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感染》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43L01B 学分数:5 周学时:5总学时:85 学时分配:理论85 开课学期:3.2开课学院:医学院英文名称:Internal Medicine适用专业:供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使用课程类别:专业方向模块课课程修读条件:基础医学课程及诊断学修读之后网络课程地址:课程负责人:所属基层学术组织:内科学教研室二、课程简介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核心学科,它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与营养代谢性疾病和风湿性疾病。

通过内科学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并培养学生临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维。

其中的实践环节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课程,通过见习课程的学习,能够巩固提高内科学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际诊查病人的能力。

通过临床见习和门诊见习来完成,掌握完整病历的书写,培养独立观察和诊治病人的工作能力,初步掌握临床思维方法,全面培养医学生医德、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为毕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为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它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续上表:基本内容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及内容: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以及常见的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

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慢性支气管炎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与严重程度的分级。

医疗感染知识科室培训手册

医疗感染知识科室培训手册

医疗感染知识科室培训手册为了提高我国医疗机构感染控制水平,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定》,本手册旨在为医疗机构感染管理部门及医务人员提供医疗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

一、医疗感染的定义与分类1.1 定义医疗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在接受诊疗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1.2 分类医疗感染可分为两类:医院内感染和医院获得性感染。

- 医院内感染: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因诊疗活动或医院环境而获得的感染。

- 医院获得性感染:指患者在出院后,因诊疗活动或医院环境而获得的感染。

二、医疗感染的传播途径医疗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患者、医务人员、物品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2. 空气传播:病原体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气溶胶等形式传播。

3. 食物传播:病原体通过食物进入患者体内。

4. 水传播:病原体通过水传播,如饮用水、洗手水等。

三、医疗感染的预防与控制3.1 手卫生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前后应严格进行手卫生,遵循六步洗手法,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动水冲洗。

3.2 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处理患者分泌物、排泄物等时,应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隔离衣、护目镜等。

3.3 环境消毒对医疗机构的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如病床、桌面、地面、医疗设备等。

3.4 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置。

3.5 感染监测建立健全感染监测制度,对医疗机构内的感染进行定期监测、分析和反馈。

四、医疗感染病例报告与处置4.1 报告发现疑似医疗感染病例,应及时向医疗机构感染管理部门报告。

4.2 调查医疗机构感染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展开调查,查明感染原因、传播途径、波及范围等。

4.3 处置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隔离治疗、接触者筛查、环境消毒等。

五、培训与考核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感染知识的培训,并进行考核,确保医务人员掌握医疗感染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和处置方法。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类别:必修课编号: 50101164 学时:72(45+27)主编姓名:晏辉钧单位:中山医学院职称:讲师主审姓名:江丽芳单位:中山医学院职称:教授授课对象:本科学生专业:医学类各专业年级:二年级编写日期:2005年9月一、教学目标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机体的抗感染免疫、检测方法以及相关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

它是一门与临床医学和感染性疾病密切联系的基础学科。

根据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七年一贯,本硕融通,较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原则,紧紧围绕培养未来高级临床医师的目标,本课程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临床医学各科的感染性疾病、超敏反应性疾病等奠定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有助于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

与五年制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比较,应处理好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新一点、精一点、深一点”的特色。

1. 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 了解病原微生物学分类、基本形态结构以及与功能、诊断的相互关系(2) 掌握病原微生物致病作用和引起的免疫学反应(3) 掌握预防和控制病原微生物流行和传播的原则2. 智能培养:(1) 自学能力的培养:课堂上讲授重点、难点,结合课本每个章节后列出的热点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现将主要的有关参考书籍、资料等列于其后:期刊:如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病毒学分册、传染病和流行病学分册、免疫学分册等)书籍:闻玉梅主编的《现代医学微生物学》等(2) 思维能力:突出讲课的层次和思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以及防治感染性疾病的原理,引导学生将基本理论与病原学诊断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病例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儿科)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儿科)

《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大纲(Preventive Medicine)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4232040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儿科学)学分:4学分总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56,实验学时:16)先修课程:医学基础、医学统计学后续课程:内科学、外科学选用教材:傅华.预防医学(第6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必读书目:[1] 《中国卫生年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詹思延:《流行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3] 孙长颢:《营养与食品卫生》(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4] 杨克敌:《环境卫生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5] 邬堂春:《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选读书目:[1] 李幼平:《循证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 Raymond S.Greenberg,游伟程主译:《医学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 李鲁:《社会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4] 傅华:《健康教育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领域中的有关知识,如环境与健康,流行病学和社会医学等学科的有关知识的原理。

