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水电工程Һ㊀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李㊀越,李国跃摘㊀要:随着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地球资源消耗也在不断加大,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了水土流失情况越来越重,森林面积逐渐减少,自然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损坏㊂在以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这是目前经济建设首要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就是可持续发展㊂基于此,文章就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㊂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利;可持续发展;重要性一㊁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一)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水土保持工作效率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同时,保证水资源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水利工程效益㊂因此,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水利的发展,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有效保护环境㊂(二)降低洪涝灾害发生概率目前,我国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有退耕还林㊁植树造林等,在增加植被覆盖率的同时提高了土壤涵养水源㊂降水量增加可以使更多水分进入到土壤中,若遇到暴雨天气,更多的水通过土壤渗透到地下,达到降低洪峰的效果,降低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㊂若地表水枯竭,土壤中的地下水就可以发挥自身作用进行补救,稳定地表径流量㊂因此,水利工作人员应科学做好水土保持规划工作,从思想上提高对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深入分析我国发生水土流失问题的原因,因地制宜地制订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㊂(三)提高水资源质量从水资源开发与利用角度进行分析,植树造林能防止水土流失㊂当雨水汛期来临时,植被能减少土壤流失量,降低土壤中包含的农药等对人体有害化学残留物流入河流的概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资源质量㊂水利工作人员在具体的水土保持工作中可通过增加植被覆盖率的方式治理水污染,同时,有效保护水资源㊂二㊁做好水土保持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一)加强水土资源保护技术的研究和推广首先,在水土保持过程中要加强理论研究㊁探讨和论证过程,解决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理论性不强㊁方法上落后等一系列问题㊂创建新时期水利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和理论体系,为扎实开展水土资源保护和水利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引和系统指导㊂其次,要调整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㊂要以提升水土保持工作系统性和可执行性为突破口,全面调整和系统优化水土保持工作中不合理㊁不系统㊁不科学的方案,在提升水土资源,保持治理效果㊁提升水利可持续发展科学性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水利工程建设新思想和新路径,采取合理调整㊁科学重构的策略,稳步㊁扎实地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目标㊂最后,要依靠科技成果的推广和新方法的应用控制与制止水土资源破坏加剧的基本趋势㊂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实际,在反复验证和系统检验的基础上,确保水土资源破坏现象不再继续扩大,为水利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缓冲平台和重构的机遇,在不断丰富水利可持续发展经验㊁提升水土资源保护技术水平的前提下,为全面㊁系统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目标,夯实科技㊁体系和方法奠定基础㊂(二)提高全员水土保持和可持续发展意识首先,要提高水利工作者对水利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水平㊂要将科学㊁稳步㊁可持续发展作为水利行业工作的基本共识,使水利建设者㊁决策者㊁执行者㊁操作者明确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根本意义,激发他们主动培养水土保持和水利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主动性,更扎实地开展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形成行业领域内㊁发展思想上的共识,为水利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科学㊁更为全面的认知基础㊂其次,要做好水利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全社会宣讲工作㊂要在整个社会利用传统媒体㊁现代化手段㊁网络科技元素进行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使水利可持续发展工作成为全社会认可㊁全体社会成员公认的共识,在认知上为系统㊁全面的水利工程建设和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将水利可持续发展内化成为整个社会的基本认知㊂最后,水利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还涉及与之相关的主体单位㊂在宣传教育中要结合各类主体㊁机构㊁单位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使他们能够明确水利可持续发展这一大目标下自身的价值和功能,有效调动相关主体的参与热情和主动性,为水利可持续发展建立起坚实的外部环境㊂(三)提高水利行业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一方面,要在整个水利行业建立起科学㊁系统的专业发展机制和技能提升体系,立足于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㊂以水利各项工作的内在需要和发展要求为基础,设置行业再教育㊁再提升机制,使行业内的所有人员能够在规范的体系中接受专业素质㊁通识技能㊁综合能力培训,把每个水利行业从业者看作是可以高效率发展㊁高效能提升的主体,立足于个体的发展需求和成长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水土保持㊁工程建设㊁管理科学等相关专业者的素质和能力,让主动发展和自主建构成为水利行业每个从业者的共识,在促进专业技能和素质科学发展与持续提升的前提下,达到水利可持续发展目标㊂另一方面,要走出水利行业的局限发展和提高从业者的素质和能力㊂要借助高等院校㊁专业机构㊁社会组织在培训㊁发展㊁教育㊁提升上的独特价值和专业优势,将水利行业从业者的培养工作纳入社会化教育的大体系中来,在有效提升整个社会资源利用效果和质量的基础上,提升水利行业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开辟水利行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新路径和新范式㊂三㊁结语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关键,而水利工程则是我国发展社会经济的一项基础行业,在这其中水土保持的影响巨大,是开展可持续发展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起到关键的作用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带动社会群众参与进来,通过国家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减少我国水土流失的情况以及洪水㊁泥石流等灾难的发生,一起创造和谐的生存环境㊂参考文献:[1]吕江.搞好水土保持与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9(21):82.[2]杨越.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农村科学实验,2019(4):116-117.作者简介:李越,李国跃,同创建设工程(沈阳)有限责任公司㊂791。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和管理手段,保护水资源、土壤资源和生物多样性,防止水土流失、环境退化,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水土保持的措施和管理以及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水土保持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保持水体的洁净和水源的稳定。
