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的内涵特征与发展理念

特色小镇的内涵特征与发展理念
特色小镇的内涵特征与发展理念

特色小镇的内涵特征与发展理念

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并不是一个行政意义上的城镇,而是一个大城市内部或周边的,在空间上相对独立发展的,具有特色产业导向、景观旅游和居住生活功能的项目集合体。

现代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并不是一个行政意义上的城镇,而是一个大城市内部或周边的,在空间上相对独立发展的,具有特色产业导向、景观旅游和居住生活功能的项目集合体。特色小镇既可以是大都市周边的小城镇,又可以是较大的村庄,还可以是城市内部相对独立的区块和街区,其中部分服务功能可以和城市共享。

特色小镇的核心是特色产业,一般是新兴产业,如私募基金、互联网

金融、创意设计、大数据和云计算、健康服务业,或其他智力密集型产业。特色小镇也是一个宜居宜业的大社区,既有现代化的办公环境,又有宜人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的人性化交流空间和高品质的公共服务设施。

特色小镇建设将秉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将占地面积控制在1~3km2的范围内,打造一个高度产城融合的空间,并体现其特有的地域文化。

同时,特色小镇建设要达到AAA级以上景区标准,休闲旅游类小镇须以AAAAA级景区标准作为建设硬指标。总之,特色小镇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在具体规划建设中,特色小镇的发展秉持四大发展理念:产业定位摒弃“大而全”,力求“特而强”,避免同质竞争,错位发展,保证独特个性;功能体系摒弃“散而弱”,力求“聚而合”,重在功能融合,营造宜

居宜业的特色小镇;城镇形态摒弃“大而广”,力求“精而美”,形成“一镇一风格”,多维展示地域文化特色;制度设计摒弃“老而僵”,力求“活而新”,将其定位为综合改革试验区,“特色小镇”优先作为政策试点示范基地,把握政策先试先行机遇,体现制度供给的“个性化”。

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估框架构建

从特色小镇的内涵出发,将其发展水平评估体系分为4个维度,分别为产业维度、功能维度、形态维度和制度维度;将发展理念和内涵进行交叉构建,得到评估框架(图1)。

1、产业维度

特色小镇的产业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特色性,并且能和周边产业或者自身形成一定长度的产业链,发展绿色低碳型产业,产业的经济开放性和生产效率较高。

2、功能维度

特色小镇的功能应具有一定的集聚度及和谐度,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各功能之间协调发展,功能结构合理,公共服务功能均等化程度较高。

3、形态维度

特色小镇就是要全面体现“特色”,除了特色产业以外,在空间上也要体现明显的特色,建筑、开放空间、街道、绿化景观和整体环境都要体现相应的特色,具有较为统一和鲜明的风貌特征,城乡空间形态和环境质量协调发展,投资的空间环境品质较好。

4、制度维度

特色小镇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个特殊政策区,应围绕特色小镇的发展目标,建立起与其发展相适应,设计能激励相应产业、资金和人才进驻的制度,以及保障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治理和收益共享的机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型城镇化和特色小镇建设新闻发布会,浙江杭州云栖小镇、贵州安顺西秀区旧州镇作为特色小镇代表而被推介。这两个小镇究竟有着何种神奇,在遍地开花的特色城镇中脱颖而出?作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浙江和西部欠发达的贵州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思路又有何不同呢?

浙江杭州市云溪小镇云栖小镇是浙江省首批创建的37个特色小镇之一。位于美丽幸福的首善之区杭州市西湖区,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是以云计算为核心,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硬件产业为产业特点的特色小镇。云栖小镇建设仅仅一年,发展非常迅速。2015年实现了涉云产值近30个亿,完成财政总收入2.1个亿,累计引进企业328家,其中涉云企业达到255家,产业已经覆盖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等各个领域。

一个小镇的灵魂人物。

云栖小镇名誉镇长王坚博士,是阿里巴巴的首席技术官、阿里云的创始人、中国云计算领域的领军人物,也是云栖小镇主要创建者,致力于把云栖小镇打造成中国未来创新的第一镇。

一个高端的新兴产业。

云栖小镇坚持发展以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经济产业,着力打造云生态,大力发展智能硬件产业。目前已经集聚了一大批云计算、大数据、APP开发、游戏和智能硬件领域的企业和团队。

一个创新的运作模式云栖小镇采用了“政府主导、民企引领、创业者为主体”的运作方式。政府主导就是通过腾笼换鸟、筑巢引凤打造产业空间,集聚产业要素、做优服务体系。民企引领就是充分发挥民企龙头引领作用,输出核心能力,打造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的基础设施,加快创新目标的实现。创业者为主体就是政府和民企共同搭建平台,以创业者的需求和发展为主体,构建产业生态圈。这是云栖小镇最有创新活力的部分。

一个全新的生态产业

云栖小镇构建了“创新牧场-产业黑土-科技蓝天”的创新生态圈。“创新牧场”是凭借阿里巴巴的云服务能力,淘宝天猫的互联网营销资源和富士康的工业4.0制造能力,以及像Intel、中航工业、洛可可等大企业的核心能力,打造全国独一无二的创新服务基础设施。“产业黑土”是指运用大数据,以“互联网+”助推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科技蓝

天”是指创建一所国际一流民办研究型大学,就是西湖大学,现在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筹办当中。

一个世界级的云栖大会

云栖小镇创建了真正服务于草根创新创业的云栖大会,目前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云计算以及DT时代技术分享盛会。“2015年杭州云栖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2万多名开发者以及20多个国家、3000多家企业参与。

贵州安顺市旧州镇贵州安顺西秀区旧州镇就是贵州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中值得推荐的代表。旧州地处黔中腹地,被誉为“梦里小江南,西南第一州”。

旧州镇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文化丰富,是中国屯堡文化的发源地和聚集区之一,是全国第一批建制镇示范试点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和国家4A级生态文化旅游小镇。发挥生态和文化优势,建设绿色旅游小镇

旧州镇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先后完成了“土司衙门、古民居、古街道、古驿道”的修复修缮工作,培育了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一个4A级国家生态文化旅游景区,两个特色观光农业示范区。同时加快旅游慢道、旅游小火车、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了以旧州、天龙、云峰为重点的大屯堡旅游圈,推动了生态旅游与人文旅游融合发展,旅游产品的业态不断丰富。

