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观后感

合集下载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影视观后感——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其实我很少看纪录片类的电影,在以往我只是看那些有关自然环境或者古代历史的纪录片,像迈克摩尔的《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这类的讲述当下社会现实的纪录片。

虽然我比较喜欢科幻类的电影不过,看过迈克摩尔的这部电影之后,我还是被这部电影的内容和这位特别的导演深深吸引住了。

在看了迈克摩尔的这部电影之后,我也搜索了一些关于他的信息。

看完了迈克摩尔的资料后,我的总体印象是他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

他的性格非常有个性,他对资本家冷嘲热讽,却非常关心弱势群体和公共利益,从他的一系列的电影中可以发现他一直在为社会公益理念奔波。

例如他的电影《罗杰和我》里将矛头指向了汽车行业,在《医疗内幕》中他抨击了医疗保障制度,直到他的《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直接讽刺了资本主义周的本身。

总结这些我们能够发现,迈克摩尔一直在致力于揭发社会中存在的一系列隐含的或者尖锐的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他和我们在中国的“愤青”很像,或者更像愤青,毕竟他敢于公开的高调的将各类问题直接明了的公布于众,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到存在的问题和带来的危害。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里面涉及了很多在美国发生的事件和问题。

包括了经济危机后无法换上债务的人们被警察赶出他们的房子,人们的工资待遇变低,还有耸人听闻的“死亡保险金”事件,以及他暗示出目前的资本主义的美国已经被拥有巨大财力的资本家掌握在不断地榨取劳动者的税款。

而且为了使得人们能够更加的看清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的严重性,迈克摩尔同时给出了一些在几十年前也就是资本主义早起的社会现象,包括了一个普通工人能够通过一个人的劳动来满足一个家庭的需要,并且还能够有很多的结余和休息的时间。

与现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现在的忙碌和动作的繁重。

其实在很久以前人们曾经把美国的纽约当成是地狱与天堂的,用来表现其经济的复杂。

现在在中国人们都会把美国当成是一个理想的地方,在很多的人眼里美国很好的经济,教育,社会保障的条件等等,是人们移民的首选。

观《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有感

观《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有感

观《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有感第一篇:观《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有感一个关于制度与金钱的爱情故事——观《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有感从2008年开始的由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的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短时间席卷了全球,对各国的经济都造成了难以估计的影响,上到金融市场下到普通人的生活都受到了冲击。

众所周知,在美国贷款无处不在,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到处都是贷款的身影。

最富有的人的最高所得税被减半,不给工人们应得的工作,而是鼓励他们借钱过日子他们家庭的债务几近GDP的100%,个人破产大爆发。

透过影片,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危机中的美国民众的普遍情绪:愤怒、失望、焦虑。

通过一家被银行强制收回抵押房屋的普通人开始,影片就一直在陈述着这样一个事实:现在的资本主义已经不再正确了,所有的资本家都在为利益动机效忠,我们需要更民主的一种社会制度。

大量的事实,以通用汽车公司为例的大企业完全无视工人权益,通过大量解雇员工来减少支出,提升股票价格;宾州儿童关怀中心的权钱交易;飞机师的待遇之低,很可能是一次空难或者更多次的原因;大企业通过私下为员工买保险来赚取高额保险金。

这些都在证明着现在资本家们毫无人性的贪婪嘴脸。

正如片中说的“美国现在不知道怎么了,只剩下拥有所有和一无所有的人”这种贫富分化的厉害让美国人对这个宣扬人人平等的社会产生了动摇。

正如影片中说的,在那个时刻资本主义对于许多美国人都是一种罪恶,和所有善的东西相对,和社会公益相对,和同情心相对,和所有主流宗教信仰相对金融监管的缺失让这些银行家越来越无所顾忌,高风险意味着高收益。

普通大众哪里是那些金融精英们的对手,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让大多数民众的多年积蓄都打了水漂,信用违约让大批无法承担高额利息的人们无家可归。

美国的银行家们犯下的错却要用全部纳税人的钱去填补漏洞,这的确不公平。

美国人觉得不平等,可以示威游行。

做最坏的打算,即使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也可以在大街上发个牢骚,获得社会的关注。

血腥的商品观后感

血腥的商品观后感

血腥的商品观后感篇一:观后感《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观后感我们从生下落地的一刻起一直生活在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主张社会经济的各种发展。

中国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美国是发达国家,这是从小被灌输的思想,我们中的某人些有着崇洋媚外的思想,觉得美国的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好,那里的人民生活更富裕,人民民主更自由。

但是看完这不纪录片以后,我真心的觉得,还是社会主义更好。

按照资本主义的理想化定义,在该社会体制下生活的人民可以自由自在的选择工作,并获得相应的报酬。

但现实究竟如何?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之际,美国的土地上无数人因为丧失赎回权而被银行赶出家园;有的商人则与司法系统勾结兴建感化院,通过监禁犯错的少年大殓其财;还有的企业偷偷为员工投保,并待其死后赚其巨额赔偿金;而当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之际,华尔街的银行则向政府请求高达七千亿美元的救济金,这笔钱的最终走向却无人得知。

纪录片导演迈克·摩尔再次拿起摄像机,试图揭穿政客和商人剥削民众、暴敛钱财的真实嘴脸。

看完这部电影改变了我对美国,对资本主义的看法。

影片开始,我们看到,一群本应该保护人民群众财产以及生命安全的警察,他们用强制手段下驱逐令、在逼迫走投无路的人们变得无家可归;影片中,导演迈克·摩尔用几组镜头描述了美国的中产阶级,特别是底层百姓在金融危机之后,自家房屋被银行强行收回,不仅失去了价值不菲的房子,还不得不为了区区1000美元帮银行清理自己曾经居住过的房屋,便于让买家看房的场景。

