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软骨肉瘤的CT表现与病理关系

合集下载

骨肉瘤及软骨肉瘤

骨肉瘤及软骨肉瘤

骨肉瘤及软骨肉瘤中心型软骨肉瘤起源于长骨干骺端或近干骺端、骨盆和肩胛骨等扁骨的中心部位;约90%是原发性的,组织学上90%为低度恶性。

放射学上病变表现为边界清晰,地图样骨质破坏,一般无硬化边(少数可以有)。

软骨矿化程度不一;病变通常生长缓慢,骨膜下骨质吸收,导致扇贝样外形和骨膜新骨形成,进而骨皮质增厚;这种组合产生明显的骨质膨胀,而增厚的骨皮质多数完整。

在高度恶性的病例,溶骨表现的边界不清晰,可有骨皮质破坏,软组织受累,都表现为明显的恶性征象。

01发病部位最常见为长管骨(占45%),以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多见,中轴骨也可受累,长管骨中以干骺端最多见(49%),其次为骨干(36%)。

间叶型易发生于中轴骨,以颅面区上颌骨和下颌骨最常受累及(15-30%)。

发生于骨端者,以恶性多见。

内生软骨瘤以多近远端(大概干骺端)见,软骨肉瘤以骨干区多见(生长板结构不良的软骨细胞不能正常的软骨内骨化,沉积在骨的干骺端,青少年可以在此处发生内生软骨瘤,随骨骼生长,逐渐迁移至骨干,此时可以发生内生软骨瘤和软骨肉瘤)。

02骨质破坏软骨肉瘤多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呈分叶状,边界清或不清,硬化边少见(少部分低级别可有)。

高度恶性者(III 级)表现为鼠咬状或虫噬状溶骨性病变,可破坏皮质,多见于间叶型、粘液型和去分化型。

良性软骨肿瘤边界相对清楚,呈分叶状。

03CT密度与MR信号1)软骨基质(富含粘液),CT呈低密度,MR的T2呈高信号影,高级别软骨肉瘤软骨基质减少,CT密度增高,T2信号减低;透明细胞型软骨肉瘤粘液也相对少;去分化软骨肉瘤去分化部分及间叶性软骨肉瘤小圆细胞部分无软骨基质;软骨小叶无或轻微强化;2)纤维分隔:T2低信号,分隔样强化;3)钙化:钙质沉积程度不一样,CT高密度程度也不一样;MR各序列呈低信号;4)DWI与ADC:高分化软骨肉瘤富含粘液,弥散受限不明显,高级别软骨基质减少或无,细胞密集,弥散受限明显;5)分叶状形态。

原发性软骨肉瘤影像表现分析

原发性软骨肉瘤影像表现分析

片 状 钙 化 低 信 号 影 ,增 强 后 病 灶 均 呈 较 明 显 的 弓一环 形 强 化 ;其 中 3例 行 动 态 增 强 扫 描 ,表 现 为早 期 明显 强 化 。结 论 原
发 性 软 骨 肉 瘤 具 有 一 定 的 特 征 ,综 合 分 析 影 像 表 现 可 提 高 本 病 诊 断及 鉴 别 诊 断 水 平 。
医 学 影 像 学 杂 志 2013年 第 23卷 第 12期 J Med Imaging Vo1.23 No.12 2013
原 发性 软 骨 肉瘤 影像 表 现 分析
秦 鑫 ,成官 迅 ,高 茜 ,朱 熠
(南方 医 科 大学 南 方 医 院影 像 中心 广 东 广 州 510515)
T2 W I,w ith low signal intensity septa,m arked hypointense foci were found in som e lesions,all lesions demonstrated sig— nificantly ring-arc enhancement after contrast m aterial adm inistration. M RI dynam ic contrast—enhanced im agines w ere per— form ed in 3 cases,all of them m anifested early obvious enhancem ent. Conclusion T he im aging findings of prim ary chon drosarcom a have certain characteristics,a com prehensive analysis of radiological m anifestations can im prove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is disease. [Key words] Chondrosarcoma;X—ray;Tomography,X—ray computed;M 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Pathology

骨恶性肿瘤主要类型的影像学特征与病理诊断的对照研究

骨恶性肿瘤主要类型的影像学特征与病理诊断的对照研究

骨恶性肿瘤主要类型的影像学特征与病理诊断的对照研究一骨肉瘤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WHO将骨肉瘤分类为:普通型骨肉瘤、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小细胞型骨肉瘤、继发型骨肉瘤、骨旁骨肉瘤等【1】。

这些骨肉瘤的X线特征与病理特征列表如下:二软骨肉瘤软骨肉瘤WHO分型有:原发性、继发性软骨肉瘤,骨膜型软骨肉瘤,去分化型软骨肉瘤,间叶性软骨肉瘤,透明细胞软骨肉瘤等,其分类的X线特征与病理特征列表如下:三骨的其他恶性肿瘤有成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 Ewing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这一组病变特征见下表:四、小结骨恶性肿瘤中以骨肉瘤最多见,原发性骨肉瘤的临床特点是低龄化,20岁以前多见,好发于长骨,X线特征性改变是病灶中出现瘤骨,这是X线用来确诊骨肉瘤并与其他恶性肿瘤相鉴别的主要依据【2】,此外出现骨膜反应如Cadman三角和日光放射线也是其X线特征之一【5-6】,肿瘤中出现骨样基质并有异型的肿瘤细胞围绕是骨肉瘤病理组织学特点,依据细胞数量、骨样基质的多少,组织构像并结合X线特征进一步分类。