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医学生的预防为主的观念、环境观念、群体观念及大卫生观念,为进一步接受继续教育打下基础。

由于教学时数有限,着重从实际出发,环境医学的重点放在讨论各种环境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以及结合流行病学的有关部分,正确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致病因素的作用规律,给予定量评价及实施预防,达到保护健康、促进健康、提高人群生命质量的目的。

1.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掌握:预防医学和健康的基本概念、健康的决定因素、以及三级预防策略。

熟悉: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健康影响因素与健康的关系,生命全程健康观、三级预防与公共卫生在维护健康中的作用。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Syllabusofcommunicablediseases课程号:课程名称:传染病学Communicablediseases周学时:1.5—1学分:2.0预修课程:医学微生物学Microbiology、寄生虫学Parasitology、免疫学Immunology 面向对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八年制、七年制、五年制)Studentstrainingclinicalmedicine授课语言:双语Chinese-English一、教学目的与任务(一)学习目标通过讲课与见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常见传染病的理论知识和基本临床技能,熟悉《传染病防治法》以及常用消毒隔离方法,同时建立临床思维。

为今后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可测量结果1.重要的理论知识与技能(1)通过理论课的讲授,使学生掌握传染病学的主要理论,如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传染病的定义、感染过程的临床表现、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传染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防等。

通过授课,学生需要掌握以下9种常见传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生理过程、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

9种常见传染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艾滋病、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伤寒、霍乱、钩端螺旋体病、疟疾、日本血吸虫病。

(2)通过见习,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如何总结病例资料,形成初步诊断及鉴别诊断,制定治疗计划,并根据掌握的传染病学知识开展进一步的检查以得出正确的诊断。

(3)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学习如何收集病史、体格检查、书写病历、获得初步诊断及治疗方案,掌握传染病诊治过程中常用的腰穿、胸穿、腹穿、骨穿等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参考书、医学杂志及教科书来寻找问题的答案,传授自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培养临床思维:在传染科见习和实习期间,引导学生在查房过程中提出问题,并组织相关的病例讨论,以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大纲

湖北医药学院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必修课,适用于本科临床、全科医学等专业)一、课程基本信息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医学的基础学科。

它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方法以及特异性预防和治疗等的科学。

与临床内、外科学、传染病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感染/传染性疾病高度相关。

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目的,在于掌握和运用这门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为学习有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与医学相关的微生物(细菌、病毒为主)的基本生物学性状、感染与抗感染免疫的机理、疾病的诊断、预防与治疗原则。

医学微生物学分为细菌学、病毒学和真菌学三篇。

每篇首先系统的叙述相应微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性,包括形态结构、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等生物学特征、感染与抗感染免疫的机理、遗传变异的规律、微生物与人体的相互关系,以及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等内容。

随之,介绍各篇可引起人或人畜共患疾病的常见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性状、致病因子、抗感染免疫机理以及所致疾病诊断、预防与治疗原则。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微生物学》(第8版,李凡、徐志凯主编)编写,主要由前言、学时、各章节的内容和要求(目的要求、教学难点、教学内容)、参考书籍和常用网址等四个部分组成。

“教学内容”下的划线部分为重点掌握内容,是“目的要求”中“掌握”的细化和补充。

该课程为必修课,3.5学分,总学时75学时,其中理论48,实验27学时。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明确自己的学习是解决临床感染这一目的,紧抓微生物的培养、致病物质、检测及医学上常见的致病微生物,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比较中学习微生物各论的知识。

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展示大量的微生物图片及实验操作,使大家掌握“三基”内容。

同时,同学们要关注当前社会突发感染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控制,以激起学习兴趣。

1《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44学时)

1《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44学时)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护理学基础1》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课程编号:N2070063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Nursing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96 讲课学时:48 实训学时:48学分:6适用对象: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等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护理学基础(Fundamentals of Nursing)是护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一门研究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要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科。

护理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是所有护理学生学习临床护理课程和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也是为满足个体、社区和社会基本需要所必须具有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根据本科教学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的原则,将护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于护理实践,满足人群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是护理学基础的基本任务。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护理学基础的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两部分。

