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答案第一章总论1.统计一词有几种含义?它们之间的关系?答:三种。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1)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是指从事统计业务的机关、单位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有关客观现象的数据资料、研究数据的内在特征,并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等一系列工作过程的总称。

(2)统计资料:是统计实践过程的取得的各项数据资料以及和它相联系的其他资料的总称。

(3)统计学: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的关系是统计活动即过程和统计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和统计学的关系是统计实践和统计理论的关系2.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有哪些?答:社会经济统计是社会现象的一种调查分析活动,它具有以下特点:a)数量性 b)总体性 c)变异性 d)社会性3.什么是统计总体、统计单位、标志、变异、变量和变量值?并举例说明。

答:(1)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

例如,研究某班学生的情况时,该班全体学生就是一个统计总体。

(2)统计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

例如,以我国全部普通高等院校为总体,每一个普通高等院校就是总体单位。

(3)标志,是指总体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种属性或特征。

例如,工人作为总体单位,他们都具备性别、工种、文化程度、工会、工资等属性或特征。

(4)变异是变动的标志,具体表现在各个单位的差异,包括量(数值)的变异和质(性质、属性)的变异。

如:性别表现为男、女,这是属性变异;年龄表现为18岁、25岁、28岁等这是数值上的变异。

(5)变量,就是可变的数量标志。

例如,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流转额、流动资金占用额等数量标志,在各个商业企业的具体表现都是不尽相同的,是一个变动的量,这些变动的数量标志就称作变量。

(6)变量值,就是变量的具体表现,也就是变动的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

例如,企业的职工人数是一个变量,甲企业职工人数100人,乙企业职工人数150人,丙企业职工人数200人等等,100人、150人、200人都是职工人数这个变量的变量值(标志值)。

统计学简答题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答案

统计学基础(贾俊平)课后简答题第一章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方法可以分为哪两大类?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统计方法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和分类统计。

2、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分为观测的数据和实验的数据;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按计量尺度分时:分类数据中各类别之间是平等的并列关系,各类别之间的顺序是可以任意改变的;顺序数据的类别之间是可以比较顺序的;数值型数据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按收集方法分时:观测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等到的;实验数据的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按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关系分时:截面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列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3.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总体是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变量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4.什么是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举例说明。

根据总体所包含的单位数目是否可数可以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总体的范围能够明确确定,而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可数的。

比如,由若干个企业构成的总体就是有限总体,一批待检验的灯泡也是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是指总体所包括的元素是无限的,不可数的。

例如,在科学试验中,每一个试验数据可以看作是一个总体的一个元素,而试验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因此由试验数据构成的总体就是一个无限总体。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统计学是研究( )的科学。 A. 社会经济现象 B. 自然现象 C. 总体数量特征 D. 个体数量特征

答案:C 2.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统计数据的类型?( ) A. 定性数据 B. 定量数据 C. 离散数据 D. 连续数据 答案:A 3. 统计学中,样本是指( )。 A. 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B. 总体中的所有个体 C. 总体中的一部分数据 D. 总体中的所有数据

答案:A 4.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D. 方差

答案:D 5.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 )的统计量。 A. 离散程度 B. 集中程度 C. 偏斜程度 D. 峰态

答案:A 6. 在统计学中,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0, 1) B. (-1, 1) C. (-∞, +∞) D. [0, +∞)

答案:B 7. 以下哪个统计图最适合展示时间序列数据的变化趋势?( ) A. 饼图 B. 条形图 C. 折线图 D. 散点图

答案:C 8. 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为真,但被错误地拒绝,这种情况称为( )。

A. 第一类错误 B. 第二类错误 C. 正确接受 D. 正确拒绝

答案:A 9.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的抽样方法?(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分层抽样 C. 系统抽样 D. 整群抽样

答案:D 10. 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的估计通常使用( )。 A. 最小二乘法 B. 最大似然法 C. 贝叶斯方法 D. 决策树方法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1.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模拟法

答案:ABC 12. 以下哪些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 ) A. 方差 B. 标准差 C. 极差 D. 均值

统计学-参考答案(1)(1)(1)(1)

统计学-参考答案(1)(1)(1)(1)

