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环保》之农药污染对土壤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农药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农药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发育迟缓
农药对儿童发育也有不良影响,可导致智力发育迟缓、身高 发育滞后等问题。
04
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
合理使用农药
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
01
通过科学合理的农药使用量控制,减少农药的残留和
浪费,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规范农药使用方法
02 推广正确的农药使用方法,包括喷洒农药时的天气选
择、喷头类型和高度等,以减少农药飘逸和流失。
THANKS
感谢观看
问题。
水源污染
农药残留可能进入地下水,造成 水源污染,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
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
对大气的影响
大气污染
农药使用过程中,部分农药会以喷雾 或挥发的方式进入大气,对大气造成 污染,影响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
臭氧层破坏
一些农药中的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有破 坏作用,导致紫外线辐射增加,对人 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遥感技术
利用卫星或无人机等遥感技术 ,大范围监测农田中农药的使 用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数据库建设
建立农药污染监测数据库,实 现数据的共享和集成分析。
评估方法
风险评估
通过对农药使用量、使用范围、使用 频率等参数进行评估,预测农药对环 境和人类健康的风险。
影响评估
分析农药使用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包括对生态系统、水资源、土壤质量 等的影响。
加强农药污染的综合防治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完善的农药使用标准 和法规,禁止不合理的使 用和滥用农药,确保农药 的使用符合规范和标准。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加强对农民的环保教育, 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农 药使用技能,引导他们科 学合理地使用农药。
实施生态农业
推广生态农业技术,促进 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减 少对农药的依赖,提高农 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

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学物质,它可以帮助农民保护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农药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几个应对措施。

一、农药对土壤的影响1. 农药残留:农药在农田中使用后,其中一部分会残留在土壤中,长期累积会导致土壤污染。

2. 靶标和非靶标物种的损害:农药会对靶标物种(如害虫或杂草)产生杀菌、杀虫或除草的作用,但同时也会对一些非靶标物种(如蜜蜂、蚯蚓等对生态系统有益的生物)产生负面影响。

3. 土壤微生物的变化:农药的使用会破坏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和功能,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

二、农药对水体的影响1. 农药的径流和渗漏:农药在农田中的使用会随着降雨或灌溉水的径流和渗漏进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2. 水生动植物的死亡和生态失衡:农药进入水体后,会对水生动植物产生毒害作用,造成一些物种的死亡和生态系统的失衡。

3. 饮用水安全问题:农药残留在水体中会给人们的生活用水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

三、农药对空气的影响1. 飘散和蒸发:农药的施用会导致一部分农药挥发到空气中,形成农药飘散。

2. 空气污染:农药飘散后,会造成空气中的农药浓度升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造成威胁。

四、应对措施1. 合理使用农药:农民要遵守农药的使用规范,正确选择农药的种类和用量,减少过量使用和滥用农药的情况。

2. 推广生物农药和其他绿色农业技术:生物农药具有较低的毒害性,可用于替代部分化学农药的使用。

同时,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如有机农业、生物灭虫剂等,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建立农药残留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的农药残留监测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的监测,确保市场上的农产品安全可靠。

4. 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农民和公众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他们了解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环境影响,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环境损害。

总结:农药的使用虽然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但也会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一定的影响。

农药使用对土壤质量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农药使用对土壤质量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农药使用对土壤质量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学物质,用于控制害虫、杂草和病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长期以来,农药的使用也引起了人们对土壤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农药使用对土壤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农药对土壤质量的影响1.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农药的使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部分农药会破坏土壤中的微生物菌株,导致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

此外,在长期的农药使用下,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也发生了改变,导致土壤的生态功能受到破坏。

2. 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农药的使用对土壤的理化性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过量或不当使用杀虫剂可能导致土壤中农药残留物的积累,进而降低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

此外,农药的使用还可能改变土壤的pH值、养分含量和微量元素的储存量等,影响土壤的生态功能。

3. 土壤结构的破坏一些农药对土壤的物理结构具有破坏作用。

长期使用农药可能导致土壤颗粒聚结,降低土壤的透气性和渗透性,影响水分的入渗和保持。

此外,农药对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速度也会发生变化,进一步加剧土壤结构的破坏。

二、农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 对土壤中的非靶生物的影响农药的使用对土壤中的非靶生物,如土壤动物、蜜蜂等产生了一定的毒性效应。

一些农药会直接杀死或影响土壤中的蚯蚓、蜜蜂等有益生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造成负面影响。