探索就地就近城镇化路径,建美丽幸福小镇

根据旧州镇实际,就地就近城镇化。在浪塘村打造升级版“微田园”,以“万绿城”城市综合合作建设特色产品职工基地,实现示范小城镇订单式生产,城市综合体链条式销售。以葡萄牙里斯本大区维苗苏镇、黄果树旅游集团公司结成对子,合作打造特色旅游民居、“山里江南”旅游综合体等项目,吸引农业转移人口向镇区和美丽乡村集中。

创新投融资模式

积极探索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成立了镇级投融资平台,积极争取各方面投资资金。逐步把旧州镇打造成为连接城乡的重要纽带,服务农村的重要平台,带动周边的辐射点。

着力打造文化生态旅游古镇

首先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编制了镇总体规划以及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其次注重绿色发展的理念,继成功创建生级绿色低碳小城镇、国家级绿色低碳小城镇。

“1+N”镇村联动发展模式

构建“以镇带村、以村促镇、镇村融合”的“1+N”镇村联动发展模式。建成了连接镇区以安顺中心城区的屯堡大道,改造提升区内路网和对外通道,把周边的双堡、七眼桥、大西桥和刘官、黄腊等乡镇串联起来,形成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城镇集群(城市中国网)。

特色小镇孵化器

一、特色小镇需要专业化的孵化器

特色小镇本质上是一个综合开发与运营结构,涵盖了特色产业项目开发、旅游项目开发、土地开发、房产开发、产业链整合开发以及城镇建设开发,涉及城市、旅游、产业、投融资、开发建设、招商、运营管理等各个领域,其开发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项的规划、单要素的导入、单一的开发商的引入以及单体项目的直接引入等形式,已不再符合新形势下特色小镇的发展需求。特色小镇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一个专业化的孵化器,能够实现从顶层设计到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服务提供。

我们根植于同济大学及新加坡团队的规划设计服务及多元化的合作伙伴的积累,通过“产业链整合、合作关系整合、资本整合”,打造“旅

游与特色小镇开发运营平台”和“全产业链全程联合孵化服务模式”,以“旅游运营网”作为旅游与特色小镇开发平台网站,以规划设计为核心,以“后端”导入“前端”的方法,通过资源整合与全要素招商引入,按照“顶层策划设计—投融资规划设计—全要素招商大会—建设规划设计—旅游EPC建造—开业引爆经营—托管辅导经营—成功业绩移交”的全程孵化模式,实现了平台合作伙伴在旅游与特色小镇开发全链结构中的协同作战,完成交钥匙、交团队、交现金流的全程孵化服务。

二、特色小镇孵化器

特色小镇孵化器立足于特色小(城)镇发展的市场规律及内在生长机制,以科学、合理、落地的顶层设计为指导,以产业资源、资本资源、项目资源、人才资源等全要素资源的导入为核心抓手,以产业孵化、企业孵化、IP 项目孵化等多层孵化结构为重要支撑,以品牌推广、创建辅导等后期持续服务为保障,为特色小(城)镇注入全方位的成长要素,是线上线下相结合,设计、建造、管理和运营相结合的一体化全要素孵化模式。我们可以将这一模式概括为“顶层设计+ 全要素导入+ 持续服务”。

特色小镇孵化器是一个从产业发展,到综合开发,到项目开发,到创新企业,到创业主体的多层次孵化体系。以金融要素为助推、以创业服务为提升、以平台构建为支撑,以创投机制为创新,以配套系统为增值,各孵化结构既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又能够与整个体系有机链接、

相互促进,构成一个自循环的特色小镇孵化生态圈体系。

特色小镇孵化器模型

特色小镇孵化器服务模式

三、特色小镇孵化器六大架构

特色小镇的孵化器要结合特色小镇的创建内容,通过有效的创建行动计划和专业的孵化服务平台,最终高效的实现验收和创建过程。主要集合了特色产业孵化、旅游目的地孵化、“旅游+”孵化、土地综合开发孵化、房地产孵化、城镇化孵化等六大内容,其核心是搭建专业化、多元化的服务平台,每一项孵化内容,都有其自身的服务规律。

特色小镇孵化器六大孵化内容

1、特色产业孵化

特色产业的孵化是特色小镇孵化器的核心部分。特色产业的发展要经历科学的定位和选择、前瞻性的导入、精准的扶持和培育等过程,最终实现产业链整合的可持续发展。

特色产业的孵化是基于研发、生产、经营的场地和信息、网络等共享设施,提供专家或技术咨询、投融资咨询、政策咨询、法律咨询、市场开拓咨询、项目推介等链条式服务,全方面培育孵化相关项目或企业。

特色产业的孵化需要导入拥有强大人才、技术、产业资源的产业运营

机构、园区运营机构、产业联盟或协会等运营平台。

2、旅游目的地孵化

旅游目的地是未来特色小镇的必备功能。特色小镇要坚持绿色引领,鼓励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规划成不低于3A标准的泛旅游景区。

旅游目的地的孵化主要包含旅游项目的规划设计、旅游景区的A级创建、旅游游线的设计、接待设施的配套完善、旅游要素结构的完善、景区的开业引爆及运营等服务。通过客源地和目的地的连接,将特色小镇发展成旅游者短暂停留和活动的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的孵化需要导入旅游规划单位、旅游投资机构、运营服务机构、旅游人才培训、营销服务机构、智慧信息服务等平台。

3、“旅游+”孵化

“旅游+”是实现产业互动的发展关键。“旅游+”是将旅游功能渗透到主要产业或特色产业中,通过“旅游+”可促进旅游产业和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激发发展活力,另外还利于特色小镇的品牌打造。

“旅游+”的孵化主要依托其他产业,运用旅游提升的手法,通过体验化、互动化的设计,提升附加价值,并进行会议化、培训化等后市场休闲集聚服务的扩张,做到延伸产业链条的作用。