第一章总论三、填空题1、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2、数量特征;数量关系3、经济学;唯物辩证法(或马克思主义哲学)4、信息;咨询;监督5、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6、有限总体;无限总体7、可变的数量标志;变量的具体数值表现8、连续变量;离散变量9、各种互相联系的统计指标;基本统计指标体系;专题统计指标体系10、总体;总体单位四、简答题1.简述统计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1、统计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的三种涵义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统计活动)是基础,统计工作的结果形成统计资料。

有了统计资料,才能进一步地做好下一阶段的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为统计学研究的打下了资料基础。

统计学为统计工作开创了方向,并指导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统计工作是实践,统计学是理论方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如何理解统计指标体系比统计指标应用更为广泛和重要2、因为任何社会经济总体都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种联系是产生统计指标体系的客观基础,同时也产生了使用统计指标体系的要求。

同时,从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认识来讲,一个统计指标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有用相互联系的一套指标才能全面地认识社会经济总体及其运动过程,因此统计指标体系比统计指标的应用更为广泛和重要。

3.如何理解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3、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单位。

总体和总体单位是互为存在,条件地连续在一起的。

没有总体单位,总体就不存在;总体单位也不可能离开总体而单独存在,如离开总体,则无法确定总体单位。

4.简述统计指标和指标的关系4、标志和指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第一,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而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

第二,标志有只能用文字说明的品质标志和可以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

联系:第一,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统计学原理》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参考答案

附录: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填空题1、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2、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3、调查;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4、总体单位(个体);总体5、性质相同;总体6、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提供信息7、数量;品质二、单项选择题1、A2、C3、C4、B5、A6、B7、A8、B9、C 10、A三、简答题1、所谓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现象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动规律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是对总体现象数量方面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的总称,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最有效的工具。

统计通常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其中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

2、统计是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如果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和指标没有差异(变异),其具体表现都一样,那么只要调查一个便可知全体,这样就用不着统计了。

只有变异才能统计,变异是统计的前提。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具有的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

区别:⑴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个体)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⑵标志中的数量标志是可以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而所有的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不存在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⑶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以直接取得;而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得来的。

⑷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而作为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有时间、地点、范围。

联系:⑴一般来说,指标的数值是由标志值汇总而来的;⑵标志和指标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

4、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

第二章一、项选择题1.B2.B3.D4.A5.B6.C7.B8.C二、判断题1.(×)2.(×)3.(×)4.(×)5.(√)6.(√)7.(×)8.(×)三、简答题1.相同点:三种调查都是一时性的非全面调查,都是从总体中抽出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历年AP统计学简答题解析及答案.doc

历年AP统计学简答题解析及答案.doc

历年AP统计学简答题解析及答案【导语】AP统计学考试有选择题和简答题两种类型,相对于选择题来说,简答题的难点在于根据实验目的,明确实验步骤,注重实验细节,并用英文表述出来。

因为可以使用计算器,因此计算的部分一般不是难点,但解答过程又不能直接写出使用计算器得出的数字结果,还要分步骤写出计算过程。

1.Two large corporations, A and B, hire many new college graduates as accountants at entry-level positions. In 2009 thestarting salary for an entry-level accountant position was $36,000 a year at both corporations. At each corporation,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30 employees who were hired in 2009 as entry-level accountants and were still employed at the corporation five years later. The yearly salaries of the 60 employees in 2014 are summarized in the boxplots below.Corporation A ----------------------------- H -------------- * ♦Corporation B—i -------------) c ,i 《—$30 $40 $50 S60 $70 $80Yearly Salary (thousands)(a)Write a few sentences comparing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yearly salaries at the two corporations.(b)Suppose both corporations offered you a job fbr $36,000 a year as an entry-level accountant.(i)Based on the boxplots, give one reason why you might choose to accept the job at corporation A.(ii)Based on the boxplots, give one reason why you might choose to accept the job at corporation B.考点:1.用box plot展示两组数据的分布;2.计算数据的特征值,从而做出统计决策。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复习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复习

三、简答题的复习1.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有何不同?(去年考过)参考答案: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

