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变电站及其配电系统

110kV变电站及其配电系统
110kV变电站及其配电系统

综合检索报告

完 成 日 期: 2011年 12 月 18 日

项目名称

中文:110kV 变电站及其配电系统

英文:110 kV substation and its distribution system

项目检索选用的数据库

中文数据库

外文数据库

谷歌搜索引擎 超星电子图书

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

Elsevier Science 期刊全文数据库 Springer LINK 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 EBSCO 数据库

检索时间范 围

2003年 - 2011 年

课题分析

110KV及其以下配电所变电站微机集控台的电路由工作模块1、备用工作模块2、公共模块3与4、故障检测及切换模块5、变送器电路6组成,以单片机(下位机)和包括彩色单显与打印机的微机(上位机)构成本装置的核心。它除了具有继电保护、控制、监测和信号系统的功能外,还具有保护巡检、设备正常情况诊断,越限报警、遥测遥信等功能。其保护精度高,动作速度快,安装调试和使用维修方便,为输电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护手段。 (

主题词、关键词

) 检 索 词

中文

英文

1.变电站

2.配电系统 1.substation

2.distribution system

检 索 结 果

中文

英文

文摘 10300165 篇(见附录) 全文 166 篇

文摘 3650 篇(见附录) 全文 551 篇

〖检索平台〗:谷歌搜索引擎

〖检索时间〗:2011.12.18

〖数据库〗:谷歌搜索数据库

〖检索范围〗:网页

〖起止年代〗:-2010

〖检索式〗:篇名=变电站and 配电系统

〖检索结果〗检中10300000 篇,选中 3 篇

检索步骤与结果:

打开谷歌高级搜索:在第一行检索框内输入检索式A,“and”用空格形式表示。限定在“简体中文”和“网页标题”内检索。得到10300000条检索结果。经过筛选,选择其中2条:

篇名:层次化网络SCADA通讯模型及其应用

说明:扑如图3所示。层次化网络SCADA通讯模型应用的另一个典型案例是用于石油天然气勘探过程、采集过程、管道输送过程以及储存销售过程(如加油誄JFD2005

篇名:汉中市区配电自动化系统

说明:市区35 kV变电站RTU,并满足配电自动化系统将来扩容的需要。在用户处安装具有远方抄表功能的电能表,各电能表与相应的配电变压器TTU之间采覥JFD2001

篇名: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时分布式数据库(RDDB)研制

说明:RDDB主要功能如图1所示.RDDB在配电自动化系统软件中的位置如图2所示.

〖检索平台〗:超星电子图书

〖检索时间〗:2011.12.18

〖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

〖检索范围〗:图书

〖起止年代〗:2003-2010

〖检索式〗:全部字段=变电站配电系统

〖检索结果〗检中 1篇,选中 1 篇

检索步骤与结果:

用检索式B进行检索,命中1条结果:

《中小型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原理与运行》

作者:刘维仲

出版日期:1991

页数:257

关键词:变电所电气设备电力系统运行刘维仲

分类:工业技术>变电所

〖检索平台〗: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

〖检索时间〗:2011.12.18

〖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

〖检索范围〗:期刊论文

〖起止年代〗:2003-2010

〖检索式〗:论文标题=变电站配电系统

〖检索结果〗检中 164 篇,选中 2 篇

检索步骤与结果:

ISBN: 978-7-122-00170-2价格:CNY26.00

语种: chi

题名: 变电站值班电工/ 谭延良,周新云主编,

随书光盘: 请求随书光盘

内容简介: 本书为技术工人技能鉴定培训教材之一。主要内容包括:电工基础、电气识图、变电站常用工具、变压器、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和负荷开关、互感器和消弧线圈、电容器以及电气安

全技术等。一次设备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一次设备的日常巡视检查内容、日常维护工

作内容、操作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异常运行时的特征及应对方法,运行工作中碰到的一些实

际问题的分析处理以及电力系统的倒闸操作,对倒闸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警示。本

(更多)

出版发行: 出版地:北京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

载体形态: 370页21cm

摘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电工基础、电气识图、变电站常用工具、变压器、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和负荷开关、互感器和消弧线圈、电容器以及电气安全技术等。

主题: 变电所电力系统运行主题: 变电所

主题: 电力系统运行

中图分类: TM63版本:4

主要著者: 谭延良主编

主要著者: 周新云主编

索书号: TM63/46

豆瓣内容简介: 本书为技术工人技能鉴定培训教材之一。主要内容包括:电工基础、电气识图、变电站常用工具、变压器、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和负荷开关、互感器和消弧线圈、电容器以及电气安全技术等。一次设备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一次设备的日常巡视检查内容、日常维护工作内容、操作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异常运行时的特征及应对方法,运行工作中碰到的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析处理以及电力系统的倒闸操作,对倒闸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警示。本书的主要特点是实用性强。可作为变配电站(所)值班电工(中级工)的培训教材,也可供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的工人自学。

ISBN: 978-7-5083-8479-5价格:CNY28.00 语种: chi

题名: HGIS与数字化变电站HGIS yu shu zi hua bian dian zhan/ 包红旗编著,

随书光盘: 请求随书光盘

内容简介: 本书从实用性出发,较详实的介绍了高压组合电器HGIS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包括智能断路器、电子互感器、网络通讯系统、IEC61850标准、一次设备的智能单元和二次设备

的智能单元技术,同时还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数字化变电站建设方案。本书可供电力系统运行、

设计、试验、制造、科研及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电力系统专业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参考。

作者简介: 包红旗,出生于1958年6月,1982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电力自动化专业,长期从事电力生产管理、电网调度等技术、科研工作,曾任电力公司生产部主任、调度局总工程师、中国电

力科学院供用电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务,发表相关论文和专业书籍30多篇。现任中电新源集团

公司总裁。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数字化组合电器HGIS概述

第一节电力行业的新装备——高压组合电器HGIS

第二节数字化组合电器HGIS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HGIS对变电站设计与运行传统概念的影响

第四节HGIS专用电子式互感器

第五节HGIS开关状态监测系统

第二章数字化变电站的优势

第一节数字化变电站概述

第二节数字化变电站研究应用现状

第三节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方案

第三章数字化组合电器HGIS在变电站的应用实例

第一节数字化变电站工程初步设计文件

第二节数字化变电站工程招标文件

(更多)