其次,水土保持能够防止土壤的侵蚀和流失,维护土壤的肥力和稳定性,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此外,水土保持还能够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和损失,提高生态系统的抗灾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水土保持的措施和管理水土保持的措施和管理主要包括植被恢复和重建、土地利用调控、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修复等方面。
首先,植被恢复和重建是水土保持的基础工作,通过合理植被配置和管理,可以有效增加土壤保持力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土地利用调控是水土保持的关键措施,包括限制开发和合理规划,确保土地利用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此外,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修复也是水土保持的重要手段,促进水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提高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效益。
三、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密切,水土保持的实施对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水土保持能够减少土壤侵蚀和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
其次,水土保持能够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生物栖息地和自然景观。
此外,水土保持还能够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保持,提高土壤的肥力和质量,为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提供基础。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和管理,可以实现水资源的保护、土壤的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为了实现更好的水土保持效果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水土保持的宣传和教育,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水土保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格局,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水土保持工作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进行分析,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措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1.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大量的水土流失导致了严重的土地贫瘠化和生态破坏,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土地荒漠化日益加重当前,我国的土地荒漠化问题依然严重,尤其是在北方地区。
荒漠化给土地的肥力和生产力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对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
3.水资源短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而水资源的供给却无法满足需求。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严重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
4.自然灾害频发水土保持工作不力,导致了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山洪、滑坡等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是水土保持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1.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政府要加强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建设,健全水土保持制度,建立健全的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完善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2.提高水土保持意识水土保持工作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水土保持意识,让每个人都成为水土保持的参与者和行动者。
3.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要加大对农田水利的投入,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耕地水平整治率,改善土地的水文条件,减少水土流失。
4.加强防护林建设防护林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风固沙、固碱保肥、保水保土、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重功效。
因此要加大对防护林建设的投入,扩大防护林面积,提高防护林的效益。
5.加大水资源管理力度政府应加大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力度,推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再生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6.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起着重要作用。
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
2 . 加 强 宣传 与执 法 , 提 高水保 意识
个 不 可忽 视 的因素 。近几 年来 , 政 府投 入 了大量 的人力 物力进 行水 土保持 工
作, 大 力建 设水利 工 程 , 同时进 行 三大流 域生 态环境 整体 工程 建设 , 但 治理 的步 伐依 然 比较慢 , 远 远不 能满 足 社会 经 济可 持 续发 展对 防洪免 灾 的要 求 。
建 筑理 论与 设计
水 土保持 与可持续 发展 关系 的研 究
摘要: 水 土 保持 工 作 - 9可持 续 发展 的关 系 密切 相关 , 水 土保 持 工作 离不 开 经济 的 可持 续 发展 , 经 济社 会 的全 面 可持 续 发展 更 离 不开 水土 保 持工 作 , 否则 将是 “ 无源 之 水无 本 之木 ” , 我 国水土 保持 中存 在 诸 多 问题 , 这 不但 需 要全 面参 - 9水土 保持 工作 , 而且 各 有关 部 门也应 加 强管 理 , 实现 水土 保 持工 作 与可 持续 发展 的有机 结合 , 做 到 自然环 境 与社 会发 展 同步 和 协调 。 关键 词 : 水 土 保持 ; 可持 续 发展 ; 关系 随着 经济 社会 的发 展 , 人们 越 来 越发 现水 土 保 持 与可 持续 发 展 的 密切 关 系, 经济 、 社 会 的可 持续 发展 离 不开 水 土保 持 工作 , 否 则社 会 的可 持 续 发展 就 是“ 无 源之 水 、 无 本 之木 ” , 没有 持续 的动力 , 水土 保 持 工作 同样离 不 开 经济 的 可 持续 发 展 , 经 济 的发 展 为水 土保 持 工作 提 供资 金 来源 、 技术 保 障 。 水 土保 持 工 作 应把 加 强 水 土 流失 的 防治 、 管 理 监 督 工作 放 在 第 一位 , 让 水 土 流 失受 到 有 效 的控 制 ,水 土 流失 的 地 区渐 渐 走 上 一 条经 济 生 态 系统 良好 循 环 的 的道 路。 虽 然 我 国的 水土 保 持工 作获 得 了稳 步 的发 展 , 正 在 进入 规 范性 、 健 康 化 的 轨道 , 但 依 旧存 在 许 多不 可 忽略 的 问题 , 只有 很好 的解 决这 些 突 出 问题 , 才能 保 证 水 土保 持 的可 持续 发 展 。
