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5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汇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制度,扩大男强女弱的 性别差异及女性的从属地位,通差别对待政策,也可称为性别歧视政策。
性别平等对待政策
平等对待的政策模式容易走入两个误区: 第一,将权利平等理解为结果平均。 由此常常进入第二个误区:忽略或抹杀性别
之间存在的差异,根据男性的角色来对待女 性,根据男性的时间来要求女性。
忽略社会性别分析导致的问题
看不到发展中的性别差距——流动 不能正确判断社会政策、改革措施的优劣——托幼
服务体制改革、医疗改革 不能正确判断性别平等促进工作的实际效果——女
童教育项目 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解决女性面临的突出问
题——留守儿童 不能发现好的变化——北京的劳动合同续定率
三、公共政策中性别意识的缺失
政策的制定者尚未自觉地意识到整体格局中各个利 益群体的“差异”,乃至男女两性的“差异”,将 男女两性假定为“无差别”的群体,政策可以无差 别地对待,既不需要采取任何纠正性别偏见的措施, 也不需要有意无意地强化性别差异,至于政策对于 男女两性产生什么影响,是不需要考虑的问题。我 们将这种排斥性别的政策视为性别中性政策。
决策者与性别
我国的决策机构从纵向来看,可以分为高层决策、中层决策 和基层决策机构,一般来说,高层决策拥有更多更大的决策 权,中层与基层机构往往要执行高层决策,在此前提下结合 本地的实际采取具体的措施。
从横向来看,各个层面权力结构内部影响决策的程度不同, 一般说来,正职领导的决策影响力往往大于副职领导,形成 一个围绕中心的权力结构。在我国的高层决策机构,女性尖 端缺损,不能使女性性别利益的要求形成由上而下的政策影 响力;在权力结构的内部,女性的总体比例均为10%以下, 而且绝大多数是副职领导,在正职领导岗位上的女性不到1 %。所以,导致决策机构中女性的缺席。
规则与受益者
两类与性别相关的分配原则: 第一按个人进入有偿就业的领域来进行分配,
比如按个人的贡献和业绩来分配,按照职级和职称 来分配,个体作为分配单位。 第二按家庭进行分配。 单身歧视 女性权利的遗失 第三,按性别进行资源的配置。
四、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公共政策
消极的差别对待政策 这类政策以性别分工为依据,巩固和强化男
积极差别对待政策
正视男女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社会及生理差 别,以及由此形成的妇女不利处境,从而采 取积极的纠正措施和积极行动方案,称为积 极差别对待政策。
积极的措施是针对弱势群体的措施,不包括 强势群体。
“过度保护”政策、“保护不当”政策及“恰当保护”
政策
1988年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女职 工怀孕,在本单位的医疗机构或制定的医疗机构检查和分 娩时,其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所在 单位负担。
日本劳动基准法规定:雇主不得在晚上十点至清晨五点之 间使用未满18岁者或女工。但按交接班制使用的16岁以上 男子不受此限。
四川某地政府规定:60岁以上妇女不得骑三轮车上街。很 快遭到反对被撤消。
英国工党1997年规定:每个议员在选举影子内阁时,必须 投至少三位妇女的票,否则他们的选票无效。
性别中性政策
二、什么是社会性别分析?
应把性别分析作为性别视角的政策分析的基本工具。 社会性别分析是一个包含识别和理解性别不平等的
原因的分析过程,目的是找出导致妇女/女童不利 地位的社会、政治、文化等结构性原因,发现政策 /措施对男性和女性的不同影响,以利于发展有针 对性的政策和措施,从根本上改变性别不平等的状 况。
显性的阶层与隐蔽的性别
公共利益是由不同的民族、区域、城乡、阶层和性 别利益构成的。这些民族、区域、城乡、阶层乃至 性别利益呈现出明显的差距,而且这些因素之间相 互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在公众利益和群体中却经常地大量地忽视了性别 的利益。为何性别的利益会忽视?其中一个重要的 原因,与人们的认识有关:性别不是一个可以独立 出来的群体,它必然隶属于一定的民族、地域、阶 层和家庭,还有必要单独强调吗?