软骨肉瘤临床上发病率仅次于骨肉瘤,发病年龄则多在中年以后,X 线特征:多位于骨髓腔内的膨胀性、破坏性肿块,肿瘤边缘出现模糊的透亮区,内夹杂一些点状或环状的钙化斑点,,病理特征为肿瘤组织除出现差异性大的肿瘤细胞外,还或多或少地出现软骨基质。

骨的其他恶性肿瘤的X线表现没有特异性,其诊断主要依据病理检查,病理构象与软组织同类肿瘤相似。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骨恶性肿瘤没有特异性的免疫组化鉴别方法,除Ewing瘤/PNET有神经内分泌阳性特征外,其他各类均没有特异性的阳性标志【1】。

所以X线特征和病理组织形态特征对骨肿瘤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骨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是骨外科、影像科、病理科三者结合,其后续治疗也涉及多个学科,因此强调多学科协作已经成为国内外专家的共识【4】,传统的X线检查由于简便、快捷仍为首选的检查方法,可完成骨恶性肿瘤的初诊,而CT、MRI可对肿瘤的侵犯范围、发现跳跃病灶或转移灶提供更完善的诊断资料【5-7】。

软骨肉瘤诊断难点和分级标准

软骨肉瘤诊断难点和分级标准

软骨肉瘤诊断难点和分级标准本文经《中华病理学杂志》授权发布,其他媒体转载或引用须经《中华病理学杂志》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软骨肉瘤是三大常见骨原发性恶性肿瘤(骨肉瘤、软骨肉瘤和多发性骨髓瘤)之一。

在日常工作中,软骨肉瘤的诊断难点主要表现在其与良性内生软骨瘤的鉴别、对分级标准的掌握以及与其他肿瘤性或非肿瘤性软骨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上。

我们结合新近文献和自己长期从事骨病理诊断的体会,对软骨肉瘤的诊断难点和分级标准进行讨论。

一、软骨肉瘤与良性内生性软骨瘤的鉴别国内外骨病理专家都认为无论是在穿刺活检、手术活检还是刮除标本中,单凭病理形态学无法准确区分良性内生软骨瘤和高分化软骨肉瘤,因为两者在形态学上有相当程度的重叠[1,2,3]。

良恶性鉴别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肿瘤部位、患者年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资料。

组织学改变因部位而不同是软骨性肿瘤的显著特征之一。

良性内生性软骨瘤大多位于手足部小管状骨,该部位的内生性软骨瘤细胞丰富和异型程度常常可以达到1级甚至2级的程度。

与之相似的还有骨膜软骨瘤、滑膜软骨瘤和多发性软骨瘤病(Ollier病和Maffucci综合征),因此这类软骨性肿瘤如果没有明确呈浸润性生长的病理或影像学依据(髓内浸润、皮质浸润或骨旁软组织浸润),单凭软骨细胞丰富和胞核的轻-中度异型不足以诊断软骨肉瘤。

相反,长骨、扁骨(包括盆骨、肩胛骨、肋骨和胸骨)、脊椎骨和颅面骨很少有良性内生性软骨瘤,这些部位的高分化软骨肉瘤与内生性软骨瘤在病理形态上难以区分。

因此,发生在这些部位的软骨性肿瘤,如果:1、患者年龄偏大(尤其是40岁后肿瘤仍在增大);2、在休息状态下疼痛;3、肿瘤最大径:长骨>5 cm、扁骨>2~3 cm;4、影像学骨皮质有改变(增厚、变薄、局部隆起以及骨皮质内层扇形凹陷大于正常皮质厚度的2/3);5、骨端受累;6、MRI与X线平片/CT相比较肿瘤范围有明显差异,出现骨旁或瘤旁水肿影;7、有骨膜反应或软组织肿块时。

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李肇兴张孙一雄【摘要】目的总结软骨肉瘤(chondr os ar com a)的影像学异常征象和影像学特征,提高软骨肉瘤的诊断水平和认识程度。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

所有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行C T检查者20例,行M R I检查者20例,行N M检查者10例。

结果X线平片显示病灶内有钙化者30例, C T检查者均可见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和大小不一的钙化影,其中伴有软组织肿块者25例,可见骨膜反应者3例。

20例行M R I检查者显示髓腔受累范围均比C T显示的范围大且清晰,肿瘤实质在T1W I上呈等、低信号, T2W I上根据恶性高低而分别表现为不均匀或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大部分病灶呈不均匀、分割样强化。

结论不同分型的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不同影像学特征,同时也具有一定共性,结合不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

