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知识点
![信息技术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5be3009f78a6529647d5342.png)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1、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a5c737fa417866fb84a8e7e.png)
6.信息技术的历史和今天:
2.信息技术的重要工具 ---计算机概 念综述
1.什么是计算机 2.计算机的诞生 3.发展阶段 4.发展趋势 5.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 6.计算机的分类 7.冯· 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基本思想 8.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9.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什么是计算机:通常,计算机电子计算机中的个人电脑.
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传输和应用等处理技术为主要 研究方向的技术系统的总称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具有 典型的时代特征.
单选:信息技术主要包扣:计算机技术,( ),微电子技术,视听 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A:电信技术 B:生物技术 C:通信技术 D:工程技术
5.信息技术的分类: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两大类硬
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
2.数据和程序以二进制代码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 存放的位置由地址确定. 3.控制器根据存放在存储器中的指令序列(程序)进 行工作,并由一个程序计数器控制指令的执行,控 制器具有判断能力,能以计算结果为基础,选择不 同的工作流程. 4.其核心思想是 “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 单选:目前大多数计算机以冯.诺伊曼提出的()设计 思想为理论基础.A:存储程序原理 B:布尔代数 C:超线程计数 D:二进制计数 8.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的重要工具 --计算机概念综述 3.信息表示
1.信息技术
1.信息的概念 2.信息的特征 3.信息的功能 4.信息技术 5.信息技术的分类 6.信息技术的历史和今天
1.信息的概念:所谓信息,通用是指对人有用的消息.信息是
事物运动的状态变换的方式;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表示的 事物运动及其变化的形式内容和效用.并实现世界事物的存在 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反映.
: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与信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b532accc5da50e2524d7fd2.png)
猜谜语:①它通常在学校中大显身手, 它可以有各种颜色, 它的形状是圆柱形的, 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它通常可以在其他物体上留下痕迹。
②小小绒毛轻又轻,随风飞舞像伞兵。 飞到东来飞到西,到处安家把根生。
我们可以根据事物表现的特征达到对事物的认识,从而消 除对事物的不确定性。
⑴香农的观点: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小结2:
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简称IT) 是指在信息的获取、 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信息技术的本质就是就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微电子技术 计算机技术 通信技术 信息技术应用
(基础) (核心) (支柱) (目的)
科学技术群
C、信息是具有时效性的 D、信息是可以进行加工处理的
2.“2012年初,中国飞人刘翔以 7秒41的成绩获得世界室内 60米栏冠军”的消息人 尽皆知。这说明信息具有 ( ) A.共享性 B.时效性 C.依附性 D.价值相对性
3、下列选项中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A、报上登载的中国“神州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消息 B、信息技术考试成绩 C、电视中播出的奥运比赛各国金牌数 D、DVD电影光盘
(2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
多学科结合
通信与网络技术 计算机技术 人工智能 计算机软件
多元化
发展趋势
网络化、高速快捷、多网合一、安全保密
多媒体化、操作更简便 智能化 自动化、集成化,虚拟化:即时的虚拟现实
3、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影响
(1)信息技术的应用(请同学们列举实例说明)
(2)信息技术的影响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 ——文字的发明和使 用
信息技术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ppt课件
![信息技术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fce94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7.png)
防范策略和技术手段
防范策略
制定完善的信息安全政策和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定期进行安 全漏洞评估和演练等。
技术手段
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手段来保障信息安全。
伦理道德问题探讨
01
02
03
隐私保护
如何平衡个人隐私和信息 共享之间的矛盾,确保个 人隐私得到充分保护。
04
数字化生活与产业变革
数字化生活表现和影响
数字化生活表现 智能手机普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数字内容消费成为日常娱乐主要方式。
数字化生活表现和影响
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在线医疗等数字化服务广泛应用。 数字化生活影响
提高生活便利性,满足个性化需求。
数字化生活表现和影响
互联网发展历程和现状
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01
回顾互联网的起源、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如ARPANET、
NSFNET等。
互联网的现状和趋势
02
分析当前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包括移动互联网、物
联网、云计算等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
03
探讨互联网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变革,以及带
零售业线上线下融合,提升消费者体 验。
金融业科技应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意义
1 2 3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新型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有助 于促进数据流动和应用创新,推动数字经济高质 量发展。
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促 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度 融合。
将人类可读的命令和数据转 换为计算机可读的二进制代 码,是计算机的“耳目”。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1.1信息及特征(共19张PPT)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1.1信息及特征(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757877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d.png)
【思考】:那7个字是什么字?