“旅游+”的孵化需导入旅游服务、文化创业服务、互联网服务等机构和平台。

4、土地综合开发孵化

土地综合开发是土地节约利用的必然要求。特色小镇的发展要求形态“小而美”,功能复合性高,因此,土地的集约利用和综合开发对长远

发展有现实意义。

土地一级开发上,需要导入建设机构、海绵城市建设机构、基础设施建造商等服务单位,通过超前的市政基础设施开发,提升土地价值。

5、房地产开发孵化

房地产开发,将形成商业地产、享老地产、度假地产、二居所地产、客栈地产以及工业园区地产等相互支撑结合的多元地产创新发展模式。

房地产开发需导入销售机构、运营管理机构、度假地产联盟等运营机构,构建起地产开发、销售、运营的综合孵化结构。

6、城镇化孵化

特色小镇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因此要不断推动城镇基础建设的承载能力和城镇运营管理的能力。

城镇基础建设主要涉及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包括交通道路、给水排水、垃圾处理、绿色能源、信息化、园林绿化环境整治、智慧小城镇系统等公共基础设施和金融、教育、文化、商业、医疗等公共生活服务。

城市管理和运营不仅是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公共事务的市政管理,还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一切城市活动的管理。

城镇化的孵化需要导入政府机构、城市配套服务机构、城市运营服务机构,形成“政府+ 企业”的合力,实现政府的城市管理运营和企业服务运营相结合的城市运营能力。

四、特色小镇孵化器平台构建

特色小镇开发运营,需要资金、人才、管理、营销、企业等各类资源的共同发力,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实施主体创新商业模式,结合互联网思维,搭建综合开发服务运营平台,实现全产业链资源整合。我们正在以“平台化运作,产业链经营”为战略模式,通过“产业链整合、合作关系整合、资本整合”,打造“旅游与特色小镇开发运营平台”和“全产业链全程联合孵化服务平台”,为旅游与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及落地运营,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目前已经形成了“五大事业部”—规划设计、旅游建造、旅游运营、旅游投融资、旅游培训;“三类合作模式”—合资公司、合伙人、战略合作;“五类合作伙伴”—政府、投资开发商、建造商、金融机构、运营商及IP 企业;“四大孵化器”—旅游项目孵化器、全域旅游孵化器、特色小镇孵化器、运营IP孵化器;“六大运营服务平台”—规划设计平台、开发建设平台、投融资平台、运营管理平台、孵化器平台及人才平台。

市特色小镇发展研究

市特色小镇发展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特色小镇,成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我市特色小镇建设,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特色小镇的发展背景 (一)特色小镇的概念内涵 特色小镇顾名思义即为有特色的较小的城镇。从目前特色小镇发展现状来看,国家鼓励支持建设的“特色小镇”有两种类型: 一是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号文)所指的特色小镇。这类特色小镇一般为县城关镇以外的建制镇,主要特点是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二是浙江省模式的特色小镇。根据浙江的经济结构、地域产业关系,浙江版的特色小镇具有独特的发展模式和定义:既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而是按照“五大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综观全国各地的实践和国家三部委的文件精神,我们认为,特色小镇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概念,可以包括不同模式的探索。它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体系。它不是单一的旅游景区或产业园区,也不完全是建制镇,而是旅游景区、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功能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二)浙江特色小镇的特征和建设经验

特色小镇详细攻略(全方位解读)

特色小镇详细攻略(全方位解读) 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一)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 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本身+产业应用+产业服务”的相关产业集群机构。 2、以旅游为引擎的泛旅游产业聚集结构 以特色产业为基础,发展旅游产业;以旅游的十二要素为内容,打造泛旅游产业集群结构。 3、旅游目的地架构 特色小镇不完全是旅游,但又必须是旅游;每一个特色小镇都是一个以4A景区为主导的旅游目的地。 4、新型城镇化架构 人口聚集,带来城市居住及配套服务的发展,进而形成城镇化架构。

5、智慧化与互联网引擎 以通信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游客互动体验为根本,以便捷优化管理为保障的智慧化旅游,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因此,特色小镇是以“双产业”即特色产业与旅游产业为主,“三引擎”即产业引擎、旅游引擎、智慧化及互联网引擎相协调,“三架构”及产业链整合架构、旅游目的地架构(景区)、城镇化架构共同支撑的发展架构。 (二) 特色小镇的总体特征 1、以特色的产业及环境资源为基础 产业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前提;环境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重要依托;资源如何转化为面向市场的核心吸引力是其核心指向。 2、以坚定的政府政策及投融资支持为依托 以产业为引领,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的四重功能;各功能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大糅合,而是相互之间有机的整合与融合。 3、以产城一体化综合开发为手段 主要表现为产业的综合发展;功能的综合配置;土地的综合开发;配套的综合建设;目标的综合打造等方面。 4、以泛旅游为引擎与目标归宿 拥有完善的城镇及旅游配套设施;拥有超越一般景区的较高品质的服务(包括旅游服务于公共服务)。 5、以产业链开发及房产开发为盈利核心 土地一级开发:直接获利,享受升值效益;房产开发:房产销售、房产回收经营;项目开发:经营收益等。 (三) 特色小镇的关键在于产业培育 特色小镇的产业为双产业为主,即“特色产业+旅游产业”。 其中自身特色产业主要指新兴产业或传统经典产业,诸如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茶叶、丝绸、石刻、文房、青瓷等传统产业。泛旅游产业主要是“旅游+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健康”、“旅游+体育运动”、“旅游+科技”、“旅游+教育”等方面内容。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七大要求及政策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七大要求 及政策 一、《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2016.7.1) 发布部门: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 政策点评:该《通知》属于一般性、纲领性文件。 政策要点: 建设目标:2020年1000个。 原则:“突出特色、市场主导、深化改革”。 领域:“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 培育要求:“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责任主体:县级政府,(镇政府负责实施工作)。 资金支持:发改委支持特色小镇项目申请专项建设基金,中央财政给予奖励。 二、《关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2016.8.3) 发布部门:住建部村镇建设司 政策点评:该《通知》主要阐述特色小镇推荐流程及选拔标准 政策要点:

