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
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https://img.taocdn.com/s3/m/d226298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8.png)
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快乐与成就:教育专家视角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
这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能塑造积极开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那么,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中真正体悟到快乐和成就感呢?一、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热情1. 从兴趣出发,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
比如,喜欢绘画的孩子可以选择学习绘画技巧,喜欢音乐的孩子可以选择学习音乐理论等。
2. 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抽象的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案例、现象相结合,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例如,学习数学时可以结合生活场景中的数字问题,学习科学时可以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
3.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尽量避免枯燥的教授式教学,尝试应用游戏、故事、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例如,用游戏的方式学习单词,用故事的方式讲解历史事件。
二、营造温馨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孩子坚持不懈1. 营造温馨宽松的学习氛围:尽量减少对孩子过多的压力和批评,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尝试、探索,允许他们犯错,并从中吸取教训。
2. 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和支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书籍、网络资源、课外活动等,并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3.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孩子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问、参加讨论,使学习成为一个互动和交流的过程。
三、注重学习过程,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1. 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帮助孩子制定可实现的学习目标,并鼓励他们一步步地朝着目标努力。
2. 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及时肯定孩子的进步,鼓励孩子坚持不懈,并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中的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帮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孩子取得进步或突破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四、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1. 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和引导孩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并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家庭教育】如何引导孩子体验自己的成长
![【家庭教育】如何引导孩子体验自己的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524b808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1e.png)
【家庭教育】如何引导孩子体验自己的成长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真诚的鼓励更能激励他们热爱生活、追求成功了。
作为父母,他们应该充分理解和容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错误和缺点;对于孩子在成长中的优势和优势,我们应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因此,我可以时刻关注我的孩子,及时发现他们的“亮点”,给予热情的欣赏和鼓励,不断增强自信。
放手孩子追寻快乐快乐的经历有助于培养孩子慷慨开朗的性格。
作为父母,为了让孩子感到幸福,他们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追求幸福。
我记得她很小的时候,我和她玩过捉迷藏游戏。
当她找到我时,激动之情难以形容。
因此,我想用心去做的就是积极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的广泛兴趣,为孩子们提供快乐的选择,让孩子们保持这种追求快乐的习惯,并把它带到未来的生活中去。
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1.学会让孩子自己决定家长不能凡事一手包办,对于孩子自己的一些事情,可以让孩子自己做主,自己来选择,这对培养孩子的积极主动性很重要。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来划出他们自己的地盘,可以让他自己选择衣服,选择自己房间布置,选择玩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虽然这些选择很简单,但是却让孩子形成了“主人”意识,从而学会控制自己的生活。
2.学会欣赏孩子家长除了适当地让孩子做主之外,还要注意学会赞赏孩子,发现孩子有积极主动做事的行为,要及时夸奖。
3.不要劝阻孩子很多家长都犯这样的毛病:总是在孩子喜欢做家务的阶段不让他做,在孩子不再愿意做的时候却抱怨孩子太懒。
有些小孩子本来很喜欢帮家长做事,非常积极主动,可是家长可能认为孩子年龄小,没有能力参与这些事,也可能嫌孩子参与其中,不但帮不上忙,反而会越帮越乱,所以心生厌烦。
但是,家长“无情的拒绝”,对孩子参与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打击。
父母总是从孩子那里寻找原因,却忽视了自己的原因。
作为父母,如果孩子主动做事,他们必须及时表扬他们;如果一个孩子愿意帮助他的父母,不管他的能力如何,父母必须支持他的行为。
体验成功的快乐》教案
![体验成功的快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cca0d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1.png)
体验成功的快乐》教案体验成功的快乐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如何获得成功,总结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
2.行为目标:在研究、生活中学会努力、坚持、合作,做自己的主人。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获得成功的信心。
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如何获得成功,总结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难点:在研究、生活中学会努力、坚持、合作,做自己的主人。
3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活动用具(信封小礼物、苹果树、游戏卡片)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热身活动1.大家喜欢玩游戏吗?那么,就请你伸出你的双手,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手指游戏。
据说这个游戏有60%的人都做不到,来试试看你是不是那40%中的一员。
(一枪打四鸟)2.明确活动要求: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比画“八”,代表一支枪,另一只手比画“四”。
代表四只鸟。
双手重复交替变换手势。
请大家比一比谁的速度快、动作准确。
3.学生尝试。
4.感觉怎么样?是不是有些难?没关系老师相信只要你有毅力、有恒心,能够坚持练,就一定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没有信心?作为鼓励,老师送给你们一人一个小礼物,现在先不要看。
2【讲授】故事乐土1.听到同学们响亮的回答,老师看到了你们对成功的渴望。
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取得成功的老爷爷,爱思考的孩子们,请你们想想这位老人为什么能成功,是真的被照顾了吗?2.老师讲故事。
