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章节思维导图集.
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思维导图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
金属性强弱
单质还原性或离子的氧化性(电解中在阴极上得电子先后)
互相置换反应
依据
原电池反应中正负极 H₂化合的难易及氢化物的稳定性
非金属性强弱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 单质的氧化性或离子的还原性
互相置换反应
规律
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 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
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判断的依据 具体规律
微粒半径的比较
阴阳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离子键
定义
静电作用(包含吸引和排斥)
相互作用
像NaCl这种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
强碱 大多数盐
离子化合物
离子键
铵盐
小结:一般含金属元素的物质(化合物)+铵盐
主族7个:ⅠA-ⅦA
族:16个(共18个纵行)
副族7个:ⅠB-ⅦB 第Ⅷ族1个(3个纵行)
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性质递变
核电荷数,电子层结构,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半径 主要化合物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
元素金属性或
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与水反应置换氢的难易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定义
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H₂、X₂、N₂等(稀有气体除外)
非金属单质
H₂O、CO₂、SiO₂、H₂S等
共价化合物
共价键的存在
强碱、铵盐、含氧酸盐
复杂离子化合物
高中化学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2020-2-269:09:5【老师】俸・KH 高中化経套思“.版).pdf (18.11MB )髙中化学全套思谁导图(高清版),pdf}来目群文件打开打开文骸 转发三1【老师】俸自己没有思维导图的可以借鉴。
1 /43高中化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取用固体取用液体防火与灭火常见危险与安全措施了解实验安全常识及意外事故处理方法学法指导操作的先后顺序 操作的注意事项 操作的目的 适用范围化学与人类健康 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萬 实验安全化学与环境保护分离溶于溶液中的固体溶质适用范围1 .蒸发过程不断搅拌I 注意事项蒸发是否易潮解.物质的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少 量杂质除去而得到纯净物质将物质的分 萬与提纯混淆吸取少量液体用滴管 (专用,垂直悬滴,不倒置)实验基本操作物质分离提 纯必须遵循注意防火、防爆炸、防倒吸不増、不减、易分离、易复原2.当大量固体析岀时,停止加热,余热蒸干知识 梳理 化学实解通过动手实验,熟练掌握常用化学 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 较多液体用倾倒法 (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抓住物质的特性寻找突破口物质检验和实验综合题块状固体用锻子 粉末状用药匙中及故取用药 品的仪器的意的热覗分离 仪器热源,温度可达400 - 500 r酒劈/龜精不超过2/3,不少于1/4,用外 / 5,不对火,不吹灯,先灭后添酒精喷灯温度可达I 000 X ) 水浴漏斗loop 以下 普通漏斗长颈漏斗分液 漏斗主要 用途萃取,分液, 反应加液体用器常仪冷凝管 洗气瓶于燥管注意事项用前先检査是否漏液, 分液时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岀,下层液体从下层放出,放液时应打开分液漏斗上玻璃塞或将塞 上的凹槽对准上口小孔。
使漏斗内外大气压相等反应器1 是否易被氧化 是否易燃、易爆 是否易与空W 中某些成分作用 是否易挥发、,1 尹华 是否具有毒性、 腐蚀度便于取用 防止变质 防独、防爆等 细口瓶、产口瓶、 通瓶 塑料瓶、赢r 笑是器等剂质试性则原仪器据依学剂保化试的存密封:水封、 油封、蜡封方式/开放式存放阴凉、避光处(干燥器中存放利用沸点不同,除去难挥发和不挥发的杂质适用范围1.蒸憎烧瓶加热要垫石棉网,温度、 计的水银球与支管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注意事项2.冷水是下口进,上口出3.要加碎瓷片,防暴沸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差别较大的溶质适用范围1 .溶液总量不超过漏斗容积的3/4 2.把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分层注意事项蒸饌分液3.打开塞子,先从下口放出下层 液体,再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其他基本 操作计量仪器玻璃仪器的洗涤药品的取用药品的保存 装置气密性检验溶液的配勉气体的收集和体积的测量量筒试管、柑垠、隔网可加热或液浴烧杯、烧瓶、 蒸憎烧瓶、锥形瓶 乂_不能加热集气瓶、试剂瓶、滴瓶、 启普发生器主要用途粗略量取液体,精度0.1 mL刻度由下而上增大,无0刻度线, 读数平视。
化学必修一思维导图
化学必修一思维导图一、物质及其变化1. 物质的结构原子结构: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分子结构: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
晶体结构: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
2.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由同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3.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不涉及物质组成和结构变化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等。
化学性质:涉及物质组成和结构变化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等。
二、化学键与化学反应1. 化学键离子键: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形成。
共价键:由原子间共享电子对形成。
金属键:由金属原子间的自由电子云形成。
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化学反应条件: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三、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具有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
2.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周期表可以用于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元素周期表可以用于解释元素的电子结构和化学键的形成。
四、化学计量学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表示物质中含有的基本粒子数,单位为摩尔。
摩尔质量:表示1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克/摩尔。