我们可以看出人民的无奈,他们亲手把自己的家庭组建起来,里面有太多关于他们家人的温馨回忆,最后却自己无奈的把这些抹去。

相比于无家可归者的落魄与无奈,那些房地厂商的富足生活无疑是对资本主义中逐利与贪婪的最好写照。

后来影片讲述了关于员工死亡、员工所在公司获得赔偿费的事。

一个为公司辛勤工作几十年的员工突然在一次事故中丧命,死者家属不但没有得到赔偿,反而还得为昂贵的医疗费用买单,可死者所在的公司,却因为给员工买了意外保险,从保险公司那获得丰厚的回报。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的观后感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的观后感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的观后感在观看了摩尔纪录片之后,心里感慨万千。

纪录片中表现的资本主义的罪恶,引人深思。

迈克尔·摩尔的新片与目前已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不无关系,也依然延续了讽刺和搞笑兼具的特点。

摩尔将这部纪录片定义为揭露“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盗窃案”,讲述的是纳税人的钱是如何流入非银行金融机构中的,从而揭示金融风暴的根源。

本片通过一系列的例子来让人深入资本主义内部,了解资本主义本质。

片中介绍的把人驱逐出家园、从员工死亡中赚取人寿保险金更是让人毛骨悚然。

片中还隐约暗示人们对待不公要团结起来。

本片导演更是行为艺术般地去华尔街封锁大楼,对金融家实施“公民逮捕”,“帮美国人把七千亿要回来”,以一种近乎荒诞的行为表达自己的意愿。

在导演的镜头下,丰富的素材,精彩的剪辑,幽默的语言和犀利的观点就是导演的特色。

2008 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美国的土地上无数人因为丧失赎口权而被银行赶出家园;有的商人则与司法系统兴建感化院,通过监禁犯错的少年x其财;还有的企业偷偷为员工投保,并待其死后赚其巨额的赔偿金;而当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之际,华尔街的银行则向政府请求高达7000亿美元的救济金,这笔钱的最终走向却无人得知。

纪录片本身不错,而一年前还被美国民众拥护并誉为“社会主义份子”的美国领导人现在是如此窘迫,在观众看来,实在讽刺。

结尾是美国版的国际歌,在揭露事实方面,这部纪录片的确有其特别突出的地方,真实、诙谐,让观众在观影时也不免心中为之一紧。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导演的观点有失偏颇,毕竟没有深入华尔街内部,只是基于群众基层来看华尔街的时候,观点过干偏激。

在影片结尾,摩尔说到:“我拒绝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而我不会离开。

”这也是矛盾的地方,虽然有其罪恶有其不堪的地方,但是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资本主义是一个爱情故事,经济危机来了,美国人民就失恋了。

资本主义让你可以自由的做你想做的,可以自己创造你想要的东西,但并不意味着你就会成功。

一个爱情故事观后感

一个爱情故事观后感

观后感看完影片后,让我不禁感想,这部影片为什么以“爱情故事”命名,借助查阅资料,才渐渐更深刻的理解。

迈克尔·摩尔的电影都有一个奇怪的名字:从20年前讲述汽车业内幕的《大亨与我》到讲述校园枪击案的《科伦拜恩的保龄》,从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华氏911》到炮轰美国医疗体制的《神经病人》,迈克尔—摩尔在拥有一个拗口名字的同时,也在密切关注着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但是这部讲述金融危机的纪录片《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却将“爱情”放在了资本主义的前面,这是为什么呢?迈克尔·摩尔这么解释说:“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从德州的牧场到曼哈顿的大厦——无论在什么地方,我们都能找到如同爱情故事一般的现实情节剧。

这里充斥着欺骗、羞辱和背叛。

每天有1万4千个工作被丢失,它们到哪里去了?正好像是爱情故事一般,爱情的危机并不是爱情本身;经济的危机也不是经济本身的问题。

人民对金钱的爱欲导致了种种事件的发生。

这是个疯狂的、浮夸的、讽刺的举动。

面对着资本主义,我们痛苦、我们萎靡、我们苦恼。

想爱又不敢爱,可恨又不能恨——于是资本主义,就是一个一厢情愿的爱情故事。

”影片的开头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开始,讲述了罗马政府的衰败。

以美国和罗马帝国进行对比,其中的寓意不言而明,美国在衰落,看起来像是重复那些历史上那些必然衰败的规律:贫富差距拉大、没有技能的人找不到工作、娱乐至死、制度失效等等。

很明显,资本主义所说的自由市场和竞争早已被权利和利益所取代。

就像大坝,从裂缝开始导致逐渐崩塌,美国的银行家们犯下的错却要用全部纳税人的钱去填补漏洞,纳税人的钱却流入非银行金融机构中,美国经济进而崩盘产生了金融危机。

这就是资本主义,获取与给予的系统,以获取为主,从不会考虑普通的工人阶级也有他们的权利。

资本主义体制的基础就是:利益刺激,经商是为了赚钱。

如果你有资本,你就可以轻松地得到更多。

很快,一个人可以赚的比其他人的五倍还多。

富有的人可以越来越富有。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观后感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观后感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观后感资本主义:爱的反讽——《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观后感《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的导演迈克尔摩尔说:“它将是一部完美的‘约会影片’,它讲述了欲望、激情、爱情和每天消失的14000份工作。

