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传媒经济学专业试题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传媒经济学专业试题及分析
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50分)
1、知情权
2、公共新闻
3、精确新闻报道
4、新闻手段
5、公共广播电视机制
6、媒介素养教育
二、简答题(50分)
1、简析媒介的公共性。
2、请谈谈美国纽约《太阳报》的成功对媒介产业的意义。
三、论述题(50分,选做一题)
1、谈谈我国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大众传媒业的产业化发展轨迹及现实趋势。
2、什么是影响力经济,影响力经济有哪些环节,怎样提升影响力,请结合实际论述。
新闻传播史论专业课的分析:
1.出题老师:喻国明(想也不用想,本科,硕士,博士都是拿新闻文凭的喻老师肯定出新闻传播史论的题)
2.名词解释分析:
没什么好分析的,一半传播,一半新闻。
唯一值得一提的公共新闻。这个词是04年新闻学院教授蔡雯访美研究时引入国内讨论。身为蔡的同事的喻老师怎会不关注?而公共新闻跟客观报道既有冲突又有协调,可能喻老师借此考察考生对于这样看似矛盾的一对概念的联系吧(即通过考一对相关概念来考察考生的理解分析能
力)
由自上而下的宣传功能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是传媒功能的基本转型,喻老师在起著作中多次提到,查考这个概念也就不足为奇了。
媒介素养教育也是喻老师04年关注的重点之一。根据是《新闻与传播》。这是喻老师主编的期刊,该期刊从其他专业杂志上摘录精华,其选择标准正体现了喻老师的对于哪些问题是基本问题的看法。而媒介素养教育在04年该期刊出现的文章篇数在5篇左右,而起篇篇理论性都较强,适合拿来考试。
3、简析题分析
(1)喻老师在出这套题时有一个基本的原则:题目既要来自新闻传播的基础知识,
又要跟传媒经营管理这个专业紧密相连。
传媒经营管理的概论中有一个基本理论:传媒的双重属性。传媒的产业属性从何二来,传媒的事业属性从何二来?只有了解其前因后果,你才能深刻领会到传媒的定性在现时代的中国的意义。
其中,传媒的事业属性很大一部分可以归因于它的公共性。一方面它使用公共资源(电波,频率等等),一方面它具有巨大的外部影响(传播信息,减少人们决策的不确定性)
这一部分知识在郭庆光的《传播学概论》中八章第一节有涉及,又在宋老师的书中有3篇文章涉及,又在喻老师书中反复提及。
这正印证了喻老师出题得另一个原则:出最基本最重要的题。
(2)为什么会考《太阳报》呢?
很简单。05年比04年增加了两本新闻传播史,如果一点历史只是都不考察,相信06年就没人会去看这两本书了。
同时,这也是传媒产业化运作模式的里程碑。卖广告与卖内容开始成为支撑报纸产业化的支柱。
再次印证喻老师“回应最基本问题”的原则,只不过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并不是直接提出来,而是借用历史现象要你自己去分析罢了。
3.论述题分析
(1)第一道题是喻老师考前2个月左右在人大举办讲座的题目。听了这个讲座的人
想必是偷着乐了很久:)
(2)实这道题在《解析传媒变局》里有完整的论述,只不过不是很详细而已。详细版的在人大新闻学院的藏书可查。
经济不就是喻老师对自己近年来所提出的几个理论比较满意的一个吗?《传媒影响力》的开篇文章就是该题。我反复看了5遍。如果你连这篇文章也没读过,其考研诚心值得怀疑。
(3)小小总结下,喻老师的文章有自己的一套话语体系,新闻名词与管理经济学的名词以他自己的理解相互交融。所以如果你不认真读他的著作,那么你的答案或许也言之成理,但在考研中,创新的风险成本之大又有多少人能承受呢?
传媒经济与管理
一、名词解释(50分)
1、B TO B媒介
2、价值链
3、核心竞争力
4、管理跨度
5、内容产业
6、规模经济
7、制播分离
8、广播窄播化
二、简答题(50分)
1、简析"收费电视"的盈利模式。
2、给了一则材料,分析管理体制的得与失。
三、论述题(50分,选做一题)
1、谈谈资本运作在媒介产业中的意义和作用。
2、试析传媒产业的经济特性。
传媒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的分析
1.出题老师:宋健武。(根据自己对宋老师和喻老师的著作和研究方向的了解所得出的答案)
2.名词解释分类解析
(1)制播分离,B TO B媒体出自宋老师的《中国媒介经济与媒介运作》
(2)广告代理制在人大新闻学院指定的参考书目中有涉及
(3)广播窄播化在指定书目中并无明确提及,但可依据书本中受众的分众化推而广之。
(4)内容产业参考书目中有提及,但并无明确阐释。出处可能是04年底的新书《内容产业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5)规模经济,价值链,管理跨度,核心竞争力是管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可以参见《管理学》斯蒂芬。罗斌斯。
可以初步归纳,名词解释并不局限于参考书目,有的是参考书目中出现过,但并未阐释。有的是压根就没出现过。
3.简析题分析
(1)人大一向偏重报纸,但电视的迅猛发展使出题老师必须要照顾到电视的部分。两年来每年都有一道简答题有关于电视。
(2)题中材料看似庞杂,其实答题线索却异常清晰。前提是你对宋老师的著作研究有够透。归纳其材料。涉及的问题有三:统与分的矛盾;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管理;还有一个忘记了,嘿嘿。(这三个问题在宋老师的著作中都给予了一定的篇幅关注,只是举的例子不一样而已)
4.论诉题分析
(1)这道题考前我就已经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准备。
A
(实际上考试真题的所有论述题我都有准备)以下阐述我猜题的依据:
首先,你要明白谁是出题老师,还要明白是谁设置了出题老师的出题议程。也就是说你要把自己当成出题老师去猜题。你的眼睛是老师的眼睛,老师看了什么书,参加了什么学术会议,你都要了解。
老师看的书一定会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在考前我做了三项工作:翻阅核心期刊,翻阅04年底有关最新书籍,翻阅老师所有的论文。这些都不用仔细看,只要知道哪些问题出现的频率最高就行了。然后根据问题的热度进行准备。
其次。04年复试时,宋老师就很热衷于问考生有关资本市场的事情。
再者,宋老师有经济管理学科背景,对资本比起喻老师更关心。
最后,04年10月左右传媒资本高级论坛在北大开幕。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