例如:学生的“成绩”是标志,而成绩为“90”分,则是标志表现。

2.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统计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无法量化,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示;如职工的性别、文化程度,企业的经济成份,产品品牌等。

品质标志本身不能直接汇总为统计指标,只有对其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汇总综合才能形成统计指标即总体单位总量。

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体数量的特征, 其标志表现可以用数值来表示,即标志值. 如职工的年龄,工资,身高。

数量标志可以直接汇总为统计指标。

3、怎样区分如下概念:统计标志和标志表现、品质标志与质量指标?品质标志可否汇总为质量指标?(注:把前面1、2题综合起来)参考答案: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

例如:学生的“成绩”是标志,而成绩为“90”分,则是标志表现。

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质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它反映的是统计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可用数值表示,具体表现为相对数和平均数。

品质标志本身不能直接汇总为统计指标,只有对其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才形成统计指标,但不是质量指标,而是数量指标。

4.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的关系如何?参考答案:调查对象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

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的关系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

统计学作业及参考答案(小)

统计学作业及参考答案(小)

统计学A练习题教学班号:学号:姓名:第一章导论一、思考题1、简述(jiǎn shù)统计的涵义及其关系。

2、简述(jiǎn shù)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什么(shén me)是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它有什么特点?4、统计(tǒngjì)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5、社会(shèhuì)经济统计的任务和职能是什么?6、统计活动过程阶段及各阶段的关系如何?7、什么是总体与总体单位?8、简述标志和指标的关系。

9、什么是统计指标体系?为什么统计指标体系比统计指标更重要?10、什么是变量和变量值?11、什么是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如何判断?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

A、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B、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C、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D、整理方法、调查方法、分析方法2、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C、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D、数量关系和研究方法3、几位学生的某门课程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和 96分,则成绩是()。

A、质量指标B、数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4、要了解20个工业企业的职工的工资情况时,则总体是()。

A、20个工业企业B、20个工业企业的职工工资总额C、每一个工业企业的职工D、20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5、标志是说明()。

A、总体单位特征的B、总体特征的C、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D、单位值的特征的名称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7、为了了解某市高等学校的基本情况,对该市所有高等学校进行调查,其中某一高等学校有学生(xué sheng)5285人,教师950人,该校最大系有师生780,其中教师120人,正、副教授36人,占教师总数的19.3%,上述数值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统计学原理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参考答案

作业一(第1-3章)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二、单项选择题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C )A、每个工业企业;B、67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D、全部工业产品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D )。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 A )。

统计学必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必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必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

()A. 正确B. 错误答案:A2. 描述统计学主要关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而不涉及数据的推断。

()A. 正确B. 错误答案:B3. 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

()A. 正确B. 错误答案:A4. 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量,它不能小于总体中的个体数量。

()A. 正确B. 错误答案:B5. 统计学中的参数是指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值,而统计量则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数值。

()A. 正确B. 错误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类型?()A. 定性数据B. 定量数据C. 时间序列数据D. 空间数据答案:ABCD7. 在统计分析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样本的代表性?()A. 抽样方法B. 样本容量C. 总体的异质性D. 抽样误差答案:ABC8. 以下哪些统计图可以用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A. 条形图B. 直方图C. 散点图D. 箱线图答案:BCD9.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A. 点估计B. 区间估计C. 假设检验D. 方差分析答案:AB10.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回归分析方法?()A. 简单线性回归B. 多元线性回归C. 逻辑回归D. 泊松回归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统计学中的抽样调查可以完全代替全面调查。

()答案:错误12. 统计学中的相关性意味着因果关系。

()答案:错误13. 在统计学中,中位数是不受极端值影响的中心趋势度量。

()答案:正确14. 统计学中的置信区间越宽,表示估计的精确度越高。

()答案:错误15. 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可以用来确定两个总体参数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6. 简述统计学中样本与总体的关系。