3.学生交流。
4.老师小结:白叟起早贪黑努力工作,才取得成功。
(板书:努力)3【活动】活动教室活动一:心理直播1.学生演示后两种情况(课堂发言、测验)2.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良多令人难忘的成功体验。
想一想:你有哪些成功的履历?请把你曾经获得成功的事情写在苹果里,并小组成员交流交流。
活动二:我的成功树1.全班交流:谁愿意同大家分享成功的快乐?(板书:坚持)2.把苹果贴到苹果树上。
活动三:心有灵犀1.同学们都积极分享自己的成功经历,努力后获得的成功的快乐让我们很有成就感。
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https://img.taocdn.com/s3/m/f9ee3e79b4daa58da1114a26.png)
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作者:刘小群来源:《知识文库》2018年第19期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
在幼儿园里,幼儿对区域活动十分感兴趣,这是区域活动自由、宽松的氛围给幼儿带来的乐趣。
在开展区域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需要及每阶段的主题设置相关的区域,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共同参与设置各种区域,同时还为幼儿提供了具有多用性的游戏材料,并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其中,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能够愉快、自由地游戏。
区域的设置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效果。
在设置区域时,要注重引导幼儿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1.1 “生成”内容。
根据幼儿的兴趣及认识特点,通过与幼儿共同探讨来“生成”活动区域。
如前阶段幼儿对扑克牌比较感兴趣,我们就让幼儿带扑克牌来,让幼儿学认各种牌,了解他们的大小,并让幼儿尝试用扑克牌来按数字的大小排队。
大部分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很快地能将扑克牌从大到小排序。
看到幼儿对扑克牌产生这么浓厚的兴趣,我们就在数学区提供了扑克牌,让幼儿根据扑克牌的图案进行规律排序,并利用扑克牌进行加减法的计算以及数的分成等。
1.2 解决问题。
针对某些区域活动中人过多过挤的现象,我们除了设置几个固定的区域外,还设置了多个可活动的区域,提供给幼儿足够选择区域的机会,而且也解决了人多拥挤的问题,从而丰富了幼儿的交往经验。
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是通过游戏材料来实现的。
与集体教育活动相比,区域活动的材料就应更丰富,形式更多样。
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投放的活动材料是经过选择的,不可能有大量的活动材料来供幼儿进行操作、探索。
而区域活动则能提供较为丰富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进行自我发现、自我探索。
幼儿的兴趣来自于对材料的操作,幼儿的发展也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
所以,我们会根据每个阶段不同的主题设置不同内容的区域。
例如:前阶段我们的主题为《七彩世界》,在科探区我们提供了碟片及吹泡泡的工具,让幼儿发现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七彩的东西。
苏霍姆林斯基:让孩子享受学习的成就乐趣(优秀篇)
![苏霍姆林斯基:让孩子享受学习的成就乐趣(优秀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9911f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c.png)
苏霍姆林斯基:让孩子享受学习的成就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让孩子享受学习的成就乐趣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
我们不妨打个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去。
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像这样各不相同的。
一个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识记得快,在记亿中保持得长久丽牢固;而另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进行得就完全不同。
对教材的感知很慢,知识在记忆中保持得不久而且不牢固.虽然到后来(这是很常见的事),正是后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在智力发展上,比最初学习较好的那个学生取得了大得多的成就。
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
也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
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干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
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任何一门学科的任何教学大纲只是包含一定水平和一定范围的知识,而没有包含活生生的儿童。
不同的儿童要达到这个知识的水平和范围,所走的道路是各不相同的。
有的孩子在一年级时就已经能完全独立地读出和解出应用题,而另外一些孩子直到二年级末甚至三年级末才能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当善于确定;要通过怎样的途径,要经历什么样的阻碍和困难,才能引导儿童接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水平,以及怎样才能在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具体地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体验成功的快乐](https://img.taocdn.com/s3/m/0b7ee16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0.png)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教育领域中,心理健康教育被视为孩子们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以及学习负担的加重,小学生们经常会面临来自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
因此,为了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编写一份小学心理健康教案,探讨如何体验成功的快乐,并为小学生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成功的概念以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3. 培养学生的目标设定和计划能力;4. 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5. 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二、教学准备1. 视频素材:准备一段成功故事的视频,可以是一位成功的体育明星、科学家或艺术家的故事;2. 图书资料:准备一些关于成功和积极心态的儿童读物;3. 笔记本和铅笔:提供给学生用于记录自己的目标和计划;4. 课堂环境:营造积极、乐观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快乐的态度;5. 音乐播放器:准备一些快乐、积极向上的音乐,用于激发学生的情绪。
三、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播放成功故事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成功的含义以及成功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2. 概念讲解:通过图书资料和互动讨论,教授学生们成功的概念,引导他们思考成功与快乐之间的联系。
3. 自我认知练习:让学生填写一张自我认知调查表,了解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和目前所处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4. 制定目标和计划:学生根据自我认知调查表的结果,制定一个小目标,并列出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和步骤。
鼓励他们写下时间表,并监督完成情况。
5. 团队合作活动:安排学生分组进行一个团队合作的小游戏,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技巧。
6. 成功快乐体验:让学生分享他们实现目标后的快乐感受,鼓励他们描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以及达到目标所经历的困难和挑战。
7. 总结小结:结合学生的经验,总结成功的重要性,并强调积极心态和计划的重要性。
如何让孩子在体育中体验快乐和成就感?