小议水土保持及其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近些来年, 随着国家对水一保持的重视, 水土保持专业技术人员需求量急剧上升, 因一 时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使得一部分相近专业的 技术人员流动到水土保持行业从事水土保持 工作。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整体性特点, 既体现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兼顾、协调的 基本内容上, 也应体现在可持续发展途径中, 这是现代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优化模式的实际 需求。
技术保障: 采取由生物、工程和耕作技 术组成的综合性措施, 改变立地条件, 增加植 被覆盖度, 增强土壤的抗蚀能力和蓄水保上能 力, 减少水土流失, 提高土地生产力。政府要 增加技术服务的供给。政府提供的技术服务 应包括编制水 七 保持建设总体规划, 技术培 训, 推广适用的科研成果, 提供优质种苗和有 效的市 场信息等。 组织建设:提高各级政府水土资源保护和 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充分调动和运用全社会 的力量, 组建水七流失治理联合体, 将上下游 项目, 农林牧渔等开发项 目 组成联合体, 统筹 兼顾, 综合评价。农户或企业的治理规模要适 度, 既不搞平均主义, 又要避免规模过分悬殊 带来的资源分配进而利益分配不合理的问 题。 制度建设:总结我国几十年水土流失治理 经验, 借鉴外国的管理方法, 完善有关水土流 失治理的政策和法规内容, 规范水土保持生态 建设的行动. 制定 “ 四荒”拍卖回收资金管理 条例, 使这部分资金能更好地为农民开发治理 “ 四荒”和脱贫致富服务, 身又能专存专用、 自
资 源 与环 境
小议水土保持及其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王辉
( 尚志市苇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 心
150623 )
摘 要: 现如今, 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时仅着眼 于土体损失、 夸大甚 至是言目 使用工程措施、 从字面上 理解植物措施, 没有意 识到防治 水体损失方面的保持利用、 忽略对风力侵蚀的防治、不考虑甚至于不知道植物侵蚀和化学侵蚀等。没有深人到防止土地退化方面的土 地保育, 使得方案的指导思想、采用的水土保持措施等与水上保持的根本目 的相去甚远, 没有考虑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实施水 土保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必须统筹规划, 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保证人与自 然的和谐,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本文在分析水土保持概念的
水土保持规划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水土保持规划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水土保持规划是一种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旨在保护、修复和改善土壤资源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然而,在实施水土保持规划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水土保持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问题分析1. 缺乏科学调研和数据支持:水土保持规划需要依托大量的科学调研和数据分析,以全面了解当地的水土资源现状和问题。
然而,现实中往往缺乏相关的专业调研和数据支持,导致规划制定不准确和不科学。
解决方案:建立相关的科研机构和专业团队,加强对水土资源的调研和数据收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 规划目标缺乏明确性和可操作性:水土保持规划需要明确具体的目标,但现实中往往存在目标模糊、不可操作的问题。
比如,规划制定的目标过于宏大,缺乏量化和时间限制,导致规划执行难度增加。
解决方案:制定水土保持规划时要确保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明确时间节点和具体措施。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沟通和合作,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可行性,确保规划目标的可实施性。
3. 缺乏多部门协同和整合:水土保持规划需要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的协同合作,但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资源分散和协调困难等问题,导致规划执行效果不理想。
解决方案: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制定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各部门的需求和利益,加强协商和沟通,形成统一的合力。
同时,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调整和改进规划,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4. 缺乏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识:水土保持规划需要广泛动员和参与社会各界的力量,但现实中往往缺乏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识。
许多人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和实施效益缺乏认识,对规划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不高。
解决方案:加强水土保持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水土保持的认识和意识。
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建立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引导和支持公众参与水土保持的实际行动。
当前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当前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水土保持工作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土壤质量、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当前的水土保持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将就当前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措施进行探讨。
水土流失问题是当前水土保持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农田面积不断扩大,为了增加农作物产量,大规模的垦荒和平整土地被大量采取。
这样的做法破坏了土地的物理结构和植被覆盖,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措施包括:1.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
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规划和布局农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避免大规模的均平地和垦荒,适当保留一定面积的湿地和水源涵养区。
2.改善土壤质量。
通过加强农田的有机物质补充、合理施肥和轮作种植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水分,减少水土流失。
3.加大植被恢复和保护力度。
通过种植防护林、草坪和草台等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和修复植被,维护生态平衡。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当前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和养殖废水等,都会被雨水冲刷到水体中,对水质造成污染。
解决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的措施包括:1.制定严格的农药和化肥使用管理制度。
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管理,限制使用量,并制定合理的施肥和施药方案,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残留量。
2.推广可持续农业技术。
