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社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第一节 概述
一、社会性、社会化及其相关概念
(一)社会性的多层含义
人类学:社会属性——与自然性相对
社会学:社会共性——与个性相对
——个体在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为积极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所形成和表现的心理特征,如社会认知、社会性情感、社会性行为等。
心理学:心理品质——与认知相对
(二)相关概念:社会化
个体通过学习,获得所在社会约定俗成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社会习俗、人际交往技能等品质,从而顺利适应所在社会的过程。
1、社会性与社会化、社会性发展的区分
(结果、静态) (过程、动态)
2、(1)社会化 ≈ 社会性发展(社会属性)
(三)社会化、社会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社会化 > 社会性发展(心理品质)
(2) 社会化 >社会性发展(社会共性)
(3)社会化强调个体如何融入社会的过程;
社会性发展侧重个体成长变化的过程。
社会性发展: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
内容:亲子关系发展
同伴关系发展
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攻击行为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社会性发展是学前儿童心理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的社会性及其交往能力的发展对于独生子女更具有现实性与迫切性
社会性的发展能促使儿童较好地适应现实社会生活
(一)家庭
三、社会性发展的动因
儿童自身因素
(一)气质
(二)性别
……
外部因素
(二)学校(教师)
(三)同伴
(五)文化……
学校
同伴
家庭
邻里
小环境
中环境
外环境
大环境
家庭-邻里
家庭-学校
学校-社区
亲戚朋友
学校
管理层
父母工作单位
文化
亚文化
传统习俗
民族特征
学前儿童发展的社会生态系统图示(U.Bronfenbrenner ,1989)
第二节 学前儿童依恋的发展与教育
一、依恋的定义、特点与表现
(一)定义
——指学前儿童与经常接触的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强烈、持久、亲密的情感联系。
(二)特点
(三)表现
1、最愿意与依恋目标在一起,感到最大愉悦
2、更多趋向依恋目标,与之分离会感到极大痛苦、焦 虑
3、依恋对象比任何人都更能抚慰学前儿童
1、发生在婴幼儿与其经常接触者之间
2、感情联结具有强烈性、持久性、密切性
二、依恋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月)
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月
)
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月-2岁)
第四阶段: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
三、依恋的理论
四、依恋的类型
4、认知理论:凯根(kagan)
依恋是怎样产生的?是先天固有的还是后天获得的?
1、习性学理论:鲍尔比(John Bowlby)
2、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Freud)
3、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Bandura)
(一)研究方法:“陌生情境法” 安斯沃斯(Ainsworth)
5、多重依恋关系理论
情境设计
情节 在场人物 时间 情境变化
1 母亲、婴儿 30” 母子进入房间
2 母亲、婴儿 3’ 母看孩子玩
3 母亲、婴儿、陌生人 3’ 陌生人进来
4 婴儿、陌生人 3’或少 母亲离开
5 母亲、婴儿 3’或多 母回,陌离开
6 婴儿 3’或少 母亲再次离开
7 婴儿、陌生人 3’或少 陌生人回来
8 母亲、婴儿 3’或多 母回,陌离开
(二)研究结果
1、依恋的类型
(1)安全型 65%-70%
(2)回避型 20%
(3)反抗型 10%-15%
2、各种类型依恋对象(母亲)的特点
安全型依恋
(1)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和需要非常敏感并迅速回应
(2)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来适应孩子
(3)积极的情感表达,充满爱抚
(4)积极鼓励孩子探究环境,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保护
(5)喜欢与孩子密切的身体接触
回避性依恋
(1)对孩子的信号和需要不敏感
(2)对孩子不感兴趣,不喜欢与孩子的身体接触,甚至躲避孩子的接触
(3)对孩子怒气冲冲,常以生气、发火的方式对待
反抗型依恋
