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翻译》
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探析
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探析作者:李海燕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2021年第03期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与任务,对我国民族文化发展、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实施提出了要求。
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合理化开展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只有高质量、高效化执行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才能强化文化体制改革,创建完善的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体系,借助相关的语文翻译工作提升文化发展水平,营造国家民族语言文化继承、推广与使用的良好氛围,促进文化更好地发展。
下文论述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旨在为相关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一、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在法律制度中明确指出各民族都有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还成立了有关的文献翻译、编译的出版机构,如民族出版社、民族语文翻译中心等,并在政治领域提出了关于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彝族、藏族、壮族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文件、语文翻译。
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机关在开展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运用地方通用的文字,可以高效地推广民族语言文字。
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具有各民族之间相互沟通与联系的桥梁作用、纽带作用,能够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的良好发展,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民族语文翻译在文化发展层面也非常重要,尤其是相关工作机构整理翻译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可以收集整理优秀的民族语言文字作品,更好地进行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
对少数民族的重要文献进行翻译,也能够促进文化事业的良好发展,通过民族语文翻译来提升语言文字事业的规范性、标准化程度,拯救少数民族濒危的语言文字,创建相应的数据库系统;合理进行翻译的教育培训,发挥民族语文翻译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除此之外,我国在民族语文翻译的过程中,支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新闻出版机构的发展,能够更好地开发与民族语言文字相互联系的文化产品,保护少数民族的古籍文化资源,对于传承与弘扬我国各民族优秀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具备较高的文化价值。
民族融合文言文翻译
昔者,华夏大地,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风俗各异。
自炎黄子孙,蚩尤之战,始分华夏与蚩尤之地,然中华民族,自古以仁爱为本,崇尚和平,故虽民族繁多,而融合之势,日益加强。
吾辈今日,追溯往昔,可见民族融合之盛事,实为我国历史之大观。
自周公东征,华夏子孙,始开疆拓土,与四方民族,相互交流,互通有无。
是以,周室之世,诸侯并起,而诸侯之间,虽时有争斗,然民族融合之大局,始终未变。
秦皇汉武,一统天下,更将民族融合推向高潮。
秦皇灭六国,开疆拓土,令华夏子孙,遍布九州。
汉武开疆拓土,更将民族融合推向极致。
汉武帝时期,西域诸国,纷纷归附,匈奴、鲜卑等北方民族,亦逐渐融入华夏族。
自此,我国民族融合,已成定局。
唐宋之际,民族融合更是达到空前之盛。
唐朝,民族众多,风俗各异,而唐太宗、武则天等君主,皆以开明之策,接纳各族,使民族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宋朝,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文化现象。
南宋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如金、元等,虽曾一度威胁华夏,然最终皆被汉族同化,民族融合之盛,可见一斑。
明清之际,民族融合之势,愈发明显。
明朝,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逐渐融入汉族。
清朝,满族入主中原,虽然初期,民族矛盾尖锐,然康熙、乾隆等君主,以宽容之策,化解民族矛盾,使民族融合,得以继续。
今者,我国民族融合,已达空前之盛。
五十六个民族,如同一家,共同缔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
民族融合,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更为世界民族大融合,提供了宝贵经验。
然而,民族融合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历史与现实,皆证明民族融合,需要智慧和勇气。