![如何让孩子在体育中体验快乐和成就感?](https://img.taocdn.com/s3/m/fab2acf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8.png)
如何让孩子在体育中体验快乐和成就感?让孩子在体育中亲身体验快乐和成就感:从兴趣出发,以帮助和鼓励为全面推动体育锻炼对于孩子的成长更是重中之重,它不仅仅强健体魄,更能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但,许多孩子却对体育课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出现厌恶情绪。
要如何让孩子在体育中亲身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是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从兴趣出发,释放孩子的参与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孩子对体育的兴趣是让孩子体验快乐的关键。
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点,有的喜欢球类运动,有的很喜欢舞蹈,有的比较喜欢田径,有的很喜欢游泳。
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并热情鼓励他们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参与热情。
将运动与游戏结合:将体育锻炼融入到游戏和趣味活动中,让孩子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地锻炼身体。
例如,可以将跳绳游戏化,可以设置不同的挑战目标,让孩子们在竞争中增加跳绳的技能。
创造多元化的运动体验:丰富体育活动的种类,让孩子接触不同的运动项目,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项目。
比如,可以组织各种球类比赛、跳绳比赛、拔河比赛等,让孩子们在不同的运动中体验乐趣。
二、热情鼓励和帮助,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帮助和鼓励是孩子进步的强大动力,为孩子营造温馨积极阳光的运动氛围,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才能让他们体验到成就感。
给予积极的评价:肯定孩子的进步,给予他们鼓励和赞赏,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要用积极的语言引导他们及时改正,避免批评和质疑。
共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避免将体育锻炼与竞争和压力联系起来,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锻炼身体。
热情鼓励孩子挑战自我:引导孩子设定目标,不断突破,体验成功的喜悦。
例如,鼓励孩子尝试新的技能,挑战更高的难度,在挑战中获得成就感。
三、注重循序渐进,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习惯体育锻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根据孩子的年龄、体质和兴趣爱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避免过度训练或训练不足。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体验成功的快乐](https://img.taocdn.com/s3/m/0632add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4.png)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体验成功的快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我设计了一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一、教学目标1.了解成功带来的快乐感受;2.理解自信心的重要性;3.培养积极的心态。
二、教学准备1.课件、多媒体设备;2.纸、笔。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成功的短视频,向学生展示成功的场景,并引导他们畅想成功带来的快乐感受。
2.讲解成功的快乐(10分钟)通过课件和多媒体设备,向学生讲解成功的快乐并与他们互动,提问学生们对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有何感受。
3.小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件他们认为成功的事情,并写在纸上。
然后轮流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快乐感受。
4.情景表演(15分钟)邀请学生们参与情景表演,让其中一位学生扮演成功的人物,其他学生扮演他的朋友,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们感受成功的快乐和自信心。
5.讲解自信心的重要性(10分钟)通过课件和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们讲解自信心的重要性,并与他们互动,提问学生们关于自信心的问题,以激发他们对自信心的思考。
6.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再次组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件影响自信心的因素,并提出解决办法。
然后轮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策略。
7.积极心态的培养(15分钟)通过课件和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们讲解积极心态的培养方法,并与他们互动,提问学生们如何培养积极心态。
8.总结(5分钟)向学生们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并强调成功带来的快乐、自信心和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们有机会通过小组活动、情景表演和讨论等形式,深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他们在分享成功经验和思考自信心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成功和自信的理解,还培养了积极的心态,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不仅在听课中理解了成功的快乐和自信心的重要性,更在实践中体验了这种快乐和自信。
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和成就感?
![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和成就感?](https://img.taocdn.com/s3/m/8df2fd8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e.png)
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和成就感?让学习充满阳光:如何能让孩子在学习中切身体会到快乐和成就感?在教育领域,我们偶尔会强调“快乐地去学习”,而现在,“开心”并非简单的玩乐,反而缘于内心对学习的热爱和成就感的完成任务。
如何能让孩子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和成就感,是每个教育者和家长都需思考的课题。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释放学习动机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动力。
将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与学习内容结合,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体验,是释放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
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 实际场景、案例分析等,让孩子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理解学习的实用性和必要性。
情境教学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鼓励孩子愿意探索和提问,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制定学习计划,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
借用游戏化教学模式: 将学习内容融入游戏、竞赛、角色扮演等有趣的活动中,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乐此不疲。
2. 需要循序渐进,不断突破:体验成就感成就感来源于不断的突破和进步。
根据孩子的个性差异,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进度,让孩子在挑战中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正确的学习信心。
设置合理的目标: 尽量避免过高或过低的目标,根据孩子的学习水平和特点,循序渐进地订立目标,确保孩子能够完成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帮助和鼓励探索: 鼓励孩子积极主动尝试,容忍失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增强学习能力。
及时肯定和鼓励: 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和鼓励,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增加学习的积极性。
3. 形成完整积极的学习环境:营造开心氛围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快乐和成就感的重要因素。
创造和谐积极、轻松、充满鼓励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教师应以诚恳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学习,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鼓励课堂互动和合作学习,让学生们在平等自由、友好的氛围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尊重个体差异: 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特点,给予相同的学习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培养孩子的感受和心得
![培养孩子的感受和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39987640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4.png)
培养孩子的感受和心得培养孩子的感受和心得篇1培养孩子的感受和心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感受是非常重要的。
感受是孩子与外界互动的基础,也是他们形成认知和情感的基础。
因此,培养孩子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
在培养孩子的感受时,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给予孩子温暖和支持。
孩子需要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温暖和支持,这样他们才能有信心和勇气去尝试新的事物和挑战自己。
2.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
当孩子有感受时,家长应该鼓励他们表达出来,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感受,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给孩子提供体验的机会。
