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谈考研对专业产生兴趣需要具体的理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来人谈考研兴趣之一:对专业产生兴趣需要具体的理由

人生的道路上,每时每刻都是选择,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每个人都会犹豫:犹豫是因为不知道路那头的风景,犹豫是因为没有坚持走下去的理由。路的尽头有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找到坚持下去的理由,可以帮助我们在人生的路口上,更快的选择。就如同面对考研,究竟是该依照兴趣选择专业还是遵从现实呢?如果你坚持按照兴趣选择专业,那么,关于兴趣,你了解多少呢?是选择自己所爱的专业,还是作出妥协,让专业爱你?

对专业产生兴趣需要具体的理由

曾经的我,豪言壮语,在通往研究生的梦想之路上,毫无顾忌地大踏步向前。因为我知道,那条路的尽头是我热爱的新闻专业;因为我坚信,那条路的尽头有我这许多年来坚持的梦想。

现在的我,面临着出版社改企,面临着新闻媒体人才严重饱和,面临着金融危机下残酷的就业形势。很多时候我都会鼓励自己,既然热爱就一定要坚持下去,通往梦想的道路,再难,也是幸福的。偶尔也会后悔自己的选择,觉得固执的坚持兴趣,也许未必有好的结果。好多次都在问自己,梦想和现实,兴趣和就业,究竟我的选择对还是错呢?

今年学校的复试结果刚公布,我一直帮助和鼓励的小师妹打来电话,问我调剂的事情。她在复试中被刷了下来,却意外地联系到某“211”院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院。那个学校文学与新闻在一个学院,因此可以互相调剂。电话里,她反复地问我一个问题,“我是该坚持我的兴趣,还是应该现实一点?”关乎别人未来的大事,我不敢轻易地给她答案。但作为一个考研路上的过来人,更作为一个正经历着梦想与现实冲击的迷茫者,我问了她一个她必须思考的问题:“你了解你的兴趣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不仅仅是对我,相信对于很多考研人依兴趣选择专业都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兴趣发挥的能量更为巨大。与本科阶段的基础教育不同,研究生阶段需要深入地就某个方向进行研究,并对该方向涉及的所有理论进行深入了解和挖掘,而缺乏兴趣的研究是很难发现问题的,即便在别人的引导下可以一头扎进理论知识的海洋中,早晚也会被枯燥无味的理论淹没,葬身其中。然而,我个人认为,“感兴趣”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喜欢”,对于所学专业的兴趣,不像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物那样,没有理由地喜欢,这种喜欢需要理由,而且需要详细的、具体的理由。

很多人在考研选择专业时比较迷茫,很大一部分人会很现实地选择好就业的专业,还有一部分人会随

波逐流地继续学着自己根本不了解的本专业,还有些人看似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却发现学起来跟想象中完全不一样。姑且不去评价这些人的选择正确与否,但从他们的选择中可以看到,他们都忽略了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就好像我的小师妹,在我问她对她喜欢的新闻专业是否了解的时候,她愣了愣,告诉我,“我想当记者啊,所以想学这个”。我无言以对,给她的建议是显而易见的,小师妹仅仅知道记者属于新闻专业,却不知道新闻专业的研究生教育不单单只是培养记者,其中涉及的新闻史、传播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各方面的理论知识既全面又深刻,她更不知道记者行业更需要的是具有中文、经济、管理、法学任何一个专业背景的人才。

面对考研,面对专业的选择,很多时候你说你喜欢,你说兴趣能给你快乐,但是,你真的认认真真地思考过你的兴趣么?那种一问三不知却依旧坚持的兴趣,结果只能是痛并快乐着。最近很多师弟师妹咨询考研问题时满脸的迷茫,在本专业与跨专业,兴趣与就业等等的选择上左右摇摆,不忍放弃自己的梦想,又惧怕现实的残酷。我想,在你摇摆不定,难以选择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问自己几个问题。

过来人谈考研兴趣之二:你了解你感兴趣的专业么?

