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上册期末化学试卷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蜡烛(足量)在如图所示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测得瓶内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瓶内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2.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探究燃烧的条件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氧气验满
3.已知由CuS、CuSO3、Cu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3x
B.1-2x
C.1-x
D.无法计算
4.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6,已知Y元素核内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X元素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比Y元素少1个,则该化合物化学式为
A.X2Y5B.X2Y3C.XY2D.X2Y
5.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8g,通过足量的炽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其质量增加了9. 6g,则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A.2. 8g
B.4. 4g
C.5.2g
D.7.2g
6.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A.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
B.用水吸收CO
C.验证氧气已收集满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7.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410125
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21109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生成B与C的质量比为21:10
B.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8.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得生石灰,发生的反应为
3
2CaCO CaO+CO 点燃。

现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进行煅烧(假设杂质不变),某变
量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生成CO 2的体积
B .生成CaO 的质量
C .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D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9.现有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G ,其中C 为常用的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B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aO+H 2O=Ca(OH)2
C .气体E 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
D .红色固体G 可由金属Ag 与CuSO 4溶液直接反应得到
10.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如图装置,利用传感器技术测得实验过程中温度、压强和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Y 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B .X 曲线中A 到B 点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是燃烧放热
C.实验过程中大致在t3时刻打开活塞K
D.Z曲线中C到D点变化的原因是装置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
1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4312110
反应后质量(g)4406X
A.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
C.丙物质一定属于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5:2
12.SO4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2 C.+4 D.+6
13.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列于下表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O2H2O CO2W
反应前质量(g)36428
反应后质量(g)422x0
A.x的值为22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W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W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
14.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等于10B.该化学反应为分解反应
C.丙一定为催化剂D.b等于12
15.为了能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

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 由此判
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气是化合物
B.煤气燃烧不会污染空气
C.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
D.该反应中消耗的O2与生成的X的质量比为9∶4
16.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X Y Z Q
反应前质量/g82405
反应后质量/g待测248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②Y、Q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11:9
③Z是反应物,X、Y、Q均为生成物④反应后X的质量为0 ⑤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4
A.①②④B.③④C.④⑤D.②④⑤
17.化学家已经开发出多种酯类人工香料,如丁酸甲酯(C5H10O2)具有苹果香味.下列有关丁酸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丁酸甲酯属于氧化物
B.丁酸甲酯由17个原子构成
C.丁酸甲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8.82%
D.丁酸甲酯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0:5:16
18.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

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A B.B C.C D.D
19.现有氢气、氧气、空气、甲烷和二氧化碳五种气体,要用最简单的方法把它们鉴别出来,提供的用品有:①火柴②石灰水③石蕊试液④干冷的小烧杯⑤内壁沾有石灰水的小烧杯.应选用( )
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④⑤D.①⑤
20.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X Y Z Q
反应前质量/g410121
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
且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反应物是Y和Z,生成物是X和Q
B.反应后生成15gZ
C.参加反应的Y与Q的质量比是1:1
D.该反应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3
21.已知化学反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其中氯酸钾和氯化钾均为固体,则下列图中能表示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A.B.
C.D.
22.下列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能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的是()
A.
B.
C.
D.
23.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3O— 3个氧元素B.H— 1个氢分子C.K— l个钾原子D.Ca+2— 1个钙离子24.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结果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装置③增重1.8g,装置④增重2.2g,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一定没有二氧化碳B.可能含有甲烷和氢气
C.可能只有甲烷D.可能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25.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如有人分别画出了下列的四个曲线图,下列有关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是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B.图②是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C.图③是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D.图④是电解水一段时间
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
26.掌握仪器的使用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化学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进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集气瓶炸裂,原因是____________
(2)某同学做“给液体加热”实验时,试管炸裂了,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某学生如图2所示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①选择图2代替课本实验图3的优点是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②红磷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活塞a应停在刻度____________(填数字)处,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实验中的红磷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硫来代替
27.根据己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控制产生O2的速度,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编号)。

(3)实验室制取CO2选用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 。

G装置可用来测盘生成的CO2体积,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油上方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 (填“有”或“没有")影响。

最终若仰视量筒中水,读数为20.0mL,则氧气的体积将______________ 20.0mL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甲烷是一种无色,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实验室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则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编号,下同),收集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如图装置具有多种用途。

①收集气体:如收集氧气时,只要将气体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a或b)
通入,验满方法________________ 。

该装置也可以代替上图中的D装置,请简述操作方法:事先向集气瓶内装满______________ ,再将氧气从____(填a或b)通入。

②检验气体:若检验某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瓶中预先装入______然后将气体从
__________________ (填a或b)通入。

三、九年级化学上册推断题
28.现有下列物质转化关系图,A和F是无色液体,黑色固体B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C和E是常见的无色气体。

请据此分析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式表达式___
(2)操作I的名称叫___,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
(3)反应③是绿色植物的______作用。