出版发行: 出版地:北京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

载体形态: 181页26cm

摘要: 本书介绍了高压组合电器HGIS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包括智能断路器、电子互感器、网络通讯系统、IEC 61850标准、一次设备的智能单元和二次设备的智能单元技术,同时还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数字化变电站建设方案。

主题: 变电所自动化技术

中图分类: TM63-39版本:4

主要著者: 包红旗bao hong qi编著索书号: TM63/55

豆瓣内容简介: 《HGIS与数字化变电站》从实用性出发,较详实的介绍了高压组合电器HGIS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包括智能断路器、电子互感器、网络通讯系统、IEC 61850标准、一次设备的智能单元和二次设备的智能单元技术,同时还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数字化变电站建设方案。《HGIS与数字化变电站》可供电力系统运行、设计、试验、制造、科研及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电力系统专业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参考。

〖检索平台〗:Elsevier Science

〖检索时间〗:2011.12.18

〖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期刊全文数据库

〖检索范围〗:All Types

〖起止年代〗:2001-present

〖检索式〗:substa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检索结果〗检中2267 篇,选中 3 篇

检索步骤与结果:

Title: A new optimization model for distribution substation siting, sizing, and timing Author: T.H.M. El-Fouly,H.H. Zeineldin,E.F. El-Saadany,M.M.A. Salama Publi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

Publisher: Elsevier

Date: June 2008

Title: A planning model for siting, sizing and timing of distribution substations and defining the associated service area

Author: H.K. Temraz,M.M.A. Salama

Publicatio

n:

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

Publisher: Elsevier

Date: 28 June 2002

Title: Decoupled substation reliability assessment

Author: B. Retterath,A.A. Chowdhury,S.S. Venkata Publi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 Publisher: Elsevier

Date: November-December 2005

〖检索平台〗:Springer LINK

〖检索时间〗:2011.12.18

〖数据库〗:Springer LINK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

〖检索范围〗:All categories

〖起止年代〗:01/01/2001 TO 12/18/2011

〖检索式〗:CONTENT=substation distribution system

〖检索结果〗检中1185 篇,选中 2 篇

检索步骤与结果:

Title: Application of Neural Networks for Very Short-Term Load Forecasting in Power Systems

Author: Hungcheng Chen Publicatio n:

Springer eBook Publisher: Springer Date:

May 4, 2005

Title: Chain “stationary ” insertion mechanism and production of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with C 1 symmetric catalyst systems Author: A. Razavi

Publicatio n: Kinetics and Catalysis Publisher : Springer Date:

Mar 1, 2006

〖检索平台〗:EBSCO 〖检索时间〗:2011.12.18 〖数 据 库〗:EBSCO 数据库 〖检索范围〗:All document types 〖起止年代〗:

〖检索式〗:keyword: singlechip traffic light

〖检索结果〗检中198 篇,选中 2 篇

检索步骤与结果:

Topic: Sales, Subscriptions, and General Info

Services: Career Guidance System, Career Management System Link: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8045239.html,/knowledge_base/detail.php?id=3293 Updated: September 2010

Topic: Account Customization, Delivery of Content, Troubleshooting Services: Career Guidance System, Career Management System Link: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8045239.html,/knowledge_base/detail.php?id=3595 Updated: June 2011

变电站的直流系统

变电站的直流系统 (包头供电局,内蒙古包头 014030) 摘要:文章介绍了,它在全站都停电的情况下,通常提供2小时供电,能确保事故处理快速进行,在变电站中为控制、信号、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事故照明等提供可靠 关键词:整流;操作电源;事故照明;蓄电池直流电源;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XX)15—0090—02 由蓄电池和硅整流充电器组成的直流系统,在变电站中为控制、信号、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事故照明等提供了可靠的直流电源。它还为操作提供可靠的操作电源,直流系统的可靠与否,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保证。把交流电源变成直流电源称为 1 是作为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信号设备,控制及调节设备的工作电源及断路器的跳、合闸电源。大中型变电站采 1.1

按其用电特性的不同分为经常负荷、事故负荷和冲击负荷3 1.1.1 经常负荷。它是指在所有运行状态下,由直流电源不间断供电的负荷。它主要包括:①经常带电的直流继电器、信号灯、位置指示器;②经常点亮的直流照明灯;③经 一般说来,经常负荷在总的直流负荷中所占的比重是比 1.1.2 事故负荷。事故负荷指正常运行时由交流电源供电,当变电站的自用交流电源消失后由直流电源供电的负 1.1.3 冲击负荷。冲击负荷是指直流电源承受的短时最大电流。它包括断路器合闸时的冲击电流和当时所承受的 1.2 直 1.2.1 蓄电池直流电源。蓄电池是一个独立、可靠的直流电源,即使全站交流系统都停电的情况下,仍然在一定时间可靠供电,是变电站不可缺少的电源设备。蓄电池组通常采用110V或220V 蓄电池一般分为酸性蓄电池或碱性蓄电池两种。前者端电压较高、冲击放电电流大,适合于断路器跳、合闸的冲

(完整版)110KV变电站及其配电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毕业论文(实习报告) 题目:110KV变电站及其配电系统设计 所属系部:电子工程系 专业班级:输变电工程12-1 学生姓名:刘康 指导教师:梁家裴 2015年6月6日

毕业论文(实习报告)任务书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毕业论文(实习报告)评审表

摘要

本文主要进行110KV变电站设计。首先根据任务书上所给系统及线路和所有负荷的参数,通过对所建变电站及出线的考虑和对负荷资料分析,满足安全性、经济性及可靠性的要求确定了110KV、35KV、10KV侧主接线的形式,然后又通过负荷计算及供电范围确定了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号,从而得出各元件的参数,进行等值网络化简,然后选择短路点进行短路计算,根据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及最大持续工作电流,选择并校验电气设备,包括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并确定配电装置。根据负荷及短路计算为线路、变压器、母线配置继电保护并进行整定计算。本文同时对防雷接地及补偿装置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最后进行了电气主接线图及110KV配电装置间隔断面图的绘制 关键词:变电站设计,变压器,电气主接线,设备选择

