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探讨

合集下载

基于广域网的继电保护系统

基于广域网的继电保护系统
证 安全 稳 定 地 运 行 。
在各 变电站的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 ( MV)之间相互通 P 讯 ,及 与 安装 在 电 力系统 调 度 中心 、变 电站 或发 电 厂的主站通讯 。构成 电 网广域 测量 系统 ( wAM s) ,
实现 对 地 域 广 阔 的 电 力 系 统 运 行 状 态 的 监 测 和 分 析 。
0引言
依 赖 电力 系 统 多 点 的信 息 , 对 故 障 进 行快 速 、
为 不 同 厂 家 的 装 置 之 间提 供 无 缝 的通 信 服 务 , m
C6 5 8 0正 是 这 样 的 一 个 国 际 标 准 。 虽 然 其 制 订 的最 l
可靠 、精 确 的切除 , 同 时分析 故 障切 除对 系统 安 全 稳 定运 行 的影 响, 并采 取 相应 的控制措 施 ,这 种 同
2 7
维普资讯
继 电保 护 技 术 ( ) 量 测 量 装 置( M U) 1相 P 。GP S同步 采样 记过浏览 器方便地 实时监 测
多站 间 的电压 电流 相 量和 功角 ,查 看历 史功 角 曲线
以内。
( ) 电站 自动化 系统成 功运 行的经验 为广域 保 4变 护 的实现提 供 了参考和 借鉴 。I Ec( n e n t0 a I t a i n l r
Eet tcncl o is n从 2 l r eh i mm si ) 0世纪 9 年 代开 始致 co aC o 0
力于 变电 站通 信 网络 和 系统标 准 的制 订工 作, 旨在
收 稿 日期 :2 0 — 72 0 60 —6
作者 简介 :王 渊 ( 9 9 ) 1 7 一 ,男,硕士 ,助理 工程师 ,主要 从事 继电保 护方 面的工作 。

方向比较原理框架模式下的广域继电保护系统研究

方向比较原理框架模式下的广域继电保护系统研究

方向比较原理框架模式下的广域继电保护系统研究作者:付强来源:《科技与创新》2014年第10期摘要:从广域继电保护系统的结构和算法入手,分析方向比较原理下的系统结构和一次设备、方向IED的表示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系统故障定位功能的实现,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广域继电保护系统。

关键词:广域继电保护系统;方向比较原理;一次设备;方向IED中图分类号:TM7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0-0007-02继电保护系统是电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必须确保其动作的可靠性和速动性。

近年来,各地频繁发生停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某一元件的损坏或电力系统检修中误动作的发生,电力系统潮流转移,进而导致后备设备的误动作,最终出现电网大面积的崩溃和故障。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立,人们对电网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大面积停电等大型故障。

随着广域测量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其在电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既能实现对电网安全运行的监测、控制和对故障的快速识别,又能对系统产生继电保护功能。

1 广域继电保护系统结构继电保护系统能同时基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保护电网的某一特定区域。

一般来说,将继电保护系统安装在变电站内,通过搜集所在变电站及其相邻变电站内方向IED设备的故障信息,能够准确地定位故障位置。

广域继电保护系统的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变电站内的方向IED设备将故障方向信息传递给广域继电保护决策系统,相邻变电站内的方向IED设备将故障方向信息传递给广域继电保护决策系统,然后由系统根据电网的结构准确定位故障的位置,接着向有关终端发出跳闸指令,隔离故障元件,这就是集中式继电保护系统。

集中式继电保护系统以变电站为中心,对广域继电保护决策系统的依赖性非常高,如果某套广域继电保护决策系统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运行时,其必将会影响到广域继电保护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因此,变电站级的广域继电保护决策系统可采用冗余的方式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毕业论文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毕业论文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毕业论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毕业论文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扩大,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的安全保障措施,其主要作用是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迅速切除故障部分,保护电力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运行。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毕业论文旨在研究和探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一、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电力系统中的电流、电压等参数,与预设的保护参数进行比较,当参数超出设定范围时,继电保护设备将发出保护信号,切除故障部分。

二、继电保护的分类继电保护可以根据其作用范围和功能进行分类。

常见的继电保护类型包括过电流保护、差动保护、距离保护、频率保护等。

每种类型的继电保护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适用范围。

三、继电保护的技术挑战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研究和实践中,面临着一些技术挑战。

首先,电力系统规模越来越大,继电保护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传统的继电保护设备可能无法满足需求。

其次,电力系统中存在各种复杂的故障模式,继电保护需要能够准确识别和判断不同类型的故障。

此外,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继电保护需要能够快速响应和切除故障,以减少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四、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继电保护也在不断演进和创新。

一方面,继电保护设备逐渐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可以更好地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另一方面,继电保护与其他电力系统设备的互联互通也日益紧密,形成了继电保护与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交叉应用。