【关键词】软骨肉瘤;X线;磁共振成像;病理【A bst r act】O bj ect i ve To summarize the abnormal imaging signs and imaging features of chondrosarcoma so as to improve the diagnostic level and understanding extent of chondrosarcoma.M et hods The imaging findings of38cases of chondrosarcoma confirmed by clinical operation and patholog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ll patients received plain X-ray examination,among which,CT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in20cases,MRI examination in20cases, and NM examination in10cases.R esul t s X-ray plain film showed calcification in the lesion in30cases.CT exami-nees showed different degrees of bone destruction and calcification of different sizes,among which there were25cas-es with soft tissue mass and3cases with periosteum reaction.All the20patients underwent MRI examination showed a larger and clearer range of medullary cavity involvement than that shown by CT.The tumor parenchyma showed isointense and hypointense on T1WI,while the tumor parenchyma showed heterogeneous or homogeneous hyperintense on T2WI according to the level of malignancy.Most of the lesions showed heterogeneous and segmented enforcement after enhancement.C oncl usi on The imaging manifestations of different types of chondrosarcoma have different imag-ing characteristics,and also have certain bining different imaging findings can improve the diag-nostic level of this disease.【K ey w or ds】Chondrosarcoma;X-ra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Pathology软骨肉瘤(chondr osar com a)在骨恶性肿瘤中比较常见,占原发性骨与软组织肿瘤15%,仅次于骨髓瘤和骨肉瘤,好发于中青年[1]。

原发性胸骨肿瘤的CT影像特点(附6例分析)

原发性胸骨肿瘤的CT影像特点(附6例分析)

岁, 中位年龄 3 9岁。 自发病 至确诊时间 量 细 小钙 化 点 , 巨 细胞 瘤 的 病 灶 则 呈 柄、 骨 胸骨体和剑突组成, 而体部又 由4 个骨 为 2个月至 3年。本组 6 例均表现为胸 囊性 改变 ; 骨软骨瘤 的病灶前 缘骨 皮质 化 中心融 合而成 , 些结合 部均为软骨 , 这 这 前区进行性增大肿块, 中 4例伴 有不 不 规 则增 厚 隆起 ,局 部 毛 糙 不 整 。3例 些解剖特点似可解释原发于胸骨的肿瘤 以 其 同程 度压痛 , 2例无压痛 : 块范 围为 良性肿瘤均未侵犯邻近结构 , 肿 周围未见 软骨类 肿瘤 较 为多 见的原 因 。本 组病 例
1 方法 . 2
本组 6例患者均接受螺旋 围软组织改变情况 以及软骨 肉瘤 内之棉 值的影像学特征, 大多表现为局部膨胀陛或
C T检 查 , 器采 用 s mes o t Pu 絮状 瘤骨 , 未 能 观 察 到 软 骨 瘤 病 灶 内 溶骨性骨质破坏 , 仪 i n ma m l e S 0 s 但 定性诊 断十分 困难 。 软骨 4V 1 l om 四排 探 测器 螺 旋 C 0 Ⅱe O u z T机 及 之细 小 钙 化 点 , 对各 病 变 的 大 小 、 围 以 类 肿瘤 具有较特异的放射学特征 , 范 即病灶 内
性胸骨肿瘤患者的术前 c T表现及 其他 影像 资料 。 结果 本 组 6例患者在 c T影像上均表现为胸骨局部
膨胀性骨质破坏改变。3 例恶性肿瘤并侵犯邻近结构致病灶 周围软组织肿胀 或形成肿 块。 结论 原发性胸骨肿瘤的诊断具有独特 而重要的价值 , 但定性诊断仍较 困难 。 【 关键词】 胸骨; 肿瘤 ; 体层 摄影 术, x线计算机
发性胸骨肿瘤患者 6 ,现将其 c 例 T影

软骨肉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软骨肉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软骨肉瘤是起源于软骨或成软骨结缔组织的一种较常见的骨恶性肿瘤。

发病率仅次于骨肉瘤,占骨恶性肿瘤的16.1%,骨肿瘤的6.5%。

依肿瘤的发生部位,可分为中心型和周围型,前者发生于髓腔,呈中心性生长,后者发生于骨的表面。

•该瘤也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中心型以原发性居多,少数为内生性软骨瘤恶变;周围型以继发性为多,常见的是继发于骨软骨瘤,尤其是多发性骨软骨瘤。

•分化较好的肿瘤为蓝白色,半透明,略带光泽,呈分叶状。

•切面上可见黄色的钙化灶和灰红色的软骨内骨化部分。

•肿瘤表面有纤维性假包膜,纤维组织伴随血管伸入瘤内,将肿瘤分隔为大小不等之小叶。

•软骨基质的钙化多沿血管丰富的小叶边缘区进行,故多呈环状,并可见以软骨内骨化方式形成骨质。

•软骨肉瘤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1.8:1。

•发病年龄范围较广。

•凡软骨内化骨的骨均可发生,最常见为长管状骨,如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多见,其次骨盆部,肋骨等区域,发生在指(趾)骨少见。

•主要症状是疼痛和肿胀,并可形成质地较坚硬的肿块。

•可见骨破坏区、软组织肿块和钙化、骨化影。

•由于CT有良好的密度分辨力并避免了组的重叠,显示钙化的效果优于平片,有助于定性诊断。

•在CT片上,软骨肉瘤的典型钙化仍是点状、环或半环形。

肿瘤非钙化部分的密度可不均匀,肿瘤内还可见到坏死、囊变等更低密度影。

•T1WI上、软骨肉瘤表现为等或低信号,恶性度高的信号强度常更低;T2WI上,恶性度的肿瘤因含透明软骨而呈均匀的高信号,但恶性度高的软骨肉瘤信号强度常不均匀。

•钙化和骨化均呈低信号。

•对软骨肉瘤的MRI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的研究表明,软骨肉瘤一般在注射对比剂后10秒内即出现强化,而软骨瘤的强化则发生的较晚,可依此进行两者的鉴别。