“中国将出兵朝鲜”,启发学生总结出故事中所蕴含的信 息的基本特征——信息具有价值性和时效性,进一步引导 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学习中体现信息的价值性和时效 性的例子,学生会举出像天气预报、学校通知、电视新闻、 商场的促销信息等等实例。 【思考】以上这些信息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还可以通过其 它方式表现吗?信息能不能独立存在? 【结论】信息不能独立存在,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即 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1)载体依附性
【信息的基本特征】
例2:“一条线和一万美金”
20世纪初期,美国最大的福特公司的一台电机出现故障,很多人搞 了两三个月都修不好。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有人向公司推荐了当时已 经移居美国的德国科技企业管理专家斯坦门茨。斯坦门茨在电机旁边仔 细观察、计算了两天后,就用粉笔在电机的外壳上画了一条线,说: “打开电机,在记号处把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人们半信半疑地照他 的话去做,结果,毛病果真出在这里。电机修好后,有关人员问他要多 少酬金,他说:“一万美元!”啊?一万美元!那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呢!于是,便要求斯坦门茨列一张帐单说明费用的支出。斯坦门茨写到: “用粉笔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里画这条线9999美元。”
我认为不足之处:教学容量大,教学紧凑,如果时间把握不好, 教学进度可能会受影响。
2024 课件
感谢观看!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2、试着说说下面故事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A.一传十,十传百
传递性、共享性
B.找路时,使用旧地图,往往误事
时效性
【教学评价】
评价项 目
个人评 价( 40%)
组内互 评( 20%)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5dbb30d763231126edb111f.png)
Intel奔腾Ⅳ 2.8GHz/512M/80GB/52X
CPU型号
CPU主频 CPU
光驱读写速度为52倍速
总结反思
信 息 与 信 息 技 术
A.为得褒妃那一笑,不惜烽火 烽火戏诸侯 烽火 传语报平安 B.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 传语 C.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骑 D.不见鸿雁传书 鸿雁传书来,只见伊人泪长流 鸿雁传书
智能代理技术: 智能代理技术:主动地根据人的需要完成某些特定 的任务,主要用于信息的自动检索和过滤。 应用领域:Office助手、搜索引擎中“蜘蛛”程序、 应用领域 电子商务 语音识别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是指将人说话的语音信号转换为可 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从而识别说话人的语音指令 以及文字内容的技术。 GIS系统( GI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将计算机 系统 硬件、软件、地理数据以及系统管理人员组织而成的对任一 形式的地理信息进行高效获取、存储、更新、操作、分析及 显示的集成
11——15 B
合作探究
小组内合作讨论自己的疑难问题,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写 在“疑难问题卡片”中。
2 1
3 4
【点击高考】 点击高考】
8 9 10 1 2 3
巩固提高
7 6 5 4
流媒体技术: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 流媒体技术 放在网站服务器,让用户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而不要 等整个压缩文件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上才可以观看的网络传 输技术。如:在线看电影、电视、听歌等 网络存储技术: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信息的异地存储。如: 网络存储技术: 如 我们的邮件是放在邮件服务器,我们QQ空间中的照片、日志 放在QQ服务器上或者相关的存储设备上。
①U盘是外部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信息的设备,输入设备是用户和计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b46d4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6a.png)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的特点、信息技术的分类及应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理解信息的特点,掌握信息技术的分类及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信息的特点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信息技术的分类及其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笔记本电脑、投影仪、教学课件、教学素材。
学生准备:笔记本、水笔、学习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是如何传递到我们眼前的?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哪些信息技术?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是指传递知识、消息、数据等内容的一种载体,信息技术是指用于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技术。
2. 信息的特点:普遍性、主观性、时效性、价值性、传递性。
3. 信息技术的分类: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
三、实例分析(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网上购物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实例中运用了哪些信息技术,并解释其作用。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你能列举出几种你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技术?2. 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3. 请举例说明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何改变了你的学习方式?板书设计:信息与信息技术1. 概念:信息传递知识、消息、数据等内容的一种载体;信息技术用于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技术。
2. 特点:信息普遍性、主观性、时效性、价值性、传递性;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
作业设计:1.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信息技术的应用给你带来的便利。
答案:略2. 请列举出五种你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a6fbf5d3b3567ec102d8a23.png)
第三章信息的加工
一、信息加工概述 1、信息加工包括计算、转换、重组、表示等一系列过 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信息加工的目的在于发掘信息的价值,方便用户的使用。 2、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记录信息、加工信息 、发布 信息 、存储信息 3、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 (1)、人工方式特点所需工具少、方法灵活、使用方便。 (2)、计算机信息加工方式。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 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 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 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 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 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 、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事实性或真伪性、不完全性、普遍性等)
第二章《信息获取》 第二章《信息获取》知识点
一、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1、定位信息需求——信息需求表现在:(1)、时间范围 (2)、地域范围(3)、内容范围 2、选择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分类: (1)文献型信息源比如报纸、图书、辞典等 (2)口头型(个人)信息源比如同学、朋友、老师等 (3)电子型信息源比如广播、电视、电话、因特网等 (4)实物型(现场)信息源比如运动会、动物园、各类 公共场所及事件发生现场等 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 4、评价信息——评价信息的依据是(先前确定的信息需求)
高一信息科技课件信息与信息技术
![高一信息科技课件信息与信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da7ac4b2b160b4e767fcffb.png)
信息的特征: 信息的特征:
3.信息的可处理性:可被加工,传输, 3.信息的可处理性:可被加工,传输,存 信息的可处理性 储.(分析,综合,提炼后提升价值) .(分析,综合,提炼后提升价值) 分析
例如: 例如:某同学编辑的小报图文并茂,用的方式:如由网 上搜索资料,下载图片,直接录入内容等. 编辑这 份小报的时候,收集到这些资料后,不是直接采用, 还要重新进行整理.
三 信息技术及发展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 通信技术,实现获取信息 传递信息,存 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 通信技术 实现获取信息 传递信息 存 储信息,处理信息 显示信息,分配信息 处理信息,显示信息 储信息 处理信息 显示信息 分配信息 等的相关技术. 等的相关技术
信息的特征: 信息的特征 2.信息的共享性 不会损耗 广泛传播 物质 信息的共享性:不会损耗 广泛传播.(物质 信息的共享性 不会损耗,广泛传播 的交换,思想的交换 思想的交换.) 的交换 思想的交换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通过交流可以由不同个 体或群体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共享。 体或群体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共享。比如说 大型的网站,上边提供了大量的资讯, 大型的网站,上边提供了大量的资讯,大家任 何时候都可以去上面观看,查询, 何时候都可以去上面观看,查询,只要你有需 另外在教育领域内,如一些网络学院, 要。另外在教育领域内,如一些网络学院,既 提供在线的学习资讯,交流探讨的BBS(论坛, 提供在线的学习资讯,交流探讨的 (论坛, 公告板一类),也提供在线, ),也提供在线 公告板一类),也提供在线,或可下载的教学 软件。 软件。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 信息的概念: 1. 信息论的创始人克劳德.香农定义:” 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2. 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 内容意义.
