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后不同类型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高温后不同类型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高温后不同类型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文章编号:100926094(2005)0520001206

高温后不同类型混凝土

力学性能试验研究3

余志武,丁发兴,罗建平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长沙410075)

摘 要:对高温后C40和C50普通混凝土以及C80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描述了试验现象,探讨了火灾温度、恒温时间、试件尺寸、冷却方式和混凝土类型等因素对高温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高温后不同类型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等经验计算公式和高温后混凝土轴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表达式。试验研究表明,随着火灾温度的升高和恒温时间的增加,高温后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等整体上呈降低趋势,而峰值应变逐渐增加;在火灾温度、恒温时间恒定时,试件尺寸越大越不利,喷水冷却不如自然冷却,高性能混凝土不如普通混凝土。

关键词: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高温;应力-应变全曲线;力学

性能

中图分类号:T U528131 文献标示码:A

0 引 言

混凝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普通混凝土的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高性能混凝土(HPC )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目前己逐步取代普通混凝土并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大跨建筑、地下工程和海洋工程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技术效益。

随着城市人口的聚集,现代建筑的火灾发生频率和火灾危险性不断增加,由于火灾(高温)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劣化,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降低,需要对这类结构进行高温后

的损伤评估,以制定相应的修复措施。为了进行评估和修复,

首先需要对混凝土的高温力学性能展开研究。国内外学者通过宏观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对高温下、高温后的混凝土作了不少研究[1~11],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与常温下混凝土研究方式相似,现有的高温后的研究成果只针对特定强度的混凝土,其应用范围具有局限性。

本文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对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1,2,4~7,11]进行总结,建立可满足普通和高性能混凝土的高温后单轴受压力学性能统一计算方法。

1 试验研究

111 试验目的

1)研究不同温度对高温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2)研究不同恒温时间对高温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3)研究不

同尺寸对高温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4)研究不同冷却方式对高温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5)研究相同条件下普通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高温后力学性能的异同;6)建立高温后普通、高性能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112 试验方案11211 试件制作及配比

采用C40、C50普通混凝土和C80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的配比见表1。成型的C40和C50混凝土,边长为15cm 的立方体试件各21组,10cm ×10cm ×30cm 的棱柱体试件各21组;成型的C80高性能混凝土,边长为10cm 的立方体试件30组,边长为15cm 的立方体试件13组,10cm ×10cm ×30cm 的棱柱体试件13组。混凝土试件成型后标准养护7d ,此后自然养护。90~120d 后,在火灾实验室高温实验炉中烧制,高温试验时测定C40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f cu 为5119MPa ,C50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f cu 为5511MPa ,C80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f cu 为9112MPa 。

表1 混凝土配比

kg/m 3

T able 1 Mix proportion of concrete

强度

等级

525#硅酸

盐水泥

超细粉

UPFA 硅粉

中粗河砂

碎石

(粒径015~2cm )

膨胀剂

UE A 复合高效减水剂SP

C8035615186

4615

530112014531

8104

C50380——6601180168——C40

430

——510

1300

170

——

3收稿日期:2005205212

作者简介:余志武,教授,硕士,从事桥梁工程、结构工程和防灾工

程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78097);湖南省自然

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3JJ Y 3089)

11212 试验方案

对于普通混凝土,考察不同温度和恒温时间对混凝土试件高温后力学性能的影响,对C40和C50混凝土的立方体和棱柱体试件分别加热至100~1000℃等不同温度,然后分别恒温1h 、2h 、3h 。

对于高性能混凝土,考察温度(100~1100℃

)和恒温时间(1h 、2h 、3h )对混凝土试件高温后力学性能影响,同时还考查试件尺寸、冷却方式等因素对高温后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高温试验过程中,按试件编号将试件加热至预定温度,再恒温至规定时间,随后切断电源,按要求自然冷却或喷水冷却至室温。60d 后,测定混凝土试件的各力学指标及相应的应力-应变全曲线。11213 试验要求

加热炉为箱型电阻炉,最高温度可达1200℃,温度可自动控制,且到达指定温度后可自动恒温。高温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在2000kN 普通压力试验机上进行。进行棱柱

第5卷第5期2005年10月 安全与环境学报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

V ol.5 N o.5

 Oct ,2005

体试验时,在普通压力试验机上附加刚架,通过重复加、卸载来获得完整的应力-应变全曲线。进行应变和变形测试时,在混凝土轴向对称两边贴纵向应变片并安置纵向位移计,两者同时记录。荷载-变形(应变)曲线由I MP数据采集系统采集。113 试验结果及分析

11311 试验现象

1)气体逸出规律

升温过程中,电阻炉内气体逸出规律为:对于普通混凝土,当温度上升到300℃时开始逸出气体,500~600℃时气体逸出量最大,此后逐渐减弱,到700℃时基本上没有气体逸出;对于高性能混凝土,400℃时开始逸出气体,600~700℃时逸出气体量最大,此后逐渐减弱,到900℃时气体逸出较少,之后气体基本停止逸出。由此可见,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混凝土内部趋于密实,高温作用下混凝土内部自由水蒸发和结合水的分解滞后。

2)爆裂现象描述

对于普通混凝土,当加热到400℃时,可以听到炉内发出轻微的爆炸声;在600℃左右,爆炸声最为密集,到700℃左右逐渐减弱,800℃时基本消失。打开炉膛,可以看到爆裂脱落的微细颗粒;经历500℃的试件表层则有细小的砂砾脱落;经历600℃的试件表层则有小块的混凝土及粗骨料发生爆裂而脱落,在经历600℃以上的试件中,有2个试件发生炸裂。

对于高性能混凝土,当加热至440℃时,在升温过程中高性能混凝土试件陆续发生爆炸,700℃以后爆炸现象基本消失。高性能混凝土爆炸的数量远多于普通混凝土爆炸的数量,且爆炸后碎块的断面形状不规则,断面处沙、石及水泥石清晰可见,没有发生沿集料和水泥石界面破坏的情况。当改变升温程序时(先升温至200℃,恒温3h,再升温至给定温度),基本没有发生爆炸现象。合理的解释是,爆炸由蒸汽压机理造成,而混凝土中湿含量是影响其高温爆裂的主要因素[3]。

3)试件颜色及表面状况描述

普通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在相同高温作用后,其外表颜色变化相似。所有混凝土试件在常温下为灰色,100~300℃时,颜色无明显变化;400℃时,试件开始呈现灰白色,且表面有龟裂纹;500~700℃时,试件为灰白色略带浅红色,表面有许多细小裂纹,且裂纹长度增加,有时有贯穿裂纹;800℃时,试件呈现浅红色,裂纹宽度明显增加;900~1000℃时,试件表面为白色,带有黄褐色,且随温度升高,恒温时间延长,颜色变深,到1000℃,恒温3h的试件,颜色已经变成深黄褐色,表面布满裂纹,表层已成粉末,极易脱落。

4)试件加载现象

高温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时的破坏形态与常温相比,变化不大,试件工作的全过程仍经历了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内部微裂缝局部贯通、外部可见裂缝出现发展成主裂缝直至最后靠骨料间咬合作用维持残余强度等工作阶段。无量纲化后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随经历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破坏形态与温度有关,由常温下正倒相接的四角锥体破坏形态逐渐向整体压碎破坏形态过渡,而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破坏形态几乎无影响。

