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打胶作业指导书_secret

合集下载

打胶机作业指导书

打胶机作业指导书

打胶机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打胶机是一种用于将胶水均匀涂布在工件表面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具制造、建筑装饰、包装等行业。

为了确保操作人员正确、安全地使用打胶机,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特编写此作业指导书。

二、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保打胶机处于停止状态,并断开电源。

b. 检查胶水储罐,确保胶水充足。

c. 检查胶嘴和喷嘴,确保无堵塞和损坏。

d. 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2. 打胶机的启动a. 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接通电源并调整合适的工作参数。

b. 按下启动按钮,打胶机开始工作。

3. 调整胶水流量a. 根据工件的需求,调整胶水流量控制器。

b. 通过试胶板或废料进行试胶,检查胶水的均匀性和流量是否满足要求。

c. 如需调整,可以适当旋转流量控制器。

4. 工件准备a. 将需要打胶的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并固定好。

b. 清洁工件表面,确保无灰尘、油污等杂质。

5. 打胶操作a. 将打胶机的喷嘴对准工件表面,保持适当的距离。

b. 按下打胶按钮,胶水开始喷涂在工件表面。

c. 均匀移动打胶机,确保胶水均匀涂布在整个工件表面。

d. 注意避免胶水喷溅到操作人员或其他设备上。

6. 打胶结束a. 打胶完成后,松开打胶按钮,打胶机停止工作。

b. 关闭电源,断开电源线。

三、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打胶机的操作原理和安全规范。

2. 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3. 确保打胶机处于停止状态,并断开电源,才能进行维护和清洁工作。

4. 注意胶水的储存和使用,避免胶水外溢或浪费。

5. 在调整胶水流量时,应小心操作,避免胶水喷溅到操作人员或其他设备上。

6. 打胶机的维护和保养应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定期清洁和润滑设备。

四、故障排除1. 打胶机不能启动:a. 检查电源是否接通,插头是否松动。

b. 检查电源线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c. 检查打胶机的开关和按钮是否正常。

2. 胶水流量不均匀:a. 检查胶水流量控制器是否调整正确。

幕墙施工作业指导书

幕墙施工作业指导书

幕墙施工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隐框玻璃幕墙、悬挂式全玻璃幕墙及金属板幕墙的施工作业。

二、隐框玻璃幕墙施工要点:(一)施工工序:施工准备放线支座安装防雷、防火处理面板制作、养护面板安装打密封胶收边、收口处理清洁交工验收。

(二)施工准备:1、了解施工现场,检查预埋件位置、质量。

2、认真审阅施工图纸,编制施工组织方案。

3、编制材料计划及采购计划。

4、向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三)安装施工:1、构件加工制作:(1)一般规定:①严格按设计施工图进行构件的加工制作,必要时应对已建建筑物主体进行复测,及时调整幕墙的设计并及时修改设计施工图,合理安排组织幕墙构件的加工组装。

②使用的所有材料和附件,都必须有产品合格证,特别是主要部件,同安全有关的材料和附件,更要严格检查其质量,检查出厂时间、存放有效期,严禁使用不合格和过期材料。

③构件加工环境要求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室内温度控制在5~30℃之间。

④结构装配组合件应在生产车间制作,不得在现场进行。

硅酮结构密封胶应打注饱满。

⑤不得使用过期的硅酮结构密封胶和耐候硅酮密封胶。

(2)玻璃加工:①钢化、半钢化玻璃不允许在现场切割,按设计尺寸在工厂进行加工;热处理必须在玻璃切割、钻孔、挖槽等加工完毕后进行。

②玻璃切割后,边缘不应有明显的缺陷,经倒棱、倒角、磨边处理,以防止应力集中而发生破裂。

③玻璃加工应在专用的工作台上进行,工作台表面应平整,并有保护装置;在加工过程中注意保护,防止玻璃损伤和割伤操作者;加工后的玻璃要合理堆放,并做好标记,注明所用名称、尺寸、数量等。

(3)注胶:①应设置专门的注胶间,要求清洁无尘、无火种、通风,并备置必要的设备,使室内温度控制在5~30℃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35~75%之间。

②注胶处基材的清洁:ⅰ)清洁是保证隐框玻璃幕墙玻璃与铝型材粘结力的关键工序,也是隐框玻璃幕墙安全性、可靠性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所有与注胶处有关的施工表面都必须清洗,保持清洁、无灰、无污、无油、干燥。

幕墙工程作业指导书

幕墙工程作业指导书

幕墙工程作业指导书目次1 适用范围 (133)2 编写依据 (133)3 作业流程 (133)4 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 ..1345 作业准备 (134)6 作业方法 (135)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136)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110~500KV电网工程建筑物金属、玻璃幕墙安装工程施工。

2 编写依据表2-1 编写依据序号引用资料名称1 GB 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 GB 5021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3 DL/T52101.1-200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击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4 JGJ 102-2003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5 GB 16776-2005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Q/CSG10017.3-2007《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6定标准第3部分:变电土建工程》7 Q/CSG11105-2008《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8 工程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技术文件3 作业流程作业(工序)流程图见图3-1。

图3-1 作业(工序)流程图4 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表4-1 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表序号安全风险预控措施检查结果1 机械操作专人按操作规程使用机械;安装施工机具在使用前,应进行严格检查。

电动工具应进行绝缘电压试验;手持玻璃吸盘及玻璃吸盘机应进行吸附重量和吸附持续时间试验放线框架安装幕墙板安装完成注胶密封开始墙面清扫2 触电合格电工,三相五线制,按一机一闸漏电开关配齐3 高处作业合理佩戴安全带,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并经常检查维护;当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安装与主题结构施工交叉作业时,在主体结构的施工层下方应设置防护网;在距离地面3m高度处,应设置挑出宽度不小于6m的水平防护网。

4 脚手架作业采用外脚手架施工时,脚手架应经过设计,并应与主题结构可靠连接。

4.4.21幕墙打胶作业指导书

4.4.21幕墙打胶作业指导书

幕墙打胶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版本号:受控状态:文件持有者: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幕墙打胶作业指导书一、目的规范指导公司建筑幕墙打胶作业程序,确保打胶质量。

二、范围公司各种建筑幕墙打胶作业活动现场三、职责a) 工程技术部负责编制《幕墙打胶作业指导书》,发放至相关部门以指导幕墙打胶作业。

b) 幕墙车间负责按作业指导书对打胶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并要求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进操作。

c) 工程技术部负责对打胶机进行定期鉴定,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四、工程程序4.1 操作人员资格打胶操作人员必须参加过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每年定期考核一次,考核不合格取消上岗资格。