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ppt)
![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fbf142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d.png)
01
exp1 信息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02
信息的一般特征
交通信号灯
exp2
载体依附性
烽火狼烟
exp3
互联网
共享性 一传十,十传百,终于成了人人皆知的秘密。
1
2
3
exp4
价值性 读书以明理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信息、物质、能量并称人类的三大资源
1
2
exp5
(5)时效性
8000元左右
1998
200MHZ
4.3G
32M
14寸彩显
6000元左右
2003
1.7GHZ
40G
512M
17英寸纯平彩显
5000元左右
配置越来越好,但价格越来越低
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甄别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和有害信息。
积极主动地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遵守信息法规,培养良好的信息情感和信息道德。
普遍性
01
载体的依附性
02
共享性
03
价值性
04
时效性 ……………………
05
信息的一般特征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
通信技术(支柱)
计算机技术(核心)
微电子技术(基础)
现代信息技术
指处理信息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D
C
B
A
E
语言的产生
文字的发明。(信息更长时间地保存下来)
健康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三: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年份
硬盘
内存
显示器
价格
2003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7fde75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f.png)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1 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无处不在1. 物质、能源与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
P22. 信息指数据(data)、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P23.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与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
P24.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万事万物里都有信息。
P25. 信息是指对消息同意者来说是预先不明白的东西,因此具有“不确定性”。
P2例:下列是否属于信息1、报纸上刊登的新闻 (√)2、书本中的知识(√)3、电脑报(×)4、电视里播放的足球比赛实况(√)5、《07年春节联欢晚会》VCD光盘(×)◎信息的载体与形态1.信息本身不是实体,务必通过载体才能表达,但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而变化。
P32.语言、文字、声音、图像与视频等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P33.纸张能够承载文字与图像,磁带能够承载声音,电视能够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与视频,因此也把纸张、磁带、广播、电视、光盘、磁盘等称之信息的载体。
P34.相同的信息,能够用多种不一致的载体来表示与传播。
P35.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
P3◎信息的五个特征1.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务必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P32.信息是能够加工与处理的。
信息也能够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
P33.信息能够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与保留与传播。
P34.信息是能够传递与共享的。
信息能够被重复使用而不可能像物质与能源那样产生损耗。
P35.信息具有的时候效性。
P3例1:李斌发现按照车上的GPS导航仪规划的路线驾驶经常出错,他更新了导航软件的地图文件后,出现错误的概率大大降低,该事例反映出信息具有(B )(A)载体依附性(B)时效性(C)共享性(D)传递性例2:萧伯纳的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种现象最能说明信息具有(传递与共享)1.2 信息的编码1. 信息的代码: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78b451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b.png)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信息及信息特征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包含的意义;1、信息的载体和形态信息本身并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可以承载信息,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2、信息的特征:①信息的表示、传播、存储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②信息是可以加工处理的③信息可以被存储、保留和传播;④信息具有传递性和共享性⑤信息具有时效性3、图像等的压缩标准:无损压缩:利用WINRAR和WINZIP软件压缩成的RAR文件和ZIP文件;有损压缩:格式的转换而成的;声音文件压缩成MP3,图像文件压缩成JPG,视频文件按MPEG标准压缩二、信息技术1、信息技术的英文简称:IT2、信息技术的三个发展历程:古代信息技术、近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能分辨出所给的信息技术是属于哪一个发展历程;P12-153、信息技术展望: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网格计算机、机器人技术、数字地球和智能化社区、因特网2和下一代因特网,虚拟现实的实用化等,能够指出所给的实例是对哪一种展望的应用;第二章信息的来源与获取一、获取信息的方法信息的来源具有多样性,所以获取信息的方法也有多种,当前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等等和因特网二、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1、通过在地址栏中输入网站的地址来访问该网站,点击网页上超链接浏览相关网页;2、保存网页内容:网页中使用的文字、图像、声音等元素;根据需要可保存于本地计算机中——下载;各种不同信息的保存方法要掌握好;保存网页的方法:进入要保存的网页;文件——另存为——选择保存的路径和文件名,注意保存的文件类型的不同,所下载的内容也是不同的;网页,全部.htm,.html下载的网页上的全部内容:包括图片、文字、超链接等,同时还下载一个与网页文件同名的.files文件夹,里面存储相应的图片、音乐、动画等;网页,仅HTML.htm,.html,只下载该网页中的文字和超链接;网页,文本文件,仅下载网页中的文字;保存图片的方法:右击要保存的图片——图片另存为——选择保存的路径和文件名保存部分文字的方法:选择中要保存的文字——复制——在相应的路径下建立一个记事本.txt文件或WORD.doc文件,打开粘贴即可;3、收藏夹的使用:将多个网址保存在“收藏夹”中,方便下次浏览,被收藏的网址名称是可以修改的;收藏夹中内容可根据需要进行分类、整理;三、网上资源检索可以通过主题目录检索根据不同的目录分类进行查找,如:.等、搜索引擎检索、元引擎检索三种方式实现;搜索引擎一般包括两大核心技术:自动网页搜索技术和全文搜索技术;常用搜索引擎有Google、百度等,注意搜索时对关键词的提炼及限定词not and or 的应用;4、评价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三种主要方式错误!统计评价;从统计角度来评价网站的可信度;错误!专家或核心刊物评价;从专家学术专着或核心期刊上罗列一些专业学术网站的资源表,来选择或评价所需的网站,该方法参考价值较高;错误!