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媒介数字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媒介数字化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达到以下目标:
1、了解高新科技与数字化时代的特征;
2、了解信息高科技对大众传播的冲击,以及信息高科技对传播理论的影响。
第一节数字时代的媒介
一、何为数字媒介
数字媒介简而言之就是以数字化形式(0和1为最基本的符号)传递信息的媒介。
计算机网络、软磁盘、光盘、数字电话等都属于数字媒介。
数字媒介不仅具有即时性、参与性这两个电子媒介的特征,而且还具有容量大、多种媒体综合运用、交互性强等特征。
互联网(internet)是现阶段数字媒介的一个很好的代表。
四通八达的互联网使人们处于“地球村”之中,时空的界限模糊了,信息的传递更为迅速(理论上能达到光速)、方便,信息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种媒体),选择和阅读信息的方式更加符合人的逻辑(超媒体的运用),人们对信息的发布和选择更加自由。
互联网和其他数字媒介一起,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的生活。
在家办公、远程教育、网上购物和休闲、家庭医疗等网络带来的新概念,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向我们每一个人,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甚至文化。
应该说,这一切的改变是数字媒介与其他数字化产品(或者说是整个数字技术及相关技术的应用)的共同发展带来的。
媒介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伴侣”,因而媒介的数字化带给我们的冲击是更大和更深刻的。
现在,数字媒介尚未完全取代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介,但它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覆盖了各种传统媒介的功能,并有所超越:网络版的图书、报刊已相当普及,它们具有价格低廉(往往还是免费的)、易更新等优点,并采用了多媒体及超媒体的形式,比纸质书刊更具有吸引力;广播、电视、电影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趋势也是势不可挡,人们消费时拥有更大的选择的自由和空间,不必受传统节目定时顺序播放的限制。
数字媒介无疑已对传统媒介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但在现阶段及较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数字媒介与传统媒介之间仍是一种竞争而又互为补充的关系。
不同国家、地区及不同社会阶层经济条件及偏好的不同,数字媒介目前的一些弱点,都使传统媒介在数字媒介来势凶猛的进攻之下,还能守住自己的一片领地。
然而,随着数字媒介和各种数字化设备的连接与融合,各种数字产品的性能价格比的提高,以及人们经济水平的普遍提高,崭新面目的数字媒介将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
这种趋势是势不可挡的。
二、数字媒介的特点
理解数字媒介,不能将之孤立于整个媒介体系及其发展史之外,也不能忘记数字媒介自身的发展趋势。
与传统媒介相比,数字媒介的历史还很短。
理解数字媒介更重要的是展望未来。
数字媒介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一是人性化和智能化。
这是指数字媒介的界面将更为人性化,数字媒介本身也将具有某种智能,能更好地领悟人的指令和要求,从而作出反应,人与之“相
处”时,更像是和一位助手或朋友交流。
目前的一些多媒体节目已经初步具有了某种智能,如使用智能代理人(intelligent agent)的多媒体节目。
二是形式的多样化。
数字媒介将根据人需求的多样性而具有多姿多彩的形式。
便携式数字信息阅读装置会更加小型化,变得小、薄而轻,可以是数字眼镜架在鼻梁上,或是数字手表戴在手腕上,甚至是数字耳环戴在耳朵上,它们能通过卫星与网络相连;而某些数字媒介则会向大型化方向发展,以取得更逼真的视觉效果、更强的震撼力冲击力,如布满整面墙甚至所有墙的显示屏幕。
三是相关产品及服务的价格的下降。
数字媒介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发展,正是因为存在着巨大的对数字媒介的需求。
数字媒介的用户快速增长,使CD-ROM 等数字媒介的市场扩大、销量上升,也为电子商务等带来商机,从而推动了网络及相关软件的发展。
数字媒介的用户增加还意味着信息源的扩大,这对于网络的建设是相当关键的。
如果价格高昂,数字媒介的使用者数量将会很有限,这会使数字媒介自身的发展失去原动力。
