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判定

合集下载

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管理

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管理
2、消毒物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g或 100cm2,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接触皮 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消毒。)
二、使用中消毒剂和灭菌剂(无菌器械保 存液)
1、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数应 ≤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2、使用中灭菌剂(无菌器械保存液):必 须无菌。
五、消毒、灭菌内镜
1、灭菌后的内镜(如腹腔镜、关节镜、胆 道镜、脑室镜、膀胱镜、胸腔镜等):不得 检出任何微生物。
2、消毒后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支气 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 等):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件,不得检 出致病菌。
六、压力蒸汽灭菌器
1、工艺法: 压力、温度、时间等符合标准,有详细记录。
一、各科室(部门)对此项监测工作, 应按规定的要求开展监测项目,严格遵守 规定的监测时限,真实规范采样,完整填 写申请单。按时(每月底前)做好报表工 作。
二、各科室(部门)对每月监测结果要进行 效果评价并将资料妥善保管。对不合格项目 要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达到不断 持续性改进的目的。
三、各科室(部门)对此项监测工作,要务 真求实,对不合格项目应如实上报。避免单 纯追求合格率,而虚报、闹假、走形式。经 核实将按奖罚条例进行重奖、重罚。
¡ 室内面积>30m2,设 4 角及中央 5 点,4 角 的布点部位距墙 1m。
4、采样方法:平板暴露法
• 将 9cm 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放在室内各采 样点,高度距地面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 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min后盖好立即送 检。
⑵监测时间:每月一次。(6*、12*)
㈡普通科室(部门):⑴监源自范围:Ⅲ、Ⅳ类科室及相关科室 ⑵监测时间:每季一次。
⑶时间安排: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
浸有生理盐水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 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 样4个规格板面积 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 被采面积≥100cm2,取100cm2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 采样方法 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试管口后,将棉拭子放入
试管内,烧去手接触部分棉拭子,将棉拭子放 入装有10ml无菌检验用洗脱液的试管中送检。 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 表面采样。 采样物体表面有消毒剂残留时,采样液应含相 应中和剂。
消毒供应中心、血透室、急诊室、感染疾病科、 胃镜室、输血科、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 人流室、儿科病房等地点暴露 5分钟 后,及时 送检。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 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 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 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 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放置各采样点, 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 开(手不能跨越打开的无菌平皿),扣放于平皿 旁,暴露规定时间(Ⅱ类环境15分钟,Ⅲ和Ⅳ类环 境5分钟)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手臂越过平皿×

皿盖朝上×

洁净室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4
Ⅱ 房;1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 (15min)
≤5
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等
直径9cm平皿
Ⅲ 儿科病房、2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 ≤4(5min)
中心(室);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
直径9cm平皿
≤10
Ⅳ 3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妇产科检查室、人流 ≤4(5min)

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一、应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

灭菌合格率必须达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

l、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

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一次,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l00CFU/ml;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必须无菌生长。

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剂、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应每日监测,'对戊二醛的监测应每周不少于一次,消毒内镜时戊二醛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

2、对消毒物品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监测,每次检查3-5件有代表性的物品。

3、对灭菌质量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灭菌植入型器械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4、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物理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

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

生物监测应每周进行,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PCD中加用5类化学指示物,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

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B-D 试验。

5、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必须每锅进行物理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灭菌批次进行生物监测。

6、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必须每锅进行物理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生物监测。

7、紫外线消毒。

应进行日常监测、紫外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和生物监测。

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问和使用人签名。

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每年一次。

8、各种消毒后的内镜(如胃镜、肠镜、喉镜、气管镜等)应每季度进行生物监测,细菌总数< 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菌;各种灭菌后的内镜(如腹腔镜、关节镜、胆道镜、膀胱镜、胸腔镜等)必须每月进行生物监测,无菌检浏合格。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是为了确保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的卫生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以下是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的详细内容:一、目的和原则1. 目的:通过对医院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评价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剂是否有效、消毒效果是否达标,以及掌握医院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影响因素。

2. 原则: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应遵循科学性、规范化、持续性和改进性原则,确保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的卫生安全。

