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价值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价值探讨
刘 佳
(西安音乐学院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陕西西安 710061)
摘要:民族音乐在上千年历史的洗礼和锤炼下,其在不同的地区,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音乐。在其流传至今的过程中,其已经不仅仅是音乐的代言,更是整个民族历史文化、民俗发展以及精神文化认知的重要体现。中国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在历经几千年历史长河的发展下,形成了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有着迥异表现形式、音乐风格以及文化价值,而这些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更是需要我们在今后加以重视和开发的内容。在历史车轮前进的过程中,民族音乐的发展受到了西方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冲击,传承的现状并不乐观,在此形势下,各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有相互融合的趋势,而我国民族音乐的内化内涵以及价值,更是常常被人们所忽略。而在今后要想不断促进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首先就要认识中国民族音乐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并结合当前市场经济文化消费颇为主流的背景下,结合音乐文化市场的发展,探究如何重新塑造中国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将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彻底的激发出来,促进其得到更好地传承,并在世界音乐的大舞台上绽放独属于我国民族音乐的光彩。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26-0286-004
一、引言
音乐作为一种在全世界都流传千年的独特文化形式,它不仅可以抚慰人们的身心,叩问人们的心灵,还可以深层次的引发人们对音乐内涵、文化内涵,甚至是人文思想以及民族文化价值的思考。
生活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可能会因为语言不同而难以沟通,但却不妨碍他们欣赏共同的音乐,音乐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界限的文明符号,有着深厚而又丰富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在历尽千年的沧桑岁月之后,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已经形成了独具东方韵味的民族音乐,饱含着我国人民独有的人文、历史等文化价值。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和推移,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不同音乐形式之间相互交融发展,而留给民族音乐的成长空间越来越小。
民族音乐作为传播民族文化的载体,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在今后如何将民族音乐的价值深度挖掘,并不断的进行弘扬和传承,始终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以发展民族文化作为基础,深度挖掘其具备的文化价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中国文化。
二、中国民族音乐的特征
中国民族音乐作为世界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泱泱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所浓缩的精华,都在中国民族音乐中有所体现,虽然历经时间的考验,但是其具备的独特内涵已然成为其独特的标识,其具备的特点主要如下:(1)我国的民族音乐在音乐结构上普遍以采用五声调形式为主,在历经多年的演变之后,逐渐又增加了六声和七声调式,但是至今为止,民族音乐的结构构成依然是
以五声调占据主要地位。音乐结构调式已经
成为民族音乐比较显著的特点,有时候也会
用来当做区别民族音乐与其它不同音乐种类
基本要素。(2)中国民族音乐表现形式与
其他音乐种类相比,更加注重旋律是否具备
艺术性,旋律和词调都讲究神韵结合,很多
经典的民族音乐作品都是运用单旋律贯穿整
部作品。(3)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有一
种说法是礼乐不分家,音乐和歌唱、诗词、
吟咏的其他娱乐文化形式相结合,不同时期
分别有不同民族音乐形式诞生,其具有极高
的适应性和包容性,经过源远流长的时间沉
淀过后,就形成了具有高度思想内涵的民族
音乐。
三、中国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
(一)史学价值
从史料记载及考古研究证明,几千年
来少数民族同汉族一直有着密切的文化交
流与碰撞,在民族音乐的发展史中,少数
民族扮演了同等重要的角色。少数民族音
乐起源也非常早,在《竹书纪年》中记载:“少
康即位,方夷来宾,献其乐舞。”这里记
载的舞蹈为“四夷舞”,是相传周朝时期
出现的少数民族舞蹈。可见,少数民族舞
蹈很早就有所流传了,但大多是以宫廷乐
的形式出现,少数民族为历代皇帝准备的
舞蹈。在“丝绸之路”开放以后,汉族与
少数民族的交流更加频繁,越来越多的少
数民族音乐流传入内地。少数民族与汉族
乐器的相互融合、吸收、改造,使乐器的
形制越来越成熟,这就为民间乐器的发展
找到了线索。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民间乐
器的种类少说在500种以上。但是在我国
古代交通并不发达,且少数民族大多居住
在较为偏远的山区,与外界沟通交流较少,
加之交通闭塞,所以许多创作和乐器并没
有流传开来,只在当地进行流传。民间创
作和乐器虽然较少,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
有人将这些纪录成书,才使得民间乐器得
以保留,对中国民间乐器具有重要的参考
价值。比如最早记载于秦时期的乐器胡笳,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早已消失不见,然而这
并不代表该种乐器从此不复存在。有学者
认为,目前在一些少数民族中仍有一些在
使用这种乐器,并且指出在新疆阿勒泰及
乌鲁木齐等地就有牧民在使用,而且已经
流传了二千年了,乐器的形状仍与史书记
载的完全一样。再如鼓是十分常见的乐器,
现在也广泛使用。鼓是少数民族非常喜欢
的乐器,现如今,在壮族、侗族、朝鲜族
等在节日的时候仍然喜欢以鼓击乐,当然
这些少数民族的鼓文化是相当的丰富。不
同少数民族鼓的器形以及演奏方式不尽相
同,这就为我国研究乐器发展提供了参考。
许多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是口传的,并
没有具体的史料记载,尤其是在一些大家族
中,许多优秀的创作都是代代相传。少数民
族史诗创作种类繁多,大多是说唱形式存在,
所以既是文学,也属音乐。
比如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蒙古族
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并称为
中国三大史诗。这几部史诗级别的巨作,均
是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英雄人物原型来塑造
的,表现手法精巧细致,内容丰富,内涵深
远,俨然勾勒出一副美丽壮阔的异族生活风
情的历史画卷。
经过几代学者的细心整理,现在许多少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