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班级:热自 111学号:207110638姓名:周经鹏2014年12月11日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2)1.1设计目的 (2)1.2设计任务 (2)二、控制对象喷雾干燥塔简介 (2)三、控制系统画面设计 (3)3.1喷雾干燥塔控制要求 (3)3.2控制系统画面设计 (5)3.3创建报警 (7)四、NT6000分散控制系统(DCS) (8)4.1熟悉NT6000上位机软件 (9)4.2水箱PID调节组态 (11)4.3主汽温监控系统设计 (13)4.3.1绘制主汽温监控系统画面 (13)4.3.2编辑系统功能 (14)五、心得体会 (16)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1.1设计目的1.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人机界面在本专业上具体应用的设计过程和实现方法;2.结合《可编程控制器》课程内容,掌握人机界面和控制器之间的通讯的原理、通讯的方式;3.加深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原理、应用、编程的进一步理解;4.结合对喷雾干燥塔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加深对有关热工控制系统、保护控制系统的理解;5.拓展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其在相关行业中应用的相关知识。
1.2设计任务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在熟悉喷雾干燥塔系统的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基于Vijeo Citect编写喷雾干燥塔控制系统上位机控制系统画面,并对控制系统进行调试。
之后利用NT6000实现上位机、下位机通讯,调试监控系统。
二、控制对象喷雾干燥塔简介喷雾干燥塔将液态的料浆经喷枪雾化后喷入干燥塔内,干燥塔利用燃料燃烧的能量将鼓风机送入的空气进行加热;热空气在干燥塔内将雾化的料浆干燥为超细颗粒粉态成品。
粉状成品在塔内利用旋风分离原理从热空气中分离出来,有塔的底部翻版阀定期排入收集袋中的合格原料。
热空气则通过布袋除尘器除尘后排除。
喷雾干燥塔控制系统主要由燃烧、干燥、投料、除尘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主要用于把液态原料制备成固体粉末原料的设备。
在很多行业作为原料制备或成品制备的系统设备。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性能指标;2. 学会分析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并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对实际控制系统进行优化;3. 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控制系统设计。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的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和设计;2. 掌握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MATLAB/Simulink)进行控制系统仿真的基本技能;3.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解决问题的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工程素养;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在课程设计中勇于尝试新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培养具备实际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本科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控制系统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控制系统设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介绍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第一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引论2.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讲解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状态空间模型等数学描述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3. 控制系统性能分析:分析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等性能指标。
教材章节:第三章 控制系统性能分析4.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方法:讲解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PID控制、状态反馈控制、观测器设计等。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化工厂车间反应模型.班级 dj姓名 1学号 1一、组态王软件简介“组态王”是完全基于网络的概念,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工业级软件平台,现已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力、国属粮库、邮电通讯、环保等行业。
它也适合于污水处理行业的设计工作。
组态王开发监控系统软件是新型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正以标准的工业计算机软、硬件平台构成的集成系统取代传统的封闭式系统,它具有适应性强、开放性好、易于扩展、经济、开发周期短等优点。
通常可以把这样的系统划分为控制层、监控层、管理层三个层次结构。
其中监控层对下连接控制层,对上连接管理层,它不但实现对现场的实时监测与控制,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完成上传下达、组态开发的重要作用。
尤其考虑三方面问题:画面;数据;动画。
通过对监控系统要求与实现功能的分析,采用组态王对监控系统进行设计。
组态软件也为试验者提供了可视化监控画面,有利于试验者实时现场监控。
而且,它能充分利用Windows的图形编辑功能,方便地构成监控画面,并以动画方式显示控制设备的状态,具有报警窗口、实时趋势曲线等,可便利的生成各种报表。
它还具有丰富的设备驱动程序和灵活的组态方式、数据功能。
二、工程浏览本次化工厂车间反应系统工程浏览窗口:新建了六个窗口,分别是现场监控、报警事件画面、液位历史曲线、液位实时曲线和液位数据报表。
六个工程采用组态连接来反应化工厂车间反应的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
它的连接与实际的连接完全相同,可以根据它来观察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而且,可以在这里进行按钮或开关的状态的切换,在报警和事件画面里可以看到系统报警的时间以与报警事件,有历史报警和实时报警两种状态,历史报警会显示系统运行过程中所有的报警事件,而实时报警则只显示最新的报警状态,以前的报警状态不会被保留。
液位历史曲线显示液位在运行过程中所有的状态的曲线,而液位实时曲线显示当前液位变化的曲线。
这六个窗口之间可以任意切换,来观察系统的运行状态或者是故障状态,从而能预估或检测系统的故障,并进行提前预防来减小系统的故障。
计算机控制课设报告