11312 主要影响因素

1)温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随着恒温温度的升高,高温后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等总体上呈降低趋势,而峰值应变逐渐增加,见图1。其中T为温度,f cu(T)、f c(T)、E c(T)、ε0(T)分别为经受T后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峰值应变。图中图标意义以51为例说明,其中5

(a)

对高温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b)

对高温后棱柱体强度的影响

(c)

对高温后弹性模量的影响

(d)对高温后峰值应变的影响

图1 不同温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Fig.1 I nfluence of different peak temperature on mech 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after high temperature

 V ol.5 N o.5 安全与环境学报 第5卷第5期

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1表示恒温1h 。图中C40和C50混凝土是边长为15cm 的立方体试块,而C80混凝土是边长为10cm 的立方体试块。可以看出,对于立方体抗压强度,普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突变的临界温度为400℃,而高性能混凝土的临界温度为600℃;对于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普通混凝土的临界温度为200℃,而高性能混凝土的临界温度为500℃。可见,高温后高性能混凝土的临界温度出现时间推迟,这与文献[4]的结论类似。

2)恒温时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以高性能混凝土为例。图2显示了不同恒温时间下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可见,随着恒温时间的延长,高性能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总体上呈降低趋势,而峰值应变稍有增加,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与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变化一致。 3)冷却方式对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试验表明,喷水冷却时高性能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损失大于自然冷却的,见图3

(a )

对高温后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

(b )

对高温后弹性模量的影响

(c )对高温后峰值应变的影响

图2 恒温时间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Fig.2 I nfluence of different exposure time on mech anical

properties of H PC after high temperature

4)尺寸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试验表明,恒温2h 后,10cm ×10cm ×30cm 的高性能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损失最大,边长为15cm 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损失次之,而边长为10cm 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损失最小,见图4。

5)混凝土类型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试验表明,由普通混凝土过渡到高性能混凝土,相同条件作用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降低速率减缓,峰值应变增加速率减缓[4,5],这与高温下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降低[8,9]的规律相反,原因可能与高性能混凝土中新增组分有关。图5显示了恒温3

h 后普通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

和峰值应变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图3 冷却方式对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Fig.3 I nfluence of different cooling regimes on strength

of H PC after high

temperature

图4 尺寸对高温后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Fig.4 I nfluence of different size on strength

of H PC after high temperature

2 混凝土力学指标

混凝土是热惰性材料,高温下边长为10cm 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在外表层温度达到700℃后,约经过恒温6h 后,其中心才达到相应的温度[9]。M ohamedbhai [10]对普通混凝土恒高温后认为,当炉膛温度达到规定温度后恒温3h ,冷却后的

混凝土残余强度较稳定。因此,恒温3h 后即认为试件受热后满足截面无温度梯度假设。本文结合国内已有恒温时间超过3h 的高温后混凝土单轴受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成果,提出高温后普通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指标。

2005年10月 余志武,等:高温后不同类型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Oct ,2005

(a )

对高温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b )

对高温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

(c )对高温后混凝土峰值应变的影响

图5 混凝土类型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Fig.5 I nfluence of different concrete type on mech 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after high temperature

211 轴心抗压强度

试验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高温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不断降低,对于高性能混凝土,高温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损失较普通混凝土减缓。通过对本文和文献[4,5,7]高温后普通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的回归,得到

f c (T )f c =

1

1+9[(T -20)/800]c 1(1)式中 f c 为常温下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对于普通混凝土,

c 1=3155;对于高性能混凝土,c 1=6170。

图6显示了式(1)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两者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212 弹性模量

试验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高温后混凝土受压弹性模量逐渐降低;与高温后的轴心抗压强度相比,相同温度后弹性模量降低量大一些;对于高性能混凝土,弹性模量损失较普通混凝土减缓。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回归,

得到

(

a )普通混凝土

(b )高性能混凝土

图6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随温度的变化

Fig.6 I nfluence of different peak temperature on 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E c (T )E c =1

1+c 3[(T -20)/800]c 2+c 4[(T -20)/100]2

(2)

式中 E c 为常温下的混凝土弹性模量,对于普通混凝土,c 2

=4133,c 3=2115×10-3,c 4=317×10-2;对于高性能混凝

土,c 2=7133,c 3=6110×10-3,c 4=117×10-2。

比较式(2)与试验结果,两者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见图7。213 受压峰值应变

试验研究表明,随温度升高,高温后混凝土受压峰值应变逐渐增大;在相同温度作用后,高性能混凝土受压峰值应变增加速度比普通混凝土缓慢,拟合可得到

ε0(T )/ε0=1+c 4[(T -20)/100]2

(3)式中 ε0为常温下混凝土受压峰值应变。

图8为式(3)计算结果与本文试验结果的比较,两者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3 高温后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

已有试验表明,高温后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与常温

下的几乎一致[4,5],可以采用与常温相同的表达式[12]

y =

A 1x -x

2

1+(A 1-2)x

 x ≤1

x

α1(x -1)2

+x

 x >1(4)

式中 y =σc /f c (T ),x =εc /ε0(T ),σc 和εc 分别是混凝土的压应力和压应变,参数同常温下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

曲线[12]中的参数:A 1=9.1f -4/9cu ,α1=215×

10-5f 3

cu 。同时,从图7可以看出,弹性模量的折减系数(E c (T )/E c )与峰值割线模量的折减系数(E p (T )/E p )(E p =f c /εc ,E p (T )=f c (T )/ε0(T ))基本相同。

 V ol.5 N o.5 安全与环境学报 第5卷第5期

(a )

普通混凝土

(b )高性能混凝土

图7 混凝土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变化

Fig.7 I nfluence of different peak temperature

on elastic modulus of

concrete

图8 高温后混凝土的受压峰值应变

Fig.8 I nfluence of different peak temperature

on peak strain of concrete

运用式(4)进行计算,所得计算曲线与本文试验曲线进行比较,两者具有相同的趋势,见图9。

4 结 论

通过对普通和高性能混凝土立方体试件遭受100~1100℃不同温度后强度的变化和棱柱体试件遭受200~1000℃等不同温度及恒温1h 、2h 、3h 后各力学性能和应力-应变关系的试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火灾温度、恒温时间、试件尺寸、冷却方式和混凝土类型等因素对高温后混凝土力学性能有影响。在500℃左右高温作用下,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发生爆裂而引起大面积脱落,使有效承载面积大大减小,其抗火性能较差。

2)本文建议的高温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的表达式与试验结果的规律基本一致

(a )

高性能混凝土

(b )

普通混凝土

(c )普通混凝土

图9 高温后混凝土应力-应变计算

曲线与试验曲线的比较

Fig.9 Comp arisons betw een calculated stress -stain

curves and tested ones

3)高温后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形状与常温下基本一

致,本文建议的表达式与试验数据具有相同的趋势。

4)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突变的临界温度推迟,可能与高性能混凝土中新增组分有关,需进一步研究。

R eferences(参考文献):