4.2 打胶机及配套工具的鉴定、维护由使用部门对打胶机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工程技术部每年对打胶机进行一次鉴定。

4.3 硅酮胶的选用4.3.1 必须获得硅酮胶的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物理化学性能、试验证明,保证不使用过期的硅酮胶。

4.3.2 必须获得硅酮胶的相容性试验报告。

所有将与结构胶相接触的隐框玻璃幕墙的零组件都必须具有与使用结构胶相容性良好的证明。

如无证明,须送试样去结构胶生产厂家做相容性测试。

幕墙零组件与规定所使用的牌号的结构胶不相容时,就须换掉与使用的结构不相容的零组件,不相容的零组件严禁使用。

与结构胶相接触的零组件有:1、幕墙的玻璃板块;2、墙板的铝框架;3、间隔条(双面带不干胶的泡沫塑料垫条);4、其它与所用的结构胶相接触的构件。

4.4玻璃及铝框的加工及组合、净化4.4.1玻璃的加工按工程设计要求的尺寸和数量切割玻璃,玻璃边缘光滑倒角磨光或磨光倒园。

并经检验检查,尺寸良好,边缘光滑无缺口。

技术条件:保持玻璃长宽尺寸容差±0.5~1mm,对角线尺寸之差为2000mm以上时,应不大于2mm。

4.4.2框架型材加工按型材图纸长度加3mm切料(竖料及横料),按图将型材两端切了45°角至按图纸长度为L+0.5mm,并加工出固定角码的螺钉孔。

幕墙工程作业指导书

幕墙工程作业指导书

幕墙工程作业指导书单位: 中铁十局第八工程公司目录1.合用范围 02.作业准备 03.技术规定 04.施工程序 (1)5.施工规定 (1)6.劳动组织 (5)7.材料规定 (6)8.设备机具配置 (7)9.质量控制及检查 (8)10.安全及环保规定 (10)幕墙工程作业指导书1.合用范围合用于公司范围内民用建筑的现场组装式外框外露玻璃幕墙的安装(即重要承重骨架为垂直向的竖龙骨和水平向的次龙骨, 中间框内嵌入玻璃的构造型式)。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 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行性施工组织设计, 阅读、审核施工图纸, 澄清有关技术问题, 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对参与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 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 满足重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规定3.1幕墙的金属框架与主体结构预埋件的连接、立柱与横梁的连接及幕墙的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安装必须牢固。

3.2主体结构与幕墙连接的各种预埋件, 应在主体结构施工时按设计规定埋设, 其数量、规格、位置和防腐在解决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预埋件的位置误差应按设计规定进行复查。

当设计无明确规定期, 预埋件的标高偏差不大于10mm, 预埋件的位置偏差不大于20mm。

后置埋件应做现场拉拔强度检测。

3.3玻璃幕墙应作幕墙的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透性能及平面变形性能检测。

4.施工程序安装各楼层紧固铁件→横竖龙骨装配→安装竖向主龙骨→安装横向次龙骨→安装镀锌钢板→安装保温防火矿棉→安装玻璃→安盖板及装饰压条→检查验收5.施工规定5.1施工准备玻璃幕墙近年来发展不久, 它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设计时要考虑建筑造型和建筑结构多方面的性能的规定, 如力学(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防水、隔热、气密、防火、抗震和避雷等性能, 这些性能与使用功能和人身安全都有着密切关系, 为此建设部和北京市建委均规定了: 凡是从事玻璃幕墙的设计、制作、安装公司, 必须通过市建委资质审查合格后, 方可进行加工制作和安装。

幕墙作业指导书_secret

幕墙作业指导书_secret

1、放线、测量按土建提供的中心线、水平线、进出位线、500线以及窗台板上皮距水平线的距离,经我安装人员复测后,放钢线。

为保证不受其它因素影响,上、下钢线每2层一个固定支点,水平钢线每10米一个固定支点。

由水平仪检测,进出位线与中心线放线相同,每层楼由水平仪检测,相邻支座水平误差应符合设计标准,以满足幕墙正常的三维调整功能。

操作要领放线:放线从关键点开始,先放吊线(垂线),放线时要注意风力大于4级时不宜放线,同时高层、超高层建筑一般采用仪器放线而不能采用铁线吊线的方法,然后放水平线,用水准仪(有时也可用水平管)进行水平线的放线,一般的铁线放线采用花篮螺丝收紧(俗称紧仔)。

测量:根据放线后的现场情况,对实际施工的土建结构进行测量。

测量时注意:A、多把米尺同时测量时要考虑米尺的误差,即测量前要校尺;B、测量点要统一;C、测量结构要随时记录,记录清单要清楚明了。

2、预埋件调整及补充预埋件是幕墙与主体结构连结的结构件之一,预埋件制作,安装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幕墙与主体结构的连结功能。

其安装的精确程度也直接影响着幕墙施工的精度及外观质量的好坏。

所以作为幕墙安装施工的第一项作业,预埋件无论对其制作和安装都是直接影响着整个幕墙的施工、安装及整体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施工现场找准预埋区域,在施工时应先按我公司分格尺寸要求检查埋件的埋设牢固性和位置准确性。

要求标高偏差不大于10mm,与幕墙垂直方向前后距离偏差不大于10mm,平行方向的左右偏差不大于10mm。

并责成有关人员对全部预埋件进行检查、校正,对不合格或尺寸误差较大以及漏埋的预埋件进行调整和补充。

后补预埋件在安装竖框之前,应做拉拔实验,强度合格后方可安装竖框。

3、支座安装说明:安装前检查连接件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是合格品,电镀是否按标准进行,孔洞是否符合产品标准。

工艺流程:熟悉施工现场→寻准预埋件对准竖框线→拉水平线控制水平高度及进深位置→点焊→检查→加焊→防腐→记录。

玻璃幕墙工程打胶作业指导书_secret

玻璃幕墙工程打胶作业指导书_secret

生产部打胶作业指导书版号:B/ο受控状态:发放号:编制:生产部审核:批准:2004-9-8 批准2004-9-8-实施幕墙注胶操作规程1、总则1.1根据JGJ102-200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编制本工艺。

1.2本工艺规定了隐框幕墙组件制作的施工工艺和检验规则,适用于隐框、半隐框玻璃幕墙组件的制作。

1.3组织措施和责任人:1.3.1在打胶前,按工程项目由技术负责人依据技术规范和检验标准编制相应的作业方案,并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填写好《技术交底记录》后,方可进行施工。

1.3.2在整个打胶过程中由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技术、检验、控制工作,其余作业人员必须听从负责人的安排,认真按照指导书进行操作。