数字媒介相关产品及服务的价格的下降是必需的,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也将是必然的。
四是与其他数字化设备之间的连接、协作与融合。
数字媒介是我们数字化生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数字化设备共同组成了我们的数字化空间。
数字媒介与其他数字化设备之间的连接、协作与融合可以说是必然的,因为这能方便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并且在技术上也是可行的。
五是回归自然。
人向往自然而自由地生活。
发展科学技术为的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但人常常同时就失去了自然和自由的生存状态。
回归自然也许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的最内在的渴望。
有学者预言,在下一个千年,媒体、超媒体的将来,很可能从某种新的、激动人心的、特殊的技术,转化为像一个人在森林里散步,或在大街上行走的自然的感觉。
数字媒介的人性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也属于使人回归自然的一种努力,因为你与一种这样的媒介接触时会少一些与冷冰冰的机器接触的感觉,而更像是与一个人相处。
现代信息技术的奠基人之一,美国贝尔实验室专家克劳德·香农曾说:“我幻想有那么一天,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就如同狗与人类的关系一样,到那时,我将欢呼喝彩!”在香农眼里,机器的智能化就是回归自然的一部分。
回归自然还有别的方面,比如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就会对人回归自然的进程有所帮助。
将来,当人处在虚拟的现实中时,会感觉到与身临其境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三、媒介功能的变化
在我国,数字媒介有力地推动了媒介的产业化发展。
中国在改革,也在走向信息化,但中国的信息化与西方的信息社会还有所不同,西方社会中出现的所谓的信息社会是在工业化社会化以后出现的社会形态。
而中国的信息化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时进行,电视的普及和新媒介的普及一齐导入,这种情况是至今为止的信息社会研究或传播媒介研究没有涉及的范例。
有学者称这种特殊的社会形态称之为“转型期信息社会”,也有学者称之为“准信息社会”。
我们从对有线电视在中国的普及、发展过程的分析中,可以证实数字媒介对社会信息传播结构变革的影响。
在这种社会转型时期,媒介的利用者也在从原来的“大众”向市场经济时代的“消费者”转变。
特别是人们媒介利用行为的整体性变化,例如,细分化和两极化
现象对社会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这种媒介利用行为的变化和媒介产业化的变化,也会影响和推进社会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由于媒介利用行为的细分化,导致了社会化的媒介利用与媒介社会功能的分化,这种分化表现为社会传播的两极分化。
比如,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出现了这种现象。
一方面传播集中于企业、政府等社会组织之间;另一方面,传播集中于个人、家庭、小团体等人际传播之间。
前者是生产、管理的传播,后者是消费、娱乐的传播。
日本学者林近曾提出,这种社会性的传播分化,正是传统社会瓦解、现代社会开始的标志。
这种分化正是形成新的社会网络的重要过程。
现代社会中的新媒介,往往能够把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很好地统一在一起。
比如说因特网上的网站、网页是大众传播,而电子信箱则是人际传播。
有线电视节目和播放的频道是大众传播,而双方选择和点播节目则是人际传播。
这种传播的既分化又融合的现象,也是新媒介的一个重要特征。
未来的信息化社会将导致社会信息传播体系的重新构造。
四、数字媒介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基于媒介变革的种种特征,随着各种新媒介的相继问世和普及,社会相对稳定的传播结构和大众传播体制正面临着严重挑战。
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我们对媒介变革所引发的变化的研究,是这样一种结构:媒介变革——导致人们的利用、接受与评价等信息行为的变化——导致社会整体的调整与变革。
1、社会传播方式的变化
信息流动多样化,利用者对信息处理的选择扩大了;信息流量的增大,有可能引起利用者的信息消化不良;信息流动的即时化,视听者与报道的过程同步进行;信息流动时间、空间控制自由;信息流动双方向化。
传统的大众媒介提供的是经过处理的“成品信息”,媒介变革后提供的信息是原材料或半成品,要通过自己的信息处理选择才能使用。