目录1 题目背景与意义 (2)2 设计题目介绍 (2)3 系统总体框架 (2)4 系统硬件设计 (3)4.1 A/D转换电路 (3)4.1.1 A/D转换电路原理 (3)4.1.2 ADC0809 (4)4.2 D/A转换电路 (8)4.2.1 D/A转换电路原理 (8)4.2.2 DAC0832 (9)4.2.3调理电路 (11)4.3 AT89C51 (11)4.3.1 AT89C51芯片介绍 (11)4.3.2 AT89C51的内部逻辑结构 (12)4.3.3 AT89C51芯片引脚结构及功能 (13)4.4 LED 显示电路 (15)4.4.1 2N3906/2N3905 (15)4.5 键盘模块 (16)5 系统软件设计 (17)6 结论 (17)参考文献 (17)1 题目背景与意义本课程设计以《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理论为基础,以其他电子类、计算机及接口类相关课程内容为辅助,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理论应用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提高其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
2 设计题目介绍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具有A/D 和D/A 功能的信号测控装置。
要求该信号测控装置能够接入典型传感器、变送器信号,同时可输出标准电压/电流信号。
并满足抗干扰、通用性、安全性、性价比等原则性要求。
标准电压/电流信号此处定为:0~5V/4~20mA (0~20mA)3 系统总体框架图3-1 系统总体框架图8051稳压电源显示模块 模数转换模块键盘模块 数模转换模块 模拟量输出模拟量输入4 系统硬件设计4.1 A/D转换电路4.1.1 A/D转换电路原理A/D转换器是把模拟量转化为与其大小成正比的数字量信号。
根据不同的转换原理,A/D转换器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两种转换器是逐次逼近式和双积分式A/D转换。
本次设计采用的是ADC0809芯片,是逐次逼近式转换器。
逐次逼近转换的基本原理是用一个计量单位使连续量离散化,即用离散的计量单位与连续量相比较,把连续量变为离散计量单位的整数倍,略去小于计量单位的连续部分,即得到离散后的数字量。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王威班级:计082-1学号:202125502129指导教师:王培进时间:2021-3-3一、设计目的利用MCGS工控组态软件,结合实验系统,完成上位机监视系统的设计。
通过本设计,学会组态软件的根本使用方法、组态技术、为从事计算机控制方面的工作打下根底。
设计题目为:液位控制监控系统其实设计的该系统只是一个开环系统,手动控制,并没有实现自动PID控制,其主要的功能是过程的动画显示、实时数据显示、直接控制〔水阀开度〕、液位报警〔包括上下限值得设定,报警表格、报警灯〕、历史数据表。
二、设计容具体实现方法学习MCGS首先,什么是MCGS?它是怎么工作的?在指导书上初步学习了MCGS之后,特别是做完整个设计之后,回过头才发现,这图概括了MCGS的整个工作流程和功能,如下:MCGS组态软件所建立的工程由主控窗口、设备窗口、用户窗口、实时数据库、运行策略五局部构成。
每一局部分别进展组态操作,完成不同的工作、具有不同的特性。
主控窗口:设计的时候主要用它来添加菜单项了,就是在运行环境中菜单里有了你设计的功能窗口的名称,可以单击方便翻开。
设备窗口:前三天在学习阶段,在设备窗口添加模拟设备,给特定的数据以正弦输入,以模拟外部数据,以此来调试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在系统设计阶段,通过设备窗口添加了实验所用的宇光808P仪表〔就相当于在组态软件“认识的人〞中挑出一个熟人跟它对话,“不认识的人〞是说不上话的。
说不同的类型的话走不同的通道。
〕,从而实现了计算机与仪表的通信。
〔这一步在实验册上叫注册设备驱动程序〕。
用户窗口:这个窗口主要用来设置工程中的人机交互界面,在这些窗口中进展组态设计,实现动画显示、数据显示、报警显示、曲线图等等。
实时数据库:是工程各个局部数据交换和处理中心,将工程的各个局部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工程中所有涉及到的数据变量必须在这里进展定义,这些变量作为数据采集、处理、输出控制、动画连接及设备驱动对象。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报告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姓名:班级:学号:专业:指导教师:摘要过程控制是自动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它是指对液位、温度、流量等过程变量进行控制,在冶金、机械、化工、电力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尤其是液位控制技术在现实生活、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民用水塔的供水,如果水位太低,则会影响居民的生活用水;工矿企业的排水与进水,如果排水或进水控制得当与否,关系到车间的生产状况;锅炉汽包液位的控制,如果锅炉内液位过低,会使锅炉过热,可能发生事故;精流塔液位控制,控制精度与工艺的高低会影响产品的质量与成本等。
在这些生产领域里,基本上都是劳动强度大或者操作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性质,极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引起事故,造成厂家的的损失。
可见,在实际生产中,液位控制的准确程度和控制效果直接影响到工厂的生产成本、经济效益甚至设备的安全系数。
所以,为了保证安全条件、方便操作,就必须研究开发先进的液位控制方法和策略。
在本设计中以液位控制系统的水箱作为研究对象,水箱的液位为被控制量,选择了出水阀门作为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
针对过程控制试验台中液位控制系统装置的特点,建立了基于Visual Basic语言的PID液位控制模拟界面和算法程序。
虽然PID控制是控制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控制算法。
但是,要想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必须合理的整定PID的控制参数,使之具有合理的数值。
目录第1章概述 (3)1.1 MA TLAB的基本介绍 (3)1.2 PID控制的基本介绍 (3)1.3单容水箱生产工艺 (5)1.4设计目的 (5)第2章总体方案设计 (6)2.1 单容水箱液位控制概述 (6)2.2 单容水箱液面控制系统的组成 (6)2.2.1被控变量的选择 (7)2.2.2执行器的选择 (7)2.2.3 液位变送器的选择 (7)2.3 单容水箱系统控制建模 (10)2.3.1 液面的控制实现 (10)2.3.2 被控对象 (10)2.3.3 水箱的建模 (10)第3章PID 控制简介及整定 (12)3.1 液面控制系统中PID的算法 (12)3.1.1 PID控制原理 (13)3.1.2 位置型算法 (15)3.1.3 控制型算法 (15)3.2 系统PID控制特点 (16)3.3 系统PID参数整定方法 (16)第4章单容水箱液面控制仿真 (18)4.1 被控对象的模型仿真 (18)4.2 单容水箱液面控制仿真及结果 (18)总结 (24)参考文献 (25)第1章概述1.1.MATLAB的基本介绍(1)MATALB 语言体系MATLAB是高层次的矩阵/数组语言.具有条件控制、函数调用、数据结构、输入输出、面向对象等程序语言特性。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操作和调试方法;3. 通过实验,加深对计算机控制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仪器1. PC计算机一台;2.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箱一台;3. 传感器、执行器等实验设备。
三、实验内容1. 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与原理;2. 传感器信号采集与处理;3. 执行器控制与调节;4. 计算机控制系统调试与优化。
