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地方教育附加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意见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我省城市、农村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有关规定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我省城市、农村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有关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86.08.09•【字号】•【施行日期】1986.08.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其他规定正文关于我省城市、农村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有关规定(一九八六年八月九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1986〕50号文)和《国务院关于筹措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通知》(国发〔1984〕174号文)精神,结合我省情况,对我省城市、农村开征教育费附加,特作如下规定:一、我省城市从1986年7月1日起按国发〔1986〕50号文规定征收教育费附加。
凡缴纳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除按照《国务院关于筹措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通知》(国发〔1984〕174号文)的规定,缴纳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的单位外,都应当依照国务院《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缴纳教育费附加,教育费附加率为百分之一。
按通知精神,省从广州、佛山、江门市提取一部分由省统筹使用。
其抽提办法是:省和中央驻广州的企业单位应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全部直接缴交省统筹,佛山、江门两市分别按其教育费附加总额的百分之十五、百分之十缴交省统筹,具体缴交办法由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另行通知。
二、农村征收教育费附加,仍按照国发〔1984〕174号文《国务院关于筹措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通知》执行。
从1986年1月1日开始征收。
三、农村征收的范围是:农、林、牧、副、渔、盐业及各种专业户,个体工商业户;区(镇、乡)企业,包括供销、运输、建筑等合作组织。
征收率:(一)可按人平纯收入计征:人平纯收入三百元以上的按百分之一点二计征,二百元至三百元的按百分之一计征,一百五十元至二百元的按百分之零点五计征,一百五十元以下的免征。
(二)也可在原有农业税附加的基础上,附加百分之十至十五的教育费;种养业的承包户、专业户征收率由区(镇、乡)决定;个体工商户(包括运输、建筑)按营业额收入征收百分之零点五至二,区(镇、乡)企业按销售收入额征收百分之零点五至一。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纠正违规使用教育资金行为和改进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纠正违规使用教育资金行为和改进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1.11•【字号】粤府办[2006]3号•【施行日期】2006.01.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纠正违规使用教育资金行为和改进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06〕3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省教育厅《关于纠正违规使用教育资金行为和改进管理工作的意见》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六年一月十一日关于纠正违规使用教育资金行为和改进管理工作的意见(省教育厅2005年12月14日)2004年8月至2005年3月,省审计厅组织各级审计机关对省解决农村义务教育负债专项资金、2002至2004年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资金和66所城市公办中小学校捐资助学资金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
审计发现,部分地方偿还农村义务教育负债工作进展缓慢,资金使用效益不高、效果不佳;有些地区教育资金管理不严,使用不符合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教育资金管理,整改存在的问题,查处违纪违规行为,预防类似情况发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批示精神,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加强领导,严肃纠正教育资金管理违纪违规问题对省审计厅《关于解决农村义务教育负债专项资金的审计调查报告》(粤审行〔2005〕97号)、《关于2002-2004年度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资金的审计调查报告》(粤审行〔2005〕98号)和《关于66所城市公办中小学校2002-2004年度择校费和捐资助学专项资金的审计综合报告》(粤审行〔2005〕99号)反映的情况和问题,以及所提出的有关整改事项(附后),各地级以上市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组织教育、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抓好整改。
粤建造发[2011]004号(关于调整建设工程税金计价标准的通知)
![粤建造发[2011]004号(关于调整建设工程税金计价标准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51ebf09a51e79b89680226a5.png)
各有关单位:
根据《印发广东省地方教育附加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粤府办[2011]10号)的规定,从2011年1月1日起,广东省行政区域内按实际缴纳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2%征收地方教育附加。现就建设工程税金调整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工程税金的内容增加“地方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以营业税为计算基础,税额按2%计算。调整后的建设工程税金包括: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二、税金内容及税率调整属于国家政策性调整,不应包含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风险范围以内。竣工结算已经办理完毕的建设工程不做调整;已经签订合同但在2011年1月1日以前尚未完成建筑业发票开票的建设工程,以调整前后营业额的划分计算地方教育附加;2011年1月1日以后的建设工程,按本通知规定计算“地方教育附加”。
附件:
建设工程工程造价计算税率
一、现行建设工程税金内容及计算标准
税税额为计税基础,税率分别为,市区7%、县镇5%、乡村1%
教育费附加:以营业税税额为计税基础,税率3%
地方教育附加:以营业税税额为计税基础,税率2%
二、建设工程工程造价的计算税率
三、各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市场管理站)应参照附件及时测算并发布本地区的计算税率标准,加强过渡期间工程竣工结算的指导,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整并确定税金额度。
四、本通知自发文之日起开始执行。
附件:建设工程工程造价计算税率
广东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
以税前工程造价为计算基础,市区、县镇、乡村分别为:
市区:3%×(1+7%+3%+2%)/[1-3%×(1+7%+3%+2%)]= 3.477%
深圳市国家税务局转发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深圳市国家税务局转发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深圳市国家税务局
