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t转炉半钢炼钢复吹工艺优化

合集下载

转炉顶底复吹技术

转炉顶底复吹技术
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精确控制气体流量和吹炼参数,可以生产出 高质量的钢种。
强化冶金反应
通过顶底复吹技术,可以更有效地促进钢液中的 冶金反应,提高钢液纯净度。
节能减排
该技术能够降低炼钢过程中的能耗和减少污染物 排放。
技术发展历程
起源
转炉顶底复吹技术起源于20世纪 70年代,最初是为了解决传统转 炉炼钢技术中存在的冶金反应不
这种相互作用不仅有助于加速熔池的熔炼过程,还有助于提高钢水的纯净度和均 匀性,降低杂质含量。
顶底复吹对熔池搅拌的影响
顶底复吹技术通过向熔池底部吹入氧气或其他气体,产生强 烈的搅拌作用,使熔池内的钢水充分混合。这种搅拌作用有 助于加速钢水的传热和传质过程,提高熔炼效率。
顶底复吹的搅拌作用还能减少钢水中的夹杂物和气泡,提高 钢水的纯净度和致密性。
副枪测量准确
定期检查副枪测量准确性,确保钢水温度和 成分控制准确。
控制顶吹氧气流量
根据钢水氧化反应需求,调整顶吹氧气流量, 控制钢水温度和成分。
设备维护保养
定期对顶底复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 备正常运行。
04
转炉顶底复吹技术的效果与 优化
转炉顶底复吹技术的效果
提高氧气利用率
通过底吹和顶吹的结合,使氧气更加 均匀地分布在熔池中,提高了氧气的 利用率,降低了能耗。
的远程监控和智能控制。
03
案例三
某欧洲大型钢厂采用先进的顶底复吹技术,提高了转炉的生产效率和产
品质量。该技术通过优化气体流量和吹炼工艺参数,降低了能耗和生产
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减少氮气消耗
采用顶吹技术,可以减少氮气的消耗 量,降低生产成本。

柳钢100t顶底复吹转炉底吹失效及预防

柳钢100t顶底复吹转炉底吹失效及预防
D ns e L hj n e ghn u Z ia i
( o v r rPa t) C n et l  ̄ e n
Ab ta t T e a ss f b t m bo n alr fr c mbn d lw n o v re r n lz sr c h c u e o ot o lwig fi e o o ie bo g c n e r we a ay e u i t e d
l 月 2 日投 产 ,现 已完成 三期 工 程建 设 ,其 主 1 5 要 产 品有 优 质碳 素 结 构 钢 、低 合 金 结 构 钢 、锅
炉 钢 、容 器 钢 、桥 梁 钢 、造 船 钢 、管 线 钢 等 。 柳 钢 lo 转 炉 的投产 ,为柳 钢产 品结 构 的调 整 、 0t
布约 3 0个不 大 于 q2 m 的 毛细 不 锈钢 管 ,毛 细 )m 不 锈钢 管 底部 与金 属 气 室连 接 ,外 接 无 逢钢 管 , 透气 砖 为 Mg _ C质耐 火材 料 ( 图 2 。 o- 见 )
2 10 顶 底 复 吹转 炉 基 本 参 数 0t
转 炉公称 容量 :10x 0 t3座 ;
41 炉 底 砖被蚀 .
由于 透 气 砖 长 时 间 与 金 属 液 接 触 ,在 接触
面 上 受 到 气 流 与 金 属 液 的 搅 动 ,其 周 边 耐 火 材
为保 护 炉衬 砖 及 炉 底 透 气 砖 ,在进 金 属 料 前先 往炉 内进 ~ t石灰 ,以垫炉底 ,避免废 钢 冲 2 击炉 底造 成损 坏 ,另外 确保废 钢单 重 ≤I t。
图 1 1 0 转 炉复 吹透 气砖 布 置简 图 0t
12 r ,A N 图 2 lo 转 炉 复 吹透气 砖 结构简 图 0t

炼钢转炉复吹存在的问题及探讨

炼钢转炉复吹存在的问题及探讨

第 6期
S h a t l g i unMeau y c lr
口直径 4 . q 喷 孔夹角 1。马赫 数 为 20 64nm、 5、 .5的大
流量氧枪进 行顶 吹氧 , 氧气 工作 压力 08 ~09 .0 .0 MP , a氧枪 正 常操 作 枪位 15m( 头距 熔 池 液 面 的 . 枪
年炼钢转炉 的复吹 比率见 图 1 。从 图 】 出, 看 复吹 比波动较大 。0 3 达 5 . %, 20 年 05 创近 年最高记 录 ,
20 -2 0 年 复吹 比则显著降低。由于诸多实际 0 4 05 因素影响, 复吹透气砖在线快速热更换技术至今未
能实施。炼钢转炉即便以后能够实现透气砖的快速
se l k n o v re f ZH te i ito u e a d t e cm bn d bo n r be b u h 2 t te ma ig c n et r o P S e l s nr d cd. n h o ie — lwig p o lmsa tt e1 0 o
4 5 m, 40R 高度 7 2 i, a 90m l 球型炉底 , l 球缺高度 50 1 rT 炉容 比 0 8 3t炉衬工作层采用镁碳砖 。 nl l, 。6r /, n
2 2 2 顶 吹 ..
采 用喷 头周 边 5孔 、 喷孔 喉 口直 径 3 n 及 出 5r l n
维普资讯
[ e w rs s e ai ne e,o i db wn ,a sp l bi , s e s m K y od ] t l kn c vr rcmb e.l i gs upy rk g e s t em go t n o g c afd ye 热更换 , 若透气砖的基础寿命上不去 , 快速热更换将