四、实验步骤1. 熟悉实验设备,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箱的组成及功能;2. 连接实验设备,检查无误后启动实验软件;3. 根据实验要求,进行传感器信号采集与处理;4. 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执行器控制与调节;5. 对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调试与优化,观察系统响应和性能;6.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与原理实验过程中,我们了解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
传感器用于采集被控对象的物理量,控制器根据采集到的信号进行计算、处理,然后输出控制信号给执行器,执行器对被控对象进行调节。
2. 传感器信号采集与处理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信号。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如何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及如何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3. 执行器控制与调节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继电器作为执行器,根据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开关控制。
通过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设置执行器的参数,以及如何对执行器进行调节。
4. 计算机控制系统调试与优化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对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了调试与优化。
通过调整控制器参数,使得系统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使我们对计算机控制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奠定了基础。
七、实验报告1. 实验名称: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2. 实验日期:XXXX年XX月XX日3. 实验人员:XXX、XXX4. 实验指导教师:XXX5. 实验内容: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与原理、传感器信号采集与处理、执行器控制与调节、计算机控制系统调试与优化6. 实验结果与分析:详细描述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及实验结果7. 实验心得体会: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注:以上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具体实验内容和结果可能因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交通大学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交通大学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报告交通大学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题目本次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题目为“小车避障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设计内容及分析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为设计和实现一个小车避障控制系统。
通过该系统,小车可以自动避开路上遇到的障碍物,并保持稳定的行进状态。
在这个避障控制系统中,会需要使用到多个传感器模块,如超声波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等,以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检测。
同时,还需要采用电机驱动模块来控制小车的行进方向和速度。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开源硬件平台,如Arduino、Raspberry Pi等,来实现整个系统的硬件搭建。
同时,还需要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完成对小车的避障控制。
三、设计步骤本次课程设计的设计步骤如下:1. 硬件搭建:根据设计需求,按照一定的硬件连接方式,将各个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等连接到主控板上,并对各个模块进行初始化、编程设置等操作。
2. 传感器模块检测:通过代码编写和调试,对各个传感器模块进行检测和校准,以确保其能够准确地检测到周围环境。
3. 控制算法设计:根据传感器模块的检测信号,设计相应的控制算法,以完成小车的避障控制,并保持稳定的行进状态。
在该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小车突然停止或碰到障碍物等情况的处理方式。
4. 控制程序编写:根据控制算法的需求,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完成后,将程序下载到主控板上,开始进行实验测试。
5. 实验测试:通过对小车的实验测试,验证控制程序的正确性,调整和优化相应的参数,以达到最好的避障控制效果。
四、设计成果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可以掌握以下技能:1. 熟练掌握硬件连接及初始化的操作方法。
2. 能够编写传感器模块的检测程序,并对其进行校准与调试。
3. 能够设计避障控制算法,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控制程序。
4. 能够使用开源硬件平台,如Arduino、Raspberry Pi等,来实现控制系统的硬件搭建和编程。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2. 使学生了解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传感器的选用原则;3.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控制算法的基本原理,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编程软件(如MATLAB)进行控制系统仿真的能力;2. 培养学生设计简单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并进行调试的能力;3.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计算机控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控制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分析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敢于尝试、勇于突破的精神。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实践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控制系统基本概念- 控制系统发展历程-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优势与应用2. 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控制器硬件结构- 传感器及其接口技术- 执行器及其接口技术3. 计算机控制算法- PID控制算法原理- 模糊控制算法原理- 其他先进控制算法介绍4. 控制系统仿真与设计- MATLAB/Simulink软件介绍- 控制系统仿真模型搭建-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及调试5.