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开启数九寒天两种“饺子”助养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至开启数九寒天两种“饺子”助养生

原标题:冬至开启数九寒天两种“饺子”助养生

12月22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北半球将迎来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自冬至开始,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即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冬至一阳生”、“阴极之至,阳气始生”,简单地说便是这个时候是阳气开始逐渐萌发生长的时机,如果大家科学保健养生,有利于健康过冬,甚至能为来年春天的健康贮备能量。

两种“饺子”助养生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养生专家提醒,这个时候要用好两种“饺子”来帮助自己养生。

第一种饺子是用来吃的,俗话说“冬至饺子带喝汤,不怕身上起冻疮”。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夏公旭介绍说,饺子最初是一种防治冻疮的食疗方,是有“医圣”美誉的汉代名医张仲景为治疗百姓耳朵冻伤发明的美食。主要是用驱寒活血的药材搅拌在肉馅里,用面皮包裹成耳朵的形状,热汤煮熟后施舍给冻伤的百姓吃。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如今自己动手包饺子的读者朋友相对较少,饺子馆里美味一顿成为便捷之选。夏公旭副主任中医师提醒大家,如果冬至以后比较怕冷的读者朋友,不妨吃些韭菜鸡蛋、胡萝卜羊肉、香菜肉馅的饺子,有助于温

补气血,增加热量。

第二种“饺子”长在我们身上,就是我们的耳朵。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杨明介绍说,耳朵不仅是长给大家用来听东西的,懂得按摩耳朵还有不少保健功效呢。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冬至以后气血运行不畅或者肾阳虚的读者朋友耳朵比较容易生冻疮。这个时候经常按摩耳朵,有助于肾脏的保健和气血的顺畅。最常用的三种按摩方式是拉耳垂、提耳尖和摩耳轮。

拉耳垂:用两手的拇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向下拉耳垂15~20次,发热发烫为度。

提耳尖:用双手捏住双耳上部耳轮,适量提拉耳尖,提拉的时候大拇指和食指顺便对耳尖进行按摩,以微微发热为度。

摩耳轮:拇指位于耳轮内侧,其余四指位于耳轮外侧,揉搓2~5分钟,再往上提揪,以耳部感到发热为止。

食补要结合个人体质

福建中西医结合常务理事董亦明教授认为,选择食补,也要结合自己当下体质,参考各类食物优点和缺点进行选择。选择合适体质的食材

才是最好的进补。比如,温补类食物有鸡、羊肉、牛肉、鲫鱼等,但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物容易上火。与温补相对应的是滋补,这类食物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海参、龟肉、甲鱼、鲍鱼等。

董亦明教授建议,冬至前后,不要吃过多寒凉或燥热的食物,应该以温补为主。进补前,最好弄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体质,千万不可以补得太多、太乱。没力气、打不起精神可以喝点鸡汤;头晕眼花、脸色黄可以喝点当归生姜牛肉汤;口干咽燥、神烦气粗或高血压等病人,可以喝点鸭汤,最好和木耳、蘑菇一起炖;萝卜或者山药炖骨头,放点枸杞,女性再加点当归,都是很好的平补食补方。

生活起居:警惕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发作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5、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相关链接:

冬至饮食的那些民间传说

冬至吃馄饨。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祈求平息战乱,安享太平。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后来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在南宋时,临安人也在冬至吃馄饨,包含着对异族的憎恨和对太平的向往。

冬至吃饺子。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原为医官,告老还乡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他看见南阳的乡亲受冻饿之苦,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于是他就叫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捏成耳朵的样子,再放到锅里煮熟,做成“驱寒矫耳汤”,施舍给乡亲吃。乡亲们服食后,冻烂的耳朵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这种“捏冻耳朵”吃,说是吃了饺子不冻人。

冬至吃汤圆。多为江南地区习俗。汤圆用糯米粉制成,内包用赤豆制成的豆沙,加上芝麻荤油等,这种圆形的甜品,也许原来也有与赤豆粥相同的起源,但后来逐渐引申到“团圆”、“圆满”,合家同吃表达人们对家庭幸福的祝愿。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可见冬至吃汤圆的风气之盛。(本文综合自健康时报、江南时报、新民晚报、厦门晚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