在临床实践中推广最佳实践,提高糖尿病肾病防治的整体 水平。
开展研究与创新
中1-05
目录
• 糖尿病肾病概述 •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评估 •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与管理 • 糖尿病肾病的预防与控制 • 中国糖尿病肾病防治指南解读
CHAPTER 01
糖尿病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糖尿病肾病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 肾脏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之一。
本指南呼吁开展更多关于糖尿病肾病防治的研究和创新,为患者提供 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案。
中国糖尿病肾病防治指南(2019版)
![中国糖尿病肾病防治指南(2019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991970376baf1ffc4fad9b.png)
三、DKD的防治
2.抗高血糖药物 (1)二甲双胍:eGFR 45~59 ml·min-1·1.73 m-2减量,eGFR<45 ml·min-1·1.73 m-2禁用。
• 在肾功能不全时,二甲双胍可能在体内蓄 积,甚至引起乳酸性酸中毒。
• 蛋白尿并非使用二甲双胍的禁忌。
• 二甲双胍应在患者应激状态时(如严重感 染、急性心衰、呼吸衰竭等)停用,特别 是当患者有急性肾损伤时。
三、DKD的防治
2.抗高血糖药物 (4)噻唑烷二酮类(TZD) •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如吡格列酮和罗
格列酮)主要经过肝脏代谢,大部分 吡格列酮经胆汁由粪便清除。
• 罗格列酮可被完全代谢,无原形药物 从尿中排出,其代谢产物从尿液 (64%)、粪便(23%)排出,肾功 能下降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 严重肾功能障碍应禁用吡格列酮。 • 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不宜使用。
三、DKD的防治
2.抗高血糖药物 (7)SGLT2抑制剂 • 此类药物除通过抑制SGLT2降糖外,还具有降
压、减重、降低尿酸等额外获益,上述作用可 能与管球反馈、肾脏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善以及 某些代谢效应有关。
• 多项随机对照研究观察了SGLT2抑制剂在心血 管高风险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心血管安全性, 对肾脏次要终点进行了分析。恩格列净使肾脏 终点的风险下降39%,其中血清肌酐翻倍的发 生风险降低44%。卡格列净可使复合终点的风 险下降47%,其中白蛋白尿进展风险降低27%。 达格列净可使肾脏终点风险下降47%。
三、DKD的防治
(一)一般治疗 • 2.生活方式 • 生活方式干预还包括运动、戒烟、减
轻体重等。 • 推荐患者每周进行5次,每次30 min
与心肺功能相匹配的运动。 • 对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肾病中医防治指南
![糖尿病肾病中医防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68ca08f30722192e4436f6b7.png)
糖尿病肾病中医防治指南1、概述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为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
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及慢性高血糖所致的糖代谢异常、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脂代谢紊乱、血管活性因子、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氧化应激、遗传等因素有关,其基本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B M)增厚及肾小球硬化。
DN的患病率为20%~40%,目前,DN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致病因素。
DN早期,通过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可有效阻止病情的进展。
一旦发生临床期DN,则肾功能呈持续性减退,直至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本病属中医“水肿”、“虚劳”、“关格”等范畴。
2、病因病机2.1、发病因素:DN为素体肾虚,糖尿病迁延日久,耗气伤阴,五脏受损,兼夹痰、热、郁、瘀等致病。
发病之初气阴两虚,渐至肝肾阴虚;病情迁延,阴损及阳,伤及脾肾;病变晚期,肾阳衰败,浊毒内停;或见气血亏损,五脏俱虚。
2.2、病机及演变规律:DN初期临床症状多不明显,可见倦怠乏力、腰膝酸软,随着病情进展,可见尿浊、夜尿频多,进而下肢、颜面甚至全身水肿,最终少尿或无尿、恶心呕吐、心悸气短、胸闷喘憋不能平卧。
其病机演变和症状特征分为三个阶段。
2.2.1、发病初期气阴两虚,渐至肝肾阴虚,肾络瘀阻,精微渗漏。
肾主水,司开阖,糖尿病日久,肾阴亏损,阴损耗气,而致肾气虚损,固摄无权,开阖失司,开多阖少则尿频尿多,开少合多则少尿浮肿;或肝肾阴虚,精血不能上承于目而致两目干涩、视物模糊。
2.2.2、病变进展期脾肾阳虚,水湿潴留,泛溢肌肤,则面足水肿,甚则胸水、腹水;阳虚不能温煦四末,则畏寒肢冷。