答案: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用于代表总体进行研究和分析。

样本的代表性和容量直接影响统计分析的结果和推断的准确性。

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内容?A. 计算平均数B. 计算中位数C. 计算标准差D. 进行假设检验答案:D2. 总体和样本的关系是:A. 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B. 总体是样本的一部分C. 总体和样本是相同的D. 总体和样本没有关系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量?A. 平均数B. 方差C. 众数D. 总体答案:D4. 标准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是:A. 0, 1B. 1, 0C. -1, 1D. 1, 1答案:A5.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的步骤?A. 收集数据B. 建立假设C. 计算统计量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1)B. (0, 1)C. [-1, 1]D. 无限制答案:C7. 以下哪个是统计推断的前提?A. 随机抽样B. 总体分布已知C. 样本量足够大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A8.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的目的?A. 预测未来趋势B. 描述过去数据C. 分析数据关系D. 以上都是答案:A9. 以下哪个是统计图表?A. 散点图B. 柱状图C. 饼图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统计软件?A. ExcelB. RC. SPSS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是什么?答案:描述统计主要关注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它通过图表和数值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而推断统计则是基于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它涉及概率论和假设检验,目的是估计总体参数或检验关于总体的假设。

2. 什么是正态分布?其特点有哪些?答案: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呈钟形曲线。

其特点包括:对称性,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相等;其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正态分布曲线是正态分布的基准形式;大多数数据值集中在均值附近。

3. 什么是假设检验?其基本步骤有哪些?答案: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一种方法,用于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或检验。

统计学必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必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必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统计学中,总体是指()。

A. 研究对象的全体B. 研究对象的一部分C. 研究对象的个体D. 研究对象的样本答案:A2. 统计学中,样本容量是指()。

A. 样本中个体的数量B. 总体中个体的数量C. 样本中变量的数量D. 总体中变量的数量答案:A3. 统计学中,变量是指()。

A. 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B. 可以取不同类别的量C. 可以取不同数值或类别的量D. 不能取不同数值的量答案:C4. 统计学中,参数是指()。

A. 总体的数值特征B. 样本的数值特征C. 总体的分类特征D. 样本的分类特征答案:A5. 统计学中,统计量是指()。

A. 总体的数值特征B. 样本的数值特征C. 总体的分类特征D. 样本的分类特征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类型()。

A. 数值型数据B. 分类数据C. 顺序数据D. 计数数据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

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模拟法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整理方法()。

A. 编制频数分布表B. 绘制直方图C. 计算描述统计量D. 进行数据转换答案:ABCD三、判断题1. 统计学中的总体和样本是相互独立的。

()答案:错误2. 统计学中的参数和统计量是相同的概念。

()答案:错误3. 统计学中的变量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统计学中的中心趋势度量方法有哪些?答案:统计学中的中心趋势度量方法主要包括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均值是所有数据值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中位数是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2. 简述统计学中的离散程度度量方法有哪些?答案:统计学中的离散程度度量方法主要包括极差、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极差是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方差是各数据与其均值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变异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汇总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汇总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汇总一说到统计学原理简答题,大家都会连声抱怨:好多内容要背啊,好难背啊,不过一切抱怨过后还是要继续努力。

我个人觉得,统计学原理简答题还是以理解为主,只要大概意思有了,那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1.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答:统计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示,如学生的性别、职工的文化程度等,品质标志不能直接汇总为统计指标,只有对其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汇总综合才能形成统计指标即总体单位总量;数量标志则表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其标志表现用数值来表示,即标志值,如学生的成绩、职工的工资等,它们从不同方面体现出总体单位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运作的结果。

数量标志值可直接汇总综合出数量指标。

2.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有何不同?答: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

例如:工人的“工资”是标志,而工资为“1200”分,则是标志表现。

3.一个完整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答: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发下主要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5)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4.举例说明如何理解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答: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填报单位是负责向上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

两者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一致的。

例如: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单位是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而填报单位是每一个工业企业.但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时又是一致的。

例如:对工业企业进行普查时,调查单位是每一个工业企业,而填报单位也是每一个工业企业,两者一致。

5.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答:调查对象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

统计学简答题

统计学简答题

1.5.1如何理解统计学的性质?答:为了更好地理解统计学的性质,我们应明确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现象的数量方面;其二,统计学研究的是群体现象的数量特征与规律性;其三,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的科学。

1.5.2统计数据有哪些基本分类?答:统计数据有三种基本分类。

一是按其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统计数据可以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二是按其收集方法不同,统计数据可以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三是按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不同,统计数据可以分为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混合数据。