个人推荐;凭借个人对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了解和主观认识进行评价;该方法参考价值较低;CARS列表法:可信度、准确度、合理性、相关支持;P39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一、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1、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是计算2、基本特征是运算速度快、能准确地执行指令,还有很大的存储容量;计算机并非无所不能3、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计算机解决问题一般要经历分析问题、寻找解题途径和方法以及用计算机处理这三个段;二、字处理WORD扩展名:.doc,查找替换、修订、批注、自动更正,语法和拼音、图文混排的几种形式三、表处理Excel扩展名:.XLS1、Excel2000的基本知识: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1 工作簿:一个Excel文件就是一本工作簿;默认打开的就是一个工作簿;工作簿由工作表组成,默认打开的是3张工作表,最多可有256张工作表2 工作表:A、每个工作簿默认的工作表是3张,Sheet1~Sheet3;B、每张工作表有65536行和256列,行号由数字表示,列标由英文字母表示;C、工作表的名称可以更改,双击其名称标签或右键单击标签,选择“重命名”命令即可修改3 单元格:单元格的名称由列标和行号组成,如第一行第三列的单元格名称是C1;当前输入字符的单元格为活动单元格,活动单元格永远只有一个,为某个区域的第一个单元格名称;2、数据的输入注意:字符左对齐,数值右对齐;1自动填充:A、将鼠标放到选中区域的边框线右下角的黑色小方块上,出现一个实心的黑十字光标,此光标成为“自动填充柄” ,自动填充不仅能复制数据、公式,还包括其单元格格式;3、单元格区域的选中1不连续单元格的选中:按住Ctrl,逐个点击要选择的单元格2连续单元格的选中:按住Shift键,点击要选择的单元格区域的一个角的单元格,再点击它的对角单元格;或者:用鼠标拖动方法来选择3整行、整列的选择:单击行号或列标即可选中一行或一列4、数据的复制与移动可以使用常规的“复制+粘贴”、“剪切+粘贴”移动的方法进行5、工作表的编辑1 插入单元格、行、列2 删除单元格、行、列6、公式的使用:输入公式的标志是输入一个等号或加号1 简单算式:直接在某个单元格上输入式子2 公式的输入引用单元格的名称P52 2、常用函数粘贴函数:插入——函数——选择函数名——选择运算区域——确定,熟记常用函数名:SUM——求和函数AVERAGE——求平均值函数MAX——求最大值函数MIN——求最小值7、数据表美化:格式——设置单元格——字号、字体、对齐方式、颜色、小数位数调整,边框,图案,自动套用格式的应用,请记好下列各按钮的名称及作用8、对数据进行分析1、对数据进行排序:数据——排序A、按某字段值的顺序进行排序;此字段称为关键字;排序分升序和降序两种排B、按多个关键字排序: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第三关键字,在排序时注意排序区域的选择,会看排序对话框里的设置;2、对数据进行筛选:数据——筛选——自动筛选1筛选按钮里的值的选择、自定义、前10个、升序排序、降序排序等命令的作用都要清楚9、图表1、图表的创建:图表向导的四个步骤:图表类型柱形图、折线图、饼图、源数据系列产生在行、列、图表选项标题、X轴Y轴名称、数据标志等、位置哪一张表中插入、单独的表格,特别注意图表的源数据,会从图表中看是对哪些数据进行创建的;图表中的数据和表格数据是相连的,任何一方的改都会引起对应的改变,但与复制到WORD中的表格和图表是没有关系的;2、图表的调整:双击想要修改的地方,在相应的对话框里进行修改3、图表的修改:根据要求看是修改图表向导四步骤里的哪一个步骤,在图表区右击选择相应的一步骤就可以了;四、智能处理常用的智能型信息工具软件有:语音识别、手写文字识别、光学字符识别OCR和机器翻译等文字识别有:语音识别与光学字符识别软件OCR软件,在对各种出版物中的文字进行编辑,可将其以图片格式保存在计算机中,利用光学字符识别软件进行文字识别,转变为文本格式;汉字识别技术可分为印刷体识别和手写体识别;OCR软件识别图片文件的操作步骤:1、扫描稿件获取图像2、打开OCR软件,打开图像3、选择区域、倾斜校正、用OCR软件识别4、校对文字5、保存文本文档第四章信息的管理一、信息资源管理就是对信息、信息技术、信息设备和信息人员等各项资源的管理;管理信息系统MIS、数据库系统DBS、情报检索系统IRS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三个重要方面;信息资源管理的三个阶段:传统管理阶段、技术管理阶段、资源管理阶段二、数据库系统P87通过数据库对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及网上数据进行管理,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软硬件平台及用户;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SQLServer,DB2,FoxPro,AccessAcess数据库基础:扩展名:.mdb错误!数据库元素:二维表、字段及字段的数据类型、记录的概念;P88错误!浏览、添加、删除、修改数据库中的记录;对上表能比较清楚地知道各项内容:记录数、当前记录、字段数、特殊字段的类型、表名等;第五章信息的表达与交流一、信息表达方式与表达技术信息表达方式:同一种信息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信息接受者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最常用的信息表达方式有文字、语言、图形、图像、声音和形体动作等几种;信息表达技术:常用的表达技术有:广播电视、报刊书籍、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其中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信息社会化种比较重要的信息表达技术;注意信息表达的规范化二、电子邮件1、E-mail的地址格式:用户名服务器名息、提交信息、申请成功等几个步骤;电子邮件的发送是借助于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实现把邮件从发件人那里送到收件人的邮箱中,借助电子邮局接受协议POP3,可以将电子信箱中的电子邮件读到本地计算机上;邮箱管理软件:foxmail、outlook注意能够对所给的电子邮箱进行仔细观察,发现相关的信息;三、电子公告板电子公告板Bulletin Board System,简称BBS,也叫布告栏、论坛;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是基于网页方式的BBS;使用BBS前一般先进行注册,注册用户可以在论坛中浏览帖子,发帖、或跟发帖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多人在线交流观点,而未注册用户只能看帖第七章信息技术与社会一、知识产权开发者设计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在开发完成之日起就受到法律的保护;作为软件的使用者,应树立法制观念,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自觉使用正版软件,抵制盗版及未授权的软件;二、信息的安全和保护计算机病毒已经成为危害信息安全的最大隐患,必须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错误!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它能够通过修改程序,尽可能地把自身复制进去,进而传染给其它程序,破坏他人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病毒具有寄生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爆发性等特点;错误!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病毒的防治从预防、检查和杀毒三方面着手;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安装杀毒软件并经常升级,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或杀毒,同时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三、网络道德规范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一方面要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另一方面要文明上网,做到生活学习两不误;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思,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BBS 电子公告板论坛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算法部分知识点第一章算法和算法的表示1.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1分析问题确定要用计算机来“做什么”,即确定解题的任务;2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3用计算机进行处理;2. 程序的组成:程序通常包括指令和数据两大部分;1 指令:对计算机操作类型和操作数地址作出规定的一组符号;2 数据:计算所需的原始数据、计算的中间结果或最终结果;3. 设计程序时需要考虑的问题1数据的存储:计算所需的原始数据、中间结果要存储在不同的变量中;2计算的过程: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化、并用计算机能执行的指令有序地实现对应的步骤;4.算法的特征:1有穷性 2确定性 3可执行性4有0个或多个输入 5有一个或多个输出5.算法的表示方法1自然语言2流程图3伪代码 4程序设计语言6.变量是数据的存储单元,其中存储的数据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是可变的;7.