二、监测项目和标准1. 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及环境外表、医务人员手的监测。

(1)空气监测:对洁净手术室、洁净技术房间、新生儿室、重症监护室等关键区域进行日常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监测。

(2)物体及环境外表监测:对医院各类物体表面、地面、墙壁等环境外表进行定期监测。

(3)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定期监测,以确保手卫生状况符合要求。

2.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对医院各类消毒剂、无菌物品、使用中的消毒设备进行监测。

(1)消毒剂监测:定期对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2)无菌物品监测:对医院各类无菌物品进行监测,确保其无菌状态。

(3)消毒设备监测:对高压蒸汽灭菌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等消毒设备进行监测,确保其工作正常。

三、监测方法和程序1. 监测方法:采用国家规定的监测方法和技术标准,包括采样、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等环节。

2. 监测程序:(1)制定监测计划:根据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的特点,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

(2)监测实施:按照监测计划,进行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

(3)数据分析和报告: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撰写监测报告,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结果处理和持续改进1. 结果处理: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对不合格的项目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

2. 持续改进:督促相关科室和人员按照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监测,确保医院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的持续改进。

《医院感染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取样指导》

《医院感染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取样指导》

《医院感染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取样指导》根据《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现将我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环境微生学监测的采样方法、结果判定、质控标准等规范如下:第一章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监测采样及检查原则。

采样应具有一定数量和代表性,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按要求指标进行检测,送检时间不得﹥6小时,若样品保存在冰箱内送检时间不得﹥24小时。

一、空气监测:1、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操作前2、采样方法:平板沉降法(1)布点方法。

室内面积≤30m²,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两端距墙1米;室内面积>30m²,设东、西、南、北4角及中央5点,其中东、西、南、北均距墙1米。

(2)采样方法。

将直径为9cm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1.5米,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分钟,盖好立即送检。

(3)计算公式:空气细菌菌落总数(cfu/m³)=50000n/(a×t)式中a为平板面积(cm2);t为平板暴露时间(min);n为平均菌落数(cfu)。

(4)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10min进行采样。

(5)质控标准。

Ⅰ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m3(或0.2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Ⅱ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m3(或4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Ⅲ类区域。

细菌总数≤500cfu/m3(或10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

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1、采样时间。

在接触病人和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或消毒后立即采样。

2、采样面积及方法:手的采样: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标准

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标准

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标准
一、空气
1、产房、新生儿室、分院手术室、妇科与外科的小手术室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2、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供应室、急诊室、检验科、各类普通病室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二、手消毒效果监测
1、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

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三、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监测
1、手术室、普通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

2、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供应室、急诊室、检验科、各类普通病室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 cfu/ cm2
四、灭菌物品(包括宫腔镜室自行灭菌的宫腔镜)的监测:未检出任何微生物为合格。

五、消毒、灭菌剂的监测
1、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戊二醛):无菌生长。

2、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

六、消毒后物品(如雾化管道、呼吸机管道等):细菌总数≤20cfu/件,并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

七、紫外线灯管辐照度值的测定:使用中紫外线灯照射强度≥70μW/cm2为合格。

医院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管理制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管理制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管理,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无菌物品等的监测。

第三条医院应当设立专门的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的各项工作。

第二章环境卫生学监测第四条环境卫生学监测内容包括:(一)空气监测:对洁净手术室、洁净技术房间、重症监护室等高风险区域进行日常监测,每季度进行抽查。

(二)物体表面监测:对医疗设备、器械、床栏、门把手等物体表面进行监测。

(三)医务人员手监测: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监测,评估其手卫生状况。

(四)消毒剂监测:对使用的消毒剂进行监测,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五)无菌物品监测:对无菌物品进行监测,确保其无菌状态。

第五条空气监测应采用自然菌落计数法或滤膜法,物体表面监测应采用涂抹法,医务人员手监测应采用涂抹法或湿片法,消毒剂监测应采用比色法或滴定法,无菌物品监测应采用无菌生长法。

第六条监测结果判定标准:(一)空气监测:细菌总数≤500 CFU/m³为合格。

(二)物体表面监测:细菌总数≤5 CFU/mL为合格。

(三)医务人员手监测:细菌总数≤10 CFU/mL为合格。

(四)消毒剂监测:细菌总数≤100 CFU/mL为合格。

(五)无菌物品监测: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第三章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第七条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内容包括:(一)高压蒸汽灭菌器监测: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进行B-D试验和生物监测。