过去政府历来强调,媒介是联系执政党、政府和群众的桥梁、纽带,但实践中总是偏重于“上情下达”,而忽视“下情上达”。
这种局面,既是民主机制滞后所造成,反过来又进一步弱化了民主机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媒介变革对此有明显改进。
媒介除了守望、监督功能之外,理应发挥又一重要作用——社会协调功能。
这方面最有成效的媒介,既不是报纸也不是电视,而是广播的现场直播和热线电话的谈话类节目。
这种媒介变革导致了社会信息传播的“垂直型单方向结构”向“多渠道型双方向结构”的转变。
这种转变也改变了原来从传播者到受众传播模式,变成从媒介环境与利用者的传播模式。
2、媒介利用者由受动变为主动
这种由于信息传播形态的变化,使信息利用者的能动性增加了,成为能动的利用者,而不是被动的受众。
信息的供应和选择不再主要控制在信息提供者手里;新媒介还能使受传者被动分享信息变为主动索取信息,即实现“用户驱动式”传播,并将在信息传播系统中逐渐占主导地位;媒介变革将使人类既有的人际传播、团体传播、大众传播三种泾渭分明的基本传播方式正向兼容方向发展,归于一统;有的新媒介既可像传统大众媒介一样进行由点到面的信息传播,同时也能实现由点到点的个体化人际信息传播。
3、媒介间的界限模糊化
传统媒介分类之间的明显差别将被打破而实现媒介融合。
新媒介将使信息传播更具高速、高质、超量、多样化和范围广的特征;一种媒介和另一种媒介之间的区别对受众来说,现在变得更难分辨出来了,并日渐模糊。
尽管如此,那些不仅机构上根深蒂固,而且受众也熟悉的理解上、目的上以及价值上的差异继续存在。
属于“大众媒介”机构的传播活动的不同部门,曾经一度能够方便地辨别和分别地描述,由于媒介变革和传播组织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实际上,媒介变革呈现出一种既“集中”又“分化”呈两个方向加速发展的趋势。
看起来前后矛盾,但实际上集中所指的主要是媒介技术的融合,而分化主要指多媒介化、多频道化和传播的多渠道化。
例如,电影可以通过电影院、电视录像、无线或有线电视,甚至计算机网络播放。
4、传播的双方向性
数字媒介突破了以往大众传播单向信息传播的模式,能使信息传播同时具有双向传递的特性。
新媒介将使任何人都有可能参与由点到面的大众传播系统中来,从而实现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无差别化,亦即实现信息的真正双向沟通传播。
在媒介变革中,与媒介融合并列的另一大特征就是双方向性。
双方向性包括多方面性的内容,双方向实施的场所(是家庭还是公共场所),双方向信息的形态(声音、影象、数据),双方向的内容(信息、信息处理服务、点播节目、反映意见)等。
这当中特别是相对大众媒介的单方向性来说,双方向性使受众在公众参与节目中,从受信者的地位转换为发信者,在市民阶层的媒介变革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未来的信息社会里,当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机会和能力通过新媒介各取所需地享受高度信息沟通的现代化信息服务时,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都将发生巨大改观,会更加快捷、便利和丰富多彩;但同时,随着人们对信息网络依存性的增强,人与社会受制于信息网络控制及其发生危险事故时的脆弱性也将增大,甚至可能发生人力无法挽救的灾难。
第二节媒介变革与现代社会
数字媒介是一种文化现象,媒介不仅传播文化,更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对社会文化、人类生活方式等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
当代社会,数字媒介的影响已深深地渗透到社会的每一方面,它不仅对政治、经济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影响着文化、教育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人们通过网络,可以接受教育、医疗,也可以进行娱乐、购物等,人们在享受数字媒介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增加了对媒介的依赖和对信息的需求,这种依赖与需求将成为数字媒介的推动力量。
一、数字媒介与文化观念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来看,数字媒介会导致现代社会人们价值观念和社会理念等方面发生重大改变。
比如,在工业社会里,人们所追求的是自由、平等、合理。
而在信息时代,人们受到后现代主义、后资本主义思潮的冲击,越来越追求福利、享受和精神方面的东西,社会的理念就是服务、消费、沟通、福利。
这就要求社会为公众提供各方面的便利,数字媒介也必须为做到这一点提供可能。
在现今时代,媒介和媒介网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的活动更加个性化。
