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绪论》ppt课件共62页

合集下载

《中医学-绪论》PPT课件

《中医学-绪论》PPT课件
中医理论体系形 成标志:
中医学“四大经典”
1.《黄帝内经》
⑴成书年代:先秦战国,近代学者认为是西汉中 后 期。
⑵作者:众多医家所著。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内各医学家们经验的总结汇编。
⑶内容:该书分为两部分: 《素问》 (平素之问答)
共18卷162篇 《灵枢》 (神灵之枢要)
《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 学的理论基础,确立了中医学 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创立 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国 传统文化
二、中医学的历史源流
㈠ 先秦﹙春秋战国﹚时期-医学理论的百
舸争流
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 诸子蜂起, 百家争鸣”; 2.医药知识的积累; 3.古代解剖及生理现象的观察;
4.长期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 5.古代社会和自然科学的渗透; 6.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返返回回
㈡秦、汉时期-中医理论的构建重组
近30年来,随着整个中医事业的发 展,中医基础理论的整理、继承和 研究,亦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特别 是近几年来,中医学基础理论已经 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无 论在文献的系统整理和理论的实验 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恆动观念 (三)辨证论治
﹙辩证施护﹚
另一方面,当今社会,随着交通、通
讯事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已 变得非常方便;人们的物质生活(包 括夜生活)、精神生活十分丰富;公 司与公司之间,人与人之间竞争激烈 等等,与中医理论产生的年代相比, 社会环境要复杂得多。因此,研究当 今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及人如何适 应这个社会环境,取得平衡,亦是我 们要探讨的问题。
华佗创制“五禽戏”开创体操健身先河

理法方药
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绪论课堂PPT

中医学绪论课堂PPT
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保持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特色。
中医学理论纳入现代科学研究序列。
强化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研究。
注重中医学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发展。
创建科学的假说和构建新的理论。
.
21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的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 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
3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亦 具有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同时 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 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
4
中医学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学科属性
自然科学 知识
社会科学 知识
中医学
中国 古代哲学
中国 传统文化
.
5
1.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 肠经
.
26






舌 脉
膀胱
小肠


肺脾
大肠





.
27
●为什么说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由经络联络六腑、形体、官窍, 构成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而它们之 间,又通过经络系统的沟通联络作用,构成一个在 结构上完整统一的整体。每个生理系统中的任何一 个局部,都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 变化和发展规律或本质的学科。中医学研 究的对象是人,主要探讨人体的生、长、 壮、老、已的生命规律,人体的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规律 等,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中医学绪论》课件

《中医学绪论》课件

气功治疗
气功是一种通过调节 呼吸和练习特定动作 来调整人体能量的疗 法,增强自愈能力。
中医的特点和优势
个体化治疗
中医强调因人而异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病 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辅助治疗的优势
中医在辅助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减 轻药物副作用和增强治疗效果。
对慢性病的优势
中医在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强调调理和根本原因的治疗。
《中医学绪论》PPT课件
中医学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医学体系,植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中。本 课程将带你深入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方式以及其独特的 特点和优势。
什么是中医学?
中医学的定义
中医学是基于中医传统理论和经验的医学体系, 强调整体观念和平衡,注重调理人体自然能力。
中医学的历史沿革
对预防保健的重要性
中医注重预防和保健,通过调理身体和改善生 活习惯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的现状和未来
1 中医在国内和国际的 2 中医的未来发展趋势 3 中医和现代医学的结
发展现状
中医在现代医广泛的
和作用正在不断得到重视
中医和现代医学的结合可
应用和认可,并在国际上
和探索,未来发展前景广
中医诊断学
1
四诊法
四诊法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全面了解患者的 病情。
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中医药是中医治疗的 核心,采用草药、植 物和矿物等天然材料 来调理人体的阴阳平 衡。
针灸治疗
针灸是一种使用细针 刺激人体特定穴位的 疗法,促进气血流通, 调整身体的功能。
推拿治疗
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 和手法来调理人体的 治疗方法,促进气血 流通和舒缓肌肉疼痛。