吾辈当以史为鉴,发扬中华民族团结互助、兼容并蓄的传统美德,共同推进民族融合之大业。
夫民族融合,乃国家强盛之基石。
吾辈当珍惜来之不易之民族融合成果,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愿我国民族融合之盛事,永续不断,光照千秋!译文:昔日,我国华夏大地,疆域辽阔,民族众多,风俗各异。
自炎黄子孙,蚩尤之战,始分华夏与蚩尤之地,然而中华民族,自古以仁爱为本,崇尚和平,故虽民族繁多,而融合之势,日益加强。
元代回鹘文文献整理中的人名翻译问题
元代回鹘文文献整理中的人名翻译问题
赵洁洁
【期刊名称】《民族翻译》
【年(卷),期】2022()5
【摘要】以世俗文书、石窟题记、佛经及碑刻为主的元代回鹘文文献中包含大量人名信息,双名形式最为普遍,且受到其他民族语言的影响。
关于如何翻译回鹘语人名,学界尚无共识;依据现代汉字音对人名加以音译的方式失于严谨。
元代汉文史籍记载了用汉字译写少数民族语言的人名,故将回鹘文文献中的人名与汉文史料中的译名对勘,并总结语音对应关系,以此进行人名翻译。
【总页数】9页(P36-44)
【作者】赵洁洁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211.4
【相关文献】
1.互文视域下《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的人名翻译
2.回鹘文《金光明经》中偈语的翻译特色初探——以第十卷二十六品《舍身品》为例
3.汉藏机器翻译中汉族人名翻译问题探讨
4.简论回鹘文佛教和摩尼教文献中部分术语的翻译
5.回鹘文佛教文献中夹写汉字的分类和读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族文学翻译的主要理论及文化翻译特征思考
民族文学翻译的主要理论及文化翻译特征思考摘要:民族文学翻译理论产生的依据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其中既有形式主义美学和文学语言哲学,也有传统的翻译理论,不但包括美学和文学层面上的形式主义、语言哲学与传统意义上的翻译理论,还包括了民族学、人类学等跨领域的学科研究。
除此之外,在哲学领域中也包括了现象学、解释学,以及现代化观念中对民族文学翻译的主要理论。
本文对民族文学翻译中可以参考的几种主要理论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所反映的文化可译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民族文学;翻译理论;文化;特征引言民族文学的翻译理论取得巨大进展,为了便于译者挖掘出在微观翻译过程中所需的某些要素, Lawence Venuti (韦努蒂)提出了“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
多体系论(Poly-System Theory)是以认识论为基础,使译者能够意识到在多个复杂的文化环境与历史环境中所蕴涵的文本信息:《阐释学》(Hemeneutics)的一大支柱翻译文本本体论对翻译活动进行了界定,也就是对总体的阐释与理解,但其广义与狭义的翻译活动通常会在整篇文章中进行交叉运用。
1民族文学翻译的主要理论1.1英汉语言中的“归化”和“异化”理论施莱尔·马赫在其理论中提出,以国家要素为中心,是符合译文语言文化价值观的归化翻译的核心,然而,只注重语言文本和文化差异的译文,很有可能会使译文偏离中心在过去的翻译中都是围绕着这两个基本层次来进行的。
而在西方,欧根·尼德(Eugene Nida)和韦努蒂(Lawence Venu)则是其中一位代表人物,从“归化”的观点来看,奈达(Eugene Nida)非常重视奈达(Eugene Nida)所提供的信息。
他是“功能对等”思想的创始人,这个思想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一是一方读者能够与原语的读者保持一致的阅读译文;二是基于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自己对原语的理解来翻译译文。
但事实上,任何一部作品都有其独特之处,如果仅仅关注语际语言性,就会“失去原作与译作之间的关联性、政治性”,从“异化”的观点来看,其核心概念与“陌生性”有某种相似之处。
论多语合璧《圣救度佛母二十一种礼赞经》翻译问题
论多语合璧《圣救度佛母二十一种礼赞经》翻译问题
萨其仁贵
【期刊名称】《民族翻译》
【年(卷),期】2022()6
【摘要】《圣救度佛母二十一种礼赞经》是佛教二十一尊度母赞颂诗。
该赞颂诗
自元代起以多语合璧形式出现,已有梵藏蒙汉、梵藏回鹘、梵藏蒙、藏蒙、藏汉等
多种合璧文本流传至今。
本文以该经文的明宣德六年(1431年)木刻版梵、藏、蒙、汉四语合璧文本以及元代刻本梵、藏、回鹘三语合璧残篇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和
交代前人研究对此赞颂诗的翻译年代及译者的推断和看法;其次通过文本之间的详
细对照,讨论各译本的翻译特征及风格的统一性问题;再次探讨并明确元代多语合璧
佛典的原文及各译本,即5种文本之间的相互传承关系,从而对以往的观点和说法予以纠正。
【总页数】9页(P46-54)
【作者】萨其仁贵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铜鎏金绿救度佛母坐像
2.四川丹棱石佛湾、佛儿崖石窟中的五十三佛、二十五佛造像及相关问题
3.《乾隆御译二十一种救度佛母赞》研究
4.托忒文木刻“圣救度佛母二十一种礼赞经”校订倡议者索南卓玛哈屯及木刻时间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局)完成《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本》的翻译
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局)完成《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本》的
翻译
无
【期刊名称】《民族翻译》
【年(卷),期】2009(000)003
【摘要】9月23日,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局)用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五种民族文字完成了《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本》的翻译并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由中宣部宣教局、教育部思政司、国家民委政法司组织编写,汉文版己于
