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的叹息-分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及人物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丞相的叹息
——分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及人物形象
夜深了,蜀军大营中仍亮着一盏灯,火光灼灼,似不灭的信念,也映亮了丞相略带苍白的脸颊。
诸葛亮望着火光,发出了一声叹息,这火焰多像年轻时的自己啊,光芒万丈,即使在隆中躬耕陇亩,也难以掩其才气与豪情;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注定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印记。
初出茅庐,一把冲天大火烧的曹魏大将夏侯惇、于禁抱头鼠窜;赤壁之战,漫天的火光席卷了铁锁连成的战船,也将曹操称霸之梦付之一炬;一年前,又是这把火,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藤甲兵团,平息了南方少数民族的叛乱。
如今战火又将烧向中原大地。
后方已定,他将亲率大军北伐,临行诸葛亮呈上《出师表》,对后主谆谆告诫,并慨然表示:“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禳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
他没有想到,十年后,自己终将陨落在秋风萧瑟中的五丈原,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喟叹。
《三国演义》小说对诸葛亮的军事谋略,描述得出神入化,然而一次次北伐的失利,如同对其北伐的战略意图,一样令人费解。
时至今日,不少学者仍对诸葛亮产生质疑,甚至否定其军事能力,引自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诸葛亮的评语——“亮以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来作为定论。
是否汉朝气数已尽,非人力可以回天?为何明知不可为,却要矢志不渝?
我用最简单的对比方法,简单分析一下丞相北伐的形势和战略意图。
从两国实力对比看,魏国拥有十州之地,其版图占了大半个中国,而蜀国只有一州之地;在已登记在册的人口中,魏有五百多万人以上,蜀国只有一百万不到;魏国总兵力近五十多万人,蜀军只有十万多。
两国综合实力悬殊显而易见。
这也是诸葛亮难以实现其战略意图的最主要原因。
我认为北伐的动机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蜀国内部不够稳定,需要将矛头一致对外稳定君心民心;另一方面,魏国强大,蜀国弱小,如果长期相持下去,双方的差距不断扩大,诸葛亮担心在自己身后,蜀国无人能承担抗魏的大任,早晚会让其吞并,抗曹灭魏都只能在自己的任上进行。
所以,诸葛亮选择了主动进攻魏国,以攻为守,是多么无奈之举。
诸葛亮北伐总的战略意图在于第一步攻占魏国一块领土,主要目标就是雍凉二州;若成功了,蜀国一州之地扩展为三州,则“小蜀国”变成了“大蜀国”,日后的发展更有保证;第二步,当占领区稳定下来后,若魏国中原地区出现了动荡,则率大军东出潼关,直指中原,灭掉魏国,与东吴平分天下;假若直至诸葛亮身后尚等待不到“天下有变”——则其继承者无论是坐拥天下还是继续抗魏,都有了较大的资本——凭三州之地,军力强盛,蜀国不易覆灭。
然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诸葛亮的多次北伐并没有收复中原,复兴汉室。
自诸葛亮接受先帝刘备托孤后,共对魏国军队采取了七次大型军事行动(相对于《三国演义》的六出祁山),其中有六次是蜀军主动进攻魏国,只有一次是防御魏国大军入侵。
然而六次北伐只有第一次算是失败。
其余均因粮草不济有功而返。
第一次北伐,蜀军除了在街亭略损兵马外,其他情况并没有损伤,而且还将天水,南安,安定三座大郡的军民全部迁往了汉中!至于第六次北伐,蜀军的最大损失就是诸葛亮的陨落!
所以说诸葛亮的六次北伐,并没有使蜀国的国力受到伤害,却消耗了曹魏的国力,已经称得上是奇迹了。
蜀军在各方面的条件都处于劣势的情形下,居然能在野战上打败了魏军主力大部队,丞相的计谋功不可没。
蜀军在野战上的胜利未能扩展成战略上的成功,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一就是攻坚能力,二就是后勤补给。
一方面,主动攻城风险大,伤亡高,另一方面,蜀道难啊,即使在前线获胜,也很难扩大战果,粮食一尽就要撤兵。
孙子兵法云:“攻则不足”,除非速战速决,否则即使能打赢也会被拖垮。
这也是诸葛亮先后六次伐魏都没有大的收获的主要原因。
北伐不是不可为而为之,最好的北伐机会是第一次,却因用人失误而失利,从此北方防御加强,北伐更加困难重重。
在诸葛亮人生的后半段,即从“白帝托孤”到“秋风五丈原”(223~234),十二年里,他独力支撑蜀汉政局,日理万机,尽心竭力,为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在外有强敌,内有庸主的艰难形势下,他以极大的智慧和毅力,作出了非凡的业绩。
事必躬亲的他,最终累倒,吐血不止,自知生命垂危,首先想到的仍然是蜀军的安危和蜀汉的存亡,仔细安排退军部署,推荐自己的接班人,还“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
在这最后一次巡视军营中,他怀着无限的遗憾长叹道:“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其有极!”——“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孔明奄然归天。
”丞相的叹息,是使命在肩壮志难酬的悲愤,是拼力一搏难以回天的无奈,是拳拳灼灼爱国心的哀鸣。
而诸葛亮逝世以后的一千余年间,历代胸怀壮志、关心国事的知识分子和广大民众深情地缅怀和颂扬着他,各种通俗文艺也反复讲唱和渲染着他的故事。
罗贯中继承了这种尊崇诸葛亮的社会心理,在史实的基础上,吸收了通俗文艺的有益成分,加上自己的天才创造,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高雅、睿智、充满理想色彩和艺术魅力的诸葛亮形象,一个家喻户晓的光辉形象。
这样的形象,虽以历史人物诸葛亮为原型,但已有了很大的变异,比其历史原型更高大,更美好,成为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崇高典范,成为中华民族忠贞品格和智慧的化身。
尽管《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描写存在少数不当之处,但只能算是白璧微瑕。
可以说,不论是在历史角度还是文学艺术角度,他是全书的真正主角,是维系全书的灵魂。
从总体上来看,诸葛亮形象仍然是全书塑造得最为成功,最受人们喜爱的不朽艺术典型,永远启示和激励着后人。
作为一名未来的指挥官,丞相的忠诚和智慧是我们的榜样,他的叹息穿越千年,如同一泓清泉,一声号角,一种符号,一个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