2.2.3、病变晚期肾体劳衰,肾用失司,浊毒内停,五脏受损,气血阴阳衰败。
肾阳衰败,水湿泛滥,浊毒内停,重则上下格拒,变证蜂起。
浊毒上泛,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水饮凌心射肺,则心悸气短、胸闷喘憋不能平卧;溺毒人脑,则神志恍惚、意识不清,甚则昏迷不醒;肾元衰竭,浊邪壅塞三焦,肾关不开,则少尿或无尿,并见呕恶,以致关格。
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治疗指南课件PPT课件
![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治疗指南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5a59d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5.png)
在预防和处理复发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 医生的治疗和建议,定期进行复查和监测,以确 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谢谢观看
社交支持
糖尿病患者应积极参加社交活动, 与病友交流经验,互相鼓励支持。
05
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预后 与监测
预后评估
评估指标
评估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预后通常 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 程、血糖控制情况、血压水平、
肾功能等多个因素。
评估方法
通过实验室检查(如尿蛋白定量、 肾功能检查等)和影像学检查
(如肾脏超声、CT等)来评估患 者的病情和预后。
监测方法
通过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及医生的临床检查,来 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复发预防与处理
1 2 3
预防措施
预防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复发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包括控制血糖、血压、调整饮食和运动等。
处理方法
一旦患者出现复发症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如 调整治疗方案、给予药物治疗等,以控制病情的 发展。
根据国际公认的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标准,患者需满足尿白蛋白排泄率升高和 /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
诊断流程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肾功能、尿液检查和肾脏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 发现肾脏疾病。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引起的蛋白尿
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应通过肾活检和相关检查进行鉴别。
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治疗指南课件 课件
目录
• 糖尿病肾脏疾病概述 • 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诊断 • 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治疗 • 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护理与康复 • 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预后与监测
01
糖尿病肾脏疾病概述
【2019年整理】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9年整理】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4880a77be23482fb4da4c7b.png)
空腹血糖 mmol/l 7.0 IFG 6.1 IFG+IGT DM
IGT
7.8 负荷后2小时血糖 mmol/l
11.1
糖尿病的分型
糖尿病分型
• 临床阶段
–正常血糖—正常糖耐量阶段 –高血糖阶段
糖调节受损 糖尿病
• 病因分型
–1型糖尿病:两个亚型 –2型糖尿病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八个亚型 –妊娠期糖尿病
• 糖尿病诊断是依据空腹、任意时间或OGTT中2小 时血糖值 • 空腹指至少8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 • 任意时间指一日内任何时间,无论上次进餐时间 及食物摄入量 • OGTT是指以75克无水葡萄糖为负荷量,溶于水内 口服 (如用1分子结晶水葡萄糖,则为82.5克)
口服OGTT试验
• 早餐空腹取血(空腹8-14小时后),取血后 于5分钟内服完溶于250-300ml水内的无水葡 萄糖75克(如用1分子结晶水葡萄糖,则为 82.5克) • 试验过程中不喝任何饮料、不吸咽、不做剧 烈运动,无需卧床 • 从口服第一口糖水时计时,于服糖后30分钟、 1小时、2小时及3小时取血(用于诊断可仅 取空腹及2小时血) • 立即或尽早分离血浆及测定血糖(不应超过 3小时)
3-6%
全血标本室温放置4小时,血糖值下降