•【公布日期】2011.07.15
•【字号】
•【施行日期】2011.07.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税收征管
正文
深圳市国家税务局转发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区国家税务局,各区国家税务局稽查局,各基层分局,局内各单位:现将《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深府办〔2011〕60号)转发给你们,结合我局实际,补充如下意见,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从2011年7月11日起,深圳市国家税务局各区局、分局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代开普通发票或增值税专用发票征收增值税时,代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征收地方教育附加。
二、深圳市国家税务局海洋石油税收管理分局(以下简称海洋分局)所辖的海洋石油企业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按其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税额的2%申报缴纳地方教育附加。
具体规定如下:
(一)从2011年8月1日起,纳税人开始向海洋分局申报缴纳所属期为2011年7月以后的地方教育附加。
所属期为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的地方教育附加,纳税人应向海洋分局申报补缴。
(二)经海洋分局审核批准的纳税人当期增值税“免抵”税额应纳入地方教育附加征收范围。
(三)海洋分局管辖的扣缴义务人在扣缴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税款环节应一并扣缴地方教育附加。
二○一一年七月十五日。
教育费附加与地方教育费附加

这个国家增加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不但要收,而且还要涨价了,给你i个文件看看。
关于统一地方教育附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0]9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规范和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筹资渠道,支持地方教育事业发展,根据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和具体要求,现就统一地方教育附加政策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统一开征地方教育附加。
尚未开征地方教育附加的省份,省级财政部门应按照《教育法》的规定,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尽快研究制定开征地方教育附加的方案,报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由省级人民政府于2010年12月31日前报财政部审批。
二、统一地方教育附加征收标准。
地方教育附加征收标准统一为单位和个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税额的2%。
已经财政部审批且征收标准低于2%的省份,应将地方教育附加的征收标准调整为2%,调整征收标准的方案由省级人民政府于2010年12月31日前报财政部审批。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教育法》规定和财政部批复意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地方教育附加征收使用管理,确保基金应收尽收,专项用于发展教育事业,不得从地方教育附加中提取或列支征收或代征手续费。
四、凡未经财政部或国务院批准,擅自多征、减征、缓征、停征,或者侵占、截留、挪用地方教育附加的,要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和《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追究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财政部二○一○年十一月七日新征地方教育附加与教育费附加多有不同羊城晚报讯记者严丽梅报道:4月1日起,各级地方税务部门开始受理缴费单位和个人的地方教育附加的申报缴纳事宜。
22日,记者采访税务专家,了解多年来由税务部门征收的教育费附加,与今年开征的地方教育附加的异同之处。
汕头市人民政府印发《汕头市教育费附加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

汕头市人民政府印发《汕头市教育费附加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汕头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9.02.26•【字号】汕府[1999]35号•【施行日期】1999.0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汕头市人民政府印发《汕头市教育费附加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汕府〔1999〕35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现将《汕头市教育费附加征收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汕头市人民政府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十六日汕头市教育费附加征收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快发展我市教育事业,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保障教育事业经费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国务院发布的《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管理和使用。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教育费附加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费附加。
第四条教育费附加征收管理应当坚持先收后支、列收列支、专款专用、收支平衡的原则。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教育费附加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并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教育费附加的全额征收。
各级税务、教育、财政和审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本办法规定做好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工作。
第六条城市教育费附加征收率:缴纳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以下简称“三税”)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实际缴纳“三税”税额的3%计征。
对从事生产卷烟和经营烟叶产品的单位减半征收。
第七条农村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一)农户按当地上一年农村人均纯收入的1.5%计征,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500元的免征;(二)缴纳“三税”的镇和街道(包括所辖村,下同)企业、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含运输、建筑)等单位和个人,按其实际缴纳“三税”税额的3%计征;(三)各种专业户、承包户采取定额征收,按其经济效益确定比例逐年递增,具体征收额由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确定。
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粤府〔2018〕126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粤府〔2018〕126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8〕41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周密细致做好相关工作。