2施工工艺2.1框架制作2.1.1按图样和料单检查框料尺寸。

2.1.2按图样将连接片、框料组成框。

检查:按图样检查首件框料尺寸及偏差,首检合格后,方可批量制作。

框料尺寸及偏差2.2注胶前准备2.2.1持证上岗凡幕墙组件制作人员均应经过专门培训,必须考核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

2.2.2检查设备注胶机、各类仪表必须完好,胶枪擦拭干净,运转各部位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2.3检查材料a、结构玻璃板块组件所用材料,均须符合《隐框玻璃工程技术规范》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

b、结构胶必须有与所有接触材料的粘拉力及相容性试验的合格报告,并应有物理耐用年限和质量保证书。

c、结构胶必须有出厂日期、批号,其贮存有效期应大于等于9个月,严禁使用过期胶。

d、玻璃边缘必须磨边。

磨边尺寸在图样未注明时按0.6*45°磨边。

2.2.4熟悉节点图样和工艺资料。

图样上结构胶粘接宽度不得小于7mm,不得大于25mm;厚度不应小于6mm,也不得大于12mm。

2.3净化2.3.1为保证粘接强度,被粘接表面必须达到洁净、干燥,无任何水份、油污和尘埃等污物。

2.3.2净化材料a、油性污渍:用甲、乙酮酸或二甲苯;b、非油性污渍:用异丙醇和水各50%的混合溶剂;c、抹布:不脱色、不掉绒、洁净、干燥的棉布。

幕墙作业指导书-通用版

幕墙作业指导书-通用版

目录一、适用范围 (2)二、技术准备 (2)三、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6)四、劳动力组织 (16)五、设备机具准备 (17)六、质量验收及控制 (17)七、安全保证措施 (20)八、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23)一、适用范围适用于xx东站站房工程外幕墙施工。

二、作业准备(1)技术准备1)项目部按要求定期组织人员学习有关规范、规程。

技术部做好审图工作,确定幕墙工程的控制重点和难点,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2)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要求确定幕墙施工方法,编制幕墙设计施工方案。

3)制定详细、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技术交底,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对于节点大样及特殊作法,要给出详细的大样图。

4)施工前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工长、质检员及班组长进行幕墙工程施工方案交底,使每位管理人员都能掌握幕墙工程的重点、难点,在施工中能正确操作。

5)幕墙施工前要对主体结构的轴线和尺寸进行复核,保证幕墙能够按图施工,避免幕墙面板无法安装。

6)做到样板先行,对幕墙面材及相应构件提前封样后进行部分区域的样板施工,严格执行幕墙施工首件验收质量体系,确认验收通过后方可大面积施工,从而为后期幕墙顺利施工提供技术依据和质量保证。

7)项目技术及主管人员对操作班组做好岗前培训,进行全面技术和安全交底,使施工人员明确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做好安全防护,确保施工安全。

8)幕墙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与各专业的工序联检制度,对于隐蔽部位应及时通知监理验收,监理验收合格签字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材料准备1)玻璃幕墙明框玻璃幕墙类型一分布:建筑正立面和背立面6米以下部分。

主材:面板采用8TLOW-e+12A+8T中空超白钢化玻璃,采用140*80*4钢立柱材质为Q235B;横梁采用80*80*4钢方管,横梁材质为Q235B,室内外可视面采用深灰色氟碳喷涂。

系统:采用80系列断桥隔热竖明隐系统。

明框玻璃幕墙类型二分布:建筑正立面和背立面6米以上主材:面板采用8TLOW-e+12A+8T中空超白钢化玻璃,立柱采用500x200x10/400x200x10/300x100x8/200x100x8/150x100x6方管(表面氟碳漆),立柱材质为Q235B;横梁采用80*80*4钢方管,横梁材质为Q235B,室内外可视面采用深灰色氟碳喷涂。

幕墙施工作业指导书

幕墙施工作业指导书

三、幕墙施工作业指导书NO-01 施工前准备NO-02 预埋铁件(预埋铁件)NO-03 测量NO-04 测量成果NO-05 连接件安装NO-06 竖梁定位放线NO-07 转接件安装NO-08 竖梁安装NO-09 竖梁校正与验收NO-10 竖梁加固及二次防腐NO-11 竖梁保护膜包装N0-12 层高及横梁测量定位与放线NO-13 横梁角码定位钻孔N0-14 横梁安装NO-15 防火隔断板安装N0-16 防火棉及保温棉安装NO-17 玻璃板块安装NO-18 注耐候密封胶NO-19 清洁收尾作业号:NO-01施工前准备一、说明:施工前准备工作属于工程前期工作。

准备工作的好坏、是否充分,对工程的施工有很大的影响,作为一个工程项目经理要对工程的技术资料、工具、器具、材料、人员、机械、临时设施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施工前准备的内容范围1、工程概况:对工程情况进行了解掌握,熟悉有关施工单位及甲方监理公司的有关情况,准备施工用水源、电源、垂直运输、外脚手架等。

2、技术资料准备:生产首先需准备图纸,对图纸要充分熟悉,对不清楚有疑难的地方要问明弄懂,还需要准备有关图集、质量验收标准、安装指标、各种需用的表格和有关工程和竣工验收需用的资料等。

3、工具、器具准备:对所需的工具、器具提出供应计划,具体到型号、数量、供应时间等,同时要将计划送交仓库、综合部、采购部等部门,共同做好工具、器具的准备。

4、材料准备:根据合同工期要求、图纸及工程情况,做出详细的材料订货供应计划单,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将所有材料的供货时间安排好。

5、人员准备:项目经理对自己管辖工程中人员安排要列出详细的计划,包括工种、各工种人数、进场时间,尽量做到落实到岗、到位、明确责任。

6、临时设施:包括办公、加工、住宿、仓库等,根据工程的材料及人员情况进行准备。

7、施工组织计划准备:要对施工进度质量进行行之有效的控制,必须做好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施工组织计划准备得越细,落实得越充分,工程的进度质量就能控制得越好。

打胶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打胶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4 工作程序4.2打胶机及配套工具的鉴定、维护由使用部门对打胶机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工程技术部每年对打胶机进行一次鉴定。

4.3硅硐胶的选用4.3.1必须获得硅酮胶的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物理化学性能、试验证明,保证不使用过期的硅硐胶。