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 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案例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控制问题- 创新性控制系统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第二周:控制系统硬件组成第三周:计算机控制算法第四周:控制系统仿真与设计第五周: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教材章节及内容列举:第一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涵盖教学内容1)第二章:控制系统的硬件与接口技术(涵盖教学内容2)第三章:计算机控制算法(涵盖教学内容3)第四章:控制系统的仿真与设计(涵盖教学内容4)第五章: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案例(涵盖教学内容5)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用于讲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算法等理论知识。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知识目标:理解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熟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分类;掌握常见的计算机控制算法和应用。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分析和设计简单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运用科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计算机控制技术概述:计算机控制技术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模拟计算机控制系统、数字计算机控制系统、混合计算机控制系统。
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反馈元件等。
4.计算机控制算法:PID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神经网络控制算法等。
5.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楼宇自动化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通过讲解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控制技术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装置,让学生能够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控制技术设计题目:PID控制算的matlab仿真研究专业:自动化班级:学号:学生姓名:——————以下由指导教师填写——————分项成绩:出勤成品答辩及考核总成绩:总分成绩指导教师(签名):PID控制算法的MATLAB仿真研究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1.目的1)通过本课程设计进一步巩固PID 算法基本理论以及数字控制器实现的认识和掌握,归纳和总结PID 控制算法在实际运用中的一些特性;2) 熟悉MATLAB 语言及其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控制系统程序设计的能力。
2.要求通过查阅资料,了解PID 算法研究现状和研究领域,充分理解设计内容,对PID 算法的基本原理与运用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独立完成设计实验和总结报告。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及步骤 1. 任务的提出在本课设计中采用带纯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作为系统的被控对象模型,传递函数为()1d sf Ke G s T sτ-=+,其中各参数分别为:30K =, 630f T =,60d τ=。
本次课程设计使用PID 控制算法,PID 控制是将偏差的比例(Proportional )、积分(Integral )和微分(Differential )三者通过线性组合构成控制量。
PID 控制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控制规律。
在实际应用中,PID 调节器的实现分模拟和数字两种方法。
模拟法就是利用硬件电路实现PID 调节规律。
数字法就是对经典的模拟PID 进行了数字模拟,用数字调节器来代替模拟调节器。
在采样周期较小时,数字模拟PID 控制算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控制算法。
数字PID 控制在智能检测与控制系统中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控制方法。
PID 控制器是一种线性控制器,其控制算法的模拟表达式是:⎥⎦⎤⎢⎣⎡++=⎰dt t de T dt t e Ti t e K t u DP )()(1)()( (1) 式中:U(t)——调节器的输出信号; e(t) ——调节器的偏差信号; KP ——调节器的比例系数;Ti ——调节器的积分时间; TD ——调节器的微分时间;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使用的是数字PID 控制器,数字PID 控制算法通常又分为位置式PID 控制算法和增量式PID 控制算法。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姓名:王威班级:计082-1学号:200825502129指导老师:王培进时间:2012-3-3一、设计目的利用MCGS工控组态软件,结合实验系统,完成上位机监视系统的设计。
通过本设计,学会组态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组态技术、为从事计算机控制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
设计题目为:液位控制监控系统其实设计的该系统只是一个开环系统,手动控制,并没有实现自动PID控制,其主要的功能是过程的动画显示、实时数据显示、直接控制(水阀开度)、液位报警(包括上下限值得设定,报警表格、报警灯)、历史数据表。
二、设计内容具体实现方法学习MCGS首先,什么是MCGS?它是怎么工作的?在指导书上初步学习了MCGS 之后,特别是做完整个设计之后,回过头才发现,这张图概括了MCGS的整个工作流程和功能,如下:MCGS组态软件所建立的工程由主控窗口、设备窗口、用户窗口、实时数据库、运行策略五部分构成。
每一部分分别进行组态操作,完成不同的工作、具有不同的特性。
主控窗口:设计的时候主要用它来添加菜单项了,就是在运行环境中菜单里有了你设计的功能窗口的名称,可以单击方便打开。
设备窗口:前三天在学习阶段,在设备窗口添加模拟设备,给特定的数据以正弦输入,以模拟外部数据,以此来调试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在系统设计阶段,通过设备窗口添加了实验所用的宇光808P仪表(就相当于在组态软件“认识的人”中挑出一个熟人跟它对话,“不认识的人”是说不上话的。
说不同的类型的话走不同的通道。
),从而实现了计算机与仪表的通信。
(这一步在实验册上叫注册设备驱动程序)。
用户窗口:这个窗口主要用来设置工程中的人机交互界面,在这些窗口中进行组态设计,实现动画显示、数据显示、报警显示、曲线图等等。