[1] X iao Jianzhuang (肖建庄),Li Jie (李杰)and Sun Zhenping (孙振

平).Review of studies on the fire 2resistance behavior of HPC structures [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工业建筑),2001,31(6):53~56[2] Zheng W enzhong (郑文忠),Xu M ingxin (许名鑫)and W ang Y ing (王

英).Fire resistance behavior of rein forced concrete and prestressed con 2crete materials [J ].Journal o f Harbin Univer sity o 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2,35(4):6~10[3] Peng G aifei (朋改非),Chen Y annian (陈延年)and M ike Ans on.Ex 2

plosive spalling thermally induced and fire property of high performance silica fume concrete[J ].Journal of Building Materials (建筑材料学报),1999,2(3):193~198[4] Wu Bo (吴波),Y uan Jie (袁杰)and W ang G uangyuan (王光远).Ex 2

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SC after high tem 2

2005年10月 余志武,等:高温后不同类型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Oct ,2005

perature[J].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土木工程学报), 2000,33(2):8~12,34

[5] Wu Bo(吴波),M a Zhongcheng(马忠诚)and Ou Jinping(欧进萍).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deformation and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of concrete under axial loading and high tem perature[J].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建筑结构学报),1999,20(5):42~49

[6] X iao Jianzhuang(肖建庄),W ang Ping(王平),X ie M eng(谢猛),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com pressive relationship of HPC at elevated tem perature[J].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2):186~190

[7] Y an Jihong(阎继红),Lin Zhishen(林志伸)and Hu Y unchang(胡云

昌).The effects of high tem perature on com 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J].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土木工程学报),2002,35

(5):17~19

[8] Hu Haitao(胡海涛)and D ong Y uli(董毓利).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of high2strength concrete at elevated tem per2 ature[J].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土木工程学报),2002, 35(6):44~47

[9] Li W ei(李卫)and G uo Zhenhai(过镇海).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of concrete at elevated tem perature[J].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建筑结构学报),1993,14(1):8~16

[10] M ohamedbhai G T G.E ffect of exposure time and rates of heating and

cooling on residual strength of heated concrete[J].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1986,38(136):127~135

[11] Li G uhua(李固华),Feng Lingyun(凤凌云)and Zheng Sheng’e(郑

盛娥).Properties research on concrete and its essential materials after

high tem perature[J].Sichuan Building Science(四川建筑科学研

究),1991,17(2):1~5

[12] Y u Zhiwu(余志武)and Ding Faxing(丁发兴).Unified calculation

method of com pressi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J].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建筑结构学报),2003,24(4):41~46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i fferent type of concrete after high tempera2 ture

Y U Zhi2wu,DI NG Fa2xing,LUO Jian2ping

(C ollege of Civil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Central S outh Universi2 ty,Changsha410075,China)

Abstract:The present paper aims to introduce the authors’experi2 mental research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40,C50ordinary concrete and C80high2per formance concrete(HPC)when high tem2 perature is applied to it.F or this purpose,the authors have given a detailed review of experimental phenomena and the in fluences of the significant parameters,such as peak tem perature,exposure time, different size of specimens,cooling regime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concret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after high tem pera2 ture were provided.And then,the paper has given a formula for stress2strain relationship of normal and high2per formance concrete when high tem perature is applied to it.Next,s ome em pirical calcula2 tion formulas for axial com pressive strength,elastic m odulus and peak strain were proposed.The results of the authors’research indicate that:with the exposure of tem perature with the exposure time increas2 es,cube com pressive strength,axial com pressive strength and the e2 lastic m odulus of concrete tend to decrease as a whole while peak strain for concrete tends to increase.On the condition that the peak tem perature and tem perature exposure time are the same,the loss of com pressive strength proves greater for big specimen size than for small ones,greater for water cooling than for furnace cooling and

greater for high2per formance concrete than for ordinary concrete.

K ey w ords:concrete and rein 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high tem2 perature;stress2strain curves;mechanical properties

C LC number:T U528131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 D:100926094(2005)05200012063收稿日期:2005205231

作者简介:金韶华,副教授,博士,从事含能材料的化学物理性能、配方设计研究。

基金项目:总装预研基金项目(00J1216161BQ0127)

文章编号:100926094(2005)0520006203

高分子包覆ε-HNIW方法对样品机械撞击感度的影响3

金韶华1,吴秀梅1,王 伟2,松全才1 (1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1;

2中国北方化学工业总公司,北京100045)

摘 要:使用反溶剂的包覆方法,用高分子材料P845、F2601、F2311包覆钝感ε-HNIW,探讨对样品机械撞击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方法、高分子种类以及是否含有表面活性剂(SFT)都对包覆得到样品的撞击感度有影响。如采用溶液悬浮法和水悬浮法制备的样品的撞击感度特性落高h50,前者平均值为1819cm,而后者平均值为3114 cm,采用水悬浮法制备的样品较为钝感;采用溶液悬浮法时,以高分子材料P845为粘合剂,卵磷脂为SFT制备得到的样品,h50值为4118 cm,使用OT为SFT时,制备得到的样品的h50则为3612cm。样品SPW -11-PVA的机械撞击感度最低,h50值为5917cm。

关键词:应用化学;包覆方法;ε-H NIW;SFT;界面性质;撞击感度

中图分类号:T Q56414 文献标识码:A

0 引 言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ε-H NIW)[1~3]是20世纪90年代的硝胺类炸药代表,其晶体密度达2103~2104g/cm3(比β-H MX高4%),理论最大爆速可达915km/s(比β-H MX高5%),理论最大爆压可达43G Pa(比β-H MX高8%),机械感度略高于H MX,但仍可安全使用。由于H NIW的性能优异,人们称它为明天的高能炸药。由于H NIW的感度较高,熔点较高,成型性较差,近年来关于ε-H NIW的包覆钝感研究有所报道[4~7],但较系统的研究仍然不多。本文较详细地研究高分子包覆方法对于高分子包覆ε-H NIW的撞击感度的作用,研究高分子包覆的工艺方法、高分子种类、表面活性剂(SFT)的应用,以及对于其包覆效果(用特性落高h50表示)的影响。1 实验部分

111 药 品

ε-H NIW,自制。其余药品均为市售。表面活性剂:二(2 -乙基己基)磺基琥珀算钠(OT),T ween-20,PVA,Lecithin。高分子材料:F2601,F2603,F2311为不同种类的氟橡胶;P845为丁腈橡胶;PU为聚氨酯。

112 样品制备

采用反溶剂-溶剂悬浮法[8],将炸药制成悬浮液;搅拌,搅拌速度为450r/min;将高分子(粘合剂)溶液以一定速率滴加到ε-H NIW的悬浮液中,使高分子和ε-H NIW的晶体充分接触。升温至45℃,恒温,减压蒸馏,将高分子溶液的溶剂蒸发,高分子则包覆在ε-H NIW的表面。