省税务局要会同省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公安厅、民政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卫生健康委、医保局、地方金融监管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等有关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各地要相应建立工作保障机制,确保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落实到位。
二、加快推进涉税信息共享。
省税务局要抓紧就落实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梳理提出部门间涉税信息共享需求报送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要将涉税信息共享作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推动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提供和协助核实相关涉税信息。
各部门要依法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遵守税法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实施联合奖惩。
三、加强政策宣传和纳税服务。
省税务局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做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解读和宣传工作,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采取案例分析、互动答问等多种方式进行形象化、通俗化宣传解读。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省教育费附加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粤府[1994]99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省教育费附加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粤府[1994]99号](https://img.taocdn.com/s3/m/bf8ef01a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c.png)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省教育费附加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正文:----------------------------------------------------------------------------------------------------------------------------------------------------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省教育费附加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粤府〔1994〕99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1986年《关于我省城市、农村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有关规定》(粤府〔1986〕116号)发出后,全省各地陆续开征城市、农村教育费附加,成为教育经费的一个重要来源,对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推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目前教育费附加征收和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农村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工作,有的地方领导不重视,征收部门不落实,管理部门不明确,造成我省教育费附加少征、漏征,征收数额不足,影响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顺利发展。
为加强对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管理,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通知如下:一、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率(一)城市教育费附加征收率:缴纳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以下简称“三税”的单位和个人,均按“三税”的3%计征。
对从事生产卷烟和经营烟叶产品的单位,减半征收。
(二)农村教育费附加征收率:1.按农村人均纯收入计征:即按上年当地农村人均纯收入1.5-2%计征。
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500元的免征。
2.凡缴纳“三税”的乡(镇)、管理区企业、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含运输、建筑)等单位和个人,均按“三税”的3%计征。
不缴纳“三税”的按其销售收入的1%计征。
3.各种专业户、承包户(包括种养、林业、渔业、煤炭等)采取定额征收,按经济效益定比例逐年递增,其征收额由乡(镇)政府制定。
(三)各市、县(区)政府可根据当地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经济状况和干部、群众承受能力,开征其他用于教育的附加费。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对福利、校办企业征收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有关问题的通知-粤地税发[1994]23号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对福利、校办企业征收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有关问题的通知-粤地税发[1994]23号](https://img.taocdn.com/s3/m/d0500f4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0.png)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对福利、校办企业征收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有关问
题的通知
正文:
----------------------------------------------------------------------------------------------------------------------------------------------------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对福利、校办
企业征收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有关问题的通知
(粤地税发[1994]23号1994年11月2日)
各市地方税务局、各县、自治县税务局:
实行新税制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民政福利企业、学校办企业征免增值税、营业税问题重新明确了有关优惠规定。
对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如何处理,各地迭有反映,经研究并会省财政厅、省国税局同意,现对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的征收问题明确如下:
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1994]155号文规定(省局粤税联发[1994]8号转发),民政福利企业符合免征营业税的,同时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符合返还增值税的,在返还已征增值税的同时返还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二、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1994]156号(省局粤税联发[1994]7号转发)规定,学校办企业符合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的,同时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符合返还增值税的,在返还已征增值税的同时返还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三、对国有、集体商业批发肉、禽、蛋、水产品、蔬菜等业务由财政部门返还多征的增值税时是否返还所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由财政部门决定。
希照执行。
——结束——。
英住建[2011]53号(关于调整我市建设工程税金及堤围防护费计价标准的通知
![英住建[2011]53号(关于调整我市建设工程税金及堤围防护费计价标准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916c77ec856a561252d36f54.png)
英住建[2011]53号关于调整我市建设工程税金及防洪工程维护费计价标准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广东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关于调整建设工程税金计价标准的通知》(粤建造发[2011]004号)精神及《关于调整市区范围内经营单位和企业堤围防护费标准的通告》(清府[2009]98号)的规定,我市建设工程税金的税率从2011年1月1日起调整为市区3.477%、乡镇3.413%,防洪工程维护费的费率按0.13%计算。
竣工结算已经办理完毕的建设工程不作调整;已经签定合同但在2011年1月1日以前尚未完成建筑业发票开票的建设工程,以调整前后营业额的划分计算;2011年1月1日以后的建设工程,按本通知规定计算,请遵照执行。
附件:关于调整建设工程税金计价标准的通知(粤建造发[2011]004号)二○一一年八月八日报:陈耀初常务副市长,市委市府办,清远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
抄送:财政局、发改局、工商局、统计局、建行。
关于调整建设工程税金计价标准的通知粤建造发[2011]004号各有关单位:根据《印发广东省地方教育附加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粤府办[2011]10号)的规定,从2011年1月1日起,广东省行政区域内按实际缴纳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2%征收地方教育附加。
现就建设工程税金调整事项通知如下:一、建设工程税金的内容增加“地方教育附加”。
地方教育附加以营业税为计算基础,税额按2%计算。
调整后的建设工程税金包括: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二、税金内容及税率调整属于国家政策性调整,不应包含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风险范围以内。
竣工结算已经办理完毕的建设工程不做调整;已经签订合同但在2011年1月1日以前尚未完成建筑业发票开票的建设工程,以调整前后营业额的划分计算地方教育附加;2011年1月1日以后的建设工程,按本通知规定计算“地方教育附加”。
三、各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市场管理站)应参照附件及时测算并发布本地区的计算税率标准,加强过渡期间工程竣工结算的指导,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整并确定税金额度。
教育费附加与地方教育费附加

这个国家增加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不但要收,而且还要涨价了,给你i个文件看看。
关于统一地方教育附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0]9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规范和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筹资渠道,支持地方教育事业发展,根据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和具体要求,现就统一地方教育附加政策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统一开征地方教育附加。
尚未开征地方教育附加的省份,省级财政部门应按照《教育法》的规定,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尽快研究制定开征地方教育附加的方案,报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由省级人民政府于2010年12月31日前报财政部审批。
二、统一地方教育附加征收标准。
地方教育附加征收标准统一为单位和个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税额的2%。
已经财政部审批且征收标准低于2%的省份,应将地方教育附加的征收标准调整为2%,调整征收标准的方案由省级人民政府于2010年12月31日前报财政部审批。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教育法》规定和财政部批复意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地方教育附加征收使用管理,确保基金应收尽收,专项用于发展教育事业,不得从地方教育附加中提取或列支征收或代征手续费。
四、凡未经财政部或国务院批准,擅自多征、减征、缓征、停征,或者侵占、截留、挪用地方教育附加的,要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和《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追究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财政部二○一○年十一月七日新征地方教育附加与教育费附加多有不同羊城晚报讯记者严丽梅报道:4月1日起,各级地方税务部门开始受理缴费单位和个人的地方教育附加的申报缴纳事宜。
22日,记者采访税务专家,了解多年来由税务部门征收的教育费附加,与今年开征的地方教育附加的异同之处。
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国务院关于修改<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的决定》的通知

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国务院关于修改<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的决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日期】1990.09.14•【文号】国税函发[1990]1162号•【施行日期】1990.09.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其他税种,增值税,营业税正文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国务院关于修改<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的决定》的通知(1990年9月14日国税函发<1990>116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各计划单列市税务局,海洋石油税务管理局各分局:国务院关于修改《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的决定,经李鹏总理签署,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0号发布。
为了据以作好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管理,依一些地区要求,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国务院关于修改《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务院关于修改《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务院决定对《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作如下修改:一、第三条修改为:教育费附加,以中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的税额为计征依据,教育费附加率为2%,分别与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同时缴纳。