全血标本0-4℃放置6小时,血糖值下降 立即离心后血浆标本室温放置6小时,血糖值下降
10-30%
0.3-3% 0%
血糖测定
• 推荐测定静脉血浆葡萄糖,采用葡萄糖 氧化酶法测定
糖尿病诊断注意点
• 在无高血糖危象时,一次血糖值达到糖尿病诊 断标准者必须在另一日按诊断标准内三个标准 之一 复测核实。如复测未达糖尿病诊断标准, 则需在随防中复查明确 • 急性感染、创伤、循环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 现暂时血糖增高,不能依此诊断为糖尿病,须 在应 激过后复查
2019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防治临床指南
![2019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防治临床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4735b24bb68a98271fefabb.png)
• 2.以下情况需考虑NDKD,应注意鉴别诊断:(1)1型 糖尿病病程短(<10年)或未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 eGFR迅速下降;(3)尿蛋白迅速增加或出现肾病综合征; (4)顽固性高血压;(5)出现活动性尿沉渣(红细胞、 白细胞或细胞管型等);(b6)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的症 状或体征;(7)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或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antagonist, ARB)治疗后2~3个月内eGFR下降大于30%;(8)肾脏 超声发现异常[19]。 • 病因难以鉴别时可行肾穿刺病理检查。肾穿刺病理检查是 诊断DKD的金标准,有助于鉴别DKD与NDKD,指导临床 治疗,改善预后。
• 计算eGFR采用的常见参数包括年龄、性别、血清肌酐浓 度,推荐使用CKD-EPI公式(参考 )或MDRD公式。当患者 eGFR<60 ml· min-1· 1.73 m-2时,可诊断为eGFR下降。 但eGFR检测值可能有波动,当出现下降时应复查,以明 确DKD分期。 • eGFR下降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密切相关。近期 来自我国的研究显示,轻度的eGFR下降即可增加心血管 疾病风险[24]。
(二)评估指标及筛查
1.评估指标
• (2)eGFR • 肾功能改变是DKD的重要表现,反映肾功能的主要指标是 GFR。直接测定GFR对设备要求高、临床推广价值小,一 般用eGFR代替。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eGFR降低的 糖尿病患者均有尿白蛋白排泄增加。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 部分糖尿病患者无尿白蛋白排泄异常,但已经存在eGFR 下降[4,23]。
• 国外报道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DKD[4,5],目前我 国尚缺乏全国性DKD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文献报道国内2 型糖尿病患者DKD患病率为10%~40%[6,7,8,9]。 • DKD的风险因素包括高龄、性别、种族、长病程、高血糖、 高血压、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高盐饮食、血脂异常、 肾毒物质、急性肾损伤、蛋白摄入过多等[10,11,12,13]。 • 与不合并DKD的糖尿病患者相比,DKD患者死亡率更高, 且大部分死亡是由于心血管事件导致[14]。早期诊断、预 防与延缓DKD的发生发展,对降低大血管事件的发生、提 高患者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糖尿病肾病指南(2019)PPT课件
![中国糖尿病肾病指南(2019)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4591fb7375a417876f8f4c.png)
01
03 .
预 防 DKD 发 生 , 包 括 早 期筛查、改变生活方式、 控制血糖和血压等
02
早期治疗,出现白蛋白尿 或eGFR下降的DKD患者, 予以综合治疗(如优化降 糖、降压,合理使用 ACEI/ARB 等 ) , 减 少 或
延2缓0 ESRD的发生
DKD的防治
1
2
DKD的治疗
3
4
5
一般治疗 控制血糖 控制血压 纠正脂质代谢紊乱 其他防治措施
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与糖尿 病 患 者 白 蛋 白 尿 及 DKD 发 生 密 切相关。台湾一项回顾性研究 显 示 , 流 感 疫 苗 可 以 降 低 DKD 风险
30
DKD的监测及转诊
• 监测
CKD并发症的监测,如血压升高、容量负荷过重、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贫血及代谢性骨 病等
监测内容包括并发症相关症状、血压、体重、血电解质、血红蛋白(贫血者测定铁代谢指标)、 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和25-羟维生素D等
.
21
一般治疗
医学营养治疗
蛋白质摄入:对于非透析DKD患者, 蛋白质摄入大约应为0.8 g·kg-1·d-1
钠、钾摄入 :推荐DKD患者限 制盐的摄入少于6 g/d,但不应 低于3 g/d
01
.
生活方式
运动、戒烟、减轻体重
02
22
控制血糖
血糖控制目标
选药原则
血糖控制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血糖控制目标:
.