理论教学采用讲授、讨论、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训教学采用实物、示教、角色扮演和技能操作训练等方法,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达到知识与技能灵活、熟练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以患者为中心,运用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针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及文化等各层面的健康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满足患者的需要,使其尽可能恢复到健康的最佳状态。

并能进一步提高道德修养和素质。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1.掌握课程的基本任务。

2.掌握课程的学习方法及要求。

3.熟悉课程的地位、学习内容和目的。

【教学内容】1.课程的地位和基本任务2.课程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3.课程的学习方法及要求第二章医院及医疗环境【教学要求】1.掌握医院物理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调控要素及方法。

医学微生物2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2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Ⅱ《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课程号:50127620课程类别:类级平台课学时: 34学时学分:2分二、教学目的及要求医学微生物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与医学相关的微生物(细菌、病毒为主)的基本生物学性状、感染与抗感染免疫的机理、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预防与治疗原则。

本大纲所规定的内容,都是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必须掌握和熟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这些内容,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或自学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课程考核方法为理论考核。

三、教学内容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与机体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是基础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为学习临床各科的感染性疾病、传染病、超敏反应性疾病和肿瘤等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同时,也可运用所学的知识直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

医学微生物学分为基本原理、细菌学、病毒学和真菌学四篇。

在基本原理中主要叙述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等生物学特征、感染与抗感染免疫的机理、遗传变异的规律、微生物与人体的相互关系,以及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等内容。

在细菌学、病毒学和真菌学中主要介绍几种引起较为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性状、致病因子、抗感染免疫机理以及所致疾病诊断、预防与治疗原则。

第一章绪论掌握内容:微生物(microorganism)的定义、特点、分类。

非细胞型、原核细胞型及真核细胞型三大类微生物的基本特点。

熟悉内容: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微生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微生物学发展过程学时分配:0.5学时第一篇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第二章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掌握内容:细菌(bacterium)的大小、形态与排列。

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差异及其在革兰染色中的意义,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菌的概念、特点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一、课程简介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为一门医学基础课,其包含医学微生物学的细菌、真菌与病毒,及与病原生物学有关的免疫学的抗原、免疫球蛋白、补体、免疫应答、抗感染免疫与超敏反应等免疫学基础内容。

医学微生物学要紧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与所引起疾病的生物学、免疫学诊断与防治。

免疫学基础要紧研究免疫系统的构成、结构与功能、各类免疫应答发生进展规律,与免疫学理论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学习,能使学生较为全面掌握与医学有关的要紧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认识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作用,感染与免疫相互关系,与所引起疾病的病原学检测、免疫学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既是一门医学基础课,又是一门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密切有关桥梁课程,其内容渗透于医学有关的各学科。

因此,本课程着重基本理论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实践有关知识的介绍,为学习其他医学有关知识奠定病原学与免疫学的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护理专科与本科、口腔医学专科、医学检验专科、乡村医学专科与临床医学专科二、总体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1.掌握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性。

2.掌握免疫系统的构成、结构与功能、及发生规律。

3.能理论联系实际,将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4.能在显微镜下识别要紧病原体的形态特征,及微生物学检查的特点。

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发现问题、观察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要求1.按照掌握、熟悉二个层次,经历、解释与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2.理论考核成绩占80%,题型为:①选择题、②填空题、③简答题(名词解释)、④问答题。

3.实验与平常成绩占20%。

第一部分医学微生物学概述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微生物的种类及各类微生物的结构特点熟悉:微生物的概念分布,微生物与人类及医学的关系课程内容一、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的概念、特点、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院内感染培训PPT

院内感染培训PPT

04
院内感染培训计划
培训对象与目标
培训对象
医院全体员工,包括医生、护士、行政人员等。
培训目标
提高员工对院内感染的认识,掌握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培训内容与方法
培训内容
包括院内感染的定义、流行病学特点、常见病原体及传播途 径、预防和控制措施等。
培训方法
采用理论授课、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以增强员 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对能力。
某患者因阑尾炎手术入院,术后 出现手术部位感染,经检查发现
是多重耐药菌引起的。
原因分析
手术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术后 伤口护理不当,导致细菌侵入。
预防措施
加强手术室消毒管理,提高手术操 作规范性,术后定期换药,观察伤 口情况。
案例分析二:呼吸机相关肺炎
案例描述
某患者因重症肺炎入院,接受呼 吸机辅助治疗,后出现呼吸机相
分类
根据感染来源,院内感染可分为 社区型、医院型和社区与医院混 合型。
院内感染的危害
01
02
03
患者安全
院内感染可导致患者病情 加重,延长住院时间,增 加医疗费用,甚至可能导 致死亡。
医疗质量
院内感染的发生会影响医 疗质量和医院声誉,降低 患者满意度,增加医患纠 纷的风险。
公共卫生
院内感染的传播不仅限于 医院内部,还可能在社会 范围内传播,成为公共卫 生问题。
详细描述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避免预 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根据细菌培养和 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有效的抗菌 药物,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加强监测与报告制度
总结词
持续的监测和报告是及时发现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