今年8月出版发行。
民族文版《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本》的翻译和出版,将引导少
数民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
【总页数】1页(P30-30)
【作者】无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2
【相关文献】
1.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中心)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
编制规定》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中心)六大职责 [J], 无;
2.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完成党的十九大民族语文翻译工作 [J], ;
3.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完成《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
5种民族文字的翻译 [J], ;
4.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圆满完成全国“两会”民族语文翻译工作 [J],
5.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圆满完成全国两会民族语文翻译工作 [J], 盖琛;周秀才让;谭宁宁;杜飞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民族翻译
中国民族翻译中国民族翻译是指将中国各个民族的语言翻译成其他语言或将其他语言翻译成中国各个民族的语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因此中国民族翻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民族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翻译工作主要是将外国文化和知识传递给中国人。
而在现代,中国民族翻译不仅包括将外语翻译成汉语,还包括将不同民族的语言互相翻译。
中国民族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多种多样。
在翻译外语为汉语时,翻译人员需要根据目标读者的背景和需要调整翻译风格和用词,确保翻译准确、通顺。
而当翻译汉语为其他民族语言时,翻译人员需要对目标语言有深入的了解,尽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意义。
中国民族翻译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各个民族在语言和文化上有很大差异,通过翻译可以打破这些障碍,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领域,翻译都扮演着桥梁的角色,推动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其次,中国民族翻译能够促进国际交流和合作。
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大国,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着广泛的联系。
通过翻译,中国可以向外传播自己的语言、文化和思想,增进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了解与友谊。
再次,中国民族翻译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各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很多小语种面临消失的危机。
通过将这些小语种翻译成大语种,可以保护和传承这些民族的语言和文化,防止它们因为缺乏传承而逐渐消亡。
总之,中国民族翻译在促进民族间交流、推动国际合作和保护民族语言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国民族翻译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国民族翻译的研究和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以更好地发挥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汉语熟语的特征及其翻译
汉语熟语的特征及其翻译王玉峰【摘要】汉语作为世界上历史悠久的语言之一,包含着大量约定俗成的熟语。
本文从汉语熟语的概念、主要特征、翻译成维吾尔语时应考虑的因素及常用翻译方法等几个方面,对"汉语熟语的特征及其翻译"问题进行了论述和探讨,特别是就"文化认同的差异导致汉、维两种语言中的部分熟语在褒贬、爱憎方面出现截然相反的情况"进行了探索,以期时汉语熟语的翻译实践有所裨益。
【期刊名称】《民族翻译》【年(卷),期】2009(000)002【总页数】6页(P53-58)【关键词】汉语熟语;特征;翻译【作者】王玉峰【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2“关于熟语,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它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和创造,有些熟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认识,用它们来说明道理,有助于内容的通俗化、浅显化。
”[1](P63)“汉维两个民族,历史悠久,语言发达,都拥有丰富多采的词汇和短小精悍、哲理深奥的熟语。
这些熟语不仅言简意赅,含蓄幽默,而且形象生动,声韵和谐。