社会性别分析包括:
性别敏感指标的建立和数据/资料的收集 发现男女在劳动分工、获取和控制资源以及决策方
面的不同状况和地位 了解男孩和女孩、男人和女人在生存、发展、社会
保护、家庭责任等的需求、限制和机会; 分析政策/措施对不同性别的影响 分析更大环境(法律和社会文化)对男女的机会与
限制的影响 检查现有制度和机制实现和促进性别平等的能力
社会性别意识政策
认识到男女性别的差异,并将这些差异与社会性别结构联 系到一起,不是通过对妇女的帮助适应社会现状,而是试 图通过改变根深蒂固的社会性别结构来改变社会秩序的政 策。
该政策的显著特点: 第一,从根本上挑战传统的社会性别结构,改变社会普遍
由于决策层中女性的缺席,往往容易导致两种结果:第一, 女性群体利益容易边缘化,往往被决策者的视野所忽视,女 性群体的要求和声音难以在决策层表达出来,使得女性群体 的合法利益整体上被遗忘被忽略。
第二,假设不同群体的声音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反映到决 策层,依然有个各种声音和利益的权衡问题。任何政策都不 可能使所有的人同时获益,一部分人常常要作出牺牲。问题 不在于有人作出牺牲,而是谁来承受政策的代价?谁来作出 牺牲?是坚持社会公正的原则,还是弱肉强食?是坚持利益 普惠的原则?还是只是为少数人谋利益?弱势群体有无在决 策中博弈的能力和机会,有无参与决策可能和条件?
5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
以社会性别关系为视角,我们发现,中国传统
的社会分工及现实存在的性别关系都是由历史过程 中形成的男性主导权力持续巩固的结果。由于男性 在政治经济上占据优势地位,这样男性依赖于拥有 的话语权和符号的灌输,不仅形成由男权控制下的 社会梯级分工结构,使女性在社会分层中难以向上 流动,而且还把男性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作为了整 个社会必须信奉的价值和观念。并且通过文化演化, 通过法律和政治制度不断强化,使得人们理所当然 地把既存的性别差异当作一种共识来接受。
性别平等对待政策
平等对待的政策模式容易走入两个误区: 第一,将权利平等理解为结果平均。 由此常常进入第二个误区:忽略或抹杀性别
之间存在的差异,根据男性的角色来对待女 性,根据男性的时间来要求女性。
忽略社会性别分析导致的问题
看不到发展中的性别差距——流动 不能正确判断社会政策、改革措施的优劣——托幼
服务体制改革、医疗改革 不能正确判断性别平等促进工作的实际效果——女
童教育项目 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解决女性面临的突出问
题——留守儿童 不能发现好的变化——北京的劳动合同续定率
三、公共政策中性别意识的缺失
政策的制定者尚未自觉地意识到整体格局中各个利 益群体的“差异”,乃至男女两性的“差异”,将 男女两性假定为“无差别”的群体,政策可以无差 别地对待,既不需要采取任何纠正性别偏见的措施, 也不需要有意无意地强化性别差异,至于政策对于 男女两性产生什么影响,是不需要考虑的问题。我 们将这种排斥性别的政策视为性别中性政策。
决策者与性别
我国的决策机构从纵向来看,可以分为高层决策、中层决策 和基层决策机构,一般来说,高层决策拥有更多更大的决策 权,中层与基层机构往往要执行高层决策,在此前提下结合 本地的实际采取具体的措施。
从横向来看,各个层面权力结构内部影响决策的程度不同, 一般说来,正职领导的决策影响力往往大于副职领导,形成 一个围绕中心的权力结构。在我国的高层决策机构,女性尖 端缺损,不能使女性性别利益的要求形成由上而下的政策影 响力;在权力结构的内部,女性的总体比例均为10%以下, 而且绝大多数是副职领导,在正职领导岗位上的女性不到1 %。所以,导致决策机构中女性的缺席。
规则与受益者
两类与性别相关的分配原则: 第一按个人进入有偿就业的领域来进行分配,
比如按个人的贡献和业绩来分配,按照职级和职称 来分配,个体作为分配单位。 第二按家庭进行分配。 单身歧视 女性权利的遗失 第三,按性别进行资源的配置。
四、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公共政策
消极的差别对待政策 这类政策以性别分工为依据,巩固和强化男
积极差别对待政策
正视男女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社会及生理差 别,以及由此形成的妇女不利处境,从而采 取积极的纠正措施和积极行动方案,称为积 极差别对待政策。
积极的措施是针对弱势群体的措施,不包括 强势群体。
“过度保护”政策、“保护不当”政策及“恰当保护”
政策
1988年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女职 工怀孕,在本单位的医疗机构或制定的医疗机构检查和分 娩时,其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所在 单位负担。
日本劳动基准法规定:雇主不得在晚上十点至清晨五点之 间使用未满18岁者或女工。但按交接班制使用的16岁以上 男子不受此限。
四川某地政府规定:60岁以上妇女不得骑三轮车上街。很 快遭到反对被撤消。
英国工党1997年规定:每个议员在选举影子内阁时,必须 投至少三位妇女的票,否则他们的选票无效。
性别中性政策
二、什么是社会性别分析?
