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国务院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2019)

国务院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2019)

国务院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2019)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9.06.26•【文号】•【施行日期】2019.06.26•【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国务院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就发展文化产业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明确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主要着力点,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李克强总理也多次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文化产业发展相关议题,作出指示批示。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举措和成效文化产业同公益性文化事业相对应,是指以文化为核心内容而进行的创作、生产、传播、展示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活动,涵盖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文化等领域,涉及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电影局)、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等职能部门。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内容上有交叉,在工作上有融合,但不完全重叠,目前在统计上也是分开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扩大,我国文化产业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期。

宣传文化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财政、商务、金融、科技、自然资源等部门抢抓机遇,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我国文化产业总量规模稳步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市场主体持续发展壮大,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优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日趋活跃,重点文化产业门类均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在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巩固和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9年关于市新闻出版产业统计分析报告范文

2019年关于市新闻出版产业统计分析报告范文

关于市新闻出版产业统计分析报告范文20xx年年初,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根据20xx年新闻出版统计数据和20xx年印刷企业年度核验、20xx年度出版物发行单位年度核验的统计数据,对我市新闻出版产业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状况据统计,至20xx年底,市新闻出版行业现有报纸3家、期刊4家;印刷复制企业445家;书刊零售单位148家,音像制品零售、出租单位96家,电子出版物经营单位30家;光盘复制企业1家。

20xx 年全市出版产业总资产约26亿元,年工业总产值24亿元,销售收入约22亿元,利润总额1.3亿元,营业税金及附加0.5亿元,行业增加值7亿元,从业人数万余人。

(一)、印刷企业蓬勃发展我市高度重视出版产业发展,始终把出版产业的发展放在文化产业的支柱地位予以重视。

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市经济建设中心,重点扶持,科学发展,在引进人才、建设用地、信贷支持等方面,为印刷企业发展提供了宽松环境,新闻出版部门坚持依法审批和合理引导、依法管理、主动服务,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一批设备先进、工艺水平高、管理科学的大、中型印刷企业脱颖而出。

蓝剑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印刷企业排名中名列前茅,年排名第56位。

年,我市印刷企业年印刷总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印刷企业有9家,全部为包装装潢印刷企业。

近年来,我市确定把发展出版产业的工作重点放在发展包装装潢印刷产业上。

我们采取有力措施:一是推动印刷产业园区建设。

以各县(市、区)中心城市工业园区为主阵地,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相对集中、功能互补的印刷产业发展格局。

二是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扩大规模,提升档次,把业务扩大到区域之外,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三是严把审批关。

新设立的印刷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印刷业经营者资格条件暂行规定》,达不到规定条件的坚决不予审批,严格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避免企业恶性竞争。

步入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数字出版——2019—2020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步入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数字出版——2019—2020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步入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数字出版 ——2019—2020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课题组摘要:2019年以来,伴随国家大数据、网络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日益完善,网络强国根基持续夯实;国家和相关部门多措并举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为数字出版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数字经济持续强劲,潜力和活力进一步凸显,以数字出版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业态发展潜力持续向好;5G商用进程加快,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应用场景加速落地,数字内容供给持续优化,价值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升级,出版业融合发展持续迈向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数字出版 5G 高质量 融合发展中图分类号:G231一、中国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分析2019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年收入规模超过9800亿元。

(一) 整体收入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988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1.16%。

其中,互联网期刊收入达23.08亿元,电子书达58亿元,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达8亿元,博客类应用达117. 7亿元,在线音乐达124亿元,网络动漫达171亿元,移动出版(移动阅读、移动音乐、移动游戏等)达2314.82亿元,网络游戏达713.83亿元,在线教育达2010亿元,互联网广告达4341亿元。

具体收入比例情况见图1。

(二)传统书报刊数字化收入占比增幅仍呈下降态势2019年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89.08亿元,相比2018年的85.68亿元,增长幅度为4.0%,高于2018年3.6%的增长幅度,在数字出版年度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为0.9%,相较于2018年的1.03%、2017年的1.17%和2016年的1.54%来说,处于持续下降态势。

(三)新兴板块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19年,移动出版收入规模为2314.82亿元,在线教育收入规模为2010亿元,网络动漫收入规模为171亿元,三者占数字出版收入规模的比例为45.50%,高于2018年的42.23%。

中国文联出版社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中国文联出版社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中国文联出版社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中国文联出版社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中国文联出版社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出版业资质一般纳税人产品服务书出版;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