说话、写文章选用得当,可使语言增色,文章生辉,显现出耐人寻味的寓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2](P50)因此,无论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还是从翻译实践的角度来讲,就“汉语熟语的特征及其翻译”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和交流,对翻译实践是很有裨益的。
一、汉语熟语的概念及主要特征“世界上历史悠久的语言都包含有大量约定俗成的熟语。
熟语是一种民族语言中经历漫长岁月,通过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性的短语或短句。
”[3](P42)“熟语在语言中的地位相当于词汇,是词汇的一个子系统。
从表现内容看 ,熟语传达的是比较固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经验,反映了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念和心理体验。
”[4](P45)就汉语而言,熟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结构,它精炼概括、含义深刻、富予哲理。
民族语言翻译
民族语言翻译导语: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而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连接人们的重要角色。
民族语言翻译,作为跨越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桥梁,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民族语言翻译的定义、重要性以及遇到的挑战。
一、什么是民族语言翻译?民族语言翻译是将一种民族语言翻译成另一种民族语言的过程。
它涉及到将文字、口语和口头语言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以便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人们能够相互理解和沟通。
民族语言翻译可以涉及到很多不同的领域,包括文学、法律、商务、医学等等。
在不同领域,民族语言翻译的要求也不同。
因此,民族语言翻译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翻译技巧以及相应领域的专业知识。
二、民族语言翻译的重要性1.促进跨文化交流民族语言翻译有助于打破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通过翻译,不同民族之间的人们能够理解彼此的观点、传达自己的意见,并在思想和文化上产生更深入的交流。
2.推动经济发展民族语言翻译在国际贸易和商务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这就需要进行跨国的商务合作。
而民族语言翻译提供了有效的沟通手段,使商务合作更加顺利。
3.保护语言和文化遗产世界上存在着许多被称为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语言,这些语言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
通过民族语言翻译的工作,我们能够保护和传承这些语言和文化遗产,防止它们被遗忘和消失。
三、民族语言翻译面临的挑战尽管民族语言翻译的重要性得到广泛认可,但该领域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语言多样性世界上有着众多的民族语言,而每种民族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
对于民族语言翻译人员来说,要掌握多种语言并把它们转化成相互理解的形式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2.文化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每种民族语言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在民族语言翻译过程中,理解和传达不同文化之间的细微差别是一项挑战。
民族翻译在文化的作用
民族翻译在文化的作用民族翻译在文化的作用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民族翻译逐渐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通过翻译,人们可以切实地了解各种文化,带来丰富的体验和启示。
一方面,民族翻译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了有效的交流,另一方面,民族翻译强化了人们对文化本身的理解和形成认同感。
因此,本文将探讨民族翻译在文化的作用。
1. 消除语言障碍,促进文化交流语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每种语言都包含了特定的文化元素,其中很多属于独特的文化现象,并经常为其他文化所不了解。
这就需要民族翻译的介入,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涉足国际交流中,文化交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因此,民族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正变得越来越必要。
2. 促进文化多样性民族翻译的存在可以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平等对待。
这有利于保护和维护各种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从而促进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
更重要的是,民族翻译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和宣传。
例如,日本的漫画和动画一直以来都备受世界各地年轻人喜爱。
尽管其中的一部分是因为其主流文化的共鸣,但更多的是因为目标受众能够通过民族翻译来理解其中的文化元素和细节。