目录 摘要 ..................................................................................................................... I I 1 变电站的介绍. (1) 1.1 变电站的作用 (1) 1.2 我国变电站及其设计的发展趋势 (2) 1.3 变电站设计的主要原则和分类 (4) 2 电气主接线设计 (4) 2.1 电气主接线设计概述 (5) 2.2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7) 2.3 电气主接线选择 (7) 3 变电站主变压器选择 (10) 3.1 主变压器的选择 (10) 3.2 主变压器选择结果 (11) 4 短路电流计算 (13) 4.1 短路的危害 (13) 4.2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13) 4.3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13) 5 继电保护的配置 (14) 5.1 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14) 5.2 110kv线路的继电保护配置 (14) 5.3 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14) 5.4 母线保护 (15) 5.5 备自投和自动重合闸的设置 (16)

《220kv变电站直流系统》

220kv变电站直流系统 目录 1?什么是变电站的直流系统 2.变电站直流系统的配置与维护 3.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探讨 4.怎样提高变电站直流系统供电可靠性 5.如何有效利用其资源 1?什么是变电站的直流系统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中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自动装置、信号装置、事故照明和电气设备的远距离操作,一般都采取直流电源,所以直流电源的输出质量及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和平稳供电。变电站的直流 系统被人们称为变电站的“心脏”,可见它在变电站中是多么的重要。 直流系统在变电站中为控制、信号、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事故照明等提供可靠的直流电源。它还为操作提供可靠的操作电源。直流系统的可靠与否,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变电站安 全运行的保证。 (1)220kv变电站直流母线基本要求: 蓄电池组、充电机和直流母线 1.设立两组蓄电池,每组蓄电池容量均按单组电池可为整个变电站直流系统供电考虑。 2.设两个工作整流装置和一个备用整流装置,供充电及浮充之用,备用整流装置可在任一台工作整流装置故障退出工作时,切换替代其工作。 3.直流屏上设两段直流母线,两段直流母线之间有分段开关。正常情况下,两段直流母线分列运行,两组蓄电池和两个整流装置分别接于一段直流母线上。 4.具有电磁合闸机构断路器的变电站,直流屏上还应设置两段合闸母线。 5.220kV系统设两面直流分电屏。分电屏I设1组控制小母线(KM I)、1组保护小母线(BM I);分电屏H设1组控制小母线(KMI)、

1组保护小母线(BMI)。 6.110kV系统设1面直流分电屏,屏设1组控制小母线(KM)、1组保护小母线(BM。 7.10kV/35kV系统的继电保护屏集中安装在控制室或保护小间的情况下,在控制室或保护小间设1面直流分电屏。 8 信号系统用电源从直流馈线屏独立引出。 9.中央信号系统的事故信号系统、预告信号系统直流电源分开设置 10.每组信号系统直流电源经独立的两组馈线、可由两组直流系统的两段直流母线任意一段供电。 11.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信号、事故信号系统失电信号接入预告信 号系统;预告信号系统失电信号接入控制系统的有关监视回路。 12.事故音响小母线的各分路启动电源应取自事故信号系统电源;预告信号小母线的各分路启动电源应取自预告信号系统电源。 13.公用测控、网络柜、远动柜、保护故障信息管理柜、调度数据网和UPS勺直流电源从直流馈线屏直接馈出。 (2)、直流系统运行一般规定: (1)、220KV变电站一般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110KV变电站一般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直流成环回路两个供电开关只允许合一个,因为母联开关在断开时,若两个开关全在合位就充当母联开关,其开关容量小,线型面积小,又不符合分段运行的规定。直流成环回路分段开关的物理位置要清楚,需要成环时应先合上母联开关再断开直流屏上的另一个馈线开关。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变电站种类

1.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变电站种类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有220/380V(0.4kV),3kV、6kV、10kV、20kV、35kV、66kV、110kV、220kV、330kV、500kV。随着电机制造工艺的提高,10kV电动机已批量生产,所以3kV、6kV已较少使用,20kV、66kV也很少使用。供电系统以10kV、35kV为主。输配电系统以110kV以上为主。发电厂发电机有6kV与10kV两种,现在以10kV为主,用户均为220/380V(0.4kV)低压系统。 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定设计规则》规定:输电网为500kV、330kV、220kV、110kV,高压配电网为110kV、66kV,中压配电网为20kV、10kV、6kV,低压配电网为0.4kV(220V/380V)。 发电厂发出6kV或10kV电,除发电厂自己用(厂用电)之外,也可以用10kV电压送给发电厂附近用户,10kV供电范围为10Km、35kV为20~50Km、66kV为30~100Km、110kV 为50~150Km、220kV为100~300Km、330kV为200~600Km、500kV为150~850Km。 2.变配电站种类 电力系统各种电压等级均通过电力变压器来转换,电压升高为升压变压器(变电站为升压站),电压降低为降压变压器(变电站为降压站)。一种电压变为另一种电压的选用两个线圈(绕组)的双圈变压器,一种电压变为两种电压的选用三个线圈(绕组)的三圈变压器。 变电站除升压与降压之分外,还以规模大小分为枢纽站,区域站与终端站。枢纽站电压等级一般为三个(三圈变压器),550kV/220kV/110kV。区域站一般也有三个电压等级(三圈变压器),220kV/110kV/35kV或110kV/35kV/10kV。终端站一般直接接到用户,大多数为两个电压等级(两圈变压器)110kV/10kV或35kV/10kV。用户本身的变电站一般只有两个电压等级(双圈变压器)110kV/10kV、35kV/0.4kV、10kV/0.4kV,其中以10kV/0.4kV 为最多。 3.变电站一次回路接线方案 1)一次接线种类:变电站一次回路接线是指输电线路进入变电站之后,所有电力设备(变压器及进出线开关等)的相互连接方式。其接线方案有:线路变压器组,桥形接线,单母线,单母线分段,双母线,双母线分段,环网供电等。 2)线路变压器组:变电站只有一路进线与一台变压器,而且再无发展的情况下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 3)桥形接线:有两路进线、两台变压器,而且再没有发展的情况下,采用桥形接线。针对变压器,联络断路器在两个进线断路器之内为内桥接线,联络断路器在两个进线断路器之外为外桥接线。 4)单母线:变电站进出线较多时,采用单母线,有两路进线时,一般一路供电、一路备用(不同时供电),二者可设备用电源互自投,多路出线均由一段母线引出。 5)单母线分段:有两路以上进线,多路出线时,选用单母线分段,两路进线分别接到两段母线上,两段母线用母联开关连接起来。出线分别接到两段母线上。 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比较多。一般为一路主供,一路备用(不合闸),母联合上,当主供断电时,备用合上,主供、备用与母联互锁。备用电源容量较小时,备用电源合上后,要断开一些出线。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运行方式。 对于特别重要的负荷,两路进线均为主供,母联开关断开,当一路进线断电时,母联合上,来电后断开母联再合上进线开关。 单母线分段也有利于变电站内部检修,检修时可以停掉一段母线,如果是单母线不分段,检修时就要全站停电,利用旁路母线可以不停电,旁路母线只用于电力系统变电站。 6)双母线:双母线主要用于发电厂及大型变电站,每路线路都由一个断路器经过两个隔离开关分别接到两条母线上,这样在母线检修时,就可以利用隔离开关将线路倒在一条件母线上。双母线也有分段与不分段两种,双母线分段再加旁路断路器,接线方式复杂,但检