孩子需要有机会去体验新的事物,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吸收。
例如,让孩子参加各种活动、旅行等,这些都可以让孩子获得更多的体验。
4.尊重孩子的感受。
孩子需要感受到自己的感受被尊重和重视,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感受,并且更好地与外界互动。
在培养孩子的感受过程中,家长也可以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例如,孩子在尝试新事物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是他们能够坚持不懈地去尝试,这种精神是值得家长学习的。
此外,当孩子与外界互动时,他们也会学到很多东西,例如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处理问题等。
总之,培养孩子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可以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通过给予孩子温暖和支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给孩子提供体验的机会以及尊重孩子的感受,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培养孩子的感受和心得篇2在培养孩子的感受方面,我有着许多深刻的体验和收获。
我想分享其中的两点特别重要的体验。
首先,我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尽力理解他们的个性和兴趣,尊重他们的独特性,并寻找适合他们的方式来引导他们。
我了解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速度和方式,因此我尽量耐心地倾听他们的需求,尊重他们的感受,并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兴趣和热情的教育方法。
其次,我学会了鼓励和赞美孩子。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发现他们有着许多闪光点,有着许多值得赞美和鼓励的地方。
家教经验范文(优秀)
![家教经验范文(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2612734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7.png)
家教经验范文(优秀)家教经验篇一我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班,这学期幼儿园组织了“家长助教”的活动,很幸运的是张老师邀请了我来为幼儿园中二班的孩子们上课,心里有些激动同时不免有些忐忑。
这是一次近距离感受幼儿园生活的好机会,可是我能“搞定”这些幼儿园的孩子们,为他们好好的上一堂完整的课么?为了上好这次课,我做了精心的准备。
结合个人优势与幼儿特点,将活动主题定为“我爱人民解放军”,准备了活动教案,将活动过程做好精心的策划。
同时因为考虑幼儿可能不能接受单纯的语言讲解,于是制作了图文结合的课件,其中还穿插了少量视频片段,以便更好地吸引幼儿兴趣。
另外,为自己的讲解还准备一份文稿。
约定的助教时间很快就来,我走在去幼儿园的路上,不时的想着教案的过程,跟孩子们说的话,还一遍遍的检查课件、图片、奖励的胶贴带没带,我的心情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和小朋友一起开心总有种回到童年的感觉,紧张的是给小朋友授课是我从事教育以来的首次尝试,第一次总是很新鲜的,生怕得不到他们的认可。
到了幼儿园看到小朋友看到我非常开心,尤其是我的儿子,高兴中带着自豪。
上课开始了,对于我这位新老师,小朋友们表现出更多的是兴奋。
对于人民解放军更是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
在活动中,为孩子的准备的图片以及设计的提问,让我直接看到了孩子们的思维真活跃!在这节课中我发现大多数孩子会听,会想,会互动,还会反问我很多的问题。
我原以为必须要把教给他们的东西掰开揉碎才会消化,却发现他们的理解能力其实不差,很多知识不需要特别细致的展开他们就能吸收,让我对这些4岁左右的孩子们刮目相看。
其实每个孩子都很棒。
在这次活动中,播放的视频更是激起了小朋友们极大的兴趣,一个个不由得的发出声声惊叹。
更是让我感受到了做一名“家长助教”的满满幸福感。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幼儿园老师们的工作难度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家里很多双眼睛盯着一个孩子都常常会有纰漏,幼儿园里就几个老师盯着几十个孩子,不仅要关心吃喝拉撒睡,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的安全。
如何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快乐
![如何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快乐](https://img.taocdn.com/s3/m/de1acce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4.png)
如何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快乐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和快乐是每个学生都向往的体验,但是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
所以,如何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快乐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
1. 寻找兴趣和潜力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和快乐的第一步是寻找自己的兴趣和潜力。
学生应该尝试不同的学科和领域,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当学生对学科或领域充满热情时,他们会更加投入,更容易获得成功和快乐的体验。
学生也应该发掘自己的潜力,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和能力。
通过发挥个人潜力,学生可以更加容易地获得成功和快乐的体验。
2. 挑战自我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快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挑战自我。
挑战自我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能,让他们感到成就感和快乐。
学生可以参加各种竞赛和比赛,通过与他人竞争来激发自己的动力。
学生也可以尝试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这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能水平。
学生应该意识到挑战自我并不是为了胜过他人,而是为了提高自己,并获得成就感和快乐的体验。
3. 团队合作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和快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团队合作。
学生应该意识到合作可以带来许多好处,例如可以与他人分享知识和技能,可以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可以创造出更好的成果。
通过合作,学生可以更加容易地获得成功和快乐的体验。
学生应该尝试与他人合作,学习如何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
4. 建立自信心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快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建立自信心。
学生应该意识到自信心是取得成功和快乐的关键。
学生应该学会欣赏自己的成就,而不是过度强调自己的错误和缺点。
学生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并相信自己可以取得成功。
学生也应该学会给予自己正面的鼓励和支持,在学习中积累自信心,并获得成功和快乐的体验。
总结总之,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和快乐,需要学生积极寻找自己的兴趣和潜力,挑战自我,与他人合作,建立自信心。
这些都是学生取得成功和快乐的重要因素。
虽然在学习中取得成功和快乐不是易事,但是只要学生能够积极尝试和努力,就可以让成功和快乐的体验成为自己学习生涯的常态。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快乐](https://img.taocdn.com/s3/m/17847fdd581b6bd97e19ea46.png)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游戏是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
然而,许多农村小学,开展儿童体育游戏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许多问题。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目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防止和纠正体育课堂“军事化”。
合理地组织游戏,促进儿童快乐健康地成长已成为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改革的必然趋势。
标签:儿童学习快乐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人们十分重视教育观、儿童观的转变,并且更加重视发挥游戏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独特教育作用。
游戏,是学生自由意志和兴趣的体现,这也是游戏的本质特征,教师应确立学生在前、教师在后的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在进行低年级体育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为主,而游戏的运用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游戏具有基础性、简易性、情节性、趣味性、教育性、适应性、开放性、娱乐性等特点,孩子在幼儿园接受过的体育教育也恰恰正是这种体育游戏,为了使幼、小体育教育自然过渡,使孩子能更快适应正规的体育课程,在小学仍应多采用这种游戏教学方法。
体育游戏是由基础运动动作组成的、具有情节的体育手段,是一项古老的、至今仍充满活力的活动,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一年级新生,与幼儿园大班在体格、智力上相差不大,在幼儿园阶段,儿童以玩为主,是“自由贯了的”,“活泼贯了的”。
但小学体育教材与幼儿园的体育教材不同,它不单纯是由游戏构成,还包括走、跑、跳、投、技巧、攀爬等技术性项目。
一切都和幼儿园生活不同,他们难以迅速适应。
作为一年级老师就要向前接一接,主动了解儿童学前的发展情况,解决生活习惯的衔接问题,调整课程设置,改进教法,解决教学的问题。
虽然教学以游戏为主,但是游戏目的应更加明确,这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课堂常规,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体育课堂习惯。
因此游戏的设计要有很强的针对性。
一、利用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幼儿园定点投掷文案
![幼儿园定点投掷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6c145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8.png)
幼儿园定点投掷文案
1. 全面锻炼幼儿身体素质,幼儿园定点投掷,一起来感受运动的乐趣!
