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二战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新中国同苏联等国建交;新中国同邻国和
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中国代表团参加口内瓦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亚非会议上的积极页献。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截然不同。解放了的中国人民在外交舞台上真正站立起来了。
2.新中国冲破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政策,在建国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 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稍后又积极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以坚实的步伐开拓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这五项原则被认为是处理国家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4.50年代中期,我国代表团参加口内瓦、万隆两次国际会议,并起了重要作用,这是我国外交工作的新胜利。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 .通过指导学生将新中国外交的方针政策与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相互对照,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鉴别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介绍与分析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与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从史实中吸取教益,提高自身思想素质的能力。
四、本课重点与难点:
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难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建国初的外交方针涉及到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与历史的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么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较难理解。
教学流程:
一、课前请同学们预习课文,撰写结构示意图:
二、讲授课文:
1、导入新课:
胡锦涛总书记近口访问东欧各国,在罗马尼亚的国会演讲中指出,要发扬传统友谊,推进双方互利合作,特别强调要在独立日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下,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与他国的关系。如何理解我们与罗马尼亚有着传统友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怎样提出的?学习了今天的内容我们对这些问题就会有明确的答案。
2、讲授新课:
(1)交流各位同学的结构提纲(利用投影仪),由学生来进行点评。
(2)确立一,个评价最高的同学的结构提纲作为授课依据。
(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整理出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国际环境。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社会主义形成一个世界体系;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引导:这些都是新中国开展外交活动的有利条件,那有没有不利条件呢?引导学生在课文的其他部分可以找到不利的因素:美国和一些其他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敌视。
在相似的背景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临时政府为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承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所有不平等条约。)
(4)引导学生看书,了解区别于临时•政府的屈辱的外交政策,新中国制定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活动设计:请学生阅读课文内容,然后根据自己对各个外交方针政策的理解,创作漫画,或运用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如肢体语言、歌曲)
(5)利用投影对学生作品进行交流,教师进行点评:
注意突出(1)“另起炉灶”是区别与国民政府的屈辱的外交政策,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主要是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3)“一•边倒” 是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并不表明受到社会主义阵营的控制。(6)总结:中国在开展外交工作时,始终坚持依靠自身力量解决本国事务;自己也不干涉其他国家内部事务,反对大国的控制与影响。这种政策,我们称之为“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7)在这种外交政策方针的指引下,外交战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请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进行概括总结:
(建国第一年与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
教师分析:
%1建国第一年即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展示苏联第一任驻华大使、中国第一份国书、毛泽东访苏等图片。讲述苏联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当时于中国建交的大多为人民民主国家。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展示周恩来总理与印度客人在一起的照片,介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背景及主要内容。设置情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设置情境:
唐家璇外长曾接受《人民日报》记者专访。
记者问:地区冲突过去和现在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请你介绍一下中国在伊拉克、中东、阿富汗地区上的主张。
如果你是唐家璇外长,你会怎么回答?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发表看法。
(唐:中国一•惯倡导在国际关系中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争端时要“和为贵”,通过平等的对话、共同协商解决问题,不应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伊拉克问题应在安理会有关决议的基础上,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妥善解决。
中东问题中国主张应在联合国有关决议和“土地换和平”原则基础上,实现全面、公正、持久的和平。
作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和阿富汗的邻国,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阿富汗和和平与发展进程,并提供了大量援助。中国支持联合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1参加日内瓦会议:
引导学生联系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地位与处境突出日内瓦会议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不仅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而且在会上发挥了作用。)
%1参加万隆会议:
活动设计: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担任外交部发言人,一组担任各大通讯社记者。
记者采访外交部发言人后,就采访内容写成通讯稿。
注意在提问时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求同存异”的“异”(社会制度不同)“同”(相同的历史、相同的现状、相同的任务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