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件-《法律基础知识读本(第三版)》-A01-3249 绪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法律的发展过程表现为不同的历史类型:奴隶制法律、封建制 法律、资本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法律.当代中国的法律属于社会 主义类型的法律。
(二)法的特点
• 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法作为一种维持社会秩 序、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宗教、章程、纪律等其他社会 规范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法律体系的构成
教学小结
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制度基石。法治兴则国家兴,法 治衰则国家乱。建设法治中国,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参与 和推动。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青 年学生肩负着重要责任。
• 首先,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需要。 • 其次,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是依法就业创业的需要。 • 再次,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 • 最后,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是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需要。
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它体现着我国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以
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秩序,是实现人民当
家做主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知识概要
1.法律体系的概念 2.法律体系的构成
✓ 2011年,立足中国国情
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 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 法规、地方性法规与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三个层次 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式宣 告形成.
教学重点、难点
1.法律的含义、特征和本质; 2.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作用; 3.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课堂讨论、课堂讲授方法为主,并辅以多 媒体手段,生动活泼而又条理清楚地阐述整个 章节内容。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
教学内容
01
推开法律之门
02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推开法律之门
知识概要
、方法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二是善于借鉴我国传
统法律和外国法律的成功经验,如: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对中国传统法律
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法不阿贵”“和为贵”及西方法治思想中的
“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文化资源的借鉴;
三是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能适应时代发展而不断改革与创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 成文法典,成为以后历代法典的蓝本.它的制定 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李悝.
你知道“法”这个字 的来历吗?
✓汉字“法”的异体字写“灋”. 按照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 解释,“灋”字的三点水,取意公平 和义.“廌”(zhì)是传说中的一种 独角兽,也是公平和正义的象征,它 见到做事不公正的人,就会用角去 顶他.
1.法的词源:法律是什么 2.法的特点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导入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
➢ « 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 020)» 要求:普法要坚持从青少 年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 体系,引导青少年从小掌握法律知 识、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习 惯。
2011年6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公布« 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结果,30多天收到 82707位网民的237684条意见,181封群众 来信,11位专家和16位社会公众的意见.据此,草案对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进行了调整.这种“开门立法”“问 法于民”的做法正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代表了人民利益 的表现.
✓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 国作出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体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纳 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 方略之一,同时描绘了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法治新蓝图,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内 容更加全面的目标.
• (1)法是规定人们行为的模式、标准和方向的行为规范;(2)法是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 的行为规范;3)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 法的产生经历了法与宗教、道德浑然一体到逐渐分化、相对独立的发展过
程。« 摩奴法典» 是古印度奴隶制时期的法典,是法律、宗教、伦理等各种规范 的混合体,体现了人类社会早期法与宗教浑然一体的特征。« 摩奴法典» 既是 法律规范,也是宗教法典,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它公开维护人和人之 间的不平等,推行种姓制度,维护奴隶主的特权及男权思想,其内容与现代 法治精神严重不符。但« 摩奴法典» 具备法律的一般特征,,体现法的国家意志 性、强制性,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实施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法与道德比较
(三)我国社会主义
法律的本质
•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
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 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制定法律的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法律体 现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因此,维护人民的共同利益与加强中国共 产党的执政地位是高度统一的.
青年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整体把握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的精髓,培养法治思维, 尊重和维护法律权成,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 崇德向善,努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思考题
实践项目一:盘点“本年度最具影响力的法治事件”
★活动设计: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所下达的任务,利用课余时间, 在图书馆和网络上收集资料.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梳理,确定本组认为最具影响 力的案件. 制作PPT课件,并选出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 师生评议,教师根据各组表现情况给予相应的积分.
✓在西方国家,法律的象征通常是一位一手拿天 平、一手握宝剑的女性,西方人尊其为“正义女 神”.天平比喻裁量公平,剑象征着力量和权力. 有宝剑而无天平,不过是暴力;有天平而无宝剑, 无法实现正义;二者相依相辅,法律才得以实施.
法怎么产生?
• 马克思主义深刻地分析了各种法律现象及法律发展史,指出法律 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 不断提高,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化,原始社会逐渐解体,私有制、阶级 和国家出现,法律也伴随着这一过程而产生了。
感谢聆听!
• 三个层次分别是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 例.这三个层次法律规范的并存,既有利于维护全国法制的统一,又兼顾 了地方的差异性和民族的多样性.