第5卷第5期2005年10月

安全与环境学报

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

V ol.5 N o.5

 Oct,2005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考试

混凝土力学试验考试(8月3日) 姓名:何延庆职位:得分: 一、填空题(15分) 1、《混凝土规范》规定以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指标。(1分) 2、测定混凝土立方强度标准试块的尺寸是。(1分) 3、试件破坏荷载应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且小于压力机 全量程的。(2分) 4、应定期对试模进行自检,自检周期宜为。(2分) 5、在搅拌站拌制的混凝土时,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的精度:水泥、掺合料、水和外加剂为,骨料为。(2分) 6、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确定混凝土成型方法,塌落度的混凝土用振动振实,塌落度的混凝土用捣棒人工捣实。 (2分) 7、混凝土成型每层插捣次数。(2分) 8、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时,在试验过程中应连续均匀的加载,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加荷速度取每秒钟;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且<C60时,取每秒钟;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取每秒钟。(3分) 二、判断题(12分) 1、规范中,混凝土各种强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是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2、混凝土强度等级是由一组立方体试块抗压后的平均强度确定的。() 3、采用边长为100mm的非标准立方体试块做抗压试验时,其抗压强度换算系数为0.90。() 4、采用边长为200mm的非标准立方体试块做抗压试验时,其抗压强度换算系数为1.10。() 5、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件应从不同车混凝土取样制件。() 6、混凝土试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用Φ150*150的圆柱体标准试件。() 三、单项选择题(6分) 1、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值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视钢筋级别而定 2、混凝土延性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视钢筋级别而定 3、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延性随加荷速度的提高而()。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视钢筋级别而定 4、地上放置一块钢筋混凝土板,在养护过程中表面出现微细裂缝,其原因是()。 A混凝土徐变变形的结果 B混凝土收缩变形的结果 C混凝土与钢筋产生热胀冷缩差异变形的结果 D是收缩与徐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5、以下关于混凝土收缩的论述()不正确? A混凝土水泥用量越多,水灰比越大,收缩越大 B骨料所占体

高温下及高温冷却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2005年8月第34卷 第8期施 工 技 术 C ONSTRUCTI ON TECH NO LOGY 高温下及高温冷却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王孔藩,许清风,刘挺林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 200032) [摘要]进行了不同骨料、不同强度混凝土高温下以及不同冷却方式下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并与常温下混凝土的 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解高温下和高温冷却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变化,对评估钢筋混凝土结构火灾后的性能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混凝土;高温;力学性能;骨料[中图分类号]T U50113;T U52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98(2005)0820001202 Experimental R esearch on Mechanics Performance of Concrete A fter H igh Temperature and Cooled Dow n from H igh Temperature WAN G K ong 2fan ,X U Qing 2feng ,LI U T ing 2lin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 f Building Science ,Shanghai 200032,China ) Abstract :The effect of the aggregate type ,strength grade ,cooled way and the heating tem perature on the mechanics performance of concrete wa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All the test results were com pared with the relevant ones in room tem perature.The decreasing degree of strength of concrete was g ot.This may be beneficial to the assessment and appraisal of RC structures after fire.K ey w ords :concrete ;high tem perature ;mechanics performance ;aggregate [收稿日期]2005205220 [作者简介]王孔藩(1942— ),男,上海人,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宛平南路75号 200032,电话:(021)64390552 混凝土结构是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的。火灾对钢筋和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劣化作用直接危及到结构的安全性能和耐久性能。为了正确评估火灾发生时和火灾发生后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能和耐久性能,就应该了解高温下以及高温冷却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改变。基于此,本文进行了不同强度、不同骨料的混凝土在高温下以及在不同冷却方式下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1 混凝土在火灾高温下的抗压强度 本次试块的尺寸为100mm ×100mm ×100mm ,加热设备为SR JX 21229箱形电阻炉,炉内恒温误差范围在± 5%,净空尺寸为1000mm ×1000mm ×1000mm 。采用IS O 国际标准升温曲线进行升温,加热温度分为常温、100、200、300、400、500、600、700和800℃共9种情况,当 试块加热到某指定温度后恒温2h ,以使整个试块处于均匀温度场后再进行试验。试块的强度等级为C20、 C30、C40;骨料的类型包括硅酸盐类和碳酸盐类。试块 共63组,每组3个。试块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试验在NY L 22000型压力试验机上进行。 由于强度等级的影响很小,因而对3种强度等级试块在高温下抗压强度折减系数进行综合分析。高温下混凝土抗压强度折减系数如表2、图1所示。 表1 混凝土试块组成及数量 混凝土 强度等级 粗骨料成分类型常温下强度Π MPa 数量Π组 石灰石碳酸盐类26109C20 红石硅酸盐类25169青石硅酸盐类25109石灰石碳酸盐类31149C30红石硅酸盐类32139青石硅酸盐类32109C40 石灰石 碳酸盐类 4110 9 表2 高温下混凝土抗压强度折减系数 温度Π℃骨料 碳质(石灰石) 硅质(红石) 硅质(青石) 常温 110011001100100 018411000196200111111281110300110811231100400018701960186500017001820172600015901680158700015001510148800 0125 0127 0124 1

2016继续教育-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

千分表的精度不低于()mm A.0.01 B.0.001 C.0.0001 D.0.1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9 此题得分:9.0 批注: 第2题 加荷至基准应力为0.5MPa对应的初始荷载值F0,保持恒载60s并在以后的()s内记录两侧变形量测仪的读数ε左0,ε右0。 A.20 B.30 C.40 D.60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9 此题得分:9.0 批注: 第3题 由1kN起以()kN/s~()kN/s的速度加荷3kN刻度处稳压,保持约30s A.0.15~0.25 B.0.15~0.30 C.0.15~0.35 D.0.25~0.35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9 此题得分:9.0 批注: 第4题 结果计算精确至()MPa。 A.0.1 B.1 C.10 D.100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9 此题得分:9.0 批注: 第5题 下面关于抗压弹性模量试验说法正确的是哪几个选项 A.试验应在23℃±2℃条件下进行 B.水泥混凝土的受压弹性模量取轴心抗压强度1/3时对应的弹性模量 C.在试件长向中部l/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1mm的孔洞 D.结果计算精确至100MPa。 E.以三根试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果其循环后任一根与循环前轴心抗压与之差超过后者的10%,则弹性模量值按另两根试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如有两根试件试验结果超出上述规定,则试验结果无效。 答案:B,D 您的答案:B,D 题目分数:12 此题得分:12.0 批注: 第6题 下面关于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说法正确的是哪几个选项 A.试验应在23℃±2℃条件下进行 B.每组6根同龄期同条件制作的试件,3根用于测定抗弯拉强度,3根则用作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C.在试件长向中部l/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孔洞 D.结果计算精确至100MPa。 E.将试件安放在抗弯拉试验装置中,使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压头及支座线垂直于试件中线且无偏心加载情况,而后缓缓加上约1kN压力,停机检查支座等各接缝处有无空隙(必要时需加木垫片) 答案:B,C,D 您的答案:B,C,D 题目分数:13 此题得分:13.0 批注: 第7题 对中状态下,读数应和它们的平均值相差在20%以内,否则应重新对中试件后重复6.6中的步骤。如果无法使差值降到20%以内,则此次试验无效。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试验研究 何达明