2. 小手扔球,大脑灵活;定点投掷,练习准确性,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
3. 投掷游戏,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成长。
4. 丢球、扔球,一起动起来!幼儿园定点投掷,让孩子快乐成长。
5. 幼儿园小小投手,感受弹跳力和精准度,投掷让孩子茁壮成长!
6. 练习投掷,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和目标取向的能力,为未来学习打下基础。
7. 动作起来,投掷快乐!幼儿园定点投掷,培养孩子的身体控制和运动协调能力。
8. 投掷游戏,增强幼儿手臂肌肉力量,促进全身协调发展。
9. 投掷让孩子快乐成长,幼儿园举办定点投掷活动,让亲子共同探索运动的乐趣!
10. 定点投掷,培养幼儿目标感和准确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11. 投掷游戏,让孩子们学会分析、计划和实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感受篮球的魅力,幼儿园定点投掷活动,让孩子们享受运动的乐趣。
13. 投掷游戏,锻炼幼儿快速反应能力和注意力集中力,助力他们全面发展。
14. 感受投掷的速度和距离,幼儿园定点投掷,开启孩子运动天赋的大门!
15. 投掷游戏,锻炼幼儿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社交技能。
16. 投掷让孩子们快乐成长,幼儿园定点投掷活动,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自己的潜力。
17. 创造力的展示,幼儿园定点投掷活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18. 定点投掷,体验球类运动的魅力,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快乐](https://img.taocdn.com/s3/m/4aa32e26f705cc175427094e.png)
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今天的户外活动,我组织幼儿一起玩了赛龙船的游戏,看孩子们玩的多么愉快呀。
他们玩得多么非常高兴!只听到有几个孩子在喊:“潘老师,你看我们的龙船划的快不快?”于是我就乘机组织他们进行比赛。
先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我一声令下,预备开始,只见两组的幼儿正紧张的划着龙船,每一组的幼儿都想在比赛中得第一名。
就这样,幼儿们在赛龙船的游戏中,玩得兴致勃勃。
游戏是孩子们成长的一部分,幼儿的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游戏,幼儿只有在幼儿中才能尽情大胆地参与同伴、师生之间的交往,才能使他们的个性、社会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赛龙船的游戏就是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与同伴友好的合作,通过这一游戏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幼儿之间相互合作获得成功的乐趣。
从而能灵活和创造性的让幼儿在玩中游戏,因此,在活动一开始,我先幼儿自由的尝试几种具有创造性的游戏如:让幼儿两人从两边同时走独木桥,让幼儿想一想怎样才能走过小桥,而且自己和对方不被挤到桥下。
还让幼儿拿一张报纸变成一个“连体人”一起向前走或跑,尽量不让报纸撕开,通过两个游戏激发幼儿之间的合作意思,和体验成功的快乐。
接着再让幼儿玩赛龙船的游戏孩子们的兴趣会更高了,只见孩子们几人一组,后面的小朋友搭在前面的小朋友的肩上,我一声令下,大家一起蹲着向前走,一排排的龙船就好像一条长长的巨龙,龙腾虎跃的欢舞着,就这样孩子们在愉快的气氛中玩着赛龙船的游戏。
在游戏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同伴之间相互合作的意识,而且还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们在游戏中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和愉快的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幼儿们在游戏中即玩得开心,又学得开心。
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使午饭后至午睡前这段空挡时间的气氛显得格外的活跃和愉快,也收到了较好效果。
1。
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中体验成功
![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中体验成功](https://img.taocdn.com/s3/m/26ba09c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a.png)
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取得成功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成功体验可以让孩子的学习动力更加强大,自信心也会得到提升。
那么,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呢?一、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每个孩子都有他或她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而这些兴趣和特长在学习中发挥作用可以让孩子更容易取得成功。
家长可以在孩子上学前了解清楚孩子的兴趣点和特长,然后根据这些兴趣点和特长选择相应的学习资源和方式。
例如,如果孩子喜欢音乐,可以选择让他或她学习音乐课程或者加入音乐俱乐部。
这样孩子在学习中会更加有动力,而且取得成功的机会也会更高。
二、鼓励孩子探索学习学习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在学习中探索。
探索可以让孩子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从而让他或她在学习中取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自行获取信息,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可以给予鼓励和引导,让他或她自己探索答案。
这样孩子在学习中的成就感会更强,成功的体验也会更多。
三、给予孩子适当的挑战适当地给孩子一些挑战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成就感。
但是,这里需注意“适当”,而不是过于困难,导致孩子无法完成。
有些家长经常给孩子设置过高或者过低的目标,导致孩子很难取得成功体验。
所以在给孩子挑战的时候,需合理地制定目标,这样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中更有动力。
四、让孩子享受学习过程让孩子享受学习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孩子在学习中感到疲倦、无聊,那么他或她就很难取得成功体验了。
家长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方法让孩子享受学习的过程。
例如,一些小游戏、动画视频等等,这些学习资源通常会让孩子感到更加有趣,也更有动力去学习。
同时,家长也可以与孩子进行分享、讨论,这会大大增加孩子的兴趣。
五、及时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当孩子取得了成功体验,家长需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肯定和鼓励可以让孩子感到自己的付出有价值,让他或她在学习中感到更有成就感。
此外,在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家长的鼓励也非常重要。
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https://img.taocdn.com/s3/m/0f2fa94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f.png)