2. 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物质及其量的关系。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反应物和物的物质的量保持一定的比例。
3.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焓变:表示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单位为焦耳。
反应热:表示化学反应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单位为焦耳。
五、溶液与胶体1. 溶液溶液的定义: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溶液的浓度: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单位为摩尔/升。
2. 胶体胶体的定义:由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组成的混合物,分散相粒子的大小介于分子和宏观粒子之间。
胶体的性质:具有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等特性。
六、酸碱反应1. 酸碱理论酸碱质子理论:酸是质子(H+)的供体,碱是质子的受体。
化学必修一思维导图
化学必修一思维导图一、物质及其变化1. 物质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实体,具有质量和体积。
物质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基本粒子组成。
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2. 变化变化是指物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状态改变。
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形态、状态或性质发生改变,但化学组成不变。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化学组成发生改变,新的物质。
二、物质的分类与性质1. 纯净物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纯净物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2. 混合物混合物可以分为均匀混合物和非均匀混合物。
3.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所具有的特定属性。
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密度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等。
三、物质的量与计量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指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目的多少。
物质的量可以用摩尔(mol)来表示。
2. 计量计量是指对物质的量进行测量的过程。
计量可以采用天平、量筒等工具进行。
四、化学反应与能量1.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发生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2. 能量能量是物质所具有的做功的能力。
能量可以分为内能、热能、电能等。
五、溶液与溶解度1. 溶液溶液是指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匀混合物。
溶液可以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所能溶解的最大量。
溶解度受到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六、酸碱反应与中和1. 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酸碱反应可以分为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盐反应等。
2. 中和中和是指酸和碱在反应中相互抵消,水和盐的过程。
中和反应是酸碱反应的一种特殊情况,是酸碱反应的典型代表。
七、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子转移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
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思维导图
物质及其变化化学反应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类别及种类根据是否有离子参与反应根据是否有电子转移或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定义:在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及离子判断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书写步骤:写、拆、删、查正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特性: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概念间的关系还原剂氧化产物氧化剂还原产物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单线桥法双线桥法基本规律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相关计算分类方法树状分类法交叉分类法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单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根据组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按强弱强酸弱酸按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碱按强弱强碱弱碱按电离出的氢氧根数一元碱二元碱多元碱盐正盐酸式盐碱式盐根据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电解质非电解质混合物分散系(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溶液胶体性质丁达尔效应聚沉电泳渗析制备应用浊液悬浊液乳浊液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钠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物质的量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单位:摩尔(mol)标准状况(STP)阿伏加德罗常数任何物质含的微粒教目都是0℃和101kPa物质的量浓度c 1L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所表示的浓度物质的质量m摩尔质量M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数值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气体摩尔体积Vm 1mol任何气体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22.4L阿伏加德罗定律(由pV=nRT推导出)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分子数相同标准状况气体体积VV =n·Vm n=V/Vm Vm=V/n物质的粒子数Nm =M·n n=m/M M=m/n 物质的里浓度C与溶质的质里分数ω溶液稀释规律c (浓)×V(浓)=C(稀)×V(稀)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用的仪器 