(三)其他消毒设备监测: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监测。

第八条高压蒸汽灭菌器监测应每锅进行,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应每日进行,记录B-D试验结果和生物监测结果。

《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一、必须定期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

监测时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执行。

二、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监测和化学监测。

消毒剂每季度一次,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应每日监测;使用中的戊二醛应加强监测,常规监测每周不少于一次。

用于内镜消毒或灭菌的戊二醛必须每日或使用前进行监测。

三、对消毒、灭菌物品应同时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物品每季度监测一次,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物品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四、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工艺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灭菌的温度、压力、时间等灭菌参数。

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高度危险物品包、大包和难以达到消毒部位中央的物品包等包内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

生物监测应每月进行。

新灭菌器使用前及大修后必须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对拟采用的新包装材料、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也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五、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必须做到每锅进行工艺监测,无菌包包内、外进行化监测,每月进行生物监测,每年对灭菌间环境进行环氧乙烷浓度的监测;移植物等生物监测结果为阴性时方可使用;其他低温灭菌方式可参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六、紫外线消毒应进行日常监测、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和生物监测。

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对新灯管和使用中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30w普通石英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u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uw/cm2,每半年监测一次;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经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应减少9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99.9%。

环境卫生学与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环境卫生学与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崇尚医德 精益求精 廉洁博爱 开拓创新
平板暴露法
营养琼脂平皿(ɸ90mm)高度距地面0.81.5m
II类环境 15min
Ш、IV类环 境5min
崇尚医德 精益求精 廉洁博爱 开拓创新
各类环境空气菌落总数卫生 标准
环境类别
空气平均菌落数
CFU/皿(平板暴露法)
CFU/m3(空气采 样器法)
I类环境
洁净手术部 符合GB50333要求 其他洁净场所 ≤4.0(30min)
≤150
II类环境
≤4.0(15min)
——
III类环境
≤4.0(5min)
——
IV类环境
≤4.0(5min)
——
崇尚医德 精益求精 廉洁博爱 开拓创新
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与医院 环境有关时,进行空气目标微生物检 测。
崇尚医德 精益求精 廉洁博爱 开拓创新
崇尚医德 精益求精 廉洁博爱 开拓创新
环境卫生学和消 毒灭菌效果监测
崇尚医德 精益求精 廉洁博爱 开拓创新
采样检查原则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5982-2012)
崇尚医德 精益求精 廉洁博爱 开拓创新
一、采样后应尽快对样品进行 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时 间不超过4h;若样品保存于 0℃-4℃时,送检不超过24h。
平板暴露法
Π、III、IV类环境
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布点距墙壁1m;
室内面积>30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布点距墙壁
1m。
危险性大
崇尚医德 精益求精 廉洁博爱 开拓创新
平板暴露法
Π、III、IV类环境
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 布点距墙壁1m;室内面积>30m2,设四角及 中央五点,四角布点距墙壁1m。 危险性大

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判定

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判定

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判定一、空气Ⅱ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mm平皿)。

Ⅲ类和Ⅳ环境: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mm平皿)。

100级:0.2cfu/30min·Φ90皿(5cfu/m3)0.4 cfu /30min·Φ90皿(10cfu/m3)1000级:0.75 cfu /30min·Φ90皿(25cfu/m3)1.5 cfu /30min·Φ90皿(50cfu/m3)10000级:2 cfu /30min·Φ90皿(75cfu/m3)4 cfu /30min·Φ90皿(150cfu/m3)二、物体表面1、ⅠⅡ类科室: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5cfu/ cm2。

ⅢⅣ类科室: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 cfu/cm2 。

2.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无菌生长3.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的菌落总数≦20cfu/件(cfu/g或cfu/100cm2), 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5.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材的菌落总数≦200cfu/件(cfu/g或cfu/100cm2), 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三、手卫生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 cfu/cm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 cfu/cm2。

四、消毒液: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 cfu/ml 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 cfu/ml五、透析用水和透析液透析用水细菌总数≤100cfu/ml,当细菌总数≥50cfu/ml时进行干预。

