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

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其国际竞争力的升降沉浮,是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更是关系到中国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

影响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生产要素状况、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国内外市场状况和贸易环境、产业规模和集群程度、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相关政策环境等。本报告从这几个方面评价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劣势,并分析影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矛盾。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优势

近年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创新步伐加快,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已步入世界电子产业大国行列,无论是产业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实力。

1.国家高度重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政策环境是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政府就非常重视电子工业的发展,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从政策、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如把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和程控交换机列为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品。2000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鼓励移动通信、集成电路、软件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适时调整了部分重点电子产品出口退税率,滚动修订外商投资和国内鼓励投资的产业目录,并先后出台了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走出去”、建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出口基地等政策。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有效地改善了行业发展环境,充分调动了各地方和境内外企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差异化发展,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最活跃的行业。“十一五”期间,国家更加重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信息产业”。可见,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成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同时,中国政局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各项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投资和经营环境将更好,将吸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中国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2.国内市场巨大

市场竞争是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市场占有率的大小标志着产业竞争力的强弱。中国经济增长率高居亚太地区各国之首,市场潜力巨大,对全球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按国际同口径计算,2007年,中国电子信息产品产值占全球市场的份额比2006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其中内销总量占全球市场的比重提高了2个百分点,对全球电子信息产品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4.5%,成为推动全球电子信息产品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2007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销售额为5623.7亿元,继续成为世界第一大集成电路市场。

3.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表现了信息化水平的高低。2007年,全国手机普及率达到41.6%,比上年增加了6.3个百分点;互联网用户达到2.1亿人,比上年增长7000万人以上;城镇居民计算机拥有量达到59.7台/百户,彩电拥有量超过151台/百户,二者分别比上年提高了15%和5 %.国家信息化投资占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接近10%,电子政务投入在电信建设投入的比重为12%.

4.产业的全球地位进一步提升

2000 年以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始终居领先地位。2001-2007年间,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4.9%,呈现良好发展态势。1989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九位,1996年跃居世界第五位,1999年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电子信息产业国,2003年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进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大国行列,国际地位持续稳步提升。2007年,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占全球市场的份额达22.4%.目前,中国境内生产的显示器、手机、彩电、激光视盘机、笔记本电脑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50%、31%、43%、80%和40%.

5.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随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设外资企业数量明显增加,外商投资规模日益扩大,特别是日、韩的半导体、计算机配件企业不断向中国转移。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增强在中国的研发力量,形成研发力量转移的新一轮热潮。外资转移进一步加速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带的形成,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等地区的地位更加突出。这些地

区产业基础良好,行业配套能力强,加上政府服务意识强,吸引外企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区域产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而且各自特色明显,像广东东莞的台式电脑、上海的集成电路、苏州的笔记本和液晶显示器等都呈现产业聚集态势。在这三大产业聚集区内,形成了高度细化的产业分工体系,实现了即时供应的产业配套能力,吸引了众多外商投资,已经发展成为影响全球市场的国际化生产制造基地。2007年,9个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实现收入超过3万亿元,成为引领产业增长的重要地区,并在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产业配套、外贸出口、人才就业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带动示范效应。40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分别在通信、计算机、家电、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电子器件、电子材料等专业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合计产业规模占全国的1/4以上。

6.对外贸易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持续增长、全球信息化的快速提升和产品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加之中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显著提高,近年来,中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贸易实现了高速增长,进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1241亿美元增长至2007年的8047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36.5%.其中,出口额从2001年的650.2亿美元增至2007年的4595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38.5%,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37.6%,占电子制造业销售收入的66%.目前,中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额在全国商品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达到37%,占全球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额的比重超过18%,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劣势

由于中国本土电子信息企业与国际一流跨国公司差距较大,核心基础产业薄弱,产业政策体系还不完善等,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还存在劣势。

1.中国本土电子信息企业与国际一流跨国公司相比差距较大

评价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主要根据属地原则,把国内的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国内产业)进行评价。而事实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整体上以外资为主,使对其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具有内在缺陷。本土企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载体,通过对中国本土电子信息企业与国际跨国公司的对比分析,可以更全面、更客观地分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