那是一份被禁止的爱,一个不敢说出名字的故事。

我权且叫它资本主义。

”摩尔告诉我们那是对美国民主的爱,一个关于觉醒的故事。

爱情的故事开始总是甜蜜的。

美国人翘首盼望的一个美国梦,一个民主、平等的社会而最后他们得到了什么?美国人失恋了。

资本主义是一种以私有产权,私人掌握生产资料为特点的经济体制。

在这种制度下,商品和服务的分配及其价格主要由自由市场的竞争来决定。

在这种体制中,政府的主要工作是保护私有财产权,保障契约的进行,以及确保法治。

而美国的资本主义造就了各种削尖了脑袋投机牟利的高官和富人,勤恳的中产阶级却不断收到剥削,却还坚信着只要努力就有钱赚,殊不知财富早就坐拥他人之手。

摩尔回忆起自己的童年。

一个普通工人的幸福生活:能买得起房子、车子,能有休假和福利,能负担起一家的生活包括在家不工作的妻子,能负担子女读大学的费用,能有一份足够的养老金。

那时美国建立起了真正意义上的中产阶级。

而何时这个体制变坏了呢?摩尔明确的用事例来反驳,尤其是资本和自由市场可以让人们变得更有人性和幸福。

他揭露了美国航空业从业者被剥削,政府帮助少年犯的机构和法官勾结为了牟利给少年犯判重刑并且加刑,沃尔玛、宝洁等等大企业给员工投保从而从他们的早夭中获得死亡保险。

这一切都让生命与人性遭受扭曲。

宗教信仰被资本长久的洗脑改变了原本善与道德为动机的社会而被利润最大化和资本的益处所取代。

牟利者们先是利用你的不专业来欺骗你,在利用复杂的政商关系修改规则,利用自己的资源牟利,最后将你逼入窘境而你却被视为暴民和不守规则和无用的人。

电影的开头拿美国和罗马帝国进行对比,其中的寓意不言而明,美国在衰落看起来像是重复那些历史上那些必然衰败的规律:贫富差距拉大、没有技能的人找不到工作、娱乐至死、制度失效等等。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影评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影评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影评《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是08年美国金融危机激起全球经济衰退后,迈克尔摩尔对美国自由市场体制或者资本主义的思考。

导演将镜头对准美国次贷危机引致的金融危机,进而对症美国政治体制,深刻揭露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相信这个世界信奉社会主义的若干国家看完此片后定然拍手称快。

我们也是从小被灌输这方面的思想,此片当中揭露的有关资本主义那些贪婪、暴力等本质就是最好的印证,记录片,就是直接由经历者与参与者直接记录的,非常的有说服力,也震撼了我。

从小我们就痛恨那些所谓的资本家,视金钱如粪土,当然好早的时候这种思想已经渐渐改变,想想好像我们也区别不了什么吧,都一样。

所以说,有人问我,社会主义好,还是资本主义强,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

想想好像都一样,唯一不一样的是这种电影咱们这里肯定拍不成,而美国就能拍。

这种良性的反思会促进社会的进步。

在任何一种制度面前,大多数人都是自私的。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不是百忧解。

资本主义以及任何一种制度的逐利本性是建立在社会分配不均等的前提下。

我更愿意这样理解,资本主义更加现实,社会主义更加理想,当然这无法立刻实现,所以就有了最高理想-------共产主义,两种制度能够并存,一定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当然我们也不会像北朝鲜那样,幸而我们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出了文革。

再来谈谈美国,美国人民信仰资本主义,信仰美国梦,就像投入一场恋爱。

于是金融风暴是美国人民,尤其是美国平民的一次失恋。

而且似乎还是初恋失恋,于是痛得这样深刻,悲恸地让人叹息。

这部影片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百分之一的人控制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财富,这就是资本主义,没有道德可言。

从个人的角度,我们总是可以尽量保证自己不是最严重的受害者,但是总是有人会受到伤害。

我们总说要共同富裕,同时又抱怨所谓的先富和后富问题,却忘了资本主义还没有这个概念,我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在道德和现实之间做了一个很好的权衡。

从《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看中美经济

从《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看中美经济

从《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看中美经济摘要:美国导演迈克尔·摩尔拍摄的《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讲述的是纳税人的钱是如何流入非银行金融机构中的,从而揭示金融风暴的根源。

整部影片用讽刺的手法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抨击,从而显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诸多弱点。

本文正是在该电影的背景下,以”问答竞赛”的新颖形式对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进行对比。

关键词:美国经济;中国经济;对比话说中美之间经济制度优越性的纷争由来已久,可以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特此邀请拍摄《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美国导演迈克尔·摩尔与中国大学生某进行一次”问答竞赛”,以比较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与中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

问题1:贵国经济的主体是什么?迈克尔·摩尔:厄……好像这个没有明确的定义。

但可以肯定的是私有制的经济吧,换句话说就是少数人的经济。

少数人掌握、为少数人牟利的经济。

目前的美国就像古罗马一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就像电影中debbie downer说的那样:”人们的身份不再由他做了什么而决定,而是由他拥有什么而决定。

”学生某:显而易见,我们国家坚持的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这主要是我们国家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大的道理我不想多说,就说我们国家至少在一些方面可以消除剥削。

比如在国企中就没有剥削,因为在国企中没有人占有生产资料,也就没有人会无偿占有其他人劳动成果,自然也就没有的剥削。

问题2:贵国”先富”的人是为了什么?迈克尔·摩尔:这不是废话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先富”当然是为“更富”了!在电影中成群结队的群众对着”先富”们大喊”shame on you!”时,你就明白了。

学生某:”先富”是为了”共富”,”共同富裕”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而”先富”的手段也必须和只能是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