透析液细菌总数<100cfu/ml,真菌总数<10cfu/ml,大肠杆菌不得检出。

透析用水:细菌内毒素<0.25EU/ml,干预水平0.125 EU/ml。

透析液:细菌内毒素<0.5 EU/ml。

六、内镜消毒后的内镜:细菌总数< 20 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无细菌生长。

消毒灭菌效果与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消毒灭菌效果与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消毒灭菌效果与环境卫生学监测根据2007年安徽省《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细则》制定我院消毒灭菌效果与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一、消毒灭菌效果监测1、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监测1)化学监测:根据消毒剂、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

含氯消毒剂每日监测,戊二醛每周监测。

2)生物监测:使用中消毒剂每季度一次,如75%酒精、碘伏、84消毒液等,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使用中的消毒剂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使用中的灭菌剂每月一次,如2%戊二醛,应无菌生长。

2、使用中消毒、灭菌物品生物学监测使用中无菌物品每月监测一次,主要物品:棉球、棉签、纱布、镊子、换药碗、持物镊等,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消毒后的物品应每季度抽样监测,如湿化瓶、引流瓶、体温表、口服药杯等,接触黏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20cfu/g或100cm2,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200cfu/g或100cm2,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3、压力蒸气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工艺监测每锅进行有记录,化学监测每包进行(指示卡、3M胶带),生物监测每周进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自含式菌管),各项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及使用。

4、紫外线消毒灯监测1)日常监测:灯管使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保养记录(每周用70%—80%乙醇棉球擦拭一次)、签名。

2)强度监测:新灯管安装后使用前要监测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微瓦/厘米,使用中灯管每半年一次不得低于70微瓦/厘米,累计使用时间>700h后应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5、皮肤消毒效果监测每季度进行采样,标准:≤5cfu/cm²6、清洁用品的消毒效果监测每季度对消毒后使用前的地巾、布巾进行采样,未检出致病菌未消毒合格。

二、环境卫生学监测监测内容: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监测科室:手术室、供应室、检验室、治疗室、配液室。

以上由科室兼职监控护士承担环境卫生学监测,手术室、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区,空气、物体表面每月一次,手每季度至少一次,其他科室每季度监测一次。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计划要求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计划要求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计划要求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计划要求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计划及要求一、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监测要求(一)空气细菌培养(科室每月取样,注明抽检室间、编号)监测室间:治疗室、换药室、检查室、重病室、抢救室、处室、注射室、输液室、抽血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无菌物品室、五官科(口腔)、供应室、内镜室、检验科储血室、手术室及产房(层流净化室间按洁净分级每月每个级别至少抽检一个室间)、防保科(接种室)、舱及救护车。

(二)物体表面细菌培养(科室每月取样,注明抽检室间)监测室间:治疗室、换药室、检查室、重病室、抢救室、处室、注射室、输液室、抽血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无菌物品室、五官科(口腔)、供应室、内镜室、检验科储血冰柜、手术室及产房层流空气室间回风口、入风口网的物体表面、各科重点室间的空调网格及空气消毒机网格(每季度一次)。

(三)医务人员手细菌培养(科室每月取样,不能固定监测对象)监测科室:内科、外科、妇产科(产房)、骨科、儿科、五官科、口腔、手术室、供应室、门急诊、内镜室、检验科、防保科。

(四)医务人员咽试子培养(新生儿、爱婴区(妇产科)、每月取样2人,不能固定监测对象,医护工勤人员均要,每年至少轮抽一次)。

(五)使用中消毒液细菌培养(科室取样、每季一次,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含氯消毒剂的监测)(注明名称、生产批号和开启时间)。

其中戊二醛每月取样。

(六)内窥镜细菌培养(内镜室及手术室取样,每月一次)包括:胃镜、肠镜、纤支喉镜、鼻咽喉镜、腹腔镜、胆道镜、膀胱镜、胸腔镜、宫腔镜以及使用中浸泡内镜的戊二醛。

注明内镜的编号,要求每季度各型号的内镜均有一次采样监测。

(七)消毒物品(科室取样、每季一次)包括:湿化瓶及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等,注明消毒时间。