对从事生产卷烟和经营烟叶产品的单位,减半征收教育费附加。
除国务院另有规定者外,任何地区、部门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教育费附加率。
二、第四条修改为:依照现行有关规定,除铁道系统、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各专业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的教育费附加随同营业税上缴中央财政外,其余单位和个人的教育费附加,均就地上缴地方财政。
三、第五条修改为:教育费附加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
教育费附加纳入预算管理,作为教育专项资金,根据“先收后支、列收列支、收支平衡”的原则使用和管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使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逐步增长,不得因教育费附加纳入预算专项资金管理而抵顶教育事业费拨款。
四、第八条第二款修改为:铁道系统、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各专业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随同营业税上缴的教育费附加,由国家教育委员会按年度提出分配方案,商财政部同意后,用于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实施意见-粤府[2011]148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实施意见-粤府[2011]148号](https://img.taocdn.com/s3/m/307f79c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41.png)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实施意见正文:----------------------------------------------------------------------------------------------------------------------------------------------------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实施意见(粤府〔2011〕148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加快推动全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省,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国发〔2011〕22号)精神,现就我省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提高认识,切实大幅度增加财政教育投入教育投入是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也是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高度重视增加财政教育投入,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财政教育投入持续大幅增长。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省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累计达到3397亿元,年均增长23.77%;省级教育支出累计达到414亿元,年均增长25.91%.全省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6年的15.38%增加到2010年的19.07%,教育支出已成为我省第一大公共财政支出。
财政教育经费的大幅增长,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力保障,促进了各类教育办学条件的显著改善和教育质量的显著提高,推进了教育公平。
但与当前我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要求相比,与全国先进省区市相比,我省教育改革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在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和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均衡发展,高端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的问题仍比较突出。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执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生产企

乐税智库文档财税法规策划 乐税网广州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执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后有关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政策通知》的意见【标 签】免抵退税办法【颁布单位】广州市地方税务局【文 号】穗地税发﹝2005﹞123号【发文日期】2005-05-23【实施时间】2005-05-23【 有效性 】全文有效【税 种】教育费附加局属各单位: 我市已以穗财发﹝2005﹞585号文转发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后有关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25号)。
为更好地落实文件,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具体贯彻意见,请认真执行。
一、生产企业(以下简称“纳税人”)出口货物当期免抵的增值税税额(以下称“当期免抵税额”)已纳入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征范围,即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当期免抵税额”是附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税依据。
“当期免抵税额”是指经主管国家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填报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见附件)核准后,加具在该表的“退税部门”意见栏中同意免抵税额的实际发生数;如“退税部门”意见栏中只加具了“经核无误同意申报”的文字但无记载实际发生数的,“当期免抵税额”为《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第25栏的实际发生数。
二、纳税人在收到主管国家税务机关对“当期免抵税额”的核准意见后,应于次月向主管的地方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并附上当期主管国家税务机关核准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申报汇总表》复印件一份。
三、纳税人在2005年1月至4月(税款所属时期)经主管国家税务机关核准的免抵税额,未按现行规定计算申报应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须于今年6月的税款征收期内,一次性清理作为当期的应纳税、费,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补办申报缴纳;2005年5月(含5月,税款所属时期)以后发生的经主管国家税务机关核准的免抵税额,须按纳税期限每月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申报缴纳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珠海市地方税务局转发省地税局关于印发《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工作方案》的通知

珠海市地方税务局转发省地税局关于印发《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工作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珠海市地方税务局