我们的党和政府不光是说说而已,即使是我们大的战略方针也能体现这一点。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观后感作者:黄虹苇班级:自动化0903 学号:09212069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将本片定义为揭露“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盗窃案”,确实是很贴切的,本片通过一系列的例子来让人深入资本主义内部,了解资本主义本质,对比最近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上学习的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令人感慨颇多。

关于资本主义,马克思曾经说过一段很经典的话:追求利润最大化和资本的私人积累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

“资本家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

一旦有适应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

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他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

”即使在当今世界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资本家们仍在变着法地愚弄底层的人民,去掠夺他们的财富,洗劫他们的家园。

不可否认,资本主义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曾经给社会的发展带来过无限的生机,尽管原始资本积累之路是一条充满血泪的辛酸路,但是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在一百年间的生产总量超过了此前所有时期的生产总量。

然而,资本主义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带有不可弥补的缺陷,无论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的大萧条还是今年的金融危机都不可辩驳的说明了这一点。

在影片中,导演向我们展示的是金融危机发生后,资产阶级利益集团让最底层的普通大众来为自己堵枪眼的真实情况,同时揭露了既得利益集团相互勾结的丑恶嘴脸。

纵观历史,尤其是资本主义出现后的人类历史,一切的战争、侵略或是金融危机的背后,都有一些庞大的利益集团的影子,庞大的财团通过战争或者经济制裁等手段“入侵”一些相对落后但是资源丰富的国家,他们派出“经济杀手”亦或是正规军,通过这种手段来控制这个国家的资源,控制这个国家的经济,这样他们就控制了这个国家的政府、人民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最终还要为他们的贪欲引发的灾难买单。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影评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影评

美国失恋了----观<Capitalism:A love story>有感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疑问之处再于“A Love story”,一部那么将现实那么赤裸裸展现在观众眼前的记录片,怎么就成了爱情故事?转念一想,噢,原来美国失恋了。

麦克摩尔,本片的导演,还身兼演员、编剧、制片的角色。

他的特殊之处在于他敢说,直言不讳的揭露本质,用一部部纪录片来探讨各种社会问题,也凭借他过人的天赋和独特的视角拿下许多纪录片大奖。

这部片子,也是获奖作品之一。

这部片子在一开始没有大篇幅地阐述导演的观点,他只是一段一段的播放各种事实:飞行员的收入不及一位工人,穷人的房子被强行回收,美国国会就是高盛的董事会,工厂拖欠工资倒闭等等。

随着影片的推进,导演拿出了让人震惊的例子:大公司为员工买高额保险,受益人写自己,为的就是等员工死了大捞一笔。

然后我们就赫然发现在这个搞民主、讲人权的国家里,人权和民主最后都归顺了利益。

于是,美国就这样失恋了。

美国人将他们的青春、激情都投入到了这个American dream里,到头来这个梦却破碎了。

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终究没有像亚当斯密预期的那样发挥它万能的力量,它没有因为美国人的虔诚就给他们一个期待的回报,American dream这个美丽的姑娘,像许多失败的爱情故事里的女主角一样,选择了富有的大老板,抛弃了善良的穷小子。

美国凭借几百年积累的老本,暂时坐稳世界第一大国的位置,以后的美国的社会不会像麦克摩尔描述的那样悲观,我们无法定论,因为越来越多的美国开始接受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会不会给美国的未来带来可能性,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近几年美国的经济危机开始暴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市场经济怎么就失去了原来的力量,我想在这里谈一谈我的看法:按照《国富论》的描述,市场经济形成于利益:消费者的利益、商人的利益、工人的利益、资本所有者的利益、不同行业的利益、同行业不同人的利益。

人类是自私的,总希望利益最大程度而的流向自己,而事实不会尽如人意,因为利益往往是对立的,这种的对立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制约和合作的关系。

观后感

观后感

道德家摩尔——评《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麦克·摩尔的纪录片《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刚上映初就获得一千四百多万美元的票房成绩,并获得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小金狮奖。

我们不禁疑问,一部批判“资本主义”的纪录片,何以深得民心,名利双收,在资本主义国家大获成功呢?要解决这个疑问,也许我们首先需要看看摩尔所批判的“资本主义”是什么。

影片开头也在问,“什么是资本主义?”有答:“一个自由经营的经济体制。

”那,“什么是自由经营?”“自由经营就是由市场决定生产。

”就是“竞争!”“利益刺激!”摩尔所指的“资本主义”,是以自由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体制,而资本主义经济最大的特色就是追求利润;在利益导向下,“大家都蠢蠢欲动,都想从他人的不幸中获利。

”这里,我们似乎听到了熟悉的批评论调。

理论上,自由市场依靠价值规律调整资源分配,并通过竞争促使劳动生产者不断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但是如果不加以调控,在利益刺激下引发恶性竞争,缺乏管制的自由市场会导致许多社会经济问题的产生,比如失业、贫富差距、资源浪费。

于是我们看到,在个人利益驱动下,美国资本主义社会里骇人听闻的罪恶。

华尔街制造出泡沫化的金融衍生品,诓骗民众抵押房产借贷投资,而泡沫破灭,民众在无力偿付高息贷款后被没收抵押品,驱逐出家宅。

大企业如通用公司,为保持自身竞争力,不惜大批量解雇员工,使成百上千万人瞬间失业。

企业甚至被允许在员工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其投保“已故农民保险”,在雇员死后获得丰厚的赔偿保险金,大赚死人钱。

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被压榨到如此地步,马克思见到也会震惊吧!在利益驱动下,甚至政府部门也转变成为盈利机构,像公司一样经营运作;企业型政府不为广大民众谋福利,而为少数富人牟利润。