(完整word版)变电站直流系统简介

变电站直流系统简介 第一章直流及不间断电源系统 第一节概述 为供给继电保护、控制、信号、计算机监控、事故照明、交流不间断电源等直流负荷,变电站内应设由蓄电池供电的直流系统。 第二节站内直流母线接线方式简介 一、变电所直流系统典型接线 变电站常用的直流母线接线方式有单母线分段和双母线两种。双母线突出优点在于可在不间断对负荷供电的情况下,查找直流系统接地。但双母线刀开关用量大,直流屏内设备拥挤,检查维护不便,新建的220-500kv变电站多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220kv变电所直流系统典型接线:(如下图10-1) 220kv变电所直流系统典型接线:(如下图10-2)

二、站内直流电压特点的简介: 变电所的强电直流电压为:110V或220V,弱电直流电压为48V。 强电直流采用110V的优点: 1)蓄电池个数少,降低了蓄电池组本身的造价,减少蓄电池室的建筑面积,减少蓄电池组平时的维护量。 2)对地绝缘的裕度大,减少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机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直流系统的可靠性。 3)直流回路中触点的断开时,对连接回路产生干扰电压,直流用110V时,能降低干扰电压幅值。 4)对人员较安全,减少中间继电器的断线故障。 强电直流采用110V的缺点: 1)变电站占地面积大,电缆截面大,给施工带来困难。

2)一般线路的高频保护的收发信机输出功率大小与直流电压有关,对长线路的保护不利。 3)交流的220V照明电源和110V的直流电源无法直接切换,需增加变压器和逆变电源,增加事故照明回路的复杂性。 4)在站内有大容量直流电动机的情况下,增大电缆截面,增加投资。 基于技术和经济上的考虑,对于采用集中控制(电缆线较长)的220-500kV 变电站,强电直流系统的工作电压宜选用220V。 当变电站规模较小或全户内的220kV变电所情况下,控制电缆长度较小时,强电直流系统的工作电压宜选用220V。 500KV变电所多采用分布式控制方式,二次设备分部控制,在主控室和分控室都设有独立的直流系统控制,电缆的长度大大缩短,变电所的蓄电池组数多。这种情况下变电所强电直流系统的工作电压宜选用110V。 三、变电站弱电直流系统的电压: 按我国的惯例,变电所弱电系统的工作电压一般采用48V,这一电压等级也符合国际标准。 第三节直流系统的绝缘监察和电压监察 一、提高直流系统 直流系统的绝缘水平,直接影响到直流系统乃至变电所的安全运行。当变电所的绝缘降低造成接地或极间短路时,将造成严重后果。 为防止直流系统绝缘水平下降危及安全运行,可采用以下对策: (1)对于直流系统直接连接的二次设备绝缘水平有严格的要求。 (2)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保护、断路器控制用直流和其他设备用直流分开。(3)户外端子箱、操作机构,要采用具有防水、防潮、防尘、密封的结构。(4)户外电缆沟及电缆隧道要有良好的排水设施。 (5)主控室内的控制、保护屏宜采用前后带门的封闭式结构。 (6)对直流系统的绝缘水平要进行经常性的监视。 (7)采用110V的直流系统。 二、直流系统的绝缘监察 1.电磁式绝缘监查装置 利用电桥原理构成的电磁型直流系统绝缘监查装置的接线如图10-13所示。这种装置具有发出绝缘下降的信号和测量绝缘电阻值两种功能。

变电站及其配电系统设计

变电站及其配电系统设计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毕业论文(实习报告) 题目:110KV变电站及其配电系统设计 所属系部:电子工程系 专业班级:输变电工程12-1 学生姓名:刘康 指导教师:梁家裴 2015年6月6日

毕业论文(实习报告)任务书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所属系部:电子工程系 题目: 任务内容: 论文撰写要求: 1、按所学专业选题,要立意求新,实用可行。 2、论文观点鲜明正确,中心突出,论据充足可靠,层次分明,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注意避免单纯罗列资料或数据,忽视论证分析的情况;避免写成描述性的记叙文章。 3、学生应独立完成论文写作,严禁抄袭他人之作,严禁请人代写。 4、论文交稿时,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清洁。文前列出目录,文后列出参考文献清单。 5、论文应表述自己的独立见解,尽量避免照搬照抄书中语句。 6、论文一律用统一的论文稿纸撰写,并将封面、任务书填写齐全。 时间安排: 参考资料: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毕业论文(实习报告)评审表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所属系部: 题目: 指导教师评语: 初评成绩: 指导老师签字: 年月日评审小组意见: 评审小组成员签字: 年月日终评成绩:

本文主要进行110KV变电站设计。首先根据任务书上所给系统及线路和所有负荷的参数,通过对所建变电站及出线的考虑和对负荷资料分析,满足安全性、经济性及可靠性的要求确定了110KV、35KV、10KV侧主接线的形式,然后又通过负荷计算及供电范围确定了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号,从而得出各元件的参数,进行等值网络化简,然后选择短路点进行短路计算,根据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及最大持续工作电流,选择并校验电气设备,包括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并确定配电装置。根据负荷及短路计算为线路、变压器、母线配置继电保护并进行整定计算。本文同时对防雷接地及补偿装置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最后进行了电气主接线图及110KV配电装置间隔断面图的绘制 关键词:变电站设计,变压器,电气主接线,设备选择