(依法须经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传媒业财务状况分析报告(3篇)

传媒业财务状况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的崛起,传媒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传媒业作为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传播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传媒业的整体财务状况入手,分析其盈利模式、经营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传媒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传媒业财务状况概述1. 传媒业市场规模近年来,我国传媒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传媒市场。

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传媒业总规模达到3.2万亿元,同比增长7.6%。

其中,传统媒体市场规模约为2.5万亿元,新媒体市场规模约为7000亿元。

2. 传媒业盈利能力传媒业盈利能力在近年来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根据我国传媒上市公司年报数据,2019年传媒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3%,较2018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其中,广告收入、版权收入和订阅收入是传媒业的主要盈利来源。

三、传媒业财务状况分析1. 盈利模式分析(1)广告收入广告收入是传媒业最主要的盈利模式。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广告收入占比逐年上升。

然而,广告市场竞争激烈,广告收入增长速度放缓。

为应对这一挑战,传媒企业需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广告质量,拓展广告渠道。

(2)版权收入版权收入是传媒业的重要盈利来源。

随着版权意识的提高,版权收入在传媒业中的比重逐年上升。

然而,版权收入受限于版权产业链的完整性,盈利能力有待提高。

(3)订阅收入订阅收入是传媒业的重要盈利模式之一。

近年来,随着付费阅读的兴起,订阅收入增长迅速。

然而,订阅市场竞争激烈,订阅收入增长空间有限。

2. 经营状况分析(1)资产规模传媒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我国传媒业总资产达到6.5万亿元,同比增长8.5%。

其中,传统媒体资产规模约为4.8万亿元,新媒体资产规模约为1.7万亿元。

(2)负债状况传媒业负债状况较为稳定,2019年我国传媒业负债总额为2.3万亿元,同比增长6.5%。

出版行业财务分析报告(3篇)

出版行业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版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通过对我国出版行业财务状况的分析,旨在揭示出版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行业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出版行业概况出版行业是指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通过编辑、制作、发行等活动,为社会提供精神文化产品的行业。

我国出版行业主要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电子出版物等子行业。

三、出版行业财务分析(一)收入分析1. 图书收入近年来,我国图书市场持续增长,收入逐年上升。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图书市场收入达到1025亿元,同比增长8.5%。

其中,少儿类、教育类、生活类图书收入增长较快。

2. 期刊收入期刊收入在出版行业中占比相对较小,但近年来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2019年,我国期刊市场收入约为230亿元,同比增长5.2%。

3. 报纸收入随着互联网、移动端等新媒体的崛起,报纸行业收入持续下滑。

2019年,我国报纸市场收入约为530亿元,同比下降5.2%。

4. 电子出版物收入电子出版物收入在近年来迅速增长,成为出版行业新的增长点。

2019年,我国电子出版物市场收入达到150亿元,同比增长20%。

(二)成本分析1. 人力成本人力成本是出版行业的主要成本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才竞争加剧,人力成本逐年上升。

2019年,我国出版行业人力成本约为300亿元,同比增长8.5%。

2. 物料成本物料成本主要包括纸张、印刷、装订等。

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料成本逐年上升。

2019年,我国出版行业物料成本约为200亿元,同比增长5%。

3. 销售成本销售成本主要包括广告、促销、渠道建设等。

近年来,销售成本逐年上升,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加剧。

2019年,我国出版行业销售成本约为100亿元,同比增长10%。

(三)利润分析1. 总体利润2019年,我国出版行业实现利润总额约为120亿元,同比增长6.5%。

其中,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等子行业利润均实现增长。

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报告

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报告

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报告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行业现状、趋势、挑战和机遇的探讨,以及对相关政策的解读和展望,希望为相关从业者和政府决策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行业现状新闻出版产业是信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新闻报道、图书出版、期刊发行等多种功能。

目前,我国新闻出版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1.1 产业规模扩大近年来,我国新闻出版业规模不断扩大,各类出版物数量和发行量逐年增加。

据统计,2019年我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值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XX%。

这一数据表明,新闻出版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1.2 多元化业态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和数字化浪潮的兴起,新闻出版产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网络媒体、电子书籍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丰富了行业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

新媒体平台的崛起,也为新闻出版业的创新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发展趋势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是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化的阅读方式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因此,新闻出版机构应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的模式和路径,提供更加便捷的阅读体验。