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试验研究何达明 发表时间:2018-03-21T17:10:56.3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作者:何达明 [导读] 摘要:高性能混凝土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其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及质量。 广东建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高性能混凝土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其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及质量。本文结合C80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对其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C80机制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 0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而混凝土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材料之一,其性能越来越受重视。在这背景下,高性能混凝土在大型建筑结构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应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由于原材料应用及配合比设计不当等问题。因此,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试验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 1 原材料 (1)水:城市自来水。 (2)水泥:某地P?O52.5级水泥,安定性合格,3d和28d抗折、抗压强度分别为5.8MPa、8.6MPa、27.4MPa、57.3MPa。 (3)掺合料: ①粉煤灰:某市产F类Ⅱ级,性能指标符合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要求。 ②矿渣粉:某建材有限公司产,S95级,性能满足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要求。 ③硅粉:某硅粉,SiO2含量91.8%,比表面积18000m2/kg(BET法)。 (4)河砂:某地产,细度模数为2.9,Ⅱ区;某地产,细度模数为1.8,Ⅲ区;试验中的河砂均按90%:10%(质量比)掺配成细度模数2.7的中砂,Ⅱ区。 (5)机制砂:某地产,亚甲蓝值为0.8,细度模数为3.0,Ⅰ区,石粉含量7%(试验中机制砂不同石粉含量是将原机制砂中的石粉筛除配制而成)。 (6)碎石:某地产玄武岩,连续粒级5~20mm,含泥量为0.4%,泥块含量为0,母岩抗压强度为138MPa。 (7)外加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性能符合JG/T223—2007《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相应指标要求。以上原材料均符合JGJ/T281—2012《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中相应技术指标要求。 2 C80机制砂混凝土的技术路线 根据C80河砂混凝土的经验选用基准配合比,利用正交技术对比选择最优配合比,并与同条件的河砂混凝土对比。考察机制砂和河砂在工作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强度、干缩、早强抗裂性、电通量、氯离子渗透性及抗碳化方面的性能。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最优配合比选择 GB/T14684—2011《建设用砂》中规定:MB≤1.4或快速法试验合格,机制砂石粉含量≤10%;JGJ/T241—2011《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中规定,MB<1.4且≥C60的混凝土,机制砂石粉含量≤5%,实际生产出来的机制砂石粉含量在7%~10%左右,为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占地,保证机制砂良好的级配,本次正交试验选择5%、3%、1%为石粉含量的三水平,其它正交因素及相应水平见表1,用水量为150kg/m3,细骨料为771kg/m3,粗骨料为1023kg/m3,硅粉掺量为胶凝材料量的4%。 表1 C80正交试验表L9(34) 运用极差分析法,对表1正交试验的坍落度、扩展度、3d、28d抗压强度四项指标进行分析,由表2极差结果可知,对于坍落度,其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及相应的水平为C3>(B2、B3)>D3>A1,对扩展度为D2>B2>C1>A2,即水胶比对坍落度的影响较大,掺合料的掺量和组合对扩展度的影响较大,综合考虑,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及相应的水平为(A1、A2)B2(C1、C3)(D2、D3)。对早期(3d)强度和后期(28d)强度的影响顺序因素和水平不一样,早期(3d)强度的因素及相应水平为C1>A1>B3>D1,后期(28d)强度为C1>D1>A1>B2,则影响强度的因素、水平为A1(B2、B3)C1D1。综合考虑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工作性、强度及和易性的影响结果,该组C80机制砂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为A1B2C1D1,即5%石粉含量、41%砂率、0.26水胶比和5%FA+25%矿渣粉。 表2 C80正交试验L9(34)极差法分析结果 3.2 C80高掺量石粉含量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 最优配合比中石粉含量为5%,达到JGJ/T241—2011、JGJ/T281—2012和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检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1 、试件的制作和养护方法 1.1成型前,应检查试模尺寸并符合有关规定要求;试模内表面应涂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脱模剂。 1.2取样或试验室拌制的混凝土应在拌制后尽短的时间内成型,一般不宜超过15min。 1.3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确定混凝土成型方法,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用振动振实;大于70mm的用捣棒人工捣实; 1.4取样或拌制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应至少用铁锨再来回拌合三次; 1.4.1用振动台振实制作试件应按下述方法进行: a) 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 b) 试模应附着或固定在振动台上,振动时试模不得有任何跳动,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不得过振; 1.4.2 用人工插捣制作试件应按下述方法进行: a) 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模内,每层的装料厚度大致相等; b) 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在插捣底层混凝土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部;插捣上层时,捣棒应贯穿上层后插入下层20~30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然后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拔数次; c) 每层插捣次数100mm试模不得少于12次,150mm试模不得少于25次; d) 插捣后应用橡皮锤轻轻敲击试模四周,直至插捣棒留下的空洞消失为止。 1.5试件成型后应立即用不透水的薄膜覆盖表面。 1.6 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拆模后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标准养护室内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间隔10~20mm,试件表面应保持潮湿,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 2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2.1 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将试件擦试干净,测量尺寸,并检查外观。试件尺寸测量精确至1mm,并据此计算试件的承压面积。 2.2 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上,试件的承压面与成型时的顶面

网络教育试题-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

第1题 千分表的精度不低于()mm A.0.01 B.0.001 C.0.0001 D.0.1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9 此题得分:9.0 批注: 第2题 加荷至基准应力为0.5MPa对应的初始荷载值F0,保持恒载60s并在以后的()s内记录两侧变形量测仪的读数ε左0,ε右0。 A.20 B.30 C.40 D.60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9 此题得分:9.0 批注: 第3题 由1kN起以()kN/s~()kN/s的速度加荷3kN刻度处稳压,保持约30s A.0.15~0.25 B.0.15~0.30 C.0.15~0.35 D.0.25~0.35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9 此题得分:9.0 批注: 第4题 结果计算精确至()MPa。 A.0.1 B.1

C.10 D.100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9 此题得分:9.0 批注: 第5题 下面关于抗压弹性模量试验说法正确的是哪几个选项 A.试验应在23℃±2℃条件下进行 B.水泥混凝土的受压弹性模量取轴心抗压强度1/3时对应的弹性模量 C.在试件长向中部l/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1mm的孔洞 D.结果计算精确至100MPa。 E.以三根试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果其循环后任一根与循环前轴心抗压与之差超过后者的10%,则弹性模量值按另两根试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如有两根试件试验结果超出上述规定,则试验结果无效。 答案:B,D 您的答案:B,D 题目分数:12 此题得分:12.0 批注: 第6题 下面关于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说法正确的是哪几个选项 A.试验应在23℃±2℃条件下进行 B.每组6根同龄期同条件制作的试件,3根用于测定抗弯拉强度,3根则用作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C.在试件长向中部l/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孔洞 D.结果计算精确至100MPa。 E.将试件安放在抗弯拉试验装置中,使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压头及支座线垂直于试件中线且无偏心加载情况,而后缓缓加上约1kN压力,停机检查支座等各接缝处有无空隙(必要时需加木垫片) 答案:B,C,D 您的答案:B,C,D 题目分数:13 此题得分:13.0 批注: 第7题 对中状态下,读数应和它们的平均值相差在20%以内,否则应重新对中试件后重复6.6中的步骤。如果无法使差值降到20%以内,则此次试验无效。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及性能