推荐数量:根据经济规模、建制镇数量、近年来小城镇建设工作及升级支持政策确定。 推荐材料(4样):1.基本信息表 2.工作情况报告及PPT(还可以提供视频材料) 3.总体规划4.政策支持文件。 推荐程序:省(区、市)组织专家评估、考核-报住建部村镇建设司-住建部村镇建设司、财政部农业司复核+现场抽查。 候选要求:近5年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环境污染、重大生态破坏、重大群体性社会事件、历史文化遗存破坏现象。 三、《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10.8) 发布部门:发改委 政策点评:该《意见》对特色小镇建设的诸多方面提出了具体部署 政策要点: 总体要求:创新探索,因地制宜,产业建镇,以人为本 分类施政:大城市周边重点镇:加强与城市发展的功能配套与统筹规划,发展成卫星城;远离中心城市的中小城镇:完善基础设施,服务带动周边农村。 人才+劳动力吸引:鼓励外出农民回乡,强化校企合作,依托职业院校等建设培训基地培养人才。 商业环境:鼓励“双创”,吸引创业者、风投资本、孵化器等以构建创新生态圈,深化商事仲裁、负面清单管理等制度。 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原则,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物流等。 具体:提升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推进市域铁路发展,建设多层次轨道交通,建设公共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建设思路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建设思路 当前特色小镇建设热情高涨,各级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政府、企业和相关支持部门在对特色小镇的概念、基本特征、建设意义、设置原则等方面的认识上存在一定偏差,使得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规模数量、政企地位与职责、产业定位、后期运营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回归特色小镇的价值本位,深刻理解特色小镇的基本内涵和特殊意义,从“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视角出发,秉承四大发展理念,坚持五大基本原则,系统性设计特色小镇的支撑架构,有效促进特色小镇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镇、特色、系统、叠加、鲜明 一、特色小镇的内涵 1.1特色小镇的概念 特色小镇并不是一个行政意义上的城镇,而是一个大城市内部或周边的,在空间上相对独立发展的,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社区特征的空间载体。 “特色小镇”的“特”指的是小镇要有特色,要有“一招鲜”,特色小镇在建设的过程中要规避城市建设中风格趋同的现象;“色”指的是小镇的外观形态较为动人和缤纷,即特色小镇要有宜人的风貌与宜居的环境;“小”指的是规模,与大城市的大规模建设相对,将占地面积控制在1~3km2的范围内(对于旅游型的特色小镇规模可根据需要适当放宽),范围虽小,但小而美、小而专。特色小镇的"镇",不是简单的行政区划概念,而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因此,特色小镇概念中最为关键的“特”字,强调其“特”在形态:独特的小镇风貌与错落的空间结构;“特”在产业:特色产业融入旅游产业;“特”在功能:产业、文化、旅游与社区四大功能叠加;特在机制: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开发运营机制。

特色小镇的规划与开发

特色小镇的规划与开发 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批示:“抓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对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各地对特色小镇进行了大量探索,做出了一些成绩。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委明确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 那么,如何搞好特色小镇的规划与开发? 我想结合自己10多年来对国内外特色小镇研究和策划设计实践,谈谈如下体会: 一、什么是特色小镇? 我认为:特色小镇,就是有特色的小地方。“有特色”主要是指产业有特色,不管是制造还是服务,也不管是文化还是旅游,其实都是产业,都必须有特色;“小地方”主要是指有一定数量的人口,集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地理空间上。这个空间不一定就对应某个行政区划,但在这个空间里活动的主体,一定有极为紧密的经济、社会和人文的联系。由业而聚人,由人而兴文,由文而引游,最后自然地、历史地发展成为一个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的有机体,生态、生产、生活有机融合的生态圈。 大如小城,小如街市,远离都市繁华,却不乏市井里弄的韵味,虽偏居一隅,却从不乏人气,这是世界各地特色小镇留给乐游者们的最深印象。由于特色小镇设施齐全、景色动人,又各自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它作为一种人类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呈现的同时,它还被视为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形态,备受青睐,引得游人纷至沓来,乐而忘返。小镇强劲的旅游功能及由此带来的自身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二、开发建设特色小镇的独特意义 特色小镇的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尤其是在目前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将

特色小镇6大盈利模式分析

特色小镇6大盈利模式分析 特色小镇,作为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它是一个集合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之功能于一体的一个新型部落体,是以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相互融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的一个特定区域。特色小镇的开发与建设绝不是单一的项目,它是综合产业链体系。在这条产业链体系之上,如何盈利一直是众人关心的问题。特色小镇能够作为创新平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信息、环保、健康、旅游、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速产业升级;也能通过大型集团企业长期投资、吸引聚集特色产业、改造历史经典产业等方式推动产城融合、产城互利,改造、改进当前我国小城镇的面貌。 据统计,第一批特色小镇中部分小镇的平均投资额达65 亿元(浙江省规划每个特色小镇投资原则上不低于50亿元),按照住建部规划,到2020 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的小镇,那么到时候总投资将远超万亿。根据各地方政府出台的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到2020年特色小镇总计建设1900 个左右,按照省份、经济条件等具体细拆,总投资至少4.8 万亿元。 六大盈利模式 一、工程收益-建造收益是开发的前提 这里主要是指土地整理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收益。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公共道路、供电厂、供排水厂、供热网络、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学校、医院、公园、广场、文化体育设施、综合服务区、游客接待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 如华夏幸福受政府委托对小镇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统一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并进行适当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变毛地为熟地后,通过政府回购,获得盈利。 二、土地升值-区域开发是小镇开发的基础和核心 这里主要指一级开发,也就是由政府主导的方式。