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精细化农业等可持续农业技术,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3.加强养殖废水处理。
加强养殖场的管理,建立养殖废水处理设施,对养殖废水进行处理和排放,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水土保持经费不足是当前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另一个问题。
水土保持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治理和种植植被等工作,然而目前的经费投入仍然不足。
解决水土保持经费不足问题的措施包括:1.加大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经费支持。
政府部门应增加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投入,增加资金来源和渠道,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进行。
试论水土保持方案落实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水土保持方案落实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说到水土保持方案落实阶段,我就想起了那些年我们走过的弯路,踩过的坑。
水土保持,看似简单,实则是一门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这篇文章里,我就来聊聊水土保持方案落实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
让我们来看看水土保持方案落实阶段常见的问题。
1.落实不到位这是最普遍的问题。
方案制定得再好,如果落实不到位,那也只是纸上谈兵。
有些地方领导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觉得这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导致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打了折扣。
2.技术力量薄弱水土保持涉及多个领域,如地质、土壤、水利、林业等,需要专业的人才来支撑。
然而,现实中,许多地方的技术力量严重不足,导致方案难以有效实施。
3.资金投入不足水土保持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但现实中,有些地方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使得方案的实施变得捉襟见肘。
4.监管不到位水土保持方案的落实,需要严格的监管。
然而,有些地方监管部门的工作力度不够,导致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
我们来看看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1.提高领导认识要让水土保持方案真正落到实处,要提高领导的认识。
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让领导明白水土保持的重要性,从而加大投入,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
2.强化技术培训针对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我们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的能力。
同时,鼓励技术人员外出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和技术。
3.加大资金投入资金投入是水土保持工作的保障。
我们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加大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资金投入。
同时,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水土保持工作,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4.加强监管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对水土保持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全程监管。
对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
5.创新宣传方式我们要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如短视频、直播、网络文章等,宣传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同时,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水土保持工作中来。
6.建立长效机制水土保持工作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方案的持续实施。
水土保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是保护和修复水土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一项重要环境工作。
它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土保持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还能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田生产力。
农业活动是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常常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田生产力减弱。
大量的农药和化肥使用会导致土壤的污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而过度的灌溉水量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进一步破坏土壤结构。
因此,水土保持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种有效的水土保持方法是植树造林。
树木的根系有助于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同时,树木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植树造林既可以提供防护屏障,保护农田不受风沙侵袭,又可以为农民提供经济收益。
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农民可以种植经济林木,如果树和竹子,从而增加收入。
这种多功能的农业模式有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另一种重要的水土保持方法是合理的耕作管理。
采用梯田耕作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
通过梯田的布局,降雨水可以缓慢流经每一级梯田,减少冲击力,有助于土壤保持。
此外,合理的耕作方式还包括轮作和翻耕。
轮作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增加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翻耕可以松土、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通气性。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农田的产量,同时保护土壤资源。
除了植树造林和合理的耕作管理,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也是水土保持的重要手段。
农田水利设施可以改善农田的排水条件,防止农田积水,减少土壤盐碱化的风险。
同时,农田水利设施还可以提供灌溉功能,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源。
合理的灌溉措施可以避免过度灌溉,减少土壤盐碱化和土壤侵蚀的风险。
水土保持不仅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还对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保护和修复水土资源,水土保持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
良好的水土保持措施可以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维持生物圈的平衡。
同时,水土保持还可以保持水源地的稳定,减少水资源的损失。
水土保持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探析张亮
