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列管式换热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箱与壳程接管
管箱 换热器管内流体进出口的空间称为管箱(或称流道室)。管箱结构 应便于装拆,因为清洗、检修管子时需要拆下管箱。图7-39所示结构, 在清洗、检修时必须拆下外部管道。若改为图7-40结构,由于有侧向 的接管,则不必拆外管道就可将管箱卸下。图7-41所示结构是将管箱 上盖做成可拆的,清洗或检修时只需拆卸盖子即可,不必拆管道,但 需要增加一对法兰连接。图7-42结构,省去了管板与壳体的法兰连接, 使结构简化,但更换管子不方便。
二、管子拉脱力的计算
换热器在操作中,承受流体压力和管壳壁的 温差应力的联合作用,这两个力在管子与管板的 连接接头处产生了一个拉脱力,使管子与管板有 脱离的倾向。拉脱力的定义是管子每平方米胀接 周边上所受到的力.单位为帕.对于管子与管板 是焊接连接的接头,实验表明,接头的强度高于 管子本身金属的强度,拉脱力不足以引起接头的 破坏;但对于管子与管板是胀接的接头,拉脱力 则可能引起接头处密封性的破坏或使管子松脱。 为保证管端与管板牢固地连接和良好的密封性能 必须进行拉脱力的校核。
二、管壳式换热器的分类
固 定 管 板 式 换 热 器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适用于壳 程介质清洁,不易结垢,管 程需清洗以及温差不大或温 差虽大但是壳程压力不高的 场合。
1. U型管式换热器
U型管式换热器适用 于管、壳壁温差较大 的场合,尤其是管内 介质清洁不易结垢的 高温、高压、腐蚀性 较强的场合。
(1) (2) (3)
s 2 s
t
t 2 t
t
s 0或 s B
(3)膨胀节的选用及设置
波形膨胀节的材料和尺寸可按GB16749-1997《压力容器波形膨胀节》标准 选用,冷作成型的铁素体钢膨胀节必须经过消除应力处理。奥氏体钢膨胀节 冷作成型后通常不需要热处理,热作成型的奥氏体钢膨胀节应进行固溶处理。 波形膨胀节与换热器壳体的连接,一般采用对接。膨胀节零件的环焊缝, 以及膨胀节和壳体连接的环焊缝均应采用可以焊透的形式,并要求进行无损 探伤。 对于卧式换热器用的波形膨胀节,必须在其安装位置的最低点设置排液孔, 以便排净壳体内的残留液体。 为了减少膨胀节的磨损,防止振动及降低流体阻力等目的,必要时可以在 膨胀节的内侧增设一内衬筒,如图7-38(b)所示。设计内衬筒时应注意下列事 项: (1)内衬筒的厚度不小于2mm,且不大于膨胀节厚度;其长度应超过膨胀节 的曲线部分的轴向长度。 (2)内衬筒在迎着流体流动方向一端与壳体焊接。 (3)对于立式换热器,壳程介质为蒸汽或液体,且流动方向朝上时,应在内 衬筒下端设置排液孔道。 (4)带有内衬筒的膨胀节与管束装配时可能会有妨碍,在换热器结构设计时 应考虑。
碳钢低 合金钢 不锈钢 ǿ19x2.5 ǿ19x2 ǿ25x2,5 ǿ25x2 ǿ32x3 ǿ32x2.5 ǿ38x3 ǿ38x2.5
换热器的管子一般都用光管。为了强化传热 出现了多种结构形式异形管
二、管子与管板的连接
1. 胀接:利用胀管器挤压
伸入管板孔中的管子端部, 使管子发生塑性变形,管 板孔同时产生弹性变形, 当取出胀管器后管板与管 子就产生一定的挤紧压力, 达到密封紧固连接的目的。
当管子总数超过127根(相当于层数>6) 时,正三角形排列的最外层管子和壳体之 间的弓形部分,应配置附加换热管,从而 增大传热面积,消除管外空间这部分不利 于传热的地方。附加换热管的配置法可参 考表7-4,在制氧设备中,常采用同心圆排 列法,结构比较紧凑 。
管间距
管板上两换热管中心的距离称为管间距。管 间距的确定,要考虑管板强度和清洗管子外表面 时所需空隙,它与换热管在管板上的固定方法有 关。当换热管采用焊接方法固定时,相邻两根管 的焊缝太近,就会相互受到热影响,使焊接质量 不易保证;而采用胀接法固定时,过小的管间距 会造成管板在胀接时由于挤压的作用而发生变形, 失去了管子与管板之间的连接力。因而,换热管 中心距宜不小于1.26倍的换热管外径,
管程的分程及管板与隔板的连接