•较常见,好发年龄为10~20岁,发病部位多位于四肢长骨的干骺端,以膝关节周围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瘤骨及软组织肿块。

•软骨帽厚度小于 1cm,无宿主骨、骨性基底和软骨帽破坏无软组织肿块和骨膜反应。

原发性软骨肉瘤的 MRI 表现与组织学分级的关系

原发性软骨肉瘤的 MRI 表现与组织学分级的关系

原发性软骨肉瘤的 MRI 表现与组织学分级的关系
苗莹莹;张卜天;于绍楠;代一猛
【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
【年(卷),期】2016(020)009
【总页数】3页(P1528-1530)
【作者】苗莹莹;张卜天;于绍楠;代一猛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医院放射线科,吉林长春 130033;吉林大学中日联医院放射线科,吉林长春 130033;吉林大学中日联医院放射线科,吉林长春130033;吉林大学中日联医院放射线科,吉林长春 13003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原发性软骨肉瘤的CT表现与病理关系 [J], 李军;李耀光;刘亚丽;牛邵瑜
2.原发性软骨肉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关系 [J], 周建军;丁建国;曾蒙苏;王建华;周康荣;程伟中
3.原发性脑内淋巴瘤MRI表现与病理结果的关系 [J], 杨柳青;张磊;王光宪;文利;张冬;
4.原发性脑内淋巴瘤MRI表现与病理结果的关系 [J], 杨柳青;张磊;王光宪;文利;张冬
5.原发性乳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MRI表现、治疗方式与预后关系分析 [J], 范林音;邵国良;朱秀;杨永波;刘璐璐;何向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软骨肉瘤的病理及影像学表现PPT

软骨肉瘤的病理及影像学表现PPT
高危人群
软骨肉瘤主要发生于成年人,尤其是 40-60岁的人群,男性发病率略高于 女性。
PART 02
病理表现
组织形态学特征
肿瘤组织结构多样, 包括实体片巢状、旋 涡状排列,或呈编织 状排列。
肿瘤组织中常有软骨 岛和骨小梁形成,部 分区域可钙。
肿瘤细胞大小、形态 、染色深浅不一,核 分裂像多。
细胞学特征
肿瘤细胞核增大,核沟深浅不一,染 色质颗粒粗。
肿瘤细胞可出现多核、双核或奇异核 。
部分肿瘤细胞核仁明显,胞质丰富。
分级与分期
根据组织形态学特征和细胞学特征,软骨肉瘤可分为低级别、中级别和高级别。
分级与肿瘤的恶性程度、预后及治疗方式有关。
分期是根据肿瘤侵犯的范围和深度来确定的,分为Ⅰ、Ⅱ、Ⅲ、Ⅳ期,分期越高, 病情越严重。
药物治疗
化疗
对于恶性程度较高的软骨肉瘤,可能 需要使用化疗药物来杀死癌细胞或抑 制其生长。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阿霉 素、顺铂等。
靶向治疗
近年来,针对软骨肉瘤的靶向治疗药 物也逐渐应用于临床。这些药物能够 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抑制其生 长和扩散。
预后评估
肿瘤分期
软骨肉瘤的预后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早期软骨肉瘤的预 后通常较好,而晚期或恶性程度较高的软骨肉瘤预后较差 。
PART 05
治疗与预后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范围
根据软骨肉瘤的分期和位置,手术切除的范围可能有所不同。对于早期软骨肉瘤,通常进行局部切除;对于晚期 或恶性程度较高的软骨肉瘤,可能需要截肢或进行大范围的切除手术。
手术并发症
手术并发症可能包括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对于复杂的软骨肉瘤手术,需要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下进行, 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骨肉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骨肉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l CT比X线更容易显示死骨及骨内脓肿。 l MRI可以很好显示炎症组织、脓肿、窦道或瘘管。
m 好发于年轻人(5-30岁),男性多于女性。 m 主要表现为疼痛及软组织,常伴发热、贫血、白细胞
增多。 m 发生于长骨者多位于骨干,X线表现为骨质破坏、骨膜
反应及软组织肿块。 m CT平扫表现与X线类似,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m 早期易通过血行转移到肺及远处骨转移。
m X线和CT:表现为棉絮状、 象牙质样和放射针状致 密影。
m MRI:肿瘤骨在T1WI和 T2WI呈低信号。
m 骨膜反应:病理情况下骨膜受到刺激,骨膜内层的成 骨细胞活动增加所产生的骨膜新生骨。
m X线和CT:早期表现为与骨皮质平行的细线状致密影, 以后随骨膜新生骨逐渐增厚,由骨小梁排列顺序不同而 形成不同形式的骨膜增生,可呈线状、层状、放射状、 codam三角等。
m 最常见骨恶性肿瘤,好发于青少年。 m 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其次是肱骨近
端。 m X线:骨质破坏、肿瘤骨、软组织肿块、骨膜反应及
Codam三角。 m CT、MRI能更好的显示坏死囊变、瘤骨及骨质破坏的细
节,和肿瘤在髓腔的蔓延程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骨肉瘤的影像诊 断与鉴别诊断
m 最常见骨恶性肿瘤,占原发骨肿瘤的11.7%。 m 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大约75%
的患者发病年龄在15~25岁。 m 80%~90%的骨肉瘤发生在长管状骨干骺端。 m 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其次
是肱骨近端。
肿瘤骨
m 定义:有成骨能力的的 肿瘤细胞形成的新生骨, 为病理组织本身成骨。
m 与肌肉对比,大部分骨肉瘤在T1WI主要表现为 等、低信号,有时出血可见高信号成分。