也就是说,信息交换除了在社会之间、群体之间进行外,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换日益增加,甚至成为主流。
尼葛洛庞帝在他的《数字化生存》中提出“我就是我”的口号,即个人不再是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平均值,突出了个性,从而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这样,原来的那种大众传播式的信息交流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他们需要的是一种非群体化的媒介进行传播。
这正是数字媒介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二、数字媒介与现代教育
现在教育的概念已不再仅仅限于学校和课程的教育,媒介和网络也成为新型的大学。
所有学生都可能享用最好学校的教师和课程,而毋须考虑地理、距离、财力或残疾的限制。
建立一个为大多数公众提供更好服务的、更加有效的远程教育系统是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的重要任务之一。
利用因特网和电视进行教育的特点是,受教育者的受教育场所在家庭,是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时间是自由时间,不受空间限制,受教育者既可有固定目标,选择某些节目长期定时收看,亦可随机浏览。
人们从广播电视中获得的信息、知识、技能,日积月累,有利于造就贯通多种门类的综合型人才,更可贵的是,受教育者获得新知识、新选择、新信息的时效大为加快,这有利于人们知识更新的同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数字媒介与文化多样化
广播电视的出现,结束了印刷媒介统治文化传播的历史,开辟了电子传播的时代。
庞大的广播电视传播和由它造成的不受阅读能力限制的亿万受众群体的出现,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如今即使是一般人难以有机会亲自参与的伟大历史事件, 也能通过广播电视生动地展现在每一个普通人面前。
人类文化成果不再是少数人专有的精神财富,电视使它为一切人共享。
随着有线电视的发展,将有几十个、上百个频道供你选择,而且还有各种特殊的多媒体欣赏效果。
电视以自己特有的魅力,向亿万民众提供艺术欣赏和娱乐。
过去人们欣赏戏剧、电影、曲艺、歌舞都得到剧场去,到影院去,而今这一切都可以电视化了,人们舒舒服服坐在家里只需举手之劳打开接收机就能欣赏。
可以说,数字媒介是人类听觉文化和视觉文化的新发展,是集科学技术、信息传播、文学艺术等文化成果于一身的崭新文化形态。
它潜移默化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乃至人们传统的感知方式和文化心理。
四、数字媒介与政治生活
数字媒介对现代社会政治的影响表现在以几个方面:
1、数字媒介促进着民主化和多元化
从积极的方面说,数字媒介能促进社会的多元化和政治的民主化,受众的选择权和支配权的强化即为明证。
媒介的分化将使社会更加多元。
2、数字媒介改变着政府的职能
一个信息化的政府,不仅能够增强政府与公众的联系,而且也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节约政府开支。
因此,各国的信息化建设都将保证政府以更少的开
支把工作做得更好。
3、数字媒介与政治改革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政治结构的重要变化是:人们政党观念的日益淡薄,社会成员加盟于政党的兴趣日趋减弱,以及包括投票在内的政治行为的反复无常。
西方的一些政治学家和大众传播学研究者认为,这种变化是与多种媒介的发达尤其是电视作用的日益扩大密切相关的。
随着电视新闻成为公众新闻的主要来源,人们每天从电视屏幕上直接见到政治活动的场景和各类政治人物,而不必非通过参加政党活动卷入政治生活。
人们可能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了解种种政治事务,从而作出个人的政治决策。
由此可见,数字媒介的发展最直接地影响着社会信息传播结构及传播方式,更进一步地将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
数字媒介将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飞跃,同时也带来一些困扰人们的社会问题。
五、媒介的控制与自由的张力
任何媒介或新技术终究是人的工具,它能发挥何种作用,最终只能由人来决定。
历史上每一种媒体的出现,从最初的统治者的压制,到后来的利用,都存在着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
同样,以新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为标志的第三次传播革命,也存在着控制问题:究竟谁能成为新媒体的主人?
