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理想国》儿童早期教育思想及启示(可编辑修改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理想国》儿童早期教育思想及启示
【摘
要】柏拉图被人们称为西方早期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启发着人们思考早期教育问题。
他认为教育要及早开展,并对早期教育的内容及方法作了详细阐述。
柏拉图的早期教育思想是一个丰富的体系,涉及到0~6岁儿童教育的各个方面,这对当今的早期教育仍然有极大的启示。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早期教育思想;启示
柏拉图作为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其思想博大精深,涉及了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近现代几乎所有的学术思想都可在他的思想中找到源头。
其代表作《理想国》无疑是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书中关于理想国的种种描述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理想国》中关于教育的睱想。
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教育理论的人,其教育思想几乎涉及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
他的教育思想丰富而深刻,对古代希腊和后世欧洲乃至世界许多国家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至今仍有深刻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在《理想国》中,他从实现理想国的政治需要出发,赋予早期教育非常重要的意义,把良好的早期教育看成是实现他政治理想的基础工程。
下面将系统阐述柏拉图的早期教育思想。
1、早期教育的意义
柏拉图主张儿童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认为早期教育是个体以道德为核心的各方面素质养成的启蒙阶段。
“凡是开头最重要,特别是生物。
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从小所受的教育至关重要。
在一个人的幼小柔嫩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他塑造成为什么形式,就能塑造成什么形式”。
柏拉图指出儿童从出生到接受正规教育这个早期教育阶段是最难的,因为当孩子的肉体和精神有最大的可塑性,错误对待孩子将造成最持久的伤害。
幼年时性格正在形成, 任何事情先入为主而为以后留下深刻的影响 , 幼年时期印入儿童心灵的形象 ,
在一生中都是难以磨灭和改变的。
早期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对儿童施加合适的影响 ,
恰当运用儿童的幼小、容易接受外界影响、可塑性强的有利时机,对儿童施与良好的教育,使儿童从小就养成良好的性格和品德。
柏拉图说:“在幼年的时候,性格正在形成,任何印象都留下深刻的影响。
”因此,“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却能决定他往哪里走。
”可见柏拉图对启蒙教育、初等教育的重视。
我们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柏拉图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会在《理想国》内如此强调教育的作用。
二、早期教育的内容
在柏拉图看来,最好的教育应该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
他认为音乐和
中所说的一样,“凭一个好的身体,不一定就能造就好的心灵好的品格。
相反,有了好的心灵和品格就能使天赋的体质达到最好”。
“音乐和体育服务于人的两个部分—
爱智部分和激情部分。
这不是为了心灵和身体,
而是为了使爱智和激情这两部分张弛得宜配合得当, 达到和
谐。
”“ 我注意到那些专搞体育锻炼的人往往变得过度粗暴,
那些专搞音乐文艺的人又不免过度软弱。
”因此,音乐与体育必须配合,使身心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柏拉图指出文艺教育是儿童阶段最重要的内容,“一个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如果受了坏的教育,结果就会相反。
”为此他特别建议以做游戏、听故事和音乐熏陶等多种形式来教育儿童,以达到培养儿童正义、勇敢、节制等美好品质,实现个人和谐全面发展的目的。
在这一过程中,柏拉图着重强调的是对教育内容的选择,他指出,带领儿童做的游戏必须是符合法律要求的,给儿童听的故事、音乐都必须是经过严格审定的,符合社会道德评判标准的最优美高尚的作品,而那些描写虚伪、丑恶、妒忌等的故事必须被剔除,这样才能使儿童的心灵得到陶冶,把真、善、美的种子埋在心底,使之受益终身。
柏拉图特别注意对儿童美德的培养。
他主张“为了培养美德,儿童们最初听到的应该是最优美高尚的故事。
”讲故事的目的是要形成儿童的符合将来国家保卫者的良好品德。
为此 , 柏拉图强调说:“我想 , 我们应该尽量使孩子们开始听到的一些故事 ,
必定是有道德影响的最好的一课。
使他们长大成人时知道敬神、孝父母 ,
并且互相友爱”。
要做到这一点 , 他要求
“应当对创造故事的人予以审查。
他们创作得好的我们应该通过 , 否则删去。
”同样 ,
柏拉图主张要严格选择寓言、诗歌、文学的内容 ,
把那些振奋精神、鼓舞斗志、积极向上的作品献给孩子们 ,
同时要严厉取缔那些战争暴虐、神怪离奇、死难恐怖和贪财枉法的题材。
因为这种描写神与神的拼杀搏斗、相互谋害、残暴报复、让好人受害、英雄哭泣等 , 损害了神和英雄的形象 , 儿童在幼年时期若耳濡目染了这一切 ,
就会变成残暴、凶狠、自私、胆怯或狂妄的人。
并且要求这种审查是彻底的,从形式到内容,从讲什么到如何讲,全部检查一番。
柏拉图的这一观点让我们深思:在电视文化、网络文化盛行的现代社会,我们如何把关这些文化内容,让小孩避免其负面影响。
面对经济快速发展,科技不断创新的社会,同时还有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都使当代儿童的生活环境发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信息时代使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各种电视节目,网络上的各种信息都是当代儿童触手可及的资源,因此对于学习内容的选取也变得更加重要。