(八)低温灭菌器生物监测(手术室、供应室负责、每周一次)。

(九)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生物监测(供应室负责、每炉次)。

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监测结果分析总结

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监测结果分析总结

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监测结果分析总结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环境卫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是确保医疗安全、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我国医疗机构对环境卫生学监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监测工作逐步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将对我国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参考。

一、监测方法与指标我国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主要包括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等项目。

监测方法依据《消毒技术规范》和《实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与技术》等标准进行。

监测指标包括细菌菌落总数、致病菌检出率等。

二、监测结果1. 总体合格率近年来,我国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总体合格率逐年提高。

据某医院监测数据显示,2011-2014年,监测样品总合格率分别为89.72%、92.44%、94.86%和95.45%。

不同监测项目合格率有所不同,其中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最高,医务人员手合格率最低。

2. 各监测项目合格率(1)室内空气:监测结果显示,医院室内空气合格率较高。

2014年某医院室内空气合格率为97.71%,2018年某医院室内空气合格率为95.58%。

(2)物体表面:物体表面合格率也相对较高。

2014年某医院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2%,2018年某医院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8.45%。

(3)医护人员手:医护人员手合格率较低。

2014年某医院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为93.03%,2018年某医院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为91.6%。

(4)使用中消毒液: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最高。

2014年某医院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为91.6%,2018年某医院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为98.57%。

三、分析与讨论1. 合格率逐年提高近年来,我国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逐年提高,表明医院环境卫生学工作得到了加强和改进。

感染防控意识的提高、消毒灭菌设施的完善、消毒方法的改进以及感控政策的落实等都对提高监测合格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2. 存在薄弱环节尽管总体合格率逐年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5
300000级
(一)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
4.注意事项: 采样前,关闭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后 采样。
母婴同室空气采样
(一)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
5.监测频次
对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 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同室、血 液透析中心(室)、烧伤病房等每季度进行监测。 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以及更换高效过 滤器后进行监测。根据洁净房间总数,合理安排每次监测的房间数量, 保证每个洁净房间能每年至少监测一次。监测结果符合GB50333要求。 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 微生物的监测。
(局部万级周围十万级)设7点
(一)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 Ⅳ级洁净手术室面积>30㎡设4点
(一)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 Ⅳ级洁净手术室面积<30㎡设2点
(一)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
科室
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 导管室,血液病病区、烧伤病 房等保护性隔离病区,重症监 护病房,新生儿室等
空气标准
细菌菌落总数≤4cfu (15min
(2)表面面积<100c㎡的物品采样:
c㎡
物体表面采样方法
剪除、掰断或烧断手接触前部分:
物体表面采样方法
烧试管口与橡胶塞:
(二)物体表面的消毒监测 3、结果判定
洁净手术部、其他洁净场所、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 导管室、新生儿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 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5cfu/c㎡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 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室、急诊室、化验室、 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等,物体表面细菌 菌落总数≤10cfu/c㎡

环境卫生学与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环境卫生学与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02
优化消毒方法:采用合适的 消毒方法,如浸泡、喷洒、 擦拭等,提高消毒效果。
04
优化消毒环境:保持消毒环 境的清洁、干燥,提高消毒 效果。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应用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01
目的:确保医院环境安全,防止院内感染
02
监测对象:医院环境、医疗器械、医护人
员等
03
监测方法:采用微生物学、化学分析等方
环境卫生学与消毒灭 菌效果监测
演讲人
目录
01. 环境卫生学 02.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03.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应用
环境卫生学
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环境卫生直接影响人们的健 康和生活质量
环境卫生是城市文明建设的 重要体现
良好的环境卫生有助于预防 疾病和传染病的传播
环境卫生对于维护生态平衡 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法进行检测
04
监测频率: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定期进行
监测
05
监测结果处理: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消毒灭
菌方案,确保消毒灭菌效果达标
食品加工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01 目的:确保食品安全,防止食品 污染
02 监测方法:微生物检测、化学检 测、物理检测等
03 监测对象:食品原料、加工设备、 生产环境等
04 监测结果分析:评估消毒灭菌效 果,为改进生产工艺提供依据
公共场所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公共场所范围:包括商场、 超市、电影院、餐厅等
监测方法:采用微生物检测、 化学检测等方法
监测频率:根据公共场所人 流量、环境状况等因素确定
监测结果处理:对监测结果 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措施, 确保公共场所卫生安全
感谢您的观看
02
化学检测法:通过检测消毒剂 残留量,评估消毒灭菌效果