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该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中完成快乐和成就感?教育专家们一直致力于探索方法,来释放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可以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这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实践策略,还能够帮助孩子们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并最终实现更大的成长。
一、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1. 创造和谐安全、包容和接纳、充满鼓励的氛围:孩子要在一个充满支持和鼓励的环境中学,才能激发他们的潜力。
老师和家长应该尽量避免过度批评和斥责,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并对他们的努力和进步给予肯定和赞赏。
2. 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增强孩子学习兴趣的关键。
除了传统的教材和课堂教学,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博物馆、图书馆等平台,为孩子提供更生动形象、更具吸引力的学习体验。
3. 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每个孩子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千差万别,教育应该采取措施来满足孩子的需求。
老师应该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制定并执行更加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鼓励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方法去学习。
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1. 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学习内容应该与孩子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相结合,让孩子感觉到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例如,可以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研究,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2. 利用游戏化学习方法:游戏可以激发孩子的参与度和探索欲望,是有效提升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
老师和家长可以将学习内容融入到游戏活动中,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并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
3. 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鼓励孩子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并帮助他们寻找答案。
这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三、帮助孩子体验成就感1. 设定合理的目标:目标是孩子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
目标应该既具有挑战性,又能在努力后实现,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 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及时的反馈能够让孩子清楚地了解学习情况,并找到改进的方向。
老师和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孩子的学习过程,并给予他们具体有效的建议和指导。
让幼儿感受快乐享受成功——谈尝试法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让幼儿感受快乐享受成功——谈尝试法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46a7a31cf18583d049645998.png)
关注周围的事物 ,使幼儿感到科学并不遥远 , 科学就 在我们身边,同时又能让幼儿的探究有 明确的方 向, 保证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培养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 三、注重在各种 科学活 动中 自主探 究—— 动手
动 脑 1 .培 养 幼 儿观 察 能 力
观察是通往创造世界之门的第一步。观察是发现 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观察的过程 中,孩子们会产生多 种想法,萌发创造意识。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时 ,不 能局限于一般的观察,即观察研究对象本身,除了进 行观察记 录外 ,还应该引导幼儿在观察时发现更多的 问题 ,注意研究对象与周 围的关 系,并维持一定时间 的兴趣。幼儿的观察能力在不知不觉 中逐步发展 ,他 们 的求知欲也随之增强 了。
中班语言《我的开心法宝》教案: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
![中班语言《我的开心法宝》教案: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https://img.taocdn.com/s3/m/686e349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6.png)
中班语言《我的开心法宝》教案: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我的开心法宝》是一篇中班语言的教案,其中包含了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的方法,为小朋友们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的、非常受欢迎的学习方式。
本文将探讨这个教学方法以及如何帮助孩子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成功的喜悦。
对于孩子们来说,成功的喜悦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一项任务或达成了一个目标后所感受到的那种兴奋、自豪和快乐的感觉。
这种感觉会让小朋友们对学习更加热情和兴趣,成为了他们非常好的学习动力。
接下来,我们也需要知道什么是开心法宝。
开心法宝就是指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快乐和满足的方式,是一种让孩子们在学习中获得愉悦和欢乐的教育方式。
在幼儿园或小学教育中,开心法宝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学习方式,因为它能够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自信和自主。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清楚地知道孩子们所感受到的快乐是什么,以便在课堂上设计并使用这些快乐来让孩子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例如,孩子们非常喜欢玩游戏,他们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游戏来学习知识。
通过游戏的方式,孩子们能够比较轻松地吸收和理解知识,同时也能够体验到通过努力学习后,成功的喜悦。
而在课堂设计中,教师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设计任务目标:教师需要清楚地知道这次任务的目标和预期效果。
同时,还需要确定这个目标是否能够让孩子们产生兴趣和热情。
2. 设计游戏规则:教师需要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规则,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 配置奖励措施:在游戏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奖励措施来激励孩子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们更加兴奋和开心。