浅析10kv变电站供电系统的保护配置

浅析10KV变电站供电系统的保护配置 浅析10KV变电站供电系统的保护配置 摘要: 本文结合10KV供电系统中主要的保护方式,讨论如何合理选择保护方式,提高供电可靠性。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配置;整定计算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main protection for 10KV power supply system, discusses how to choose reasonable protection,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power supply. Key words: power system; relay protection; setting calculation; 中图分类号:TU994 前言: 电力系统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五个环节组成。各种类型的、大量的电气设备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由于其覆盖面宽、运行环境复杂以及各种人为的因素的影响,电力系统发生故障难以避免。电力系统的发、供、用是同时完成的,任何一处发生事故或故障,都有可能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10KV供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一部分,能否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不但直接关系到能否保证用户的用电需求,而且涉及到电力系统能否正常的运行。 110KV供电系统中继电保护的配置 10KV的供电线路、配电变压器一般应设置如下保护配置: 1.1供电线路应配置的继电保护 10KV供电线路一般均装设过电流保护。当过电流保护的时限不大于0.5~0.7S,并没有保护配合上的要求时,可不装设电流速断保护;自重要的变配电所引出的线路应装设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当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不能满足选择性动作时,应装设延时电流速断保护。 1.2配电变压器应配置的继电保护 当配电变压器容量小于400KVA时,一般用高压熔断器保护;当配电变压器容量为400~630KVA时,高压侧采用断路器时,应装设

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的解决方案

1 引言 站用电源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基础,随着变电站综自化程度的越来越高以及大量无人值班站投运,相应提高站用电源整体的运行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笔者认为,站用电源始终需要立足于系统技术来研究和发展,根据实际问题、发展现状提出发展思路。现有站用电源在资源整合、自动化水平、管理模式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结构紧凑、经济可靠的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 传统站用电源现状分析 传统变电站站用电源分为交流系统、直流系统、UPS 、通信电源系统等,各子系统采用分散设计,独立组屏,设备由不同的供应商生产、安装、调试,供电系统也分配不同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这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站用电源自动化程度不高。由不同供应商提供的各子系统通信规约一般不兼容,难以实现网络化管理,系统缺乏综合的分析平台,制约了管理的提升。 (2)、经济性较差。站用电源资源不能综合考虑,使一次投资显著增加。 (3)、安装、服务协调较难。各个供应商由于利益的差异使安装、服务协调困难,远不如站用交直流电源一体化的“交钥匙工程”模式顺畅。 (4)、运行维护不方便。站用电源分配不同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由变电人员进行运行维护,UPS由自动化人员进行维护,通信电源由通信人员维护,人力资源不能总体调配,通信电源、UPS等也没有纳入变电严格的巡检范围,可靠性得不到保障。 3 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的解决方案 变电站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是使用系统技术,针对变电站站用交流、直流、逆变、通信电源整体,根据实际问题、发展现状提出解决方案的站用电源系统。 目前有关生产研发厂家已提出三代产品,分别是: (1)、智能型站用电源交直流一体化系统 主要实现:

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改造问题

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改造问题 发表时间:2018-12-28T15:12:22.587Z 来源:《河南电力》2018年14期作者:许郁郑鸣 [导读] 直流电源操作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电源,不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主要为高压开关柜的直流操作机构的开关分、合闸,保护、控制回路,事故跳闸,应急照明等提供直流电源,是当代电力系统控制、保护的基础。 (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供电公司山西长治 046000) 摘要:直流电源操作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电源,不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主要为高压开关柜的直流操作机构的开关分、合闸,保护、控制回路,事故跳闸,应急照明等提供直流电源,是当代电力系统控制、保护的基础。本文就通过分析变电站直流系统改造的必要性和改造后所取得的效果,介绍了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系统的性能特点及其各部分的作用和在改造过程中的改进情况。 关键词:变电站;直流系统;改造 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有许多常规的变电站被改成综自站,但是改造后原有直流设备的缺点如:发热量大、没有远方功能、功率因数低、体积较大等逐渐显现出来,而原来的直流设备均采取传统的相控电源,效率低、纹波系数大,在电磁辐射、热辐射、噪声等方面都不尽人意,所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改造,使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并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 1、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系统的性能特点 为了保证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系统的质量,我们组织了多名技术人员对多个生产厂家进行了考察,了解厂家的生产工艺、规模和实验测试手段等情况,经过“货比三家”后,技术改造决定使用GZDW—200/220型操作电源。它是专为电力系统研制开发的新型“四遥”高频开关电源,采取高频软开关技术,模块化设计,输出标称电压为220V,配有标准RS-232接口,易于与自动化系统对接,适用于各类变电站、发电厂和水电站使用。此设备有下列性能特点: 1)模块化设计,N+1热备,可平滑扩容。 2)监控功能完善,高智能化,采取大屏幕液晶汉字显示,声光告警。 3)监控系统配有标准RS-232接口,方便接入自动化系统,实施“四遥”及无人值守。 4)对蓄电池自动管理及自动维护保养,实时监测蓄电池组的端电压,充、放电电流,自动控制均、浮充以及定期维护性均充。 2、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系统由交流配电,绝缘检测,监控模块、整流模块、调压模块,直流馈电等组成。 1)交流配电 为系统提供三相交流电源,监测三相电压、电流及接触器状态;判断交流输入是否满足系统要求,在交流输入出现过压、欠压、不平衡时自动切断有故障的一路,并切换到另一路供电,系统发出声光告警。装有每相通流量40kA、响应速度为25μs的三相避雷器,能有效地防止雷击对设备造成的损坏。 2)绝缘监测 采用进口非接触式直流微电流传感器,利用正负母线对地的接地电阻产生的漏电流,来测量母线对地的接地电阻大小,从而判断母线的接地故障。这一技术无须在母线上叠加任何信号,对直流母线供电不会有任何不良影响,彻底根除由直流母线对地电容所引起的误判和漏判,对于微机接地监测技术是一重要突破。 3)调压模块 无论合闸母线电压如何变化,输出电压都被稳定控制在220(1±0.5%)V,具有带电拔插技术、软开关技术和双向调压特性。 4)直流馈电 设有控制输出、合闸输出、电池输入、闪光、事故照明、48V电源输出等。控制母线有三种途径供电,确保控制母线供电安全可靠。配有智能直流监控单元,可测量母线电压、电流及开关状态等。 5)电池巡检仪 对电池电压进行实时监测,将信息及时反馈到监控模块。 3、直流系统设备改造中改进的问题 1)改进了新设备直流馈出线部分的不合理布置。为节省投资,我们利用原来直流系统的控制、信号及合闸电路的出线,但与新设备馈出线的位置及大小都不相适应,为此,我们对新设备直流馈出线部分按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了改造,使安装更加容易,布线更为合理,运行更加可靠。 2)添加了蓄电池的放电电路。 改造后的直流系统设备经过两年来的运行,技术指标合理,各项参数显示正确,操作方便、直观,自动化程度高,维护工作量大幅度减少,设备保护功能齐全,能可靠动作。反映故障及时且准确无误,对电池能自动管理无须专人维护,设备运行稳定可靠,从未发生影响正常供电的现象。 4、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系统应用情况 改造后的直流系统与原来的直流系统相比较,性能稳定,精度高,安全、可靠,保证了油田的油气生产,居民生活及医院、道路等的用电,降低了噪音,改善了值班人员的工作环境,确保了变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来的相控电源纹波系数大,其输出含有的交流成份较大。尤其是赵村变电所最为明显,交流成份含量更高,对二次设备影响最大,造成二次设备误动、损坏、甚至有的设备无法正常工作。而改造后的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纹波系数很小,输出特别稳定。 2)原来的相控电源采用硅堆调压,硅降压响应速度慢,反应时间为几十毫秒,输入电压突变时在输出上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因冲击不稳定而易烧坏二次设备。而改造后的高频开关电源采用无级调压方式,响应速度快,输入电压突变时,模块在200μs内调整完成,过冲小于5%。 3)原来的相控电源充电机、浮充机等噪音较大,且无降温措施,有的变电站浮充机发热严重。而改造后的智能高频开关电源噪音