院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及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讲解

院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及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讲解
其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 消毒药剂是否有效、 消毒方法是否合理、 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目的:
是无菌技术操作及隔离技术的基础。 因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是保证医院消毒灭
菌质量的重要措施。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遵循原则:
监测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一定的 消毒知识,熟悉消毒设备和药剂性能,具 有熟练的检验技能;
(二)干热灭菌效果监测
C、生物检测法
2)检测方法:
将枯草杆菌芽孢菌片分别装入灭菌试管内(1片/管)。
灭菌器与每层门把手对角线内 ,外角处放置2个菌片的试管 , 试管帽置于试管旁,关好柜门,经过一个灭菌周期后,待温度 降至80℃时,加盖试管帽后取出试管。
在无菌条件下,加入普通营养肉汤培养基(5ml/管),以36 ℃
二、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监测
B、化学监测
每个灭菌物品的外包装应粘贴包外化学指示胶 带,作为灭菌过程的标志;
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作为灭菌效果的参考。
只有当消毒工艺符合要求,化学指示物变色符 合规定标准色要求的情况下,产品才可以使用。
二、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监测
C、生物指示物监测
① 生物监测采用的指示物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每月)
(一)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
注意:
其灭菌参数,如时间和温度由灭菌器性质、灭菌物 品材料性质(带孔和不带孔)、是否裸露而定:
(一)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Hale Waihona Puke 注意: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
一般灭菌时要求灭菌物品裸露。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法的灭菌周期不包括干燥阶段, 因此不管物品是否包裹,取出的物品应该尽快使用, 不能储存,无有效期。

环境卫生学采样

环境卫生学采样

个人心得体会
明确采样的目的 做好充分的准备 采样操作中应注意避免污染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 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 应≤5cfu/cm2
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紫外线辐照强度监测
准备用物:紫外线强度指示卡、拉杆、墨镜、 计时器。
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紫外线辐照强度监测
监测方法:开启紫外线灯5分钟后,将紫外线强
度指示卡)置于紫外线灯下垂直1米处,有图案一面 朝上,照射1分钟,观察指定: 使用中(普通30W)紫外线灯辐照强度≥70uW/cm2为 合格。 新领紫外线灯辐照强度≥90uW/cm2为合格。
一、环境卫生学监测 物体表面效果监测
采样方法:被采样物品表面积不足100cm2时, 应全部采样。
门把手、心电监护仪按钮等不规则物体表面, 可用棉拭子直接涂檫采样。
一、环境卫生学监测 物表监测结果判定
1、重点部门:洁净手术部、其他洁净场所、非 洁净手术室(眼科、美容科)、产房、导管 室、新生儿室、重症加强治疗室、口腔科、 内镜室、消毒供应室、血液透析室、重症监 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 总数≤5cfu/cm2。
诊疗室内高频接触的表面
一、环境卫生学监测 物体表面效果监测
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或怀疑与医院感染爆发有关 时进行采样。
消毒后4小时之内。 采样前用物准备,(整理箱、规格板、采样试子、剪
刀、记号笔、监测报告单)手卫生。
一、环境卫生学监测 物体表面效果监测
采样方法:用5cm× 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 体表面,用浸有10毫升生理盐水采样棉拭子1 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 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被采 表面≥100cm2,取100cm2。将棉拭子放入试管 中送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判定
一、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卫生标准:
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见下表)
2、致病性微生物:
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以及其它致病性微生物。

二、灭菌的物品要求无菌。

三、使用中的消毒剂的细菌总数应w 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四、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v 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菌;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无菌。

五、血液透析:透析器入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w 200cfu/ml ,出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必须w 2000cfu/ml ,并不得检出致病菌。

六、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2、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的细菌菌落总数应w 20cfu/g 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3、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的细菌菌落总数应w 200cfu/g或100cm 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