• 其中,法律和行政法规属于全国统一适用的法律规范,地方性法规、自 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在地方适用的法律规范.法律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 会制定的调整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中的重大事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执行法律的规定和履行行政管理职权而制定的规 范性法律文件.地方性法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根据本行 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自治条例和单 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 点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上述七个部门和三个层次的法律规范的存 在,从总体上已经满足了我国依法治国的需要.
•
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社会主义法律的具体内
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调整完善,能够反映人民的共同期盼,遵循社
会发展规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科学性和先进
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在文化建设方面,维护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思想
道德准则,促进和保障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在社会建设方面,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构建.在对外方面,促进和保障对外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发展,营造 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
•
总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
法律体系
• 所谓法律体系,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原 则和要求,根据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不同,划分为若干法律门 类,并由这些法律门类及其所包括的不同法律规范形成相互有机联系的统 一整体。 • 我国已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由七个法律部门和三个层次的法律规范 所构成的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七个法律部门分别是宪法相关法、民商法 、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它们已经涵盖 了我国需要法律规制和调整的各个社会关系领域。 • 其中,民商法主要调整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以平等地位而 发生的社会关系,行政法主要调整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经济 法主要调整因国家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调控所产生的社会 关系,社会法主要调整劳动、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方面的社会关系,刑法主 要调整因犯罪和刑罚而产生的社会关系,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主要调整因 解决纠纷而产生的社会关系。
➢ 因此,如何将“七五”普法教育纳 入国民教育体系,如何让“法治 精神”真正在青少年心中开花结 果,不仅关系青少年法治精神的 形成与法治意识的培养,更关系依 法治国的培基。
(一)法的词源
法律是什么?
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讫今所 知道的楔形文字法中最完备的一部法律文献, 也是两河流域各奴隶制国家法律的集大成者.法 典本文以楔形文字刻在高225米的黑色玄武 岩石碑上.该法在世界法律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占 据源头的地位,是研究古巴比伦时代历史的重要 资料.
绪论
生活在社会主义 学目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内容 教学小结
思考题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了解法律是什么,法的特点,理解我国社会主义 法律的本质,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特征 和构成。 能力目标: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深刻认识依法治国对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自觉树立 法制观念,增强守法意识。②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特征和重要作用,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新,确保立法的质量和水平.
•
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在经济建设方面,维护
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顺利推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政治建设方面,维护和巩固社会主
义基本政治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顺利推进,保证人民享有
(二)法的特点
• 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法作为一种维持社会秩 序、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宗教、章程、纪律等其他社会 规范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法律体系的构成
教学小结
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制度基石。法治兴则国家兴,法 治衰则国家乱。建设法治中国,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参与 和推动。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青 年学生肩负着重要责任。
• 首先,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需要。 • 其次,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是依法就业创业的需要。 • 再次,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 • 最后,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是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需要。
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它体现着我国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以
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秩序,是实现人民当
家做主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知识概要
1.法律体系的概念 2.法律体系的构成
✓ 2011年,立足中国国情
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 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 法规、地方性法规与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三个层次 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式宣 告形成.
教学重点、难点
1.法律的含义、特征和本质; 2.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作用; 3.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课堂讨论、课堂讲授方法为主,并辅以多 媒体手段,生动活泼而又条理清楚地阐述整个 章节内容。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
教学内容
01
推开法律之门
02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推开法律之门
知识概要
、方法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二是善于借鉴我国传
统法律和外国法律的成功经验,如: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对中国传统法律
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法不阿贵”“和为贵”及西方法治思想中的
“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文化资源的借鉴;
三是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能适应时代发展而不断改革与创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 成文法典,成为以后历代法典的蓝本.它的制定 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李悝.
你知道“法”这个字 的来历吗?
✓汉字“法”的异体字写“灋”. 按照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 解释,“灋”字的三点水,取意公平 和义.“廌”(zhì)是传说中的一种 独角兽,也是公平和正义的象征,它 见到做事不公正的人,就会用角去 顶他.
1.法的词源:法律是什么 2.法的特点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导入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
➢ « 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 020)» 要求:普法要坚持从青少 年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 体系,引导青少年从小掌握法律知 识、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习 惯。
2011年6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公布« 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结果,30多天收到 82707位网民的237684条意见,181封群众 来信,11位专家和16位社会公众的意见.据此,草案对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进行了调整.这种“开门立法”“问 法于民”的做法正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代表了人民利益 的表现.
✓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 国作出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体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纳 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 方略之一,同时描绘了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法治新蓝图,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内 容更加全面的目标.
