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按朝代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
·原始时代(新石器时代)(~前2070)
经济:农业:刀耕火种
纺织:纺织技术萌芽
原料:麻、葛
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冶炼:黄河流域,小件铜器(小工具、生活用具),使用金属器具
陶瓷:山东蛋壳黑陶,釉陶,原始青瓷
商业:早期交换
政治:出现城
禅让制
贫富分化产生
文化:文字:刻画符号(文字起源)
绘画:陶器图形、壁画
·夏(前2070~前1600)
政治:启继禹禅让制→世袭制“家天下”始
传贤→传子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政治关系
·商(前1600~前1046)都:朝歌
经济:土地制度:井田制
纺织: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文物:玉蚕甲骨文:祭祀蚕神
冶炼:铸铜生产规模大,青铜器为礼制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政治:祭祀:奴隶为祭祀祖先神灵之“人牲”
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宗族为政治实体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政治事务占卜决策
文化:文字:甲骨文(较成熟的文字)
金文(商周)
·西周(前1046~前771)都:镐京
经济:土地制度:井田制
纺织:国有六职,纺织业地位重要
商业:交易频繁,币需数增,流通骨铜贝
政治:制度:宗法制: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分封制:同姓王族:召公之子:燕(蓟),姬
周公长子伯禽:鲁(曲阜),姬
晋:后三分为韩(郑)赵(邯郸)魏(梁),姬
功臣:姜尚:齐
先代贵族:亲周商旧贵族微子:宋(商丘)
特点: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文化:文学:《诗经》
·东周(前770~前256)[此处泛指春秋战国]
经济:农业:铁犁牛耕(黄河中下游地区)
文化:火药:具有有关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和硝石的知识
春秋(前770~前476)
经济:冶炼:中国最早人工冶炼铁器
文化:儒:孔子:“仁”、“礼”、“德治”、敬鬼神而远之
“有教无类”,培养六艺,注重全面发展
创儒家学派,以六经为基本文献
道:崇尚自然,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老子:“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
转化是无条件的,“弱者道之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小国寡民”
战国(前476~221)
经济:土地制度:商鞅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制
水利:李冰都江堰(川)
郑国郑国渠(关中,汜水和洛水)
冶炼:淬火的钢件
商业都会:出现市井(商业区)
政策:商鞅变法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政治:行政单位: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
文化:儒:孟子:“仁政”
“君轻民贵”为早期民本思想之基础。

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精华,丰富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
“天行有常”(天人关系)
“制天命而用之”(人道有为)
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道:庄子:“道”为最高原则,“道”无所不在
“齐物”:万物没有界限和差别
法:形成重“法”、重“术”(驾驭群臣的统治之术)、重“势”(权势)的不同学派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秦统一全国起到重大作用
汉代,其法治思想被儒学体系吸收,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李悝:“尽地力之教”,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国家田租收入
用严刑确立以集权为特征的政治秩序
《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
商鞅: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根据军功制定尊卑爵秩的等级
奖励耕战,重农抑商
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制
加强中央集权
韩非子:集法家思想之大成
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
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墨:结成的学术团体纪律严密
推崇夏朝的政治,学习大禹刻苦俭朴的精神,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
“兼相爱、交相利”,与儒家区别等级名分、重义轻利的主张针锋相对
墨子:非攻、尚贤、尚同、非乐等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指南针:出现“司南”
文学:楚辞,屈原代表
·秦(前221~前206)
经济:市:商品必明码标价
政策:统一度量衡(长度、容量、重量)
统一货币,通行半两钱
政府对经济生活的控制全面而具体(秦律)
政治:开疆拓土拓北方:击匈奴、收河套、
修长城、筑直道:北部边防
辟南方:征岭南、置郡县:岭南归入中央王朝关系的开端
修灵渠:沟通湘水和漓水,补充军需
服西南:五尺道、任官吏: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始
意义:扩大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郡县制:采纳李斯建议,确立郡县制,分郡县(道)乡里亭
官员:郡守(行政)、郡尉(兵事)、监御史(监察)
道:少数民族聚居地
乡、里: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亭:地方治安、公文传递
特点:中央垂直管理,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意义: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相:宰相、丞相或职务相当的高级官员,帝的政治助手)
太尉:军事
御史大夫:监察
九卿
地位相当中尉:京畿治安
将作少府:宫廷工程修建
意义:减少决策失误
文化:焚书坑儒
书写材料:(秦汉)竹木简牍和丝织品
文字:小篆:创始,比划圆匀,图案美,李斯
隶书:创始,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汉(前206~220)
经济:农业:牛耕普及全国
铁制农具数量大增
曲柄锄:中耕
大镰:收获
耧车:播种
水利:“井渠”:关中地区
生产组织形式:田庄:种植,养殖,采集,酿造,纺织,冶炼
纺织:技术相当发达
冶炼:始用煤炭为燃料
供风形式:自然通风→人力皮囊鼓风→畜力鼓风→水力鼓风商业:社会交往活动中最活跃的人群之一
市:专门的管理机构
市中央设亭楼,四面建门、墙,管理严格
长安设九市
商业都会:都市因商业集中而繁荣
文化:书写工具:蔡伦创纸
火药:《神农本草经》:硫磺、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为火药发明准备条件
文字:隶书:成熟通行(汉魏)
楷书:称为正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草书:形成
绘画:(先秦两汉)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
西汉(前206~9)
经济:农业:南方依然刀耕火种
政策: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武帝)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以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盐铁官营制度