算法执行流程的三种基本模式:1顺序模式2选择模式3循环模式区别某流程图选择模式或循环模式的依据是:循环模式判断框其中一侧能够构成一个回路;第三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1. 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或概念,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状态和行为;状态是通过若干个属性来描述得,行为是指对属性进行操作和处理的方法;描述对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属性、事件动作、方法过程2. 类是对相同性质的对象的一种抽象,而一个对象则是类的一个“实例”;3. 事件通常是由用户在对象上激发的一种动作;事件的激发引发事件处理过程,即事件驱动相应的事件处理过程的执行;4. VB应用程序设计环境的窗口主要由对象窗口、控件工具箱、属性窗口、工程窗口组成;5. 常用基本控件:文本框Text、标签Label、命令按钮CommandButton、图像Image、时钟Timer、列表框ListBox等6. 程序的运行和调试,保存运行:单击工具栏中“运行”选项中的启动按钮,调试和运行应用程序;保存:在“文件”菜单中执行“工程另存为”命令,将保存该应用程序的窗体文件.frm和工程文件.vbp.在“文件”菜单中执行“生成工程.exe”,可生成能在Windows中直接运行的“.exe”文件;第四章VB程序设计初步1. 数据:数据是信息的一种记录形式;VB中常用的基本数据类型有:整数型Integer、长整数型Long、单精度实数型Single、双精度实数型Double、逻辑型Boolean、日期型Date;2. 常量:常量是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其值不能改变的存储单元或数据;VB中有整数常量、实数常量、字符串常量和逻辑常量等类型;常量的定义: const 常量名=常量值3. 变量:变量用来存储数据,程序运行过程中,变量的值是可以改变的;变量的定义:Dim 变量名 As 变量的类型;4. 变量的命名规则:1变量名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等字符组成;2变量名必须以字母开头3在变量名中对大小写字母是不加加区分的4不能使用VB中的保留字作为变量名5. 数组变量:数组是由一批同类型的变量构成的一个序列;一维数组变量的定义: Dim 数组变量名A1 To A2As 元素的类型二维数组变量的定义: Dim 数组变量名A1 To A2,B1 To B2As 元素的类型6. VB中的常用标准函数:活动手册P381常用数学函数:Absx、Intx、Sqrx、Rnd、Expx、Logx、Sinx、Cosx、Tanx;2常用类型转换函数和字符串函数:Ascx、Chrx、Valx、Strx、Lenx、midx,n,k、Fixx;7. VB的基本运算包括算术运算、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三大类;1算术类基本运算有:^、-负号、、/、\、Mod、+、-2 关系类基本运算有:=、<>、<、>、<=、>= 结果为逻辑值True或False3 逻辑类基本运算有:Not、And、Or结果为逻辑值True或False8.表达式主要用来规定值的运算过程,以及对于某些情况或条件的判断;VB中的表达式必须要符合其书写规则,与数学中的区分开;9.三类基本运算的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为算术运算,关系运算,逻辑运算;表达式中基本运算的优先级从高到低为:1级,-负号2级,^3级,、/4级,\5级,Mod6级,+、-7级,=、<>、<、>、<=、>=8级,Not9级,And10级,Or11级的基本语句:1赋值语句:把等号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计算结果存储到左边的变量中;变量名 = 表达式或对象名.属性值 = 表达式2选择语句:根据不同的判断结果,选择执行不同的语句处理;行IF语句: IF 条件表达式 Then 语句1 Else 语句2或 IF 条件表达式 Then 语句块IF语句: IF 条件表达式1 Then语句块1ElseIF 条件表达式2 Then语句块2……ElseIF 条件表达式n Then语句块nElse语句块0End IF3循环语句:实现程序中语句的重复控制;For语句 For 循环变量 = 初值 To 终值 Step 步长语句块Next 循环变量Do语句 Do While 条件表达式语句块Loop4注释语句:程序语句后以单引号’开头的一段注释,起解释说明该语句的作用, ;VB程序中同一行上相邻的语句之间用冒号:分隔;第五章算法实例1、解析算法解析算法的基本思想是用解析的方法找出表示问题的前提条件与所求结果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数学表达式的计算来实现问题的求解;如: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面积; S=rr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r As Doubler = Val= Str r rEnd Sub2、枚举算法枚举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问题的本身性质,一一列举出该问题所有可能的情况,并根据题目的条件逐个作出判断,从中挑选出符合条件的解答;设置枚举算法要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情况,不能遗漏,也不能重复;如:统计个位数是6,且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有哪些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a, b, m As IntegerFor a = 1 To 9For b = 0 To 9m = 100 a + 10 b + 6If m Mod 3 = 0 Then StrmNext bNext aEnd Sub。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梳理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bc2a45c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2.png)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信息及其特征1、信息的基本概念:载体承载的内容才是信息,载体形式包括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
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信息与物质、能量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态;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2、信息的基本特征① 传递性(一传十,十传百飞鸽传书);② 共享性(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③ 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④ 可处理性(玉不琢,不成器);⑤ 价值相对性(信息价值因人而异,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⑥ 时效性(老黄历看不得红灯停,绿灯行);⑦ 真伪性(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
二、信息技术及其影响1、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新华词典》)。
① 微电子技术(基础); ②计算机技术(核心); ③通信技术(桥梁);④ 传感技术(感官扩展)。
2、信息技术的应用可视电话、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专家网上会诊、网上购物等。
3、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五次重大变革)① 语言的产生和应用;②文字的发明和使用;③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④电信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 ⑤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①多元化;②网络化;③多媒体化;④智能化;⑤虚拟化。
5、信息技术的影响积极影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对人们学习生活的影响。
消极影响: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信息犯罪;对人们身心健康可能带来不良影响。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一、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1、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事物本身、他人、媒体)→采集信息→保存信息(分类保存)2、采集信息的方法:检索媒体(阅读书刊、收看电视、搜索网页等);与他人交流(听讲座、请教专家等);亲自探究事物本身(观察、实验、调查等)。
第一章_信息与信息技术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_信息与信息技术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751e6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d.png)