《中医学基础绪论》课件

《中医学基础绪论》课件
健康的关键。
表里
表里是用来描述病变部位的深 浅和病情的轻重。表证病情较 轻,病位在表;里证病情较重 ,病位在里。
寒热
寒热是用来描述疾病的性质。 寒证表示体内有寒邪,热证表 示体内有热邪。
虚实
虚实是用来描述人体的正气和 邪气的盛衰情况。虚证表示正 气不足,实证表示邪气亢盛。
脉诊与经络诊察
脉诊
通过触摸脉搏来诊断病情。脉象 的变化可以反映体内的状况和病 情的发展趋势。
《中医学基础绪论 》ppt课件
目 录
• 中医学的起源与发展 •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 中医学的诊断方法 • 中医学的治疗方法 • 中医学的预防保健 • 中医学的现代研究与未来发展
01
中医学的起源与发展
中医学的起源
01
02
03
远古时期
中医理论在远古时期已开 始萌芽,如《黄帝内经》 等经典著作。
春秋战国
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病史、家族史等来判断病情。例如,是否有疼 痛、发热、咳嗽等症状,以及这些症状的持续时间、程度等。
切诊
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肌肤等来判断病情。例如,脉象的强弱、快慢 ,以及是否有异常的肿块、疼痛等。
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阴阳
阴阳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 ,用来描述事物的相对属性。 在人体中,阴阳的平衡是维持
中药治疗
总结词
通过口服、外敷等方式应用中草药,调 节人体气血、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 的目的。
VS
详细描述
中药治疗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 过口服、外敷等方式应用中草药,调节人 体的气血、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 的目的。中药治疗具有疗效稳定、副作用 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同时 ,中药治疗还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针 灸、推拿等,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学】绪论 ppt课件

【中医学】绪论  ppt课件
著有《湿热条辩》
对湿热病的病因、症状、传变 规律、治则治法等做了简要 的阐述。
PPT课件
33
王清任(字勋臣), 著有《医林改错》
改正了古医籍中在人体解剖 方面 的某些错误;
肯定了“灵机记性不在心而 在脑”;
发展了中医的瘀血理论; PPT创课件 立了多首治疗瘀血病证34的
PPT课件
15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四部经典著作的出现,使得医与药的基本理 论体系形成,从而使医学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
汉代以后,中医学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 在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的 基础上,历代医家大多结合临床实践,均从不同 角度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PPT课件
16
1、魏晋隋唐时期
提出: “内伤脾胃,百病 由生” —“补土派”
代表作:《脾胃论》 《内外伤辨惑论论》
PPT课件
26
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 翁,后人尊称朱丹溪)
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提倡:滋阴降火—“滋阴派”。
代表作:《格致余论》。
PPT课件
27
3、明清时期
1.温补学派 2.温病学派的出现
PPT课件
28
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
护惜身命 ”。
PPT课件
22
2、宋金元时期
宋. 陈无择 ——《三因极一
论》
病证方
创立了“三因学说”
提出:外因六淫、内因七 情和不内外因
总结了宋以前的病因理论, 对 以后 PPT课件 病因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23 。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 派(又称刘河间)。
指出:温疫病的病因是 “戾气”,而非一 般的六淫病邪。

中医学PPT:中医学绪论

中医学PPT:中医学绪论

《内经》
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是以《内 经》的成书为标志的,这是我国现存的 最早的一部中医理论经典著作,大约成 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内经》包括《素 问》、《灵枢》两部分,它以古代朴素 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为理论指 导,系统全面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 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养生等,奠 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其内容有藏象、 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 针灸及汤液治疗等,十分丰富。
内科学也得以长足进步。出现了以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和朱丹溪 为代表的四大学派,世称“金元四大家”。
寒凉派
刘完素
攻下派
张子和
补脾派
李东桓
滋阴派
朱丹溪
刘完素倡导“火热论”,认为“六气皆从火化”, “五志过极皆能生火”,用药以寒凉为主,后世 称为“寒凉派”;张从正认为疾病的形成都在于 邪气所致,主张“邪去则正安”,提出汗、吐、 下攻邪三法,后世称为“攻下派”;李东垣崇 《内经》“人以脾胃为本”,力主“内伤脾胃,百 病由生”的理论,治病以补脾胃为主,故后世称 为“补土派”;朱丹溪举“相火论”,认为相火 最易妄动而耗阴,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的论点,主张滋阴降火,后世称为“滋阴派”。
第一节 中医学发展简史
中医学源远流长,它 植根于中华文化土壤, 充分吸收了同时代科 技文化成果,有着鲜 明的人文特色,其发 展与时代的发展紧密 相连。
一、 中医学起源
中国医药学起源的历史,就是劳动人民长 期为生存、生活与疾病作斗争反复实践的 创造史,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 的。
二 、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伴随中医学的发展,药物学与方剂学也有同步发展。 《神农本草经》之后,唐代《新修本草》出版,该书收载 药物近850种,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药典。16世 纪中叶,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以毕生精力,虚心求教,刻 苦钻研,大胆实践,广收博采,历时27年,编撰出闻名 世界的巨著《本草纲目》。该书收药1892种,绘图1000 多幅,载方11000个,纠正古版本药物书中错误上千处, 并将药物进行了科学分类。李时珍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 学风,全面整理总结了我国人民在明代以前的用药经验和 药物学知识,该书后被陆续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到国外, 因此,李时珍被公认为世界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中医学绪论》ppt课件