商人应入市籍,不得为官(宋时破)
商人赋税加倍
政治:行政单位:汉初郡国并行制,后为州郡县
武帝时监察:御史大夫
十三州部刺史:监察地方官员
司隶校尉:监察京师及周边地区
意义:国家政权巩固,防止地方分裂势力发展
中朝: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官僚机构
在宫廷之内对重要政事先做出决策
选官制度:察举制
文化:思想:(武帝)
董仲舒: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养士求贤
及时“更化”政策
天人感应:君受命于天
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创建太学,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书写工具:已发明了纸,帛、竹、木、纸并行使用
文学:赋: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借物抒怀,意境深沉
(武帝)赋的创作走向全盛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扬雄
新(9~25)
经济:商业都会:长安和“五都”设“五均”官,控制市场物价
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河南南阳)、成都
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形成
东汉(25~220)
经济:农业:一牛挽犁
翻车出现
水利:王景黄河治理
冶炼:南阳太守杜诗创水排
陶瓷:瓷器正式出现
文化:赋:班固、张衡
大赋渐少,小赋兴起
·三国(220~280)
经济:农业:翻车马钧改造
文化:绘画:(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
·晋(265~420)
文化:文字:行书:盛行,工整清晰,飞洒活泼,王羲之
西晋(265~317)
东晋(317~420)
文化:火药:葛洪《抱朴子·仙药》提到“火药”
文字:草书:成熟,奔放跃动,最能体现情感,王羲之
·南北朝(420~589)
经济:土地制度:北魏(至唐前期):均田制(“土地国有制”)
冶炼:灌钢法
市:城镇稍远、交通便利处自然形成民间集市“草市”,草市尉”行政管理政治:(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封闭
以官举士,权操于上
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隋(581~618)
经济:水利:(隋唐五代)立井水车(北方,提水灌溉)
高转筒车(长江,引低水灌高田)
政治:选官制度:科举制: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
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追求公平公正,具有合理性
·唐(618~907)
经济:农业:曲辕犁
纺织:官营纺织业规模大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陶瓷: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越青瓷
河北邢白瓷
江西景德镇白瓷
四川大邑的白瓷
长沙铜官窑创釉下彩绘(青花瓷属之),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
(唐宋)瓷器乃“海丝路”(瓷路)的重要商品
商业:“俞大娘航船”
陆路商运十分发达,客舍、车坊等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兴隆市:草市于水运便处,富户聚居于此,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夜市繁荣
商业都会:洛阳市场规模远超长安
扬州“雄富冠天下”
杭湖成为物产繁富、商业发达的都会
政治:官僚:中书省
门下省设政事堂: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
初,三省最高长官皆宰相
后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有所分散尚书: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监察: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
行政单位:道、州、县
文化:思想: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
反对佛教和道教,宣称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
提出儒家的“道统”思想
李翱:必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
书写工具:传入阿拉伯,后入欧洲
火药:(末至宋初)始用火药箭,随后出现火炮
印刷:《金刚经》世界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文字:欧颜柳创欧颜柳楷体
怀素、张旭之狂草
绘画:王维以诗入画,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
诗:李白:“诗仙”,杰出浪漫主义诗人,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
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和素材
杜甫:“诗圣”,其诗作为“诗史”
臻于化境的严整格律、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五代十国(907~960)
·宋(960~1279)
经济:农业:戽斗(灌溉)普及
水利:水转翻车(风力,引低水灌高田)
纺织:棉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当时的丝织工艺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
陶瓷: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
商业:(宋元)海外商运发展
市:突破时空限制
空:不再被封闭在规定墙垣内,而散于宅屋之间
街店铺鳞次栉比,形成繁荣商业街
城郊和乡村也出现市
商业活动不受官吏直接监管
草市已具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商业都会:都市商业繁盛
政治:二府三司
中书门下:长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
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枢密院:军事,长官为枢密使
三司: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
曾实行以三省长官并为宰相的体制
监察: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
御史台(作用不突出)
行政单位:路、州、县
文化:火药:发明家唐福把制作的火箭、火球和火蒺藜献给宋朝廷
戏曲: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
词:(出现于唐代)宋代文学的标志
(宋元)出现话本体裁
北宋(960~1127)
经济:明确记载以煤为燃料冶铁
文化:思想:理学:北宋五子开创
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
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
周敦颐:“理”生万物
张载:开创“气学”,唯物主义代表
二程: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
孔颜之乐:得高度主体自由,极大精神满足
指南针:《武经总要》:指南鱼
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指南针制作技术
《萍洲可谈》:航船在海上航行的情形,阴天靠之辨别方向火药:石普用制作的火球、火箭为宋真宗表演
《武经总要》介绍了多种火药武器
印刷:毕升创造活字印刷术,用胶泥制作活字排印
文字:苏黄米蔡之行书
词:柳永:市井风光入词,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
苏轼:打破诗与词的界限,使词走向社会人生,其词清新俊逸,刚健豪放南宋(1127~1279)