模块5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及性能 一、教学要求 1.知识要求 (1)混凝土的含义、分类; (2)混凝土组成材料的作用; (3)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 (4)粗、细集料的含义和种类; (5)集料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6)针、片状颗粒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7)粗集料强度的表示方法; (8)混凝土拌合用水的基本要求; (9)混凝土外加剂的含义和分类,减水剂的含义、作用机理和常用品种,早强剂的含义和种类,泵送剂的含义和特点; (10)普通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的含义、测定方法和影响因素,恒定用水量法则的含义; (11)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强度等级和影响因素; (12)混凝土耐久性的含义和内容,碱-集料反应产生的条件与防止措施。 2.技能要求 (1)能根据筛分结果,正确评定细集料的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 (2)能合理选择粗集料的最大粒径; (3)能对普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进行选择和调整; (4)会混凝土非标试件强度值的换算,能正确运用混凝土强度公式,能采用合理措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5)能合理采用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具体措施。 3.素质要求 (1)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工作和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的安全和团队意识。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砂的筛分与细度模数; (2)普通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性质; (3)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4)减水剂的含义与应用。

2.教学难点 (1)集料级配; (2)砂的筛分试验与细度模数的计算和级配评定; (3)减水剂的作用机理。 三、教学设计 【参见:学习情境教学设计(模块5)】 四、教学评价 通过理论考试和校内实验操作、企业实践见习、在线学习记录、课堂学习状态等考查,采取学生讨论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重点评价学生对建筑材料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建筑材料综合应用的相关技能。 五、教学内容 第1讲普通混凝土用的水泥和集料 混凝土,过去简称“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 普通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选择添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成的人造石材。 混凝土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抗压强度高、耐久性能好、强度等级范围宽,在土木工程中广为使用。但也存在自重大、养护周期长、抗拉强度低、导热系数大、生产周期长、变形能力差、易出现裂缝等缺点。 ◆混凝土的分类: 按胶结材料分: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石膏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 按体积密度分:重混凝土(ρ0>2800kg/m3)、普通混凝土(ρ0=2000-2800kg/m3)、轻混凝土(ρ0<1950kg/m3) 。 按强度等级分:普通混凝土(f c<60MPa)、高强混凝土(f c=60-100MPa)、超高强混凝土(f c >100MPa)。 按用途分:结构混凝土、水工混凝土、特种混凝土(耐热、耐酸、耐碱、防水、防辐射等)。 按施工方法分:预拌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等。 ◆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是胶凝材料、粗集料(石子)、细集料(砂)和水。胶凝材料是混凝土中水泥和掺合料的总称。 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称为集料(骨料)。 胶凝材料和水形成灰浆,包裹在粗细集料表面并填充集料间的空隙。

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问答题参考答案 1.软钢和硬钢的区别是什么?应力一应变曲线有什么不同?设计时分别采用什么值作为依据? 答:有物理屈服点的钢筋,称为软钢,如热轧钢筋和冷拉钢筋;无物理屈服点的钢筋,称为硬钢,如钢丝、钢绞线及热处理钢筋。 软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2-1所示,曲线可分为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破坏阶段。 有明显流幅的钢筋有两个强度指标:一是屈服强度,这是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时钢筋强度取值的依据,因为钢筋屈服后产生了较大的塑性变形,这将使构件变形和裂缝宽度大大增 f作为钢筋的强度极限。另一个强度指标是加以致无法使用,所以在设计中采用屈服强度 y f,一般用作钢筋的实际破坏强度。 钢筋极限强度 u 图2-1 软钢应力应变曲线 硬钢拉伸时的典型应力应变曲线如图2-2。钢筋应力达到比例极限点之前,应力应变按直线变化,钢筋具有明显的弹性性质,超过比例极限点以后,钢筋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塑性性质,但应力应变均持续增长,应力应变曲线上没有明显的屈服点。到达极限抗拉强度b 点后,同样由于钢筋的颈缩现象出现下降段,至钢筋被拉断。 设计中极限抗拉强度不能作为钢筋强度取值的依据,一般取残余应变为0.2%所对应的应力σ0.2作为无明显流幅钢筋的强度限值,通常称为条件屈服强度。对于高强钢丝,条件屈服强度相当于极限抗拉强度0.85倍。对于热处理钢筋,则为0.9倍。为了简化运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统一取σ0.2=0.85σb,其中σb为无明显流幅钢筋的极限抗拉强度。

图2-2硬钢拉伸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 2. 我国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有几种?我国热轧钢筋的强度分为几个等级? 答:目前我国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钢筋主要品种有钢筋、钢丝和钢绞线。根据轧制和加工工艺,钢筋可分为热轧钢筋、热处理钢筋和冷加工钢筋。 HPB235(Q235,符号Φ,Ⅰ级)、热轧带肋钢筋HRB335(20MnSi ,符号,Ⅱ级)、热轧带肋钢筋HRB400(20MnSiV 、20MnSiNb 、20MnTi ,符号,Ⅲ级)、余热处理钢筋RRB400(K 20MnSi ,符号,Ⅲ级)。热轧钢筋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非预应力普通钢筋。 3. 钢筋冷加工的目的是什么?冷加工方法有哪几种?简述冷拉方法? 答:钢筋冷加工目的是为了提高钢筋的强度,以节约钢材。除冷拉钢筋仍具有明显的屈服点外,其余冷加工钢筋无屈服点或屈服台阶,冷加工钢筋的设计强度提高,而延性大幅度下降。 冷加工方法有冷拨、冷拉、冷轧、冷扭。 冷拉钢筋由热轧钢筋在常温下经机械拉伸而成,冷拉应力值应超过钢筋的屈服强度。钢筋经冷拉后,屈服强度提高,但塑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冷拉强化。冷拉后,经过一段时间钢筋的屈服点比原来的屈服点有所提高,这种现象称为时效硬化。时效硬化和温度有很大关系,温度过高(450℃以上)强度反而有所降低而塑性性能却有所增加,温度超过700℃,钢材会恢复到冷拉前的力学性能,不会发生时效硬化。为了避免冷拉钢筋在焊接时高温软化,要先焊好后再进行冷拉。钢筋经过冷拉和时效硬化以后,能提高屈服强度、节约钢材,但冷拉后钢筋的塑性(伸长率)有所降低。为了保证钢筋在强度提高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塑性,冷拉时应同时控制应力和控制应变。 4. 什么是钢筋的均匀伸长率?均匀伸长率反映了钢筋的什么性质? 答:均匀伸长率δgt 为非颈缩断口区域标距的残余应变与恢复的弹性应变组成。 s b gt E l l l 000'σδ+-= 0l ——不包含颈缩区拉伸前的测量标距;'l ——拉伸断裂后不包含颈缩区的测量标距;0b σ——实测钢筋拉断强度;s E ——钢筋弹性模量。 均匀伸长率δgt 比延伸率更真实反映了钢筋在拉断前的平均(非局部区域)伸长率,客观反映钢筋的变形能力,是比较科学的指标。 5. 什么是钢筋的包兴格效应? 答: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在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的力学性能与单向受拉或受压时的力学性能不同。1887年德国人包兴格对钢材进行拉压试验时发现的,所以将这种当受拉(或受压)超过弹性极限而产生塑性变形后,其反向受压(或受拉)的弹性极限将显著降低的软化现象,称为包兴格效应。 6.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宜采用哪些钢筋? 答: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级和HRB335级钢筋,也可采用HPB235级和RRB400级钢筋;(2)预应力钢筋宜采用预应力钢绞线、钢丝,也可采用热处理钢筋。 7. 试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的性能有哪些要求。 答:(1)对钢筋强度方面的要求 普通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非预应力钢筋,主要是