复吹转炉工艺技术在太钢的应用及优化

复吹转炉工艺技术在太钢的应用及优化

池搅拌较顶吹强 。 碳氧浓度积更接近平衡值. 复吹效
果更加 明显 。
元件由 3 层不锈钢无缝钢管组成.最外层直径为 ̄2 2
m 每炉座 为 4 m。 个底吹供气元件 。 每个底吹供气元件
的气量可 以通过计算机单独检测与控制 。底 吹供气元
皿l Ⅲ {

件 布置在炉底 以 0 5 D为炉底 直径 ) . D( 4 为半径 的同心 圆上 , 与耳轴连线成 3 。 并 0 夹角 , 与耳 轴连线成对称 布
t 。为充分利用顶底复合 吹炼转炉工艺 的冶 金特性 . 更
T 1L4 等钢 种进行 了终 点碳 同溶解 氧 的关 系及 50 、5号 终点 碳 同碳氧 积 的关 系测 定 ,结果 表 明 :当炉 龄为 30 炉 时 , 00 在终 点碳 含量 为 009 温度 为 1 7 . %, 7 8℃ 6 的条件下 . 碳氧浓 度积 为 0 0 6 当炉龄 为 850炉 . 27 : 0 0
时 ,在终点碳 含量 为 0 6 %,温度为 1 6 %的条件 .3 0 4 6 下 , 氧浓 度积为 00 27 。测定 结果表 明 : 碳 . 8 0 随着炉 龄
咖 啪 鲫 伽 瑚 。
好地发挥特钢 的优势 ,提高转炉钢的质量 ,04 1 20 年 1 月太钢将第二炼钢 厂 的 2、 吹氧气改 造为顶底 复 3顶 合 吹炼 转炉。通过近 2年 的生产 实践 , 3复吹改造 2、

皿1 圜

0.0 0
0.5 0
01 .0
0.5 1
0.0 2
0_ 5 2
图 1 底 吹 供 气元 件 的布 置 方式
终点碳
闰 3 终 点 碳 与 氧 含 量 关 系 ( 龄 : 0 炉 85 0炉 )

安钢100t转炉加入含铁尘泥和渣钢进行冶炼的工艺实践

安钢100t转炉加入含铁尘泥和渣钢进行冶炼的工艺实践
W a g Z i a g NiJa i J a Xu a g L n hgn ibn i g n iGuih n Li n se g u Do g ( n a gIo A y n r n& Se l o p Co ,L d te u . t.,An a g4 5 0 Gr y n 5 0 4,He a ) n n
得到 的含 铁物 质 , 泥球 由转 炉 炼 钢尘 泥 加 粘结 剂 污
制成 , 化铁皮 和 切 割渣 分 别 由连 铸 切 割 和 轧钢 除 氧
磷工 序产 生 。这些 物 质 含 铁 量 比较 高 , 有 的其 它 含 杂质 也是 转炉 炼钢 良好 的造 渣剂 。
表 1 各 种含铁物质的成分 ( 量分数 ) 质 %
a d o e a in pr c s ,t e c ns m p in o t e t ra nd sa sr d e n p rt o e s h o u o t fse lmae i la lg wa e uc d,a d o e ain o n pon o n p r to fe d it
冷镦 钢 、 钢绞 线钢 等 , 年产 钢 10万 吨 。炼 钢 和连铸 3
生 产过 程 中产生 了大 量 的含铁 尘泥 、 连铸 切割 渣 、 渣
钢 等含 铁物 质 , 了减 少这 些含 铁物 的外 排 和污染 , 为 在 10 转 炉 上 进行 了 配加 含铁 尘 泥 和渣 钢 冶 炼 的 0t 生 产试 验 。转炉 加 入 这些 含 铁 物 质 后 , 过 对 现 有 通
c n r la d sa pls i g p oe to si p o e o to n lg s a h n r t cin wa m r v d. Bet rs ca nd e o o c lb n f swe e o ti e t o ila c n mia e e i r b an d. e t K e o ds c n et r e r u o y w r o v re ;f ro s c mpo n ;pr c s p i zng u ds o e so tmii

210 t顶底复吹转炉炼钢控制工艺的优化

210 t顶底复吹转炉炼钢控制工艺的优化

第3 2卷第 1 期 3 ・ 2 1 年 2月 4 01
特 殊钢
SPECI AL TEEL S
Vo. 2.No. 13 1 F br ay 2 e u r 01 1
2 0t 1 顶底 复 吹转 炉 炼钢 控 制工 艺 的优 化
刘 霞 王晓 丽 张 昭 王双龙 马奇超 李文 艺。 王宏 盛
Absr c I o d r o n r a e h c nv re p o ucin a a lt wih p i z to o c nv re o y e s p y ta t n r e t i c e s t e o e tr r d t c p bii o y, t o tmiai n f o e r x g n u pl t s h d e x g n a el v la h r i d c e ul.o y e lne e e nd c a gng mo e.b sc l e a d d l mie a u ta c r i g t fe e tSic n e n me a a i i n o o t mo n c o d n o di r n o tnti tl m f
lde a d r a o a l o to ftp t .t e tmp rt r fI u d i a l n e s n b e c n rlo i a me h e e au e o q i s≥ 1 6 ℃ a a l trf ig s t n i 0 5 s1d e a e n n t i . i ao M a e i l n e T p a d B t m o ie lwn Co v r r t ra d x I o n ot C mb n d B o n et .Blw n t ema i g rc s t z t n o e o i g S e l k n ,P o e sOp i a i mi o