五、继电保护的案例分析本论文还将通过对一些实际电力系统故障案例的分析,探讨继电保护在故障处理中的应用。

通过对故障原因的分析和继电保护的响应情况,可以评估继电保护的性能和可靠性,并提出改进方案。

六、结论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本论文通过对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分类、技术挑战和发展趋势的研究,以及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

广域一体化继电保护系统方案

广域一体化继电保护系统方案
t i w ch m et n i i u tto o po nsoft an p otc in ndt eba k p p o e tona e it g a e r s ci ey S h t h sne s e hei d v d al a in c m s ne t m i r e to a h c u r tc i r n e r td e pe tv l Ot a he
2 0 第 3卷 6期 09
20 09. Vo13, N O. . 6
南 方 电 网 技 术
S oUTHERN POW E S TEM R YS TECHNOLOGY
特 约专 稿
F au e t ls e t r dAr ce i
文章 编 号 : 17—69 2 0 )60 0 —4 40 2 (0 90 —0 90 6
3 .北 京 四 方继 保 自动化 股份 有 限 公 司 ,北 京 10 8 00 5)
摘要 :随着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继电保护正在向计 算机化 、网络化 、智能化 、一体化方向发展 一文章针对常
规继 电保 护 配 置 方式 存 在 的 不足 及 缺 陷 ,结 合相 关技 术的 发展 提 出 了广 域一 体 化继 电保 护 方 案 一 这 个 新 方 案 中 , 各 在 将
t e f n to s s c ss se p o e t n s c r y a d sa i t , a u e n f h t t n ae i tg ae , u ep o e to u c in h u ci n u h a y tm r t ci e u i n tb l y me s r me t e sai r n e r td b tt r t ci n f n t o t i o t o h o a d t e s c r y o e e u p n s a d t e s se i h tt n a e n t a e e . o e v rt e s se p oe t n a d c n r l f n h e u i ft q ime t n h y tm n t e sa i r o t h o we k n d M r o e h y tm r tc i n o t o o o s v r l u sai n l ae r l tg ae t o ltd d g t l y t m t h a i . e e a s b tt si a ra ae as i e r td i o ac mp ee i i se a e s met o n l on n as t me

广域继电保护与传统继电保护特点与区别

广域继电保护与传统继电保护特点与区别

广域继电保护与传统继电保护特点与区别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电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保护设备数量也迅速增加,截至2019年,国家电网公司拥有智能变电站5000多座,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约200多套,微机继电保护装置110万多套,其中220kV及以上系统保护设备数量接近20万台,年增大率达到5%。

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一次设备的故障次数也有所增加,2018年共发生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故障2360次。

面对不断增多的保护装置和故障次数,继电保护管理者不得不面对两个问题,一是要管理好现有的保护装置,确保及时发现继电保护装置的隐患,特别是如何减少周期性维护的次数,加大状态检修的力度。

第二个问题就是在电网故障的时候如何快速地获取整个电网的故障报告,特别是没有动作的保护装置是否运行正常,以往的分析都局限于动作线路的分析,基本不涉及到不相关间隔的保护装置运行分析。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广域继电保护与传统继电保护特点与区别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广域继电保护;传统继电保护;特点;区别引言今天,电力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增长,电力需求也在增加,中国电力系统基本进入了高压配电和智能电力的时代。

与此同时,一系列新技术的引进和系统因素的影响使该系统变得复杂,导致系统问题以及干扰和故障的后果更加频繁。

而且在人类或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系统会发生不可避免的事故中继保护的主要功能是快速、有针对性地移除或拆除系统故障,保护故障元件,避免故障元件继续损坏,并确保故障以外的元件不受影响;二是还能根据电力工作状态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控制,故障时能立即发出故障信号或线路触发。

随着智能电网的增加,电网的发展,经济效率提高,故障地区和电力消耗显着增加。

然而,由于自然环境持续恶化,造成持续故障和事故,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得不到充分保障。

1广域继电保护的作用随着现代互联网络规模的扩大,大规模中继保护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成本效益,同时扩大了受故障影响的地理范围和用户数量。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1. 引言1.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它承担着输送、分配和利用电能的功能。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人们引入了自动化和继电保护技术。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是指通过先进的控制和监测设备,实现电网运行状态的监测、分析和自动调节,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而继电保护则是指通过各种保护装置和机制,对电力系统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及时、准确地判别和隔离,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继电保护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持。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为继电保护提供了更为准确、高效的监测和控制手段,提高了保护的精度和速度;而继电保护则为自动化系统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确保系统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切断故障部分,防止故障扩散,保护系统设备免受损坏。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而高效的运行体系。