•【公布日期】2010.09.10
•【字号】珠地税发[2010]170号
•【施行日期】2010.09.1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税收征管
正文
珠海市地方税务局转发省地税局关于印发《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工作方案》的通知
(珠地税发[2010]170号)
横琴新区地税局,稽查局,各区(分)局,局内各单位:
现将省地税局《关于印发〈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地税发[2010]130号)转发给你们,市局补充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成立地方教育附加开征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市地税系统地方教育附加开征工作,研究解决有关问题。
组长:赵平
副组长:罗增庆、徐均红、文英、邝景伦、何小川
成员:陈海山、刘志坚、曾志英、刘阳东、陈泽曼、崔琪军、吴忠诚、张友华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局规费管理科。
二、开征前工作安排
市局纳税服务局、办公室、规费管理科负责地方教育附加开征的宣传工作;市
局信息管理科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市局计划财务科负责做好地方教育附加划解的准备工作。
三、各基层区(分)局要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做好开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0一0年九月十日。
韶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韶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韶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6.13•【字号】韶府[2002]79号•【施行日期】2002.06.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韶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韶府[2002]7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有关单位:《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业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二○○二年六月十三日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意见》(粤府[2001]85号)精神,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我市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落实基础教育的优先发展1、必须把基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市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各级政府要在确保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同时,把基础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优先将基础教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优先将基础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优先保障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费投入,优先保障中小学教师工资的足额按时发放。
坚持“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快我市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
2、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任务和目标是:到2005年,全市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75%以上;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市和各县(市)城区达到98%,农村达到95%以上;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5%以上,全市力争3-6所高中达到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准,到2010年,全市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一批文件的决定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一批文件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5.11•【字号】粤府〔2020〕29号•【施行日期】2020.05.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立法工作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一批文件的决定粤府〔2020〕29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国务院文件的决定》(国发〔2015〕68号)的部署要求,省政府决定废止45件省政府文件,自本决定印发之日起停止执行,不再作为行政管理依据。
附件:废止的广东省人民政府文件目录广东省人民政府2020年5月11日附件废止的广东省人民政府文件目录1.批转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意见》的通知(粤府〔1983〕60号)2.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增产黄金、白银问题的通知》(粤府〔1986〕19号)3.关于印发《广东省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粤府〔1986〕138号)4.关于加强我省农业科学技术工作的若干规定(粤府〔1987〕12号)5.转发国务院关于发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通知(粤府〔1987〕48号)6.关于加快发展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教育的通知(粤府〔1989〕24号)7.转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粤府〔1992〕19号)8.颁布《广东省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实施办法》的通知(粤府〔1992〕170号)9.颁布《广东省自然科学学科、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试行办法》的通知(粤府〔1993〕46号)10.关于加强我省教育费附加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粤府〔1994〕99号)11.关于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问题的通知(粤府〔1997〕73号)12.转发国务院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粤府〔1998〕12号)13.印发省级基本建设项目财政性资金集中支付暂行办法的通知(粤府〔2000〕41号)14.印发广东省行政执法队伍审批和公告办法的通知(粤府〔2001〕73号)15.批转省教育厅、省军区司令部等单位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府〔2002〕93号)16.关于国有集体资产进入产权交易市场规范交易行为的通知(粤府〔2003〕75号)17.印发广东省海域使用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粤府〔2005〕92号)18.关于建设生态景观林带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的意见(粤府〔2011〕101号)19.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实施意见(粤府〔2011〕148号)20.