回想起自己大学的经历,高考填报志愿时,固执的我,在所有的志愿中第一志愿全部选择了新闻,因为心中对闾丘露薇的崇拜,因为对记者这个行业的向往,因为喜欢那种东奔西跑的行业性质,还因为可以经常写东西评论人与事。老爸曾经很理智地提醒我,记者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完美,新闻专业也并非只是学习写和说,让我考虑清楚。当时的我,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和执着,毅然决然地在所有的第一志愿里填报了新闻系。

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我就明显体会到了什么叫盲目喜欢。现实跟我的想象存在一定的偏差,新闻专业,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写作这些都是常规基础课,必须要学,而且还要学好,至于我所期盼的采访课、编辑课,也统统都是陈旧的理论知识,没有想象中的采访实践,也不是期望中的“无冕之王”。新闻理论、新闻史是作为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必修的课程,基本上贯穿了整个本科教育阶段,而我们通常比较喜欢的采访、写作等新闻业务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即使有实践环节,也都是在长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偶尔为之的事情。

假期的实习让我更为深刻地感触到,自己崇拜的“无冕之王”面对社会问题是需要层层审批才能报道的。这个看似掌控舆论导向的指挥者,其实同

普通人一样,只是把大家的观点,社会的态度,做个汇总。而且,东奔西跑大都是为了工作,每天都会有忙不完的采访,根本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可以顺便游山玩水。我开始不再觉得这个行业那么完美,也开始重新审视了自己当初的执着。也许盲目的执着应该算作固执吧。总之,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当初的选择属于“盲目的喜欢”。还好学校在大二结束的时候,划分了更为详细的专业,我在重新思考后,选择了更为适合自己的编辑出版专业,转而学习图书编辑和出版。

也许我选择专业的经历不能算是一个失败的例子,因为毕竟我喜欢的大方向还是新闻与传播,否则我不会在考研时继续自己的选择。然而,我当初的经历,可以算是走了一些弯路,也在痛苦中坚持了一段时间,这对于那些盲目遵循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专业的同学,可谓是前车之鉴。

其实任何一个专业都是一样,你在刚刚萌发了报考这个专业的想法后,就要好好思考,这个专业是否是你感兴趣的?你对该专业有多少了解?这里提到的了解是全方面的,包括你感兴趣的专业在全国有哪些院校开设?每个院校具体开设的课程都有什么?该学校的这个专业在全国范围内的研究情况和影响力是怎样的?在研究完这些之后,就可以从这些遍布全国各地的院校中确定几个目标值,比如可以选择开设的课程跟你期望的方向比较一致的,还可以选择该专业在全国影响力较大的院校。然后就可以进入下一步的了解,这时我们要做的工作是了解目标院校近几年该专业详细的录取数据,目标院校该专业的导师情况,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甚至还要详细地了解目标院校该专业日常所做的研究,并以此来判断自己是否真的感兴趣或者能否胜任这些研究工作。

人的心理是很奇怪的,喜欢一个东西,往往会因为一个很微不足道的理由,这个理由有时甚至是事物片面的一个方面,然而却与自己内心的某些情愫产生了共鸣,于是萌发出这种称为“喜欢”的感觉。这种基于心理层面产生的感觉,虽然有时会成为人们作出决定的指导,但却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随时会因为另外一些因素触动内心,改变喜欢的方向。我们在面临诸多的专业时,可能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只是这个专业最渺小的一面,代表不了专业的特点。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我喜欢这个城市,所以才选择考这个学校的某专业”、“那是我梦想的大学,所以我一定要去那看看”、“我本科时学的就是这个,熟悉了,所以喜欢”,这些所谓的兴趣,其实是以偏概全。我支持大家按照兴趣选择专业,但我同样反对按照盲目的兴趣做出

的选择。可以说在不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的情况下,大家谈到的对于某个专业的喜欢、兴趣,很多都是一时的,在之后枯燥的研究中,这种兴趣很快会消失。在对于专业的特点、涉及的研究内容、开展的研究工作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地说自己感兴趣,这种依兴趣选择专业的方式不是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而只能称之为固执。

过来人谈考研兴趣之三:你明白你喜欢的是学科还是专业么?