29.甲、乙、丙三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若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甲、乙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丙是单质。

则甲生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为
____________(填名称)。

(2)若乙物质含有地壳中含量排名第二的金属元素,且是一种黑色固体,甲和丙都是单质。

则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甲和丙反应时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

30.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物质B、C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则物质D可能是碳酸
B.若物质A、B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则物质D可能是碳酸
C.若物质B、C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则转化①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化合反应D.若物质A.B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则转化①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分解反应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由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反应前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19%,说明蜡烛燃烧前装置内除了含有氧气,还含有其它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C、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密闭容器内的物质的质量总质量不会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瓶内不会只剩下二氧化碳,还应有水蒸气、燃烧前瓶内的其它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硫粉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硫,不会造成压强差,不能验证,不符合题意;
B、铜片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可得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符合题意;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因为有氧气参加反应,反应后固体质量会明显增大,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①只有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②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

3.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混合物中Cu、S原子个数比为1:1,二者的质量比为64:32;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设
Cu的质量分数为a,则有64a
=
32x
解得:a=2x,所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x-2x=1-3x。

故选A。

【点睛】
根据物质组成元素的特点,利用数学的技巧处理复杂的化学计算,是解决此类问题所需要的能力。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知: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Y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A、化合物X2Y5的相对分子质量=14×2+16×5=108≠76;故A不正确;
B、化合物X2Y3的相对分子质量=14×2+16×3=76;故B正确;
C、化合物XY2的相对分子质量=14×1+16×2=46≠76;故C不正确;
D、化合物X2Y的相对分子质量=14×2+16×1=44≠76;故D不正确;
故选B.
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设原混合气体中有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为(8-x)g;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9.6-x)g;
Δ
2
CO+CuO Cu+CO
2844
(8-x)g(9.6-x)g
2844=(8-x)g (9.6-x)g
x=5.2g
故选:C 。

6.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 、把石蕊小干花一半喷水,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小干花颜色的改变,变色的部分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是紫色的石蕊变色,故选项A 正确;
B 、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用水吸收一氧化碳,故选项B 不正确;
C 、验证氧气是否收集满,要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图中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中,故选项C 不正确;
D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不能在烧杯中进行,故选项D 不正确。

故选:A 。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表格数据,分别对比A 、B 、C 、D 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的前后质量增或减少的量,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判断,B 、C 反应后质量增加,说明它们是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分别为:B 的生成质量21-10=11g ;C 的生成质量10-1=9g 。

D 反应后质量减少,说明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25-9=16g ,反应物总质量16g 小于生成物总质量(11g+9g ),所以A 为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质量11g+9g-16g=4g 。

因此该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为: A + D B + C
4g 16g 11g 9g → 。

【详解】
A 、根据该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反应中生成
B 与
C 的质量比为11:9,不符合题意; B 、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说法不正确,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C 、设反应中反应物A 、
D 的计量数之比为x :y 。

已知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 ,则
xA + yD B+ C
xn 2yn 4g 16g

xn4g
=
2yn16g
x1
=
y2
因此,反应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符合题意;
D、该反应是A+D B+C
,不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难度较大,特别是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以及计算反应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该题较快的解决方法是排除法解答。

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碳的体积应该从0开始增大,不符合题意;
B、氧化钙的质量应该从0开始增大,不符合题意;
C、反应开始时由于温度未达到碳酸钙的分解温度,杂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随着反应进行,碳酸钙分解,固体质量减小,杂质的质量分数增大直至反应停止,杂质质量分数不变,符合题意;
D、反应前碳酸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8
100
×100%=48%,反应后,氧化钙中氧元素的
质量分数为:16
56
×100%≈28.6%,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C是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而且能转化为氢氧化钙,则C可能是氧化钙。

氧化钙和无色液体B反应能够转化为氢氧化钙,则B可能是水。

无色液体A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分解出水和无色气体D,则A可能是过氧化氢溶液,D可能是氧气。

黑色固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不同的物质,则该黑色固体可能是碳,充分燃烧生成的无色气体E可能是二氧化碳,无色气体F可能是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固体G和无色气体E,则红色固体G是铜。

将推测带入题中,符合题意,推断正确。

【详解】
A、反应①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出水和氧气。

该反应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故A说法正确;
B、反应②指的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其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故B说法正确;
C、气体E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可以用于灭火。

故C说法正确;
D、红色固体G是铜。

银和硫酸铜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无法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所以无法直接制得。

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详解】
A、红磷燃烧放热,温度升高,完全反应后温度下降,直至降低至室温,因此Y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变化,选项A正确;
B、X曲线是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A到B点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红磷燃烧放出热量,气体体积膨胀导致气压增大,选项B正确;
C、t3时温度恢复至室温,压强增大,是因为此时打开了止水夹,烧杯内水流入瓶内,导致瓶内气体压强增大,选项C正确;
D、实验是在密闭容器内进行,Z曲线中C到D点变化的原因是水进入集气瓶,使瓶内气体体积缩小,残留在瓶内的氧气浓度就增大,选项D错误。