实时数据库:是工程各个部分数据交换和处理中心,将工程的各个部分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工程中所有涉及到的数据变量必须在这里进行定义,这些变量作为数据采集、处理、输出控制、动画连接及设备驱动对象。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姓名:邱博学号:学院: 自动化工程学院班级: 自动133题目: 计算机控制系统指导教师:赵波,姜文娟职称: 副教授2016年6月27日目录1 题目背景与意义 .......................................................................................................................................2 设计题目介绍............................................................................................................................................2.1 设计要求............................................................................................................................................2.2设计意义.............................................................................................................................................3 系统总体框架............................................................................................................................................3.1 系统设计思路...................................................................................................................................3.2 系统框架............................................................................................................................................4 系统硬件设计............................................................................................................................................4.1单片机部分 ..............................................................................................................................................................................................................................................................................................................................................................................................................................................................................4.2 A/D转换电路....................................................................................................................................4.2.1 芯片选择...................................................................................................................................4.2.2 电路连接...................................................................................................................................4.3 D/A转换电路....................................................................................................................................4.4 模拟信号输入通道..........................................................................................................................4.5 键盘模块............................................................................................................................................4.6 数码管显示电路..............................................................................................................................4.6 报警电路............................................................................................................................................5 系统软件设计............................................................................................................................................5.1主程序框图 ........................................................................................................................................5.2键盘控制程序框图...........................................................................................................................5.3数据转换程序框图...........................................................................................................................5.4 显示程序框图...................................................................................................................................5 结论.............................................................................................................................................................. 参考文献..........................................................................................................................................................1 题目背景与意义在自动控制系统的实际工程中,经常需要检测被测对象的一些物理参数,如温度、流量、压力、速度等,这些参数都是模拟信号的形式。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分析和解决控制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掌握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和仿真方法;(3)熟悉常见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和性能分析;(4)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现技术和应用领域。