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决狱盛行于两汉的原因探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是 ,就像栏 树德先生在 《I r 吲传统法律文化》t 所说 l I , 的:两汉武帝 时代, 曾 现 了意 形态 与法律实践分道扬镳 的奇特 现象 :在 意 形态领域,儒 家著作成为官方经典, 山 于罢抑 家 、表彰人经,使儒学 J升 为正宗学术,儒家思想 二 成为社会 的统 治思想 :在法律领域, 山 丁汉承秦制、汉承秦 法,萧何所制 《 九章律 》伞袭秦 f, H 致使当时的法律和 司法活 动仍体现秦律和法 家的塔本精神 。由于立法的相 对滞后性与 成文法的稳定性 ,法律 一 经颁布 不能够随便修改 ,因此法家 思想对汉律的深远 影响小是随着秦朝 的灭亡就可以立即消 失,因此 ,儒 家思想虽然在 当时 已经称 为正统指导思想,但 却 能融入法律 制度中 ,在其 中得 以体现。为了解决在立法 : 领域 法律制度 与指导崽想的矛盾 ,董仲舒 等大儒们 经过深入 的探 究 ,在法律之 外寻找到另外一种途径 ,即引经决狱,使 《 春秋》等儒 家经典的思想在司法领域 中得 以体现。 另一方面 ,汉武帝 时期 的特 殊政治生态导致 “ 春秋决狱 ” 得 以盛行 。虽然汉 武帝时期确立 了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的方针 ,使儒 家思想不管在象征意 义上,还是在实质意义上 都 在过去的两干 多年 里成为 中国历代 王朝的治国思想。但是 , 对 于个人性格里有 着专制独裁 因子 的汉 武帝来说,确立儒家 思想的正统地位 ,并非是信仰上 的抉 择,主要还是因为儒家 思想能在政治上维护 其大一统 的局 面和 中央集权 的统治。对 于儒家思想 , 汉武帝更 多借 助的是它粉饰政治 、 标榜 “ 仁政 ”, 进而收买人心 的作用 ,从 《 汉书 》 “ 孝武之世,外攘 四夷 , 内改法度 ,民用 凋敝 ,奸轨不禁 。时少 能以化 治称者 ,惟江 都相董仲舒 、内史公孙弘 、儿 宽,居 官可纪。三人皆儒者 , 通于世务 ,明习文法 ,以经术润饰 吏事 ,天子器之。 ”中 可
要了解 “ 春秋决狱 ”, 必然提及 《 春秋 》。 《 春秋》是孔 子 晚年 修订的一部编年 史,在 这本书中 ,孔子借叙述历 史之 机 阐发 了自己的各种政 治、伦 理及哲学观点 ,被后世儒 生奉 为经典著作。它的基本精神是正名分 、尊王室 、诛乱 臣贼子, 提 倡宗法等级原则,特 点是文字 隐晦,便于穿凿附会,随意 解释 ,十分适合统治者 的统 治需要。 “由于 《 春秋》精神符 合 国家认可的法律意识 ,体现 了维护 ‘ 三纲 ’的要求 ,因而 得 到了皇帝 的肯定和倡导 ,成为事实上 的审判 依据 。”‘ 武 汉 帝 时,由于贯彻 实施 “ 罢黜 百家,独 尊儒术 ”的方针 ,儒家 思想正式上 升为统治思想 ,春秋决狱狱 之风盛嚣尘上 ,上至 诸侯 ,下至 小民 ,无所不包 ,在武 帝时大成气候 。 般的观点认为 ,春秋决狱 是汉 代的一种特 殊的断案方 式 ,它始于 西汉 武帝时期 ,董仲舒 首开 “ 引经决狱 ”之风 , 后盛行两汉几 百年,承其余风 ,魏晋南北朝 仍有颇 大影响 , 随着春 秋决狱 范围的扩大,经魏晋 南北朝,八议入律, 官当 入律, 中国法律 儒家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进 入唐 朝,礼法 合一, 中国法律 完全 儒家化 。即到 隋唐 , “ 春秋 决狱 ”之风 才终止 。但据李 鼎楚先生考证 , “ 引经决狱 ”之例 或近类之 事, 上可追至通论所认 为的时问之前, 能延其 后。程树德先 下 生在 《 春秋决狱 考》中开篇直言 :“ 汉时去古未远, 论事者多 傅 以经义 。 在汉代 以前 、宋代 以后甚至清代 民国时期亦存 在 引经决狱之事 ,如 有清 代的汪辉祖的 《 佐治药言 》,作为 法律幕友的心得之 书,却著有: “ 遇疑难大 事, 有必须 引经 以 断者,非读书不 可”的文字,而这里 的 “ ”即是指儒 家之 书 经 典。同时 ,汪辉祖 还曾据 《 礼经》亲 自决断季水 陶氏继承 案。 ( 佐治 药言 ・ 读书) 这可谓 “ 春秋决狱 ”永难绝息 的微 妙 回响 。 虽然 “ 春秋决狱 ”的历史源远流长 ,但是它真正盛行 的 时期,严格 的说 ,还是两汉 时期,汉律儒家化是 中国封建社 会法律儒 家化的开端 。 “ 春秋 决狱 ”是经学史上的一个重要 现象 ,是中国古代礼法合 一的重要一环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 产 生了深远 的影响 。今天,在 我们 的 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 司法实 践上 ,仍然能找到历史 的痕 迹。瞿同祖先生 曾说过 : “ 汉律之儒 家化 主要为注释法律和 经义 决狱 二事。此二事对 当时和后世都有深远 的影响 。后代 仍然 有人以经义决狱 。”