而这正是民族翻译的价值所在,它帮助其他文化从根本上了解和体验独特的文化形式。
3. 促进跨文化交融与互动文化交流介绍新文化并将其融入目标文化,为促进人文交流提供了绝佳机会。
民族翻译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供文化的本质,使文化之间产生融合效应。
通常,在跨文化交流中,有些事情难以言传,但是通过民族翻译,这种沟通就变得更加顺畅。
不仅如此,民族翻译也有利于当代文化的发展和趋势,对文化的转变具有积极的作用。
4. 学术出版的必要条件在学术领域,民族翻译也是必须的。
尤其是在跨语言研究,比如全球气候变化、全球经济发展和全球健康问题,只有通过民族翻译才能扩大智力的影响力。
因此,民族翻译是学术界和国际组织之间文化交流的必要先决条件。
它为学者提供了一个方法,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其他文化中的知识和概念,并将这些知识和概念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中。
依生之美:少数民族典籍翻译的审美范式——以广西壮族嘹歌英译为例
作者: 周艳鲜
作者机构: 百色学院
出版物刊名: 民族翻译
页码: 29-35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4期
主题词: 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壮族嘹歌壮语英译;审美范式;依生之美
摘要:少数民族典籍翻译蕴含丰富的生态哲学美学思想,是具有和谐特性的一种审美活动。
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审美场的生态圈结构是良性循环的翻译审美活动生态圈,它以原文审美价值的实现和发展为目的。
这种本质特征,规约了生态圈自身的结构关系、组织形式和生态过程,范生出客体本体、客体本源的审美理式,生发了依生之美的审美范式。
从广西壮族嘹歌壮语英译的'以原文为本''忠实原文'和'再现原文审美价值'等3个原则阐释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审美活动生态圈的运行和依生之美的审美范式的生发规律,为少数民族典籍翻译理论构建与实践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思路。
《《蒙古族翻译史研究》汉英翻译实践报告》
《《蒙古族翻译史研究》汉英翻译实践报告》篇一一、引言蒙古族翻译史研究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民族交流、文化传播和国际交流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报告旨在分享一次关于蒙古族翻译史的汉英翻译实践经历,探讨翻译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以及如何运用翻译技巧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二、项目背景本次翻译实践的背景是关于蒙古族翻译史的专著。
在项目实施前,需要对原著作进行深入研究,理解其内容、结构和文化背景。
此外,还应对蒙古族文化和语言有充分的了解,以便在翻译过程中准确传达原意。
三、翻译过程1. 翻译准备:在开始翻译前,首先对原著作进行仔细阅读,了解其主题、内容和结构。
同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蒙古族文化和语言特点。
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的翻译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和任务分配。
2. 翻译实施:在翻译过程中,遵循“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力求在传达原文意义的同时,保持语言的流畅性和地道性。
针对不同内容和文体,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对于文化内涵丰富的部分,通过注释或解释来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含义。
3. 校对与审稿:完成初稿后,进行反复校对和审稿。
校对过程中,注意检查译文的语言表达、语法、拼写等方面的问题。
审稿时,邀请专家对译文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根据审稿意见,对译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四、关键问题与解决策略1. 文化差异的处理:在翻译过程中,遇到文化差异较大的内容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请教专家,了解蒙古族文化的特点和背景。
在传达原文意义的同时,尽量保持译文的地道性和流畅性。
2. 专业术语的翻译:针对蒙古族翻译史中的专业术语,通过查阅专业词典和文献资料,确定准确的译法。
同时,建立术语表,统一术语翻译,确保译文的准确性。
3. 语言表达的优化:在保证传达原文意义的基础上,注重译文的语言表达。
通过修改和润色,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五、总结与展望本次汉英翻译实践项目成功地将蒙古族翻译史专著的内容进行了准确的英文翻译。
汉语偏正结构的壮译问题
汉语偏正结构的壮译问题黄泉熙【摘要】壮汉语在语法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主要就是汉语的修饰语或限定成分要放在被修饰语或被限定成分前面,称为偏正或定中结构;壮语则是修饰语或限定成分放在被修饰语或被限定成分后面,称为正偏或中定结构。
这就是常说的汉语表达式和壮语表达式的主要区别,也是判定译文表达形式或表达结构归属汉式翻译或者壮式翻译的重要依据。
壮文翻译采用合乎壮语语法的表达形式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在壮文翻译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需要按照汉语语法规则来翻译才能更好地表达原文思想内容的句子。