转炉顶底复吹工艺总结

转炉顶底复吹工艺总结

转炉顶底复吹工艺总结我厂于2006年3月29日与钢铁研究总院合作完成了对3#转炉底吹工艺改造,并获得初步成功。

在8月3日完成了对1#转炉的改造,8月23日完成了对2#转炉的改造。

至此,我厂的3座转炉已经全部实现了顶底复吹。

现对顶底复吹工艺在我厂的使用情况做一总结。

1、冶炼过程1.1过程枪位控制的调整复吹转炉由于底吹的影响,熔池物化反应强度发生改变,冶炼操作方式也与顶吹有所不同。

经过技术人员与操作工的摸索,复吹总体枪位比顶吹高200mm,特别是吹炼进行到4分钟左右[C]-[O]反应初起,枪位必须提高到距钢液面1600~1700mm,以避免金属喷溅。

并将最低枪位由顶吹时的距液面800mm改为距液面1000mm,过程枪位的波动控制在1000mm~1700mm,减少了过程的喷溅和返干,并有效地减少了烧枪。

1.2渣料的调整由于复吹转炉反应速度加快,熔池搅拌均匀,渣中TFe较顶吹转炉低,石灰加入量有所减少,萤石的加入量较大。

1.3终点控制的差异复吹与顶吹转炉相比,终点控制存在一定的差异:复吹转炉由于熔池的搅拌比顶吹有所加强,拉碳时火焰收缩没有顶吹明显,终点碳容易拉低;复吹转炉成渣速度快,要求对过程温度、化渣情况的变化应及时做出反应;复吹终点成分、温度更加均匀,出钢温度可适当降低5℃左右,配[C]时要按成分的中上限控制。

2、复吹转炉冶金效果评价(部分)2.1钢水终点[C][O]浓度积采用“长寿复吹转炉冶炼技术(LCB)”后,增强了吹炼末期熔池搅拌强度,使钢液中的[C]-[O]反应更加接近平衡,降低了钢水的氧化性,提高了钢水的质量。

经检测表明,在[C]×[ O]积方面,比顶吹转炉降低0.000006。

我们取样分析,3#转炉[C]×[ O]积平均为0.002841, 2#转炉平均为0.002847,降低0.000006。

([C][O]浓度积只有3#炉数据))2.2复吹工艺对终渣氧化性的影响采用复吹工艺之后,由于熔池搅拌加强,使渣-钢间的反应更加趋于平衡,从而使渣中的TFe含量有所降低。

转炉炼钢流程优化和技术创新

转炉炼钢流程优化和技术创新

项目名称:转炉炼钢流程优化和技术创新一转炉制动化炼钢1 项目的提出及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对钢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生产出高纯净度、高质量品种的需要,采用自动化炼钢技术已成为现代化炼钢的重要保证。

转炉炼钢自动化技术是利用副枪检测出转炉吹炼过程某一点的温度、含碳量,通过模型进行动态调整,达到准确控制吹炼终点碳和温度的目的。

按照新钢公司建设成具有现代化炼钢技术的钢铁企业的指示精神,为实现科学炼钢,达到稳定操作、降低消耗、提高质量、满足新钢生产精品板材的需要,决定在210t转炉增设副枪及自动化炼钢系统。

并成立了专人负责的副枪工程师站,工程师站的技术人员查阅了副枪及自动化炼钢有关技术资料,调研了国内武钢、宝钢等单位引进的副枪炼钢情况,经过多次专题讨论研究和比较,认为:由于与国外的条件不同,武钢副枪及自动代炼钢系统,经多年改进和软件二次开发,使用效果好。

我公司与武钢冶炼条件相近,新钢与武钢合作开发,走国内自主集成创新之路,提高应用效果,尽快实现自动化炼钢的目标,为实现副枪及自动炼钢国产化创出一条新路。

2项目的主要内容主要研究内容有如下几点:(1)炼钢工艺模型自适应研究,根据新钢条件选择确定炼钢模型编程思路与方法,确定钢种冶炼方式、熔剂系数、边界条件、温度校正系数等主要工艺参数;(2)优化计算机炼钢的吹炼模式(枪位曲线、顶吹供氧及复吹模式、根据氧步的加料方式等),进行转炉终点控制及低磷吹炼模式研究;(3)修改一级机氧枪HMI画面和相关PLC程序,建立吹炼阶段各类信号的准确采集与传输,实现按氧步控制吹炼模式;(4)修改辅料加料PLC程序,建立根据氧步控制的配料单、一级计算机自动加料控制模式和自动控制模式;(5)进行炼钢静态、动态二级模型编程及改进,实现转炉二级系统与炼钢MES及其他相关的二级、一级系统间的数据交换。

(6)强化原材料管理,对废钢进行分类。

强化计量管理,建立和完善计量和校验管理制度,以及制定相关工艺过程操作岗位作业指导书。

邯钢100吨顶底复吹转炉操作工艺的优化

邯钢100吨顶底复吹转炉操作工艺的优化
o . T e r p r i n o t e a e i l h r e i t t e o v r e s a o t m z d a d h o e a i n n h p o o t o f h m t r a c a g d n o h c n e t r w s p i i e n t e p r t o
炉倒炉温度低 , 后吹炉次多 , 终点命 中率仅为 4% 5
左右 , 时操作工 为了保终 点, 有 只加石灰, 不加其
维普资讯
表1 原料技术条件
T b e T o n o C o n ti n f m t r aI a I 1 e h oI gi 8I o di o e o a e i S
(o 3 s e l a i gp a t o IC H n a 。H b i0 6 1 ) n . t e m k n l n f H S 。 a dn e e , 50 5
A s r c :h s r i l m i l a a y e s v r l tp c l a e e it d n o- o t m o bn d b t a t T i a t c e a n y n lz s e ea i i a c s s x s e i T p b to cm ie
p o e s w s e h n e . T e p i i a i n a r s l e i a r d c i n i b t b l a d e a r c s a n a c d h o t m z t o h s e u t d n e u t o n o h u k n m t l m t r a s o s p i n a d c n e u n l i c e s i n i g hi t n r t 。 a d f n l y b n f t a a e i l c n u t o n o s q e t y n r a e n e d n t i g a e m n i a l e e i sw s