特色小镇的发展成熟必将带来周边土地的溢价,政府通过土地财政可以获得大量收入。 除了这些财政收益以外,特色小镇将为地方带来更多无形的收益,如城市环境的优化、民生的改善、城市影响力的提升、产业生态圈的形成、就业增加和更多高素质人才的聚集等等,这些难以用金钱衡量的社会经济环境改善,是政府大力推动特色小镇开发的重要动力。 以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为例,该小镇根据金融人才国际化、精英型的特点,坚持市场化运作、产业链招商、生态圈建设的模式,通过联合政府性行业组织、龙头企业和知名中介,开展海内外招商及合作业务,快速推动私募金融集聚发展,一批涵盖股权投资、商品期货、固定收益等方面的金融精英汇聚小镇。自2015年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正式揭牌之后,已经有1000多家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在小镇注册,资金管理规模达5800亿元(约合840亿美元)。由于一般的基金公司都可以得到30%的税费补贴,更增加了其吸引力,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现在已然成为上海、北京和深圳之外中国最大的对冲基金聚集地。2015年税收超过4亿元,而2016年第一季度税收就超过了3亿元,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其与杭州云栖小镇一样都是由政府主导开发和经营环境,通过特色产业(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以对冲基金为主导产业,云栖小镇以云计算为主导产业)培育、主导产业企业聚集、产业优惠政策和优质环境塑造,使小镇经济迅猛发展,税收猛增,并带动小镇及周边土地的溢价。 三、房产收益-房地产是产城,一体化中必需的蛋糕 这里主要指二级开发,即企业通过地产销售和自持物业经营获利。包括工业地产租售、居住地产租售、商业地产租售、休闲地产租售。 虽然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以地产运作的理念去打造小镇是为人排斥的,从企业角度来看,这的确是一个快速实现投资回报的模式,且通过特色小镇政策可以获得土地,这也是不少房地产等开发商进入特色小镇开发的原动力,因此这也是一种较为重要和普遍的盈利模式,更多的是由地产商或地产主导的投资商操盘,在开发地产的同时,配套度假型项目实现盈利,由于休闲度假市场和传统商业地产之间存在利益博弈和磨合,所以这类小镇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阿那亚是此类型的典型代表,通过地产销售以及后期多元度假活动业态消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特色小镇带动思路与路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47024.html,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特色小镇带动思路与路径研究 作者:倪毅罗成书 来源:《小城镇建设》2018年第08期 摘要: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目的在于解决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如何将中央战略决策落实到具体实践,是当前所需关注重点。本文通过对比特色小镇发展理念和乡村振兴目标任务,提出特色小镇可以成为带动乡村发展的龙头和载体,并选取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桐村镇为案例,在对其文化底蕴深入挖掘的基础上,打造以“桐花”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并以此为核心,发展链式产业,建设乡村联盟,形成点状拉动和网状突破的格局,从而实现桐村镇的整体振兴,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提供发展思路和具体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开化;桐村 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8.08.018 中圖分类号:F292 文章编号:1002-8439(2018)08-0122-07 文献标识码:A A Study on the Driving Mode of the Characteristic Town under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aking Tongcun Town of Kaihua County as an Example NI Yi, LUO Chengshu [Abstract] Report of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iming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unbalanc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inadequate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how to implement the central strategic decision to concrete practice is the key point at present. By comparing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the characteristic town and the task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town can be the leading and carrier to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ide. Then select the Tongcun town of Kaihua county as a case,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exploration of mining its cultural background, to build a characteristic town with the theme of "Tung flower". With this as the core,the chain industry is developed and the rural alliance is built to form a pattern of point and net breakthroughs, so as to realize the overall revitalization of Tongcun town. And provide development idea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to carry out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characteristic town; Kaihua county; Tongcun town 引言

建设特色小镇 的心得体会

建设特色小镇的心得体会 ;; 2015年浙江省率先提出特色小镇概念,自此特色小镇建设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全国涌现出来。2017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这意味着建设特色小镇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 特色小镇建设应该结合城镇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功能平台。但是目前很多特色小镇盲目模仿跟随发达地区的建设脚步,为短期成效未制定好发展规划就快速造城,最终大量土地被浪费和闲置;或者过于强调环境、文化或旅游等,忽视了产业集聚,变成了单纯消费集聚的度假小镇;又或者将原有产业简单包装,就戴上特色小镇“帽子”,最终也会因为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被市场淘汰。;;特色小镇需要找到“特色”。特色小镇核心在于“特色”二字,城市的识别性和文化特色,是决定城市发展质量和品牌的决定性因素,也是解决当前“千镇一面”困局的关键点。每个成功的特色小镇,都有让人过目不忘的城市个性,能给外来人带来新鲜体验,具有自己独特的标签,例如保存江南徽派建筑、具有浓厚古徽州气韵的江西婺源,极具少数民族风情的丽江古城,以及主打民俗京味、留存大量明清建筑的古口北镇。因此,建设特色小镇一定要抓住小镇当地文化、建设、民俗等具有独特风格的关键点并将其放大,建设有文化特色、有文化依托、以文化发展为根本目标和基本内容的城镇,文化特色是城镇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特色小镇需要时间“培育”。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但真正形成有独特魅力和持续影响力的例证还不多。因为物质建设容易打造,但文化养成却需要培育。着眼于打造特色小镇,就显得过于急躁,容易陷入各种困境中。不少地方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时,急于求成,希望用三五年时间就能打造特色小镇,结果就是小镇建设脱离原有城市规划,变成“摊大饼”的粗放式建设,或者是大量圈地建设,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甚至最后变成房地产建设。这些打造案例不仅劳民伤财,更会破坏原就微弱的城市文化特色,得不偿失。因此,特色小镇建设一定要有长期规划和阶段目标,通过解析城镇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同时城镇纳入全市、全省甚至全国进行大局考量,真真正正地做到选准定位、扎实建设,不图快、不唯名、不凑数。;;虽然特色小镇建设现在有诸多问题,但毫无疑问地是,特色小城镇建设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决不能因噎废食,而应该在建设热潮中冷静思考如何趋利避害,以特色小城镇为突破口,打通城乡脉络,缩小城乡差距,挖掘人文情怀,共同构筑一幅迷人诗意的画卷。

特色小镇开发模式

本文汇总了在探索特色小镇开发过程中总结出的特色小镇的综合开发结构与运营模式。 1 特色小镇的本质解读 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一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 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本身+产业应用+产业服务”的相关产业集群机构。

2、以旅游为引擎的泛旅游产业聚集结构 以特色产业为基础,发展旅游产业;以旅游的十二要素为内容,打造泛旅游产业集群结构。 3、旅游目的地架构 特色小镇不完全是旅游,但又必须是旅游;每一个特色小镇都是一个以4A景区为主导的旅游目的地。 4、新型城镇化架构 人口聚集,带来城市居住及配套服务的发展,进而形成城镇化架构。 5、智慧化与互联网引擎 以通信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游客互动体验为根本,以便捷优化管理为保障的智慧化旅游,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因此特色小镇是以“双产业”即特色产业与旅游产业为主,“三引擎”即产业引擎、旅游引擎、智慧化及互联网引擎相协调,“三