4.3.2必须获得硅酮胶的相溶性试验报告。

4.3.3混胶均匀性的测定(蝴蝶试验)双组份结构胶混合注胶时,应首先作蝴碟试验检验混胶均匀性,合格后方能涂施结构胶。

将打胶机挤出的胶,挤注在纸(尺寸相当于A4复印纸)中间挤注一堆直径20mm、高约15mm的胶体,将纸沿胶堆中心折叠,然后将胶压平到3mm左右。

打开纸检查结构胶,混合均匀的结构胶应无异色条纹,如果胶出现白纹,则表明混胶不均匀。

4.4打胶方法4.4.1注胶场所必须干净、清洁、通风、明亮,其环境温度为15-30℃,相对湿度为50%以上,没有尘土。

4.4.2注胶前必须将玻璃铝框及其它用胶粘接的构件,都要进行清洁处理,清洁方法如下:(1)使用干净、柔软、吸水和不出现布屑的白布;(2)将溶剂(甲苯、二甲苯、异丙醇等清洁液)倒在擦布上,擦金属及玻璃表面,去除污染物,然后用第二块干净布擦干表面,对玻璃槽口用干净布包裹油灰刀进行清洗。

(3)坚持二块布清洗方法,一块布只用一次,不准重复使用,用过的布待洗净凉干后,才许使用。

(4)擦洗的表面,必须在1小时内注胶,或先密封,当再污染时,应重新清洗。

(5)使用溶剂时,须看清标签上的注意事项,并应遵守。

使用存放溶剂的容器必须干净。

使用溶剂须注意安全,严禁烟火,工场要空气流通。

4.4.3注胶时,速度均匀地移动胶枪,胶轴中心必须与槽口中心保持一致,慢慢平移,将胶注满槽口,但不能使胶外溢、滴落。

4.4.4注胶完后,进行修正,简便方法可用空胶管尾部沿板块边缘夹角30度水平推进,使胶面光滑平整,胶面在48小时内不得触摸。

修正中不要用肥皂或洗衣粉等酸碱性溶液作清除剂,修正要一气哈成,达到完美。

4.4.5注胶结束,应进行充分固化。

幕墙施工作业指导书

幕墙施工作业指导书

幕墙施工作业指导书说明在对岚山西站幕墙施工前,应根据该工程每一种幕墙的构造、每一道工序的施工工艺进行严格的技术交底,尤其是针对工程中的施工重点、施工难点,必须在施工前予以充分考虑和解决,保证幕墙安装符合设计图纸及国家规范要求,满足施工进度需要。

根据幕墙设计图纸,本工程幕墙可分为石材幕墙、玻璃幕墙、铝板幕墙等,由于预埋件施工工序存在于各种幕墙,其施工方法基本一致,仅是分格尺寸不同、部位不一样而已,因此,本节将单独阐述第一章预埋件(后置)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目的预埋件(后置)是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的构件之一,其制作、安装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幕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功能,也影响到幕墙施工的精度与外观质量的好坏,因此,预埋件(后置)的安装时幕墙施工的重要环节。

二、编制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10—2001三、预埋件(后置)施工流程1、预埋件施工流程:埋件测量放线点焊连接2、后置埋件施工流程:埋件测量放线后置部位打孔清理空洞安装药剂四、预埋件施工方案1、预埋作业之前工作1.1、预埋件施工图设计是依据被认可的幕墙立面分割图及结构布置图进行的。

1.2、预埋设计图在完成经业主确认后,转至业主或总包单位及工厂,以便工厂办理预埋件之采购作业,同时将预埋图三份送交加工单位。

1.3、加工单位收到预埋图及安装通知单(或工程合同)后,即开始办理预埋件加工。

1.4、预埋件运抵现场后,应会同监理单位进行检验,确认后才能进项安装。

2、预埋放样及施工方法2.1、预埋件的测量放线根据预埋件布置图,进行预埋件的测量放线。

当楼层之底板铺设完成后,侧面模板尚未施工前,即开始预埋件放样工作。

放样时若发现模板施工尺寸有误差时,及时提出并要求整改。

此项工作我单位将派专人跟进主体施工进度,避免漏埋、误埋,并做好测量记录。

2.2、预埋件安装预埋件是通过焊接钢筋与主体混凝土结构连接,预埋件的外侧面必须紧贴外侧模板,预埋件锚筋必须与主体钢筋点焊(绑扎)牢固,并注意与主体的防雷网电气连通,预埋件的允许误差严格控制,即标高≤±10mm,水平分格≤±20mm。

打胶作业指导书

打胶作业指导书
7.3再用第三块被清洁剂浸润的洁净的块布擦拭粘接表面,目视检查白布块上无赃物后立即注胶,防止二次污染。
7.4按供胶单位相容性或粘接性试验报告注明需涂底漆时,必须使用供胶方提供或指明的底漆。在清洁的材料表面先涂上一层薄而均匀的底漆,干燥后(干燥时间约的单元板块的注胶槽口中,速将经过配比拉断试验及混胶蝴蝶试验良好的结构胶注胶(单组份结构硅酮胶可直接注胶),胶枪和注胶面呈45度角,将胶枪嘴深入注胶槽口中二分之一深,并均匀缓慢连续移动注胶,避免压入空气确保注胶饱满无气泡。
(2)目视混胶后的胶色呈均匀黑色无白沫合格后方可注胶。
7清洁程序
被粘接材料表面的清洁对粘接质量起决定性作用。
7.1将专用溶剂(甲苯、二甲苯、异丙醇等清洁液)倒在清洁布块上,对结构胶粘接的材料表面的污物用力向一个方向认真擦拭清洁,清洁表面宽度为粘接表面两侧各放宽1cm。
7.2在清洁剂没有挥发前再用一块干燥而清洁的布块将含有赃物的溶剂擦净。
5.1必须获得硅酮胶的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物力化学性能、试验证明,保证不使用过期的硅酮胶。
5.2必须获硅酮胶的相容性试验报告。
6注胶前的准备工作
6.1专用注胶间:环境温度为15℃-27℃,相对湿度为50%-70%,养生固化场地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90%,场地应清洁、平整,无尘、通风良好。
6.2清洁剂:玻璃板块选用二甲苯溶剂、甲苯、异丙醇等溶液。
12出厂前检验
当结构胶固化后出厂前进行抽样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固化时间、玻璃板块尺寸、注胶的宽度和厚度;抽检数为批板块数的5%,允许偏差项目中有80%抽检实测值合格,其余抽检实测值不影响安全和使用,不合格的经整改后重新检验,判为合格的准予出厂并签署出厂合格证。
XXXXXX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打胶作业指导书