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和解决计算机控制系统问题;(2)具备使用控制系统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的能力;(3)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合适的控制器,并分析其性能;(4)具备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和调试的基本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提高自主学习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4)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应用领域;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仿真和分析;3.控制器设计方法: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控制器设计方法;4.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技术:硬件选型、软件设计、系统调试等;5.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案例:工业生产、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和设计方法;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实验设备:配置合适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设报告
1题目背景与意义1.1设计意义和目的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具有A/D和D/A功能的信号测控装置。
要求该信号测控装置能够接入典型传感器、变送器信号,同时可输出标准电压/电流信号。
并满足抗干扰、通用性、安全性、性价比等原则性要求。
2设计题目介绍2.1题目基于C51单片机,设计一个具有A/D和D/A功能的信号测控装置,将传感器输入的模拟量转化成数字量并用LED显示出来,再将数字量转化成标准的模拟信号。
其中,键盘控制多传感器中的一个输入。
具体设计步骤:(1)总体设计框图(2) A/D转换设计(3) D/ A转换设计(4)显示设计(5)键盘设计(6)上位机通讯(7)软件设计2.2设计报告内容安排2.2.1 基本设计安排1) 充分理解题目要求,确定方案。
2) 合理选择器件型号。
3) 用1号图纸1张或者采用Proteus软件画出电原理图。
4) 用1号图纸1张画出软件结构框图。
5) 写出设计报告,对课程设计成品的功能进行介绍及主要部分进行分析与说明。
6) 每天写出工作日记。
2.2.2发挥设计安排:1) 可将系统扩展为多路。
可在此系统中扩展键盘、显示(LCD/LED)、与上位机通讯功能。
2) 完成以上基本设计部分之后,可以运用Proteus仿真软件对设计结果进行相应的编程和仿真,调试测控系统并观察其运行结果(可以分部分完成)。
3硬件设计3.1总体设计框图总体设计框图如图2-1。
图3-1总体设计框图3.2模块设计3.2.1 A/D转换设计3.2.1.1芯片选用A/D 转换器的作用是将输入的模拟电压数字化。
A/D转换芯片很多,A/D转换芯片选择主要是根据系统的转换精度和转换速度两个技术参数确定的。
基于抗干扰、通用性、安全性、性价比等原则性要求的综合考虑,选用芯片ADC0808。
ADC0808概述ADC0808是采样分辨率为8位的、以逐次逼近原理进行模/数转换的器件。
其内部有一个8通道多路开关,它可以根据地址码锁存译码后的信号,只选通8路模拟输入信号中的一个进行A/D转换。
计算机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
计算机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背景与意义计算机控制技术已成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的核心技术之一,与机械、电子、电气、仪器等学科紧密结合,对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过程、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等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计算机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是工科类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基础、控制系统的建模和设计、控制算法的选择和实现等内容。
对于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控制工程问题。
二、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熟练使用MATLAB等软件进行控制系统的建模和仿真;•能够基于PID控制算法,设计出满足控制要求的控制系统;•能够解决实际控制工程中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计算机控制系统基础–信号与系统–连续时间与离散时间系统–系统的稳定性分析2.控制系统建模–系统的时域建模–系统的传递函数建模–系统的状态空间建模3.控制系统性能分析–稳态性能分析–暂态性能分析4.控制系统设计–经典控制理论,如PID控制器–现代控制理论,如模型预测控制–控制系统非线性问题分析5.控制系统实现–MATLAB等仿真软件的使用–控制系统硬件实现2. 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1.理论课程,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和示例,阐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模拟仿真实验,将各种控制系统建模方法、控制算法应用于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3.案例分析,将所学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设计的理论知识。
四、课程设计的评分办法1.实验报告;2.组织思路、掌握的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3.清晰的思路表达、文本规范;五、总结计算机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强的课程,正是因为如此,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就与日俱增。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计算机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分析方法;2. 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流程,包括系统建模、控制器设计、仿真与优化;3. 了解不同类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场景及性能要求。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控制理论对简单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2. 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工具(如MATLAB/Simulink)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3.