变电站电力监控系统解决方案_百度文库概要

分布式变电站电力监控系统 概述: 变电站电力监控系统能提供必要的实时运行信息, 尤其是开关和保护行为的信息 (事故报警信息,使值班人员和系统调度人员把握安全控制、事故处理的主动性,同时可以提高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减少变电、配电损失,提高供电质量。 一. 系统的具体监控对象 : 变电站微机监控系统的主要监控对象有以下几个方面:模拟量采集有高压室和主控室内的温度、湿度和门禁。变压器 0.4kV 侧电流,0.4kV 母线电压、分段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0.4kV 各支路出线电流, 变压器温度。备用柴油机发电机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油压、油温、水温,蓄电池电压等.开关量有灯光开关、断路器开关、高压进出线开关、主变分接头开关、主变低压总开关、分段开关、0.4kV 各支路出线开关,柴油发电机回路开关等。 二.解决方案: 2.1 硬件实现 2.1.1前端工控机 本方案选用工控机, 前端工控机可以处理各个模块上传的数据, 运行自动控制和方便维护数据库中 I/O点的数据,实现各种(遥测、遥信、遥控数据的上传下达。 前端工控机除具有数据采集、数据集中和多种通讯规约等功能外, 还有独特的配网自动化高级功能软件。完全满足配网自动化所需的馈线故障定位、故障隔离等要求。

前端工控机采用工控标准设计, 可靠性高, 抗干扰性强, 性能远远超过由工作站或其他台式计算机、工作站构成的系统,保证了整个系统的正常、稳定、长期可靠运行。支持多通讯口,每个通讯口都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的规约。 2. 1.2变电站各室内的温度,湿度和门禁 变电站撤人后,万一变电站发生火警,往往因为不能及时发现而延误了事故的处理, 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此外,当变电站有盗贼闯入时,也会缺乏有效的防御手段。为此,可在高压室和主控室等地点装设一批温, 湿度传感器, 并在高压室和主控室门口安装主动红外 入侵探测器。当探头感测到高温或有人闯入时, 就会向后台发出告警信息, 同时连动切换摄像机画面,并记录下当时现场的情况。 用 DAM3058F 采集温湿度传感器信号。可采集 8路传感器信号。 用 DAM3011采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传来的电压信号,可采集 8路报警器信号。 2. 1. 3 变压器 变压器 0.4kV 侧电流,0.4kV 母线电压、分段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0.4kV 各支路出线电流, 监控变压器的运行情况, 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做出及时反应。选用的变压器自身应带控制保护装置, 具有完善的温度检测和风机控制功能, 利用变压器本身提供的铂电阻, 获得变压器线圈温度,若检测的温度超过设定门限时,风机仍未启动,则强制启动风机。其控制器中数据通过 RS485接口,也可传送至监控中心,执行对变压器状态的监控。 用 DAM3501采集变压器侧电流,母线电压,分段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用 DAM3043采集线圈温度,用 DAM3018D 启动和关闭风机。 2. 1. 4 电动机和备用柴油机发电机组保护:

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配置技术原则

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配置技术原则 上海市电力公司 2008年2月

目录 1 总则 (3) 2 适用范围 (3)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4 直流电源系统 (4) 4.1 蓄电池组 (4) 4.2 充电装置 (4) 4.3 微机绝缘监察装置 (5) 4.4 蓄电池检测装置 (5) 4.5独立电压告警继电器 (5) 5 直流接线方式 (5) 5.1 220kV变电站 (5) 5.2 110kV变电站 (7) 5.3 35kV变电站 (7) 6 直流系统馈线直流断路器(熔丝)级差配合 (8) 6.1 级数原则 (8) 6.2 级差原则 (9) 6.3 配合原则 (9) 6.4 短路电流计算、灵敏度校核 (9) 7 微机监控单元 (10) 附录上海电网35-220kV变电站直流回路典型配置 (11)

为了加强对上海电网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管理,规范直流电源系统的配置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特制定本技术原则。 1 总则 1.1 本配置技术原则适用于上海电网所属220kV及以下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配置。 1.2 各类配电站的直流电源系统配置可参照此配置技术原则。 1.3 本配置技术原则自发文之日起执行,解释权属上海市电力公司。 2 适用范围 2.1 本技术原则规定了上海电网220kV及以下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应用技术要求和设计准则。 2.2 本技术原则适用于上海电网220kV及以下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设计和改造工作。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DL/T 724-2000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 856-2004 《电力用直流电源监控装置》 DL/T 5044-2004《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20-2000《小型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规程》 GB 17478-2004 《低压直流电源设备的性能特性》 国家电网公司《直流电源系统技术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 【2000】589号)》 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电力系统变电站综自设备管理