2. 对农作物抗病能力的影响农药的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减弱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在抗药性害虫的压力下,农民需要增加农药的使用量和频率,进一步加剧了农药对土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三、应对农药对土壤质量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的措施1. 合理使用农药农民应根据农作物类型、病虫害程度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农药种类、剂量和使用频率,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此外,农民还应加强农药使用技术培训,提高农药使用效果,减少对土壤和生物的不良影响。

农药使用与环境影响

农药使用与环境影响

农药使用与环境影响农药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农药的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本文将就农药使用与环境影响展开探讨。

一、农药的使用情况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用于防治病虫草害的化学物质的统称,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

农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确保粮食安全。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已经成为常态,几乎所有的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都会使用农药。

二、农药对环境的影响1. 土壤污染:农药在喷洒后会残留在土壤中,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污染。

农药残留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存,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平衡,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2. 水体污染:农药在雨水的冲刷下会流入河流、湖泊等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农药残留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水质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大气污染:农药在喷洒时会产生挥发,进入大气中,造成大气污染。

农药挥发物对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长期暴露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等健康问题。

4. 生物多样性减少:农药的使用会对周围生态环境中的昆虫、鸟类等造成危害,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一些农药对非靶标生物也具有毒性,可能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负面影响。

5. 食物安全问题:农药残留会在农产品中积累,长期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可能引发慢性中毒,对人体的内脏器官造成损害。

三、减少农药对环境的影响的措施1. 推广绿色农业: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绿色农业模式,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 合理施用农药:科学制定农药使用计划,合理选择农药种类和使用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减少农药残留。

3. 生物防治技术: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天敌、捕食者等自然敌害控制病虫害,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4. 定期监测农产品质量: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加强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监测,确保农产品安全。

农药对土壤的影响、污染及防治措施

农药对土壤的影响、污染及防治措施

农药对土壤的影响、污染及防治措施娄凯〔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摘要:阐述了我国农药生产及使用的现状,通过分析农药的根本情况、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农药对土壤环境污染的原因, 分析农药对土壤环境的危害,介绍土壤中农药的迁移转化规律,概括总结了解决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农田土壤;污染; 防治措施1949 年—1980 年世界粮食单产由1 000 kg/ hm2 提高到2 499 kg/ hm2 ,平均增长39 kg/ hm2 。

其中科技对农业高速开展的奉献率为70 %以上。

作为奉献的核心是良种、化肥、农药和灌溉。

建国以来,我国的农药工业取得了很大的开展,并为我国农业的丰产、稳产作出了巨大的奉献,使我国的粮食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

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的农药出现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我国的农药产量已列世界第二位。

有统计数字说明,我国通过对病虫草害的防治,每年可换回粮食损失150 亿公斤。

但同时农药的过量使用也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

1、农药的根本情况农药, 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物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物质及其制剂。

迄今为止, 世界各国所注册的1500 多种农药中, 常用的有300多种, 按农药化学结构可分为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有机氮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醚类、杂环类和有机金属化合物等; 按其主要用途可分为杀虫剂(如澳氰菊酷、甲胺磷)、杀蜗剂(如杀瞒特)、杀鼠剂(如磷化锌)、杀软体动物剂、杀菌剂(如波尔多液)、杀线虫剂、除草剂(如除草醚)、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助壮素)等; 按农药来源可分为矿物源农药(无机化合物)、生物源农药(天然有机物、抗生素、微生物)及化学合成农药, 而生物源农药又可细分为动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3类。

我国是开展中的农业大国、人口大国, 也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农药是保护农业作物和畜禽免受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但是,农药的使用也带来了许多环境和健康问题。

目前,全球农药污染问题比较严重,以下就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展开研究。

一、农药污染现状1、土壤污染:随着农药的广泛应用,许多农药都随着雨水或灌溉水流入土壤中,一些具有较高残留时间的农药在土壤中积累。

这些农药会对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及物种的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2、水体污染:农药使用过量或不当使用会导致田间土壤中的农药随着降雨或灌溉水流入河流、湖泊等水体中,造成水体污染。

水生生物及其食物链上的其他生物,如鱼类、藻类、浮游动物,都会受到影响。

3、空气污染:一些农药在喷洒后,由于气温、气压等自然环境因素,很容易扩散到周边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

空气中的污染物质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后可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二、防治措施1、合理使用农药:合理使用农药是防止农药污染的重要措施。

使用农药前,一定要对病虫害进行科学辨别,选择适宜的农药和使用方法,按照说明书中的使用剂量进行喷洒。

在使用过程中,还要注意合理施药和选用新型高效低毒农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2、加强农药安全管理:实行农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范农药销售、存储、运输和使用流程,建立健全质量认证制度,完善生产、销售、检测、监督管理体系。