在未来,随着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继电保护将会更加重要。

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提高系统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继电保护是密切相关的,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推动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电力系统概述电力系统是指将电力从发电厂输送到使用者的系统,它由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

电力系统通常包括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站等设备。

输电系统主要负责将发电厂产生的电力输送到各个地区的变电站,再通过配电系统将电力送至终端用户。

电力系统的运行离不开自动化技术的支持,它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自动化技术可以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实时调节电力负荷、进行故障检测和定位等功能,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是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

它通过监测电力系统的状态和信号,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就会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系统发生故障甚至事故。

广域保护

广域保护

广域保护研究现状报告一、引言随着全国联网工程的实施,我国电网规模日益扩大,运行方式越来越复杂,对电网的保护和稳定控制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世界上发生的几次大停电事故都凸现了目前电力系统存在着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之间不能很好配合的严重缺陷,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应该从整体或区域电网角度加强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不仅要加强继电保护本身的可靠性,还要使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装置的动作相配合。

广域保护系统在获取电网广域测量信息基础上,以全新的方式解决了大电网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之间的协调问题,是今后继电保护的发展方向。

二、广域保护的定义和构成1、广域保护的定义及与传统继电保护区别广域保护可定义为:依赖电力系统多点的信息,对故障进行快速、可靠、精确的切除,同时分析故障切除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可提高输电线可用容量或系统可靠性,同时实现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功能的系统。

目前提出的广域保护系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广域信息实现安全监视、控制、稳定边界计算及状态估计等功能,其侧重点在广域信息的利用和安全功能的实现;另一类则是利用广域信息完成继电保护功能。

广域保护在电网保护控制中是基本定位于传统保护及SCADA/EMS之间的系统保护控制手段,国际大电网会议将广域保护的功能及控制手段等进行了定义,其动作时间范围在100ms~100S之间。

传统的继电保护主要集中于元件保护,以线路、母线、变压器、发电机和电动机等为保护对象。

传统保护以切除被保护元件内部故障为己任,主要通过开关动作来实现故障隔离。

各电力设备的主保护相互独立,不顾及故障元件被切除后,剩余电力系统中的潮流转移引起的后果。

比如故障元件被保护装置正确切除或正常元件被保护装置误切除后,由于功率的转移引起相邻电力元件的过载,导致过载保护动作等,这是传统继电保护的固有弊端。

广域保护更注重保护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可识别系统的各种运行状态(正常状态、警戒状态等),通过调节系统的P、Q和各种保护措施,同时实现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的功能,其中可能会有本地、远程开关的动作,以避免局部或整个系统大面积停电或崩溃等严重事故的发生,保证电网在故障后仍能保持所需的安全稳定工况。

广域继电保护及其故障元件判别问题的探讨

广域继电保护及其故障元件判别问题的探讨

广域继电保护及其故障元件判别问题的探讨【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社会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在整个供电系统中,继电保护是确保供电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在供电系统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近些年来,在电力企业不断发展、供电要求不断提高的趋势之下,我国的供电企业都在寻求电网改革和完善供电结构的有效途径,这就逐渐凸显出继电保护的重要性。

同传统的继电保护系统相比较而言,广域继电保护是一种更加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从广域继电保护系统的视角看来,广域继电保护系统虽然已经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故障元件的判别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本文将对广域继电保护及其故障元件判别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广域继电保护故障元件判别同传统继电保护系统相比较而言,广域继电保护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对广域继电保护系统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高度的重视,电力事业的研究工作者们也都普遍在寻求解决广域继电保护中对故障元件判别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好的完善广域继电保护系统,使广域继电保护系统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我国的电力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广域继电保护的概述所谓的广域继电保护,是指一种基于广域测量信息的继电保护。

在广域信息采集技术和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发展的不断刺激之下,我国的广域继电保护也呈现出了显著的发展趋势。

广域继电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消除供电线路中的故障,以维持供电系统的正常发展[1]。

2 广域继电保护中故障元件判别问题2.1 定值整定与配合中存在的问题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共同构成了整个继电保护系统,而电网的后备保护又由多段式保护来实现对近后备和远后备的保护,进而构成了整个广域继电保护系统。

现代电网的结构和方式是相当复杂的,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和保护整定值之间的配合也具有很高的要求。

并且继电保护系统中主要是通过就地检测和延时相配合,来实现对供电系统的保护,这样的继电保护方式在保证供电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和不足,这种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人员通常只是重视对供电系统的主保护,而忽视后备保护的重要性,甚至直接放弃某部分重要的后备保护配置。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之间的关系。

首先介绍了电力系统的总体概况,然后分析了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继电保护的作用。