水土保持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探析张亮摘要: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不断的深入人心,人类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也在不断的增强,水利的发展和国家经济与人民生存息息相关,但是我国现如今的水资源现状却不是非常的乐观,我国现如今的水土流失情况和水资源现状对我国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论文从中国的水土流失现状和水土保持对于水利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提出水利的可持续性发展分析。
Analysi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ZHANG Liang(Water Resources Bureau of Ganyu District, Lianyungang City, Lianyungang, Jiangsu, 222100, China)With the concept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has been deeply rooted in people’s hearts, and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en constantly enhanced.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survival, b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 is not very optimistic.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ater and soil loss and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in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oil and water loss in China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by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利;持续发展Key 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water conservanc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1我国水资源发展现状分析近几年,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工业等行业也随之飞速发展。
当前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当前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水土保持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水土保持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 土地沙漠化严重在我国,土地沙漠化的问题十分严重,特别是在西部地区。
土地沙漠化加速了水土流失,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2. 水土污染问题突出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不合理的施肥农药使用等原因,土壤质量逐渐下降,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水土污染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 生态环境破坏由于过度砍伐森林、过度放牧等不良行为,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大量的植被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失去了平衡,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问题。
二、解决措施1. 加强生态修复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森林、湿地等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增加植被覆盖,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从根本上解决水土保持问题。
2. 推行农业可持续发展要大力推行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施肥、合理用水,减少农药的使用,推广有机农业,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减少农业污染。
3. 完善水土保持政策法规要加强对水土保持政策法规的完善和落实,加大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程度。
4. 加强监管执法要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管执法力度,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护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科学技术支撑要加大对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推动水土保持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效益。
当前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只有保护好水土资源,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双赢。
希望政府、企业和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水土保持工作,共同构建绿色和谐的美丽中国。
水利可持续发展中水土保持发挥的作用探讨
开发与利用 、 水 资源 的节约及水资源 的保护等 。在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
基础设施及基础产业 中占第一位的就是水利 。我国对于当前水资源的利 用上还存在着许 多问题 。以下五点是笔者总结的主要 问题 :①我 国的人 均 占有的水资源量比较低而且时空的分布也不均匀 , 采取粗放型的利用。 当前 ,我国总供水量 ,还不能充分满足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 。当我 国的经济社会 发展接近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 的时候 , 对 于水 的需求量将 会进一步的提高 , 到时供需的矛盾就会尤为突出。② 我国近几年频繁发 生洪涝和干旱等 自 然灾害。我国的洪涝灾害经常发生 , 几乎每年都有 , 再加上我国水利工程和城乡防洪标准的推广偏低 , 造成 的损失比较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 的快速发展以及干旱灾害 的时常发生,带来的直接损
上取决于水资源 能否可持续利用。水利 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
工程 ,涉到很 多方面 ,如水资源的开发 、利用 、治理 、配置 、节约 、
保护 、工程的运用与管理 、水利的投资与建设 、人才的开发与使用 、水 土保持 、防洪 除涝等 。其中 ,水土保持是水利可持续 发展 的一个重要组
3 . 4容易引发 出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由于植被破坏 、 径流改变. 土 壤乃 至地质结构受到影 响,一遇暴雨。极易形成山体 滑坡和泥石流 , 造 成山洪灾害 。滑坡 、泥石流等灾害除了冲毁房屋 、道路 、电力通讯 等设 施外 , 也将破坏农 田、水塘 、水库等水利设施.严重的还会影响航运 ,
水利可持续发展中水土保持发挥的作用探讨
殷 霞
延安 市水土保持 工作 队
陕西
延安
水土保持课题论文
水土保持学论文学院:应用科技学院专业:环境工程13-2班姓名:黄召峰学号:1322106045水土保持与可持续性发展摘要: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唯一途径,水土保持领域也不例外。
本文对水土保持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阐述了中国水土流失现状和水土流失的危害,最后对水土保持在水利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本人的见解和看法。
关键词: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途径水利正文一,水土流失的危害以及应对措施1,水土流失对水资源的危害。
水土流失减少水资源可利用量。
流域上游山丘区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降低蓄水保水能力;同时缺乏拦蓄降雨和径流的蓄水保水措施,就会使降雨时地表径流增大,流速加快,大部分降雨以地表径流方式汇集河道,成为山洪流入江河湖海,土壤入渗量减少,地下水得不到及时补给,水位下降。
暴雨时山洪暴发,暴雨过后又很快河流干枯、土壤干旱、人畜吃水困难。