打胶作业指导书

貽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1.0適用范圍
適用與本公司所有需要打膠的產品
2.0作業要求
2.1打硅膠及311膠(使用工具:注射器)
1) 作業員作業前須戴靜電環及手指套
2) 打膠之前需先將PCB用治具固定在燈杯裡保持平衡
3) 打膠須均勻,不可有多膠、少膠、溢膠狀況出現
4) 打膠後將產品平放在紙盒內,防止歪斜,膠水流出
5) 作業完成後須用治具先封住針頭再將其放入酒精中浸泡
2.2打熱熔膠(使用工具:膠槍)
1) 接通膠槍電源,待膠槍預熱5-10分鐘後方可使用
2) 打膠必須均勻,不可有多膠、少膠、拉絲狀況出現
3) 使用完膠槍不可平放,須立體擺放,防止損壞膠槍
2.3 A.B膠,防水膠
1) 配A.B膠比例為1:1,一定要把膠攪拌均勻後再使用
2) 把配好的膠刷到所需物體上
3) 刷膠一定要均勻不可溢膠、少膠、多膠等現象
4) 打膠後將產品平放在紙盒內,防止歪斜,膠水流出
5) 用完後必須蓋好蓋以防膠干。

幕墙、石材幕墙作业指导书

幕墙、石材幕墙作业指导书

幕墙、石材幕墙作业指导书中庭玻璃、石材幕墙作业指导书前言:一. 幕墙的物理性能等级是依据建筑物所在的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建筑物高度、体型、环境以及建筑物的重要性等,并结合招标文件中的具体规定而选定的,其分级符合国家现行规范《建筑幕墙》GB/T 21086的规定二. 玻璃、石材幕墙的安装施工是一项多工种联合施工,不仅工序复杂,操作也要求十分精细。

同时它又与其他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有密切的关系。

为了使玻璃、石材幕墙的施工安装顺利进行,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好单项工程作业指导书,并经监理单位和业主方确认。

三. 幕墙工程编制依据如下:《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2003《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33-2001《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 18091-2000《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 139-2001《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GB 15763.2-2005《建筑用安全玻璃防火玻璃》GB 15763.1-2001《浮法玻璃》GB 11614-1999《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干挂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及其镀锌配件》JC 830.1,830.2-1998《石材幕墙接缝用密封胶》JC/T 883-2001《建筑瓷板装饰工程技术规范》CECS101:98《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JC/T79-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0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幕墙玻璃接缝密封胶》JC/T 882-2001《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 16776-2005《建筑密封胶系列产品标准》JC/T 881~JC/T 885-2001,JC/T 486-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钢结构工程验收规范》GBJ50205-9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四、玻璃、石材幕墙安全施工措施1、安全用电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执行。

隐框玻璃幕墙玻璃结构胶单元件-注胶装配作业指导书

隐框玻璃幕墙玻璃结构胶单元件-注胶装配作业指导书

隐框玻璃幕墙玻璃结构胶单元件-注胶装配作业指导书一、目的:指导规范化操作,确保玻璃结构单元件装配质量。

二、职责:1.加工厂主管按成产任务单及进度要求:安排操作工,领用所需的构件材料结构胶、铝框、胶条、抹布、二甲苯(清洁溶剂)、双面胶带(聚氨基甲酸乙酯低发泡间隔)。

2.作业工必须对单审核,掌握构件的材料、规格、尺寸、数量、颜色等。

三、工序流程:材料领用→副框加工并检查合格→运输到注胶房→玻璃摆放到注胶架上→清洁→黏贴双面胶条到玻璃线上→黏贴玻璃线至正确位置→注胶→修胶→检验→运送到保养区四、副框加工基本操作流程:(在加工厂内加工完成)1.看加工图,按下料图表选料;2.清洁工作台,调整定位双头切割机;3.下料:将铝材端部留出20~40mm根据加工图采用双头切割机进行切割;4.编号:用大头笔將副框编号及尺寸准确无误的写在非见光面明显处;5.截料端头不应有加工变形,毛刺不应大于0.2mm;6.转序:将合格品按编号分类,整齐摆放在周转车上;7.钻孔:根据加工图在端部进行钻孔,孔位、孔距的偏差不大于±0.5mm,累计偏差不应大于1.0mm;8.组装:根据加工图编号、尺寸,将副框进行组装、复合、分组堆放;五、技术要求:注胶场所要求清洁,室内温度15℃~27℃之间,相对湿度不低于50%。

注胶厚度及宽度应符合图纸要求,且宽度不小于15mm、厚度不小于7mm,注胶前须取得合格的相容性检查报告,同时进行剥离性及拉断检测,必要时应加涂底漆。

a)、操作方法及材料领用:1)、玻璃是外协加工,领用需到加工厂材料区,铝框到装配组查找领用;2)、材料领用搬运时,注意玻璃镀膜面的保护剂铝框对角处的松动;b)、表面处理:玻璃、铝型材粘结表面必须清洗处理。

1)、必须使用干净、不脱线的白布来清洗;2)、使用清洁溶剂二甲苯;并应遵守所用溶剂标签及包装上标明的注意事项。

3)、采用“双布擦试法”:用一块干净不脱线的白布浸上二甲苯擦拭被粘整个区域,然后立即用第二块干燥洁净的布在溶剂未挥发之前从表面将其擦去,只清洗一个小时内能填充粘结完的区域,抹布被污染后应及时更换干净的。

建筑幕墙工程作业指导书

建筑幕墙工程作业指导书

建筑幕墙工程作业指导书第1章工程概述 (4)1.1 项目背景 (4)1.2 工程特点 (5)1.3 施工要求 (5)第2章施工准备 (5)2.1 技术准备 (5)2.1.1 熟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 (5)2.1.2 施工方案编制 (5)2.1.3 技术交底 (6)2.1.4 施工图纸审查 (6)2.2 材料准备 (6)2.2.1 材料采购 (6)2.2.2 材料验收 (6)2.2.3 材料储存 (6)2.2.4 材料样品送检 (6)2.3 施工机具准备 (6)2.3.1 施工机具配置 (6)2.3.2 施工机具检查 (6)2.3.3 施工机具维护保养 (6)2.3.4 施工机具操作培训 (6)第3章幕墙系统设计 (6)3.1 设计原则 (7)3.1.1 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和标准,保证幕墙设计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

73.1.2 结合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环境特点和地域气候条件,充分考虑幕墙的保温、隔热、通风、防水、防火等功能要求。

(7)3.1.3 幕墙设计应充分考虑施工工艺和安装要求,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7)3.1.4 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幕墙系统造型简洁、美观,体现现代建筑风格。

(7)3.2 幕墙类型选择 (7)3.2.1 根据建筑物的设计风格、使用功能和预算要求,选择合适的幕墙类型,如框架式、单元式、点支式等。

(7)3.2.2 考虑幕墙材料的功能、耐久性和环保性,选择合适的面板材料,如玻璃、石材、金属板等。

(7)3.2.3 结合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受力特点,选择合理的支承结构体系,保证幕墙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7)3.3 结构计算与分析 (7)3.3.1 对幕墙系统进行详细的力学分析,包括面板、支承结构、连接部位等,保证其在各种工况下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7)3.3.2 根据幕墙所受的风荷载、地震作用、温度作用等外部因素,计算幕墙系统的受力功能,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结构设计。