• (1)法是规定人们行为的模式、标准和方向的行为规范;(2)法是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 的行为规范;3)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 法的产生经历了法与宗教、道德浑然一体到逐渐分化、相对独立的发展过
程。« 摩奴法典» 是古印度奴隶制时期的法典,是法律、宗教、伦理等各种规范 的混合体,体现了人类社会早期法与宗教浑然一体的特征。« 摩奴法典» 既是 法律规范,也是宗教法典,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它公开维护人和人之 间的不平等,推行种姓制度,维护奴隶主的特权及男权思想,其内容与现代 法治精神严重不符。但« 摩奴法典» 具备法律的一般特征,,体现法的国家意志 性、强制性,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实施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法与道德比较
(三)我国社会主义
法律的本质
•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
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 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制定法律的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法律体 现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因此,维护人民的共同利益与加强中国共 产党的执政地位是高度统一的.
青年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整体把握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的精髓,培养法治思维, 尊重和维护法律权成,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 崇德向善,努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思考题
实践项目一:盘点“本年度最具影响力的法治事件”
★活动设计: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所下达的任务,利用课余时间, 在图书馆和网络上收集资料.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梳理,确定本组认为最具影响 力的案件. 制作PPT课件,并选出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 师生评议,教师根据各组表现情况给予相应的积分.
✓在西方国家,法律的象征通常是一位一手拿天 平、一手握宝剑的女性,西方人尊其为“正义女 神”.天平比喻裁量公平,剑象征着力量和权力. 有宝剑而无天平,不过是暴力;有天平而无宝剑, 无法实现正义;二者相依相辅,法律才得以实施.
法怎么产生?
• 马克思主义深刻地分析了各种法律现象及法律发展史,指出法律 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 不断提高,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化,原始社会逐渐解体,私有制、阶级 和国家出现,法律也伴随着这一过程而产生了。
感谢聆听!
• 三个层次分别是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 例.这三个层次法律规范的并存,既有利于维护全国法制的统一,又兼顾 了地方的差异性和民族的多样性.
• 其中,法律和行政法规属于全国统一适用的法律规范,地方性法规、自 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在地方适用的法律规范.法律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 会制定的调整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中的重大事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执行法律的规定和履行行政管理职权而制定的规 范性法律文件.地方性法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根据本行 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自治条例和单 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 点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上述七个部门和三个层次的法律规范的存 在,从总体上已经满足了我国依法治国的需要.
•
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社会主义法律的具体内
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调整完善,能够反映人民的共同期盼,遵循社
会发展规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科学性和先进
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在文化建设方面,维护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思想
道德准则,促进和保障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在社会建设方面,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构建.在对外方面,促进和保障对外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发展,营造 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
•
总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
法律体系
• 所谓法律体系,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原 则和要求,根据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不同,划分为若干法律门 类,并由这些法律门类及其所包括的不同法律规范形成相互有机联系的统 一整体。 • 我国已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由七个法律部门和三个层次的法律规范 所构成的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七个法律部门分别是宪法相关法、民商法 、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它们已经涵盖 了我国需要法律规制和调整的各个社会关系领域。 • 其中,民商法主要调整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以平等地位而 发生的社会关系,行政法主要调整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经济 法主要调整因国家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调控所产生的社会 关系,社会法主要调整劳动、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方面的社会关系,刑法主 要调整因犯罪和刑罚而产生的社会关系,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主要调整因 解决纠纷而产生的社会关系。
➢ 因此,如何将“七五”普法教育纳 入国民教育体系,如何让“法治 精神”真正在青少年心中开花结 果,不仅关系青少年法治精神的 形成与法治意识的培养,更关系依 法治国的培基。
(一)法的词源
法律是什么?
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讫今所 知道的楔形文字法中最完备的一部法律文献, 也是两河流域各奴隶制国家法律的集大成者.法 典本文以楔形文字刻在高225米的黑色玄武 岩石碑上.该法在世界法律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占 据源头的地位,是研究古巴比伦时代历史的重要 资料.
绪论
生活在社会主义 学目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内容 教学小结
思考题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了解法律是什么,法的特点,理解我国社会主义 法律的本质,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特征 和构成。 能力目标: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深刻认识依法治国对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自觉树立 法制观念,增强守法意识。②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特征和重要作用,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新,确保立法的质量和水平.
•
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在经济建设方面,维护
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顺利推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政治建设方面,维护和巩固社会主
义基本政治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顺利推进,保证人民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