据水利部门测算,由于超采严重,山东省已出现1.7万km2地下水负值漏斗区。
1977年以来,莱州市先后出现三次连续四年的严重干旱,水土流失使水库露底,河道断流,湿地干涸。
为抗旱,全市掀起了打井高潮。
超采诱发,过度超采加剧了海水入侵。
从1979年原西由镇北村地下水位观测井发现海水入侵到1999年的20年时间里,全市海水入侵面积迅猛扩展至278km2,平均推进速度为每年202m。
同时,水土流失淤积水库,阻塞江河。
地表径流携带泥沙和固体废弃物,沿程淤积于水库与河流中,降低了水库调蓄和河道行洪能力,影响水库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加剧洪涝旱灾。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年均输入黄河泥沙16亿t中,约4亿t淤积在下游河床,致使河床每年抬高8~10cm,形成“地上悬河”,对周围地区构成严重威胁。
建国以来,由于泥沙淤积,全国共损失水库库容200亿m3,据1981年莱州市6座中型水库和小于家水库测量计算,建库21年共淤积320万m3,占兴利库容的6%。
依此推算,全市水库、塘坝年平均淤积量96.3万m3。
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与措施
济生产模 式 中解脱 出来 ,缺乏产业 化意识 和资金投 入 。
( 2) 农 业 产出效益 井 ,产业 化 困难 重重
}于洪水增大 ,发生次数增加 ,表层土壤以泥沙形式 I j
长 期 以 来 ,找 任农 业 内 部 以粮 食 种 植 为 主 ,高 产 进 入 水体 ,水 体 中含 沙 培 增 加 ,增 加 r水 的浊 度 。 同 时 , 值 、高附 加 值 的经 济 作 物 及 畜牧 业 比例 过 低 , 导致 整体 农 流 失 的 士壤 中 含 有 大 量 的有 机 质及 残 存 的农 药 、肥料 等 物 业 产 出效 益差 农 业 业 化 x经 济 发展 的 重要 带 动作 用 已 质 ,这 些 物 质 随 土 壤 一 起 进 入 水 体 ,使 水 体 的 面源 污 染 加 寸 成 为 当 地 干 部 群 众 的 共 ,但 目前 尚处 于探 索 和 起 步 阶 大 :水 土 流 失 越 严 再 ,进 人 水 体 的 污 染物 就越 多 ,水 污 染 段 。主 要 问 题 一 方 面 是 产业 化 的 思 路 尚不 清 晰 ,缺 乏 龙 头 越 严重 ;如前所 述 ,水 土流失使 水库 、湖泊 、河 道等 发 企 业 的带 动 和 产 业 基 地 的 保 障 ;另 一 方 面 ,我 国西 部 地 区 生 淤积 ,同时 ,枯水季 节水量 减少 ,因此 ,造成 水体 的 一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相 对 滞 后 ,大 部 分 群 众 的主 要 投 入 及 大 部 分 稀 释 自净 能 力 下 降 ,水 环 境 容 量 减 少 ,水 污 染 速 度 加 快 。 耕地资源用来生产粮食 ,以解决温饱问题 ,尚未从小农经 三 、实现水 土保 持可持续发 展的措施
( ) 人 为 破坏 造 成 新 的水 土 流失 尚 未 得 到 有 效 遏 制 高 ,严 重 影 响行 洪 能 力 ,致 使 洪 水 宣 泄 不 畅 ,水 位 上 涨 , 1 因 此 经 常 出 现 1 一 遇 的 流 量 2 年 一 遇 的水 位 现象 。 0年 0 我 国生 态 环 境 受 到 较 严 重 破 坏 ,原 因是 多方 面 的 ,但
城市水土保持监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城市水土保持监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水土保持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在城市水土保持监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本文将就城市水土保持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监测手段滞后在城市水土保持监测中,往往采用传统的人工巡查和定点监测的方式,监测手段滞后,监测结果质量难以保证,且监测周期较长。
这导致了对城市水土保持状况的及时性和全面性无法保障,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
2.监测设备不足目前城市水土保持监测设备不足,无法满足监测需求。
尤其在一些新兴城市或者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监测设备更是匮乏。
一些设备已经老化,性能和精度已经不能满足监测需求。
3.监测数据质量不高由于监测手段滞后和监测设备不足,导致监测数据的质量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无法保障。
这为城市水土保持的科学评估和规划决策带来了困难。
4.监测成本较高城市水土保持监测成本较高,运行维护费用昂贵。
由于监测手段滞后、设备不足和数据质量不高,监测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提高。
二、对策分析1.提高监测手段更新换代要解决城市水土保持监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提高监测手段的科技含量和更新换代。
积极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如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监测技术等,提高城市水土保持监测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提升其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
2.完善监测网络体系建立完善的城市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覆盖城市各个重点区域。
通过建设城市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实现对城市水土保持状况的全方位、全时空监测,为城市水土保持的科学研究和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3.优化监测数据收集和处理加强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和共享机制,提高监测数据的利用价值。
开展城市水土保持监测数据的质量评估和核查,确保其科学性和可靠性。
4.降低监测成本发展城市水土保持监测服务产业,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监测运维服务,降低监测成本。
新疆水土保持现状及发展探讨
新疆水土保持现状及发展探讨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地势多为高山和盆地,气候条件严酷,土壤水分资源一直以来都是非常紧缺的。
作为全国最大的省级区域,新疆的水土保持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通过对新疆水土保持现状的调研,探讨该地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水土保持现状1. 土地退化严重:由于盆地地势较低平,容易受到风蚀和水蚀的影响,新疆盆地地区的土地退化问题比较严重。
据统计,新疆有超过40%的土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2. 水资源短缺:新疆属于典型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不足,水资源非常匮乏。
尤其是南疆地区,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导致农田灌溉难度增加,甚至出现了一些地区的农田荒芜现象。
3. 土地沙化严重:新疆幅员辽阔,大部分地区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土地沙化问题。
特别是在北疆地区,风沙天气频繁,导致土地沙化程度严重,造成了大片的荒漠化地区。
4. 措施不到位:尽管新疆政府一直在加大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投入,但是实际上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地域辽阔,工作难度大,另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或者农民对水土保持工作重视不够,致使了工作效果并不理想。
二、发展探讨1. 加大投入力度:新疆地处边疆,水土保持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需要政府更多的投入。
在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都应该加大力度,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加快水土保持工作的进程。
2. 科学规划布局:新疆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科学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地区的不同特点,科学制定水土保持规划,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水土保持技术,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效性。