政府对富人实行减税政策,而工人工资长年不见上涨,穷人被鼓励提前消费和借债生活,导致个人破产数量大增,犯罪率攀升。

政府不断解除对金融业的监管,甚至在金融危机后,提供给罪魁祸首华尔街7000亿美元的巨额资助。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感受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感受

这不是一个爱情故事——看《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有感我们热爱歌颂爱情,热爱歌颂美好的事物,看着有了爱情的男人女人走到一起,繁衍生息,这是人类最朴素最绚烂的情感,这是爱情。

而有一部电影,它用了一种特殊的方式歌颂着他的爱情,他叫迈克-摩尔,他用了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美国人的故事,一个所有生活在资本主义国家人们的故事。

可是这场爱情注定是一桩悲剧,就好像在你爱的如痴如醉义无反顾自己都被自己感动的之后的某一天,你发现,你爱的一切不过是你描摹出的幻想,这一切你都并不真正了解。

这就是这部影片要为我们讲述的故事,美国人民信仰资本主义,信仰他们崇高无上的美国梦,在他们奋不顾身的爱上后,才发现了令他们悲恸的真相。

这也是为什么,影片开头一个男人对着镜头一本正经地说:“这是一部有史以来最不同凡响的影片,因为里面有一些镜头不是和心脏病人和易感伤人群观看,若您属于以上人群或者您年幼敏感的孩子正在观看本片,我们强烈建议您带着您的孩子停止观看此片。

”之后,和着“路易路易”的欢快背景乐,无数抢银行的劫匪在屏幕里活蹦乱跳着,主创人员的名单逐一出现:A Dog Eat Dog Films Production……它将形象化的事物通过具体的演绎手法展现给所有人看,影片的开头迈克摩尔用一群抢劫银行的匪徒比喻了资本家将财富揽入自己囊中,区别只在于影片中的劫匪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无法无天的抢劫,而华尔街的金融高管们,是通过一系列看似正当的手段掠夺着普通民众的财富,这是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讽刺,这代表资本主义底层民众的愤怒。

美国很多知名的大公司为员工大量购买人寿保险(很有意思的名字,保险叫dead peasants),通过员工死亡而获巨额保险金;将青少年教养所私有化,法官将大量青少年送进这种营利组织获取利益。

显然,他在试图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资本主义本身既然鼓励牟利,那么如何又能避免为了牟利采取不道德甚至不法的行为?然而,这还不是正题。

摩尔的火力主要还是集中在华尔街上面。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观后感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观后感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观后感《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观后感《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是由美国导演迈克尔·摩尔执导的一部纪录片,于2009年上映。

影片以导演个人独特的幽默风格,探讨了资本主义对美国社会的影响,并呼吁对贫富差距和金融体系的改革。

这部影片在观看之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以资本主义为主题,通过对不同阶层人士的访谈和真实的案例,揭示了资本主义对人们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冲击。

导演通过许多悲剧性的故事,向观众展示了资本主义之爱情的无情。

在这个影片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个人命运的悲剧,更是对整个社会体系的控诉。

首先,影片揭示了资本主义对于劳工阶级的压迫和剥削。

在电影中,通过访谈和实地拍摄,我们看到了一些工人的生活现状。

在这个资本主义的世界里,他们只是被视为生产力的工具,他们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接受低廉的工资和恶劣的工作环境。

导演通过一些令人震惊的场景和事实,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了工人们所承受的痛苦和无助。

其次,影片还反映了金融体系的腐败和不公。

导演揭示了一些金融机构的不道德行为和对普通人的操纵。

在这个资本主义的世界里,金融机构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巨额利润,却无视对社会的责任。

他们纵容欺诈行为和金融泡沫的产生,最终导致了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

这使观众深感金融体系的黑暗和不可信任。

此外,影片还关注了贫富差距的加剧和社会阶层的固化。

导演通过对一些富人的采访和描绘,展现了他们奢华的生活和对财富的无止境追求。

与此同时,大量的穷人却生活在贫困中,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种贫富差距的加剧使社会越来越不公平,导致了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在这部纪录片中,导演迈克尔·摩尔并没有完全否定资本主义,而是试图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和改变。

他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提高工人的薪酬水平和改善工作条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以及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制度等。

通过这些方式,导演试图唤起观众对于社会公平和人道主义关怀的意识。

《资本主义》简介影评

《资本主义》简介影评

简介:《资本主义:一个爱情的故事》以摩尔一贯的讽刺和搞笑作风,以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用真实、准确的镜头语言,解构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的基因密码,在120分钟的时间里,通过一系列的例子描写了华尔街从繁华进入地狱的过程,讲述纳税人钱如何流入非银行金融机构中,从而揭示金融风暴根源,让人深入资本主义内部,了解资本主义本质。

片中介绍的把人驱逐出家园、从员工死亡中赚取人寿保险金更是让人毛骨悚然。

片中还隐约暗示人们对待不公要团结起来。

摩尔说“电影讲述了欲望、激情、爱情和每天消失的14000份工作,那是一份被禁止的爱,一个不敢说出名字的故事,暂且叫他资本主义”。

该影片希望以此刺激民众行动起来,改变现有的金融体系。

影评:《资本主义》着力勾画美国在金融危机后的“末世”景象:华尔街疯狂地制造金融泡沫从中牟利,而纳税人的钱却被政府不断投入这些因自己的过度投机而濒临破产的大型金融机构;大公司从死去的员工身上通过保险赚钱;法官从私营的保育机构收取回扣,枉顾公民权利;另一方面,大量普通美国人在危机中破产,被银行赶出自己的住房,流离失所;作为普通劳动者的飞行员靠救济、卖血过活;下岗工人门只能通过占领工厂维护自己的权益……总之,资本主义只是资本家对利润的爱,这种爱像所有的庸俗爱情故事一样充满了欺骗和背叛、贪婪。