电力系统变电站综自设备管理 1 引言电网的发展对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系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实现,使自动化系统成为集电网测量、控制、保护、经济运行、指标考核等多方面的综合管理系统。另一方面,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网调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进而影响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做好综自设备管理工作,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优质、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 2 综自设备管理的薄弱环节近年来,国家电网坚定不移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加强基础管理,狠抓现场管控,检修现场安全措施管理方面主要有工作票制度、运行人员操作票制度和现场作业危险点分析预控卡以及继保人员使用的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把安全意识、制度约束、作业行为落实到现场安全管理全过程,使设备常规监督、状态检修、跟踪预控等各项措施实现无缝渗透,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均得到了较好的提高,变电站综自设备管理和专业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但仍然存在以下薄弱环节需要解决。 2.1备品备件不足,部分硬件老化变电站综自设备运行时间过 长,设备老化严重,故障率逐年增加,由于部分厂家早期产品停产,加之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很快,部分备品备件缺乏,影响到故障的处理。(如东方电子DF3210 管理机、后台机,四方

公司CSM100B 300B等)。 2.2技术标准设计不统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没有统一标准,包括技术标准、自动化系统模式、管理标准等问题,各厂家的设备之间接口困难,甚至不能连接,从而造成各厂家各自为政,重复开发,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 2.3系统选型不全面 部分综自站监控系统采用小厂设备,产品质量不过关,系统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设备运行率低,故障率高。 2.4产品的数据接口未统一接口是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非常重要而 又长期以来未得到妥 善解决的问题之一,包括RTU保护、小电流接地装置、故障录波、无功装置等与通讯管理机、与主站通讯远动机、与模拟盘等设备之间的通信。这些不同厂家的产品要在数据接口方面沟通,需花费调试人员很大精力去协调数据格式、通信规约等问题,给调试和今后的维护带来很大的麻烦。 2.4 变电站综自改造现场安全措施未直观化、图示化 工作票、预控卡和危险点分析、计划检修任务及二次安全注意事项等现场管控项目分散,虽对检修现场所必须的安全措施做出了要求,但未能做到直观化、图示化、系统化来展示检修现场安全措施的实际布置位置,不利于检修人员全面掌握检修现场安全措施的布置,不利于运行人员正确齐全、完备的布置符合现场要求的安全措施,并且会发生漏装、拆安全措施的漏洞,又不便安全监督人员监督

变电站交直流系统运行及故障处理

变电站交直流系统运行及故障处理 直流系统 变电站的强电直流电压为110V 或220V ;弱电直流电压为48V 。 电力系统中直流操作系统采用对地绝缘运行方式。 一.直流系统在变电站中的作用: 1.直流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在正常情况下为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控制信号、断路器跳合闸操作回路等提供可靠的直流电源。当发生交流电源消失时,为事故照明、交流不间断电源提供直流电源。 2.在生产设备发生故障的关键时刻,直流系统故障,特别是全站控制直流消失,必将造成主设备严重损坏或火灾、爆炸、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等极其严重的后果和巨大经济损失。 直流系统由智能高频开关电源模块、蓄电池、集中监控器、绝缘监测仪二.直流系统的任务

和直流配电装置等组成。 三.在变电运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a、直流母线在正常运行和改变运行方式中,严禁脱开蓄电池组。 b、分裂运行的两条直流母线并列前,应检查两条母线的电压基本一致(有效值差小于1V); c、整流装置在检修结束恢复运行时,应先合交流侧开关,再带直流负荷。 d、两组蓄电池的直流系统,不得长期并列并列运行。由一组蓄电池通过并解裂接带另一组蓄电池的直流负荷时,禁止在两系统都存在接地故障下进行。 e、分裂运行的两条直流母线并列后,应将其中一个直流绝缘监察装置的固定接地点断开。 四.直流系统缺陷定性: 1. 严重缺陷 ?充电装置停止工作; ?运行中蓄电池组温度异常; ?蓄电池室加热通风设备故障; ?蓄电池电解液不合格; ?直流绝缘监测装置工作异常。 2.一般缺陷 ?蓄电池接线接头轻微生盐; ?蓄电池容量下降。

五.直流接地的危害: 1.直流系统一点接地一般不影响直流系统的正常工作,长期运行易发展形成两点接地,造成保护误动、拒动等。 2.直流系统两点接地短路,虽然一次系统并没有故障,但由于直流系统某两点接地短接了有关元件,可能将造成信号装置误动,或继电保护和开关的“误动作”或“拒动”。 1.两点接地可能造成开关误跳闸:当直流接地发生在A 、B 两点时,将电流继电器1LJ 、2LJ 接点短接,而将ZJ 启动,ZJ 接点闭合而跳闸。A 、C 两点短接时短接ZJ 接点而跳闸。在A 、D 两点,D 、F 两点等同样都能造成开关误跳闸。 2.可能造成开关拒动:接地发生在B 、E 两点,D 、E 两点或C 、E 两点,开关可能造成拒动。 L+ B A D F E C *两点接地分析: Ⅰ:A —B A —D D —F Ⅱ:B —E D —E C —E Ⅲ:A —E