3. 加强宣传教育: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政府应该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程度,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到水土保持工作中来。
4. 开展示范工程:政府可以在一些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示范工程,以此来引导和带动全社会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水土保持工作。
水土保持与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水土保持与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分析摘要: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不断的深入人心,人类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也在不断的增强,水利的发展和国家经济与人民生存息息相关的,但是我国现如今的水资源现状却不是非常的乐观,我国现如今的水土流失情况和水资源现状对我国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本文从中国的水土流失现状和水土保持对于水利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提出水利的可持续性发展分析。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利;持续发展1 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既能够满足当代人生产生活的需求,又不能够对后代人满足生产生活需求的能力造成危害的发展就叫做可持续发展。
人类在追求健康和生活的过程中必须中,必须要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不能够凭借科技来对资源进行过渡的损害,造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甚至耗竭资源的行为,并且,当代人也不能够仅仅只想为了目前的发展而对资源进行损耗的开采和破坏,这样就会剥夺后代人发展的机会,可持续发展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涉及到了各个领域,发展一直是人类追求的主体,但是现如今人们迅速发展的社会科技经济水平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都是建立在环境恶化和对资源疯狂开采的情况下的,所以说,在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进行经济的发展才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唯一的目标和途径,所以说,只有进行可持续的发展才能够让人类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
2 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水利包括了对水资源的利用,灌溉以及节约和保护等许多方面的内同,同时,水利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但是,我过目前在水资源的使用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是人均占有量的问题,我国人均对于水资源的占有量是非常低的,并且水资源的分布地区也存在着不平均的现象,并且,在使用水资源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大的浪费现象,总的来说,我国目前的总供水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并且,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情况也是非常粗狂的,不能够做到节约用水,浪费的情况也是非常的严重,现如今的我国经济正在飞速的发展,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也是进一步的提高,所以在此时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明显。
天祝县水土保持现状危害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天祝 藏族 自 县位 于甘 肃省 中部 , 山东端 。地处青 治 祁连 藏、 土、 黄 内蒙古三大 高原交汇过 渡地段 , 理 自 区划上 在地 然 属 青藏 高原 地带 。县境 西北端 同祁连 山脉 相连 , 东南端 没入 黄 土高 原 , 北接 近腾 格里 沙漠边 缘 。南北长 18 0m, 东 5. k 东 4 西 宽 12 0m, 面积 719m 。境 内海拔 高度 在 1 6 4. k 总 6 k2 4 0~ 9 4 7m之 间 , 8 8 相对高 差 2 1m。地 形 复杂 , 98 地貌 种类 多 。
由于植 被破 坏 、径流 改变 ,土壤乃 至 地质结 构 受到影
2 水土 流水 现状
天祝 县地 处河 源上 游 , 是石羊 河流 域 、 河流域 重 要 的 黄 水 源涵 养 区 、 源补 给区和水 土 保持重 要 预防保 护 区。 水 但随 着 全球性 气候 的转 暖和 县域 内人 口的增 长 , 人畜 活动 频繁 , 导 致源 头生 态环境 恶化 趋势 加剧 , 理与保 护压 力加 大 。 治 据
1 天祝 县基 本情 况
11 地 理 位 置 .
1 0mk 而且每 年仍在 不 断延伸 。 木林平 均高 度 由 2 . k /m , 9 灌 0
世纪 5 0年代初的 2 m左右 , 下降到现在的平均不足 l 下 m,
降 5 %以 上 ,覆 盖 度 由 当初 的 9 %以 上 ,下 降 到 现 在 的 0 0 6 % 右 , 降 4 %。天然 草原 “ 0左 下 0 三化 ” 面积不 断扩 大 , 严重 退 化 面积 达 l. 万 h 占草原 总 面积 的 3 . % , 草 高 37 4 m, 4o 牧 4 度与 2 0世 纪 5 0年 代 相 比 下 降 4 . % ,覆 盖 度 下 降 10 7 1. % , 量下 降 3. % , 11 产 1 0 0 种类 由原来 的 2 种锐 减 到现在 4 2
我国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与措施
2造成 河库 淤塞 ,降低 水利工 程 的效 益 . 由于表 层 土壤裸 露 ,在水 力的侵 蚀下 ,大 量泥沙 随地 表径 流流 向塘库 、江河 ,一 方 面淤 积的 泥沙减 少 了库 容 ,削弱 了水 库 的防洪能 力 ,减少水 库 的使用 寿命 ,严 重时 易造成 漫坝 、垮 坝 等灾 害 ,另一方 面造 成 沟渠江河 河 床拾高 ,严 重影 响行洪 能 力 ,致 使 洪水 宣 泄 不畅 ,水 位上 涨 ,因 此经 常 出 现 1 年 一 遇 O 的流量 2 年一 遇 的水 位现 象 。 0 3容 易引发 山体 滑坡 、泥石 流等灾 害 . 由于 植被 破坏 、径流 改变 ,土壤 乃 至地质 结构受 到影 响 , 遇暴 雨 ,极易 形成 山体 滑 坡和泥 石流 ,造成 山洪灾 害 。滑坡 、 泥石 流等灾 害 除了 冲毁房 屋 、道 路 、电力 通讯 等设施 外 ,也将 破 坏农 田、水塘 、水 库等水 利设 施 ,严重 的还会 影响航 运 ,使 河 道断 流 。 4水 环境 质量下 降 . 由于 洪水 增大 ,发生 次数 增加 ,表层 土壤 以泥 沙形 式进入 水体 ,水 体 中含沙 量增加 ,增 加 了水 的浊 度 。同时 ,流失 的土 壤 中含有 大量 的有机 质及 残存 的农 药 、肥 料等 物质 ,这些 物质 随土 壤一起 进入 水体 ,使水 体 的面源 污染加 大 。水土 流失越 严 重 ,进人水 体 的污染 物就 越多 ,水污 染越 严重 ;如前所 述 ,水 土 流失 使水 库 、湖泊 、河道 等发 生淤 积 ,同时 ,枯 水季 节水 量 减少 ,因此 ,造成水 体 的稀 释 自净 能力 下 降 , 环境容 量减少 , 水 水 污染速 度加快 。 三 、实现水 土保持 可持 续发展 的措 施 全面 实施水 土保 持可 持续发 展 战略 ,在水 土流失 综合 治理 中 ,实施水 土保持 措施 主要包 括 以下几个 方面 : 1注重历 史经验 ,坚 持综合 治理 . 以县 为 基 本单 位 ,以 小 流域 为 治 理 单元 ,以修 建 基 本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水土流失给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和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土流失;可持续发展
1.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其危害
1.1水土流失特点
1.1.1分布范围广、面积大
我国目前水土流失面积3.56×106km2,占国土面积的37%,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分布面积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流失相对较轻,其中西部 12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蚀面积达1.07×106km2。
1.1.2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