应把性别分析作为性别视角的政策分析的基本工具。 社会性别分析是一个包含识别和理解性别不平等的
原因的分析过程,目的是找出导致妇女/女童不利 地位的社会、政治、文化等结构性原因,发现政策 /措施对男性和女性的不同影响,以利于发展有针 对性的政策和措施,从根本上改变性别不平等的状 况。
显性的阶层与隐蔽的性别
公共利益是由不同的民族、区域、城乡、阶层和性 别利益构成的。这些民族、区域、城乡、阶层乃至 性别利益呈现出明显的差距,而且这些因素之间相 互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在公众利益和群体中却经常地大量地忽视了性别 的利益。为何性别的利益会忽视?其中一个重要的 原因,与人们的认识有关:性别不是一个可以独立 出来的群体,它必然隶属于一定的民族、地域、阶 层和家庭,还有必要单独强调吗?
社会性别分析包括:
性别敏感指标的建立和数据/资料的收集 发现男女在劳动分工、获取和控制资源以及决策方
面的不同状况和地位 了解男孩和女孩、男人和女人在生存、发展、社会
保护、家庭责任等的需求、限制和机会; 分析政策/措施对不同性别的影响 分析更大环境(法律和社会文化)对男女的机会与
限制的影响 检查现有制度和机制实现和促进性别平等的能力
社会性别意识政策
认识到男女性别的差异,并将这些差异与社会性别结构联 系到一起,不是通过对妇女的帮助适应社会现状,而是试 图通过改变根深蒂固的社会性别结构来改变社会秩序的政 策。
该政策的显著特点: 第一,从根本上挑战传统的社会性别结构,改变社会普遍
由于决策层中女性的缺席,往往容易导致两种结果:第一, 女性群体利益容易边缘化,往往被决策者的视野所忽视,女 性群体的要求和声音难以在决策层表达出来,使得女性群体 的合法利益整体上被遗忘被忽略。
第二,假设不同群体的声音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反映到决 策层,依然有个各种声音和利益的权衡问题。任何政策都不 可能使所有的人同时获益,一部分人常常要作出牺牲。问题 不在于有人作出牺牲,而是谁来承受政策的代价?谁来作出 牺牲?是坚持社会公正的原则,还是弱肉强食?是坚持利益 普惠的原则?还是只是为少数人谋利益?弱势群体有无在决 策中博弈的能力和机会,有无参与决策可能和条件?
5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
以社会性别关系为视角,我们发现,中国传统
的社会分工及现实存在的性别关系都是由历史过程 中形成的男性主导权力持续巩固的结果。由于男性 在政治经济上占据优势地位,这样男性依赖于拥有 的话语权和符号的灌输,不仅形成由男权控制下的 社会梯级分工结构,使女性在社会分层中难以向上 流动,而且还把男性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作为了整 个社会必须信奉的价值和观念。并且通过文化演化, 通过法律和政治制度不断强化,使得人们理所当然 地把既存的性别差异当作一种共识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