第一章_信息与信息技术试题含答案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试题含答案1. 选择题1.1 信息系统的三要素是()A. 数据、程序、人员B. 数据、硬件、软件C. 数据、设备、网络D. 数据、设备、人员答案:B1.2 以下哪项不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A. 人工智能B. 云计算C. 移动互联网D. 传真机技术答案:D1.3 在计算机领域,二进制数是使用什么进行表示的?A. 0和1B. 1和2C. 0和2D. 0和9答案:A2. 填空题2.1 OSI模型中负责物理层的设备是()。
答案:网卡2.2 在计算机中,RAM是指()。
答案:随机存储器2.3 编译型语言通过()将源代码翻译成机器码。
答案:编译器3. 简答题3.1 请简要解释信息系统的三要素。
答案:信息系统的三要素分别是数据、硬件和软件。
数据指的是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文字、数字、图像等形式。
硬件是指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软件指的是运行在计算机上的程序和数据。
3.2 请说明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答案:移动互联网是指通过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进行网络连接和交流的一种方式。
它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获取信息、交流和进行商务活动。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可以随时查找信息、享受娱乐,还可以随时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4. 论述题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递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为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比如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并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
人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新闻客户端等方式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
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提供了丰富的娱乐内容,人们可以在线观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等。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更加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随时随地上网。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与信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cd0666348d7c1c708a145bf.png)
2.包括: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延伸了人的思维器官进行信息处理和决策的功能 微电子技术:帮助实线使人的信息功能得以延伸的各种元期间的构建和集成, 微电子技术:帮助实线使人的信息功能得以延伸的各种元期间的构建和集成, 不断满足人们对信息产品高性能、小体积、低价格的需求。 不断满足人们对信息产品高性能、小体积、低价格的需求。 通信技术:延伸了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 通信技术:延伸了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 传感技术: 传感技术:延伸了人的感觉器官手机信息的功能
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实例4:田忌赛马: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 实例 :田忌赛马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 齐国的大将田忌 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 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 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 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 下马对下马。 中马对中 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 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 失败了。 后来, 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 失败了。 后来,孙膑 告诉田忌一个策略。第一局比赛,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 告诉田忌一个策略。第一局比赛,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 第一局输了。 第二局比赛,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获胜了 第一局输了。 第二局比赛,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 一局。第三局比赛,孙膑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 一局。第三局比赛,孙膑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战胜 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当然是田忌赢了齐威王。 了一局 。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当然是田忌赢了齐威王。 还 是同样的马匹,由于调换一下比赛的出场顺序, 是同样的马匹,由于调换一下比赛的出场顺序,就得到转败为 胜的结果。 胜的结果。 价值的相对性 实例5:从前,有两家人是邻居,王家卖油、张家卖日历。王家媳 妇每次卖油时都会偷偷省下一钱油,到年底时,就积攒了一罐油, 再卖掉它,就有了过年的钱。而张家媳妇看在眼里十分羡慕,也 学王家媳妇的样子,每个月也都偷偷省下一本日历,可等到年底 却没换到钱?为什么? 。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a8e5f3cccbff121dd368344.png)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复习知识点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物质、能源和信息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
2.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是信息的载体,纸张、磁带、广播、电视、光盘、磁盘等称为信息的载体。
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3.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传递性、共享性、相对价值性、时效性、真伪性。
4.信息都采用二进制位来表示,即0或1。
5.冯·诺依曼:“电脑之父”,提出“数据和程序都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信息论之父”:申农6.ENIAC爱尼阿克:1946年2月14,世界上第一台电脑,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7.计算机发展:电子管----晶体管----小规模和中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第五代,智能化和网络化)8.计算机存储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B”;最小单位:位,bit简写“b”。
1个字节=8位。
9.1B=8b;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10.进位制标识:二进制(B),十进制(D),十六进制(H)。
11.★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每一位十六进制数对应4位二进制数。
12.★二进制——十进制:按权展开。
如(110101)2=1*25+1*24+1*22+1*20=5313.★十进制——二进制:除2取余法。
如(26)10=(11010)214.计算机内的字符编码采用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
它由128个代码组成(见课本图),其中包括两部分:94个图形字符码和34个控制符码。
该编码使用一个字节(byte)中的后7位二进制数,最左用“0”填充,可以表示27=128种编码。