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及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特点各异,相互交错,成因复杂。
其中西南土石山区以水力侵蚀为主,并伴随有大量的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形式,且尤以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危害也最为严重。
1.1.3土壤流失量大
据统计,全国每年流失土壤为8.0×109~1.2×1010t,占世界总侵蚀量(6.0×1010t)的13.3%~20.0%。
1.2水土流失危害
我国水土流失的成因除自然因素外,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社
会经济活动造成的。
人们过多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植被破坏、土地沙化、石漠化,使得植被的水源涵养能力减弱、土层变薄,农药、化肥等随降雨冲刷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加之农药、化肥等农业化学物品随土壤流失而造成大面积污染,给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土资源构成了严重的侵害。
调查资料表明,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也往往是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
近50 年来,中国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2.67×106hm2,平均每年毁掉耕地 6.7×104hm2以上。
据统计,目前全国沙化土地1.74×108hm2,荒漠化土地 2.64×108hm2。
开发建设中的乱挖滥弃,加之项目业主意识淡薄,管理不善,常常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有的甚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长期以来,人们只是掠夺式开发自然资源,而忽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而且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如 1998 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给国民经济和下游两侧岸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2.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2.1水土保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条件。
水土保持不仅要防治水土资源的流失,更要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因此,水土保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2.2水土保持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
水土流失是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
毁林开荒、超载过牧、破坏地表植被以及地下资源的过度开采、开发建设等人为活动,加剧了水土资源的流失,进一步恶化了生态环境,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水土保持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国土整治,治理江河,减少水、旱、风沙灾害等服务,即在水土流失的区域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及农业耕作措施,以达到保持水土、提高土地生产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并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
只有实施水土保持,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3水土保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及社会结构的和谐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亦即离不开生态建设这一基础和纽带,而水土保持则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因此,水土保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3.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3.1流域综合治理典型案例
流域综合治理是水土保持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流域内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如山西省神池县朱家川河流域通过生物措施治理,森林覆盖率从7.8%提高到28.1%,水土流失面积减少
145.70hm2,年均侵蚀模数由3653t/(km2·a)降低到2510t/(km2·a);生物措施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也为当地群众带来经济收益。
经测算,项目林副产品收入人均735元,平均收入6975元/hm2,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全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三峡库区人口稠密型小流域的开发治理提供典型示范。
生态修复是水土保持的一项重要措施,其核心就是封禁。
实施封禁治理不仅能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而且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典型案例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是水资源破坏、环境恶化、土地占压、土地生产力下降或丧失;诱发重力侵蚀破坏土地、毁坏工程;岩土流失加剧,河流输沙剧增;更严重的是弃土弃渣侵占河道,抬高河床,影响行洪。
这不仅危害周围地区,而且对建设和生产安全亦构成巨大威胁。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是防治大规模扰动自然地貌情况下的人为水土流失,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最大限度地恢复和重建生态环境,保障建设项目的正常运行,实现持续发展。
如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省神池县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于 2003 年以来探索出一种治理水土流失的新模式,即在全县实行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一条流域)的办法。
有效地改善了城区生态环境,为我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城市面貌显著改观,为神池县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4.结语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为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水土保持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水源涵养能力减弱、面源污染,常常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甚至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
水土流失区经过综合治理开发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达到一个很高水平,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因此,水土保持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工程。
【参考文献】
[1]王锐亮,何丙辉,罗雷.城市水土保持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6,(01).
[2]田锋,石辉,黄林.三峡库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生物治理措施[j].人民长江,2005,(10).
[3]王学东,赵焕勋.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j].内蒙古水利,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