高温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高温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摘要:由于混凝土材料中粗细骨料和水泥等材料的热工性能不同,在高温作用下,这些材料间的物理化学作用使混凝土力学性能产生变异,进而导致混凝土力学性能劣化。实验采用液压伺服试验系统对经历相同时间恒温加热,不同温度作用后的C30普通硅酸盐混凝圆柱体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详细描述高温后试块的外观特征及抗压破坏特征,探讨分析了不同加热温度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力学性能的影响。本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劣化,表现为随着受热温度的升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此外,还探讨了混凝土抗压强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得到了混凝土抗压强度随温度变化的试验曲线。 关键词:混凝土;高温;抗压强度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Abstract: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material of coarse aggregate and cement and other material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effects of these materials to mak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mutation, resulting in deteriora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The experiment adopts hydraulic servo test system to experience the same constant temperature heating time, different temperature after interaction of C30 ordinary portland concrete cylinder specimens were subjected to compressive strength tests, described in detail after high temperature test appear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ressive block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different heating temperature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is analyzed. In addition, also discusses the rule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varies with temperature, a regression formula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with temperature changes, comparing the regression curve with the test results, the regression curve can be simulated well test curve. keywords:concrete; elevated temperature; compression strength

花岗岩高温力学性能

花岗岩高温力学性能 国内外学者对岩石在常温、高温高压下的各种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Alm等考察了花岗岩受到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质,并对花岗岩在温度作用下微破裂过程进行了讨论;张静华等对花岗岩弹性模量的温度效应和临界应力强度因子随温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寇绍全等系统地研究了经过热处理的Stripa花岗岩的力学特性,得到了工程中需要的基本力学参数;林睦曾等研究了岩石的弹性模量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情况;Oda等研究了在温度作用下岩石的基本力学性质;Lau研究了较低围压下花岗岩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抗压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破坏准则;许锡昌等通过试验,初步研究了花岗岩在单轴压缩状态下主要力学参数随温度(20~600℃)的变化规律;朱合华等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对不同高温后熔结凝灰岩、花岗岩及流纹状凝灰角砾岩的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分析比较3种岩石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及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峰值应力与纵波波速、峰值应变与纵波波速的关系。 1.高温下花岗岩力学行为研究 张志镇在《花岗岩力学特性的温度效应试验研究研究》一文中以花岗岩(采自山东省兖州矿区济二井,主要成分为长石,以含钙钠长石为主,有部分钾长石,同时含有部分伊利石、辉石和少量其他矿物。加工成直径为25mm,高为50mm的圆柱体)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实时高温作用下(常温~850℃)单轴压缩试验。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亦大致经历4个阶段:压密阶段、线弹性阶段、弱化阶段和破坏阶段。由图1可以看出,实时高温作用下花岗岩的应力-应变曲线形状几乎一致,非弹性变形过程相对较短,当应力达到峰值时,岩样迅速破裂,呈脆性破坏;温度升高,直线段的斜率降低,表明弹性模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温度超过550℃以后,峰值明显减小,轴向应变呈现出增大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岩样的脆性减弱而延性增强。从热-力学的角度,当温度升高时,岩石晶体质点的热运动增强,质点间的结合力相对减弱,质点容易位移,故塑性增强而强度降低。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2004-5-23 15:57:28 admin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81―85 主编部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国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86 年7 月1 日关于发布《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等三本标准的通知计标〔1985〕1889 号根据原建委(78)建发设字第562 号通知的要求,由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等三本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0 -85、《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81-85 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85 等三本标准为标准,自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起施行。该三本标准由城乡建设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我委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计划委员会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编制说明本标准是根据原建委(78)建发设字第562 号通知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各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在编制过程中,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试验论证工作,收集并参考了国际标准和其它国外有关的规标准,经过反复讨论修改而成的。在编制过程中曾多次征求全国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才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本标准为普通混凝土基本性能中有关力学性能的试验方法。容包括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静力受压弹性模量、劈裂抗拉强度以及抗折强度等五个方法。由于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涉及围较广,本身又将随着仪器设备的改进和测试技术的提高而不断发展,故希望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有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混凝土研究所,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一九八五年七月第一章总则第1.0.1 条为了在确定混凝土设计特征值、检验或控制现浇混凝土工程或预制构件的质量时,有一个统一的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特制订本标准。第1.0.2 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中所用普通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试验。

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

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 单项选择题(共4 题) 1、千分表的精度不低于()mm (B) ?A,0.01 ?B,0.001 ?C,0.0001 ?D,0.1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B 2、加荷至基准应力为0.5MPa对应的初始荷载值F0,保持恒载60s并在以后 的()s内记录两侧变形量测仪的读数ε左0,ε右0。 (B) ?A,20 ?B,30 ?C,40 ?D,60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B 3、由1kN起以()kN/s~()kN/s的速度加荷3kN刻度处稳压,保持约 30s (A) ?A,0.15~0.25 ?B,0.15~0.30 ?C,0.15~0.35 ?D,0.25~0.35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A

4、结果计算精确至()MPa。 (D) ?A,0.1 ?B,1 ?C,10 ?D,100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D 多项选择题(共2 题) 1、下面关于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说法正确的是哪几个选项 (BCD) ?A,试验应在23℃±2℃条件下进行 ?B,每组6根同龄期同条件制作的试件,3根用于测定抗弯拉强度,3根则用作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C,在试件长向中部l/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孔洞 ?D,结果计算精确至100MPa。 ?E,将试件安放在抗弯拉试验装置中,使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压头及支座线垂直于试件中线且无偏心加载情况,而后缓缓加上约1kN压力,停机检查支座等各接缝处有无空隙(必要时需加木垫片)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BCD 2、下面关于抗压弹性模量试验说法正确的是哪几个选项 (BC) ?A,试验应在23℃±2℃条件下进行 ?B,水泥混凝土的受压弹性模量取轴心抗压强度1/3时对应的弹性模量 ?C,在试件长向中部l/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1mm的孔洞 ?D,结果计算精确至100MPa。