很多师弟师妹在确定考研目标时会混淆一个概念,那就是学科与专业的区别。比如有人说“我喜欢历史,想考历史专业的研究生”,可当你问道,“你是想学近现代史,还是古代历史,是喜欢朝代史还是民族史?”这个时候,对方往往会比较迷茫、疑惑,不明白里面还有这么多的分类。

对于这个问题产生疑惑的人往往就是混淆了学科与专业的概念。学科分为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在二级学科下因为本科教育设置专业,研究生教育设置学科,所以我们平时所说的历史、新闻、管理、计算机、数学等等都是本科教育中强调的专业,这些专业有的恰好对应着研究生招生的二级学科目录,有的则包含着几个学科。简单点说,我们一般强调的兴趣是出于专业的考虑,而考研则需要从专业中细分出学科方向。国内大部分院校是按照二级学科来报考、招生的,但其中很多院校在考试书目、具体题目上都是统一按照一级学科来操作执行的,在招生结束,新生入学后,再根据选报导师和选报方向等具体调整,确定每个人的研究学科,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研究方向。这个研究方向是对某一学科领域的某一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因此会被一般人错误的理解为“所学专业”,其实这个研究方向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二级学科,甚至是三级学科,比如“会计学”专业下有“电算会计”、“财务管理”等学科方向。

明确这一点对我们依照兴趣选择专业很有帮助,很多时候在考研报名时,因为本科专业教育和研究生学科教育的区别,很多人的兴趣是出于对专业的考虑,而非学科。拿喜欢历史的那个同学的例子来说,首先,通俗意义上的历史学,指得是政治经济文化史,在此基础上拓展出朝代史、民族史和国别史,另外还有一些与之相关的边缘学科,比如科技史、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等。再拓展一点,考古学、人类学、古典文献学和国际关系等方向也可以成为研究历史的切入点。了解了这些详细的关于历史专业的学科分类,接下来就是要明确自己是每个方向都感兴趣呢?还是只是出于喜欢历史专业的考虑或者说只是对其中某个方向情有独钟呢?考虑清楚这些问题才能对自

己感兴趣的专业有更深层的了解,也才能做出正确的报考决定。

理科、工科、文科等各个学科门类都存在着学科和专业的区别,任何一个大的学科门类下,都会有细小的分支,一个个的学科方向就包含在大的专业目录内。不光是上面提及的历史学有很多细微的学科分支,管理学下设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图书馆管理、劳动社会保障等等学科方向,虽然每个方向都有共同点但又各成一家,基本上联系不是很紧密,如果单纯的是对管理学感兴趣,那么选择专业的时候就真的要好好地想想究竟感兴趣的是管理学的哪一个学科方向。如果不考虑清楚就凭借自己对管理学的一腔热忱坚持选择与管理相关的研究方向,那么只能任凭自己的兴趣被现实摧垮,然后在现实面前后悔自己当初的冲动。尽管我一直强调选择感兴趣的专业,但这里谈到的兴趣是理智的,是全方位思考后的决定,应该也算得上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兴趣,试想一下,一个连自己感兴趣的是整个专业还是其中一个小的方向都没有搞清楚的人,他的兴趣在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面前,又能坚持多久呢?
过来人谈考研兴趣之四:你的实力能适应你选择的专业么?

在详细地了解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明白了自己喜欢的、想做的是哪一方面的研究之后,接下来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你是否有实力应对你选择的专业。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研友,有位同学很喜欢管理学,对于管理学也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每个学校、每个专业的情况都分析得很透彻,但是他的数学基础很差,考研准备的过程中就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数学上,虽然最后因为报考的学校比较一般,勉强过线,但在后来的学习中,涉及到许多与数学有关的知识,比如统计学,这些繁琐的数据和严密的计算方法让他痛苦不已,每天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些基础的东西上,对于本专业的学习,丝毫没有兴趣可言,这样的专业选择其实就是没考虑清楚自己的实力。

兴趣是重要的,感兴趣的专业自己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相关知识,然而,不能因为喜欢就一头扎进去,不考虑自己是否具有这方面能力来完成这项研究。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就好像我们喜欢天上的星星、月亮却永远也摘不到一样,研究生阶段的一些研究除了兴趣,除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激情外,研究能力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这里所谈的实力其实就是研究能力,是一种学习的能力。很多人可能会说,我有兴趣,能力是可以培养出来的。这种说法可能适用于一些较容易理解的学科,但对大多数学科而言,研究能力是自身的一种素质,这种素质

