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1)
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
1.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甲:墙上的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 乙:佩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 丙:海面上出现的“海市蜃楼”属于光的反射
D. 丁:漫反射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墙上的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佩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故B正确;
C、海面上出现的“海市屋楼”属于光的折射,故C错;
D、漫反射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2)佩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佩戴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用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物体时,下列关于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缩小的
B. 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放大的
C.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放大的
D.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缩小的【答案】 A
【解析】【解答】(1)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将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再次放大,所以显微镜最后成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2)天文望远镜观察时,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这跟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所以目镜起到将物镜成的缩小的实像再次放大的作用,所以天文望远镜最后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
故答案为:A .
【分析】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物镜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起到将物镜成的缩小的实像再次放大的作用,但相对于物体,像是倒立、缩小的 .
3.物体从距凸透镜18cm移到距凸透镜12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5cm
B. 10cm
C. 15cm
D. 20cm
【答案】 B
【解析】【解答】物体在距离凸透镜12cm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2f>12cm>f,所以,12cm>f>6cm。
物体在距离凸透镜18cm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2f>18cm>f,所以,18cm>f>9cm。
综上所述:12cm>f>9cm。
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凸透镜物距和像距范围,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列不等式并解,计算凸透镜的焦距范围.
4.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如图),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红、黄、蓝、绿、黑五色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
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0cm小于20 cm,且胶片应倒立放置
B. 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且胶片应正立放置
C. 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五环标志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D. 将白色的墙上蒙上一层红布,可以看到奥运标志的像中五环的颜色只有红色和黑色
【答案】 B
【解析】【解答】光屏上能呈现像,那一定是实像,又是放大的,那一定是投影仪原理,物距在一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墙面是粗糙的,光照到墙面发生的是漫反射,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传播,所以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墙上的像,故C不符合题意;红色的物体只能反射红光,其它的光被吸收,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投影仪原理: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物体正是由于漫反射;
(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滑镜面的反射叫做漫反射,若眼不在反射光束的方向上,镜面看上去是亮的
B. 把来自光源的光向四面八方的反射是镜面反射
C. 当光从空气射入透镜时,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D. 用激光器射出一束光线,当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光滑镜面的反射叫做镜面反射,若眼不在反射光束的方向上,镜面看上去是黑的,A不符合题意;
B、来自光源的光向四面八方的反射是漫反射,B不符合题意;
C、当光从空气射凹透镜时,出射光线会远离主光轴,说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C符合题意;
D、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但当光线垂直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时,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此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相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6.“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20 字小诗《苔》出自清代著名诗人袁枚,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小梁在央视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舞台重新唤醒,孩子们最朴质无华的天籁之声让亿万中国人都在这一刻被感动。
诗句中也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苔花是光源
B. 苔花虽然很小,也学牡丹花努力绽放,我们能看到苔花是因为光的反射
C. 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放大漂亮的苔花,此时放大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D. 苔花生长在房屋背后的阴凉处,房屋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苔花不会发光,所以不是光源,A不符合题意;
B、我们能看到苔花是因为光照在苔花发生了反射,反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B符合题意;
C、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放大漂亮的苔花,此时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C不符合题意;
D、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放大镜: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f.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7.许多高速公路上,在交通标志线上每隔2m安装一个凸起的纯玻璃元件,这种元件叫“夜精灵”。
晚上只要汽车的灯光一照,司机就能看到附近地上的“夜精灵”亮起来(如图所示)。
下列几种元件的工作原理与“夜精灵”完全不同的是()
A. 公路上反光标志牌
B. 路口的红绿交通标志灯
C. 自行车的尾灯
D. 环卫工人穿的反光马甲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由于“夜精灵”的形状如同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当汽车灯光射来时,光线经过玻璃微珠折射后,在玻璃微珠背面发生反射,然后沿原路返回,这样司机就可以看清黑夜中的标志牌。
高速公路反光标志牌、自行车的尾灯、环卫工人身上穿的反光马甲都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只有十字路口的红绿交通标志灯没有用到光的反射。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图像,“夜精灵”的形状如同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同时又能将汇聚后光线全反射,反光效率很高.
8.在做“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象如图所示。
图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凸透镜的焦距是 20cm
B. 照相机是利用 A 点的成像原理制成的
C. 蜡烛在 C 点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将蜡烛从 C 移到 A 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变小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由图象知,u=v=2f=20cm,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10cm,A不符合题意;
B、当蜡烛在A点时,由图象可知,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是幻灯机和投影仪的原理,B不符合题意;
C、当蜡烛在C点时,由图象可知,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C符合题意;
D、将蜡烛从C移动到A的过程中,即物距变小,所以此时像距应该变大,同时像变大,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结合像距-物距图像得出焦距,利用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分析即可.
9.如图所示,为近期流行的一种“自拍神器”,这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
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自拍可以()
A. 增大镜头中凸透镜的焦距
B. 增大像距
C. 增大物距
D. 增大像的清晰度
【答案】 C
【解析】【解答】利用自拍杆拍照时,可以增大人到照相机的距离,使拍照效果更好,C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自拍杆拍照,增大了人到相机的距离,即物距。
10.烛焰通过焦距为10cm的甲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现用焦距为5cm 的乙凸透镜替换甲,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关于乙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A. 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B. 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C. 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
D. 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虚像
【答案】 A
【解析】【解答】根据图像,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若换用焦距更小的凸透镜,相当于物
体离凸透镜的焦距更远,则像更靠近凸透镜,所以光屏要向左移动才能承接清晰的像,A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焦点更远,像会更靠近凸透镜。
11.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一个()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B
【解析】【解答】解: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亮斑就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15厘米就是该凸透镜的焦距,这是利用平行光聚焦法测得了透镜的焦距.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即现在的物距是20厘米,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B.