幕墙工程作业指导书

幕墙工程作业指导书

幕墙工程12.1 石材幕墙施工12.1.1工艺概述本工艺适用于石材幕墙施工。

12.1.2 作业内容本工艺主要作业内容有:施工准备、测量放线、龙骨安装、石材安装、打胶、清理等。

12.1.3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12.1.4 工艺流程测量放线→立柱安装→横梁安装→支座安装→防雷焊接、防火处理→石材安装→打密封胶→收边收口→清洁→验收12.1.5 工艺步骤及质量控制一、测量放线1、根据总包提供的基准点、基准线及首层原始标高点,用全站仪对基准点轴线尺寸、角度进行检查校对,复核无误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2、以基准点开始,分别在每层的1米线处作标记,以油漆记录在主柱或剪力墙的同一位置,并注明幕墙专用。

每隔3层抄一圈闭合水准点,并进行误差分析,在每个分立面上至少设置两个水准点,便于进行安装校核,在安装时以此基准点每三层消除一次安装误差,避免误差累积。

3、根据主体结构基准点平面控制网与轴线关系尺寸,结合幕墙图纸定出幕墙结构控制点,从而定出方便现场施工的平面控制方格网,并弹上墨线。

4、以平面控制网为基准,依据设计图纸标定与基准点的位置关系以幕墙的位置关系,测放幕墙的控制线,并在线上标明至幕墙的距离。

幕墙控制线除把线放到地面上外,还要把线引至梁的外表面,以免地面处理后无法恢复。

5、使用内控法所测的成果全部在楼板的外表面均有标志,在基准层上的对应线上引至地面上,在地面架的经纬仪,以基准层为基础,通过正反测量该垂线的误差,如最高点(100m处)的误差在±8mm之内,则视为合格。

6、以水准测量控制点和平面控制网为基础,测量主体结构的尺寸偏差,对于大于设计偏差要求的结构区域,由结构施工单位进行修整,或提出相应的整修意见,以采取有效措施,使施工前的测量工作落实到位。

二、立柱安装1、施工方式立柱安装一般由下而上方式进行,先把连接件点焊(不少于三个焊点)第一根立柱按悬垂构件先固定上端,调整后固定下端;第二根立柱将下端对准第一根立柱焊接,并用200mm长6#槽钢背在后面满焊,再吊线或对位安装上端,依次往上安装,若采用吊篮施工,可将吊篮在施工范围内的立柱同时自下而上安装完,再安装另一段立面的立柱。

幕墙的整个施工作业指导书

幕墙的整个施工作业指导书

幕墙的整个施工作业指导书1.1工艺流程说明:工艺流程:熟悉图纸及技术交底→熟悉施工现场→寻准预埋铁件对准竖梁线→拉水平线控制水平高度及进深位置→点焊→检查→加焊→防腐→记录。

1.2 基本操作说明:1.2.1 熟悉图纸:了解前段工序的变化更改及设计变更。

1.2.2熟悉施工现场:施工现场的熟悉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已施工工序质量的验收;二是对照图纸要求对下步工作的安排。

1.2.3寻准预埋铁件:预埋铁件的作用就是将连接件固定,使幕墙结构与主体砼结构连接起来。

故安装连接件时首先要寻找原预埋件,只有寻准了预埋件才能很准确地安装连接件。

1.2.4对照竖梁垂线:竖梁的中心线也是连接件的中心线,故在安装时要注意控制连接件的位置,其偏差小于2mm。

1.2.5拉水平线控制水平高低及进深尺寸。

虽然予埋铁件时已控制水平高度,但由于施工误差的影响,安装连接件时仍要拉水平线控制其水平及进深的位置以保证连接件的安装准确无误,方法参照前几道工序操作要求。

1.2.6点焊:在连接件三维空间定位确定准确后要进行连接件的临时固定即点焊。

点焊时每个焊接面点2~3点,要保证连接件不会脱落。

点焊时要两人同时进行,一人固定位置;另一人点焊,这样协调施工同时两人都要做好各种防护;点焊人员必须是有焊工技术操作证者,以保证点焊的质量。

1.2.7验收检查。

对初步固定的连接件按层次逐个检查施工质量,主要检查三维空间误差,一定要将误差控制在误差范围内。

三维空间误差工地施工控制范围为垂直误差小于2mm,水平误差小于2mm,进深误差小于3mm。

1.2.8加焊正式固定:对验收合格的连接件进行固定,即正式烧焊。

烧焊操作时要按照焊接的规格及操作规定进行,一般情况下连接件的两边都必须满焊。

1.2.9验收:对烧焊好的连接件,现场管理人员要对其进行逐个检查验收,对不合格处进行返工改进,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1.2.10防腐:预埋铁件在模板拆除,凿除砼面层后进行过一次防腐处理,连接件在车间加工时亦进行过防腐处理,具体处理方法如下:(1)清理焊渣;(2)刷防锈漆;(3)刷保护面漆,有防火要求时要刷防火漆;2、竖梁定位放线工艺及技术方案幕墙构件的现场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详见:附件二、《玻璃、铝板幕墙安装作业指导书》2.1工艺流程说明:熟悉了解图纸要求,检查图纸是否有不清楚的地方,是否有弄不懂的问题→准备所有的工器具,做好准备工作→在施工现场找准所开线的位置→在关键层打水平线→寻找辅助层打水平线→找出竖梁放线定位点→将定位点加固→拉水平线→检查水平线的误差→调整误差→进行水平分割→复查水平分割的准确*→吊垂直线→检查垂直度→固定垂直线→检查所有放线的准确线→重点清查转角,变面位置的放线情况。

【推荐下载】打胶作业指导书word版本 (8页)

【推荐下载】打胶作业指导书word版本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打胶作业指导书篇一:打胶机作业指导书东莞聚保手袋有限公司篇二:配胶作业指导书篇三:幕墙打胶作业指导书幕墙打胶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版本号:受控状态:文件持有者: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幕墙打胶作业指导书一、目的规范指导公司建筑幕墙打胶作业程序,确保打胶质量。

二、范围公司各种建筑幕墙打胶作业活动现场三、职责a) 工程技术部负责编制《幕墙打胶作业指导书》,发放至相关部门以指导幕墙打胶作业。

b) 幕墙车间负责按作业指导书对打胶操作人员进行(来自:WWw. : 打胶作业指导书 )培训并要求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进操作。

c) 工程技术部负责对打胶机进行定期鉴定,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四、工程程序4.1 操作人员资格上岗资格。