接着深入探讨了自动化与继电保护之间的关系,并着重讨论了电力系统优化的实现。

结论部分强调了自动化和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未来发展的方向。

综合分析表明,自动化和继电保护在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提高效率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应加强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以推动电力系统的持续改进和创新。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关系分析、电力系统优化、重要性、未来发展、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一直是电力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电力需求的增加,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

研究背景是电力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得到广泛应用。

自动化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减少人为因素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而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保护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免受故障的影响。

继电保护设备能够及时识别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之间的关系,分析自动化与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优化方法,探讨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优化管理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分析现代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电力系统作为保障能源供应的重要基础设施,其稳定运行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而自动化和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装置可靠性研究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装置可靠性研究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装置可靠性研究摘要:随着人们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在此情况下,为保障智能化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确保供电质量,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然而,实际应用继电保护展开电力调控的过程中,经常存在设备、网络延迟等问题。

因此,加强对于继电保护在电力调控中的应用研究和探讨十分必要。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安全性引言电力系统公司通过采取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措施,加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将电网运行期间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保障其运行的平稳性,确保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不会受到影响,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因此,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对电力系统的作用十分重要,对其日常运行质量进行保障,能够有效提升人民用电环境的质量。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优势继电保护设施系统主要提供对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保护作用,依其不同的功能能够将其分为数据测量模块、逻辑判断模块以及指令执行模块这三部分。

通过他们共同作用,才能将其对电力系统的保护作用充分发挥,是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始终保持平稳。

继电保护装置有机电式、集成电路式、微机式等多种不同的结构,适用于不同的电力系统运行条件,不仅可以将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的位置快速控制防止其扩散,还能以最快的速度将其解决,避免为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

除上述特点以外,还具备以下优势:(1)继电保护二次回路装置内部结构非常简单,不仅体积小,重量也非常轻,其拆卸安装工作的操作也很简单便捷,鉴于此,该装置前中后期所有操作仅需少量人力物力即可维持运行,能够节省大量成本以及人力资源,将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有效提升。

(2)继电保护二次回路装置的信息化较强。

通过在其中融入高科技技术,增强其保护装置的平稳运行,达成保护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目的。

(3)如今,国内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水平发展十分迅速,将自动控制功能融入继电保护二次回路装置,能够进一步提升其工作效率,并加快故障的处理速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分析电力系统是由发电站、输电线路、变电站和配电线路等组成的,其中包含大量的设备、技术和运营管理的要求。

电力系统的运行必须依靠自动化控制和继电保护技术来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首先,自动化控制技术是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

自动化技术可以控制电力系统的各项参数和控制各种设备的操作,如调节发电机输出功率、控制变压器的变比、协调配电线路的供电能力等。

这些自动化控制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使得运行成本得到了控制。

例如,在电力系统负荷过大时,自动化控制可以及时响应调整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以保证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

其次,继电保护技术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的主要技术之一。

电力系统中存在着许多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的故障,如短路、过流、过压等,一旦发生这些故障,可能会对电力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和危害。

继电保护技术可以不仅能够快速地检测到这些设备故障,还能够将其隔离,从而防止故障的扩大,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继电保护技术中,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技术、故障检测方法、状态检测技术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继电保护技术密切相关。

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为继电保护技术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和数据,例如变电站和配电线路的运行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快速地识别并隔离故障设备。

同时,继电保护技术也可以为自动化控制提供安全保障,例如,通过监测电力系统状态,及时通知自动化控制系统故障的发生和位置,从而及时做出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运行必须依靠自动化控制和继电保护技术,它们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关键支撑。

在实际运行中,需要综合考虑自动化控制和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的发展与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的发展与分析
3 新 型 互黪 器 的应 用
对手继 电器 的保护技பைடு நூலகம் 发展 , 造成了另一个根本性的革命开始 ,