(1)好像对孩子感兴趣,也愿意接触孩子,甚至亲密的身体接触
(2)对孩子的信号、需求常常错误理解,或捉摸不透,不能及时、恰当做出反应
(3)对待孩子的行为、态度多变,随自己的情绪、心境而定
(4)有时不守信用,哄骗孩子以求脱身
3、依恋类型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五、依恋的实质、影响因素及其促进
(一)依恋的实质——相互作用的质
2、如何促进:(1)认识孩子的气质特征,接纳孩子的特点
(2)合理养育:社交机会(量)
敏感、关爱(质)
一贯性、不欺骗
(3)社会支持系统
(二)影响因素及其促进
1、影响因素
(1)气质假说
(2)交往时间假说
六、早期依恋与学前儿童日后
发展的关系
1、依恋对婴儿具有重要的生存价值
“安全基地”、主动求助的对象、社会参照作用
2、依恋对学前儿童心理各方面发展具有广泛影响
后期行为、情绪情感、心理健康、社会交往
认知、智力发展
3、早年依恋对学前儿童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可以预测今后依恋的发展
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
一、亲子交往的概念
亲子交往是指儿童与其主要抚养人(主要是父母)之间的交往
亲子关系是指儿童与父母之间通过亲子互动建立的一种人际关系
二、亲子交往的作用机制
示范
行为强化
直接教导
三、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指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
麦考比和马丁(美)概括提出家长教养方式的四种主要类型:
权威型
专断型
放纵型
忽视型
四、亲子关系影响儿童社会化的机制
1.服从
2.模仿
3.认同作用
4.态度转变
第四节 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
2、选择性和决定性强
一、同伴交往的含义、特点与重要性
(一)含义
—— 个体与年龄相仿者或心理水平相当的 个体之间的交往。
(二)特点
1、平等性和互惠性
(三)重要性
群体社会化理论
1、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1)是个体社会性情绪情感的后盾
(2)对社交能力、行为、性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3)有助于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
2、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3、对学前儿童的认知、学校适应、学习等具有重要影响
(一)婴儿期(1-3岁)
1、6个月以前:交往并不具有真正的社会性质
2、6-12个月(同伴交往的第一阶段)
以客体为中心:交往集中于玩具和物品
受情境(玩具/母亲)影响;作用频率低,常得不到反应
3、1-1.5岁(同伴交往的第二阶段)
简单交往:交往具有了应答的性质
4、1.5-2.5岁(同伴交往的第三阶段)
互补性交往:更复杂、模仿、互补和互惠游戏
二、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
特点:1、相互作用数量增多
2、相互作用复杂性提升
3、蕴含的情感因素增加
(二)学前期(3-6岁)
帕顿 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协同游戏、合作游戏
交换游戏物品—口头交流—更复杂、互惠的游戏
1、年长儿童比年幼儿童更追求同伴的注意
4、使用更复杂的社会技巧,交往回合多
三、同伴交往的类型与特点
(一)研究方法
1、同伴提名法(peer nomination)
口头 / 照片 / 现场
正提名 / 负提名
个别施测
2、观察法
3、等级评定法
4、问卷法
5、谈话法(学前儿童、教师、家长
)
(二)类型与特征
1、受欢迎型儿童 13.3% 女 >男
2、被拒绝型儿童 14% 男 >女
类型特征: 同伴排斥、拒绝,同伴关系紧张,在群体中地位低
自身特点:积极主动、喜欢交往、缺乏适宜社交策略,消极行为多
类型特征: 同伴喜欢、接纳,非常愿意与他交往,在群体中地位高
自身特点:积极主动、喜欢交往、社交能力强,亲社会行为较多
易形成外部化问题,如逃学、人际敌意、暴力、犯罪
易形成内部化问题,如恐惧、焦虑、退缩
3、被忽视型儿童 19% 女 >男
4、一般型儿童 52.94% 女 ~ 男
类型特征: 同伴忽视、冷落,很少被提到,在同伴群体中没有地位
自身特点:交往态度消极、拘谨、退缩,社交能力弱,不知如何交往
主动性、友好性、策略一般。在同伴中地位一般,没有特别受欢迎但也没有被所有人排斥,同伴提名中没有获得极端的分数。
5、矛盾型儿童 (社会影响型儿童) 幼儿园极少
被接纳和被拒绝的分数都高,是指被某些同伴喜爱,同时又被其他一些同伴看作具有破坏性而不被喜欢的学前儿童。
(一)影响因素
1、学前儿童自身:
性格、气质、脾气等个性特征
能力(认知、社交)
行为特征(交往行为的主动性和正向性)
身体吸引力(长相、身高、体质、力气)
对自我社会地位的评价、体验和对社交失败的归因
四、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与促进
2、外界因素: (主要是家长和教师)
对学前儿童的基本对待方式(引导?讲理?解释?——
不搭理?不理解?强制、命令?简单粗暴?)