2.2 合作共赢新闻出版产业涵盖了多个环节,涉及到作者、出版商、发行商等多方利益相关者。

为了实现良性发展,各方应加强合作,形成合力。

例如,出版商和作者之间可以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2.3 内容创新内容是新闻出版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新闻出版机构应及时捕捉市场脉搏,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创新。

例如,结合时事热点推出相关报道和专题,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内容服务。

三、挑战与机遇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既面临着挑战,也蕴含着机遇。

3.1 挑战:版权保护问题数字化时代,版权保护问题成为了新闻出版产业的重大挑战。

盗版、侵权等问题屡禁不止,给行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一纸风行到一端在手——《华西都市报》的转型探析

一纸风行到一端在手——《华西都市报》的转型探析

502021年第7期总第385期VIEW ON PUBLISHING一纸风行到一端在手——《华西都市报》的转型探析文/刘洁作为机关党报市场化探索的衍生物,都市报以其贴近百姓生活、报道社会热点为优势,以地域性市民服务为主要特色,在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经历了繁荣时代。

1995年,《华西都市报》创刊,作为当时的“新媒体”,《华西都市报》把受众群体定位于普通市民圈层,强化“为市民服务的办报”的特色,坚定“市民新闻报”的定位,加强报端与读者的实时互动,开辟了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一时间成为风靡全国的报纸。

随后,各地都市报纷纷涌现。

由此,都市报逐步完成了中国报业市场化道路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的繁荣发展,媒介生态环境发生巨变,且受众的阅读习惯开始迁移,“读屏”日益取代传统纸媒阅读,融媒体转型成为关乎都市报生存发展的关键性命题。

在媒介融合与媒体转型中,从《华西都市报》到破茧重生的封面传媒,为都市报在互联网浪潮中转轨新型主流媒体起到了启发作用。

一、融媒体时代都市报所面临的挑战都市报的兴起、繁荣、衰退与媒介环境变化息息相关。

伴随移动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介资源、媒介技术、竞争方式、受众需求发生巨变,“屏端”日益取代“纸端”,轻量新闻视频愈发比文字报道更具吸引力,纸媒都市报不可逆转地面临严峻挑战。

1.生存空间收缩发行量与广告营收是都市报生存发展的根本,更是其内容水平、市场占有率、经济效益与业界影响力的直接体现。

20世纪90年代末,在浩浩荡荡的城市化进程环境下,都市报凭借当时的潮流纸媒风口,精准填补了不断激增的市民阶层的信息需求。

《华西都市报》创刊仅一年就以月均1万份的发行增长速度震惊中国报业,截至1997年,《华西都市报》仅创刊两年便取得总发行量超50万份、年广告营收过亿的惊人成绩,《华西都市报》逐渐以行业巨头地位驰骋西南都市报业。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民数量及网络新闻用户数量激增。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高达9.40亿,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7.25亿,占网民整体的77.1%[1],新闻阅读载体大规模迁移到“网端”,海量、迅猛、多元的实时交互资讯更加催生了“机不离手”的大众常态。

中国新闻出版行业经营、单位数量及就业人员情况

中国新闻出版行业经营、单位数量及就业人员情况

中国新闻出版行业经营、单位数量及就业人员情况新闻出版即具有公益性同时又具有产业性,其传播的内容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运作的过程具有商业经营属性。

2019年,我国新闻出版行业坚持创新发展,深化改革,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国人民提供优质的文化供给。

1、新闻出版行业经济总量规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为18896.1亿元,同比增长 1.1%;资产总额为24106.90亿元,同比增长 2.96%;利润总额为1268.03亿元,同比下降2.16%;所有者权益(净资产)为12156.218亿元,同比增长2.96%。

从细分收入来看,2019年我国图书出版营业收入为989.65亿元,同比增长5.59%;印刷复制营业收入13802.63亿元,同比增长0.55%;报纸出版收入576.10亿元,同比增长0.03%;出版物发行营业收入3196.54亿元,同比增长2.57%。

从地区收入来看,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福建、四川、安徽和江西营业收入排名前十。

合计收入达14247.1亿元,占行业营业收入比重达75.40%。

2、出版物情况《2021-2027年中国新闻出版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共出版了450.70亿册(份、盒、张),同比下降 3.1%。