文化:理学:朱熹:理学集大成者,誉为一代儒学宗师
总结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理”是本源
区分教育的“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
强调学习应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强调获得精神的自足和自由的同时,还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
道掌握在儒家手里,故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力
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
集《四书》
心学:其出现标志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
陆九渊:心学开创者
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为本心即天理(以体验予以印证)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反对埋首书册,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
“发明本心”,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
“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要将其剥除
指南针:《事林广记》:民间流行的指南装置——木刻的指南鱼和指南龟
《梦粱录》亦有记载
(宋元)由海路传入阿拉伯再入欧洲
火药:(宋元)由阿拉伯传至世界
词:李清照: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
辛弃疾: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
·元(1271~1368)
政治:监察:御史台,重案移交处,监察御史复按;御史纠举官吏可先斩后奏行政单位:省(十个)路府州县
腹里:中书省直辖,大都周边地区
藏川青部分地区:宣政院管辖
节制:重大民政事务必呈报中书省
军政要务呈报枢密院
若无中央诏旨不得更改赋税征收制度、调动军队
定期觐见皇帝,向皇述职
省官互迁
土司制度:西南地区
文化:印刷:王祯创木活字,发明转轮排字盘
由波斯传到西方
文字:赵孟頫创赵体(楷)
曲:广义包括杂剧和散曲
散曲:金元时期在北方民间流行起来并兴盛于元明时代的一种诗歌体裁
增加了语言的灵活性和通俗性,诗体的一次解放
杂剧:融合宋金各种表演艺术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即北曲
“瓦肆”、“勾栏”:杂剧及其他各种技艺固定的演出场所
关汉卿:揭露黑暗现实、讴歌反抗精神
《感天动地窦娥冤》一剧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小说:章回形式的长篇白话小说出现
·明(1368~1644)
经济:水利:(明清)风力水车
纺织: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
纺织业发达的地区(江南)出现了自由劳动力市场(资本主义萌芽)
纺织手工作坊或工场中集中众多雇工,拥有众多织机
商业:(明清)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会馆
商帮出现
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政策:海禁:禁止国人赴海外经商、限制外商到中进行贸易
维护“朝贡”贸易体制
政治:官员制度:太祖废丞相,六部直隶皇帝
内阁:成祖设,皇帝处理国政之助理机构
始终无法定地位,非行政机构,职权范围不明朗
以司礼监太监牵制,致政治黑暗
废除土司,流官统治
文化:心学:王阳明:建立系统的心学理论,心学的集大成者
人是天地的心,“灵明”是人的心,是天理,本心,良知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人人都有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
遏止伪善流行,强调“知行合一”
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
勿以“圣人”之言为判是非之标准,儒家经典亦非“万世之至论”
“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诗文写作的风格,主张“真心”,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黄宗羲:浙东学派的创立者
批判君主专制,“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立“天下之法”
君臣平等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
《明夷待访录》
顾炎武: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锋芒所向是“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众治”,“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王夫之: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循天下之公”“孤秦陋宋”
帝王横征暴敛是民生疾苦的根源
帝王独尊是君臣之道丧失的根源
法制之弊是政治腐败的根源。

“天地之化日新”
《船山遗书》
火药:创造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印刷:铜活字
文字:文徵明,董其昌
戏曲:传奇剧吸收南方各种民间音乐,形成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声腔昆山腔形成“水磨调”
小说: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长篇白话小说创作盛况空前
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
历史小说: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神魔小说:《封神演义》
《西游记》:要求个性解放、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短篇白话:冯梦龙、凌濛初所辑《三言二拍》:反映明代社会生活
·清(1636~1911)
经济:陶瓷:粉彩瓷(釉上彩绘,雍正时登峰造极)
商业都会:(乾隆)苏州、吴江盛泽、汉口、佛山、景德、朱仙(于河南)繁荣
政策:海禁:(顺治)迁海令: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不准出海
(雍正)“开闽省洋禁”,允许浙江“一体贸易”
(乾隆1757)关闭江浙闽三海关,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限定机户织机数,规定各织机都要缴高税,获批方可织造
手工业:出现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政治:军机处:雍正年,西北军务需要
特点:简速密
边疆政策:原则:尊重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
笼络各民族上层分子
大事集权,小事放权
因地制宜行政管理
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地位同六部
初理蒙之事务,后理藏疆政税兵刑户教
对交通建设军事防卫予特殊重视
官员制度:雍正年,大规模改土归流
乾隆年,大部分改土归流
文化:印刷:《古今图书集成》用铜活字印制的最大的一部书
戏曲:徽戏进京(乾隆1790)
“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和春”、“春台”
京剧正式形成(道光1840)
小说:吴敬梓《儒林外史》:知识分子官绅的生活和心理,体现高超的讽刺艺术曹雪芹《红楼梦》:揭示了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走向败落的必然历史命运
文言短篇集:蒲松龄《聊斋志异》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官》《二》《老》《孽》(改良主义运动的影响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