1.5.3什么是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答:描述统计学(Descriptive Statistics)研究如何取得反映客观现象的数据,并通过图表形式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显示,进而通过综合、概括与分析得出反映客观现象的规律性数量特征。

内容包括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加工处理方法、数据的显示方法、数据分布特征的概括与分析方法等。

推断统计学(Inferential Statistics)则是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它是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统计总体的未知数量特征作出以概率形式表述的推断。

1.5.4什么是统计总体?它具有何特点?答:统计总体就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

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简称为总体。

总体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同质性,是指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在某个方面(或某一点上)必须具有相同的性质,这是构成总体的必要条件。

其二,变异性,是指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除了至少在某一个方面具有相同的性质以外,其他方面应该存在差异,这是进行统计研究的前提。

其三,大量性,是指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要求足够的多,这是探究客观事物规律性的基础。

1.5.5什么是样本?它具有何特点?答:从全及总体中抽取出来,作为代表这一总体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称为样本。

统计学简答题(完全)

统计学简答题(完全)

简答题1.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主要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

(5)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2.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

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示.品质标志本身不能直接汇总为统计指标,只能对其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汇总综合才能形成统计指标即总体单位总量.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可用数值表示,即标志值.数量标志值可直接汇总综合出数量指标。

3.时期指标有什么特点?(1)时期指标的数值是连续计数的,表示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生的总量;(2)时期指标具有累加性;(3)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直接相关,时期越长,时期指标数值就越大。

4.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哪些?(1)总体各单位标志的变动程度(总体内部差异程度);(2)抽样单位数的多少;(3)抽样组织方式;(4)取样方法(重复抽样或不重复抽样).5.品质标志与质量指标有何区别和联系?区别: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只有名称,没有数值;而质量指标是统计指标中的一种,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综合性数值,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部分组成。

联系:品质标志与质量指标之间本身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在进行统计分析时,可以利用按某一品质标志分组的资料,计算各组某种质量指标,研究这种质量指标在各组之间的变动规律,这时两者之间便产生了一定的联系。

6、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有何区别?(1)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数量时点指标表示现象处在某一时刻上的状态(2)时期指标可以累计相加;时点指标则不能(3)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计算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7、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在编制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间?统计指数编制中能使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这一媒介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

统计学简答题

统计学简答题

简答题1、统计学研究对象、统计学性质和统计学研究基本方法分别是什么?答:统计学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即研究大量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通过对这个对象的研究,以认识客观现象总体的规律性。

统计学的性质是认识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

统计学的研究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和归纳推断法。

2.标志和统计指标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答:(1)区别: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标志有用文字表述的品质标志,而指标都用数值表示。

(2)联系:许多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得到的(统计指标的数值多是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综合汇总而来的),指标与标志随着统计研究目的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标志与指标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3、统计测量的层次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主要有四种,即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

(1)定类尺度特点有:计量层次最低;具有=或≠的数学特性;数据表现为“类别”,各类型是平等的;各类别可以指定数字代码表示。

(2)定序尺度的特点有:比定类尺度精确些;未测量出类别之间的准确差值;数据表现为“类别”,但有序;具有>或<的数学特性。

(3)定距尺度特点有:比定序尺度精确;数据表现为“数值”;没有绝对零点;具有 + 或 - 的数学特性。

(4)定比尺度特点:数据表现为“数值”,与定距尺度处于同一层次;不仅具有具有 + 或–的特性,还具有⨯和÷的数学特性;有绝对零点,零表示没有。

4、搜集原始数据和次级数据常用的方法分别有哪些?答:原始数据的收集方法:1.直接观察法2.报告法3.采访法4.登记法次级数据的收集方法:查找法、咨询法、交换法、购买法5.统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有哪些?(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项目(3)确定调查表或调查问卷(4)确定调查时间(包括调查资料所属时间,调查工作期限)(5)确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6、统计数据整理的步骤包括哪些?答:统计整理的步骤主要有:第一,设计统计整理方案;第二,对数据进行审核、筛选、排序;第三,对数据进行处理(分组和汇总);第四,要用适当的形式(统计图、表)显示数据;第五,进行数据积累和保管。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或错误的符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4、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6、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7、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8、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9、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1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1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13、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14、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15、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