那就是光学 电流 互感 器 ( O T A ) 、光学 电压互感器 ( O T V ) ,并基于这 种变压器在 电力系统保护 中的应用 。国外很早就 已经开始生产 O T A 、 O T V ,并在该领域 应用 了很长时间 。其与传 统的 T A 、 电视相 比,其 明显的优势 :实现了高压和弱 电的完全绝缘 、测量光纤传递无 电磁 干扰 、无 c T饱和 问题 、宽广的频率响应。这些功能的特点将使得 多 种保护技术 的性能得到改善,并且彻底 改变 保护技术 的应用条件和
用。
【 摘
要】 本文主要 围绕电力系统 中继电保护技术的新发展和
新应 用进行 分析 ,主要介绍 了如今 国内外最新的电力 系统继 电保护 的新技 术,从 而分析新技 术的发展 方向和核 心解决的 问题 ,希 望对 以后我 国继 电保护技 术的发展 和应用提 供一些帮助 。
【 关键词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应用;分析
电力科技
电力系统继 电保护新技术 的发展与分析
朱 伟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 1 0 0 6 1)
题 的重要保 障。研究人员表示 ,对于 电力系统保护 安全 ,广域 保护 可 以被定义为 : 对整个 电力系统运 行状态 的多点信息有效性 的应用 , 实现对 电力系 统相关 故障及时 、准确和可靠 的参 与解 决方 案来 进行 处理 。在此基础 上,也可 以实现故障去除相对于整个 电力 系统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 的影响研究 。从这个角度来看 ,通 过应用适 当的控制 措施 ,使得整个 电力系统的继 电保护功能和相应 的自动控 制功能完 全集成于 一体 。从实际应用的观点来看 ,电力系 统继电保 护中广域 保护系统 的实现 类型,可分为 两大类 :一,信息的方式的广域应用, 是完成 电源 系统正常工作条件下 ,包括安全 监控 功能的应用控 制功 能 , 以及 实 现 状 态 估 计 功 能 的重 要 途 径 ,其 次 , 通 过 对 广 域 信 息 的 可靠性应 用,以完整的 电力系统为 中心,使 得整 个继电保护的可靠 性 功能得 以实现 5 自适应控制技术在 电力 系统继 电保护 中的应用分析 从理论上讲 ,在 电力系 统保护 中使用 的 自适应控制技术在使用 过程 中的主要定义是 ,结合 电源系 统的工作 状态 和故障状态,改变 电力系统中的操作模式 ,以实 现整个过程 中的电力系统保护性能的 可靠性, 以确保操作特性和保护继 电整 定工作与整个 电力系统 的正 常运行,从而实现状态调整 的适应 性。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 ,电 力系统保护 ,通过应用 自适应控制 技术方法,以确保最大程度 的保 护,以适应 电力系统 的运行状 态中涉及的各种变化,从而起到继 电 保护性能显着提高和优化 的作 用。更关键的一点是:建立的 自适应 控制技术在 电力系统保护 中,对于 整个 电源系统的技术与响应行动 的可靠性有所提高 ,同时能够 达到增强运行的可靠性 ,并实现 了更 为显着的经济提升 的好处 。尤 其是对输 电线路、发 电机保护和 自动 重合闸保护 ,自适应控制技术 展示 了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具有深 远的意义和价值 。 随着世界科技 的不断进 步,人们对 电力系统 的技术 发展也在不 断进步 ,从而实现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网络化和计算机化 ,这 也是国 内继 电保护技 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 向。电力系统继 电保护技 术 的发展 ,也保 证了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和可靠 。继 电保护一 定会因为各种技 术的发展提出更新 的特点 ,也将被越来越广泛 的应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展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展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发展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 分析了广域保护的概念和结构、通讯网络结构。

关键词: 继电保护广域保护1 前言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电力系统的发展也随着扩大,继电保护技术是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电力系统在运行中, 可能发生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 最常见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故障是发生各种形式的短路。

在电力系统中, 除应采取各项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以外, 故障发生时,必须迅速而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元件,这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2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趋势2. 1 计算机化随着计算机硬件的迅猛发展,微机保护硬件也在不断发展。

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保护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 强大的通信能力, 与其它保护、控制装置和调度联网以共享全系统数据、信息和网络资源的能力,高级语言编程等。

这就要求微机保护装置具有相当于一台pc 机的功能。

该类装置的优点有: ( 1) 具有 486pc机的全部功能,能满足对当前和未来微机保护的各种功能要求。

( 2) 尺寸和结构与目前的微机保护装置相似,工艺精良、防震、防过热、防电磁干扰能力强,可运行于非常恶劣的工作环境, 成本可接受。

(3)采用 std 总线或pc 总线, 硬件模块化, 对于不同的保护可任意选用不同模块, 配置灵活、容易扩展。

继电保护装置的微机化、计算机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2. 2网络化因继电保护的作用不只限于切除故障元件和限制事故影响范围, 还要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这就要求每个保护单元都能共享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故障信息的数据,各个保护单元与重合闸装置在分析这些信息和数据的基础上协调动作,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显然,实现这种系统保护的基本条件是将整个系统各主要设备的保护装置用计算机网络联接起来,亦即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的网络化。

解析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

解析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

解析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主要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

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通过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异常情况,对故障进行检测、定位和隔离,以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进行详细解析。

1. 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基于继电保护原理,即通过测量电力系统中的电流、电压和其它参数,进行信号处理和判断,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及时启动保护设备,进行故障检测、定位和隔离,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流程主要包括:采集电力系统信号、信号处理与判断、故障检测与定位、保护动作。

2. 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的关键技术:(1) 信号采集技术:通过电力系统中的传感器,采集电流、电压、频率、相位等信号,并进行模数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为后续的信号处理提供输入。

(2) 信号处理与判断技术: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幅频特性补偿等处理,以提高信号质量和准确性。