《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大纲.doc

《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大纲.doc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代码:总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40学时,实验:20学时)总学分:课程类别:必修开课对象:医学类专业(本科)一、课程性质《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教学基础课程之一,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形状、感染与免疫的机理以及特异性诊断和防治的学科。

其基本理论包括细菌学部分、病毒学部分和真菌学部分。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细菌学部分、病毒学部分和真菌学部分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有关课程和对微生物所致疾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奠定基础。

三、有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原则性建议1、教学中要认真贯彻执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坚持用辨证唯物论的观点,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要有目的、有重点地介绍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动态、方向和新成就,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要以微生物研究的方法贯穿实验教学全过程,通过操作或演示,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研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的方向,要对学生进行实验结果分析、资料总结方面的训练,以培养独立思考、分析和工作的能力。

四、教学大纲的使用说明1、本大纲的内容是以陆德源主编《医学微生物》(第五版)教材的章节顺序编写,分为细菌学、真菌学和病毒学等三篇,共35章,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与实验之比为2:1,实验考核2学时。

2、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章节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式传授,或以讲授为主、或携领式指导学生自学、或以实验带理论等多种灵活形式进行教学,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本大纲是我教研室教师在多年教学中共同努力工作的结晶,在大纲编写之际,我们对所有帮助过我们的各位教授(师)表示深切的谢意。

大纲正文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绪论学时:1学时(讲课1学时)【目的要求】掌握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的种类(包括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等三型八大类)。

掌握医学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适用临床医学专业及相关专业一、课程简介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麻醉医学、医学影像学等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它是研究诊治人类各系统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更是学好临床医学的关键。

从前内科学的范围很广,还包括了传染病、神经病和精神病等,由于学科的发展,专业学科的形成,传染病、神经病和精神病等已由内科学分出,成为独立的学科。

目前,内科学教研室主要承担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代谢与营养、结缔组织与风湿等8个系统疾病的教学任务,包括106学时的理论教学,80学时的临床见习任务。

即使如此,依然是临床教学中最重要的理论课、见习实习课和考试课。

内科学学习分为系统学习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

系统学习包括课堂系统讲课和与其相结合的临床见习。

内科学理论与临床教学着重于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当然内科学理论教学还包括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和病理生理、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相关内容,只有这样,对疾病才能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

因此,内科学的学习过程又是对大学基础阶段所学知识的复习、掌握和临床应用。

内科学(包括理论和临床教学)的教授与掌握的情况直接决定着毕业生的质量。

理论教学采用全国统编教材,采用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联系临床,重点讲授某个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临床见习则要根据临床病人的情况,重点了解和掌握某个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同时,要了解和掌握临床基本操作规范,如病史的询问、体格检查、病例的书写、以及各种诊断穿刺、各种检查单的分析等,总而言之,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所学(包括诊断学所学)用于临床,解决临床中的实际问题,并巩固理论知识。

故此,临床见习以见、以应用为主,方法多样,不拘一格,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毕业实习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作临床诊疗实践,要将从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用于临床实践,来解决临床上的实际问题,并从临床实践中来检验书本知识的正确性。

18《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18《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选修课学分数:学时数:30 适用专业:护理专业二、课程地位和任务传染病护理学是内科护理学中分化出来的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主要研究传染病临床护理理论和实践。

传染病护理是防治传染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2009 年9 月,我国法定传染病已增至39 种。

在我国,传染病虽然已不再是引起死亡的首要原因,但是有些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狂犬病、结核病和感染性腹泻等仍然存在,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新发传染病如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等,防治工作十分艰巨。