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并进行性能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控制系统及自动化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其在项目实践中学会相互沟通、协作;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控制系统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控制理论基础,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对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具有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控制系统基本原理- 控制系统概述- 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及特点- 控制系统性能指标2.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及分析方法- 线性系统数学模型- 非线性系统数学模型- 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3.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流程- 系统建模- 控制器设计方法(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 仿真与优化4. 不同类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 工业控制系统- 机器人控制系统-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5. 控制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简单控制系统设计实例- 复杂控制系统设计实例- 实际工程案例解析6. 软件工具应用- MATLAB/Simulink基本操作- 控制系统仿真与建模- 控制器参数优化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计算机控制系统基本原理第二周: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及分析方法第三周: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流程第四周:不同类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第五周:控制系统设计实例分析及软件工具应用教材章节关联:教学内容与课本第1章至第5章内容紧密相关,涵盖控制系统基本概念、数学模型、设计方法、应用案例等,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
2.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工业、医疗、家居等领域的应用。
3. 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进行计算机控制系统编程、调试和优化的技能。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能够就计算机控制技术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引导学生关注计算机控制技术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旨在让学生在掌握计算机控制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和编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策略。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控制技术基本原理: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涉及课本第二章内容。
-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控制器、执行器和被控对象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性能指标:稳定性、快速性、精确性等2. 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介绍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工业、医疗、家居等领域的实际应用,结合课本第三章实例进行分析。
- 工业自动化控制- 医疗设备控制- 智能家居控制3. 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包括控制器硬件设计、编程环境搭建以及软件编程,涉及课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
- 控制器硬件设计:微控制器、接口电路等- 编程环境:C语言、汇编语言、开发工具等- 软件编程:控制算法、程序设计等4. 计算机控制系统编程、调试和优化:以实际项目为例,讲解编程、调试和优化方法,涉及课本第六章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姓名:邱博学号:2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班级:自动133题目:计算机控制系统指导教师:赵波,姜文娟职称: 副教授2016年6月27日目录1 题目背景及意义 (1)2 设计题目介绍 (2)2.1 设计要求 (2)2.2设计意义 (2)3 系统总体框架 (2)3.1 系统设计思路 (2)3.2 系统框架 (2)4 系统硬件设计 (3)4.1单片机部分 (3)4.1.1单片机引脚介绍 (3)4.1.2单片机的最小实现 (4)4.2 A/D转换电路 (5)4.2.1 芯片选择 (5)4.2.2 电路连接 (6)4.3 D/A转换电路 (6)4.4 模拟信号输入通道 (9)4.5 键盘模块 (10)4.6 数码管显示电路 (11)4.6 报警电路 (12)5 系统软件设计 (13)5.1主程序框图 (13)5.2键盘控制程序框图 (13)5.3数据转换程序框图 (14)5.4 显示程序框图 (15)5 结论 (17)参考文献 (18)1 题目背景及意义在自动控制系统的实际工程中,经常需要检测被测对象的一些物理参数,如温度、流量、压力、速度等,这些参数都是模拟信号的形式。
它们要由传感器转换成电压信号,再经A/D转换器变换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信号。
同样,计算机控制外设,如电动调节阀、模拟调速系统时,就需要将计算机输出的数字信号经过D/A转换器变换成外设能接受的模拟信号。
本次《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个基于51单片机,A/D和D/A多种资源应用并具有综合功能的小系统的设计及编程应用,使我们不但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及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而且能够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在系统设计、软件编程、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帮助同学们增进对单片机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单片机理论方面的理解,从而更好的掌握单片机的内部功能模块的应用以及A/D和D/A功能的实现。
2 设计题目介绍2.1 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具有A/D和D/A功能的信号测控装置。
要求该信号测控装置能够接入典型传感器、变送器信号,同时可输出标准电压/电流信号,并满足抗干扰、通用性、安全性、性价比等原则性要求。
标准电压/电流信号定为:0~5V/4~20mA (0~20mA)。
2.2设计意义了解和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方法及实现,为以后设计和实现单片机应用系统打下良好基础。
3 系统总体框架3.1 系统设计思路根据题目要求寻找满足设计要求的芯片,定下具体框架,从题目可知其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首先是输入通道由A/D转换装置,其次为单片机部分,第三部分是输出通道即D/A转换装置。