其中,出版图书106.0亿册(张),占比23.51%;出版期刊21.9亿册,占比4.86%;出版报纸317.6亿份,占比70.47%;出版音像制品2.3亿盒(张),占比0.51;电子出版物2.9亿张,占比0.65%。

3、新闻出版单位数量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新闻出版单位数量有所增加。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新闻出版单位共240168家,同比增长3.57%。

其中,法人单位142152家,占比59.19%;非法人单位8967家,占比3.73%;个体经营户89049家,占比37.08%。

《2018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发布

《2018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发布

PRINTING FIELD 2019.05《2018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发布2019年1-6月国内印刷装备器材进出口简报发布国家新闻出版署日前发布《2018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2018年,新闻出版产业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和经济规模稳步提升,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8 687.5亿元,较2017年增长3.1%,拥有资产总额23 414.2亿元,增长5.6%。

其中,2018年,印刷复制(包括出版物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其他印刷品印刷、专项印刷、印刷物资供销和复制)实现营业收入13 727.56亿元,较2017年增长4.34%;利润总额835.23亿元,降低1.74%。

出版物印刷营业收入1 711.51亿元,增长2.46%;利润总额110.12亿元,降低6.35%。

包装装2019年1-6月,国内印刷装备器材进口11.52亿美元(同比下降7.3%)、出口15.03亿美元(同比增长9.6%)。

2019年1-6月,印刷装备进口9.46亿美元,同比下降7.2%。

其中,印前设备进口2 472万美元、印刷设备进口8.38亿美元、印后设备进口8 298万美元。

2019年1-6月,国内印刷器材进口2.06亿美元,同比下降7.7%。

其中,印刷油墨进口1.28亿美元、喷墨墨水进口6 085万美元、胶印版材进口294万美潢印刷营业收入10 686.45亿元,增长5.05%;利润总额637.09亿元,降低0.16%。

其他印刷品营业收入1 120.75亿元,增长2.29%;利润总额87.95亿元,降低5.63%。

2018年,全国出版物印刷企业共有8923家,与上年相比增长1.94%;职工年末平均人数42.98万人,与上年相比降低4.85%。

2018年,图书、报纸、期刊及其他印刷品黑白印刷产量27 760.33万令,彩色印刷产量116 387.94万对开色令。

印刷用纸量(包含平版纸和卷筒纸)55 951.23万令。

2019新闻出版产业增长乏力利润持续下滑

2019新闻出版产业增长乏力利润持续下滑

观察 Observation2019新闻出版产业増长乏力 利润持续下滑文丨本刊记者王森2020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 署正式发布《2019年新闻出版产业 分析报告》。

这是自2010年以来, 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第11次系统公布 产业年度数据。

由此可以看出,新 闻出版产业的年度分析报告已形成 固定的发布体例,这为行业人士及 时、真实了解新闻出版业发展状况 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而印刷业在 新闻出版各个板块中的地位、影响 与发展脉络,也可据此研读。

收入增长幅度呈现逐渐下滑趋势, 由2017年的4.5%,下降到2019年的1.1%;而利润总额则连续两年出现 负增长,见表1。

表1 2017 ~ 2013年全国新闻出版产业营收与利润增长情况营业收入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亿元)(96)(亿元)(%)2017 年18119.2 4.51344.3 2.72018 年18687.5 3.11296.1-3.62019 年18896.11.11268.0-2.2新闻出版产业总量规模2019年,全国出版、印刷和 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人18896.1亿 元,较2018年增长1.1%;利润总额 1268.0亿元,降低2.2%;拥有资 产总额24106.9亿元,增长3.0%; 所有者权益(净资产)12156.2亿 元,增长3.0%。