通过学习传染病护理学,使学生了解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要点;掌握传染病的评估要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以及传染病护理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护理程序,对传染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克服惧怕被传染的心理,培养高度责任心和同情心,真正关爱患者,积极配合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本大纲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的第五版《内科护理学》,适用于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使用。

传染病护理学分总论和各论部分,总论部分主要学习一些基本概念和传染病的共性,特征和规律,传染病的传染过程,流行过程,传染病的防治和护理等。

各论部分重点介绍我国当前常见病的临床特点、流行特征、诊断、预防和护理等内容,同时关注学科进展和护理新理念、新技术,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拓展。

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讲授、自学、讨论、作业、角色互换、互动、幻灯、录像、实践等多种形式。

三、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一)知识目标:1.理解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流行的基本条件。

2.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临床特征和预防措施。

3.了解传染病护理的基本内容和工作方法,理解消毒、隔离方法和常见传染病的护理内容。

(二)能力目标:1.能够初步辨认常见传染病的症状,提供基本的护理服务。

2.能够进行正确的卫生宣教和保健指导。

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课程简介
基础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是重要的实践性技能训练环节,是护理岗位必备的护理技能课程之一。

其内容包括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里和治疗需要的基础护理技术及相关护理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任务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核心,在整体护理观念的指导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及必备的护理基本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医院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2、理解护理对象的不同需要。

3、掌握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满足护理对象的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护理基本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能将护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运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中。

2、能规范的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三)思想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加深对护理专业的理解,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认识,进一步形成现代护理理念。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思想观念,养成正确的护理行为意识。

3、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模块、实践模块和选学模块。

基础模块和实践模块是本专业的必学内容,选学模块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基础模块:
实践模块:
选学模块:。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传染病学》教学大纲Infectious Diseases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 17110111 课程总学时32(理论总学时32/实践总学0时)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临床、临床专升本、影像、法医、麻醉专业。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小四黑体)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传染病学是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是临床医学重要课程之一,在医学中处于重要地位。

本课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重点讲解防治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范围内的科学新成就,为今后参加传染病防治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程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两点内容:①基本要求:首先,学生应当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掌握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归纳总结认识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比较相近的概念和类似的问题,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②素质培养: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自学能力、专业英语能力、应用知识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传染病学是医学专业的公共临床课程,是临床医学所有专业的必修课程,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其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是微生物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流行病学、病理学、药理学和诊断学等。

掌握这些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学好传染病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的教材有:推荐的参考书有: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在考试方法上实行多项改革,建立了完备的试题库,实行了教考分离;理论考试注重主观题和客观题的适当比例,将重点难点放在分析病例的问题上,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无第一章总论一、目标与要求(一)熟悉传染病及感染的概念。

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及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基本特征、临床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内感染学教学大纲
The syllabus of infection in hospital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医学检验、预防医学专业、卫生检验、公共事业管理(四年制本科)
课程类别:专业课
总学时/学分:16学时/1学分
)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知识目标:、理解医院感染发生与预防控制的相关知识,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为今后工作学习打好基础,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应用于临床。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
采用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下预习、自学和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多以图片、视频形式展示给学生,以章节重点、难点为讲授内容;给学生多留预习提纲,对学生自学内容采用学生试讲式、集体讨论式或启发提问式进行抽查。

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

四、课程成绩考核方法及评定标准
课程成绩采用命题考试形式进行考核,考试成绩占70%,平时表现(出勤、主动学习表现、自学能力、课堂提问等)占30%,综合后给出最终成绩。


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贾淑梅主编,《临床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版[参考书目]:温泽尔主编,《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
七、教学基本内容及目标要求
理论部分
第一章医院感染概论
[目的要求]
1. 知识目标:医院感染的定义,内涵和医院感染的分类,医院感染的流行机制与危险因素,医
院感染发展简史和研究进展
2. 能力目标:医院感染管理的医德意义和医务人员应具备的医德要求
[教学内容]
1. 医院感染管理发展简史
,
2.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3. 医院感染流行机制
4. 医院感染管理与道德法律
[重点内容]
1. 医院感染的定义及内涵。

2. 医院感染的分类
3. 医院感染的感染链
4.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难点内容]
1. 医院感染的分类
2. 医院感染的感染链
第二章医院感染的监测
[目的要求]
1. 知识目标: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内容
2.能力目标:如何开展目标性监测,医院环境微生物学监测方法及结果计算
*
[教学内容]
1. 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危险因素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监测。