炼钢转炉复吹存在问题论文

炼钢转炉复吹存在问题论文

炼钢转炉复吹存在的问题摘要:炼钢转炉复吹是一种集各种吹练方法优势于一身的转炉炼钢技术。

本文主要分析目前的炼钢转炉复吹系统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炼钢转炉;复吹;问题炼钢转炉复吹,是指在炼钢转炉内,顶吹和底吹同时配合,可以吹氧也可吹入惰性气体,甚至是粉状熔剂,集各种吹炼方法优势于一体的转炉炼钢技术。

炼钢转炉复吹技术在我国很早就已被使用了,如攀钢在1984年就已经开始进行转炉复吹技术的研究,1985年正式把这种技术应用于生产上,使我国的钢产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但是,这种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透气砖的寿命过短,影响复吹冶炼的效果等。

本文主要分析了炼钢转炉复吹技术存在的缺陷,探讨相关对策,希望我国的炼钢转炉复吹技术能得到提高。

一、炼钢转炉复吹问题(1)透气砖存在的问题首先,易腐蚀。

目前,大多数的炼钢厂都是采用“增碳法”来进行冶炼,即用低碳钢冶炼的模式来冶炼所有的钢种。

这种方法相比于之前的“拉碳法”,终点钢水中碳的含量减少了,但需要的平均出钢温度也高了,大约提高了20℃,由于炉渣和钢水的氧化性很强,因此就对炉底的透气砖造成了极严重的腐蚀。

另外,在转炉进行底吹时,底吹产生的炉渣中tfe的含量非常高,而透气砖又没有得到恰当的维护,因此透气砖难以形成一个炉渣—金属蘑菇头覆盖层,其腐蚀程度就更加严重。

其次,结构设计不合理。

一般来说,透气砖里面镶嵌了27根直径1mm的不锈钢毛细管。

布置方式是中心1根,直径60mm的圆周上有9根,直径105mm的圆周上分布17根。

这种布置方式,中心的毛细金属管与供气主管正对,导致了这条毛细管的气量分配高于其它的毛细管,从而减少其他毛细管的气量。

再加上透气砖气室的内腔高度太低,只有16毫米,因此毛细管间的气流分配不合理,不能稳定地供气,最终一些毛细管因为气量偏小或波动而造成了堵塞。

这对透气砖的损坏很大。

最近,已有一些钢厂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了,升高了透气砖气室内腔的高度,例如武钢,其二炼钢炉中的80吨转炉的供气砖气室高度就升高到了60毫米,这样就很好地维护了透气砖。

复吹转炉冶炼过程降低消耗的探索

复吹转炉冶炼过程降低消耗的探索
表 1 装入量调整前后的 比较
分 类 铁 水 废 钢 () 总 装 入 量 () 铁 水 比例 ( 铁块 比例 ( t t %) %)
调整前 2 . 45
调 整 后 2 2


3. 1 5
2 9
7 .8 77
7. 58 6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9O 5
2. 41 4
指标的提高。 从 20 0 5年 开 始 相 继 进 行 了转 炉 扩 容改 造 、 底 复 吹 改 造 以 顶
量不够而不 配加废钢 , 全部使用生铁块 。 随之 出现 了以下的问题 :
( ) 钢减少 1 , 1废 生铁 块增加 l, 理论 上来说 , t t 从 多氧化 的 元素会使得消耗升高 1 5 g ; . / 8k t ( )由于铁块 的比例大幅度升高 , 2 吹炼前期 的泡沫喷溅几 乎 炉炉都有 , 并且 喷溅结束后会 出现强烈 的“ 干” 5月份 的转 炉 返 ,
速 度 大 于 二 次 反 应 , 么 渣 中 氧 化 铁 积 累 , 反 , 渣 中 氧 化 铁 那 相 则
的影响 , 并且 与铁水 成分 、 废钢搭配及冶炼 品种等有关 受 公司 目前的装备影响 , 材料 条件 在短时间 内无法改 变。因此 , 原 要想 在 目前的状况下降低钢铁料消耗 , 只能从枪位控 制上进行改变 ,
吹 损 。根 据 现在 通 行 的理 论 , 溅 和 吹损 主要 受 炉 渣 控 制 和 枪 位 喷
() 1 前期喷溅的原因分析 。 要解决前期 的泡沫喷溅 问题 , 首先 要从前期喷溅的机理人手 , 了解产生喷溅 的原 因。资料显示 如下 : 顶吹氧气转炉炼钢 中, 氧气流股先 与铁发生反应 , 生成 的氧 化铁再和其他杂质按 亲和力大小顺序进行反应 。如果一次 反应