4.2 打胶机及配套工具的鉴定、维护由使用部门对打胶机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工程技术部每年对打胶机进行一次鉴定。

4.3 硅酮胶的选用4.3.1 必须获得硅酮胶的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物理化学性能、试验证明,保证不使用过期的硅酮胶。

4.3.2 必须获得硅酮胶的相容性试验报告。

所有将与结构胶相接触的隐框玻璃幕墙的零组件都必须具有与使用结构胶相容性良好的证明。

如无证明,须送试样去结构胶生产厂家做相容性测试。

幕墙零组件与规定所使用的牌号的结构胶不相容时,就须换掉与使用的结构不相容的零组件,不相容的零组件严禁使用。

与结构胶相接触的零组件有:1、幕墙的玻璃板块;2、墙板的铝框架;3、间隔条(双面带不干胶的泡沫塑料垫条);4、其它与所用的结构胶相接触的构件。

4.4玻璃及铝框的加工及组合、净化4.4.1玻璃的加工按工程设计要求的尺寸和数量切割玻璃,玻璃边缘光滑倒角磨光或磨光倒园。

并经检验检查,尺寸良好,边缘光滑无缺口。

技术条件:保持玻璃长宽尺寸容差±0.5~1mm,对角线尺寸之差为201Xmm以上时,应不大于2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幕墙打胶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版本号:受控状态:文件持有者: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幕墙打胶作业指导书一、目的规范指导公司建筑幕墙打胶作业程序,确保打胶质量。

二、范围公司各种建筑幕墙打胶作业活动现场三、职责a) 工程技术部负责编制《幕墙打胶作业指导书》,发放至相关部门以指导幕墙打胶作业。

b) 幕墙车间负责按作业指导书对打胶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并要求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进操作。

c) 工程技术部负责对打胶机进行定期鉴定,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在状态。

四、工程程序4.1 操作人员资格打胶操作人员必须参加过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每年定期考核一次,考核不合格取消上岗资格。

4.2 打胶机及配套工具的鉴定、维护由使用部门对打胶机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工程技术部每年对打胶机进行一次鉴定。

4.3 硅酮胶的选用4.3.1 必须获得硅酮胶的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物理化学性能、试验证明,保证不使用过期的硅酮胶。

4.3.2 必须获得硅酮胶的相溶性试验报告。

所有将与结构胶相接触的隐框玻璃幕墙的零组件都必须具有与使用结构胶相容性良好的证明。

如无证明,须送试样去结构胶生产厂家做相容性测试。

幕墙零组件与规定所使用的牌号的结构胶不相容时,就须换掉与使用的结构不相容的零组件,不相容的零组件严禁使用。

与结构胶相接触的零组件有:1、幕墙的玻璃板块;2、墙板的铝框架;3、间隔条(双面带不干胶的泡沫塑料垫条);4、其它与所用的结构胶相接触的构件。

4.4玻璃及铝框的加工及组合、净化4.4.1玻璃的加工按工程设计要求的尺寸和数量切割玻璃,玻璃边缘光滑倒角磨光或磨光倒园。

并经检验检查,尺寸良好,边缘光滑无缺口。

技术条件:保持玻璃长宽尺寸容差±0.5~1mm,对角线尺寸之差为2000mm以上时,应不大于2mm。

4.4.2框架型材加工按型材图纸长度加3mm切料(竖料及横料),按图将型材两端切了45°角至按图纸长度为L+0.5mm,并加工出固定角码的螺钉孔。

4.4.3框料组合清洗零件,按先组合工程上部的后组合上框下部的顺序用角码将框料及自攻螺钉组成图纸所要求尺寸之长方型框,组合前在45°表面涂以少量结构胶。

检验:长度尺寸对角线之差当其长<2000mm时,<1.5mm/优等品,<2mm/一等品。

铝框四角平面高低差(相邻的)应>0.2mm/优等品,>0.3/一等品。

如超过上述要求时,分解按原图重新组合,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4.4.4组装玻璃墙板——在净化的打胶间内进行。

1)净化铝框待注胶表面;a.用二甲苯(溶剂)初步清洗,置于工作台上,待注胶表面朝上;b.用两块抹布法净化铝框待注胶表面,抹布应是40支—60支棉纱针织汗衫的布料头(或40—60支棉纱细布),不掉绒毛的)。

净化方法:打开盛了溶剂壶的龙头开关,使溶剂落下了以充分湿润放在瓷盘中的第一块抹布(千万别将抹布浸到溶剂的容器中以免污染了溶剂而使之报废),立即用它擦铝框上的待注胶表面,以便将脏物从表面上泡起来,方法是从一端起将溶剂连同脏物一起初步擦掉,(不能往返的擦,而应顺一个方向沿铝框四周从起点擦拭一圈子回到起点,然后迅速用第二块干净擦布(不倒溶剂)趁溶剂从表面挥发之前(如溶剂已挥发,脏物会重新沉淀和粘附在表面上而重新污染表面),且仍然要围绕铝框一个方向擦。

用过的抹布除大经过彻底洗净,否则不能再用。

c.将带双面不干胶的封闭聚乙烯发泡玻璃垫条(先将其下表面上的不干胶上的防粘塑料带撕去)粘到铝框加上的待涂表面内侧的相邻表面上(结构胶涂在外侧时)。

如结构胶要涂在内侧,则玻璃垫条粘在外侧。

如图:X段为注结构胶的实腔;2)净化玻璃板片待注结构胶表面:a.先将玻璃全面擦净,但膜面只能用软质布(如40-60支汗衫布料头或细布料头)来擦去脏物,以免膜面受损。

b.以两块抹布法(如前所述)用溶剂将玻璃的待注胶表面(一般都在边缘)离四周边缘25mm宽的范围内认真净化,但要注意勿伤膜面。

胶在内侧,则应净化待注胶表面,净化宽度比X稍大一些。

注:以上净化工作,包括铝框及玻璃的待注胶表面的净利化,一次只能净化一小时内涂上胶的表面,因为时间一长,表面会重新被空气中的灰尘污染。

最好净化后立即注胶。

因故不能立即注胶的,应用保护胶纸将待注胶口封住。

c.将玻璃粘结到铝框四周的玻璃垫条上,与铝框组成注胶空腔,步骤如下:(1)将铝框放在组装及注胶工作台(或车)上,带聚乙烯发泡玻璃垫条的面朝上;(2)在铝框四周靠上定位靠座6个;(3)将玻璃膜面朝下放入六块垫块之内侧,徐徐落下至铝框四周的玻璃垫条上,从而形成均匀一致的玻璃与铝框之间的注胶空胶,撤去六块定位靠座。