一方面,数字媒介扩大了自由,促进了民主。
数字媒介为促进社会的民主化做出了贡献。
这在我国较为明显。
比如,加强舆论监督。
在市场化过程中,作为改革和发展的代价之一,各种腐败和不良现象急剧增多,为此,人们越来越寄希望于传媒加大舆论监督力度,以补充行政、法律、社会监督的不足。
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1994年开播)为代表的一批注重揭露性深度报道的批评性节目、栏目应运而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传媒开展舆论监督的密度、广度、深度,是共和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这是新闻界的光荣,媒介的作为。
新闻自由是任何现代国家的最基本标志。
新闻自由的核心是为了保护新闻自由的权利和防止滥用自由的权利。
中国的数字媒介虽然还有许多问题和不足,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20世纪90年代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可以预料,今后的10-20年间的变化会更多更大。
六、数字媒介与现代战争
数字信息技术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性得到了一致的肯定。
美国政府为此投入了巨额资金,硅谷的许多高科技公司承担了“星球大战”计划中关键技术的研究,这个计划的核心是当美国遭受对方的核打击时能够将己方的损失减到最小程度并最大限度地保持反击能力。
在计划中形成防御和反击能力的地面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外太空粒子束武器和激光武器系统以及洲际弹道导弹的运行全都依赖指挥、通信、控制和情报系统(C3I)的有效运转,一旦C3I系统失灵,耗资巨大的武器系统就会像被切除了大脑的人一样成为废物。
“信息战争”的概念最早是美国空军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信息战
是时代的产物,是历史的必然,电子战是实现信息战的主要手段。
信息技术既可民用,也可军用。
用于军事目的,就可导致信息——数字化战场的产生,就可孕育出一种全新的作战方式——信息战。
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让全世界看到了信息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1991年美国及其盟国在“沙漠盾牌”行动开始前的几个星期开展了广泛的情报战役。
又用多种信息系统和电子干扰设备对伊军C3I系统实施软杀伤和硬摧毁,使伊军C3I系统瘫痪,导致通讯联络中断、雷达迷盲,导弹、飞机、高炮的火控系统失灵,甚至在美军的战斗轰炸机将第一枚2000磅重的激光制导炸弹投到巴格达电信大楼顶上40分钟之后,巴格达市才实行灯火管制;在萨达姆宣布撤军以后,伊军一线作战部队甚至还毫无所知,不知道已经撤军了。
有制电磁权,才有制信息权,有制信息权才有制胜权。
多国部队拥有信息方面的绝对优势也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第三节信息社会与媒介
一、信息社会的到来
信息社会的到来经历了几个阶段。
20世纪50-70年代是第一阶段,其主要表现是信息经济的增长和信息产业的崛起;20世纪80年代进入第二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信息的生产与分配成为社会的主导,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大多数人主要从事与信息相关的工作,成为白领阶层。
通俗地说,从农民到工人再到职员,这就是美国人的历史。
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多种新媒介,传统媒介与新媒介逐步融合,形成了面向整个社会的由多种媒体组成的“信息通信网络系统”的过渡。
到20世纪90年代,社会信息化进入第三个阶段,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代表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步入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更多欠发达的国家在这个浪潮推动下,也迈开信息化的步伐。
对信息社会的研究是国际上社会科学的前沿课题,被人形象地称为社会科学领域的高科技问题。
“信息社会”学说,肇始于西方国家经济学和社会学者对未来社会的研究,更具体的说是西方学者对20世纪50代以后的美国社会的研究拉开了这项研究的序幕。
而“信息社会”这个名词的起源,据东西方学者的考证,起源于日本学者梅棹忠夫最早提出的“情报社会”一词。
真正对信息社会作出一个定性概括的则是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
他在1982年发表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一书中,首先用“信息社会”来概括未来社会,并且用大量的信息产业、信息技术的事实来解释和证实它,自此,“信息革命”、“信息社会”等概念不胫而走,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并成为理论上的定式。
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五个方面:(1)信息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
(2)支撑信息社会的是信息科技的高度发达和普及,特别是媒介技术的发展使传播媒介形成了全球化的网络,媒介设备生产和媒介提供的服务构成了信息产业的基础。
(3)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改变了工业化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也打破了传统的国际关系,出现了一个全球化社会。
(4)信息产业的增长改变了劳动就业的结构,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导致社会体系和社会文化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迁。
(5)信息与知识成为重要的社会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