是十几年读书、学习培养出来的,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这种素质是原有的知识积累,是诸多知识的汇总,并非一两天就可以补上的。当然,这里的实力不光指学习实力,在报考阶段还代表着一种竞争能力,是涉及到公共课、专业课等各方面的一个综合实力,比如面对一个热门专业,你很喜欢,也比较了解,但报考的人数很多,自己在公共课方面处于劣势,那么你就该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这个竞争能力。因此,关于自己实力的思考需要引起每一个考研人的注意。

有时很多学科,我们可以很喜欢,但是并不一定要把它当作专业来学,可以作为兴趣好好培养。就像上面提到的学习管理学的那个同学,完全可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考虑,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在空余的时间看看管理学的相关书籍,充实自己又满足兴趣,两全其美。

另外,对于那些特别感兴趣的专业,如果考虑到自身实力无法胜任,可以巧妙地选择与之相关的学科进行研究,这可以说是满足自己研究兴趣的考研捷径。比如,在我所学习的新闻传播学大类中,新闻业务,广告等都是热门专业,如果觉得自己没有较好的表达能力,觉得自己没有较强的艺术内涵,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报考这个方向的人很多,如果自己的公共课实力在这些人中处于劣势,那么就要好好的衡量一下是否还要坚持。如果很感兴趣,也对该学科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那么可以尝试着转变一下思维,选择一个相近的、研究内容相似的、相对竞争不是很激烈的方向来报考,比如编辑出版。

任何学科都是一样,如果考虑到自身实力不是很强,但又实在不想放弃,那么可以选择一条中和的道路,你会发现,很多学校的两个专业在课程设置、导师安排等方面都存在相当程度的交叉。而且不钻牛角尖,适时的转变方向,有时还会有意外的收获,竞争的人少了,获得公费读研的机会自然就大了。还是拿历史学来举例,明清史和欧美史是其中比较热门的两个方向,如果你喜欢历史,还想做热门方向的研究,那就要掂量一下自己考研的实力有多强,尤其是报考一些北大、南开等历史专业相当出名且实力雄厚的名校时,更要注意分析下自己的实力,如果觉得自身的竞争能力不是很强,就应该考虑一下“曲线救国”的策略。在历史专业的诸多学科中,科技史的人气远远没有历史学那么旺,考研的门槛相对也比较低,但研究起历史的热门方向来,却也一点都不含糊,研究内容照样很生动、很带劲,在科技史领域研究出名堂了,要想往历史学的热门方向转,也不难。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曲线救国的策略可以

说是一条比较省力的满足自己研究兴趣的考研捷径。

兴趣和实力的关系,可以很生动地来解释,长久的兴趣就是许多人所强调的梦想,有兴趣、有梦想是好的,但是这个梦想一定要切合自己的实际,否则就是空想。有的研友说我就是喜欢北大,我就是想考北大的管理学院,我也很了解北大这个专业,那好,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目标定位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但实际呢?没有任何的数学基础,英语连最基本的四级都没有通过,这样的目标定与不定有什么区别呢?这样的付出怕只能是赴之东流了。别人再鼓励你坚持自己的兴趣,自己的实力也只有自己清楚。

过来人谈考研兴趣之五:思考之后的决定

思考完这三个问题,关于兴趣与现实的选择,你有答案了么?其实选择已经变得简单了很多,我支持依照兴趣来选择专业,然而,兴趣不是盲目的喜欢,是建立在了解基础之上的,属于理智的喜欢。其实就我个人而言,现在的迷茫和些许后悔,可能就跟自己当初缺乏对兴趣理智的思考有关。固执的认为自己喜欢就什么都能解决了,却忽略了对新闻专业做详细的分析。在帮助别人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也反复地问自己,其实当初在报考时对于诸如新闻行业的发展前景和自己研究方向的行业潜力等问题确实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分析,以至于现在才会怀疑自己坚持的是否正确。