鞍钢100t转炉高效冶炼实践

鞍钢100t转炉高效冶炼实践
高 了转 炉终点命 中率 , 次补 吹命 中率 可达 9 % 以上 , 一 7 实现 了转 炉的 高效 冶炼 , 满足 了连铸 生
产的要 求。
关键词: 转炉; 炼钢 ; ; 氧枪 熔炼时间; 终点命 中率 中图分类号 : 2 哪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编 号 :10 4 1 (0 0 0 05 0 A 06- 63 2 1 )2— 02— 4
tn e c ntg igp re a e
鞍钢 股份有 限公 司第 一炼钢厂 的连铸 机提高 拉速后 , 机产 能 得 到较 大 的提 升 。这 就 要求 在 铸
1 转炉高效冶炼技术 的开发
1 1 缩短转 炉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时 间 .
满足产品质量的前提下 , 尽可能地提高转炉产量, 以满足连铸工序的需求。但该厂连铸机的实际产
Hih ef in te ma i g b o v re sa h e e n e r q i me t rc n n o sc s n r — g f c e t e l kn y c n e tri c iv d a d t e u r n sf o t u u a t g p o i s h e o i i
1 1 1 提 高供 氧 强度 ..
另外 , 高附加值、 洁净钢种大幅度增加 , 品种结构 趋于复杂 , 也要求加速转炉高效冶炼的进程。因 此, 必须开发转炉高效化技术 , 缩短转炉熔炼时 间, 以满足连铸生产的需要。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炼钢厂转炉冶炼供氧 和溅渣吹氮共用一支氧枪 , 为四孔拉瓦尔型。该 型号氧枪供氧时间偏长, 溅渣效果不理想 , 炉底上 涨 比较严重 。为解 决 这 些问 题 , 新 设计 了氧枪 重
d c in a e me . u t r t o

顶底复吹转炉护炉工艺优化

顶底复吹转炉护炉工艺优化

1 杜 绝 钢水 过 氧 化 。过 氧 化造 成 起 渣孕 期 时 ) 间长 , 渣慢 , 起 炉渣 与炉衬 砖结 合不 牢 固、 炉渣熔 点
状态 , 目前炉 龄 已达到 710 , 0 炉 且仍 在正 常生 产使
用 中。
低 。即使这 种过 氧化 性炉 渣被溅 到炉 衬上 , 由于 溅
初期 配套 高炉 没 有投 产 , 水 靠汽 车 运输 , 内外 铁 受
部 条件 制 约 , 浇炉 数少 , 连 浇次 间停顿 时间相 对 较 长 , 炉 冶炼 在 高 温 以及 过 氧 化 的 情 况 时 有 发 生 转 产 , 之前 期操 作 水平 偏 低 , 衬侵 蚀 很 快 。随 着 加 炉 内外 部条 件好 转 , 为转 炉 护 炉创 造 了一 定条 件 , 但 出钢 时炉衬砖 大部 分裸 露 , 渣护 炉效 果不好 。依 溅
均 匀成 分后再 入 转炉 , 但铁 水条件 仍然 不理 想 。新 区 1 5 I 0I 高炉投 产后 , 水成分 趋 于稳定 , 3 T 铁 炼钢炼 铁 采用 通 用铁 水 罐 , 一罐 到 底 ” 炼 铁 过来 的铁 水 “ ,
张钢 10t 底复 吹转 炉 2 0 年 5 1日投 产 , 2 顶 09 月
渣层 熔 点低 , 在下 一 炉钢 冶 炼 时 , 快 就 被熔 化 下 很
2 工艺条件
张 钢炼钢 厂新 建 10t 2 顶底 复吹转 炉 1 、2 座 10t L 钢 包 精 炼炉 1 、 9I 7 7 小方 坯 连 铸机 1 F 台 R I 机 流 T 台 、 水脱 硫装 置 1 以及 配套 的公辅 设施 。转炉 铁 套 采 用 顶 底 复 吹 工 艺 , 枪 马 赫 数 2 ; 况 氧 压 氧 . 工 0 07 ~08 P ; 头 喉 口直 径 4 . mm, 口直 径 .9 . M a 喷 2 0 2 出

安钢100吨转炉系统优化与完善

安钢100吨转炉系统优化与完善

安钢100吨转炉系统优化与完善作者:杜奇超晁亚东郭瑞敏张卫娟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3年第03期[摘要] 文章介绍安钢100吨转炉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详细阐述电气控制系统的配置与功能,对于电控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进行优化完善。

[关键词] 转炉;电控系统;优化[作者简介] 杜奇超,河南安阳钢铁公司第一炼轧厂电气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冶金自动化,河南安阳,455004;晁亚东,河南安阳钢铁公司销售公司设备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冶金自动化,河南安阳,455004;郭瑞敏,安阳钢铁集团公司第一炼轧厂电气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冶金设备及流体控制,河南安阳,455004;张卫娟,安阳钢铁集团公司第二炼钢厂机修车间工程师,研究方向:冶金设备及流体控制,河南安阳,455004[中图分类号] TF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3)03-0026-0002安钢100t转炉2004年3月投产,工艺流程为:65t铁水罐―900t混铁炉―100t转炉―100t 精炼炉,主要装备为:100t顶底复吹转炉、100t精炼炉、合金上料、除尘等。

电控系统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化系统,对炼钢生产进行过程检测和控制,实现炼钢生产现代化。

一、系统组成转炉自动化控制采用以PLC+PC为基础的三电一体化分散型控制系统,完成对炼钢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连锁功能,设有人机界面(MMI)集中显示炼钢主要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炼钢过程所需的温度、重量、成分等工艺参数。

电气控制设备主要包括:复吹、氧枪倾动、汽化系统、上料、投料和二次除尘等基础自动化PLC单元,分别有各自的DP网络,远程站为各现场操作台控制箱、传动装置变频器等,现场总线为PROFIBUS-DP网络,由CPU模板自带的 Dp接口、CP443-5模板、远程I/O模板构成。