根据设定的保护准则和保护逻辑,对信号进行判断和决策,确定是否启动保护动作。

(3) 故障检测与定位技术:根据故障发生时的电流、电压特征,通过对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确定故障类型和故障位置,为后续的保护动作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

(4) 保护动作技术:根据故障的类型和位置,选择合适的保护装置和动作方式,及时隔离故障,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保护动作技术包括可靠的保护装置选择和动作判据。

3. 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和复杂程度的增加,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功能化:继电保护设备将具备更多的功能,可以实现继电保护、自动化控制、故障记录等多种功能,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方位保护和自动化控制。

(3) 通信互联:继电保护设备将实现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互联,形成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面监控和控制。

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技术分析

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技术分析

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技术分析摘要:继电保护关系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可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输电质量。

在使用继电保护设备时,如果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设备能够科学控制,及时处置,减少电力系统的经济损失,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充分的准备。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也在向更高的方向发展,其中对继电保护的需求也更大。

因此,对电力系统与其自动控制和继电保护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促进我国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先进、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环境。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自动化技术1继电保护设备特性分析机器常驻总会有故障,不能排除电力系统的运行。

如果电力系统因短路或电路过载而发生故障,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中的几种保护装置可以迅速发出跳闸指令,迅速保护人们的用电安全。

采用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缩短故障范围,或直接在主线上断开故障线路。

由于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的存在,大大降低了电力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因此很少采用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来解决故障问题。

总的来说就是拒绝搬家或者搬错了。

拒绝运行是指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不能及时修复或报警,故障未脱离正常线路,不能及时保护电力系统。

误动是指在正常情况下,电力系统不存在故障问题,但在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中有告警、断路等保护措施。

这些拒绝和故障不能出现在电源保护系统中。

因此,需要不断创新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

新的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一般都具有在线远程监控的功能,所以今天的自动化技术不仅涉及继电保护装置,还涉及远程监控。

2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技术概述2.1基本原理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是指当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装置将进行自动控制,自动切断电源过错系统,以保护异常供电系统。

这是继电保护自动化的基本原理。

2.2技术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继电保护自动化不断发展,乃至今天的卫星和网络应用等技术可以使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分析_5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分析_5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分析发布时间:2022-05-24T01:29:03.769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期2月3期作者:王文勇[导读] 电力能源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无法替代的能源,为适应对电能需求持续增加的情况,电力系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运行压力。

王文勇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100摘要:电力能源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无法替代的能源,为适应对电能需求持续增加的情况,电力系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运行压力。

为促进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地提供电能,电力企业引入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继电保护相结合,来实现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事故时对整个电网带来最小影响,将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小。

本文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特点,研究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和继电保护的关系,提出了促进两者作用更好发挥的运用对策和建议。

关键字: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关系分析在现代社会,电力能源是不能被替代、不能停用的重要资源,对国家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带来直接的重要影响。

在社会对电力能源需求越来越多的背景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受到巨大挑战。

电力系统通过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增加对运行管理的控制能力和控制效率,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本文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和继电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和继电保护运用的对策建议。

1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中,通过自动控制调整装置设备,替代人工对机械进行操作,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准确性。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是利用现代化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对电能的生产、传输和管理的技术,主要能采用自动控制装置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和调度管理,减少电力系统传统管理中对人员的依赖,降低人员操作中存在的误操作等问题。

电力系统相比其他工业系统,具有分布范围大、电力输送线路长等特点,而且电能传输和生产中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较大威胁。

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03
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对策 探析
优化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
总结词
合理化、优化设计
详细描述
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存在问题的部分原因在于系统设 计的不合理。为了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需要从 以下几个方面优化设计:首先,要考虑到系统的整体 架构,包括硬件和软件的组成,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连 接和通信方式;其次,要合理选择关键设备和组件, 例如传感器、断路器、控制器等,以确保系统的高效 运行;最后,要优化系统的控制策略和算法,以提高 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

制定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定
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
制定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管理规定,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操 作规程。
加强人员培训
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各级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和安全意识。
定期检查和评估系统性能
定期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性能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系 统存在的问题。
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探析
2023-11-08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现状及问题 • 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对策探析 • 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对策实施方案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及意义
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
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 行效率和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具有重要意义。
04
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对策 实施方案
实施配电自动化系统优化方案
优化配电网架结构
01
对配电网架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确保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
经济性。
推广智能配电设备

电力系统广域继电保护论文

电力系统广域继电保护论文

电力系统广域继电保护研究探析摘要:近年来,电力系统保护获得了深入发展,广域继电保护成为一种新的继电保护形式,与传统的继电保护相比,关于继电保护具有更多优势的功能,他能够解决传统保护无法解决的问题,并具有安全、稳定持续运行的效果与功能,广域继电保护主要是根据电力系统中多点信息的特征进行大范围内的继电保护,这种继电保护功能为电力系统实现电力的持续供应,提高了供电服务水平,增加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首先分析了广域保护的概念与功能,然后从广域继电保护的发展现状出发,展开研究。

