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素质检测(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综合素质检测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绯.红(fēi) 洨.河(X iáo) 虐.待(nǜâ) 深恶.痛绝(â)

B. 禁锢.(gù) 馈.赠(kuì) 讪.笑(shàn) 惟妙惟肖.(xiào)

C. 不逊.(xùn) 炽.热(z hì) 壬戌.(xū) 颔.首低眉(hàn)

D. 滞.留(zhì) 藻.荇(zǎo) 徘徊.(huí) 诚惶.诚恐(huán 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围追堵截无精打采毛骨耸然迥然不同

B. 令人销魂重峦叠嶂惟妙惟肖束手无测

C.大庭广众销声匿迹穷困潦倒一筹莫展

D. 弄巧成绌见异思迁适得其反眼花缭乱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能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关键在于党政领导干部要廉洁奉公。

B.随着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的减小,小学入学儿童数量每年按逐渐减少的趋势发展。

C.全市教育系统深入持久开展“学雷锋,见行动”,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

D.电力汽车以清洁燃料取代传统汽油,相比传统汽车的内燃汽油发动机动力系统,电动机及其控制器成本更低。

4.默写古诗文名句。(8分)

(1)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2)____________,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3)《使至塞上》中运用比喻来表达诗人惆怅、抑郁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陋室铭》中点题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爱莲说》中表现莲高洁、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5分)

他的一生,从童年时代一直到现在,一幕幕地在他眼前闪过。他这二十四年生活得怎么样?好呢,还是不好?他一年又一年地回顾,像一个铁面无私的法官检查着自己的一生。结果他十分满意,他这辈子过得还挺不错。当然,由于愚蠢,由于年轻,更多的是由于无知,也犯了不少错误。但最主要的一点是,在火热的斗争年代,他没有睡大觉,在夺取政权的残酷搏斗中找到了自己的岗位,而且在革命的红旗上,也有他的几滴鲜血。

(1)这段文字选自名著《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2分)

(2)文段中的“他”是指谁?文段写出了他怎样的心理状态?(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新闻,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记者崔清新、黄小希)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31日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

决定指出,近代以来,为了争取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自由幸福,为了国家繁荣富强,无数的英雄

献出了生命,烈士的功勋彪炳史册,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为了弘扬烈士精神,缅怀烈士功绩,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作出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

(1)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校在“烈士纪念日”准备展开一系列的活动,请你帮助策划两个活动项目。(2分)活动一、向烈士献花圈

活动二、

活动三、

(3)在活动中,假如安排下面两个节目,请你为这两个节目编写串联词。(4分)节目一、二重唱:《我们的幸福生活》

节目二、诗朗诵:《我的“自白”书》《囚歌》《把牢底坐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40分)

(一)阅读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这首诗别具一格地描写了怎样的情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入”字平中见奇,请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比较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11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虎丘①,中秋游者尤盛。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遂使丘壑化为酒场,秽杂可恨。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②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与弱生坐钓月矾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杪⑤而已。

又今年春中,与无际⑥舍侄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⑦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然欲与清景俱往也。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李流芳《游虎丘小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