二、电控系统功能(一)转炉炉体倾动系统炉体倾动是由变频器驱动的四台75kW笼型电机完成。

转炉底吹系统工艺优化实践

转炉底吹系统工艺优化实践

转炉底吹系统工艺优化实践宁知常;苗振鲁;赵友虎;赵亮【摘要】针对转炉底吹系统存在的底部气体流量小、不能动态调节以及吹炼模式简单单一等问题,分析终点碳氧积并进行回归分析,采取优化底吹PLC程序、建立底吹流量控制模型、合理选用底吹曲线等措施.优化后,平均终点碳氧积由0.002 76降为0.002 64,终点渣样中(TFe)含量下降1.16%,平均脱硫率提高了3.67%.【期刊名称】《山东冶金》【年(卷),期】2017(039)006【总页数】4页(P6-8,14)【关键词】转炉;底吹系统;动态模型;碳氧积;金属收得率【作者】宁知常;苗振鲁;赵友虎;赵亮【作者单位】山钢股份济南分公司炼钢厂,山东济南250101;山钢股份济南分公司炼钢厂,山东济南250101;山钢股份济南分公司炼钢厂,山东济南250101;山钢股份济南分公司炼钢厂,山东济南25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729.51 前言目前,国内转炉复吹技术仍处于普及和逐步提高阶段,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

现转炉底吹系统设定的总耗氧量一般不修正,装入量、装入制度变化或铁水成分变化时,过程控制将发生较大变化,这就意味着切换时机的提前或滞后,从而影响底吹效果;同时在各个阶段的流量值基本是一成不变的,不能根据实际需求机动灵活地调整;原设计思路的底吹流量大小及切换时机,仅仅考虑到了钢水对氮含量的要求,却恰恰偏离了顶底复吹转炉复吹冶金效果的真正意义,限制了转炉顶底复吹冶金功能的更好发挥。

为此,本研究优化转炉底吹工艺专家系统,使底吹流量实现动态模型控制,避免了钢水过氧化,提高了合金、金属收得率和钢水质量。

2 工艺优化实施内容2.1 存在的问题过去转炉底吹系统设定的总耗氧量一般不修正[1],装入量、装入制度变化或铁水成分变化时,过程控制(如脱碳速度、返干喷溅期等)将发生较大变化,这就意味着切换时机的提前或滞后,从而影响底吹效果;同时在各个阶段的流量值基本是一成不变,不能根据实际需求机动灵活地调整;最为关键的是,原设计思路的底吹流量大小及切换时机,仅仅考虑到了钢水对氮含量的要求,根据钢种对氮含量的要求简单地区分了3种底吹模式,却恰恰偏离了顶底复吹转炉复吹冶金效果的真正意义,限制了顶底复吹冶金功能的更好发挥。

100t转炉留渣操作工艺的研究与实践

100t转炉留渣操作工艺的研究与实践
c ] = 5
设: 。 = 0 . 9 x l O l ( K P a ) ( 炉气 中 9 0 %为 c 0气体 ) ( F e 0 ) = 0 . 1 7 将上列数据代入得 : <1 1 2 0 0 K= 8 4 7 o C 由此可 以看 出在兑铁时不 发生大喷 的必要条件是温度低 于 8 4 7 ℃ 即可 , 同时降低渣中 F e O的浓度也是抑制此反应最直 接有效 的办法 。 在生 产操作 上 . 可以延长溅渣护 炉的时间 . 在溅渣 过程中加入 白云石
的研 究, 优化 了留渣冶炼的吹 炼制度 、 造渣制度、 温度 制度等 , 使 冶炼过程平稳顺行 , 减少了因大渣量导致大喷 的发 生。 实践证 明, 实施 留渣操 作 对转 炉冶炼时的初 期化 渣和脱磷 十分有利 , 不仅 大大增强 了脱磷 效果 , 还可 以 提 高出钢碳 , 从 而降低 了石灰消耗 、 脱 氧剂消耗、 降低钢铁料 消 耗、 提 高炉龄和 出钢 口 龄, 取得 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中( c a 0 ) 含量提高。这样 3 ( F e o ) ・ ( P 2 0 5 ) 不稳定 。有如下反应 : 4 ( C a O ) + 3 ( F e O ) ・ ( P 2 05 ) = 4 ( C a 0 ) ・ ( P 2 O s ) + 3 ( F e O ) 综合上述两个 反应方程式得到 :
2 0 1 3 年2 3 期
科技 一向导
◇ 科技论坛◇
l O O t 转炉留渣操作工艺的研究与实践
时伟伟 ( 福建省三钢<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 三明 3 6 5 0 0 0 )
【 摘 要】 本文介 绍了福建三钢一炼钢厂 1 0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复吹转炉的 留渣双渣操作 工艺。 针 对留渣操作 台 炼 中的喷溅, 氧枪结冷钢等 问题进行 了深入

顶底复吹转炉炼钢工艺

顶底复吹转炉炼钢工艺

顶底复吹转炉炼钢工艺哎呀,你这题目可真够专业的,顶底复吹转炉炼钢工艺,听起来就挺高大上的。

不过呢,我尽量用大白话给你讲讲这事儿,咱们就像俩哥们儿聊天一样,轻松一点。

首先,咱们得说说这炼钢的家伙事儿,顶底复吹转炉。

这玩意儿,就像个大锅,不过这锅可不一般,它是用来炼钢的。

你想想,这钢水多烫啊,得有上千度,所以这转炉得特别耐热,得用特别结实的材料做。

咱们先说说这转炉的顶吹,就是炉子上面有个吹氧的装置,就像吹气球一样,不过这气球是钢水。

这氧气一吹进去,钢水就开始沸腾,就像你煮火锅时候,水开了,咕嘟咕嘟的。

这氧气和钢水里的杂质一反应,就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这些气体就带着杂质一起跑出来了。