骨肉瘤的CT与MRI影像诊断与

骨肉瘤的CT与MRI影像诊断与

骨肉瘤的CT与MRI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一)概述与临床资料骨肉瘤是最常见的恶性原发性骨肿瘤,约占骨原发恶性肿瘤的1/3。

成骨肉瘤起源于骨的未分化纤维组织。

临床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

原发性骨肉瘤常见于20岁以下年轻人,男女发病率比为2:1,好发于四肢长管状骨。

继发性骨肉瘤可继发于如Paget 病、骨软骨瘤、骨纤维异常增殖以及放射后骨骼等,发病年龄晚于原发性骨肉瘤,好发于扁骨。

成骨肉瘤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骨骼,但亦有其好发部位。

原发性骨肉瘤常发生于四肢长管状的干骺端,75%发生于膝关节周围(股骨下端、胫骨和腓骨上端);9.5%发生于骨干,其中34.1%可侵犯骨骺。

骨肉瘤常具有疼痛、肿胀和运动障碍等表现,以疼痛最为常见。

开始为间断性,后持续性加剧。

侵犯软组织时患处可出现肿块,边界常不清,压痛明显,局部皮肤温度增高,表浅静脉怒张,邻近关节可肿胀积液。

病情发展较快,病程短。

实验室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可增高,多在正常值的两倍以下。

继发性骨肉瘤在原有的病变基础上症状加剧,可出现局部软组织肿块、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等表现。

骨肉瘤多通过血行转移至其他部位,如肺、脊柱、骨盆等,部分可沿长骨骨干跳跃性转移。

发生于肩胛骨、骨盆的骨肉瘤可通过淋巴道转移,常转移至纵隔或主动脉旁淋巴结。

80%的骨肉瘤可采用术前化疗后保肢手术。

手术切除病灶时,根据病变的范围和分期尽可能避免截肢手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二)病理骨肉瘤是肿瘤细胞能直接形成肿瘤性骨样组织或骨组织的恶性肿瘤。

根据骨肉瘤细胞和组织分化方向,分为骨母细胞型、软骨母细胞型、成纤维细胞型。

①骨母细胞型成骨肉瘤,肿瘤以异型性骨母细胞为主要成分,瘤骨丰富,少有溶骨性破坏。

②软骨母细胞型,瘤组织中1/2以上呈软骨肉瘤样结构,在此基础上可化生形成骨质,但必须见到直接成类骨或瘤骨的梭形瘤细胞,以与软骨肉瘤区分。

③纤维母细胞型,瘤组织中1/2以上呈纤维肉瘤样结构,瘤细胞呈梭形,束状及紧密编织状排列,瘤细胞间有少量肿瘤性骨质或骨样组织。

原发性、转移性骨肿瘤影像学诊断

原发性、转移性骨肿瘤影像学诊断
• 其生物学特性为具有较强侵蚀性,采用通常的刮除法 复发率较高。
• 少数病例可出现局部恶性变或肺转移,属于临界性 肿瘤。
骨巨细胞瘤
• 80%发生在骨板已闭合的20岁以上的成人。 • 85%位于长骨近关节面或骨突起部位 • 初期为间隙性局部疼痛、肿胀,随病变发展加重,伴
邻近关节活动受限。
骨巨细胞瘤X线特点
原发性、转移性骨肿瘤影像诊断
骨肿瘤影像学检查的目的
• 判断骨骼病变是否为肿瘤 • 如属肿瘤,是良性或恶性,属原
发性还是转移性 • 肿瘤的组织学类型 • 肿瘤的侵犯范围
骨肿瘤检查方法
• X线 • DSA • CT • MRI • 同位素
X线平片在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的作用
• 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临床、影像学、病理 的表现为复杂,多变,仅有少数病例有较为典 型的X线表现,如骨软骨瘤,骨样骨瘤,骨巨 细胞瘤、骨肉瘤等。
90%有肿瘤性瘤骨 • 典型X线:股骨远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常
见,境界不清的虫蚀样骨质破坏,累及髓腔、 骨皮质;密度不均匀,形态不规则的瘤骨。有 时可见进行性增大的软组织肿块。多形性骨膜 反应,codman’s三角
骨肉瘤
骨肉瘤
骨肉瘤
皮质旁骨肉瘤
各种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好发部位
骨干-干骺端
• 溶骨性 • 偏心性 • 膨胀性 • 皂性改变
骨凸起部 位,
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
各种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好发部位
干骺端
a.骨囊肿 b.动脉瘤样骨囊肿 c. 骨肉瘤 d.骨旁肉瘤 e.骨软骨瘤
骨囊肿
• 儿童常见的骨肿瘤样病变,约占肿瘤样病变的 30%
• X线:位于骨干近干骺端,呈中心轻度膨胀的 囊样病变。