其中,汉语偏正结构壮译时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最为突出。
在壮语书面语言尚未成熟、规范工作滞后的情况下,壮文翻译存在这一问题难以避免。
对于汉语定中短语的翻译,本文着重探讨了几点翻译方法。
【期刊名称】《民族翻译》【年(卷),期】2009(000)002【总页数】5页(P25-29)【关键词】汉语定中短语;壮语中定短语;壮译翻译【作者】黄泉熙【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语委;【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218.59一、壮语和汉语在表达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壮语和汉语同属汉藏语系,两种语言都是有声调语言,语法关系主要由词序决定,主要语法结构都是“主—谓—宾”,这是壮汉两种语言在类型上的重要共同之处。
但壮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就是汉语的修饰语或限定成分要放在被修饰语或被限定成分前面,称为偏正或定中结构;壮语的情况正好相反,其修饰语或限定成分要放在被修饰语或被限定成分后面,称为正偏或中定结构。
这方面的差别,就是人们常说的汉语表达式和壮语表达式的主要区别,也是判定译文表达形式或表达结构归属汉式翻译或者壮式翻译的重要依据。
在壮文翻译活动中,采用合乎壮语语法的表达形式或表达结构来翻译的,我们叫做壮式翻译;采用合乎汉语语法的表达形式或表达结构来翻译的,我们则叫做汉式翻译。
下面从词汇、词组或短语、句子等方面分析壮汉语在表达结构上的差别。
《枫桥夜泊》翻译境界评价
《枫桥夜泊》翻译境界评价
常筱竹
【期刊名称】《民族翻译》
【年(卷),期】2024()1
【摘要】《枫桥夜泊》作为一首意境突出的诗,备受译者关注,译本众多。
文章选取其中三个英译本,并结合翻译境界论,从原诗的意义、意味、意境入手,对所选三个译本的境界进行分析,讨论复译与翻译境界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三个译本处于不同的境界层次,但三者并非割裂对立,而是从宾纳译本的注重译意表达,到陆佩弦译本的侧重译味呈现,再到汪榕培译本的追求译境建构的不断发展超越。
翻译境界论的应用性研究有利于促进复译本质量的提高,对于推进古典文学作品在新时代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9页(P88-96)
【作者】常筱竹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文学翻译中视域融合的“有界”与“无界”——以《枫桥夜泊》的英译为例
2.译者认知语境下的意象翻译分析r——以《枫桥夜泊》两英译本为例
3.创造性叛逆下诗歌翻译的美学再现--以《枫桥夜泊》的英译为例
4.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下许渊
冲《枫桥夜泊》英译研究5.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苏州评弹翻译研究——以《枫桥夜泊》和《欲诉衷肠未出声》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民族典籍海外出版传播的思考
关于民族典籍海外出版传播的思考李佳凝【内容摘要】对外出版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对外出版事业获得蓬勃发展。
我国的民族典籍蕴涵独具特色的文化精髓,对国内外读者具有特殊的魅力。
促进和发展民族典籍的海外出版是推动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本文从影响出版传播效果的因素如讯息内容、转换策略、媒介手段和受众对象等多个方面,对民族典籍的海外出版传播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对外出版;翻译;民族典籍;海外出版传播中国文化走出去促进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向世界更大范围的传播和弘扬。
民族典籍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块瑰宝,其海外传播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传播过程中向海外读者展示了中国多民族的文化特色。
做好民族典籍的海外传播,促进各国文化交流,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
在文化多元化的国际背景下,新时期民族典籍的海外出版和传播事业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任务,它不仅要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时代要求,也要满足海外读者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求知欲。
本文从影响出版传播效果的因素出发,从讯息内容、转换策略、媒介手段和受众对象等多个方面,对提升民族典籍海外出版传播效果提出了建议。
一、民族典籍海外出版传播的价值和意义传世典籍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典籍按现代学科分类,不仅包括历史、语言、文学、哲学、科学、艺术,还包括医学、经济、军事、天文、地理、法律等种类的作品。
一个民族历经传作者简介:李佳凝,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民族翻译》编辑部办公室主任。
承保留下来的文化典籍,不仅蕴藏着祖先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而且是这个民族延续至今并保持其民族文化特性的基础和根本之所在。
1民族典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中华民族典籍,包括少数民族典籍和汉族典籍,狭义指除汉族典籍之外的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典籍。