当然,我目前遇到的就业情况,对于很多专业都是存在的。当初报考的时候就业前景一片大好,毕业时却人才饱和,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之间随时存在着相互转化,兴趣固然重要,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局面自然会让我们怀疑自己的兴趣。所以,让自己学会适应这种转化,及时的调整方向才能既满足兴趣又摆脱就业的尴尬困境。比如,很多人考研时对历史很感兴趣,综合考虑后选择了报考,但是就目前的一些就业情况来看,研究历史学和各种专门史的人才就业面很狭窄。不过目前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就是考古、文物鉴定等行业极为火热,而这些行业是以历史为基础的,这就需要大家根据自己所学的历史,巧妙的转化视角,研究朝代史、民族史、国别史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可以在平时多涉猎一些关于各个朝代文物发展的历史,甚至可以辅修考古学、文物鉴定等相关学科的内容。这样,有前期的历史功底,加上后期对于文物、考古知识的专门培养,到最后,自然是就业、兴趣两不误,而且还能两全齐美。

这种适应能力和及时发现新问题的敏锐力,都是需要与实际紧密联系来培养的,需要我们时刻关注当前的行业发展情况以及相关的就业情况,并且迅速地结合自己的兴

趣做出判断。我这里提到的依据就业形势做调整,并非否定了兴趣对选择专业的决定作用,而是想告诉正在为该问题迷茫和发愁的师弟师妹们,兴趣和就业虽然是我们选择专业时对立的两个因素,但是却可以通过自己的调整,使二者转化为一个统一体。既然我们无法预知未来,那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详细分析各方面现状的基础上先以兴趣为主。毕竟兴趣才是支撑我们完成研究生阶段繁杂的、琐碎的、庞大的研究工作的动力,而且还可以让我们在这个领域学到更多的知识,至于以后的就业,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适时调整。

其实在选择专业的过程中,与兴趣产生冲突的现实并非只有就业,专业的发展前景、名校与普通院校的选择,这些都会成为让很多人左右为难的选择题。 比如兴趣与院校选择的问题。确定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那么是选择名气大,发展前景好,但是相对难考的名校呢?还是选择那些报考人数少,考取的几率较大的一般院校呢?这也涉及到兴趣与现实的问题,你同样需要认真地思考一下你自己的考研目的,是一定要考上还是即便失败也要挑战?很简单,只是希望考上,那就选把握最大的普通院校,反正也是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好了一样可以有发展;如果属于坚持自己的梦想,即便失败也一定要挑战名校的话,那就别太介意结果,破釜沉舟,把过程做好。“曲线救国”的策略其实也适用于我们在学校上的选择,既然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而且普通院校考上的把握要远远大于名校,那就可以选择先就读普通院校自己喜欢的专业,在读研期间,潜心研究,在核心的专业学术期刊上多发表文章,到业内有名的单位实习锻炼,用能力的提升来弥补学历的不足。

当然,曲线救国也要考虑到所选院校该专业的情况,如果是普通学校的强势专业,那是一定要考虑的一条路,如果是普通学校又是普通专业,那就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慎重选择了。

虽然我个人一直比较推崇选择专业一定要以兴趣为先,考研也好,就业也罢,都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就像我开始所说的,通往梦想的道路,再难,也是幸福的。但是,通过上面的讨论可以发现,这个兴趣其实跟现实并不冲突,而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兴趣。很多为依照兴趣还是现实选择专业发愁的考研人,不要再每天问每一个人自己该坚持梦想还是该现实些?浪费这个苦恼和发愁的时间还不如静下来好好分析一下自己的兴趣,分析一下自己梦想中的专业与现实是不是相符?又有着怎样的结合点?理清自己的思绪,重新审视自己的兴趣,好好地思考下上面提及的三个问题,你会

发现,考研路上你最大的困难不是兴趣和现实冲突带来的困扰,而是根本不了解你感兴趣的专业。对于兴趣的坚持,在考虑清楚自己是否了解“兴趣”后再去实行,你感兴趣的专业,一定要是自己深刻了解的,自己的实力可以应对的,那才值得坚持,盲目的兴趣和不切实际的梦想,只能带来痛苦而非你认为的追逐兴趣的快乐。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漫漫考研路,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又适合自己的专业就已经朝着成功迈进了一大步,开往梦想的地铁上,没有人愿意中途下车,但很多时候却被迫中途转车,我们都会期望这辆车轰隆隆地一路向前,那么,就要好好地思考,你了解你的梦想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