架构”及产业链整合架构、旅游目的地架构(景区)、城镇化架构共同支撑的发展架构。 二特色小镇的总体特征 1、以特色的产业及环境资源为基础 产业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前提;环境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重要依托;资源如何转化为面向市场的核心吸引力是其核心指向。 2、以坚定的政府政策及投融资支持为依托 以产业为引领,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的四重功能;各功能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大糅合,而是相互之间有机的整合与融合。 3、以产城一体化综合开发为手段 主要表现为产业的综合发展;功能的综合配置;土地的综合开发;配套的综合建设;目标的综合打造等方面。

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2016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公布《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经济研究人员通过对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构建评价体系,将对以后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估框架构建 经济研究人员从特色小镇的内涵出发,将其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分为4个维度,分别为产业维度、功能维度、形态维度和制度维度;将发展理念和内涵进行交叉构建,得到评估框架。 1.产业维度,特色小镇的产业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特色性,并且能和周边产业或者自身形成一定长度的产业链,发展绿色低碳型产业,产业的经济开放性和生产效率较高。 2.功能维度,特色小镇的功能应具有一定的集聚度及和谐度,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各功能之间协调发展,功能结构合理,公共服务功能均等化程度较高。 3.形态维度,特色小镇就是要全面体现“特色”,除了特色产业以外,在空间上也要体现明显的特色,建筑、开放空间、街道、绿化景观和整体环境都要体现相应的特色,具有较为统一和鲜明的风貌特征,城乡空间形态和环境质量协调发展,投资的空间环境品质较好。 4.制度维度,特色小镇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个特殊政策区,应围绕特色小镇的发展目标,建立起与其发展相适应,设计能激励相应产业、资金和人才进驻的制度,以及保障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治理和收益共享的机制。

图一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估框架图 特色小镇评价体系 特色小镇评价体系总的设计思路是紧紧围绕国家关于特色小镇的政策文件精神,把握特色小镇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定位,采用产业+(加文化、旅游)模式设计统计监测指标,突出“产业”,兼顾“文化”、“旅游”。经济研究人员在具体设计中主要考虑了以下原则: 1. 先易后难、先粗后细原则。可根据小镇规划建设创建期、成形期、成熟期来不断加以完善。在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初期,指标数量不宜过多,否则有些指标数据很难收集,甚至个别小镇无法提供。 2. 进程和结果并重原则。既要反映建设进度,又要反映发展成效和成果。 3. 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原则。既包含共性指标,具有可比性,便于指标比较,又包括个性(特色)指标,可以反映“特色”建设进展和成效。 4. 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原则。既要满足考核评价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考虑数据统计的可能性。对制度所涉指标必须要有清晰的指标定义,数据可获取。 5. 数出有据便于检查的原则。为保障统计数字质量,防止虚报统计数字,在相应的统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指南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指南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组织机制 第三章:编制内容 第四章:成果要求 第五章:审议程序 第六章:规划实施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概念定义: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集聚高端要素,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载体。发展特色小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第二条编制依据: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6〕2125号)和《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情况,规范《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本导则。 第三条建设发展规划要求:

(一)产业特色鲜明。根据城市发展定位,聚焦支撑未来发展的优势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选择一个所在镇(区)最具基础优势、最具成长空间的细分产业作为特色小镇主攻方向,促进产业做精、做特、做强,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独特产业生态。《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统筹协调周边镇(区)发展,鼓励跨镇(区)协同发展及整合资源共建特色小镇。 (二)规划布局合理。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多规合一”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区块环境禀赋和存量资源,升级改造区块内锌铁棚区、传统工业园区,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空间。规划面积要适当控制,要设立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推动核心建设区紧凑布局、高效利用。其中,规划须选址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社区服务完善的区域,促进产业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融合发展。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须选择与“三规”相符合、规划建设条件优越、产权清晰的区域,便于发展建设。规划须坚持“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理念,落实智慧城市、健康城市、海绵城市、公交示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等规划建设要求,完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以及公共产品供给。 (三)功能融合完备。规划须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对优质工作生活环境的需求,突出产业、景观、文化、生态等特色。规划须加强非遗等传统文化和岭南地域文化保护传承,活化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和名村,保护山水人文,增强绿色休憩空间。 (四)创新创业活跃。规划须立足高新、高端、高质、高效,推动技术、产业、业态、模式、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全方位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规划须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汇聚创新人才、风投资本、众创空间、孵化器等高端要素,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特色小镇发展方向及十种战略布局

特色小镇丨特色小镇发展方向及十种战略布局 在城市化建设向城镇化建设转变的大背景下,未来城市格局将由摊大饼式的巨无霸城市过渡为矩阵式、网状性的城市群落,而特色小镇建设将是这些城市群落的有机、基础细胞,同时也是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的特色小镇,将成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推手,从而建立更和谐的社会群落关系,而且它也将成为推动供给侧改革和新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 特色小镇不是一种很大、很遥远的课题,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功能转移,小城市有小城市的特色产业。在微观的层面上,特色小镇就在我们身边。 追逐国家特色小镇的战略,寻找开发企业的机遇,首先,我们就要分析,当下各方对特色小镇的几个观点。 国家层面产生特色小镇的基础定义:上下倡导、破解城乡、驱动升级; 产业建设者如幸福基业、产业中国的项目等:特色突出、规模集聚、产业引擎; 开发商拓荒者如桃李春风、越剧小镇等:文化旅游、第二居所、养老地产; 西方国家如美国格林尼治基金小镇、英国剑桥镇等:特色引领、活力绽放、未来趋势; 原生态开发如我国贵州仁怀市的茅台小镇等:独特风貌、历史底蕴、城市本质。 特色小镇的灵魂是什么? 有人说产业是灵魂,有人说人才是灵魂。如果思考者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那么得到的答案无疑是片面的。实质上,特色小镇这个名字本身并不重要,叫不叫特色小镇也无所谓。包含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的开发理念和代表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按照这个理念开发的区域,都可以叫特色小镇。 任何问题,真正解决的方法都是在它的上一个层面。走出地产,走出小镇,只有“细分”,才会在大系统中找到特别的机遇。 方向一以产业为驱动 就是以产业园为核心动力区,定位准确产业功能式、升级式聚集,加进人的居住、生活、商业等,然后形成产城一体化的特色小镇。 此方向中开发商机会:产业驱动地产开发,依托稳定人群,衍生出相应的居住、商业等需求。 方向二以人群为核心 就是只有房地产原始需求,然后是根据人群进行配套的特色小镇。如桃李春风,以第二居所、同城养老为基础,配合生态农业、医疗教育、老年大学、社群经济等。 此方向中开发商机会:先去开发、培育人群,然后专业团队去做,依托社群形成核心动能。