当换热器所需的换 热面积较大,而管子 做的太长时,就得增 大壳体直径,排列较 多的管子。此时为了 增加流程,提高传热 效率,须将管束分程, 使液体依次流过各程 管子。
1)各程换热管数应大致 相等; 2)相邻程间平均壁温差 不应超过28; 3)各程间的密封长度应 最短; 4)分程隔板的形状应简 单。 分程隔板有单层和双层 两种。
F3,—由于壳程和管程压力作用于壳体上的轴向力, N;
式中 Q—— 作用于壳程和管程的操作压力 之和,N
Q
( Di 2 nd 0 2 ) ps n(d 0 2St ) 2 pt 4
(7-16)
;如果管子和壳体的应力满足下述条件之 一,则不需要设置膨胀节,相反,则必须 设置膨胀节:
膨胀节的结构及设置
膨胀节的结构及设置 (1)膨胀节是装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上的挠性元件, 对管子与壳体的膨胀变形差进行补偿,以此来消除或减小 不利的温差应力.在换热器中采用的膨胀节有三种型式: 平板焊接膨胀节、波形膨胀节和夹壳式膨胀节(图7-39)。 最常用的是波形膨胀节图7-39(b)。波形膨胀节可以由单层 板或多层板构成。多层膨胀节具有较大的补偿量。当要求 更大的热补偿里时,可以采用多波膨胀节。多波膨胀节可 以为整体成形结构(波纹管),也可以由几个单波元件用 环焊缝连接。平板焊接的膨胀节[图7-39(a)」结构简单, 便于制造,但只适用于常压和低压的场合。夹壳式膨胀节 〔图7-39(c)」可用于压力较高的场合。
在操作压力作用下,每平方米胀接周边所受到的力qp
管子成三角形排列时见图7-31 (a)
管子成正方形排列时见图7-31 (b)
在操作压力作用下,每平方米胀接周边所受到的力qt
由温差产生的管子周边力与压力产生的管子周边力可能 是作在同一方向的,也可能是作用在相反方向的。若两者 作用于管子周边力方向相同,管子的拉脱力为qp +qt ;反 之,管子拉脱力为︱ qp - qt ︱,方向同qp 和qt 两者中较 大者。
典型化工设备的机械设计
第七章 管壳式换热器的机械设计
第一节 概述 换热器是许多工业部门广泛应用的通用工艺设 备。通常,在化工厂的建设中,换热器约占总投 资的11%。 衡量一台换热器好坏的标准是传热效率高、流 体阻力小、强度足够、结构可靠、节省材料、成 本低、制造、安装、检修方便。
一、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及主要零部件
管板与壳体的连接
1.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换热器管板与壳体的 连接
2. 浮头式、 U形管式及填函式换热器管板与壳体的连接
折流板、支承板、旁路挡板及拦液板的作用与 结构
折流板和支承板 在对流传热的换热器中,为了提高壳程内流 体的流速和加强湍流程度,以提高传热效率,在 壳程内装置折流板。折流板还起支撑换热管的作 用。 折流板和支承板的常用形式有弓形、圆盘-圆 环形和带扇形切口三种。7-28、图7-29和图7-30。 其中弓形折流板用得较普遍,这种形式使流体只 经折流板切去的圆缺部分而垂直流过管束,流动 中死区较少。
换热器中采用的膨胀节有三种型式:平板焊接 膨胀节、波形膨胀节和夹壳式膨胀节
(2)必须设置膨胀节的条件。《钢制管壳式换热器设计规定》中指出:对 于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用下式计算壳体和管子中的应力:
式中 F1 —由壳体和管子之间的温差所产生的轴向力, N;
F2 ,—由于壳程和管程压力作用于壳体上的轴向力, N;
2.浮头式换热器
这类换热器,一端管板是 固定的,另一端管板可在 壳体内移动,因而管、壳 间不产生温差应力。管束 可以抽出,便于清洗。但 这类换热器结构较复杂, 金属耗量较大。浮头处如 发生内漏时不便检查。管 束与壳体间隙较大,影响 传热。
三、管壳式换热器机械设计内容