对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教育(重视、允许、创造条件、指导)
交往特征(交往的积极主动性、行为、能力)
自身特征:性格(急/慢性,内/外向,热情)
(二)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促进
1、促进学前儿童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
(1)重视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价值
(2)重视同伴交往对同伴关系建立的影响,为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创设有利条件
(3)积极发挥教师的支持行为和和谐师生关系对学前儿童支持性同伴关系建立的作用
(4)对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进行细致观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2、学前儿童不良同伴关系的矫正
a.针对儿童的特点
被拒绝儿童:交往主动积极,消极行为较多
被忽视儿童:交往积极主动性差、技能和策略缺乏
b.认知理解、情感体验、行为练习结合
行为训练法、认知训练法、情感训练法
第五节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一)定义:
一、社会行为概念
(二)分类
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反映出来的一系列
行为反应。
意向和结果
亲社会行为(向社会行为)
攻击/侵犯行为(反社会行为)
二、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培养
(一)亲社会行为概述
1、定义:
~ 是指个体想使他人或群体获益的倾向与行为。
表现:
同情、分享、安慰、谦让、帮助、合作、捐赠、救援……
2、亲社会行为与利他行为的关系
(1)利他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类,也是亲社会行为的高级表现形式。
(2)从行为的动机和意图区分,利他行为完全是为他人的利益考虑,一般的亲社会行为原因多样,可能利他,也可能利己,获得到奖励、回报、逃避批评,减轻消极体验等。
(二)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1、发展特点
a.随年龄增长总量增多
b.形式逐渐丰富多样
c.自发性提高
d.识别他人需要帮助线索的能力和移情能力增强
(三)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1、学前儿童自身
(1)社会认知能力
观点采择能力、移情能力
(2)自控能力
(3)气质、个性、自信等
对社会规则的认知能力
自我概念
2、外部因素
(1)成人
自身言行的影响
对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态度、要求和行为
创设和提供条件与机会,并给予指导、评价和强化
(2)同伴
提供认识、体验他人情感、感受的机会
榜样
行为实践机会
强化
3、文化媒体
4、即时情境因素
(1)学前儿童在当时情境下的即时状态
(2)亲社会行为可能接受者的特点:
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父母、兄弟姐妹)
心目中地位高的人(受欢迎的学前儿童、朋友)
明显需要帮助或明显会从帮助中获益的人
年龄、性别、身体状况
(3)当时的情境
如:别人的反应、情境线索
5、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社区环境
(四)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1、结合内、外因素,综合促进亲社会行为发展
2、创设适于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环境和教育
(1〕成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重视培养、有效强化
〔2〕同伴:榜样、重视学前儿童交往、评价
〔3〕注意媒体影响:内容选择、共同分析
3、注重对学前儿童自身的培养与促进
〔1〕发展社会认知/自控能力
〔2〕培养爱心/同情心/责任心,建立亲社会的自我概念
〔3〕帮助学前儿童发现、理解亲社会行为的效果
〔4〕具体方法:如角色扮演法、移情训练法
三、学前儿童侵犯行为的发展与干预
(一)侵犯行为(攻击性行为)概述
1、定义:
(从动机角度)
~ 是指任何有意地对他人的财物、身体造成损害或对他人精神造成伤害的行为。
2、分类
(二)学前儿
童侵犯行为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1、发生发展
(1)发生:
1岁末
(2)发展特点:
a. 量
b. 表现方式的发展变化
c. 表现目的的发展变化
3、性别差异
2、稳定性
(1)学前期—青年早期:相当的稳定性
(2)在一定干预条件下可以改变
生理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
男 >女
(三)学前儿童侵犯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5)即时情绪
1、学前儿童自身
(1)生理因素
(2)气质特点
(3)认知能力和社会技能
a. 社会信息加工能力
b. 言语能力
c. 社交技能
(4)自控能力
2、父母、家庭
(1)父母行为-榜样
(2)父母教养方式
Olweus(1980) 可以预言学前儿童侵犯行为的因素:
a.父母对学前儿童的态度:冷淡、排斥、拒绝
b.父母对攻击行为的容忍程度:纵容、忽视
c.父母坚持强制性的管教
d.学前儿童的气质:过于活跃冲动
e.父母双方的态度不一致、前后不一致
(3)家庭情感氛围
此外,家庭的社会阶层和经济状况、家庭结构
3、同伴
(1)儿童的 “受害” 经历
(2)观察学习及模仿
(3)同伴的强化
第一种: A侵犯B成功
强化A的侵犯倾向---- B观察学习
第二种:A儿童侵犯B, B儿童反击成功
1、B确认A的行为是敌意的,强化B对A侵犯
2、A认为B也表现侵犯,侵犯行为是许可的
3、或A证实自己对B敌意的猜测
(4) 同伴关系:侵犯性与被拒绝相互影响
4、教师
(1)教师对儿童的忽视和对侵犯行为的过度反应
(2)教师对儿童侵犯行为的纵容和干涉
a. 纵容
b. 干涉(方式方法)
c. 一致性问题( 前后 、 教师之间)
(3)教师对儿童及其侵犯行为的评价(不恰当)
5、幼儿园和学校
(1)物质环境
如:空间大小、材料的数量与种类
单调、令人疲倦--以侵犯制造兴奋
(2)精神环境
如:班级人际关系(C-C、C-T、T-T之间)
6、大众传媒(电视暴力)
7、社会文化
学前儿童自身
影响 父母、家庭
因素 教师
幼儿园、学校 同伴
外部环境 环境
大众传媒
社会文化
(四)对学前儿童侵犯行为的干预
1、控制侵犯行为的无效作法
2、 有效控制、干预学前儿童侵犯行为的具体方法
(1) 正确认识和评价学前儿童的侵犯行为
(2) 正面教导
(3) 减少对侵犯行为的强化
提高学
前儿童对侵犯行为有害结果的认识
帮助学前儿童掌握有效的社会技能
(4) 培养学前儿童的自控能力
(6) 创设非侵犯性的环境
(5) 树立正确的榜样
第六节 社会认知的发展
(一)社会认知的概念
——指个体对他人、自我、社会关系、社会规则等社会性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理解的心理活动。
“社会认知课题是很综合很广泛的。” (John Flavell)
(二)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特点
1、儿童社会认知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逐步区分认识社会性客体的过程
2、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核心体现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3、儿童社会认知各方面的发展是非同步、不等速的
4、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具有认知发展的普遍规律,但不完全受认知发展的影响
5、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与社会交往密切相关
观点采择能力
~ 是指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