世家)
袁盎等人 以 《 春秋》 】 I 宋宣公 的故班和 儒家的 “ 君子 大 l 的精神 ,解决 了汉景帝 当 : 是 子 为太子 的问题 , 奇弟还
田叔 、 H季 主 义 以儒 学 大 义 解 决 了 人后 , 景 帝 、 梁 千 问 “ 亲 亲尊尊 ”所面临 的微妙冲突 。 其次 ,儒生对 《 春秋》等儒家经学 的神 化 儒家经典在经过孟子 、苟子 、陆贾 、贾谊等人揭示夸大 后 ,剑萤仲舒时期 ,儒家经典 已经被推 到了~ 个前人无法企 及 的高度,在黄仲舒看来,儒 家经 典的每一 个字 都是圣人表 达天意的符号 : “ 天 言,使 人发 其义;弗为,使人行其中 。 名则圣人所发天意,不可不深观也 ” 这样的言论不胜枚 举 ,对经学的态度从理性认识转变 为盲 目崇拜。 儒生的推广 ,使儒家经典 的指示作 用夸 大化 、神秘化 , 包括董仲舒等 “ 纯儒 ”在理论上 改进儒 家学说,使其更加适 应 封 建 统 治 的 需 要 ,而 公 孙 弘 、主 父 偃 等 在 政 治 上 处 于 核 心 位 置的 “ 谀儒 ”,他们在政治上 的得势 进一步使 春秋决狱渗

与巩固 此时,秦吏 出身的相国萧何利用秦律拟定了汉律 。 不 可否认,汉承秦制是历史发展的需要和必然,从基 本框 架 到具体 内容 , 汉律都深 受秦律及 法家思想 的影 响, 对秦律体现 更多的是保 留。但是秦法 的特色在于重刑主义色彩浓厚,虽 然 汉文帝等 w ̄" l f 在立法领域进行 了某些改革调整,但是无法



而 以儒经注释法 律就是从春秋决狱 开始 的。 现代经学专 家对 “ 秋决狱 ”的内容及 其利 弊做 了大量 春 的研 究 ,得 出了很多 有价 值的结论 ,但是对 于它 兴起 的原因 往往一 笔带 过,缺 乏深入 的研究 ,因此本文有意从历史背 景、 政 治影 响、儒生推广等几 个方面探 究 “ 春秋决狱 ”盛行于 两 汉 的原 因,并且 进一步探讨它对现 代法 制建设的影响 。 究其盛行的 原因 ,笔者在 查阅各方 史料 的基 础上 ,借鉴 前人的研究 ,认 为可 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说 明:
诡案 。
( 景 帝 时 , ) 后 意 欲 ●梁 干 为帝 人 子 。帝 问 其 状 ,袁 汉 安 人 盎 等 日 :敝 《 秋 》 所 以非 宋 宣 公 ,宋 宣 公 死 , ●子 而 与 春 弟 ,弟 受 困 死 ,复 反 之 与兄 之 子 , 弟之 子 争 之 , 以为 我 当 代
2 1 年 0 1
法商论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一卷
春 秋决狱盛行 于两汉 的原 因探究
秦 璇
( 东政 法 大学 上 海 华
2 0 2 4) 0
摘 要 :春秋决狱,义称 引经 决狱或经义 决狱 ,即封建宫史把 《 春秋 》及 其他儒 家经典的精 神和 记载 作为判案、量 刑的依 据 ,具体指遇到 事哭伦常而法律没有 明文规 定,或 虽有明文规定却有碍纲常的 疑难 案件 时,引用儒家经典 ,特 别是 《 春秋》经 义的基本精神和 事例 作为判断是非善恶 ,罪与非罪 的标 准对案件做 判决 ,从而把儒 家经典法律化 。 “ 秋决狱 ”主张 以 《 春 春 秋》的 “ 微言大义 ”作为司法审判的根据 ,特别 是作 为决断疑难 案件的重要依据 。 关键词 :春秋 决狱 两汉 盛行原 因
见 一斑 。
父 ,后 即刺杀兄子 ,以故 陶乱 ,祸 绝 。^ 《 女 春秋》 日:君 子大 ,宋之祸宣 公为之 。而梁 干闻其议 丁袁盎请大 所 ,怨 挈 ,使 人 柬 杀 袁 盎 ,谋 反 端 颇 。人 后 小 食 , H仪 止 ,景 帝 甚 忧 之 。 是 遣 罔叔 、 H季 主往 治 之 。景 帝 日 : 何 如 ? 对 日 :言 梁 干 / 知 也 ,造 为 之青 , 独 其 中 羊 胜 、 公 f 孙 诡 之 属 为 之 r , 以伏 诛 死 , 于无 恙 也 。 ( 记 ・ 孝 千 F 梁 史 梁
1 65.