1个字符(包括英文字符)占1字节。
A对应65,a对就97,其他依次类推。
15.在计算机内汉字以代码形式表示,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
1个汉字占2字节,共16位,我国采用GB2312-1980标准进行汉字编码。
16交换码:又称为区位码,在计算机中,用第一个字节标记区码,第二个字节标记位码。
信息与信息技术习题练习
![信息与信息技术习题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a719893a58da0116c1749a2.png)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信息及其特征1.1.1 丰富多彩的信息: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状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是用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1.1.2 信息的一般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比如,交通信息既可以通过信号灯显示,也可以通过交通警察的手势来传递;文字信息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存储和浏览。
可见,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或传播出去。
因此,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也同时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和可转换等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它并不能给人们直接带来物质上的满足,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如学习材料、娱乐信息等;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如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准确的方位信息实现导弹的精确制导。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
在加工与使用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统计以及其它方式的处理,可以获得更重要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
招聘信息、油价信息、高考信息等等例子: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
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及。
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中国将出兵朝鲜(3)实效性: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比如,交通信息、股市信息、天气预报、会议通知、求职报名、市场动态等都在不断地变化。
(4)共享性: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而且一般情况下,信息共享不会造成信息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即信息可以无损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一教学目标:具体要求:1.知识方面: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际。
三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及其具体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该课在多媒体教室上.五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比喻法六教学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板书)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在初中我们学了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从现在起我们要继续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请看(蓝底白字投影)(教师)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世纪之交,千年更迭,人类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时代,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
哪我们看一下今天所要讲的内容:(打出投影片,此投影内容的说明如下)谈到信息技术那我们就要谈“信息”一:什么是信息?(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从上到下打开)1、什么是信息?A: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比如我有一个科技成果,它是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表示的,是一条信息,知道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
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或经济效益。
信息是一种资源。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共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但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不同的是物质和能源使用后减少,信息使用以后却不会减少,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
B: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信息不存在的例子(设问)。
不论你说不说话,睡不睡觉,你都给别人一个信息。
由于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
信息是事物运的状态和方式,因此,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C:信息也会过时(提问)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总结:信息的时效性要求及时获得和利用信息,这样才能体现信息的价值。
D:信息离不开载体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不是事物本身,因此,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借助某种符号和物体才能表现出来,而且同一信息还可以借助不同的载体来表现。
比如新闻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来表现。
信息离开载体就不能存储和传递。
掌握了信息的定义和特征,对信息进行观察、了解和利用这就是信息活动,它与我们的是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二:信息活动(板书)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传递(板书)(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以百叶窗形式打开)在此可以让一位同学上来指出计算机的各个部位。
(检测一下学生的掌握情况)计算机从只能处理数值到能处理各种声音及影像信息,从孤立的到相互之间的网络联系,计算机向网络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
3:计算机网络请看(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从无到有同时配解说)可通过作图加比喻法。
讲述此内容4:多媒体计算机向多媒体方向发展,那什么是多媒体呢?(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从无到有出现同时配解说)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在信息革命处已提及,此处重提,强调一下)网络及多媒体化: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正迅速将全球联成一个整体,“地球村”不再是梦,信息的交流及传播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计算机从处理文字和数值,扩展到处理声音、图像、影像等。
(讨论)简单提及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及现有水平,指出我国信息技术同世界先进技术之间的差距(印度及美国),激励学生的爱国情操,鼓励他们学好知识,报效国家。
五:回顾所学的内容:通过投影回顾(总结性的)六:作业:(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旋转出现)课后练习书面练习:课后作业1-4,课后完成,下一次课抽查完成情况。