这样,钢水就变得更纯净了。

然后,咱们再聊聊底吹。

这底吹就是在炉子底下吹氧气,这可比顶吹复杂多了。

你想啊,这钢水在炉子里,上面吹气,下面也得吹气,这得多协调啊。

底吹的好处是,它能更均匀地加热钢水,让钢水的温度更均衡。

这样炼出来的钢,质量就更好了。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参观了一个炼钢厂,那场面,真是壮观。

那转炉,跟个小山似的,旁边都是管道和阀门,看起来特别复杂。

工人们穿着防护服,戴着安全帽,忙忙碌碌的。

我看着他们操作,就觉得这炼钢真是个技术活儿。

那钢水,红彤彤的,亮得刺眼。

我站得远远的,都能感觉到那股热浪。

工人们操作着设备,顶吹和底吹同时进行,那钢水就在炉子里翻滚。

我看着那钢水,就想象着它最后变成坚固的钢材,就觉得这过程挺神奇的。

最后,当钢水冷却,变成钢材,那种感觉,就像看着一团火变成了冰,挺不可思议的。

这炼钢工艺,虽然听起来高大上,但其实也挺接地气的,就是把一团火,变成一块冰的过程。

所以啊,这顶底复吹转炉炼钢工艺,虽然听起来复杂,但其实就跟咱们平时做饭差不多,就是火候和时间的控制。

不过,这炼钢的火候和时间,那可比做饭难掌握多了。

这工艺,就像是一门艺术,需要工匠们精心操作,才能炼出好钢。

你看,咱们聊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你,这炼钢工艺,虽然听起来高大上,但其实也挺接地气的。

转炉底吹工艺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转炉底吹工艺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转炉底吹工艺优化的研究与实践尚 游(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炼钢厂 济南 271104)摘 要:目前,莱钢型钢炼钢厂转炉底吹工艺比较落后,底吹工艺对转炉冶金效果的促进作用不够明显。

为了充分改善底吹工艺、吹炼参数,莱钢型钢炼钢厂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调整了底吹枪分布,研究了最佳底吹流量参数,通过稳定炉底,加强对底吹“炉渣-金属蘑菇头”的维护,使转炉碳氧积在炉龄增长的情况下得到良好控制,促进了低成本、高效化冶炼。

关键词:底吹分布;供气强度优化;碳氧积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OPTIMIZATION OF CONVERTER BOTTOM BLOWING PROCESSShang You(The Steelmaking Plant, Laiwu Branch of Shando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Jinan 271104, China)Abstract: At present, the bottom blowing process of the converter in the steel section mill of Lai Steel is relatively backward, and the bottom blowing process has not promoted the metallurgical effect of the converter obviously. In order to fully improve the bottom blowing process and blowing parameters, the section steel mill of Lai Steel adjusted the distribution of bottom blowing gu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production situation, studied the optimum parameters of the bottom blowing flow, and strengthened the maintenance of the bottom blowing “furnace slag-metal mushroom head” by stabilizing the furnace bottom. The maintenance of the “head” ensures the good control of the carbon and oxygen product of the converte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growing furnace age, and promotes low-cost and high-efficiency smelting. Key words: bottom blowing distribution; optimization of gas supply intensity; carbon and oxygen product作者:尚游,男,38岁,工程师收稿日期:2020-07-24莱钢银山型钢炼钢厂自2004年7月份开始,逐步投产了4座120 t顶底复吹转炉,通过不断摸索操作工艺,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操作技术,复吹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底吹透气砖寿命实现了与转炉炉龄同步,已突破万炉大关。

100T转炉45#钢生产工艺要点

100T转炉45#钢生产工艺要点

100T转炉45#钢生产工艺要点(冶炼部分)1.工艺路线:混铁炉—提钒转炉—炼钢转炉—精炼—方坯保护浇铸2•原料条件:尽量组织用铁水(半钢)[S]W0.040%冶炼,以保高拉碳为原则控制冷料用量。

3.成份控制4.温度控制(表中温度为贺利氏测温偶头的夏季温度,冬季连拉炉次温度上调5C)。

5.1吹炼前期化好渣,化透渣,避免熔池温度上升过快及炉渣“返干”现象发生5.2吹炼终点:尽量一次拉成,保证C-T协调,补吹不大于两次。

终点[C]最佳控制为0.10〜0.20%;[S]W0.030%,[P]W0.015%。

5.3挡渣:用挡渣塞、挡渣锥或专用挡渣设施进行挡渣操作,确保渣层厚W出钢时间保证出钢口圆滑出钢时间三秒。

其中在出钢前加入,其余部分在加完合金料后加入,氧化性强靠上限,氧化性弱靠下限。

合金参考:用合金化。

根据出钢终点氧化性随合金料均匀加入炉调渣剂,出钢后加入顶渣袋炉。

5.7在冶炼此钢种时,转炉复吹必须执行切换。

精炼要求6.1吹氩时间三分钟,前分钟执行吹氩操作,其余执行弱吹氩操作。

吹氩过程中尽量少喂或不喂线,若氩前a[o]三,可喂米线进行调整,a[o]注:结合脱氧剂的加入量,氧化性强喂线量靠上限,氧化性弱喂线量靠下限。

注意事项开新炉前炉和大补炉后第炉禁止冶炼此钢种。

冶炼此钢种时,调度室提前炉通知转炉岗位和化验室,转炉岗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冷料用量,化验室提前做标样。