除主要部分外为了让装置具有更完善的功能,选用键盘显示报警等。
3.2 系统框架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图14 系统硬件设计4.1单片机部分本次课设选取AT89C51为主控制器,AT89C51是一种带4K 字节FLASH 存储器(FPEROM —Fla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 )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
单片机的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可以反复擦除1000次。
该器件采用ATMEL 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及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
AT89C51单片机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并且价廉的方案。
4.1.1单片机引脚介绍1、P0口 有三个功能:(1)外部扩充存储器时,当作数据总线(D0-D7)。
(2)外部扩充存储器时,当作地址总线(A1-A7)。
(3)不扩充时,可做一般I/O 口使用,但内部没有上拉电阻,作为输入或输出 时应在外部接上拉电阻。
2、P1口 只做I/O 口使用,其内部有上拉电阻。
3、P2口 有两个功能:模拟量输出 模拟量输入(1)扩充外部存储器时,当作地址总线(A8-A15)使用。
(2)做一般I/O口使用,其内部有上拉电阻。
4、P3.0-P3.7统称为P3口。
除作为准双向I/O口使用外,还可以将每一位用于第二功能,而且P3口的每一条引脚均可以独立定义为第一功能的输入输出或第三功能。
P3.0……RXD(串行输入口)P3.1……TXD(串行输出口)P3.2……/INT0(外部中断)P3.3……/INT1(外部中断)P3.4……T0(TIMER0的外部输入脚)P3.5……T1(TIMER1的外部输入脚)P3.6……/WR(外部数据存储器的写入控制信号)P3.7……/RD(外部数据存储器的读取控制信号)5、EA/VPP(1)接高电平时:a、CPU读取内部程序存储器(ROM)。
b、扩充外部ROM:当读取内部程序存储器超过某一值时,自动读取外部ROM。
(2)接低电平时:CPU读取外部程序存储器(ROM)。
4.1.2单片机的最小实现1)单片机最小系统复位电路的极性电容C2的大小直接影响单片机的复位时间,一般采用10~30uF,51单片机最小系统容值越大需要的复位时间越短。
2)51单片机最小系统晶振的振荡频率直接影响单片机的处理速度,频率越大处理速度越快。
3)51单片机最小系统起振电容C1、C3一般采用15~33pF,并且电容离晶振越近越好,晶振离单片机越近越好。
具体电路图如图2所示。
图24.2 A/D转换电路4.2.1 芯片选择为了简化电路,这里我们选用ADC0831芯片进行模数转换处理。
ADC8031为8位模数转换器,只有6支接脚,具有一组电压输入,透过AD转换成8位元数位值,微控制器读取转换结果,操作非常方便。
图34.2.2 电路连接图44.3 D/A转换电路D/A转换电路采用DAC0832进行数模转换。
DAC0832是8位D/A转换器,它采用CMOS工艺制作,具有双缓冲器输入结构。
其引脚图如图5所示。
图51)0832引脚功能DAC0832是20引脚的双列直插式芯片。
各引脚的特性如下:CS——片选信号,和允许锁存信号ILE组合来决定是否起作用。
ILE——允许锁存信号。
WR1——写信号1,作为第一级锁存信号,将输入资料锁存到输入寄存器(此时,必须和、ILE同时有效)。
WR2——写信号2,将锁存在输入寄存器中的资料送到DAC寄存器中进行锁存(此时,传输控制信号必须有效)。
XFER——传输控制信号,用来控制。
DI7~DI0——8位数据输入端。
IOUT1——模拟电流输出端1。
当DAC寄存器中全为1时,输出电流最大,当DAC寄存器中全为0时,输出电流为0。
IOUT2——模拟电流输出端2。
IOUT1+IOUT2=常数。
RFB——反馈电阻引出端。
DAC0832内部已经有反馈电阻,所以,RFB端可以直接接到外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相当于将反馈电阻接在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VREF——参考电压输入端。
可接电压范围为±10V。
外部标准电压通过VREF及T型电阻网络相连。
VCC——芯片供电电压端。
范围为+5V~+15V,最佳工作状态是+15V。
AGND——模拟地,即模拟电路接地端。
DGND——数字地,即数字电路接地端。
2)0832工作方式DAC0832有如下3种工作方式:①单缓冲方式。
单缓冲方式是控制输入寄存器和DAC寄存器同时接收资料,或者只用输入寄存器而把DAC寄存器接成直通方式。
此方式适用只有一路模拟量输出或几路模拟量异步输出的情形。
②双缓冲方式。
双缓冲方式是先使输入寄存器接收资料,再控制输入寄存器的输出资料到DAC寄存器,即分两次锁存输入资料。
此方式适用于多个D/A转换同步输出的情节。
③直通方式。
直通方式是资料不经两级锁存器锁存,即/CS,/XFER ,/WR1 ,/WR2 均接地,ILE接高电平。
此方式适用于连续反馈控制线路和不带微机的控制系统,不过在使用时,必须通过另加I/O接口及CPU连接,以匹配CPU及D/A转换。
D/A转换电路如图6所示。
图64.4 模拟信号输入通道在工业控制中各类传感器常输出标准电流信号4~20mA,这里我选取温度测量元件作为传感器,其输出电压经过一系列电路的变化送到ADC0831的输入端,参考电路见图7所示。
图74.5 键盘模块加入键盘是为了便于人机互动,方便工作人员即时调整工况。
其电路图如图8所示,其中,S1用于增加上限值;S2是用于减小上限值。
图84.6 数码管显示电路LED数码显示器是一种由LED发光二极管组合显示字符的显示器件。
它使用了8个LED发光二极管,其中7个用于显示字符,1个用于显示小数点,故称之为7段发光二极管数码显示器。
这里为了简化电路,用单片机对数码管直接进行控制,其电路图如图9所示。
图94.6 报警电路在测量值达到上限值时,报警电路启动,电路图如图10。
图105 系统软件设计5.1主程序框图整体程序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主程序框图5.2键盘控制程序框图键盘扫描控制程序框图如图12所示。
图12 键盘控制程序框图5.3数据转换程序框图数据转换程序框图如图13所示。
图13 数据转换程序框图5.4 显示程序框图显示程序框图如图14所示。
图14 显示程序框图.5 结论经过仿真实验,发现数码管显示的数字及温度传感器上显示的温度一致,并且在温度传感器示数变化的同时,数码管显示的数字也同时变化。
按键的作用也基本实现,故可认为本次课设基本完成。
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
尽管这次设计的时间是短暂的,但过程是曲折的,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那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能力。
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像我们这些学生最最缺少的是经验,没有感性的认识,空有理论知识,有些东西很可能及实际脱节。
总体来说,我觉得做这种类型的作业对我们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它需要我们将学过的相关知识都系统地联系起来,从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以待改进。
参考文献[1] 冯显英, 葛荣雨. 基于数字温湿度传感器SHT11的温湿度测控系统. 自动化仪表, 2006, 27(1): 59-61[2] 姜学军. 计算机控制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3] 李华. 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4] 高峰,崔金宝,曲建岭. 基于80C198单片机的压力模糊测控系统. 仪表技术,2004,(1): 28-29[5] 王义军.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6] 刘连浩等.单片机原理及嵌入式应用系统设计.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