影片将镜头对准了罢工工人、深受压榨的小员工和无家可归的边缘群体,其中一段视频展示了几个身强力壮的治安官强行破门将交不起房租的一家人赶出房屋的时候,目击者们不禁发出寒心的疑问:这就美国?是的。

这就是资本主义,一个获取与给予的系统,然而给予的是大部分民众,获取的是少部分受益者。

这就是资本主义,上位者残酷无情,下位者软弱无力,利益刺激使人人都想从别人的不幸中获得利益。

当商人与司法系统勾结兴建感化院,通过监禁犯错的少年大殓其财。

这个以盈利为目的的少管所对6500名少年进行了非法判罪并拘留。

无法理解,成人的野心利益权利欲望为何要牺牲掉孩子的青春与梦想。

资本主义 一个爱情故事

资本主义 一个爱情故事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概述:资本主义是现代社会经济体系的一种形式,它涵盖了商业活动、生产力、利润和私有财产。

在资本主义中,个人和公司可以通过投资和经商获得财富,并追求经济繁荣和成功。

虽然资本主义注重自由市场的竞争和货币交换,但人们对其对人性、社会公正性和爱情关系的影响有不同的看法。

本文将探索资本主义看似冷酷的本质,以及其对爱情故事的影响。

1. 资本主义与个人主义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个体的自由和个人利益被视为优先考虑的因素。

这种个人主义的追求使得人们更注重个人的经济独立和成功。

在爱情关系中,这可能导致人们倾向于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追求个体欲望的满足,而忽视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示例:杰克和艾米是一对恋人,他们都追求个人事业的成功。

杰克是一位成功的投资银行家,而艾米是一位崭露头角的律师。

尽管他们相爱,但他们的忙碌工作生活使他们很少有时间一起度过。

这使他们的关系变得表面化,他们开始怀疑对方是否真心对待爱情。

2. 财富与社会地位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财富追求常常与人们追求社会地位和权势相关。

这种追求可能导致在爱情关系中出现差距,因为财富和社会地位的差异可能带来不平等感和权力斗争。

示例:罗伯特是一位年轻的企业家,他在创业早期积累了巨额财富。

他与艾丽丝相爱,艾丽丝则是一位普通的办公室职员。

随着罗伯特的成功和财富增长,他经常把注意力放在他的事业上,而忽视了艾丽丝的情感需求。

这导致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和隔阂。

3. 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这意味着人们在追求经济成功和财富时需要与他人竞争。

在这种竞争中,个人的利益往往被放在社会合作和情感关系之上。

示例:莉莉是一位年轻而有野心的设计师,她在时尚产业中追求个人成功。

她与汤姆建立了一份深厚的感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目睹了时尚行业竞争的残酷和冷酷。

汤姆是莉莉的竞争对手之一,尽管他们彼此相爱,但在商业竞争中,他们不得不遵循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彼此的感受。

4. 资本主义与物质主义资本主义经济常常导致对个人物质追求的强调。

资本主义爱情故事观后感

资本主义爱情故事观后感

资本主义爱情故事观后感我曾经听过一个讲座,主讲的老师说到,苏联解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苏联的经济没有实现西方社会的金融化。

自从中国实施市场经济,引入了“股票”这些“只有资本主义世界才有的东西”,中国的经济也逐渐走上了金融化的路线。

这似乎是世界经济体制进化的一个必然阶段。

但是金融化的结果是什么呢?他会给不同意识形态下的国民带来怎么样的生活?我没有想清楚,至少在观看《资本主义爱情故事》之前没有想清楚。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全世界,尤其是经济对金融依赖程度非常高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冲击非常严重。

从麦克·摩尔的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出,底层百姓在经历金融危机后没有能力偿还贷款,于是作为抵押的房产被银行强行收回。

与其说是收回,不如说是被抢走。

很难想象,在美国屡次指责中国人权问题时对待自己的国民也会采用强盗一般的手段,而这种手段的合法化实施竟是在资本主义世界引以为自豪的金融相关法规的保护伞之下。

相比之下,还在金融化的道路上摸索的中国在08年的金融危机中收到的冲击没有明显的引起底层人民的生活变化。

至此,我们开始对资本主义世界宣传的所谓“资本主义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制度”产生了一定的怀疑。

用最简单的语言来形容资本主义就是,掌握着全社会90%财富的1%的人口具有影响整个社会尽情以及整个制度下人民生活的额权利。

当然,如果这部分人都是品质高尚的人,都是制定一切制度时都把其他阶级人民的利益纳入考虑的人,那么资本主义世界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世界。

但是,很可惜,人类的本性是贪婪的。

资产阶级的人只要有一丝贪念,那么他们制定的就不再是为整个社会的财富的增长作考虑的政策,而是本着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去榨取其他阶级人民的财富。

摩尔从中产阶级的角度,揭示了当今美国社会上层资产阶级利用其权利修改或制定各种不合理的金融政策去榨取其他阶级人民财富的这一现实,而当金融危机袭来,资产阶级的利益面临危机时又力求国家通过法案利用国家财政去挽救一小部分资产阶级的利益。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观后感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观后感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观后感《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是由美国导演迈克尔·摩尔执导的一部纪录片,该片于2009年上映。

从片名来看,这是一部关于资本主义与爱情的电影。

对于这部影片,观众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评价,我也就个人角度来谈谈我的观后感。

首先,我要说这是一部非常深刻和思-provoking的电影。

摩尔导演通过讲述一系列个人故事和真实案例,揭示了资本主义对人性的冲击和破坏。

电影通过富有感染力的画面和真实的情景,给观众们带来了强烈的共鸣和触动。

影片中,摩尔导演回顾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并重点关注了美国房屋市场和金融市场的问题。