软骨肉瘤

软骨肉瘤

病理改变
1.肉眼所见 手术切除时的周围性软骨肉瘤一般较大,
表面为典型的像花椰菜样的凹凸不平,常有一层薄的纤维 性假包膜包裹。 在骨软骨瘤转为周围性软骨肉瘤的初期,可见原来薄且 不连续的软骨帽变厚(在儿童期,软骨帽的正常厚度可达 2cm),所以,在成人期,如果软骨帽的厚度超过1~ 2cm时,应疑为恶变。进一步,表面和深层的软骨都趋于 圆凸状生长,并呈分叶状,侵入骨软骨瘤的松质骨。最后, 这种软骨失去正常透明软骨的特点,成为质软、多液、灰 色和半透明的肿瘤软骨。 如周围性软骨肉瘤进一步发展,其表面膨胀象花椰菜或 蘑菇状,肿瘤软骨向骨软骨瘤基底和宿主骨发展,肿瘤软 骨小叶侵入骨软骨瘤的松质骨,最后可达到宿主骨。肿瘤 软骨有较强的钙化、骨化倾向,越是深层,这种倾向越强。 钙化表现为黄-白色的颗粒状、环状或不规则状的点,质 地坚硬,象白垩或砂砾样;骨化表现为增生样的松质骨, 或是白色象牙状的骨。
当中心性软骨肉瘤在切除后于软组织内复发时,常没有 一定界限(不象一些周围性软骨肉瘤中的那样),一般不 能整块切除,需要行截断手术。
位于躯干骨的中心性软骨肉瘤,手术切除非常困难。
中心性软骨肉瘤是抗放射性肿瘤,放疗的疗效非常低, 甚至缓解疼痛的效果也差。化疗的疗效同样不佳,仅在一 些反分化软骨肉瘤中使用。
部分病例生长迅速,侵袭性强,早期即可破坏皮 质骨,侵入软组织中,形成较大的软组织肿块。
部分病例可从骨骺侵犯关节,引起关节症状。病 理性骨折少见。
有时,术后复发中心性软骨肉瘤比原来的肿瘤更 具侵袭性。
病理改变
1.肉眼所见 低度恶性的中心性软骨肉瘤中(Ⅰ级),皮质骨可正常或轻度膨胀,
在很少见的极早期病例中,周围性软骨肉瘤在影像上仍表现为 骨软骨瘤的影像,其恶性演变可通过CT、MRI、大体病理和组织 病理而确定,其骨扫描不是在成人期应当的阴性,而是强阳性。

颅底原发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附5例报告

颅底原发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附5例报告

颅底原发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附5例报告陈双;李敏健;钱瑞菱【期刊名称】《中国神经肿瘤杂志》【年(卷),期】2004(2)2【摘要】背景与目的:颅底原发软骨肉瘤临床少见,较易误诊,本文分析颅底软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表现并相互比较,探讨这几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对它的诊断价值及限度.方法:回顾性总结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底原发软骨肉瘤,患者均进行了X线、CT和MRI检查(平扫和增强),2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5例X线平片均可显示不同程度的钙化及骨质破坏;CT则可清楚显示病灶的钙化及分布情况,骨质破坏显示良好,优于X线;MRI可全面显示病灶的范围及少量出血,优于X 线与CT,但不能显示特征性的钙化.DSA仅显示血管受压移位,无特征性改变.结论:颅底原发软骨肉瘤的X线、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X线提示病变,CT可明确诊断,MRI则可三维显示病变的范围,它们都是诊断颅底原发软骨肉瘤的有效方法.【总页数】4页(P134-137)【作者】陈双;李敏健;钱瑞菱【作者单位】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260;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260;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2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相关文献】1.创伤性前颅窝底粉碎性骨折颅底重建临床体会(附10例报告) [J], 吴金生;吴翠云2.侧颅底疾病的外科治疗及颅底重建(附20例报告) [J], 伊海金;郭泓;李福雷;刘丕楠;王春红;倪富强;杨仕明3.颅底与累及颅底区肿瘤的手术治疗(附88例报告) [J], 赵敏;袁友文;甄泽年;陈辉;陈贤明;李建忠4.颅底软骨瘤及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7例报告 [J], 关长群;李爱娟;周怀伟5.原发性颅底软骨肉瘤1例 [J], 毛国超;张越林;闫峰;任鹏宇;王刚;李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肉瘤病理变化特点

骨肉瘤病理变化特点

骨肉瘤病理变化特点
骨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通常发生在骨骼系统中,特别是在长骨的干骺端。

骨肉瘤的病理变化特点是肿瘤细胞的异质性和高度恶性。

这种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正常骨组织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病理学上很容易识别。

骨肉瘤的病理变化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细胞异质性
骨肉瘤的细胞异质性非常明显,肿瘤细胞的形态和大小不一,有的细胞呈梭形,有的呈圆形或多角形,有的细胞核大而深染,有的则小而浅染。

