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下对会计职业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研究Business research

总第410期

第20期2012年10月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多样,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也日益增多,会计人员在许多方面需要凭借职业素质和执业经验,以及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判断,才能对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恰当的处理。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核算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正确运用会计职业判断,不断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是我国会计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概念和特点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特点,运用其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对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事项和交易采用准确的会计处理原则、方法等进行合理且合法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职业判断水平应当包括对待工作立刻发现当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自身专业水平的自信和实际操作水平,对于策划与执行有着良好的悟性,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对待工作的态度,理性决策,能够坚守职业操守,对人对事有责任心,能够顾全大局的能力,并且还要包括有进取心,能够不断超越自我,提升业务能力的主动态度,这些能力都需培养,面对实际问题时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遵守当中的规则。国家发布的新会计准则,给予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在相应制度约束下的灵活应用以更大的空间,会计标准愈加准确、简练,会计职业判断空间不

断加大,会计职业判断存在于会计确认、

计量、记录、报告的全过程。长期以来,大多数会计人员只处在核算层次,不具备达到准确进行

职业判断的水平。而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经济事项日益增多,

如何准确的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的价值和当期损益等财务状况,提高本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等是会计人员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这不仅需要通过学习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通过实践培养独立思考、准确判断的能力。归纳起来,会计职业判断具有以下特点:

(一)目标性

一般来讲,会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进行会计处理和揭示会计信息时,除希望判断和选择结果能及时、恰当地反映企业当前财务状况、

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外,还希望对各种确认、计量、揭示方法的选择与应用能有效维护资产安全和增加企业效益;而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进行审计处理时,则希望选择的政策和方法能有效地查错

纠弊,促使企业建立起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在遵循法规、

准则制度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并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对决策有用。

(二)主观性

会计职业判断是一种行为过程,它受判断者的知识程度、实践

能力、经验水平以及所处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有些判断很难有一个明确、

客观的标准,使不同的人对同一事项的判断结果可能不同,而且会计准则也允许企业会计人员选用不同的方法对会计资料进行加工处理。这些都决定了会计职业判断的结果不是客观的,它具有明显的主观性。

二、新会计准则下会计职业判断的必要性

(一)会计理论发展的需要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最大的特点之一在于对交易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方面作出了更为科学的原则性的规范,提供了多种会计处理方法,会计人员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新准则的实施改变了会计制度中会计处理方法

的统一性,也对会计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要求会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

(二)会计信息质量的需要

会计职业判断反应了会计人员对某些特定情况下的不确定因素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它贯穿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全过程,其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使企业相关利益主体做出正确的决策。新会计准则其会计理念、体系结构以及具体内容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也使得会计自由裁量权加大。要认识、掌握及具体应用新准则,不仅需要会计人员理念的转变和扎实的基本功底,更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三)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新会计准则必须适应经济市场化的要求。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对新会计准则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业务类型的更新,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工具的创新,对任何领域的准则制定者而言,试图在准则中涵盖所有可能的情况和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显然是不实际和不可能的。会计和它所处的环境在不断的演化,即使在某时点很好地发挥作用的准则也可能不再有效,会计制度和准则的制定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带来的交易形式、结算方式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准则空白。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一个准则体系不允许判断,那么它很快会失去作用。所以,

对于准则体系的运行以及未来经济的发展来说,会计职业判断尤为重要的。

三、新准则下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一)转变思想观念,培育职业判断意识

我国会计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与国际会计的协调和趋同,

新会计准则下对会计职业判断的探讨

王春娜

(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河南郑州450000)

要: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因此,广大会计人员应深入理解会计职业判断运用的内涵,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努力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从而提供更可靠的会计信息。本文通过分析新会计准则下会计职业判断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会计职业判断

(下转第148页)

135··

以会计准则指导会计工作。而会计准则一般来说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这必然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力,不仅能处理会计准则中已有明确规定的业务,还能合理判断规定不明或没有规定的业务。面对新形势的要求,会计人员应转变观念,适应会计改革的需要,提高对会计职业判断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改变过去按部就班的旧习,更新思维方式,增强职业判断意识。此外,新的会计准则对许多会计的核算处理,只做了原则性要求,赋予企业和会计人员很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为会计职业判断提供了空间,更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公允判断的能力。

(二)熟练掌握和合理运用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

专业知识是职业判断能力的潜在表现,也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最起码的从业知识。相关知识是指与会计工作有密切关系的财政、