《中医学绪论》ppt课件

(1)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 这就是
季 节 昼夜晨昏 气 候
“天人一体”
地理环境
• 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 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 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 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 季节气候与人体生理 • 昼夜时辰与人体生理 • 地域环境与人体生理
• 季节气候与人体生理
季春
立春雨水
“同病异治”
• 定义:指同一种疾病,表现的证不同,可采取 不同的治法。
• 举例: 麻疹
阶段 证(病机) 治法
用方
初起 疹毒未透 发表透疹 升麻葛根汤
中期 肺热壅盛 清肺经热毒 麻杏石甘汤
后期 肺胃阴伤 养阴清热 养阴清肺汤
“异病同治”
• 定义:指不同的疾病,表现的证相同,可用同 一种方法治疗。
• 举例:
(1)有机整体的构成
以以五五经脏脏络六为为腑中 联五心 结体全官身窍脏、腑、体、窍经
表里脉相联 上下沟通
整 体
心 小肠 脉 舌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肝 胆 筋 目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脾 胃 肉 口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肺 大肠 皮毛 鼻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肾 膀胱 骨 耳及二阴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2.辨证论治的临床运用
刘力红:某女,60岁,失眠,剧时彻夜难眠, 幻觉、幻听、喃喃自语,西医镇静,中医养 心安神、滋阴潜阳均无效。切诊两脉皆滑, 按痰浊治,温胆及高枕无忧一类化裁,均无 效。后听患者诉说,失眠尤其在劳累以后厉 害。别人劳累之后才睡得香,而其相反。自 此我才抓住这个证了:劳倦伤脾。投归脾汤, 数剂后即能安然入睡,到现在已月余,每晚 皆能安睡,再未服安定一类。
(1)有机整体的构成

《中医学绪论资料》课件

《中医学绪论资料》课件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内脏 疾病。
2 外科疾病
涉及创伤、手术后恢复等手术治疗和创伤修 复。
3 妇科疾病
包括月经不调、不孕症、更年期综合症等妇 科问题。
4 儿科疾病
涉及儿童常见疾病,如感冒、发热、呼吸道 感染等。
5 皮肤病
治疗各种类型的皮肤问题,如湿疹、痤疮、 银屑病等。
6 精神病
辅助治疗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总结
中医学的优势和局限性
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和平衡,但需要更多科学研究来验证其疗效。
中医药对于现代医学的启示
中医药中的一些草本药物和治疗方法可能成为新药和疗法的来源。
中医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中医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
中医学的治疗方法
1
针灸治疗
2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促进身体的自愈能
力。
3
气功治疗
4
通过调节呼吸和动作来平衡身心,维护
健康。
5
中药治疗
使用草本药物来调理人体阴阳平衡以治 疗疾病。
推拿治疗
运用手法和按摩来调理经络,缓解疼痛 和改善身体功能。
食疗治疗
通过调整饮食来改善身体的阴阳平衡, 促进健康。
中医学的应用领域
整体观念与平衡
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和平衡,关注人体和自然 界的相互关系。
草本药物
中医学使用自然界的草本药物来治疗疾病,强 调身体的自愈能力。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描述了自然界和人体的阴 阳平衡关系。
经络学说
中医学的重要理论,涉及身体内部经络系统的运行 和调理。
奇经八脉学说
《中医学绪论资料》PPT 课件