(4)检查粘好的组件,看铝框与玻璃四周是否对齐,空腔高度是否一致,应为6或7或8mm,视工程要求而定。

如肉眼能看出玻璃与铝框没对齐,应将铝框剥离玻璃垫条,(如玻璃垫条已损坏,则换下,重新将铝框与玻璃藉玻璃垫条对齐组合好)。

然后重新净化待注胶表面,以避免手接触过的表面被污染。

(5)玻璃板块沿四周边缘贴一条保护胶纸,以避免注胶时表面粘上结构胶难以去掉而污染玻璃表面。

合格的组件可进行下道工序:注胶4.4注胶4.4.1注胶准备:双组份打胶机在基胶(白胶)与催化剂(黑胶)均未用完的情况下,予以并动,将白胶压力调到工作压力,出胶正常后,再开动黑胶。

定压后,在出胶由白色、灰色变成黑色。

(此处是非曲直道康宁993胶、创高PG2、奇异4400等双组份胶为例),稳定出胶后,取白纸一张做蝴蝶试验(即纸上放一些胶于中心,然后将纸对折叠起隔着纸将胶捏扁,再将纸从对折处打开拖平,中心部分的胶成蝴蝶状,故叫蝴蝶试验)。

看是否又黑又亮,黑胶中元灰色或白点,说明已混好,若得灰色或白黑,则没有混好,得继续出胶,直至蝴蝶试验合格为止。

蝴蝶试验步骤如下:1)注胶与纸中心;2)将纸对折胶也对折;3)将纸摊开,中心的胶也摊开成蝴蝶状;4)检查蝴蝶状胶是否Ⅰ.黑又亮——合格Ⅱ.黑中有小白点或成灰色——说明胶没混好,或黑白胶比例不对,黑胶太少,不合格不能使用以上步骤如下图所示:图4.3.2 双组分结构胶的"蝴蝶"试验双组份硅胶充分混合双组份硅胶未充分混合白纸4.4.2注胶A.蝴蝶试检合格,打胶机白、黑压力表正常。

则可开始注胶,将注胶工作台或工作车上的待注胶组件送至打胶机前,打胶工将打胶枪对准玻璃板块组件的待注胶的槽口,胶枪嘴进入槽中1/3至1/2槽深中,往内注胶,待胶满到玻璃与铝框的槽口时,移动胶枪(后退或前进均可)连续地将板块四周的注胶空腔填满,然后关闭胶枪。

B.刮平压实胶缝用端头之间中是比两端凸出0.5mm 之竹片或φ50左右的空胶筒尾部之口,贴在胶层上,一边往里压,一边用空胶筒往前或后退,以刮平胶缝或使之微凹,四周均修完胶后,将板块组件水平地架起来让它固化,993胶和PC2胶等在一天半至二天后方可将板块竖起来放置,七天后,可送工地上墙。

(黑、白胶比例1:8的情况下,各种牌号胶固化速度不大一样)。

4.5胶缝检验及时检查胶缝质量,用电筒透过玻璃照胶层,无未充满的缺口或空洞者为合格品。

如有未充满处,应立即补满。

补胶应在注胶开始5分钟内完成,认定其余部分合格后,应立即进行修胶工序,胶缝应无气泡,缺口、胶面应光滑,合修理组件中)由检查员贴上合格标记,注明注胶者、注胶日期、胶名、板块编号及检查员签名,以备查找。

4.6试样准备4.6.1在第一块墙板组件注胶完成后,同时在一块300*300的玻璃板块上(也要先用二甲苯净利化),涂上一怪厚度和宽度与工程墙板所打的胶一样的胶层,待充分固化后(约一昼夜),检查其粘结性能和胶层的内聚强度,即胶层本身在拉伸时是否裂开或很易拉断等。

4.6.2在一块与正在注胶的玻璃同一批次的200×200平板镶膜玻璃的试样上,先净化,并在一侧放一条50mm 宽的塑料薄片(起防粘作用),然后以垂直塑料薄片的方向上,在玻璃板上涂一层所用的结构胶、胶层厚5mm ,宽50mm 长100mm ,其长度之半(即50mm )涂在塑料片上,其作的涂在玻璃上,因塑料片上的胶层并没有与玻璃粘结,故在胶固化后,用手捏住塑料片一端的胶层往回拉。

(弯超过90°以上),看它是否难以从玻璃上剥离下来,难以剥离的证明它与玻璃粘结良好。

而向前拉胶层以试验胶层是否难以拉断,难以拉断看证明,固化没有足够的强度。

以上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或石材样品剥拉式粘结性测度或石材样品剥拉式粘结性测度剥拉式粘结性测度4.7固化存放1)注胶及压实修平的玻璃墙板组件应在室温下进行初步固化。

2)存放刚注完胶的组件,胶尚未固化,除玻璃自身外,胶层不应受其它重量的压力。

三种注结构胶后隐框幕墙板待初步固化(即可以搬运为止,约36小时)的搁置方法。

备料:约60mm 见方(或一边大于60mm 至100mm )的长条木才、锯成相同长度、上下锯切面平行的小段,(长度大于等于600mm );3)注胶后,玻璃板块移入注胶养护车间,注意记录好养护车间的湿度和温度及养护时间;4.8出厂前试样剥离试验4.8.4按工程批取与玻璃结构单元件同质量的玻璃200×300mm和铝型材300mm长,随单元件同时分别清洗、涂施200×10×10mm胶体。

4.8.2 注施的结构胶在温度20C。

以上,湿度在50%以上放置,单组份为7天,双组份为3天。

4.8.3 试验方法:在试样头用刀沿基片和胶体根部切开30mm切口,用手捏住切头,用180°角度往后拉,如此试验到100mm左右处,只允许沿胶体撕开,如果发现胶体与基片剥离则剥离试验不合格,则判定剥离试验合格。

4.8.4 出厂前检查:当结构胶固化后出厂前进行切胶剥离检查:在注胶槽口中将胶横向切断,两侧与材料(玻璃、铝材)表面切开30mm长,用手拉胶检查,如不与粘接材料离并全部固化为合格(见图)。

用刀片切割密封胶厚块密封胶厚块75mm×150mm厚度12.5mm剥拉式粘结性测度五、相关/支持性文件5.1 记录控制程序5.2 文件控制程序六、记录表格6.1 玻璃幕墙结构硅酮密封胶注胶记录6.2 玻璃板块日常保养记录。

幕墙玻璃板块注胶记录单公司玻璃板块日常保养记录工程名称:计录人: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