【分析】利用题目中提到的物理过程,可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再利用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结合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来得到成像的情况.
12.下列有关光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距离单位
B.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C. 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工作的
D.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光年是光在一年的时间内走的路程,所以是一个非常大的距离单位,故A正确;
B、近视眼是晶状体的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此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故B错误;
C、由于红外线的穿透力强,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故C错误;
D、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则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光年是光在一年的时间内走的路程;(2)掌握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红外线的穿透力强,紫外线的化学效应强;(4)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13.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左移动2f的距离,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A. 一直变小
B. 一直变大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A
【解析】【解答】解: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图可知,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同一方向移动距离2f,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故选A.
【分析】首先根据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确定像的性质,然后再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来解答此题.
14.如图所示是被课本反射的光经小洪同学眼睛的晶状体折射的情况,则该同学是()
A. 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B. 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C. 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D. 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答案】 D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后,说明该同学患的是远视眼,远视眼看近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用凸透镜矫正,光线会聚能力增强,使成像靠前落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
故答案为: D。
【分析】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5.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
A. 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B. 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
C. 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D. 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答案】 C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
点,此时物体应在二倍焦距以外,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物体在图中Ⅲ区域,箭头向上.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应在二倍焦距以外,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像距.
16.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的介绍有一项不切合实际,它是()
A. 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B. 凹面镜能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
C.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D. 阳光通过凸透镜后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A正确;
B、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应用在汽车的观后镜上,而不凹面镜,故B错误;
C、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减强,即折光能力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C正确;
D、因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所以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会聚一点,热量集中,温度较高可以点燃纸屑,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2)凹面镜可以反射光线,而且可使光线会聚到一点;凸面镜可以反射光线,并使光线发散;(3)(4)凸透镜、凹面镜对光线都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凸面镜对光线都有发散作用.
17.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cm
B. 当u=3.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当u=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动到8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由图知,当物距为4cm时,像距也为4cm,根据凸透镜成像的
规律,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与物距相等.
所以2f=4cm,则f=2cm.故A错误;
B、f=2cm,2f=4cm,当u=3.5cm时,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当物距u=5cm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到8cm处的过程中,物距逐渐增大,所以成的像逐渐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要解决此题,首先要通过图象分析出该凸透镜的焦距.(2)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成实像时:物像异侧,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若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18.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B. 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 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D. 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答案】B
【解析】【解答】解:甲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所以甲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
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所以乙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
综上所述,只有选项B说法是正确的.
故选B.
【分析】(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19.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下列烛焰成像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A. 缩小的实像
B. 等大的实像
C. 放大的实像
D. 放大的虚像
【答案】D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烛焰在屏上成一缩小实像,所以此时蜡烛在凸透镜的2f 之外,即u>2f;当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则此时u>f,那么有可能是2f >u>f,则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也可能是u=2f,则成等大的实像;
也可能是u>2f,则成缩小的实像,所以只有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可能出现.
故选D.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20.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答】解:激光矫正近视,是对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进行手术,使其变薄,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使其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使成的像后移,直到移到视网膜上.图A角膜的中间和边缘一样厚,图B中间薄边缘厚,符合凹透镜的特点,图C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不符合题意,图D是多块凹透镜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然后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
21.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是()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从图中光屏上最小、最亮的光斑到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f=10cm;
当物体距凸透镜18cm 时,物距u=18cm,其介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故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根据图甲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再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确定像的性质. 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物体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体在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物体成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22.远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正确的是()
A. ②①
B. ③①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解答】解: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故为②④图.
故选C.
【分析】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远视眼的晶状体太薄,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要戴一个凸透镜来矫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戴上凸透镜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23.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答案】D
【解析】【解答】解:A、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图,u=v=2f=20cm 时,所以f=10cm.不符合题意.B、当u=15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不符合题意.
C、当u=25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不符合题意.
D、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2)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24.下列实验现象所揭示的物理原理、规律与对应的实用技术的原理、规律不相符的是()
A. 照相机
B. 电磁起重机
C. 电动机
D. 发电机【答案】 A
【解析】【解答】解:
A、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制成放大镜,不是照相机.符合题意;
B、线圈中通有电流线圈周围产生磁场,这是电流的磁效应,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电磁起重机.不符合题意;
C、通电直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把直导体制成线圈,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制成电动机.不符合题意;
D、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制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1)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异侧,应用于照相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异侧,应用于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应用于放大镜.
(2)电磁起重机是电流的磁效应的重要应用.
(3)电动机的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4)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制成的.
25.下列哪幅图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答】解: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A、近处物体的像能成在视网膜上,属于正常眼的情况;故A不符合题意;
B、当看近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即是远视眼;故B不符合题意;
C、远处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属于正常眼的情况;故C不符合题意;
D、当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为近视眼,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正常眼,像恰好成在视网膜上,不需矫正;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2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镜面反射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 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C. 光是一种电磁波,它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
D. 近视眼的同学应配戴凸透镜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