此外,肿瘤细胞的核分裂象也很明显,这表明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非常强。

2. 组织结构异常
骨肉瘤的组织结构异常,肿瘤细胞排列紊乱,形成不规则的结构。

肿瘤细胞之间的间质也很少,这使得肿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从而促进了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3. 骨组织破坏
骨肉瘤的生长和扩散会导致骨组织的破坏。

肿瘤细胞会侵蚀骨骼的正常结构,破坏骨骼的骨质和骨髓组织。

这种破坏会导致骨骼的弱
化和变形,从而影响骨骼的功能。

4. 软组织浸润
骨肉瘤的肿瘤细胞不仅会侵蚀骨骼,还会浸润周围的软组织。

这种浸润会导致软组织的肿胀和疼痛,从而影响周围器官和组织的功能。

5. 转移
骨肉瘤的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其他部位,如肺、肝、脑等。

这种转移会导致肿瘤的扩散和恶化,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寿命。

骨肉瘤的病理变化特点是肿瘤细胞的异质性和高度恶性,这种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正常骨组织有很大的不同。

骨肉瘤的生长和扩散会导致骨组织的破坏、软组织浸润和转移,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寿命。

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骨肉瘤的治疗非常重要。

骨软骨瘤与软骨肉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骨软骨瘤与软骨肉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PART ONE骨软骨瘤1•骨软骨瘤:又名骨软骨性外生骨疣,是指骨的表面覆以软骨帽的骨性突出物。

•最常见的骨肿瘤,占骨良性肿瘤的31.6%,占全部骨肿瘤的17%。

•好发于10-30岁,男性多于女性(约1.6-3.4 :1) 。

•可发生于任何软骨内化骨的骨,长骨干骺端是其好发部位,以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最常见(约50%) 。

•多背离附近的关节生长,也可见于扁骨及不规则骨。

•骨软骨瘤有单发和多发之分,单发多见,两者发病率之比约为(8-15):1 。

•单发性骨软骨瘤是骨的一种错构瘤,源于生长软骨异常的骨膜下增生,在骨骼的生长期,缓慢增大的无痛性骨赘几乎是临床惟一的症状 。

•多发性骨软骨瘤病又称遗传性多发性外生骨疣(HME),为一种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临床表现•早期一般无症状,仅局部扪及硬结 。

•肿瘤增大时,可有轻度压痛和局部畸形,近关节者可引起活动障碍,或可压迫邻近的神经引起相应症状 。

•若肿瘤突然增大或生长迅速,考虑恶变可能。

病理表现•肿瘤由骨性基底、软骨帽和纤维包膜三部分构成。

•骨性基底:可宽可窄,内为骨小梁和骨髓,外被薄层骨皮质,两者分别与母体骨的相应部分相联系 。

•软骨帽:位于骨性基底顶部,为透明软骨,厚度随年龄增大而减退,至成年可完全骨化;镜下组织结构与正常骺软骨相似。

•骨性基底:自母骨骨皮质向外延伸突出的骨性赘生物;骨小梁与母骨相延续;发生长管状骨者多背离关节面生长;基底部顶端略为膨大,或呈菜花状,或呈丘状隆起。

•软骨帽:一般不显影,当软骨钙化时,基底顶缘外出现点状或环形钙化影。

•骨性基底的骨皮质与骨松质均与母体骨相延续,表面有软骨覆盖。

•软骨帽边缘光整,其内见点状或者环状钙化。

•增强扫描病灶未见明显强化(分隔可强化)。

•骨性基底各部的信号特点与母体骨相同 。

•软骨帽信号特点与关节透明软骨相似,在T1WI上呈低信号, 在脂肪抑制T2WI上为明显的高信号。

【干货】临床影像病例图-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

【干货】临床影像病例图-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

【干货】临床影像病例图-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影像诊断关键点:1、起源于软骨组织的恶性骨肿瘤;2、典型表现:大的溶骨性病变伴内皮质的扇形、环状弧形或爆米花钙化,老年人疼痛肿胀;3、继发性软骨肉瘤最常见,起源于软骨瘤或骨软骨瘤;4、多发性内生软骨瘤如Ollier病和Mafucci综合征的患者,都存在风险;5、基于单独的影像学发现,低级别肿瘤通常不能与软骨瘤区分;6、高级别肿瘤可能表现为侵袭性不明确的病变,并延伸到软组织中。

在平片上,与软骨瘤的鉴别诊断可能很困难。

如果存在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考虑软骨肉瘤而不是软骨瘤:1、老年患者2、长骨位置3、尺寸 > 5 cm4、骨扫描摄取5、MRI上骨内膜扇形病变6、皮质受累7、动态对比增强系列的早期增强这3个案例的平片鉴别诊断均是内生软骨瘤。