2.查找有关的资料:电脑报、上网、十万个为什么之等信息学科,培养自己的课外阅读和自习的能力。
计算机病毒[教材分析]鉴于初中学生对计算机病毒已有耳闻,而且如今家庭电脑已是日益普及,然而计算机病毒更是让人防不胜防。
在初一年就有意识地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基本常识和杀毒软件的使用,对于乐此不疲的中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课,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尊重知识产权,在使用电脑过程中时刻关注计算机安全,学会防治病毒。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及病毒的来源;、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危害性;、了解计算机病毒感染后的常见症状;技能目标:初步掌握应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杀病毒的方法;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防范病毒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尊重知识产权的观念;[教学重点]如何防治计算机病毒和清除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操作方法;[课前准备]课前作业:让学生通过上网、图书馆、报刊杂志等渠道查阅有关计算机病毒的信息,每位同学可以从其特点、危害或具体实例来介绍自己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在课堂上交流。
[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设计]、前言:引课)教师点题:与计算机打交道,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么一个名词——病毒,许多同学是早有耳闻,因为她已让许多用户谈“毒”色变,只不过有些同学和她碰过面,也有的同学还未曾“谋面”。
到底,病毒来了会怎样?她有什么危害呢?先来听听大家的“声音”吧!启发)学生汇报:学生根据自己收集有关病毒信息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创设良好学习氛围)。
目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增长知识,对病毒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讲解:师:刚才大家从不同方面介绍了自己对病毒的认识。
究竟病毒是怎么回事?请看下面一段“计算机病毒的故事”(播放深圳智慧源软件公司的《赛博韦尔教育软件》)。
提示:注意病毒的“独白”。
①什么是计算机的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是人为编写的能够侵入计算机系统并危害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特殊计算机程序称之。
解释概念)特别指出以下几个方面,目的:启发学生对病毒的正确认识计算机病毒是某些人编写的特殊程序;为何称为“病毒”?由于她像生物病毒一样是有复制和破坏能力故而形象称之;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有何危害呢?是不是感染上病毒就立即发作?计算机病毒出现时有何“征兆”呢?层层深入)什么情况下,你要警惕自己电脑是否感染上病毒呢?师:假如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计算机突然不能使用了;运行速度明显变慢了;昨天还使用的文件,今天却无法运行……这都有可能是病毒“惹的祸”。
师:大家有没有见过“病毒”发作时的样子呢?可怕不可怕?接着演示几种病毒发作的现象)演示后,指出危害最大病毒发作时没有这些直观的现象,例如CIH 病毒是第一个直接攻击、破坏硬件的病毒。
师: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有何影响呢?继续播放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②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的影响?、经常无故地“死机”;b、运行速度明显下降;c、屏幕上显示莫名的信息;d、部分文件被破坏或删除;e、破坏整个硬盘或软盘上的数据。
师:引导学生“透过这些现象”看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③计算机病毒的特点、破坏性b、隐蔽性c、潜伏性d、传染性e、激发性f、广泛性以CIH和杀手13病毒为例简要介绍病毒的特点。
师:这些病毒是从什么地方“进口”来的呢?软盘、盗版光盘、网络、硬盘师:可万一你的计算机染上“病毒”后,该怎么办呢?④如何防治病毒、软盘:对于来历不明的外来软盘要先查、杀病毒再使用;、光盘:建议使用正版光盘软件;、网络:安装实时监控软件;、硬盘:安装病毒防火墙。
介绍瑞星杀毒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电脑演示操作方法)、总结:我们要用安全防范的眼光来看待计算机病毒,时时处处关心计算机安全,并没有哪一种杀毒软件可以“一夫当关”对付任何病毒的入侵,因为每天都可能有新的计算机病毒产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使用电脑时就更应该树立安全防范意识,让“病毒”远离我们。
、作业:给学生提供“病毒知识网站”,让学生深入了解病毒,找一找几种着名的杀毒软件和最新的病毒,并记录下来。
第二章计算机的系统组成第一节计算机工作原理第二节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教学内容计算机系统教学目的1、知道计算机系统构成,建立软件、硬件的概念2、掌握计算机硬件构成,了解计算机基本配置3、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构成及相关概念教学难点存储器的相关概念教学方法注意根据高中学生自身特点,倡导探究自学的学习方法教学手段电子板书、多媒体网络教学过程[板书]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配置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板书]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配置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计算机硬件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组成其中:中央处理器(CPU)由控制器、运算器组成,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存储器存放二进制表示的数据和指令,计算机性能与存储容量和读写速度有关存储容量用存储器包含的字节(byte)数表示,单位为B1B=8位(bit)1KB=1024B1MB=1024KB1GB =1024MB存储器又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内存储器一是随机存储器(RAM),可读可写,断电后信息丢失一是只读存储器(ROM),只读不写,断电后信息不丢失外存储器主要包含磁盘和光盘,其中磁盘分为软盘、硬盘和U盘,相对内存的存储容量要大得多,价格低,速度慢,断电后信息不丢失常用软盘规格为 3.5英寸,容量为 1.44MB常用硬盘一般容量为几十GB常用光盘分为只读光盘CD-ROM和可改写光盘,容量640MB输入和输出设备将人们使用的各种信息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二进制代码存入内存(一般介绍计算机基本配置,要求学生写出自己计算机的硬件配置)第三节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用户能够使用计算机所必须的基本软件,用于计算机的管理,维护,控制,运行及语言翻译处理,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包括操作系统(如Win98),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设计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软件,直接面向使用者(如Microsoft office,kv300)的软件。
小结:计算机系统组成图(略) 1.4.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1,总线(BUS)提供CPU和其它部件之间的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传输通道包含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内存的寻址范围。
2,数据的存储美籍科学家冯.诺依曼最早在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提出“存储程序”并使程序能连续自动执行的设计思想。
目前使用的计算机仍采用这一原理。
3,指令及其执行阅读理解p16-17[完成补充习题](第二部分)[重点小结][课后复习和预习]复习计算机系统下册第1课数据计算教材分析内容和地位:1、本节课内容是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单元数据处理中的第1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