SUS304不锈钢高温力学性能的物理模拟

304 不锈钢高温力学性能的物理模拟 关小霞田建军杨健 指导教师:杨庆祥胡宏彦博士 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304 不锈钢的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物理模拟。对模拟结果中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分析,并结合断口附近组织形貌的观察,得出结论:金属的极限应力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在δ-Fe向γ-Fe转变的某一温度,金属塑性急剧下降;对断口附近金相组织及SEM分析,推测晶界处可能存在着元素偏聚或析出相现象。 关键词:304不锈钢;力学性能;物理模拟 1.前言: 双辊铸轧不锈钢薄带技术是目前冶金及材料领域的前沿技术之一[1],是直接用钢水制成2-5mm厚薄带的工艺过程。该技术可以大大简化薄带钢的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并形成低偏析、超细化的凝固组织,从而使带材具有良好的性能,被公认为钢铁工业的革命性技术[2、3]。但是,不锈钢经铸轧后,薄带表面会形成宏观的裂纹,从而降低不锈钢薄带的力学性能,影响其质量[4-6]。 国内外在双辊铸轧不锈钢薄带技术上已经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文献[7]对比了铸轧铁素体和奥氏体不锈钢薄带;文献[8、9]对铸轧304不锈钢薄带过程中高温铁素体的溶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文献[10]对不锈钢薄带铸轧过程中凝固热参数和组织进行了研究;文献[11-14]对不锈钢薄带铸轧过程中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文献[15]对铸轧304不锈钢薄带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文献[16]对304不锈钢在加热过程中的高温铁素体形核与长大和夹杂物在固-液界面的聚集进行了原位观察;文献[17]对薄带铸轧溶池液面进行了物理模拟;文献[18]对铸轧不锈钢薄带过程的凝固组织、流场、温度场及热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但是,缺少对铸轧不锈钢薄带表面与内部裂纹的生成机理、演变规律以及预防措施方面的研究。 在高温性能物理模拟方面,国内外也有不少研究。文献[19]应用THERMECMASTOR-Z热加工模拟机对奥氏体不锈钢的高温热变形进行了模拟试验;文献[20]利用Gleeble-1500试验机对铸态奥氏体不锈钢在1000-1200℃温度区间进行了热压缩试验;文献[21]从位错理论角度出发,对高钼不锈钢热加工特征与综合流变应力模型进行了研究。但是,对铸轧不锈钢薄带高温力学性能的物理模拟方面的研究却极少。

普通混凝土习题

水泥混凝土习题(四) 一. 名词解释 1. 环箍效应 2. 混凝土强度等级 3.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 4. 混凝土的龄期 5. 自然养护 6. 混凝土标准养护 7. 蒸汽养护8. 蒸压养护9.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 10. 混凝土配制强度11. 轴心抗压强度12. 抗折强度 二. 是非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 混凝土制品采用蒸汽养护的目的,在于使其早期和后朗强度都得提高。 ( ) 2. 流动性大的混凝土比流动性小的混凝土强度低。( ) 3. 在其它原材料相同的情况下,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越多混凝土密实度和强 越高。( ) 4. 在常用水灰比范围内,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质量越好。( ) 5. 普通混凝土的强度与水灰比成线性关系。( ) 6. 混凝土的强度平均值和标准差,都是说明混凝土质量的离散程度的。 ( ) 7.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试件尺寸为100mm。( ) 8.混凝土强度等级用立方体抗压强度来划分。() 9.P8表示在一定试验条件下混凝土能抵抗的最大水压力为0.8MPa。 ( ) 10.用高强度等级的水泥一定能配制出强度高的混凝土。( ) 11.粉煤灰水泥适用于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 12.流动性大的混凝土比流动性小的混凝土强度低。( ) 13.在其它材料相同的情况下,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越大,混凝土越密实,强度越高。( ) 14.砂率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 15.配制混凝土的水泥的强度等级并非越高越好。( ) 16.混凝土中水泥浆的用量是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而确定的。 ()

17.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小,其强度就会越低。 ( ) 18.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高。 ( ) 三. 填空题 1. 通用的混凝土强度公式是 ;而混凝土试配强度与设计标号之 间的关系式是 2. 确定混凝土材料的强度等级,其标准试件尺寸为 ,其标准养 温度 ,湿度 ,养护 d 测定其强度值。 3. 混凝土用砂当其含泥量较大时,将对混凝土产生 、 和 等影响。 4. 混凝土的非荷载变形包括 和 。 四.单项选择 1. 混凝土施工规范中规定了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是为了保证( )。 A 、强度 B 、耐久性 C 、和易性 D 、混凝土与钢材的相近线膨胀系数 2. 用标准方法测得某混凝土抗压强度为27Mpa ,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 ( )。 A 、C30 B 、C15 C 、C20 D 、C25 3. 掺用引气剂后混凝土的( )显著提高。 A 、 强度 B 、抗冲击性 C 、 弹性模量 D 、抗冻性 4. 混凝土的棱柱体强度f cp 与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f cu 二者的关系()。 A 、 cu cp f f > B 、 cu cp f f = C 、 cu cp f f < D 、cu cp f f ≤ 五.问答题 1.水灰比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以及强度吗?说明它是如何影响的。 2.砂率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以及强度吗?说明它是如何影响的。 3.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如何划分的?有哪几个强度等级? 4. 为什么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必须高于其设计强度等级? 5. 用数理统计法控制混凝土质量可用哪些参数? 6. 制备高强度混凝土可采取哪些措施? 7. 混凝土有几种变形?

高性能混凝土

研究生课程论文 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课程名称高性能混凝土 研究生姓名 ****** 学号 ************ 开课时 ****** 至 ** 学年第 ** 学期

说明 一、研究生课程论文必须与本封面一起装订。阅卷教师务必用红笔批阅,并在本封面规定位置打分、写完评语后连同成绩登记表(一式两份)交学院研究生秘书,各学院研究生秘书在第二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将成绩登记表交研究生学院。论文由开课学院研究生办公室保管。 二、该封面请用A4纸双面打印,将此说明打印于封面背面。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及其应用 ***(*******) 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现状及最新研究成果,讨论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对其优异特性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在总结了高性能混凝土成分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需要关注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列举了近三十年来高性能混凝土在国内外路桥建设中的应用实例!从中可知高性能混凝土已经成为路桥工程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结构材料之一。 关键字:高性能混凝土;性能;成分设计;路桥建设 1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 关于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最早是由挪威学者在1986年提出的:掺入挪威盛产的硅灰,能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抗氯离子扩散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而高性能混凝这个概念则是在1990年5月由美国混凝土协会( (ACI)正式提出。高性能混凝土指的是具有高耐久性、高强度性、优良工作性、高体积稳定性的混凝土材料。各国学者对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有着自己的侧重点。美国学者更强调耐久性和尺寸稳定性,而日本学者偏重高工作性。我国大多数研究者比较赞同冯乃谦、吴中伟等提出的观点: 高性能混凝土应具备高耐久性,要在高强度基础上与使用环境结合考虑;此外,良好流动性也必不可少。当然,在实际研究与应用中,需要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对高性能混凝土中的某些性能酌情偏重。 2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 Neville等认为高性能混凝土在成分上与一般混凝土有较大的区别(首先,高性能混凝土通常含有硅灰+粉煤灰或磨细高炉矿渣等活性矿物掺合料;其次,骨料的粒径要小于普通混凝土,再者,必须使用新型高效减水剂"在合理控制配合参数和施工工艺后,高性能混凝土能表现出以下一些特性。 2.1工作性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优良的工作性能,包括高流动性、高聚性、可浇注性等、塑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