中医学基础绪论ppt课件

中医学基础绪论ppt课件
判断病人的病情是属阴还是属阳 ,以及阴阳的偏颇程度。
寒热辨证 表里辨证 虚实辨证 阴阳辨证
判断病人是寒证还是热证,以及 寒热程度。
判断病人的病情是虚证还是实证 ,以及虚实的程度。
03
中医学的诊断方法
Chapter
四诊合参
01
望诊
通过观察病人的神、 色、形、态、舌象等 ,了解病情。
02
闻诊
通过听病人的声音、 嗅病人的气味,判断 病情。
03
问诊
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 、病史等,了解病人 的感受和病情。
04
切诊
通过切脉、触判断病人的病位是在表还是在里 。
中医学基础绪论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中医学的起源与发展 •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 中医学的诊断方法 • 中医学的治疗方法 • 中医学的预防保健 • 中医学的未来展望
01
中医学的起源与发展
Chapter
中医学的起源
起源背景
古代中国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 过程中,通过反复实践、观察和总结 ,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病因病机理论
病因学说
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致病特点和致病规律,包括外感 六淫、内伤七情等。
病机学说
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的机制,包括正邪相争、 阴阳失调等。
辨证治理论
辨证论治原则
根据病因、病机等理论,对疾病进行 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治疗方法
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饮食调理 等多种治疗手段,针对不同疾病和证 候进行个性化治疗。
中医学在现代的运用
01
02
03
临床应用
中医学在临床治疗中广泛 应用,如针灸、推拿、中 药治疗等。

《中医学绪论定》幻灯片

《中医学绪论定》幻灯片
中西医汇通:在抗争“废止中医〞的同时, 学习西医,形成了中西医汇通学派。 指导思想:“东西文化,应相互容纳,科 学得哲学以深造,哲学赖科学以证实,将 来道器合一,为物不二,冶古今中外于一 炉〞。
6.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低谷中孕育着新的飞越
代表人物: 唐宗海
?中西汇通 医经精义?
施今墨 《施今墨医案》
体系的奠基阶段
秦汉时期 著名的医家 扁鹊 (秦越人)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 ?
论述了脏腑、经络、脉 学、针法 分析了病例。 补充了?内经?的缺乏。
2. 春秋战国、秦汉----中医理论
体系的奠基阶段
秦汉时期 ?神农本草经?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按成效特点分成上、中
、下三品,所录药物成效的记载,屡经检验,大多准确可 信。书中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等性味学说,确立了 中药理论的根底。该书的问世,使中药学科进入了迅速开 展的轨道。
典故:杏林春暖
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医生,名叫董奉,家住庐山。他常年为人治病,却不承受 别人的报酬。得重病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让病人种植五棵杏树;病情不重的人, 他给治好了,就要病人种植一颗杏树。这样十几年以后,杏树就有十多万棵了。 春天降临,董奉眺望杏林,仿佛绿色的海洋。他感到十分欣慰,就在林中修了一 间草房,住在里面。待到杏子熟了得的时候,他对人们说,谁要买杏子,不必告 诉我,只要装一盆米倒入我的米仓,便可以装一盆杏子。董奉又把用杏子换来的 米,救济贫苦的农民。 后来人们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 纪念董奉。
第一部分 中医学历史沿革与辉煌
成绩
〔分为六个主要阶段〕
1. 远古时代----中医学的萌芽阶 段
茹毛饮血、筑穴而居。觅食充饥、与兽搏斗、 积累了原始医疗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宋、金、元时期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 守
寒真 凉、 派河

张从正
李杲
重点复习
攻 下 ( 邪 ) 派
子 和 、 戴 人
明 补之 土、 派东

朱震亨 彦
滋修 阴、 派丹

3.明清时期
(1)出现了许多综合性医书 (2)提出了“命门学说” (3) 提出了“温病学说”
4.近现代时期
(1)产生了中西医汇通学派 (2)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局面
• 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 劝。”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 如同祭祀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 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 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
• 时间:2月18日或19日开始,3月4日或5日结束。
• 季节气候与人体生理
自 然 界
构成人体人的是各一个个脏腑有、机形的体、整官体窍之间,
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 上相互影响。 • 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生理功能和
病 人理类变是化在人适,与应必外自然环然受和自境社然的会和整环社境会体中环性维境持的着影机响,
体的生命活动。
1.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有机整体的构成 (2)整体观的指导意义
(1)有机整体的构成
以五脏为中心 以经络为联结
全身脏、腑、体、窍
表里相联 上下沟通
整 体
• 任何局部都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整体在 组织结构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 气、血、津、液分布、运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 维持其各自的生理功能;
• 通过心的主宰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 动。
(2)整体观的指导意义
《中医学绪论》ppt课件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中医学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刘稼
《中医学基础》
绪 论 阴 阳
哲 学 基 础
五 行
对 人 体 生 理 的 认 识中医气基藏经体血象络质津础液理论对疾病及其防治的
学学