在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历史长河中,少数民族典籍作为我国典籍和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珍宝般熠熠生辉。
论新时期的民族语言翻译
论新时期的民族语言翻译
戴庆厦
【期刊名称】《民族翻译》
【年(卷),期】2008(000)001
【摘要】我国新时期的民族语言翻译具有"三性":重要性、长期性、多类型性。
新特点主要是:语言翻译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更为密切,对语言翻译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大批传统文化遗产中与文字、口传史实有关的亟待翻译。
要做好民族语言翻译,必须对新时期的语言翻译进行科学的定性、定位,深入探讨语言翻译与社会和谐、语言和谐的关系,加强学校双语教学中的语言翻译工作,对语言翻译工作者必须有新的要求。
翻译学应当是从属于语言学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自身的学科规律,必须尽快地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
【总页数】5页(P13-17)
【作者】戴庆厦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
【相关文献】
1.漫谈新闻民族语言翻译的重要性 [J], 艾克拜尔·买买提;
2.论刑事诉讼中少数民族语言翻译人员的权利义务与监督机制 [J], 哈申
3.论刑事诉讼中少数民族语言翻译人员的权利义务与监督机制 [J], 哈申;
4.四十年情系《突厥语词典》,一生都在做“民族间友好使者”——民族语言翻译家校仲彝研究员访谈录 [J], 潘帅英;;
5.刍议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翻译研究的现状 [J], 玛尔哈巴.;力提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族典籍翻译70年
On the Translating of Ethnic Classics over the Past
70 Years
作者: 李正栓[1];王心[2]
作者机构: [1]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2]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天津300350
出版物刊名: 民族翻译
页码: 5-33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3期
主题词: 新中国成立70年;民族典籍;翻译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民族政策、民族关系、民族文学和民族文化。
在过去的70年间,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民族典籍的搜集、整理和翻译工作成就巨大。
本文以新中国成立后17年、"文革"期间和改革开放以来这三个阶段作为划分依据,从社会文化语境、翻译实践、翻译研究等角度,以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南、西南、东南和港澳台为考察区域,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典籍在国内外的翻译历程,以期总结当前成果并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铁肩担使命 妙手译文章
铁肩担使命妙手译文章
佚名
【期刊名称】《民族翻译》
【年(卷),期】2015(000)004
【摘要】<正>蒙古语文室专家与同志们探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的翻译问题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始终致力于马恩列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党和国家重要文件文献的翻译。
60年来翻译了《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选集》《斯大林选集》,以及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重要著作。
哈萨克语文室翻阅集体翻
译成果《最新司法解释全书》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翻译了数十部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极大地丰富了少数民族公共文化产品,推进了民族地区法制建设和普法教育进程。
【总页数】2页(P52-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2-2
【相关文献】
1.铁肩担国家兴盛之责妙手著创新恢宏篇章 [J], 怀进鹏
2.妙手除疾患铁肩担民忧——以记农工党员、四川省人大代表邹华斌 [J], 李乃宁;李尔冰
3.铁肩担重任妙手筑安全——浙江特检人圆满完成G20杭州峰会特种设备安全保
障任务 [J], 丁航军;菁菁
4.铁肩担教育妙手绘宏图——湘潭县古城乡党政领导抓教育纪事 [J], 刘际雄;贺
茂良
5.清华洞国有林场铁肩担风雨妙手绘祥云 [J], 无(文/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第一份国家级民族语文翻译学术刊物《民族翻译》创刊
译协编辑
伴随着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我国民族语文翻译界翘首以盼的第一份国家级学术刊物——《民族翻译》在国家民委和新闻出版总署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以及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的积极努力下,终于破茧而出,以全新的面貌、活泼的生机走向广大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结束了多年来中国民族语文翻译界没有公开出版的国家级民族语文翻译类学术刊物的历史,开启了民族语文翻译领域学术研究的新航程。