关键词:电力系统;广域继电保护;研究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首要保障就是继电保护,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只有在一个有效的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下才能安全稳定的运行,那么其中的继电保护装置的质量与保护水平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利用运行准确、动作迅速的保护装置才能确保电力系统不至于发生恶化,充分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从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大规模的停电事故的发生一半源于继电保护技术的欠缺,随着广域同步测量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继电保护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保障。

广域继电保护的含义与功能广域继电保护主要是根据电力系统多点的信息,将电力事故迅速有准确的切断,并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因为事故切断对电力体系安全运行的影响进行调控,并利用科学的方法与措施来确保输电线路的可用容量,并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是一种继电保护与自动调控系统共同发生作用的系统,叫做广域继电保护系统。

广域继电保护的发动时间大概在100毫秒到100秒范围内,实施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调控功能,与传统的继电保护措施相比,广域保护系统能够得到更多的信息,在具体的调控与保护方面也显得更为繁琐。

下图为广域继电保护的主要工作流程:从电力系统的整体出发,进行保护是广域保护的一个特点,不同的保护间彼此关联有效减少一些连锁事故的出现,确保电力安全稳定工作,与传统的保护某一局部范围,切除故障为特征的保护相比,广域保护能够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持续、稳定运行,不耽搁正常的供电,不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分析电力系统是指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网等组成的能够将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用户终端的系统。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通过使用计算机、通信和控制技术等手段,对电力系统的操作、控制和管理进行自动化处理。

而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用来检测和保护电力设备的一种技术手段。

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继电保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而进行的。

通过引入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监测、故障诊断、设备控制等功能,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而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是自动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继电保护通过对电力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故障检测,当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继电保护之间存在相互支持和互相依赖的关系。

自动化系统需要借助继电保护系统提供的实时数据和故障检测信息,对系统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并做出相应的控制和调度决策。

而继电保护系统则需要依托自动化系统提供的高速、可靠的通信手段和数据处理能力,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只有两者紧密配合,才能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继电保护是一体两翼的关系,相互支持、互相依赖。

通过引入自动化技术,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通过继电保护技术,实现对电力设备的故障检测和保护控制。

两者的协同作用,使得电力系统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并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探讨摘要:
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自动化水平,能够提高电网安全运行的能力。

首先介绍了继电保护的作用,然后描述了我国继电保护的发展现状,最后在此基础上对综合自动化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安全运行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17401
0引言
伴随我国电网覆盖率的不断增大,电网系统也越来越复杂,这就使得原来的后备保护措施越来越滞后于电网的正常运行、维护工作。

为了解决它们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工作的问题,近年来兴起的继电保护系统成为解决以上问题的最好办法,继电保护系统具有高效、灵活应变、安全等特点,可以适合电力系统的复杂性与运营多样性。

继电保护系统是当前解决电网运行风险的最为有效的手段,它本身所具有的可靠性与速动性可以更好的保护电网正常运行,将电网中偶发的故障隔离起来,从而防止事故的扩大。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电网中有75%的电力系统扰动都是由后背保护的误操作所引起的。

因此,必须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的水平,最大限度的减少由于继电保护所引起的电路故障。

1电力系统广域继电保护系统的结构体系
一般来说,电力系统的广域继电保护系统是一种基于广域电网和居于电网的,专门用来确保电网中的某一固定区域的正常安全运行的电力保护系统。

它通常安装在某个变电站中,通过搜集保护系统所在变电站及相邻变电站内智能电子设备的故障方向信息,从而准确的判断出发成故障的元件(广域继电保护系统结构简图见图1)。

在这个固定区域的某变电站中,广域继电保护系统利用变电站中的内部局域网将发生故障元件的方向信息传送给其决策系统,随后通过决策系统确定发生故障元件所需要的故障方向信息。

在决策系统确定出哪个元件为故障元件之后,及时通过广域网将断电信号发送给这个区域的终端执行器,使这个区域的隔离出这个故障元件,避免更大的故障出现。

根据广域继电保护系统的结构可以看出,它是以变电站为核心的集中式体系结构,整个系统对广域保护决策系统有十分高的依赖性。

为了提升整个系统的可靠性,防止系统由于某个决策系统出现问题而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以变电站为基础级别划分的广域保护决策系统可采取“冗余方式”来提升广域继电系统的整体安全可靠性能。

另外,提升系统整体的安全可靠性能,还可以通过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与电力专用光纤数据网的广泛铺设来提高,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升整体系统的安全性能,还能保证整个继电保护系统的通信可靠性。