设计一个比较完善的换热器,除了能 满足传热方面的要求外,还应该满足传热 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消耗材料少、 制造成本低、清洗维护方便和操作安全等 要求。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首先根据化 工生产工艺条件的要求,通过化工工艺计 算,确定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同时选择管 径、管长,决定管数、管程数和壳程数, 然后讲行机械设计。
换热管的拉脱力必须小于许用拉脱力〔q〕
三、温差应力的补偿
1. 减少壳体与管束间的温度差; 2. 装设挠性构件; 3. 使管束和壳体自由热膨账; (1)填料式换热器(2)浮头式换热器
4.双套管温度补偿
在高温高压换热器中,也有采用插人式的双套管温度补 偿结构,如图7-37所示。这种结构也完全消除了热应力。
壳程接管
壳程流体进出口的设计,直接影响换热器的传热效率 和换热管的寿命。当加热蒸汽或高速流体流入壳程时,对 换热管会造成很大的冲刷,所以常将壳程接管在入口处加 以扩大,即将接管作成喇叭形,这样起缓冲作用,或者在 换热器进口处设置挡板。 通常采用的挡板有圆形和方形。图7-45为圆形挡板, 为了减少流体阻力,挡板与换热器壳壁的距离a不应太小, 至少应保证此处流道截面积不小于流体进口接管的截面积, 且距离a不小于30mm,若距离太大也妨碍管子的排列,且 减少了传热面积。当需加人流体通道时,可在挡板上开些 圆孔以加大流体通过的截面。图7-46是一种方形挡板,上 面开了小孔以增加流体通过截面。
第二节 管子的选用及其与管板的连接
一、管子的选用
换热器的管子构成换热器的传热面积,管子的形状对 传热和换热器的设计有很大的影响。 我国管壳式换热器常用无缝钢管规格长度为: 1500mm 、 2000mm、2500mm、3000mm、4500mm、 5000mm、6000mm、7500mm、9000mm、12000mm、
拦液板
在立式冷凝器中,为减薄管壁上的液 膜而提高传热膜系数,推荐在冷凝器中装 置拦液板以起截拦液膜作用。拦液板间距 按实际情况决定或暂取折流板间距。
第四节
温差应力
一、管壁与壳壁温度差引起的温差应力 t=αt(tt-t0)L s = αs(ts-t0)L 管子所受压缩力等于壳体所受拉伸力。 则根据虎克定律可知管子被压缩的量为 t- =FL/E t A t 壳体被拉伸的量为 - s =FL/E s.A s
2. 焊接:在高压高温条
件下,连接能保持连接的 紧密性。
3. 胀焊结合
三、管板结构
换热管排列形式 换热管的排列应在整个换热器的截面上均匀地 分布,要考虑排列紧凑、流体的性质、结构设计 以及制造等方面的问题。 1. 正三角形和转角正三角形排列
2. 正方形和转角正方形排列
另外,根据结构要求,采用组合排列,例如在多程换 热器中,每一程中都采用三角形排列法,而在各程之间, 为了便于安装隔板,则采用正方形排列法,如图7-1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间距应
表7-4
换热管中心距离(mm)
换热管外径
14 19
19 25
25 32
32 40
38 48
45 57
57 72
换热管中心 距离
管板受力及其设计方法简介
列管式换热器的管板,一般采用平管板,在 圆平板上开孔装设管束,管板又与壳体相连。管 板所受载荷除管程与壳程压力之外,还承受管壁 与壳壁的温差引起的变形不谐调作用.固定式管 板受力情况较复杂,影响管板应力大小有如下因 素:管板自身的直径、厚度、材料强度、使用温 度等对管板应力有显著的影响。 管束对管板的支承作用。管板与许多换热管 刚性地固定在一起,因此,管束起着支承的作用, 阻碍管板的变形。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常把管板 看成是放在弹性基础上的平板,
横向折流板和支承板的厚度与壳体直径和 折流板间距有关。
折流板和支承板的固定形式
旁路挡板及拦液板
当壳体与管束之间存在较大间隙时。可在管束上增加 旁路挡板阻止流体短路,迫使壳程流体通过管束进行热交 换。 在立式冷凝器中,为减薄管壁上的液膜而提高传热膜 系数,推荐在冷凝器中装置拦液板以起截拦液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