严禁使用新包,及时处理炉口积渣和包沿,要求钢包内无残渣和包底,保证红包出钢。

本制度自年月日起执行,原年月日工艺要点同时作废。

技术科大包保护管中间包浸入式水口结晶器铸坯三、拉钢前的准备要求结晶器使用寿命W分钟,内腔表面光滑,上下水缝无漏水。

要求使用干式料中间包烘烤达到小时以上并且中间包内保持清洁无杂物溢流口修砌符合排渣要求。

石英质(或铝碳质)浸入式水口和快换下水口必须烘烤后使用。

四、拉钢过程的控制生产断面():x大中包温度控制及浇注周期贺利氏偶头夏季温度,注:五流、六流拉钢时总蹲包时间W分钟,七流、八流拉钢时总蹲包时间W 分钟,调度室开作业卡要温度时蹲包温降按1・O°C/min计算(不区分冬夏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 言
1 转炉 复 吹现状 及存 在 问题
作 为转 炉炼 钢 的重 大 技 术 进 步之 一 , 复 吹 转 炉 炼 钢工 艺在 全世 界 范 围内得 到 了飞速 发展 。 由于 复 吹转 炉 具备 吹炼 平 稳 、 化 渣快 、 不 易喷 溅 、 钢 水 氧 化 性 相对 较 低 、 废 钢 比较 高等 优势 , 目前 国内外 绝大 多
艺中, 供气 元件 是 最关键 的设 备 , 其 中顶 吹供气 系统
中氧 枪 喷头是 影 响 转 炉 吹 炼过 程 的核 心 元 件 , 氧 枪
操作 为 变压 变枪 模 式 , 氧 枪 喷 头 的 主要 工 艺 参 数 如
He Ka i
( H e s t e e l Gr o u p C h e n g s t e e l C o mp a n y , C h e n g d e , H e b e i , 0 6 7 0 0 2 )
Abs t r a c t :A i d e a t O o pt i mi z e s ys t e ma t i c a l l y f r o m t o p a nd b ot t o m b l o wn i s s e t t l e d do wn t o s ol v e t he p r o bl e ms i n t h e o r i g i na l g a s— f e e di ng c o mp on e n t s o f 1 0 0一t o n c o nv e r t e r o f Che n g S t e e 1 . The ma i n i mp r o vi ng me a s u r e s a r e:t h e or i g i n a l 4 一 ho l e no z z l e o f o xy g e n l a n c e c ha ng e d i n t o 5 一 ho l e on e. u s i n g s i ng l e—r i n g s pl i t— t y p e
总第 2 5 2期
2 0 1 6年 第 1 2期
河 北冶全
H EBEI M ETA LLU t I . GY
T2 01 6, Nu mb e r l 2
1 0 0 t 转 炉 半钢 炼 钢 复 吹 工 艺优 化
何 凯 ( 河钢集团承钢公 司, 河 北 承德 0 6 7 0 0 2 ) 摘要: 针对承钢公 司 1 0 0 t 转 炉原 有顶 吹及 底 吹 供 气 元 件 存 在 的 问题 , 确 定 了 从 顶 吹 及 底 吹 两 方 面 进 行 系统优化的思路。主要改进措施有 : 将 原 4孔 氧枪 喷 头 改 进 为 5孑 L , 应 用 单 环 缝 式 底 吹 枪 代 替 原 来 的 毛 细管式透气砖 , 1 0 0 t 转 炉 的多 项 经 济技 术 指 标 得 到 了 改 善 , 大 幅度 提 高 了 复 吹 转 炉 的 冶 金 效 果 。 关键词 : 转炉 ; 半钢炼钢 ; 复 吹工 艺 ; 优 化 中图分类号 : T F 7 0 3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5 0 0 8 ( 2 0 1 6 ) 1 2—0 0 1 4— 0 5
t e c hn i c a l i nd e x e s o f t he c o n ve r t e r a r e i mp r ov e d, t h e me t a l l u r g i c a l e f f e c t of c o mb i n e d bl o wn c o nv e r t e r i m—
d o i : 1 0. 1 3 6 3 0 / { . c n k i . 1 3—1 1 7 2 . 2 01 6. 1 2 0 4
0P T I ZATI ON OF TOP AND BOTTOM COM BI NED BLOW N S TEEL M A KⅡ G P ROCESS WI TH S EM I—S TEEL FOR 1 0 0t CONVERTER
b ot t o m —bl own l a nc e t o s ubs t i t u t e t h e o r i g i n a l c a p i l l a r y—t ub e s ga s p e r me a b l e b r i c k.The ma ny e c o no mi c a n d
p r ov e d t o a g r e a t e xt e n t .
Ke y W or d s:c o nv e r t e r;s t e e l ma k i n g wi t h s e m i— s t e e l ;t o p a nd bo t t o m bl own p r o c e s s ;op t i mi z a t i o n
数 转 炉均 采用 顶底 复 吹炼钢 工艺 。在转 炉复 吹工
承 钢公 司 1 0 0 t 转 炉 系统 共有 1 0 0 t 转 炉 3座 , 其 中提钒 转 炉 1 座, 炼钢 转 炉 2座 , 均采 用 复 吹冶 炼
工艺 。
1 . 1 氧 枪 喷 头
1 0 0 t 炼 钢转炉 氧枪 喷头 采 用 4孔铸 造 型 , 氧 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