25
控制血压
使用ACEI/ARB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应定期随访UACR、血清肌酐、血钾水平,调整治疗方案 禁用于伴有双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 用药2个月内血清肌酐升高幅度>30%常提示肾缺血,应停用该类药物;如出现高钾血症,也应停用 该类药物并及时治疗
中国糖尿病肾病防治指南(2019版)
![中国糖尿病肾病防治指南(2019版)](https://img.taocdn.com/s3/m/2e2ebb6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9.png)
饮食调整
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 ,包括减少高糖、高脂肪、高 盐、高蛋白等食物的摄入。
规律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控制 血糖和体重,建议进行有氧运
动,如快走、游泳等。
药物治疗
患者需要按时服用药物,包括 降糖药、降压药、降脂药等,
以控制病情。
教育内容与方法
疾病知识教育
让患者了解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知识,提高对 疾病的认知。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定期肾功能检查
01
02
03
监测尿白蛋白
尿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的 重要标志物,需要定期检 测以评估肾脏受损情况。
监测肾功能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 尿素氮等指标,可反映肾 脏的排毒功能。
监测尿量
尿量变化可提示肾脏的浓 缩功能,如夜尿增多常提 示肾脏受损。
其他相关检查
血压监测
高血压是糖尿病肾病的重 要危险因素,定期监测血 压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控制 高血压。
糖尿病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 130/80mmHg以下,以预防心
血管事件和肾脏损伤。
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 剂(ARB)类药物,以降低尿蛋
白和保护肾功能。
血压控制应结合饮食调整和运动 治疗,以实现更好的效果。
血脂控制
糖尿病患者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控制在2.5mmol/L以下,以
背景和意义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 之一。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随着糖尿病的病程延长而逐渐增加,且一旦进入临床蛋白尿期 ,肾功能恶化的速度将明显加快。
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防治
![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1f13cba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a.png)
1.0
0.0 1990
1995
2000
2005
年
2010
2016
与糖尿病相关的CKD患者所有年龄死亡率 与糖尿病相关的CKD患者所有年龄DALYs率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
DALYs: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残疾调整生命年, DALYs测定因致死和非致死的疾病负担导致的健康损失,并通过总结由于过早死亡 和残疾年数(YLD)导致的生命损失年数(YLLs)来计算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9,11( 1 ): 15-28.
DKD的发病特点
高灌注、高滤过期
肾功能衰竭期 (ESRD)
活动后微量白蛋白尿
大量蛋白尿 临床DKD期
持续性微量蛋白尿 (MAU)
早期DKD的特征是尿中白蛋白排泄轻度增加(微量蛋白尿),逐步发展至大量蛋 白尿和血清肌酐水平上升,最终发生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1990-2016年中国因糖尿病导致的CKD的所有年龄和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和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s)率
死亡率(/10万人) DALYs (/10万人)
8.0
7.0 6.0 5.0 4.5/10万人 4.0
增加33.3%
6.0/10万人 189.1 /10万人
3.0 165.2 /10万人 2.0
增加14.5%
23rd Report of the Malaysian Dialysis and Transplant Registry 2015. https://.my/nrr/mdtr2015.jsp Accessed on: 27 June 20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定义与诊断
• (二)评估指标及筛查 • 2.筛查: • 2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时即可伴有肾病,确诊2型糖
尿病后应立即进行肾脏病变筛查。包括尿常规、 UACR和血肌酐(计算eGFR);以后每年至少筛 查一次。 • 1型糖尿病患者可在糖尿病诊断5年后筛查肾病。 • 定期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及诊断,延缓DKD进展。
一、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定义与诊断
•(二)评估指标及筛查 •1.评估指标: (3)其他 •除肾小球外,DKD还可累及肾小管和肾间质。 •有条件时,可对DKD患者的肾小管受累情况进行临 床评估,相关指标包括:尿α1-微球蛋白、β2-微球 蛋白等。 •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其他疾病,必要时行肾脏超声等 影像学检查,以帮助排除尿路梗阻、肾动脉狭窄等