根据柏拉图的观点,呈现给儿童的东西都必须是高尚优美的,低俗的东西都应该抛弃,才能达到对儿童美德的培养。
3、早期教育的方法
儿童的早期教育柏拉图采用是分阶段教育方法。
对于从出生到7岁的儿童,柏拉图进行了儿童早期的公育制度作了年龄划分 :
第一阶段:出生——3 岁。
儿童从一出生就交给国家特设的育儿院养育
于走路过早而伤害自己。
柏拉图主张婴孩应尽可能接近于仿佛他一直在大海上那样生活。
这一
,由母亲喂奶。
夜间的麻烦事交给奶妈和保姆。
要给孩子以有益的运动和空气,尤其不许他由于走路过早而伤害自己。
柏拉图主张婴孩应尽可能接近于仿佛他一直在大海上那样生活。
这一
第二阶段:3——7 岁。
3 —— 7岁儿童要集中到附设在神庙里的国家儿童场里去 ,
由性格温和、富有知识的保姆监护 ,
并对儿童进行包括智、德、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具体内容表现为讲故事、寓言、诗歌、音乐、艺术和体育锻炼,并强调寓教于乐,处处给儿童以道德的陶冶。
这一阶段的孩子本性需要游戏,要使孩子达到和谐发展。
柏拉图十分重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
他认为 ,3 岁7岁儿童的本性是喜欢做游戏的, 但游戏不仅仅是玩耍和娱乐 , 同时也是一种道德教育过程。
为此 ,
应该选派有经验的人去做组织管理。
他建议游戏活动要尽量做到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
简单、易行、自然 , 要有一定的规则和和秩序 , 防止出现违反纪律的现象 ,
通过游戏来逐渐培养孩子勇敢、聪慧、严肃和守法的性格。
他强调说
:“我们的孩子必须参加符合法律精神的正当游戏。
因为 , 如果游戏是不符合法律的游戏 , 孩子们也会成为违反法律的孩子 , 他们就不可能成为品行端正的守法公民了。
”
柏拉图强调早期教育的方法应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强调自然快乐且以身体、道德、游戏等内容为重点的和谐教育。
柏拉图重视儿童的天性差异,有所谓金、银、铜铁质的比喻,国家的公民“虽一土所生,彼此都是兄弟,但是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宝贵的,是统治者。
在辅助者(军人)的身上加入了白银。
在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
”
他认为教育应适应其天性,过度教育是有害的,会造成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和谐,从而不合于和谐社会的需要。
反思当前我们对儿童的教育,我们一方面在努力提倡儿童的教育要基于其自身的身心特点,而另一方面,很多家长及教师的实际做法却与此背道而驰,他们一心要把自己的小孩、学生造就成所谓的“神童”、“天才”,尽早尽可能多地向儿童灌输各种知识,甚至有些内容连大人都感到晦涩难懂。
我们应该看到:柏拉图提倡的早期教育是基于儿童的自身特点,适合儿童的天性发展的,要顺应儿童生理、心理的自然发展。
尤其对稚嫩儿童的教育更要格外谨慎,因为儿童的心灵最容易接受模造,这对我们的教育者和家长而言,都是具有启示意义的。
四、早期教育思想的启示
柏拉图是西方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西方早期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启发着人们思考早期教育问题。
柏拉图的早期教育思想蕴涵着丰富的内容,有待于我们挖掘。
早期教育的核心为儿童的德性培养,柏拉图认为可以利用儿童的模仿心,通过早期教育的内容发展儿童的德行。
柏拉图认为:在人生的早期阶段,通过行动或实践来培养良好的习惯显得特别重要,儿童的道德可先知而后行。
他在选择早期教育的内容如游戏、故事、音乐材料的选择上,都强调正面教育的原则,希望经过慎重选择的教育材料为儿童树立勇敢、节制、虔诚、自由人物及品质的模仿对象,早期教育要极力树立正面榜样,让儿童“从小到老连续模仿,最后成为习惯,习惯成为第二天性,一举一动,言谈思想方法上都受到影响。
”反之 ,
凡与贤人勇士道德标准不相符合的言行 ,
就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柏拉图一再告诫人们“ 先入为主 ,
则严格防止儿童去参与或仿效。
这是因为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 , 就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柏拉图一再告诫人们“ 先入为主 ,
早年接受的总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
”
总之,柏拉图的《理想国》对后世儿童早期教育的影响渊源流长。
他最早提出儿童心灵与体质和谐发展的教育观点;指出故事、音乐、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寓教于乐慎选故事教材等问题,;他还重视幼儿道德习惯的培养。
这些观点不仅在西方早期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我国早期教育的改革和思想建设也有积极的启示。
青少年才是国家的未来,培养好了青少年,国家的未来才有希望。
我们应该如柏拉图一样去重视未来的谋划,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邓小平有句名言“计算机应从娃娃抓起”。
而我们的初等教育更是如此。
唯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不断发展,中国才能不断的发展。
作为一个对教育有着深刻理解的大师,柏拉图的理想国自始至终的在告诉我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唯有将教育当做培养人才的基础才能在未来的挑战中占据上风。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6.
2.喻艳.柏拉图教育观的现代反思.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3):90-91.
3.涂慧芳.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高等函授学报,1996(6):41-4
4.
4.陈义平,余兵.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探究和启示.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1):
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