中国特色小镇典型案例分析(广东篇)

中国特色小镇典型案例分析(广东篇) 随着第一批和第二批特色小镇的公布,全国特色小镇建设已经进入加速期。根据三部委的联合通知,到2020年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研究组致力于特色小镇的跟踪研究,本期将以广东省为研究样本,分析其特色小镇的典型案例,为行业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1广东省特色小镇类型与分布 我国特色小镇主要集中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三大城市群,广东省有20个,主要是旅游发展型、历史文化型、工贸服务型、民族聚居型等类型,其中工贸服务与文旅小镇各占50%,值得注意的是工贸服务特色小镇也逐步融合制造、建筑等旅游形式,成为综合性特色小镇。 图:广东省特色小镇分布图 2广东省特色小镇发展特点 特色小镇面积一般在3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区建设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通过打造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吸引就业与人口流入,从而形成可持续、有竞争力和有生命力的特色宜居产业区域。基于良好的自然地理以及产业基础优势,广东省特色小镇工贸服务有良好的基础,文化旅游小镇得以快速的发展。 图:特色小镇特点解析

3 典型案例 广东省是中国改革发展的前沿地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也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特色小镇的发展也表现不俗。我们根据广东地区知名项目的分布进行分析,对具有借鉴意义的项目进行整理,以期能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借鉴。 珠海海泉湾:海洋温泉综合小镇 珠海海泉湾度假区是国家旅游局授予的全国首家“国家旅游休闲度假示范区”,主要运营特色是一站式世界海洋温泉、休闲娱乐住宿异国风情体验。项目地处海边,离市区比较远,广州、深圳、佛山全程需要2个多小时,东莞、中山等市区要1个多小时,珠海需要近1个小时。 海泉湾项目总占地5.1平方公里,首期投资22亿元,以海洋温泉为主打的综合型休闲度假区。项目由美、加、日等国外知名公司进行总体规划及景观设计、建筑设计、主题乐园规划设计、温泉项目和室内装修的设计。 +旅游产业 港中旅·珠海海泉湾度假区2小时 2小时 2小时 1.5小时

特色小镇概念规划(城市设计)工作内容与资料清单

特色小镇概念规划(城市设计)工作内容与资料清单 一、对特色小镇规划的思考 1、特色小镇规划的新趋势 (1)4.0版特色小镇的趋势:小镇空间形态+新经济体产业 (2)小镇进入城市,成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产业转型的主要手段 2、“特色”的两个维度: (1)一是特色的“广度”,即小镇拥有多少种新奇的特色; (2)二是特色的“深度”,即唯一性,指的是某个重要产业或者空间形态特色,是否具有本地区“唯一性”,还是具有全省、全国或全球“唯一性”?如果具有“全球唯一性”的特色,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3、判断特色小镇好坏的十个标准 (1)自组织:由下而上生成的空间和产业组织。 (2)共生性:弥补主城缺陷,发挥“三修”功能。 (3)多样化:特色种类多,如历史人文特色、建筑地域特色、产业唯一性特色、投资和管理特色等。 (4)强联接:网络的(能量)价值都是由节点质量、数量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强度成正比,特色小镇是一个好的城镇或产业网络节点。 (5)产业集群:特色产业的企业相互之间高度细密的分工与合作关系。 (6)开放性:产业高度开放,能主动切入到全球生产链,并不断向上游移动。 (7)超规模效应:三生融合,强调空间的使用效率。 (8)微循环:生态优先,“三废”就地循环回用。

(9)自适应:有投资者、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自主性,能独立面对风险、独立应对市场变化、独立解决新技术新的创新栖息地。 (10)协同性:与周边其它小镇协同涌现活力。 二、概念规划(城市设计)的工作内容: 1、根据政府的政策指导要求和业主的开发战略目标,首先针对本特色小镇及周边类似项目进行竞合分析,同时借鉴国内外相似成功案例,明确小镇的发展概念与策略、总体定位、产业导向、项目策划、功能配置等。 2、在对接上位规划和现状资源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在规划范围内合理选择开发建设用地,确定开发建设规模总量。同时以项目策划研究成果为依据,在空间上将策划内容一一落位,并重点针对功能布局、道路交通、绿地景观、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空间形态等内容进行研究,同时合理确定项目内的地块控制指标与分期建设步骤,做到总体协调、分期实施、统一发展。 3、项目的设计深度和图纸内容参照国家《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概念规划的编制标准,同时注重形象展示效果,其成果可向政府全面展示项目的未来总貌,并利于项目推广、招商引资或吸引合作伙伴。 三、概念规划(城市设计)的设计图纸: 1、现状分析 (1)区位分析(含宏观区位、中观区位、微观区位) (2)规划范围 (3)现状分析(含地形地貌、土地使用、道路交通、绿地景观、开发动态等)(4)现状分析结论及项目初步选址意向