通过展示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因为房屋拍卖而失去家园的悲惨情景,摩尔导演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对底层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还说明了资本主义的腐败和危害。

另一方面,该电影也展示了资本主义对人们的欲望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摩尔导演采访了一些曾在华尔街工作的人,揭示了他们不顾伦理和道德的行为,只为了追求金钱的无止境的欲望。

这种对金钱的无止境追求导致了人们的贪婪和道德堕落,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平等。

此外,影片还通过讲述一些个人故事,描绘了一些底层人民在资本主义体制下的艰难生活。

摩尔导演给观众们展示了一些低工资、劳作时间长、待遇差的工人们的日常生活。

这些工人们不得不接受不公平的待遇和压迫,他们的权益和尊严被无情地践踏。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给观众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电影向我们揭示了资本主义的阴暗面,以及资本主义对人们心理和社会价值观的摧毁。

同时,影片也呼吁观众们对资本主义的弊端和不公平现象保持警醒,并提出了一些反思和改革的思路。

影片结尾,摩尔导演给出了一些对抗资本主义的建议。

他提到了组织工会、参与社会运动、投票支持改革等方式,希望通过集体的努力来改变当前资本主义体制下的不公平和不平等。

虽然这些提议可能难以一蹴而就,但它们确实提供了一些思考和行动的方向。

总的来说,《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是一部非常震撼和有思想性的电影。

观后感

观后感

观《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有感对于资本主义,许多的哲学家都对此进行了复杂与深刻的探索和思考,并且一直意见相左,争论不休。

然而从2008年开始的由次贷危机逐渐演变而来的经济危机以美国为开端,在极短的时间内席卷了全球,对各国的经济都造成了难以估计的影响。

在美国,贷款消费成为不可阻挡的风潮,1%富有的人占据了99%的财富却享有最高所得税被减半的优惠,工人们没有得到应得的工作,而是被鼓励借钱过日子以至于他们债台高筑,个人资产破产大爆发,资本家和银行从穷人的苦难中获得了大量的廉价财富。

透过《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处在经济危机中的美国民众,他们普遍情绪愤怒、失望、焦虑,因为他们在危机中血本无归。

影片以一家被银行强制收回抵押房屋的普通人开始,陈述资本主义社会出现将公司员工当做商品从中获利的“血腥剥削”的冷酷事实,揭露资本家利用游戏规则从金融衍生品中疯狂敛财的丑恶行径,披露金融巨头通过金钱游戏来操控政治权利,践踏民主与法制的累累恶行。

个人对于利益的追求永远是资本主义不可或缺的动力,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源泉。

很多人去追求美国梦,最终沦为为少数人创造价值的工具,当很多人仍然坚定对于私利的追求是使得整个社会变得更为富有的不二法则时候,金融危机敲响了警钟。

影片所陈述的事实都在说明一个问题:资本主义暴露出的逐利性使得资本主义已经不再正确了,所有的资本家都在为利益动机效忠,我们需要更加合理的社会制度。

导演摩尔坚定地表达了对当前社会体制变革的信心,他鼓励人们为奥巴马投票。

社会制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生产关系,它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

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了决定社会意识。

资产阶级视私有制度为生命,视私有制为一切。

构筑在私有制这种物质关系上的资本主义社会自然会出现日益严重的两极分化,社会财富愈加集中在少数资本主义家的手上,整个国家的权力也会由这群人所掌控,结果就如影片描述的一样,有钱人有了一切,没有钱的人被剥削被压迫的同时也失去了一切。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观后感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观后感

观《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有感迈克尔·摩尔(Michael Moore)作为一名著名的纪录片导演,他所拍摄的纪录片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总能用镜头去展现生活中人们最真实的一面,多年来他一直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为弱势群体提供利益表达的渠道,同时对商业巨头们的丑恶嘴脸进行最深刻的揭露,其社会公义理念四处奔走、摇旗呐喊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在《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这部作品中,摩尔一如既往地对他人紧追不舍,但他并未将受访者作为电影的道具,只是用电影的镜头向观众们展现出了弱者的卑微和强者的丑恶,从而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特别是其中一些具有震撼力的画面来自其单刀直入的新闻采访,受访者多为深受雇主压榨的人们,毫不遮掩地反映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

首先,影片的题目就带给我很大的震撼,刚开始我以为这是一部讲述爱情的粗俗乏味的爱情片,但是当我把整部影片看完之后,我对这部影片的名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影片的名字“一个爱情故事”,何为爱情,这个爱情故事又是谁的故事呢,在我认为影片中的爱情象征了希望,美国人民的希望,这个爱情故事就是美国人民与资本主义的爱情故事。

不管美国人民经历了多么严重的危机,美国政府被金融集团怎样渗透,政府强制力机构如何打压,美国人民一直都对自己所处的资本主义国家抱着一种希望,希望底层人民的生活能够得到改善。

不过从影片最后,我们不难发现至少现在美国人民的这种希望尚未实现。

影片的开头以美国社会上存在的种种犯罪行为开场,让我马上明白了其实美国社会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社会,他们的高犯罪率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资本主义美丽的外表外表下依然潜藏着许许多多的问题。

接着影片列举了大量的事实,以通用汽车公司为例的许多大企业完全无视底层工人的权益,通过解雇大量的员工来减少支出,提升股票价格。

滨州儿童关怀中心的权钱交易,为了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以种种理由将许多无辜的少年儿童关进儿童关怀中心。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观后感早在100年前,马克思就对资本市场有过两句形象而又生动地描述:“股票交易所里的人都是豺狼;但如果没有资本市场,世界现在还没有铁路。