转发省科委、科技干部局《广东省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高级专家离休退休规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府办〔1986〕159号)21.关于从事劳改劳教工作三十年以上的干警退休后生活待遇问题的通知(粤府办〔1989〕23号)22.转发省农委、农业厅关于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的通知(粤府办〔1991〕16号)23.关于加强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的通知(粤府办〔1994〕24号)24.关于走私案件和物品移交处理问题的通知(粤府办〔1998〕60号)25.关于规范国旗制作发行和加强国旗使用管理的通知(粤府办〔1999〕88号)26.印发广东省省级财政性资金投资基本建设重点项目财务总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粤府办〔2001〕70号)27.关于贯彻实施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的通知(粤府办〔2002〕7号)28.关于进一步加强林地管理严格控制林地转为非林地的通知(粤府办〔2002〕90号)29.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的通知(粤府办〔2003〕6号)30.关于加快建立和完善土地储备制度的通知(粤府办〔2003〕34号)31.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支持产业转移工业园用地若干意见(试行)的通知(粤府办〔2005〕72号)32.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05〕96号)33.印发广东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发放和畜禽养殖备案办法(试行)的通知(粤府办〔2007〕107号)34.印发广东省支持港澳台资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加快转型升级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粤府办〔2009〕3号)35.关于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的通知(粤府办〔2009〕27号)36.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加快推进我省蚕桑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1〕1号)37.关于促进我省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的意见(粤府办〔2011〕27号)38.关于印发广东省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粤府办〔2011〕33号)39.印发广东省休闲渔业管理办法的通知(粤府办〔2011〕55号)40.印发广东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2〕56号)41.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财政经营性资金实施股权投资管理的意见(试行)(粤府办〔2013〕16号)42.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修订《广东省生态保护补偿办法》的通知(粤府办〔2014〕57号)43.关于加强对鼎湖山管理工作的通知(粤府函〔1989〕140号)44.关于非经营性收费公路项目车辆通行费收取营业税问题的复函(粤办函〔1999〕544号)45.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创新投资管理方式建立协同监管机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办函〔2015〕246号)。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645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645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0.06.15•【字号】粤财人案〔2020〕268号(A类)•【施行日期】2020.06.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税务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645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A类)粤财人案〔2020〕268号欧阳彦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将加工制造业和建筑服务业可抵扣进项税额按一定比例加计抵减应纳税额的建议收悉。
经综合有关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一、我省落实增值税改革等减税降费政策情况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去年以来,中央相继出台了深化增值税改革、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降低社保费率以及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
我省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全力推动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不折不扣落地实施。
其中,增值税改革是减税降费的重要内容。
2019年,全省深化增值税改革减税1342.6亿元,其中,降低增值税税率(由17%、11%分别降为16%、10%)、统一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等翘尾新增减税116.7亿元;将制造业等行业16%的增值税率降至13%、交通运输和建筑等行业10%的税率降至9%,并进一步扩大进项抵扣范围,深化增值税改革及其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计减税1225.9亿元,惠及128万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从各行业减税的情况来看,减税额度最大的是制造业,达到400.93亿元(不含深圳,下同),占总减税金额的54%,减税幅度26.3%;建筑业减税15.44亿元,占减税总额的2.07%,减税幅度5.5%。
二、关于加工制造业和建筑业减税效应不明显的问题(一)关于将人工成本纳入抵扣问题。
按照增值税税制原理,上一环节已经缴纳的税额可在下一环节征税时抵扣,各个环节形成环环相扣的完整链条。
广东省地方教育附加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一)关于全省统一申报墩费期限问题。
为使征收工作有序、平稳推进,全省各地务必从2011年4月1日起,全面启动地方教育附加的申报征收工作。
缴费人按照2011年4月正常申报缴纳流转税期限,随流转税一并申报缴纳2011年1月至3月应缴地方教育附加;对门前代开发票的纳税人,从开票之日起随税申报缴纳地方教育附加。
缴费人首次申报缴纳2011年1月至3月应缴地方教育附加有困难的,可以选择分次缴费方式缴款,但最迟必须在2011年6月30日前将1月至3月未缴费款清缴入库。
(二)关于代扣代缴税款的扣缴义务人以及受托扣税单位扣费程序问题。
按规定依法承担扣缴税款的扣缴义务人以及扣税单位(包括代征税款单位),在扣税环节应一并扣缴地方教育附加。
(三)关于多征错征费款退费程序问题。
多征错征地方教育附加参照退税程序办理退费手续。
缴费人也可以选择用应退费款抵扣下期应缴费款。
三、加强使用管理,确保地方教育附加发挥效用(一)加强使用管理。
地方教育附加属政府性基金,各地征收的地方教育附加收入要全额纳入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严格按照“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的原则,实行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根据《办法》规定的使用范围和程序,合理安排基金预算支出,年末结余结转下年度使用,不得挤占、截留或挪用。
(二)加强监督检查。
地方教育附加的使用单位及各级教育或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主管部门要注重提高地方教育附加的使用绩效,自觉接受财政部门按规定开展的重点项目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以及审计、监察部门开展的审计和监察。