从 根 本 卜 变 这 种 继 承 的 必 然 性 。 如 卜 所 述 , 当 ‘ 的 黄 改 文 『 义初 老思想 再适应 新形势的变化 ,难 以维护 ・ 央集权 的统治时 , I t 比黄 老 思 想 史 有 力 , 比法 家 崽 想 史 温 和 的 儒 家 思 想 迎 合 了汉 忉天下 统, 加强 I央集权 的时代需要,开始进入统 治青的 f J 视野 ,’ 武帝 采纳了莆仲舒捉 } 的 《 秋》大 ‘ 7 义 } { 春 统思想,进 而接受 了他提 的 “ 罢黜 广家,独尊儒 术”的办钊‘ T 主张。从 此 , 儒 家 思 想 的主 导 地 位 丹 始 确 、 。
. .
二 、 春 秋决狱 盛行的政治原 因 方面 ,秦亡 而有汉 ,秦朝 的灭亡让汉代 的统治者认 识 到严刑峻法 不是治理 国家的有效方法 ,他们 开始 寻求一种相 对温和 的治理社会 的途径 。但 是现 实却是 ,高祖刘邦初入关 的时候提 出的 “ 约法三章 ”作为争取 民心 的政策是可取 的但 却不是国家长治久安之道 ,并不适于 国家建立后政权的统治
一 一
“ 春秋决狱 ”产生的历史原 因 在中国法制发展史上, 汉代 是一个重要 的历 史时期 。秦 国 的速亡让汉代的统治者认识到, 于严酷 的刑 罚, 过 并不足以保 证一个政权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 汉书 ・ 刑法志》云 : “ 兴,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日 :‘ 汉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 罪 。 蠲 削烦苛,兆民大说。其后四夷未附,兵革末息,三 章之 法不足 以御 奸,于是相 国萧 何擦摭秦法,取其 宜于时者, 作律 九章。 ” 在汉初,刘邦用 “ 约法三章 ”取代 了烦苛 的秦 律,“ 约法三章 ”作为争取 民心 的政策是可取 的, 却不是国家 寻求长 治久 安之道 。汉初 时期由于连年 战争,生灵涂炭 ,百 废待 兴,汉 初的统治者为了发展生产 、安定民心,促进 国家 的经济 的恢 复与发展,实行 “ 为而治 ”的黄老之道 。黄老 无 之道对汉初社会经济 的恢 复和发 展也确实起 到了较好 的促进 作用 ,在武帝之前 ,历经 高帝 、惠帝 、吕后 、文帝 、景帝约 6 6年的休养生息 。武帝即位时, 汉室物 资充裕, 国库无忧,汉 王朝呈现 出国富民强的盛世局面 ,在对 内统 治和对外战争两 个方面都取得 了很大 的成就 ,形成 了空前 强大 的中央集权 。 然而诸侯逆反 、豪吏横行等社会 问题 日趋严重 。尊崇无为 的 黄 老 思 想 已经 无 法 适 应 当 时 的 国情 , 纯 用 法 家 则 又 有 前 车 而 之鉴 ,难免秦朝灭亡悲剧 的重演 。 为了加强大一统的局 面, 维护 中央政权 的封建统治 ,遏制 同姓诸王急剧膨胀的势力 , 迫切要求思想上的一统来与其适应 。然而时代和阶级等历史 条件限制 了统治者 的眼光 ,他们并不能真正理解法制对一个 国家的意义和作用 ,而只是片面的认为将法制与社会伦理道 德结合在一起 ,才能真 正巩 固其封建统 治。于是, 汉武帝开始 将 目光投 向以振兴周礼为 己任的儒家学说 。他也成为第 一个 以实际行动去实践 “ ”与 “ ”的融合的君王 ,为加强大 法 礼 统的局面 ,他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贯彻 “ 罢黜百家,独尊 儒 术 ”的方针 ,在全社会树立起 以董仲舒为代表 的整合 法、 墨 、道 、阴阳等学派思想而成的新儒学的统治地位 , 礼下庶 人 ”也正是在这时真正开始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