”08年的金融危机让世界陷入了经济大衰退,银行破产、企业倒闭、甚至连冰岛政府都难以幸免,《华氏9.11》的导演迈克·摩尔再次拿起摄像机,拍摄了《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这部纪录片,客观地阐述了“人性与贪婪”、“金钱与政治”、“富裕与贫穷”这些关乎所有人民生的话题,如果说早在1900年就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的美国存在着一些目前看来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那么对于致力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应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呢?场景一:驱逐令、无家可归;影片中,导演迈克·摩尔用几组镜头描述了美国的中产阶级,特别是底层百姓在金融危机之后,自家房屋被银行强行收回,不仅失去了价值不菲的房子,还不得不为了区区1000美元帮银行清理房屋,便于让买家看房的场景。

相比于无家可归者的落魄与无奈,那些房地厂商的富足生活无疑是对资本主义中逐利与贪婪的最好写照。

场景二:员工死亡、赔偿费;试想一下这样一个场景:一个为公司辛勤工作几十年的员工突然在一次事故中丧命,死者家属不但没有得到赔偿,反而还得为昂贵的医疗费用买单,可死者所在的公司,却因为给员工买了意外保险,从保险公司那获得丰厚的回报。

在资本主义制度如此完善的美国,竟也出现将公司员工当做商品从中获利的“血腥剥削”,不得不让人们重新反思这种制度的优越性到底真正的优越?场景三:金融衍生品、云里雾里;迈克·摩尔在华尔街的街头,询问一个个从华尔街各大银行走出来的人:什么事金融衍生品,无人应答,最后找到了已经已经破产的雷曼投资银行前副总裁,当他在解释什么事金融衍生品的时候,自己反而被绕进去了,相比之下,哈弗大学金融教授那磕磕绊绊地解释让人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

试问:连这些金融专家都解释不清的金融产品时,正是资本家利用游戏规章打捞一笔的绝好机会,难怪人们常说:华尔街自从它诞生起,就与贪婪影形不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主义:爱的反讽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观后感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的导演迈克尔·摩尔说:“它将是一部完美的‘约会影片’,它讲述了欲望、激情、爱情和每天消失的14000份工作。

那是一份被禁止的爱,一个不敢说出名字的故事。

我权且叫它资本主义。

”摩尔告诉我们那是对美国民主的爱,一个关于觉醒的故事。

爱情的故事开始总是甜蜜的。

美国人翘首盼望的一个美国梦,一个民主、平等的社会而最后他们得到了什么?美国人失恋了。

资本主义是一种以私有产权,私人掌握生产资料为特点的经济体制。

在这种制度下,商品和服务的分配及其价格主要由自由市场的竞争来决定。

在这种体制中,政府的主要工作是保护私有财产权,保障契约的进行,以及确保法治。

而美国的资本主义造就了各种削尖了脑袋投机牟利的高官和富人,勤恳的中产阶级却不断收到剥削,却还坚信着只要努力就有钱赚,殊不知财富早就坐拥他人之手。

摩尔回忆起自己的童年。

一个普通工人的幸福生活:能买得起房子、车子,能有休假和福利,能负担起一家的生活包括在家不工作的妻子,能负担子女读大学的费用,能有一份足够的养老金。

那时美国建立起了真正意义上的中产阶级。

而何时这个体制变坏了呢?摩尔明确的用事例来反驳,尤其是资本和自由市场可以让人们变得更有人性和幸福。

他揭露了美国航空业从业者被剥削,政府帮助少年犯的机构和法官勾结为了牟利给少年犯判重刑并且加刑,沃尔玛、宝洁等等大企业给员工投保从而从他们的早夭中获得死亡保险。

这一切都让生命与人性遭受扭曲。

宗教信仰被资本长久的洗脑改变了原本善与道德为动机的社会而被利润最大化和资本的益处所取代。

牟利者们先是利用你的不专业来欺骗你,在利用复杂的政商关系修改规则,利用自己的资源牟利,最后将你逼入窘境而你却被视为暴民和不守规则和无用的人。

电影的开头拿美国和罗马帝国进行对比,其中的寓意不言而明,美国在衰落看起来像是重复那些历史上那些必然衰败的规律:贫富差距拉大、没有技能的人找不到工作、娱乐至死、制度失效等等。

很明显,资本主义所说的自由市场和竞争早已被权利和利益所取代。

就像大坝,从裂缝开始导致逐渐崩塌,美国的银行家们犯下的错却要用全部纳税人的钱去填补漏洞,纳税人的钱却流入非银行金融机构中,美国经济进而崩盘产生了金融危机。

对利益和权利的追求成了资本主义的主流,我们还不希望变成那样,中产阶级就像桌边的小狗,再怎么努力都够不到富人的餐桌。

我们不希望自己效力十多年的公司在自己死去的时候把保险金记在账目表里,我们不希望耶稣在救人的时候会说出此类病症不属于投保范围。

人性和道德善良的一面在资本主义面前逐渐崩坏。

我们希望还原人心底最纯真最善良的一面,我们需要民主。

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无家可归的人、普通工人都有尊严。

最后30分钟,我记得,迈克尔·摩尔在号召人们使用民主而且人民已经觉醒。

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的时候,美国穷人很激动,那是他们的希望。

这就是民主的意义,它不但相信人们而且保护人们。

我们需要更团结,人们需要民主,人们要保护那些前人建立的制度。

人们在觉醒,麦克尔摩尔也在呼吁人们更加觉醒,去认识肮脏去用民主保护自己。

让人
们重新拥有曾经的美国梦。

杨扬
保险1班 1001427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