税收、金融、财务管理、市场经济以及外语等知识,这是会计人员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的必要条件。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学识、经验、能力和道德水平的综合反映,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善于收集有用的资料和总结经验,扩大知识面,不仅要面对企业经营中不断涌现的新的经济事项,依据有关规定做出专业判断,并对这种事项进行记录和反映,而且还要向企业决策者提供决策的备选方案。因此优秀的职业判断能力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而且还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高度的敏感性和较强的洞察力。

(三)建立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机制

一是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方面的专门培训。职业判断培训方式和方法应当多样化,如请学术界专家来做准则判断指南讲解、剖析案例、让本单位会计人员参与和观察判断水平较高的其他单位会计人员的判断过程等。二是实行定期轮岗。实行会计职业判断岗位化是一个能有效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方法。

定期轮岗有助于会计人员全面地认识和掌握企业的特性以及各种经济业务,有助于会计人员提升将职业判断与特定会计事项相结合的能力。三是培养主动向他人咨询、

共同交流的职业判断方式。公允性是会计职业判断合理与否的首要标准,要做出公允的职业判断决策,常常还需要参考和借鉴别人的观点、

经验。(四)在实际工作中重视会计执业经验的积累

会计人员对于自身的把握和判断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它要通过与实际业务的接触,磨合熟练之后才能日渐显露出来,有基础理论知识的会计业务上不一定能够过关,同样,有业务能力和职业优势的会计在思想认识方面不一定到位,这些问题都需要经过长期的考验才能成型,这需要会计人员本身对自己的职业和工作能力有长足的信心。

(五)创设良好氛围,促使会计职业判断健康发展

要使会计职业判断健康良性发展,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会计人员独立于经营者,实施会计人员委派制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不仅仅是会计主管包括一般会计人员全部由上级或所有者委派,且与经营者不存在任何经济利益关系,充分赋予其独立性,作出恰当的职业判断;二是加强内外部监督,由专门的监督机构对企业账务处理及财务报告进行不定期审核检查,确保会计人员正确进行职业判断,如实编制和披露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汪士果.论会计职业判断[J].财会研究,2008,(7)

[2]李建雄.浅谈企业会计职业判断[J].现代商业,2007,(27).

[3]任雅莉.提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几点思考[J].北方经济,2008(3).

资源的重要依据,其目的是为了使建设工程能够最经济地得以实

施,从而避免重复施工、

突击施工。(四)合理确定项目目标责任成本。工程中标后开工之前,施工企业应确定项目经理部的目标责任成本;项目经理部应根据目标责任成本编制工序标准成本确定作业层的考核指标。项目责任成本是对项目实施总量控制的依据,由项目管理经费和工程直接

成本两部分组成。项目一开始,

应由公司成本管理部门,根据投标报价中预测的目标成本,该目标成本是预测的,存在着一定的不可预见性。为了更加切合项目实际,项目部要在预测的事前的目标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市场调查,认真分析工程特点,掌握现场施工单位情况,结合项目经理部的管理水平确定其目标责任成本。

(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成本控制。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技术措施来控制成本,技术措施主要是确定施工方案,不同的施工方案使用不同的施工机械、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等技术措施和不同施工工艺组织措施,就会产生不同的工期,发生的费用也不同,因此在制定施

工方案时要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规模、

性质、难易程度、现场情况、设备供应情况和人员供应情况,制定几个施工方案,然后进行相互

对照比较,选择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此外,及时应用最新和最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及时修正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尽可能地降低材料消耗和人

工消耗。

(六)进行成本的动态管理。对于施工项目成本来说,应当特别强调项目成本的事中和事前控制。在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

编制成本计划、制定成本控制方案,为今后成本控制做好准备。

而竣工阶段的成本管理由于成本盈亏基本已成定局,即使发生了误差,也已经来不及纠正,因此,应当把成本控制的重心放在主要施工阶段上,对成本实行动态管理,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控制成本。

(七)加强质量控制。企业在树立质量为本、质量兴企思想的同时,应当明确,对施工企业而言,无论是对质量投入的不足或过

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

因此,要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在每个分项工程开始时,都要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从施工规范方面严把

质量关,采用科学管理、

先进实用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建立工序质量签证制度,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都符合规范要求,避免因为出现质量事故而导致成本增加;同时,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

参考文献:

[1]詹宝葆.新时期工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探讨[J].中国外资.2012(11)

(上接第135页)

!!!!!!!!!!!!!!!!!!!!!!!!!!!!!!!!!!!!!!!!!!!!!

贾玲:加强铁路施工企业项目财务成本管理与控制

1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