电力完整系统电压等级与变电站种类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变电站种类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有220/380V(0、4 kV),3 kV、6 kV、10 kV、20 kV、35 kV、66 kV、110 kV、220 kV、330 kV、500 kV。随着电机制造工艺得提高,10 kV电动机已批量生产,所以3 kV、6 kV已较少使用,20 kV、66 kV也很少使用。供电系统以10 kV、35 kV为主。输配电系统以110 kV以上为主。发电厂发电机有6 kV与10 kV两种,现在以10 kV为主,用户均为220/380V(0、4 kV)低压系统。 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定设计规则》规定:输电网为500 kV、330 kV、220 kV、110kV,高压配电网为110kV、66kV,中压配电网为20kV、10kV、6 kV,低压配电网为0、4 kV(220V/380V)。 发电厂发出6 kV或10 kV电,除发电厂自己用(厂用电)之外,也可以用10 kV电压送给发电厂附近用 户,10 kV供电范围为10Km、35 kV为20~50Km、66 kV为30~100Km、110 kV为50~150Km、220 kV为100~300Km、330 kV为200~600Km、500 kV为150~850Km。 2、变配电站种类 电力系统各种电压等级均通过电力变压器来转换,电压升高为升压变压器(变电站为升压站),电压降低为降压变压器(变电站为降压站)。一种电压变为另一种电压得选用两个线圈(绕组)得双圈变压器,一种电压变为两种电压得选用三个线圈(绕组)得三圈变压器。 变电站除升压与降压之分外,还以规模大小分为枢纽站,区域站与终端站。枢纽站电压等级一般为三个(三圈变压器),550kV /220kV /110kV。区域站一般也有三个电压等级(三圈变压器),220 kV /110kV /35kV 或110kV /35kV /10kV。终端站一般直接接到用户,大多数为两个电压等级(两圈变压器)110kV /10 kV 或35 kV /10 kV。用户本身得变电站一般只有两个电压等级(双圈变压器)110 kV /10kV、35kV /0、 4kV、10kV /0、4kV,其中以10kV /0、4kV为最多。 3、变电站一次回路接线方案 1)一次接线种类 变电站一次回路接线就是指输电线路进入变电站之后,所有电力设备(变压器及进出线开关等)得相互连接 方式。其接线方案有:线路变压器组,桥形接线,单母线,单母线分段,双母线,双母线分段,环网供电等。 2)线路变压器组 变电站只有一路进线与一台变压器,而且再无发展得情况下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 3)桥形接线 有两路进线、两台变压器,而且再没有发展得情况下,采用桥形接线。针对变压器,联络断路器在两个进线断路器之内为内桥接线,联络断路器在两个进线断路器之外为外桥接线。 4)单母线

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配置技术原则

. . 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配置技术原则 市电力公司 2008年2月

目录 1 总则 (3) 2 适用围 (3) 3 规性引用文件 (3) 4 直流电源系统 (3) 4.1 蓄电池组 (4) 4.2 充电装置 (4) 4.3 微机绝缘监察装置 (5) 4.4 蓄电池检测装置 (5) 4.5独立电压告警继电器 (5) 5 直流接线方式 (5) 5.1 220kV变电站 (5) 5.2 110kV变电站 (7) 5.3 35kV变电站 (7) 6 直流系统馈线直流断路器(熔丝)级差配合 (8) 6.1 级数原则 (8) 6.2 级差原则 (8) 6.3 配合原则 (9) 6.4 短路电流计算、灵敏度校核 (9) 7 微机监控单元 (9) 附录电网35-220kV变电站直流回路典型配置 (11)

为了加强对电网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管理,规直流电源系统的配置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特制定本技术原则。 1 总则 1.1 本配置技术原则适用于电网所属220kV及以下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配置。 1.2 各类配电站的直流电源系统配置可参照此配置技术原则。 1.3 本配置技术原则自发文之日起执行,解释权属市电力公司。 2 适用围 2.1 本技术原则规定了电网220kV及以下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应用技术要求和设计准则。 2.2 本技术原则适用于电网220kV及以下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设计和改造工作。 3 规性引用文件 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DL/T 724-2000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 856-2004 《电力用直流电源监控装置》 DL/T 5044-2004《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20-2000《小型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规程》 GB 17478-2004 《低压直流电源设备的性能特性》 国家电网公司《直流电源系统技术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 【2000】589号)》 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4 直流电源系统 直流电源主要由蓄电池组、充电装置、馈线配置三大部分以及保证上述部分安全可靠工作的监测装置组成(微机监控单元、微机绝缘监察装置、蓄电池检测

电力完整系统电压等级与变电站种类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变电站种类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有220/380V(0.4 kV),3 kV、6 kV、10 kV、20 kV、35 kV、66 kV、110 kV、220 kV、330 kV、500 kV。随着电机制造工艺的提高,10 kV电动机已批量生产,所以3 kV、6 kV 已较少使用,20 kV、66 kV也很少使用。供电系统以10 kV、35 kV为主。输配电系统以110 kV以上为主。发电厂发电机有6 kV与10 kV两种,现在以10 kV为主,用户均为220/380V(0.4 kV)低压系统。 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定设计规则》规定:输电网为500 kV、330 kV、220 kV、110kV,高压配电网为110kV、66kV,中压配电网为20kV、10kV、6 kV,低压配电网为0.4 kV(220V/380V)。 发电厂发出6 kV或10 kV电,除发电厂自己用(厂用电)之外,也可以用10 kV电压送给发电厂附近用户,10 kV供电范围为10Km、35 kV为20~50Km、66 kV为30~100Km、110 kV为50~150Km、220 kV为100~300Km、330 kV为200~600Km、500 kV为150~850Km。 2.变配电站种类 电力系统各种电压等级均通过电力变压器来转换,电压升高为升压变压器(变电站为升压站),电压降低为降压变压器(变电站为降压站)。一种电压变为另一种电压的选用两个线圈(绕组)的双圈变压器,一种电压变为两种电压的选用三个线圈(绕组)的三圈变压器。 变电站除升压与降压之分外,还以规模大小分为枢纽站,区域站与终端站。枢纽站电压等级一般为三个(三圈变压器),550kV /220kV /110kV。区域站一般也有三个电压等级(三圈变压器), 220 kV /110kV /35kV或110kV /35kV /10kV。终端站一般直接接到用户,大多数为两个电压等级(两圈变压器)110kV /10 kV或35 kV /10 kV。用户本身的变电站一般只有两个电压等级(双圈变压器)110 kV /10kV、35kV /0.4kV、10kV /0.4kV,其中以10kV /0.4kV为最多。 3.变电站一次回路接线方案 1)一次接线种类 变电站一次回路接线是指输电线路进入变电站之后,所有电力设备(变压器及进出线开关等)的相互连接方式。其接线方案有:线路变压器组,桥形接线,单母线,单母线分段,双母线,双母线分段,环网供电等。 2)线路变压器组 变电站只有一路进线与一台变压器,而且再无发展的情况下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 3)桥形接线 有两路进线、两台变压器,而且再没有发展的情况下,采用桥形接线。针对变压器,联络断路器在两个进线断路器之内为内桥接线,联络断路器在两个进线断路器之外为外桥接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