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16、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17、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18、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19、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20、已知某市工业总产值1981年至1985年年增长速度分别为4%,5%,9%,11%和6%,则这五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97%。

()二、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社会统计学简答题答案

社会统计学简答题答案

社会统计学简答题答案1.答:大量观察法,就是就总体中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调查和综合分析,用以反映社会总体的数量特征。

大量观察法是统计调查阶段的重要方法。

大数规律是随机现象出现的基本规律,它的一般意义是:观察过程中每次取得的结果可能不同(因为具有偶然性),但大量重复观察结果的平均值却几乎接近某个确定的数值。

2.答:社会统计学与经济统计学都是社会经济统计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但从实际上看,它们所司的领域、研究对象以及内容和方法,都各具有特点。

就研究对象而言,经济统计主要是从研究和反映生产力关系方面去认识社会;社会统计则主要是从研究和反映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方面去认识社会。

就研究内容而言,经济统计侧重于研究和反映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经常使用度量衡单位、货币单位和劳动时间单位等;社会统计也使用这些计量单位,但在社会研究的许多领域,经常需要对人们的态度、观念、行为进行度量,测量这些社会现象目前还没有一个精确而统一的尺度,只能以近似估算或词语表达等方式来代替。

就调查方法而言,在经济统计中,由于其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征,全面调查、经常性调查较常用,特别是统计报表这种调查组织形式,可以定期取系统的资料;在社会统计中,由于其研究对象(如社会行为等)所具有的特征,抽样调查更为常用。

即使是经济统计和社会统计都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前者常常重视抽样推断的方法,以达到从部分到全体的认识,后者则常常是依据社会研究的目的建立假设,然后再应用抽样法来检定假设是否成立。

3.答:总体作为统计研究的对象,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大量性、同质性和变异性。

总体必须由足够多的单位所组成,各别或少数几个单位不足以构成总体。

大量性是统计运用大数定律得前提,也是统计与其他数学分析方法的一个基本区别。

总体的同质性是构成总体的另一个必要条件。

同质性是相对研究目的而言的,当研究目的确定之后,同质性的界限也就确定了。

变异性是构成总体的第三个条件,如果个体之间没有差异,也就没有必要进行统计研究了。

统计简答题

统计简答题

简答题:1、标准差和标准误有何区别与联系?它们各有什么用途?①区别:标准差,是描述资料离散程度的指标;标准误,是说明均数抽样误差的大小的指标,它反映了样本均数间的离散程度,也反映了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间的差异。

②联系:均数的标准误与标准差成正比,而与样本例数n的平方根成反比,若标准差固定不变,可通过增加样本含量来减少抽样误差。

③用途:标准差,用于描述一组资料的离散程度,还可用于估计正常参考值范围;标准误,用于描述资料的抽样误差的大小,还可用于估计资料的可信区间。

2、为什么要进行抽样研究?抽样时为什么会产生抽样误差?抽样研究就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用样本的信息推断总体特征。

因为个体变异的存在,随机抽样就会引起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就产生了抽样误差。

在抽样研究中,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3、为什么要作r和b的假设检验?r和b与其它统计量一样,即使从总体回归系数β和总体相关系数ρ中做随机抽样,由于抽样误差的存在,其样本回归系数b和样本相关系数r也不全为0,故求得一个样本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后,仍需进行回归系数β和相关系数ρ为0的假设检验。

4、两个样本率的u检验和四格表的x2检验有何异同?区别:①两个样本率的u检验主要是通过在两个总体中分别进行抽样所得的样本率P1和P2来推断总体率л1和л2是否相等。

②四格表x 2检验是推断两个总体率或构成比是否有差别,两个分类变量间有无相关关系。

③x2检验可用于2×2列联表资料有无关联的检验。

相同点:①两个样本率的u检验和四格表的x2检验关系:u2=x2即凡是能使用u检验进行两个率比较检验的资料,都可使用x2检验,两者是等价的。

②二者都存在连续性校正的问题。

四格表的u检验和x2检验有何关系?当样本例数足够大时,x2检验的结论与产检验等效。

5、在进行直线回归分析时,应按哪些步骤进行,才不易犯统计学方向的错误?(直线回归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①作回归分析一定要有实际意义;②回归分析之前首先应绘制散点图;③考虑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理论上讲,按最小二乘估计回归模型应满足:线性、独立、正态和方差齐性(LINE)等条件;④取值范围,避免外延;⑤两变量间的直线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也可能是伴随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简答题要点提示: 习题一 总论