2. 全面综合性监测方法、优点及缺点
3. 如何开展目标性监测
4.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方法和要点
[重点内容]
1. 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
2. 何为全面综合性
{
3. 何为目标性监测
4.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主要指标
[难点内容]
1. 能力目标: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
2. 全面综合性和目标性监测方法,如何开展目标性监测
第三章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
[目的要求]
*
1. 知识目标:医院感染管理三级体系及职责、医院感染管理主要控制标准;医院感染与护理管
理关系
2. 能力目标:医院感染教育与培训,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
[教学内容]
1. 医院感染管理三级体系及职责
2. 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标准
3. 医院感染与护理管理
4. 医院感染教育与培训
5.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

:
[重点内容]
1. 何为医院感染管理三级体系
2. 医院感染管理主要控制标准
3. 医院感染与护理管理
[难点内容]
1. 医院感染管理主要控制标准
2. 医院感染与护理管理
'
第四章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管理
[目的要求]
1. 知识目标:重症监护病房的布局设施及消毒隔离管理,治疗室、换药室的的消毒隔离管理
2. 能力目标:手术室、供应室、婴儿室、产房、输血室等的感染管理要求
[教学内容]
1.重症监护病房的布局设施及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2.治疗室、换药室的消毒隔离预防的护理技术
3.手术室、供应室、婴儿室、产房、输血室等各类消毒隔离预防措施

[重点内容]
1.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室、换药室的消毒隔离管理的基本原则
2.医院重点部门控制医院感染主要手段和基本原则
3.医院重点部门控制医院感染常用消毒隔离护理技术
[难点内容]
1. 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室、换药室的消毒隔离管理的基本原则
2. 医院重点部门控制医院感染主要手段和基本原则
\
第五章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目的要求]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紫外线消毒效果的监测方法,使用中消毒液的监测方法,压力蒸汽灭菌和干热灭
菌的效果监测方法
2、能力目标:紫外线消毒效果的监测方法,使用中消毒液的监测方法,压力蒸汽灭菌和干热灭
菌的效果监测方法
[教学内容]
1.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2.干热灭菌效果监测
3.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4.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监测
5.使用中化学消毒剂的监测
6.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重点内容]
1. 压力蒸汽灭菌化学监测法
2. 干热灭菌效果的监测方法
3. 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测定注意事项与结果判断
4. 常用化学灭菌剂有哪几种
~
[难点内容]
1.压力蒸汽灭菌化学监测法
2.常用化学灭菌剂有哪几种
3.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测定注意事项与结果判断
第六章医院消毒灭菌管理
[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医院室内空气和各种物体表面消毒的常用方法

2.知识目标:常规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方法
3.知识目标:皮肤粘膜及医务人员手的常用消毒方法
[教学内容]
1.医院环境的消毒与管理
2.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与管理
3.皮肤黏膜和伤口的消毒
4.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及消毒药械的管理
[重点内容]

1. 医院各类环境室内空气卫生学标准及消毒方法
2.终末消毒定义及消毒原则
3.使用和处理医疗器械的原则
4.口腔科器械消毒灭菌原则
[难点内容]
1医院各类环境室内空气卫生学标准及消毒方法
2.终末消毒定义及消毒原则
3.使用和处理医疗器械的原则
}
第七章隔离预防
[目的要求]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隔离预防的基本原则和隔离标志,常用的隔离预防的护理技术
2. 能力目标:各类隔离预防及其隔离措施
[教学内容]
1. 隔离预防基本知识
2.隔离预防的护理技术
3.各类隔离预防措施
~
[重点内容]
1. 隔离预防的基本原则及种类
2.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手段和基本原则
3.常用隔离预防护理技术
4.标准预防
5.血液体液隔离的措施
[难点内容]
1.隔离预防的基本原则及种类

2.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手段和基本原则
3.标准预防
第八章常见医院感染及其预防
[目的要求]
1. 知识目标: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手术部位和消化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
2. 能力目标: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手术部位和消化系统感染的预防
[教学内容]
1.呼吸系统感染
%
2.泌尿系统感染
3.手术部位感染
4.消化系统感染
[重点内容]
1. 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措施
2. 泌尿系统感染预防措施
3. 血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
4. 常见的输血相关性感染
5. 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
6. 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预防措施
[难点内容]
1. 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措施
2. 泌尿系统感染预防措施
3.血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
实验部分
说明:
实验类型包括: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