额外的MR成像和骨显像可或多或少地有助于诊断软骨肉瘤。

一个巨大的颅底软骨肉瘤软骨肉瘤延伸到鼻腔、鼻旁腔和眼眶。

CT显示了肿瘤产生的不规则钙化。

Gd后的T1加权图像显示典型的间隔和结节增强。

胫骨近端骨干的软骨肉瘤肿瘤通过近端部分的细微钙化识别。

远端边界没有明确定义。

注意内侧的骨内膜扇形,这是软骨肉瘤的标志。

MR更好地定义了病变的扩展,还显示了骨内膜扇形。

胫骨近端部分钙化的软骨样肿瘤基于成像结果,不能区分软骨瘤或低级别的软骨肉瘤。

在冠状T1加权MR上,可以看到典型的软骨形态。

没有骨内膜扇形的证据,继续骨扫描和动态MR。

低度软骨肉瘤:骨显像(左)和快速动态对比增强MR(右)同一患者的骨显像病灶中的摄取增加,这种增加的软骨样肿瘤摄取有利于诊断低度(I级)软骨肉瘤。

具有减影的快速动态对比增强MR图像显示早期和渐进增强,这也有利于I级软骨肉瘤的诊断。

胫骨近端骨干中有钙化病变在矢状T1加权CE图像上。

具有低SI的钙化存在于近端部分中。

在MR上,乍看之下病变远远超过平片上的怀疑。

在第二次检查时,您会注意到放射线图像上肿瘤的细微内膜扇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 影 像 杂 志 2 1 0 0年第 1 卷 第 6期 1
J M ,0Q P I2 1
.】 【 )

3 9 骨 肉瘤 的 C T表 现 与病 理 关 系
李 军, 李耀光 , 刘亚丽, 牛邵瑜
壶关 070 ) 4 30
( 山西 省 壶 关 县 人 民 医院 C T室 , 山西
lct n f C nlddds le r(= )po i le u(= )l m(= )sole- ld, rxm l u rs la lmb r pn n u oai s Sicue ia mu n 5, rxma fm r 3,i n 4, hud rba e po ia meu, n ,u a iaadp — o oP tf n iu h u s bsn lec) P Sap ae sepnieb n et c o (= ) n yi b n etut nn l)T moshdsa o—iel uae r i = ah. C p erda x as o ed s t nn 6 a dlt o ed s ci (= . u r a cl p l o ltdma— ( v u r i c r o 1 l k b gn (= 3 a dit tm r1 acf ai (= 7.h Tvle f C ees lroo w r hnta f sl. o t s— na cdC i n 1) n nr u oa l ict n n 1) eC a so Sw r i a rl e a t ce C nr teh ne T a c i o T u P mi t o t h o mu a
so , h n iPrv n il Hu u n i n Pe pl Ho pi l Hu umx ot0 3 0 in S a x o ica g a xa o e s t , g ( i 47 0 ,Ch n a a ia
【 b t c】 O jc v os d eC n i s f r a " h nrs em P S ad te o e t nwt pto g. to s A s at bet eT u yt T f d g o pi r c o d a o a( ) n hi cr l i i a l y Me d r i t h i n m y or C r rao h ho h
【 摘要 】 目的
探讨原发性软骨 肉瘤 的 C 表 现及其 与病理 的相关性 。 T 方法
l 例经手术病 理证实的软骨 肉瘤患者均行 c 7 T平
1 7例软骨 肉瘤患者 中, 普通型
扫, 中 1 其 2例又行 c T增强扫描 。 对所有患者 的 c T表 现了进行 了回顾 性分 析并与病理相对照。 结果
1例, 3 间质型 2 , 例 透明细胞型及去分化 型各 1 。发病部位包括股骨远端 5 , 例 例 股骨近端 3 , 例 髂骨 4 , 例 肩胛骨 、 骨远端 、 肱 尺骨 、
腰椎 、 耻骨各 】 。膨胀 性骨质破坏和溶骨性骨质破坏分别见于 5例和 l 例 1例。肿瘤 有扇 贝状分 叶边缘 1 3例 , 瘤内钙化 1 7例。肿瘤 c T值等于或低于肌 肉 c T值 , T增强显示/ , 分隔呈 弓环状进行性持续强化 , c Jf , 小叶 自身不强化 。结论 行性强化是各型软骨 肉瘤共有 的特征性 C T表现 , 对诊 断本病 具有 重要价值 。 扇贝状分叶边缘和 弓环状进
P a in s c n e to a a tr s f u d i 3 c s s me e c n a t r n 2 la e l n e i e e t t d p te n i e c .T e CS p te t . o v n i n lp t n wa n n n 1 a e . e s n hy mlp t n i .c e rc l—a d d d f r n i e at r n 1 a h h e a
【 关键词 】 软骨 肉瘤 ; 体层摄影术 , x线计算机 ; 增强扫描 ; 病理学 【 中图分类号 】 8 4 2 R 3 3 【 R 1. ; 7 8 4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09 6 1( 0 0 0 ~ 39 0 10 — 8 7 2 1 )6 0 6 — 3
CT n i g rm a y c o dr s r o a n h i o rl to t t lg LiJ n LiYa g a g Li li uS a y .CT Dii i f d n sofp i r h n o a c m sa d t erc r eai n wih pahoo y u , o u n , u Ya ,Ni h o u v—
S v n e n p t n swi u g c ly a d p t o o ia l r v d P d r n l i c n .T l e p te t n e e ta d to a o ta t e e t e a i t t s r i al n a h l g c l p o e CS un e we tp a n CT s a s we v ai n s u d r n d iin l c n r s — e h y w e ha c d CT c n .C fn i g f a l p te t r er s c ie y a ay e n o a e t a h l g c f d ng .Re u t n ne s a s T i d n s o l a in s we e r to pe tv l n z d a d c mp r d wi p t o o i i i s l h n s ls Amo g 7 n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