1.简述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含义及其关系。 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统计所研究的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集合体。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是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简称个体。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所指的具体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研究的目的不同而变化的。总体可以变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可以变为总体。 2.什么是指标和标志指标与标志的关系如何 指标即统计指标,指反映统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标志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与标志的区别:①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②所有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能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却通常不能用数值表示。指标与标志的联系:①指标是对总体中各单位标志表现进行综合的结果,有许多统计指标其数值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品质标志本身虽无数值,但许多指标却是按品质标志分组计算出来的。②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由于研究目的的变化,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就变成数量标志;反之,则相对应的数量标志就变成了统计指标。

习题二 统计调查

1.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应包括:①确定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③确定调查内容,拟订调查表;④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⑤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2.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 调查对象是指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的现象总体,它是由性质相同的许多个别单位组成的。调查单位是指调查对象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它与调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3.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区别是什么 主要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 典型单位和重点单位性质不同。典型调查强调被选单位在同类社会经济现象中所具有的代表性、典型性,是有意识地选取的;而重点调查则强调被选单位某标志值在总体标志值总和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是客观存在的。 ② 侧重点不同。典型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认识事物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调查深入细致,同时也注重定性调查;而重点调查的目的主要是掌握总体的数量状况,着眼于普遍情况,注重量的调查。 习题三 统计整理 1.什么是统计分组其作用如何 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按照某个或某几个重要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的部分或组的一种统计方法。作用有:①可以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②研究事物的内部结构;③分析现象间的依存关系。 2.什么是分组标志如何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分组标志就是确定将统计总体区分为各个性质不同的组的依据或标准。正确选择分组标志是统计分组的关键,一般来说,选择分组标志应该做到:①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最重要、最有实际意义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②选择反映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③考虑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的变化来选择分组标志。

习题四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1.什么是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它们的区别如何 时期指标是指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达到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总量指标。时点指标是指反映总体在某一时点(瞬间)上所处状况的总量指标。它们的区别有:①时期指标的各期数值可以累计相加,时点指标数值不能累计相加;②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计算期的长短有直接关系,时期越长,指标值越大;反之,则越小。而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③时期指标值往往是通过连续登记获取的。时点指标值往往是通过一次性登记获取的。 2.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如何区别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是总体单位数的合计数,是用来反映总体单位数规模大小的总量指标;总体标志总量是指总体中单位标志数值的总和的总量指标。 3.如何区别强度相对指标与比较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的区别表现在:两者都属于不同总体指标进行对比的类型,但比较相对指标是不同总体的同类指标相比,而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

习题五 平均指标与标志变异指标

1.什么是权数其实质是什么 权数是指变量值出现的次数或频率,它对平均数具有权衡轻重的作用。权数的实质就是总体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对平均数的影响。若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相等,则权数的影响也就没有了。 2.算术平均数与强度相对数有何区别 算术平均数与强度相对数都是两个统计指标对比的比值,计量单位往往也都是复名数,但却是两类性质不同的指标。两者的区别主要是:①性质不同。算术平均数是同一总体的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量之比,其分子分母有依附关系,分母量是分子量的承担者,分子分母不能互换;强度相对数是两个不同总体而有联系的总量之比,其分子分母没有依附关系,作为分子的指标数值并不随着作为分母的指标数值的变动而变动。有的强度相对数有正指标与逆指标之分,其分子与分母可以互换。②作用不同。算术平均数反映同质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强度相对数反映的是某现象总体总量在另一有联系的总体范围内的关系程度和密集程度。 3.什么是标志变动度测定标志变动度的指标有哪些 统计中把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异状况的指标称为标志变动度,也叫变异指标。它是衡量平均数代表性大小的尺度,同时也可以用来反映社会生产和其他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测定标志变动度的指标有: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4.什么是标准差系数为什么有了标准差还要计算标准差系数 标准差系数是用来对比分析不同数列标志变异程度的指标。它是标准差与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因为标准差虽能正确地反映标志变异程度的大小,但利用它来比较平均数的代表性是有限的。因为:①不同总体的社会现象由于变异度指标的计量单位不同,不能用标准差直接进行比较;②同类现象在平均数不等的情况下,也不能用标准差直接对比,故需要计算标准差系数。