《民族翻译》是在原《民族译坛》杂志(内刊)基础上,于2008年1月24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今年8月正式创刊,并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民族语文翻译方面的专业学术刊物。
该刊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局)主办,《民族翻译》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每年编辑出版四期(季刊),大16开本。
该刊的办刊宗旨是:开展民族语文翻译理论研究,交流翻译经验,提高翻译质量,促进民族语文翻译事业的发展。
《民族翻译》的内容以民族语文、民族语文翻译和翻译理论研究方面的论文为主,同时登载国内外其它有关翻译和语言文字方面的学术文章,包括:民族语文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民族语文翻译史、古籍翻译、科技翻译、文学翻译、广播新闻翻译、影视翻译、教材翻译、同声传译、双语教学、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新词术语翻译、译著评析、译坛人物、民族语文翻译与和谐社会建设、民族语文翻译与时代发展、跨文化的民族语文翻译等。
《民族翻译》将一如既往地关注翻译动态,探讨翻译热点问题,力争为读者提供广阔的视野、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同时突出民族性、学术性的办刊特色,竭诚为广大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服务。
附:
《民族翻译》征稿启事
《民族翻译》是在原《民族译坛》杂志基础上,于2008年1月24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2008年8月创刊,并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民族语文翻译方面的专业学术刊物。
该刊由国家民委主管、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局)主办,《民族翻译》编辑部编辑出版,每年四期(季刊),正16开本。
该刊的办刊宗旨是:开展民族语文翻译理论研究,交流翻译经验,提高翻译质量,促进民族语文翻译事业的发展。
现面向国内外从事民族语文、民族语文翻译以及翻译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征稿。
一、来稿内容:
内容以民族语文、民族语文翻译和翻译理论研究方面的论文为主,同时登载国内外其他有关翻译和语言文字方面的学术文章,包括:民族语文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民族语文翻译史、古籍翻译、科技翻译、文学翻译、广播新闻翻译、影视翻译、教材翻译、同声传译、双语教学、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新词术语翻译、译著评析、译坛人物、民族语文翻译与和谐社会建设、民族语文翻译与时代发展、跨文化的民族语文翻译、民族语言文字与立法等。
二、来稿形式:
首页:须注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月,学历学位,职称,工作单位,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邮政编码,通信地址,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
正文:中文标题,摘要(100-200字),关键词;英文标题,摘要,关键词。
正文中不得出现作者姓名、工作单位等信息。
来稿请用汉文书写,例句可用少数民族文字,每篇以不超过8000字为宜。
论文要求主题明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逻辑严密、文字简练、表达流畅,引文请注明出处。
三、参考文献
本刊参考文献一律采用尾注,页码请在文中注出,其格式为:
1.期刊论文
[序号]作者.文章名[J]. 刊名.出版年,期次.如:[1]王欣红.同声传译过程中的非语言因素[J].中国翻译,2004(6).
2.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如:[2]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作者.文章名[A].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如:[3]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伟.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协和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4.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名.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如:[4]江泽民.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7-02-10.
四、投稿要求
来稿请寄编辑部,切勿寄给个人。
稿件一律要求用A4纸打印邮寄,接到本刊用稿通知(电话或电子邮件)后,再直接发送电子邮件。
本刊对稿件有删改权,如不同意删改,请注明。
稿件一经刊用即按有关规定支付稿酬,并赠送该期刊物。
请勿一稿多投,文责自负,来稿恕不退还,如3个月后未见用稿通知,请自行处理。
五、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倒座庙1号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民族翻译》编辑部。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85489,(010)62555131转6216、6213
电子邮箱: chinaminz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