4. 现场指导和指导回顾:教师需要在游戏中进行现场指导和指导回顾,以便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同时也能够知道自己在游戏中的优势和劣势。
开心法宝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愉悦,并且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
同时,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意规划任务目标,设计游戏规则,配置奖励措施,以便让孩子们更加兴奋和积极地投入学习。
激励学生10个案例
![激励学生10个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f7c6861e2bd960590c677d9.png)
激励学生10个案例"激励学生"的10个案例案例(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吴思琦,是今年刚转入2.1班的一名东北女孩,是我们班典型的“后进生”。
父母离异,加上学习成绩差,让她形成了自卑、孤僻的性格。
在班级中不喜欢与其他同学交往,喜欢独来独往,不喜欢与老师交流,让人无法靠近。
由于地区的差异,环境的改变,使她对学习很不感兴趣,学习成绩差,作业马虎潦草,甚至有抄袭现象。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我对吴思琦存在的问题基本上心中有了数:她的孤僻、不合群,是其自卑感所致。
而她的自卑一开始主要来自她的父母已经离异,与学习成绩差。
而当她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挫折时,她就不敢求助于她人了。
长此以往,她对学习也就失去了足够的信心,自然出现这种状态。
反过来,学习上的不如意又加剧了其自卑感,并使其不断内化。
针对吴思琦的情况,我曾用常规的谈话、批评、表扬都收效不大。
她丢失的是自信心,找对症结后,我便对症下药。
首先:对她一开始的目标降低一点,让其也能够体验成功。
针对吴思琦的状况,我把提高她的学习成绩作为其增强信心的切入点,具体做法为:1、分析现状,提出目标。
根据对她平时学习情况的观察,我发现她虽然学习成绩差,但智力条件不差,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孩子,理解力还不错,只是基础有些差,加之环境的不适应导致了她现在的落后,于是我与她进行了一次长谈,帮助她找出成绩落后的原因,并针对起点较低基础较差的现状,我与她共同制定了相对其她同学较低的目标,定位于书本的基础,做基本题,难的不作要求,比如,每天自己抽空到老师这里做几道基础题。
目标的接近,使她有了试一试的信心。
2、对她进行具体指导,帮助她实现目标。
目标提出后,要做到并不易,而做不到显然又无法达到转化的目的。
为此,我协同其她任课老师及部分学习较好的同学,给她各科搭配一个小帮手。
XXX看到这么多老师同学全力帮她,也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努力和配合。
果然,在接下来的课堂表现以及老师在平时所进行的小测验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一向六七十分的她有一次竞取得了九十四分的好成绩,让人惊喜的是她竞然超过了她的小老师,全班同学都为她的进步而高兴,不由自主地为她鼓掌,她的自信心也慢慢培养起来了,也喜欢与他人交往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宁园小学数学教师张宗倩现在,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由于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在其成长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特殊问题。
如:任性、自私、依赖性强、心理承受力弱等。
很多孩子不同程度地患有这种“溺爱综合症”。
不久前,听朋友说起高中生离家出走的事情,和我们常常听到的天崩地裂的离家出走很不同,因为这是由很小的事情引发的。
晚饭后孩子在自己的房间看书,母亲端着洗好切好的水果进去要孩子吃。
孩子正在看书,说我不想吃。
妈妈说吃点水果好,非要孩子吃。
孩子还是不肯吃,妈妈就干脆拿起水果往孩子嘴里塞。
孩子生气了,突然发疯般地狠狠捶了母亲几下,并且愤怒地说:“你出去,你给我出去!我讨厌你,你快出去!”接下来的局面是从母子争执演绎到父子大战,父亲暴打了一顿“不孝”的儿子,导致儿子离家不归。
西方教育认为,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孩子不属于父母,只属于他自己,他是独立的个体。
父母爱孩子,但不能过界!爱,但是有尊重;爱,但是鼓励孩子担当起他自己。
因此,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就必须,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懂生活,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不要把孩子看的什么都不行,要尽量相信孩子,给孩子们从小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锻炼中学会独立,学会负责。
让孩子享受成功,感受努力的快乐。
一、利用少先队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这是非常好的机会。
1、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在生活的海洋中得到磨练。
有的家长总是怕孩子经不起摔打,不让孩子参加艰苦的活动,既使参加了,也千方百计尾随“保镖”,或怕孩子把事情办砸,便横加阻拦,动不动就说:“你不行”,“你还小”,事事包办代替,养成孩子胆小怕事的性格,缺乏独立精神和应变能力,一旦离开父母,便神色慌张。
适度的挫折与磨难,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财富,老师和家长不要轻易地将之剥夺。
一年级同学刚入校时经常可以看到,爸爸妈妈骑车驮着孩子上学来,其实很多同学家离学校并不远,既使自己步行到校也用不了多长时间,针对这种现象在一年级同学中开展了“告别小椅子活动”,倡议一年级小同学自己步行到校上课,不让爸爸妈妈接送上学,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辛苦,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妈妈抱着一大堆东西很吃力地走在前面,孩子两手空空,心安理得地跟在后边。
有时,在放学或上学的路上,上坡时,爸爸或者妈妈很吃力地推着车,孩子却很轻松的坐在车上,我们不希望看到这些家庭,天天上演:“一主二仆”使孩子只知道爱,不知爱别人,“只知人为我,不知我为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体谅,他还能体谅谁?如果一个孩子连父母都不爱,还能爱国,爱人民吗?针对这些现象,开展“我当一天家”活动,利用“3,8妇女节”开展“我替妈妈分忧”活动。
“我当一天家活动”中,有些孩子自己安排一日三餐,有的孩子自己动手亲自做饭,虽然饭菜做的不够可口,但也得到了全家人的赞扬。
有的孩子自己到菜市场买菜,和小商贩们讨价还价,学会了看称,学会了算帐。
活动后学生们写了周记,有的学生写到:“过去没有干过家务活,今天我自己安排全家人的一日三餐感觉这可不是简单的事,又要花心思想每个人爱吃什么,又要自己动手做。
虽然这一天下来,我筋疲力尽,但我的收获可不小!”有的学生写到:“我今后,不再挑食了,因为我体会到了父母做饭的辛苦!”我们还做了一项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自己孩子“在我当一天家活动”中表现是否满意,表示满意的占95%,不满意的占5%。
有的家长在反馈意见中写道:“通过这项活动,我学得自己的孩子长大了。
”有的家长写道:“过去总以为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行,什么活也干不了,通过这一天的锻炼,我觉得尽量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对他的成长有好处。
”……学会生活自理,这是少年儿童生存基础的能力,家庭是不可忽视的劳动场所。
几年前,中美日三国的社会教育工作者都曾做过一项调查,比较三国父母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
调查结果显示,美日两国的学生在所佩服的人物中,前三名必有一位父亲或母亲,而中国的上千名学生在回答自己所推崇的榜样问题时,大多数学生把父母排除在前六名之外,。