各级财政、教育或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地方税务等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切实加强对地方教育附加征收、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
附件:省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地方教育附加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粤府办[2011]10号)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印发广东省地方教育附加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11年2月23日粤府办[2011]10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财政部同意,我省从2011年1月1日起征收地方教育附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地方税务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地方税务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00.03.29•【字号】粤府办〔2000〕26号•【施行日期】2000.03.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地方税务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粤府办〔2000〕26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广东省地方税务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〇〇年三月二十九日广东省地方税务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粤发[2000]2号),设置地方税务局。
地方税务局是省人民政府主管地方税收工作的直属机构。
一、职能调整(一)划入的职能1.原社会保险局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的征收管理职能。
2.国家税务总局、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规费、基金的征收管理职能。
3.财政部门承担的税收调查研究职能及税收政策、法规和规章的起草和执法过程中的一般性解释工作。
(二)转变的职能将具有社会中介服务性质的工作,交给依法认定的社会中介机构承担。
(三)加强的职能按照垂直管理的管理体制,加强对全省地方税务系统的直接领导,对机构编制、经费、人员实行垂直管理。
二、主要职责根据以上职能调整,地方税务局的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税收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研究制定地方各税、费的征收管理办法。
(二)负责地方各税、社会保险费、文化事业建设费和省人民政府、国家税务总局委托征收的其他税费的征收管理工作。
(三)组织实施税收征收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征收管理制度并检查监督制度的落实。
(四)检查监督各部门、各单位和地方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贯彻执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地方教育附加
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意见
2011年3月15日 粤财综[2011]58号
各地级以上市财政局(委)、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地税局,顺德区财税局、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南雄市、紫金县、兴宁市、封开县财政局,横琴新区地税局:
经财政部批准,我省从2011年1月1日起征收地方教育附加。
近日,省府办公厅颁发了《广东省地方教育附加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粤府办[2011]1 0号,以下简称《办法》,详见附件),为做好我省地方教育附加的征收使用管理工作,现提出以下贯彻意见,请认真执行。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征管氛围
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对我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一2020年)》 、《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 ,加大教育投入,推动和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实现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财政、教育或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地税等部门要高度重视,通力合作,在准确把握地方教育附加政策的基础上,通过新闻报道、报刊、宣传单张、网站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切实向广大缴费企业做好政策宣传工作,为地方教育附加的征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加强征收管理,确保地方教育附加顺利开征
各地各部门要积极配合,认真做好地方教育附加的征收管理工作,确保地方教育附加按时开征,足额征收。
在征收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关于全省统一申报墩费期限问题。
为使征收工作有序、平稳推进,全省各地务必从2011年4月1日起,全面启动地方教育附加的申报征收工作。
缴费人按照2011年4月正常申报缴纳流转税期限,随流转税一并申报缴纳2011
年1月至3月应缴地方教育附加;对门前代开发票的纳税人,从开票之日起随税申报缴纳地方教育附加。
缴费人首次申报缴纳2011年1月至3月应缴地方教育附加有困难的,可以选择分次缴费方式缴款,但最迟必须在2011年6月30日前将1月至3月未缴费款清缴入库。
(二)关于代扣代缴税款的扣缴义务人以及受托扣税单位扣费程序问题。
按规定依法承担扣缴税款的扣缴义务人以及扣税单位(包括代征税款单位),在扣税环节应一并扣缴地方教育附加。
(三)关于多征错征费款退费程序问题。
多征错征地方教育附加参照退税程序办理退费手续。
缴费人也可以选择用应退费款抵扣下期应缴费款。
三、加强使用管理,确保地方教育附加发挥效用
(一)加强使用管理。
地方教育附加属政府性基金,各地征收的地方教育附加收入要全额纳入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严格按照“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的原则,实行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根据《办法》规定的使用范围和程序,合理安排基金预算支出,年末结余结转下年度使用,不得挤占、截留或挪用。
(二)加强监督检查。
地方教育附加的使用单位及各级教育或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主管部门要注重提高地方教育附加的使用绩效,自觉接受财政部门按规定开展的重点项目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以及审计、监察部门开展的审计和监察。
各级财政、教育或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地方税务等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切实加强对地方教育附加征收、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
附件:省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地方教育附加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粤府办[2011]10号)
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