2广域继电保护系统的关键技术
广域继电保护系统在实际生产生活当中,主要用在电力电网的工程化应用当中。

广域继电保护系统主要考虑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统一和分布式电源灵活接入等问题。

广域继电保护系统还要具备应对更为复杂且灵活的系统运行方式的能力,以此来适应智能电网的发展。

广域继电保护系统所应用到的关键技术有以下3个方面:
2.1通信系统技术
通信系统技术是确保广域继电保护系统各项功能得以顺利实现的基础,同时也给广域继电保护系统划出了明确的保护区域。

伴随相量测量单元(pmu)和广域测量系统(wams)等通信系统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并且结合iec 61850数字化变电站为中心的局部配电网络的大面积推广,凭借整个局域网的信息为一个整体的同步数字体系(sdh)环网传输模式则成为信息传输的发展趋势。

有限系统拟采集的电网信息量可以适应当前相当成熟的广域电流差动与基
于纵联比较原理等算法的要求,另外一方面,通过区域信息的集中,还可以极大改善算法的性能,这样可以对基于冗余信息量故障决策的智能保护算法或者信息融合技术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更大程度的提升整个系统对一些有问题的数据信息抗干扰和容错能力,因此通信技术成为当前广域继电保护系统研究中的在关键技术之一。

2.2广域继电保护故障识别原理与实现方法
广域继电保护系统将广域电网分为许多子区域,并以此来实现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

分区域的信息量相比广域网的信息量来说已
经相当小了,因此可以利用当前相对成熟的多种广域继电保护故障识别算法。

由于传统继电设备的主保护功能自身具备响应速度快、执行功能明确等优点,而且当前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在继电保护中担任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一般广域继电保护系统内,传统主保护的测量、判断、通信、控制等功能都能够在各ied中得以实现,而rcdc主要基于广域多信息融合技术实现系统的后备保护。

在通过有限区域的冗余信息执行故障信息决策的智能保护算法以及信
息融合技术研究的时候,rcdc可利用几种不相同原理或算法的保护判据可以最大程度保证故障识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3多级处理单元的协助功能
虽然,在通常的电力系统中rcdc和sspu一般都使用双重化配置,但是认识到广域继电保护保护的范围比较的大,正常继电保护下的电网一旦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判断失误的时候都可能会给整个
电网系统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广域继电保护系统中必须重点考虑这些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充分发挥多级处理单元的协助功能。

3广域继电保护系统的应用
目前,我国的输电电网覆盖面积已十分的庞大,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已经成为电力部门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要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首先必须建立在电力系统的合理结构布局上,这是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行调度工作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系统保护的合理配置和正确整定,同时配合系统安全自动
装置(例如:解列装置、自动减负荷、切水轮发电机组、快速压汽轮发电机出力、自动重合闸、电气制动等),达到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目的。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是:
(1)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而动作于信号,以便值班员及时处理,或由装置自动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就会引起损坏或发展成为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

此时一般不要求保护迅速动作,而是根据对电力系统及其元件的危害程度规定一定的延时,以免暂短地运行波动造成不必要的动作和干扰而引起的误动。

(3)继电保护装置还可以与电力系统中的其他自动化装置配合,在条件允许时,采取预定措施,缩短事故停电时间,尽快恢复供电,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广域继电保护系统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输电电网发生足以损坏电力设备或者危害到输电电网安全运行的故障时,要确保被保护的设备迅速脱离这个区域的电网;
(2)对输电电网的非正常运行以及一些输电设备的非正常状态能及时发出警报信号,以便电力系统执行终端可以迅速的响应,及时处理,使输电电网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
(3)要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与“远动化”,特别是某些大型工业生产的自动化保护控制。

4总结
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不仅关系到人们群众日常的生活、工作,同时还与国家的经济生活、工业生产、科研事业等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研究继电保护系统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一项重要且十分有意义的工作,需要从事继电保护方面的研究人员在现有继电保护装置和输电电网的基础上,找出最适合广域网与局域网的算法,开发出更稳定、更灵敏的继电保护系统。

参考文献
[1]周玉兰,王玉玲,赵曼勇.2004年全国电网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运行情况[j].电网技术,2005,29(16):4244.
[2]wang y g,yin x g,you d h,et al.development of wide area current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ied based on iec 61850[j].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2008.
[3]尹项根,汪旸,张哲.适应智能电网的有限广域继电保护分区与跳闸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07).
[4]张保会.加强继电保护与紧急控制系统的研究提高互联电网安全防御能力[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07).
[5]li n xiangning,ke shuohao,li zhengtian,et al.a faultdiagnosis method of power systems based on i mproved
objectivefunction and genetic algorithm—tabu
search[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