说说

病因 病机
中诊医法诊 断辨学证
养生防治康复
绪论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三、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自学) 四、《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自学)
节 气
惊蛰春分
清明谷雨
玄鸟至 候 雷乃发声
始电
夏 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 小暑大暑
腐草化为萤 土润溽暑 大雨时行
秋 立秋处暑 白露秋分 寒露霜降
雷始收声 蛰虫培户 水始涸
冬 立冬小雪 大雪冬至 小寒大寒 水始冰 地始冻 雉入大水为 蜃
• 季节气候与人体生理
• 名称: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渐多;二是雪渐少 了,雨渐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 “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 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
魏 晋 隋 唐
宋 金 元
明 清
近 现 代
产生了中西医汇通派 出现了许多综合性医书 产生了医学流派 中医学逐渐充实和系统化
1.魏、晋、隋、唐时期
(1)西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2)晋·王叔和·《脉经》 (3)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4)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5)唐·苏敬等·《新修本草》(唐本草)
病理上的整体观 诊断上的整体观 治疗上的整体观
病理上的整体观
1)局部病变大都

是整体生理机能失

调在局部的反映

中医学在分 析疾病的病理 变化时,强调
耳骨肾
心 脉 舌局部病理变化
与整体病理反
2)脏腑之 间在病理 上是相互 影响的
肺 皮


应的统一性。


诊断上的整体观
• 理论:内在脏腑及物质与外在形体官窍是一个 生理、病理整体
病在心肺 病在肝胆 病在脾胃 病在肾
诊断上的整体观
治疗上的整体观
• 理论:在整体层次上对病变部分进行调节,使
之恢复常态。
• 举例: 局部病变 整体调节 舌红碎痛 外病治内
治法 清心泻小肠火
久泻 下病高取 艾灸头顶百会穴 眩晕 上病下取 针灸足心涌泉穴
2.人与外环境的整体性
(1)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 (2)人与社会的整体性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一)形成 (二)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形成的时期:先秦~汉末 长期经验的积累 科学知识的渗透 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哲学思维的影响 2.形成的标志:“四大经典” 的出现
黄 帝 内 经

重难经点复寒杂病习

神 农 本 草 经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阶段
(1)有机整体的构成
以以五五经脏脏络六为为腑中 联五心 结体全官身窍脏、腑、体、窍经
表里脉相联 上下沟通
整 体
心 小肠 脉 舌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肝 胆 筋 目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脾 胃 肉 口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肺 大肠 皮毛 鼻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肾 膀胱 骨 耳及二阴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Hale Waihona Puke (1)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 这就是
季 节 昼夜晨昏 气 候
“天人一体”
地理环境
• 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 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 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 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 季节气候与人体生理 • 昼夜时辰与人体生理 • 地域环境与人体生理
• 季节气候与人体生理
季春
立春雨水
阳 气 运 动
春升 温 生
夏浮 热 长
秋降 凉 收
冬沉 寒 藏
人 生 气血趋表,腠理松弛 气血趋里,腠理致密 体 理 多汗少尿,脉多浮大 少汗多尿,脉多沉小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 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意义:是中国学重要的思想方法,它贯穿于中 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及养生、防治 等各个方面。 •内容:
(一)整体观念
•内容: • 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
• 结论:有诸内必形诸外 • 手段: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 方法:察外知内——验舌、望面、察神、切脉 • 举例:察舌知整体、察舌知脏腑
诊断上的整体观
1)察舌知整体
舌淡红
气血不足
舌红
邪热炽盛
舌干
津液亏损
苔薄白
病轻
舌萎软无力 病重
诊断上的整体观
2)察舌知脏腑 异常舌象在舌尖 异常舌象在舌边 异常舌象在舌心 异常舌象在舌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