习题六 时间数列分析

1.什么是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两者有何特点 时期数列,是指由时期指标构成的数列,即数列中每一指标值都反映某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的总量。其特点表现为:①数列中各个变量值可以连续累加,相加后的变量值可以用来反映更长一段时间现象发展的总量;②一般来说,数列中各变量值的大小与其对应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时期越长,变量值越大,反之,变量值就越小;③数列中各变量值一般是通过连续登记办法获得。时点数列,是指由时点指标构成的数列,即数列中的每一指标值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水平或总量,其特点表现为:①数列中各个变量值不具有可加性;②数列中各个变量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③数列中各变量值一般是通过一次性登记获得。 2.什么是序时平均数它与一般平均数有何同异 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所得到的平均数叫“序时平均数”(也称为“动态平均数”或“平均发展水平”),它和一般平均数(即静态平均数)有共同之处,都是将现象的个别数量差异抽象化,概括地反映其一般水平;但两者也有区别。序时平均数所平均的是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差异,从动态上说明其在一段时间内发展的一般水平,它是根据时间数列来计算的;而一般平均数是将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在同一时间上的数量差异抽象化,从静态上说明其在具体历史条件 下的一般水平,它是根据变量数列来计算的。 3.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法和方程法有什么不同 几何平均法和方程法的不同主要是:①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考查最末一年的发展水平,用这种方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的最末一年发展水平,与最末一年的实际水平相一致;后者侧重于考查全期各年水平的总和,用这种方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的全期发展水平的总和与各年实际水平的总和相一致。②适用的数据特性也不同。几何平均法既适用于时期序列也适用于时点序列,而方程法只适用于时期序列。

习题七 统计指数

1.什么是综合指数 综合指数是指用综合法加总总体各部分数值来计算的总指数,它的特点是:“先综合,后对比”,即先引入同度量因素,使不能相加总的复杂现象过渡到可以相加总综合,并将同度量因素的时期固定,然后进行对比来反映所研究现象综合变动的程度。 2.什么是同度量因素什么是指数化因素 同度量因素是指在计算总指数时,为了解决复杂现象总体中,各个因素不能直接相加,而使用的媒介(中介)因素,它在计算总指数中除了具有同度量的作用外,还具有权数的作用。指数化因素是指统计指数所要反映其变动或差异程度的那个因素,又称为指数化指标。 3.确定统计指数同度量因素的一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确定统计指数同度量因素的一般原则是:数量指标指数应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指数应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因为这个原则不仅保证了物量指数、物价指数和物值指数三者之间数量上的衔接和平衡,而且使物量指数和物价指数都具有最佳的经济意义。 4.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有何联系与区别 联系:①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都是总指数,其经济内容是一致的;②平均指数在使用全面调查资料时,实质上就是综合指数的一种变形形式。区别:①计算方法不同。综合指数的特点是“先综合,后对比”,平均指数的特点是“先对比,后平均”;②资料来源不同。综合指数采用的是全面调查资料,平均指数则通常采用抽样调查资料。③综合指数的分子与分母之差具有一定的经济内容,即说明由于指数化因素变动带来的价值总量指标的增减量,而平均指数的分子与分母之差却不具有价值总量指标增减的经济内容。特别是采用固定权数的平均指数,只有相对数的意义。因此,纵然平均指数有许多优点,也不能完全取代综合指数的应用。 5.什么叫指数体系它有什么作用 指数体系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指数在一定的经济联系基础上所形成的整体,它们之间在数量上相互衔接和制约,形成一种乘积的关系。指数体系的作用有:①从数量方面研究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变动中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和绝对效果,即进行因素分析;②利用指数之间的联系,进行必要的指数间的推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