三国调查得出的一个结论是,中国的父母家庭教育并不成功,这一结论怕是让中国的父母们够伤心的。
中美两国的家长在教育思想和方法上存在着差异。
美国的家长在培养教育孩子过程中,大多持:“放”的态度,他们认为,孩子自来到人世后就应该有他们的独立人格,自然地给他们帮助,而不能越俎代庖地拔苗助长,而中国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大多持“管”的态度,认为生养子女的父母管教孩子是自己的天职,养不教,父母之过也。
从小到大,事无巨细的包办孩子的许多事情。
正是这种当“放”不放的教育,使得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很多锻炼得机会。
2、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提倡“放”,减少对孩子过多的不当“关心”,这是我们提倡的教育思想与方法。
对孩子适度地“放”,也许会放出一个好孩子。
如果我们老师和家长都能以科学思想来把握好“放”之度,不要把孩子看成什么都不行,要尽量相信孩子,给孩子们从小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锻炼中学会独立,学会负责,这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在现实生活中,儿童与外界的交流时刻存在,在生活中他们会对许多问题产生疑问,于是他们向其他人请教以寻求答案。
在学校里,他们与同伴交换彼此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以寻求共鸣。
我班同学开了一次微型中队会:“好形象”辩论会。
“人都是爱美的,少年儿童打扮一下不是锦上添花吗?”“天然美更显我们朝气蓬博,浓妆打扮就遮盖了我们花儿一般的朝气。
”“化妆是美的展示,通过化妆可展示我们儿童的活力,增强自信心。
”“心灵美是更高层次的美,用化妆增添自信心,这是精神虚无的一种表现。
”“化妆是一种文明行为,况且不少国家把化妆视为一种礼节。
”“我们不一概反对化妆,但你别忘了我们都是小学生,日本的学生就一概不许化妆。
”“化妆是对美的追求,不让化妆不就等于抹杀了我们爱美的天性吗?”“不同的年龄对美都有不同的追求,小学生的美更应表现在健康的体魄和积极进取的心态。
”同学们在辩论会上那“唇枪舌战”的争辩和他们的热情,执着,投入,使观看的同学们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辩论会结束了,它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思考:过去的教育往往是主观要求多,考虑学生需求少,强调规范多,激发内驱力少;强化外化多,个体内化少,设有形成教育与受教育者需求的交汇点。
“好形象”微型队会从活动设计到开展,所有的组织和管理都是学生自己搞的,我们觉得学生门是有能力的,就像学生们自己说的:“老师,让我们自己搞吧,我们可以把一切都做好的。
”现在看来,对孩子们应该大胆放手,给他们一个成长的空间,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舞台,以他们的聪明才能和创新能力,什么事做不好呢?二、自尊心是学生心中最敏感的地区,是学生参与活动的内驱力和主要精神支柱。
在学生中激起自尊心,自信心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
有这样一个事例对我的启发很大,30多年前,父母双亡的苏联男孩戴尔科夫读中学时写了一篇作文。
老师布罗奇在他的作文旁批了四个字:“写的不错!”他因此爱上了写作。
不久他被选为校报编辑。
经过不懈努力,他24岁便成了专业作家。
去年,他特意去面谢恩师:“是您的一句话,给了我当作家的信心,改变了我的一生!”戴尔科夫之所以能成为专业作家,是他的老师布罗奇批阅的那四个字起了关键的作用。
戴尔科夫在校时,因无亲无故而身感自卑,总觉得低人一等,是老师那句话增强了他成才的信心,是老师的鼓励激发了他日后当作家的决心,他照此目标奋斗,终于“心想事成”。
假如老师没给他写下那句评语,那戴尔科夫的今天也许就不可能有如此的辉煌。
我由此想到,身为老师,应多看到孩子的长处,当您发现孩子哪怕是细微的成绩时,也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增强他们更上一层楼的信心,说不定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孩子的可塑性强,对家长,老师的评价也特别敏感,常有这种情况老师或家长的一句批评能使他垂头丧气好几天,而一句表扬亦能让他开心好几天。
四个字改变人的一生,是值得我们老师和家长学习的。
1.抓班级体建设,充分满足学生的积极心理要求。
让孩子在活动中长智炼胆,使孩子视野拓展增长见识,激发竞争心理,培养合作精神。
有的班主任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无视学生主体地位,“老师说了算,学生围着转”,一切由班主任“包办代替”把集体变成了挖制学生的工具。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他们接受教育,自我发展的最佳场所。
这种局面不改变又怎能实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呢?班级体这个潜在的游戏场,不是自发产生的。
在班级体建设过程中只有充分满足了学生的积极心理需求,才会产成激励功能。
怎样才能发挥班级体激励功能,构建班级体激励机制呢?教师是班级体建设的引路人,学生是班级体建设的主人,这是前提,多层面的满足学生积极的心理需要,这是关键,为学生铺设成功的台阶,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是策略。
总之,班级体是学生的基本归属单位,能满足学生交往,求知,参与,发展等诸多需求。
“心不动,身不行”班级体只有真正满足学生的积极心理需求,引发“我要做”的动机,才能高效运转。
我在班级体建设中,打破了旧的金字塔式的班级组织模式。
在班级体生活中为每位同学都找到一个最佳的位置,通过开展“夸夸她(他)”队会挖掘每个学生的长处,使他们在充当一定角色中获得独立,尊重,和信任等需求的满足,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激发了他们成材的愿望,人人都有为班级体服务的岗位:值日班长,纪录督察员,小记者,卫生小天使,劳动评价员……。
小干部在日记中写到:“我深深感到我们集体是个温暖的集体,在我身边的普通队员就是我学习的榜样…….。
”而那些在队会上被夸到的同学在日记中写道:“同学们的夸奖让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优点与长处,我被选为纪录督察员,我可要以身作则,为同学们做个好榜样。
”丰富多才的活动能为具有不同特长和有势的学生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和条件,可以满足学生自尊,自我表现的需要和尊重他人,学习他人的机会,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也就不可能形成健全的班级体激励机制,但是这个活动必须是孩子们感兴趣的。
属于孩子自己的活动,这样他们才能会如鱼得水,才会最大限度的激发他的潜能。
2.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即时予以强化。
最胆小怯弱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也许在常人看来这微不足道,但做老师的,必须努力捕捉这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乃至夸张的表扬鼓励。
老师对胆小的孩子必须“多肯定,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的原则。
我班有一个毕业生,叫柳超,现就读于天津耀华中学。
这个孩子刚入校上一年级时,是一个性格内向,胆小怕事的女孩。
我在挑选“星星火炬广播站”的播音员时发现她嗓音很甜美,一眼选中了她。
经过二年多的努力,她得到了全小同学得认可,成为校园内颇有名气的大队长,并且多次获得了,区,市演讲比赛的一,二,三等奖。
她考上耀华中学后,便当上了学生会主席。
柳超自己说:“通过主持‘星星火炬广播站’活动,不仅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使我懂得了不少道理:要想把一件事办成,首先要有自信心,这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同时要积极动脑筋,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事物,还要善于思考,搞出自己特色的东西,而不是像鹦鹉学舌那样,人家说什么你就说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成为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