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给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和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土流失;可持续发展
1.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其危害
1.1水土流失特点
1.1.1分布范围广、面积大
我国目前水土流失面积3.56×106km2,占国土面积的37%,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分布面积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流失相对较轻,其中西部 12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蚀面积达1.07×106km2。
1.1.2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
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及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特点各异,相互交错,成因复杂。其中西南土石山区以水力侵蚀为主,并伴随有大量的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形式,且尤以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危害也最为严重。
1.1.3土壤流失量大
据统计,全国每年流失土壤为8.0×109~1.2×1010t,占世界总侵蚀量(6.0×1010t)的13.3%~20.0%。
1.2水土流失危害
我国水土流失的成因除自然因素外,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社
会经济活动造成的。人们过多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植被破坏、土地沙化、石漠化,使得植被的水源涵养能力减弱、土层变薄,农药、化肥等随降雨冲刷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加之农药、化肥等农业化学物品随土壤流失而造成大面积污染,给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土资源构成了严重的侵害。调查资料表明,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也往往是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
近50 年来,中国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2.67×106hm2,平均每年毁掉耕地 6.7×104hm2以上。据统计,目前全国沙化土地1.74×108hm2,荒漠化土地 2.64×108hm2。开发建设中的乱挖滥弃,加之项目业主意识淡薄,管理不善,常常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有的甚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长期以来,人们只是掠夺式开发自然资源,而忽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而且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如 1998 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给国民经济和下游两侧岸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2.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2.1水土保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条件。水土保持不仅要防治水土资源的流失,更要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因此,水土保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2.2水土保持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
水土流失是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毁林开荒、超载过牧、破坏地表植被以及地下资源的过度开采、开发建设等人为活动,加剧了水土资源的流失,进一步恶化了生态环境,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水土保持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国土整治,治理江河,减少水、旱、风沙灾害等服务,即在水土流失的区域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及农业耕作措施,以达到保持水土、提高土地生产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并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只有实施水土保持,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3水土保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及社会结构的和谐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亦即离不开生态建设这一基础和纽带,而水土保持则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因此,水土保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3.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3.1流域综合治理典型案例
流域综合治理是水土保持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流域内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如山西省神池县朱家川河流域通过生物措施治理,森林覆盖率从7.8%提高到28.1%,水土流失面积减少
145.70hm2,年均侵蚀模数由3653t/(km2·a)降低到2510t/(km2·a);生物措施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也为当地群众带来经济收益。经测算,项目林副产品收入人均735元,平均收入6975元/hm2,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全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三峡库区人口稠密型小流域的开发治理提供典型示范。生态修复是水土保持的一项重要措施,其核心就是封禁。实施封禁治理不仅能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而且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典型案例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是水资源破坏、环境恶化、土地占压、土地生产力下降或丧失;诱发重力侵蚀破坏土地、毁坏工程;岩土流失加剧,河流输沙剧增;更严重的是弃土弃渣侵占河道,抬高河床,影响行洪。这不仅危害周围地区,而且对建设和生产安全亦构成巨大威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是防治大规模扰动自然地貌情况下的人为水土流失,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最大限度地恢复和重建生态环境,保障建设项目的正常运行,实现持续发展。如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省神池县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于 2003 年以来探索出一种治理水土流失的新模式,即在全县实行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一条流域)的办法。有效地改善了城区生态环境,为我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城市面貌显著改观,为神池县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4.结语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为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水土保持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水源涵养能力减弱、面源污染,常常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甚至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水土流失区经过综合治理开发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达到一个很高水平,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水土保持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工程。
【参考文献】
[1]王锐亮,何丙辉,罗雷.城市水土保持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6,(01).
[2]田锋,石辉,黄林.三峡库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生物治理措施[j].人民长江,2005,(10).
[3]王学东,赵焕勋.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j].内蒙古水利,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