广西加快建设特色小镇的发展思路探讨

广西加快建设特色小镇的发展思路探讨 发表时间:2018-09-12T15:54:42.4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作者:罗文成 [导读] 摘要:特色小镇作为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其是一个集合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之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部落体,是以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相互融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的一个特定区域。 梧州市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广西梧州 543002 摘要:特色小镇作为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其是一个集合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之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部落体,是以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相互融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的一个特定区域。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本文以广西特色小镇为例进行分析,首先概述了特色小镇,阐述了特色小镇建设要求以及广西特色小镇建设的概况及其意义,对广西加快建设特色小镇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特色小镇;建设要求;广西;意义;发展思路 广西加快建设特色小镇既能助推地方经济实力,繁荣当地服务业、旅游业、商贸业,丰富当地民族文化内涵,传承民俗特色瑰宝,又能充分满足人民的消费要求,提高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因此落实并加快建设特色小镇,是广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推动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举措。以下就广西加快建设特色小镇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特色小镇的概述 特色小镇发源于浙江,2014年在杭州云栖小镇首次被提及,后2016年住建部等三部委力推,这种在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创新经济模式,是供给侧改革的实践。特色小镇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的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2016年,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 二、特色小镇建设要求的分析 特色小镇建设是依托自身区域的产业、环境、文化、人口和公共资源的优势,充分把握区域分工和社会分工带来的发展机遇,找准特色,坚持和把握小城镇发展的特色并且要突出特色。(1)“特色”是特色小镇的灵魂。特色小镇的特质在于“特色”,魅力也在于“特色”,其生命力同样在于“特色”。因此保持小镇“特色”的鲜明性,是打造特色小镇的首要原则。因地制宜,找准特色、认识特色、挖掘特色、放大特色、凸出特色,定位并保护特色小镇的特色,是重中之重。(2)要走出传统的城市建设发展思维。城市的功利性、商业性让城市建设趋于标准化,整体布局、土地规划、区域划分都遵循一定的模式,特色小镇要走出这一模式,从“复制”转为“唯一”。特色小镇要从“打造”转为“营造”。(3)特色小镇要从“精英”到“大众”,特色小镇的建设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尤其是原住民,而不是仅仅是精英规划师和领导们,只有真正了解小镇的人参与其中,才能建设出富有特色、三生相融、有人情味的小镇。打造一批富有特色和活力的特色小镇,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找到平衡点。 三、广西特色小镇建设的概况及其意义 1、广西特色小镇建设的概况。随着特色小镇的综合效应日益明显以及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很多省市争相开拓本地资源,推动了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为了顺应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广西也出台了《广西百镇建设示范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将统筹推进100个经济强镇、特色名镇、特色小镇建设。据相关报道,2017年广西推出的首批健康产业重点招商项目共有130个,其中康养小镇、特色小镇项目23个,总投资496.926亿元,特色小镇建设已经成为广西重点打造的项目之一。 2、广西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1)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由于目前国内旅游消费的需求主要倾向于“景区环境+城市设施”与“旅居一体化”并存的形式,广西旅游业也面临多重的挑战与机遇,特色小鎮的建设正是发展新型旅游模式和服务形态的新载体。特色小镇通过采取民居生活-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为重要途径的“三位一体”模式,打造多种性能、多种业态和多种结构的集散地和生态场所,成为推进现代旅游业和服务行业的新型模式。(2)推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特色小镇与现代产业规划统筹相结合,为农、林、牧、渔业、工业制造业、加工、贸易产业链拓展了广阔空间。在优化多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基础之上,又为旅游业、服务业、商贸业和现代农业等产业链共同参与创新创业、建立利益共享长效机制和分享持久共生的成果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和多元化的道路。(3)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旅游带动活跃的商贸业,充分融合特色农副产品贸易、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领域共同寻求突破。特色小镇通过打造多元化发展,做好产业文章,培育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点,注重消费拉动,扩大开放合作,因此也是拉动经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 四、广西加快建设特色小镇的发展思路分析 1、明确特色定位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小镇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民族风情多样的独特优势,将独有的自然风貌、乡土气息和民族习俗相互融合,保持独特的地域特色;从当地农业、林业、渔业、服务业和商贸业等产业当中深挖出特色产业,着力培植支柱产业,与特色小镇的发展融合在一起,凸显优质的产业特色;以打造绿色生态为目标,在建筑设计、环境规划,资源整合和利用、循环经济方面均体现生态元素,保留鲜活的生态特色。着力完善城镇各项功能,健全城镇服务体系,加强城镇公共文化建设,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发展特色小镇的需求;提升城镇的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增进特色小镇的综合配套服务能力。 2、加快建设特色小镇发展需要遵循因地制宜与规划引导。建设特色小镇需要因地制宜将当地优势农产品做成特色产业、利用当地资源开发观光生态农业。坚持规划引导,科学布局,合理定位,明确特色小镇的选址,发展总体规划,确保规划具有科学性;统筹规划好空间组织形式、土地用地布局、环境风貌建设,加快与周边城镇、乡村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的可实施性性;系统规划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各个产业链相互承接,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确保规划的操作性;体现特色性,打造亮点,展现蕴含特色的乡土风貌,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和宣传,通过具体的项目建设将少数民族特色和民俗文化深入传承和展现,确保规划具有特色性;将绿色发展作为灵魂和核心,融合和体现在具体项目建设中,打造便捷高效、低碳循环、紧凑集约的生态区域,确保规划的可持续性。 3、加强创新以及高效运营。加强特色小镇发展,需要加强创新,以创意设计、创新制造、高端商贸、多元文化为主题的创意理念,充分融入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加快建成商贸旅游一体的创新创意产业集群,着力推进特色小镇创意经济发展,抓紧建立商贸发展平台,打造智慧型特色小镇;注重当地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成,在凸显文化底蕴基础上体现新颖性,建设现代与传统相互结合的创意风貌。大力整合资源配置,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并轨运行,建立以市场化为主的运营模式;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实行

建设特色小镇理论研究报告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特色小镇带来的效应逐渐增强,强劲的刺激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全国性特色小镇建设风暴。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出现在了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特色小镇。例如,有“云技术”、“PE”、智慧科技等高端产业类的科技金融类小镇;有温泉、禅休、养生等传统产业类的文化旅游类小镇,也有其他如“黄瓜”、“窩瓜”、“木雕”等地方特产类的文化经济小镇……可谓如雨后春笋,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样态。如此大规模的发展建设,不得不令人担忧,甚至有些小镇只是刚起步就已显颓势。何以如此?其主要原因有五,一是盲目模仿;二是定位偏差;三是政绩行为;四是规划失误;五是既不知理论之意涵,更不知小镇建设之意义。特色小镇的形成是与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的,是一种社会现代化和后现代社会为背景的一种社会发展方式,也是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文明普及率”的一种结晶。在不同地区应该选择不同的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方式。中国人口纵多,需要走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多元并举的发展道路。但是,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在中国不是所有的地区都适合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而应该因地置宜、走分类指导、多元化、多类型、多层次发展的道路。 本文以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阐述特色小镇的概念、涵和外延,总结模式的特色小镇建设的特点、工作创新和启示,分析特色小镇建设热潮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思路、策略选择和文化支撑。 关键词:特色小镇;核心思路;策略选择;文化支撑 目录 1

1 1 2 2 5 5 6 6 6 7 8 9 9 10 11 11 13 13 14 14 16 16 18 21 23 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