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主要步骤容量瓶的使用计算称量(如是液体就用滴定管量取)溶解(少里水,搅拌,注意冷却)移液洗涤(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 定容摇匀装瓶只能配制容量瓶中规定容积的溶液不能用容量瓶溶解、稀释或久贮溶液 容量瓶不能加热,转入瓶中的溶液温度20℃左右氯气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主要用途与金属反应与非金属反应 与水反应与碱反应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浓制盐酸、漂白粉、漂粉精、漂白液,自来水消毒等 黄绿色,刺激性气体,比空气密度大,能溶于水,易液化氯离子的检验原理 操作方法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时,沉淀不溶解向未知溶液中先加硝酸银溶液,再加稀硝酸氯水成分三分子四离子次氯酸弱酸性 不稳定性强氧化性钠钠的氧化物 氢氧化钠 碳酸钠焰色反应主要用途 玻璃、肥皂,洗涤剂等,发醋剂,灭火器,治疗胃酸过多 焰色是某些金属元素特有的性质,属于物理变化,注意实验操作常见金属元素的焰色钠:黄色钾:紫色(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物理性质银白色、质软、熔点低,密度小 化学性质与非金属反应与水反应与盐(熔融盐、盐溶液)反应主要用途 制钠光灯,制Na-K合金,作治金工业中的还原剂等俗称火碱、烧碱 化学性质有碱的通性保存溶液盛放在细口瓶中,并用橡胶塞塞紧氧化钠(白色)过氧化钠(淡黄色)化学性质与盐酸反应与二氧化碳反应与水反应主要用途:用于制氢氧化钠、碳酸钠等化学性质与水反应与二氧化碳反应与盐酸反应主要用途:制漂白利,作供氧剂等铁 金属材料合金 概念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特性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合金中各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质不变 与纯金属的性能差异具有各成分金属的优良性能硬度及机械性能一般大于各成分金属熔点一般低于其成分金属常见的合金铁合金生铁(含碳量2%~4.3%)钢(含碳量0.03%~2%)碳素钢 低碳钢 中碳钢高碳钢合金钢 在碳素钢中加入铬、锰、钨、镍、钳、钴、硅等合金元素(种类多,性能差别大) 铝合金如硬铝,密度小、强度高,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新型合金储氢合金、钛合金、耐热合金、形状记忆合金等铝及其化合物铝的性质与非金属单质(氧气、氯气、硫等)反应与非氧化性酸反应与强碱反应与盐溶液反应铝的化合物两性氧化物与强酸反应与强碱反应两性氢氧化物性质与强酸反应与强碱反应 制取 热分解 应用净水剂、胃药等铝盐)性质与弱碱反应与强碱反应应用净水剂(明矾)等铁及其化合物铁冶炼性质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粉末为黑色,能被磁铁吸引化学性质与水蒸气反应与非氧化性酸反应与盐溶液反应 应用:铁合金等铁的化合物 氧化物 氢氧化物铁盐(浅绿色)与隔绝空气)还原性与等反应检验N aOH溶液与氯水和KSCN溶液棕黄色与氧化性与等反应检验N aOH溶液与KSCN溶液与非金属单质(氧气、氯气、硫、溴等)反应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判断化学键只有共价键只有离子键 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无化学键稀有气体非金属单质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H ClN e、Ar活泼非金属元素与活泼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N aCl含有原子团的离子化合物 概念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成键粒子阳离子和阴离子 成键实质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成键元素一般是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 概念原子间通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成键粒子原子 成键实质共用电子对成键元素一般是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类型极性键非极性键 不同种元素同种元素共用电子对偏移共用电子对不偏移元素周期律化合价规律最高价=主族序数(O、F例外)最低价=主族序数-8半径大小规律层多半径大,层同质子数大半径小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量最低每层最多个,最外层不超过个金属性大小比较规律位置活动性、与酸反应的程度置换反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非金属性大小比较规律位置与氢气化合难易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氢化物的稳定性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判断元素性质的强弱元素“位、构、性”的相互推断预测新元素寻找新物质周期短周期——一、二、三长周期——四、五、六、七族0族第VIII族七个副族七个主族规律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周期数=电子层数“四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碱金属元素性质相似性递变性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原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物理性质相似性银白色固体(Cs除外)硬度小、密度小、熔沸点低递变性密度不断增大熔沸点不断降低化学性质相似性与氧气反应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和碱递变性反应剧烈程度越大,产物越复杂与水反应剧烈程度增加最高价态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增强卤族元素元素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递变性 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原子物理性质(递变性)颜色逐渐加深状态气→气→液→固密度不断增大熔沸点不断升高化学性质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卤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与氢气反应剧烈程度逐渐减弱最高价态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元素 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概念 范畴 特性 范畴 特性概念 范畴特性概念 范畴特性概念 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类原子只有种类,没有个数 质子数、中子数都相同的原子原子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原子 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单质元素相同、性质不同原子表示方法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X :元素符号Z :质子数A :质量数数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电子层表述K LMNOPQ电子层排布规律先排能量低,后排能最高每层最多为最外层不超过8(K层不超过2)次外层不超过18 ,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