2019年,全国新闻 出版产业面临营业收人微增、利润 下滑的现状,见图1。

从近3年全国新闻出版产业营 业收入和利润增长情况来看,营业19000180001400013000120001100010000^■营业收入(亿元)___增长率(%)图1 2017 ~2〇19年全国新闻出版产业营业收入增长情况1全面报道印刷出版包装行业最新技术与动态《印刷技术》订阅热线:************2021/2 P rinting Manager 印刷经理人45Observation 观察表2 2〇19年全国新闻出版产业规模结构与利润结构分析营业收入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利润率2019年2018年2019年2018年2019年数值(亿元}年度增长{%)占比(%)数值(亿元)年度增长(%)占比(%)数值転)年度增长[%)占比(%)数值(亿元}年度增长(%)占比(%)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图书出版989.65 5.59 5.24937.3 6.56 5.02157.0411.1512.38141.28 2.7610.9015.87期刊出版199.760.18 1.06199.41 1.46 1.0729.9311.63 2.3626.81-2.01 2.0714.98报纸出版576.100.03 3.05575.95-0.40 3.0838.1715.79 3.0132.96-12.20 2.54 6.63音像制品出版29.43-2.220.16i______________30.10 6.1410.16 3.49-6.530.28; 3.73 3.900.2911.86电子出版物出版16.508.560.09—15.20 1.670.08 2.51-10.330.20' 2.80 3.320.2215.21印刷复制13802.630.5573.04丨13727.56* 4.4373.46774.12-7.3261 .05835.23-1.7464.44 5.61出版物发行3196.54 2.5716.923116.28-1.9916.68260.04 3.7120.51250.74-11.5119.358.14出版物进出口85.53-0.150.4585.660.250.46 2.758.340.22 2.5014.400.19 3.22新闻出版产业规模结构分析近2万亿元的营业收入由谁贡 献?哪些产业板块贡献更大、增长更快?请参考表2。

国家基金引领出版社高质量发展——以广东科技出版社为例

国家基金引领出版社高质量发展——以广东科技出版社为例

DOI :10.19299/ki.42-1837/C.2021.02.0152021年第2期总第184期·领导力论坛·THE FORUM OF LEADERSHIP SCIENCE一、出版社高质量发展需求分析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逐步落实,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出版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宏观政策层面看,2018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着力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出版体制机制;同年12月,中宣部印发了《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启了新时代出版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实践,强调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出版导向、价值取向,聚焦内容生产,鼓励多出精品,提高出版质量。

从行业发展内在需求层面看,2009年全国共出版新版图书16.8万种,2019年共出版新版图书22.5万种,年出版新书品种增幅超30%[1-2],推出更多优质内容、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已成为当代中国出版行业义不容辞的使命。

同时,随着书号调控政策的不断深入,高质量发展成为出版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3]。

出版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无疑是摆在所有出版从业人员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国家出版基金在推动出版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出精品、树品牌等国家基金引领出版社高质量发展——以广东科技出版社为例刘耕李秋云摘要:随着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调整,出版业面临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向,如何突破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出版单位亟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国家出版基金影响广、平台大,申报、评审及结项验收时高标准、严要求的特点显著,基金在引领出版高质量发展、推动精品生产方面责无旁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知识服务外延不断扩大,包括在线课程、在线阅读、音频节目、信息服务等,用户规模继续扩大。

同时,2019年知识付费行业风力衰减,风口红利越来越少,用户购买课程后打开率下降,完课率下降,复购率下降。

再加上线上课程严重同质化,一些急功近利快速开发的产品,远远满足不了用户需求。

另外,知识付费产品也越来越看中各个平台入口,比如小鹅通、荔枝微课、千聊、抖音直播等第三方知识分发服务平台为知识付费导流导用户,保持着知识IP的热度。

传统出版行业也在利用各个平台搭建自己的传播渠道。

传统出版行业的知识服务越来越互联网化,传统行业内容高质量、服务细分领域精准,再加上技术开发成本低的小程序等,为传统行业弯道超车提供了新一轮机会。

同时,报告还指出,2019年是图书电商平台加速竞争、内部重构的一年,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直播等表现形式,将商品的体验感传递给消费者的一种场景式的内容电商悄然生长壮大。

如今日头条,在与淘宝联盟、京东深度合作,抖音可以直接链接淘宝店铺的同时,也布局自己的电商产品放心购、值点APP等。

用户获取知识、内容、信息不再仅仅是从网络上购买一本书,而是需要更多的场景化服务,比如如何阅读这本书、如何更方便阅读这本书、如何从更多角度理解这本书。

报告认为,2019年,国民阅读习惯的改变,推动了整个图书市场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变,数字阅读已成为主流阅读方式。

随着5G商用牌照的发放,VR、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数字阅读的应用场景和用户体验将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提升。

2019年,出版机构积极入驻今日头条、抖音、趣头条,有的还开发了小程序产品,拓宽传播渠道,延伸服务功能,加强产品运营。

在微信和抖音号传播方面,民营文化公司比国有出版机构表现突出,期刊品牌的融媒体传播效果明显。

大会期间还举办了“知识付费与数字阅读”“互联网产品与营销”两个分论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