DN)。 • 建议用DKD取代DN。 • DKD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病,主要包括肾
小球滤过率(GFR)低于60 ml·min-1·1.73 m-2和 (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高于30 mg/g 持续超过3个月。
一、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定义与诊断
•(二)评估指标及筛查 •1.评估指标: (1)尿白蛋白:推荐采用随机尿测定UACR反映尿 白蛋白的量。 •随机尿UACR≥30 mg/g为尿白蛋白排泄增加,即白 蛋白尿。 •在3~6个月内重复检查UACR,3次中有2次尿白蛋 白排泄增加,排除感染等其他因素即可诊断白蛋白 尿。
一、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定义与诊断
•(二)评估指标及筛查 •1.评估指标: (2)eGFR •肾功能改变是DKD的重要表现,反映肾功能的主要 指标是GFR。 •计算eGFR采用的常见参数包括年龄、性别、血清 肌酐浓度。 •当患者eGFR<60 ml·min-1·1.73 m-2时,可诊断为 eGFR下降。但eGFR检测值可能有波动,当出现下
一、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定义与诊断
•(二)评估指标及筛查
一、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定义与诊断
•(三)DKD的诊断 •DKD通常是根据UACR升高和(或)eGFR下降、 同时排除其他CKD而作出的临床诊断。 •诊断DKD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1、合并视网膜病变有助于DKD的诊断 2、以下情况需考虑NDKD,应注意鉴别诊断:(1) 1型糖尿病病程短(<10年)或未合并糖尿病视网膜 病变;(2)eGFR迅速下降;(3)尿蛋白迅速增加 或出现肾病综合征;(4)顽固性高血压;(5)出
三、DKD的防治
2.抗高血糖药物 (1)二甲双胍:eGFR 45~59 ml·min-1·1.73 m-2减 量,eGFR<45 ml·min-1·1.73 m-2禁用。 •在肾功能不全时,二甲双胍可能在体内蓄积,甚至 引起乳酸性酸中毒。
三、DKD的防治
(一)一般治疗
三、DKD的防治
(二)控制血糖 1.血糖控制目标及药物选择原则 •DKD患者的血糖控制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血糖控制目标:HbA1c不超过7%。eGFR<60 ml·min-1·1.73 m-2的DKD患者HbA1c≤8%。对老年 患者,HbA1c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至8.5%。 •由于CKD患者的红细胞寿命缩短,HbA1c可能被低 估。在CKD 4~5期的患者中,可用果糖胺或糖化血 清白蛋白反映血糖控制水平。
一、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定义与诊断
•(三)DKD的诊断 3.确诊DKD后,应根据eGFR进一步判断肾功能受 损的严重程度
4.心血管风险评估:糖尿病患者合并DKD后,心血
一、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定义与诊断
(三)DKD的诊断
二、DKD的病理
• 典型的DKD肾脏形态学改变包括:肾小球基底膜增 厚、系膜基质增宽、肾小球硬化、足细胞丢失;肾 小管基底膜增厚、肾小管萎缩及细胞凋亡增加、肾 间质炎性浸润、肾间质纤维化、管周毛细血管稀疏; 出入球小动脉壁玻璃样变,尤以出球小动脉的玻璃 样变更具特征性。
• 病理活检被认为是DKD诊断的金标准。
三、DKD的防治
• DKD的防治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为预防DKD发生,包括早期筛查、改变生
活方式、控制血糖和血压等。 • 第二阶段为早期治疗,出现白蛋白尿或eGFR下降
的DKD患者,予以综合治疗(如优化降糖、降压, 合理使用ACEI/ARB等),减少或延缓ESRD的发 生。 • 第三阶段为针对晚期DKD的综合治疗,包括ESRD 的肾脏替代治疗、防治ESRD相关并发症、减少心
三、DKD的防治
三、DKD的防治
(一)一般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戒烟、限酒、 限制盐摄入、控制体重等,有利于减缓DKD进展, 保护肾功能。 1.医学营养治疗 (1)总热量: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应使患者维持或接 近理想体重,肥胖者可适当减少热量,消瘦者可适 当增加热量。 (2)蛋白质摄入:大约为0.8 g·kg-1·d-1,摄入的
• 文献报道国内2型糖尿病患者DKD患病率为 10%~40%
• 与不合并DKD的糖尿病患者相比,DKD患者死亡 率更高,且大部分死亡是由于心血管事件导致。 早期诊断、预防与延缓DKD的发生发展,对降低
一、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定义与诊断
• (一)DKD定义 • DKD既往称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中国糖尿病肾病防治指南 (2019版)
内分泌科
摘要
• 本指南有以下特点: • (1)突出临床实用性; • (2)充分纳入DKD领域的中国证据; • (3)重视早期筛查; • (4)强调规范化综合管理的重要性; • (5)注重新型抗高血糖药物在DKD治疗中的作用。
摘要
•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 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 并发症之一。DKD是CKD的重要病因。
三、DKD的防治
(一)一般治疗 •2.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干预还包括运动、戒烟、减轻体重等。 •推荐患者每周进行5次,每次30 min与心肺功能相 匹配的运动。 •对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通过饮食、 运动合理减轻体重。 •研究显示减重(通过限制热量、增加运动,使体重 至少下降7%)可显著降低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