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软件外包的人才需求现状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日软件外包企业的人才需求现状与分析IDC《中国软件开发离岸外包2006—2010年市场预测与分析》报告表明,2005年中国软件离岸外包市场获得了55.6%的高速增长,市场收入达到9.3亿美元。该机构预计,中国市场未来五年的年复合平均增长率将超过40%。赛迪顾问的预测则更为乐观:到2010年,中国软件外包市场规模将达到70.28亿美元,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8.4%,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0.2%,软件外包将成为推动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新力量。日本是全球第二大软件产品和服务市场,目前仅有1%的业务外包,潜力非常大。在这1%里边,中国已获得七成。IDC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整体软件外包收入的60.1%来自于日本客户;其次才是欧美市场,为20.4%。以上是数字形式的事实和预测。
在现实生活中,支撑软件外包的众多从业人员并不一定能感受到软件业发展的大好前景和已经取得的辉煌成就。现实上,由于国际经济的萧条,以及IT人才的缺乏,使得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开始进行软件产业结构战略调整。降低开发成本,加快产品上市周期,成为企业重要的追求目标。因此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公司把软件产品或服务的某些环节外包出去。软件外包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国家。其中美国市场大约为65%,而欧洲市场为10%,日本市场为10%。相对来说,北美和西欧的软件外包市场已经成熟,而日本的软件外包市场正在发展中。从中国软件产业的整体发展来看,2004年中国软件产业销售额为278.1亿美元,仅为全球软件产业销售额的3.55%;软件产业的规模迅速扩大,总额比2003年增加了48.7%,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也
已经达到了1.7%。软件产品出口额逐年增长,2004年达到了215亿元,但还不及软件产品销售总额的十分之一,所以可以说中国软件产业的增长更多地来自于国内市场的增长,走的还是以满足内需为主的发展路线,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较低。
伴随着国际软件外包的蓬勃发展,我国软件外包产业也快速成长,其中对日软件外包的市场规模已超过了中国软件外包整体收入的一半以上,对日软件外包人才需求急剧增加。面对这种现状,如何积极适应对日软件外包企业的人才需求,培养出合格的对日软件外包企业的人才呢?目前最合适我国外包企业的人才结构是一种“金字塔”型的结构,即软件开发人员—项目经理—管理能力与技术具备的高级人才。由于语言或文化的障碍,金字塔底层不容易向中高层流动,导致了对日软件公司的人员流动性较高。最后,软件人才日益成长,但软件公司数量多规模小。2004年底,经认定的企业为10607家,从业人员约为72万人,员工人数少于100人的企业占90%,很多的软件企业大多停留在小作坊的模式中。其次资金方面,我国的软件企业一般都为中小民营企业,软件企业本身财力不够,上市的公司凤毛麟角,到银行融资也很困难。而且我国还没有形成有效的风险投资体系,国内的金融企业和金融工具基本上都是为大企业设置的,产品单调,没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致使国内的软件企业得不到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因此,融资渠道不畅成了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再次产品方面,主要存在沟通、质量和信赖的问题。外包不完全是一个技术的问题,它包括了对客户业务的理解,一种文化的融合,一种关系的建立,一种与
客户共同发展的信念。通过中日的文化特点对比可知,在管理文化上双方既有东方管理艺术相一致的地方,但在领导艺术和风格、人员的选拔、培养、激励和任用方面、程序的决策过程的制定、对问题的处理、文档处理方面、公司治理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由此引发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及时、合理、低成本的处理这些冲突,充分进行管理沟通,是每个中国对日软件外包商必须解决的问题。很多软件工程师承担国际项目缺乏应有的语言沟通能力,对最基本的工作不够细心,这样的行为往往会抵消我们的成本优势。软件公司技术力量弱,开发和质量管理流程不规范,质量控制不过关,是中国软件公司的通病。
根据对全国10处软件产业集中地域进行的调查,2004年年末,取得CMM标准的企业已经达到了204家。在全国范围内达到CMM2级以上的企业共有237家,占全世界同水平软件企业的10%,可以说我国在达成数量上是可观的。但是达到CMM5的仅有17家。中国缺乏高级的系统设计师和优秀的软件企业管理人员。绝大多数都是程序员,做简单的编码工作,尽管相当一部分人是大学或者研究生毕业。在需求分析和基本设计方面,中国的水平一般,许多高级的系统设计和管理人员都来自海外。从日本企业的软件外包的利用方式来看,31%是直接向外国公司发包,而经过国内企业发包的企业占46%。其余的公司在发包时上述两种方式都存在。从增长幅度来看,更多的企业选择经由国内的大软件企业的形式向海外发包。
对日软件外包企业人才需求现状,一是人才培育方面,改革软件
人才的培养模式,建立包括国家正规教育、社会和企业办学的多层次的软件人才培养体系,对社会和企业办学给予政策上的支持;积极扩大国内软件高级人才与国际软件市场的联系和交流,尤其应重视对软件人才的语言培训。重视帮助员工成长,将股权、培训项目或其它激励机制等引入对人才的管理,用好和留住现有的人才,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企业;二是企业规模方面,要重点扶持一批具有产业优势、规模效应和品牌形象的规模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资本手段,尽快培养一批产品附加价值高、市场分额大、核心竞争力强、有研究开发能力的优势企业,通过它们带动整个软件产业链的发展。我国软件企业应借鉴印度软件企业的经验,积极与中国的跨国公司合作形成软件外包链,与其建立上下游合作关系,参加跨国公司供应商选拔,打通自身承接软件外包的渠道;三是政策支持方面,首先改善融资环境,促进投资的多元化:降低软件公司上市的门槛;银行要建立和完善信息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机制,为软件公司的发展提供信贷支持;吸引外资的注入,既要吸引外商的直接投资,又要积极参与外国的风险资金等。其次,对软件出口进行指导与支持;四是文化沟通方面,在各个层级之间都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建立紧急事件与日常工作的问题解决机制,建立程序员、系统工程师、项目经理、高层经理的四层对等的质量解决机制,以便及时解决问题;着眼于长期发展,重视长期的连续交易,建立合作关系和信任;五是产品营销方面,在日本设立分公司,使公司的组织更加贴近客户,增加跨国财务的灵活性,提升公司的国际形象,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外包开发与服务。但对于绝大多数中国软件企业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