故选D。

1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由表可知,反应前后,甲物质的质量不变,因此,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由表可知,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乙增加9g,丙减少15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原则可得,丁增加15g-9g=6g,由反应物越反应越少,生成物越生成越多可知,该反应反应物有一种:丙,生成物有两种:乙和丁,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由选项B可知,该反应反应物有一种:丙,生成物有两种:乙和丁,符合“一变多”化合反应条件,丙物质一定属于化合物,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D、由选项B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乙增加9g,即该反应生成了9g乙,丁增加15g-
9g=6g,,即该反应生成了6g丁,因此,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9:6=3:2,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点睛】
此题是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方面的题目,解题关键是:掌握反应物越反应越少,生成物越生成越多,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等原则,该题属于中考的热点题目,可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考查形式较为灵活,注意仔细审
题。

1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SO4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
2-
x-2
4
SO
X+(-2×4)=-2
X=+6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化合价的计算,本题需注意到,原子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总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

1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36g+4g+2g+8g=4g+22g+x+0g,x=24g。

【详解】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36g+4g+2g+8g=4g+22g+x+0g,x=24g,则x的值为24,故A不正确;
B、反应前后氧气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水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二氧化碳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W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不可能是置换反应,故B不正确;
C、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12
22g100%=6g
44
⨯⨯,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2
18g100%=2g
18
⨯⨯,2g+6g=8g,则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故C不正确;
D、W的质量为8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g
100%
8g
%
=75
⨯,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多。

1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12+26+3=a+3+28,a=10,正确;
B 、由表可知,甲物质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乙物质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丙物质的质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丁物质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故该反应为化合反应,错误。

C 、丙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错误;
D 、反应前后甲物质的质量减少了12g ,乙物质的质量增加了28g ,故反应中甲、丁物质的实际质量比为12:28=3:7,当甲物质由12g 变为9g 时,实际质量减少了3g ,故乙物质的质量应该增加7g ,b 等于7,错误。

故选A 。

15.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A 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水煤气为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B 选项是错误的叙述,不完全燃烧一氧化碳会排放到空气中;C 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 为二氧化硫,相对分子质量我64;D 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因为消耗的O 2的质量为32×9与生成的X 的质量比为64×2;故二者的质量比为9∶4;答案选择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合物的概念
16.C
解析:C
【解析】
【详解】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8+2+40+5=待测值+24+8+23,可求得待测值=0,根据反应前后XYZQ 的质量变化可知,XZ 为反应物, YQ 为生成物,。

故该反应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故错误;②该反应中不能确定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故不能确定相对分子质量比,故错误;③由前面的分析可知,XZ 为反应物,故错误;④由①分析可知,反应后X 的质量为0,故正确;⑤由表可知, 参加反应的X 的质量为8,参加反应的Z 的质量为32,故参加反应的X 、Z 的质量比为1:4,正确。

故选C 。

17.D
解析:D
【解析】
A.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丁酸甲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
B.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一个丁酸甲酯分子由17个原子构成;
C.
=100%⨯⨯化学式中某原子的个数其相对原子质量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丁酸甲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216100%21610512
⨯⨯⨯++⨯ ≠58.82%;D. 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丁酸甲酯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60:10:32=30:5:16。

选D
解析:A
【解析】A、化合反应中有的属于氧化反应,有的不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中有的属于化合反应,有的不属于化合反应;
B、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并列关系;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
D、化合反应属于化学反应。

解:右图所示关系是交叉关系。

A、化合反应中有的属于氧化反应,有的不属于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中有的属于化合反应,有的不属于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故正确;
B、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并列关系,故错误;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故错误;
D、化合反应属于化学反应,二者是包含关系,故错误。

故选A。

1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气体的可燃性及助燃性进行分析以及相对应该的实验现象进行判断。

【详解】
氢气具有可燃性,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空气中含有一定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所以使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二氧化碳具有不助燃不可燃的性质,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甲烷具有可燃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先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五种气体中,气体被点燃且发出淡蓝色火焰的是氢气和甲烷,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无明显变化的是空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然后再将内壁沾有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能燃烧气体的火焰上方,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甲烷,无明显变化的是氢气。

故选:D。

【点睛】
本题为物质鉴别题,综合考查了常见气体的性质,及对应的实验现象,最为重要的是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何选择材料进行区分,及区分顺序的选择。

20.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示看:X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且一共有4克X参加反应,而Y和Z的质量都增加,属于生成物,且分别生成的质量为2克和14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Q一定是反应物,且有12克参加反应,所以待测是9克,所以A、B错误;参加反应的Y与Q 的质量比是=2:12=1:6.故选D.
考点:物质的变化及其过程质量守恒定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