加强对销售渠道的监管,严格打击非法经营和销售假冒伪劣农药和兽药。

3、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天敌、微生物、化感物质等生物制剂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

生物防治技术能够保证农作物健康,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方法。

4、加强污染物治理:采用净化水体技术、土壤修复技术和空气净化技术等手段,改善污染环境,减少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采用植物修复技术可以将化学方法难以去除的农药残留物质通过植物的吸附和分解作用排出人们的生活环境。

总之,防止和减少农药污染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农药残留对环境与食品安全的影响

农药残留对环境与食品安全的影响

农药残留对环境与食品安全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农药残留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农药作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无疑对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潜在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药残留对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农药残留对环境的影响1. 土壤污染:农药一旦进入土壤,会在土壤中逐渐积累,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农药的生物降解速度慢,会导致土壤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 水体污染:农药在农田中的使用,往往会导致农药通过土壤渗漏或冲积进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大量使用农药会破坏水体中底栖动物的生存环境,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影响,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3. 生物多样性减少:农药残留对非靶标生物产生毒害作用,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农药对蜜蜂等传粉昆虫的影响会导致农作物的传粉效率下降,进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1. 食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农药残留超标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食品安全。

过量的农药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如致癌、致畸等。

2. 食品链累积:农药在农田中的使用,使得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无法避免。

一些高毒性农药的使用会导致食品链中农药的累积现象,使得人们摄入更多的农药。

3. 农药抗性产生: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农害产生抗性,进而需要使用更多的农药来控制害虫,形成恶性循环。

这不仅会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还会加剧食品中农药残留问题。

三、解决农药残留问题的方案1. 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以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为原则,采用自然生态等方式来保护作物免受害虫病害的侵害。

推广有机农业有助于减少对农药的依赖,降低农药残留问题的风险。

2. 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建立健全农药使用登记和追溯制度,加强农药使用的监管,规范农药使用行为。

加强对农药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超标农药残留问题。

3. 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推广使用生物防治技术,如昆虫性天敌、微生物制剂等,通过利用生物学的原理来控制农害,降低对农药的依赖性,减少农药残留问题。

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与保护措施

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与保护措施

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与保护措施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业害虫、杂草和病毒等,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农药的使用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保护环境的措施。

首先,农药的使用会对土壤产生一定的污染。

农药中的化学物质会渗入土壤中,造成土壤的污染。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通过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吸收,进而进入食物链,对生态系统产生长期影响。

农药的使用还可能导致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土壤质量和生态功能。

其次,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水体产生污染。

当农药喷洒或施放在作物上时,一部分农药会随着雨水或灌溉水流进入水体,造成水体的污染。

湖泊、河流和地下水等水源是人类和动植物生活的重要资源,农药的污染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都会产生潜在的风险。

此外,农药的使用还会对农田周边的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农田常常是一个生物多样性较低的环境,对农药的使用特别敏感。

农药对农田周边的昆虫、鸟类等有害生物的生存产生负面影响,破坏生态平衡。

在长期大量使用农药的地区,传粉和天敌等对农作物生长和生态系统恢复起到关键作用的生物群体可能会受到严重破坏,进一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针对农药使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损害。

首先,我们应推广和使用更加环境友好的农药。

研发和推广低毒、高效的农药品种,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同时,应加强农药使用标准和技术指导,确保农药的正确和安全使用。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农药使用的监管和管理。

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农药注册和审批机制,确保农药的安全和合规性。

同时,加强对农药市场和销售渠道的监管,打击非法农药流通行为。

再次,我们应推广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是通过使用天敌、寄生虫和微生物等生物因素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综合防治技术是结合物理、生物和化学等多种手段综合防治病虫害,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农药污染:影响及预防措施

农药污染:影响及预防措施

农药污染:影响及预防措施引言: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滥用和不当使用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药污染的影响,以及预防农药污染的有效措施。

一、农药污染的影响1. 对环境的影响农药常常通过空气、水源和土壤进入环境,对周围的土壤、水体和生物多样性造成潜在威胁。

农药的残留会导致土壤的退化,进而影响农作物的质量与产量。

此外,农药污染还会造成水源的污染,威胁到水生生物的健康与生存。

2.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经由农产品或食水摄入农药残留可能对人体产生潜在危害。

某些农药具有慢性毒性,长期摄入可能引发慢性病,例如癌症、生殖系统问题和神经系统疾病。

此外,农药残留还可能通过食物链的传递进入人体,进一步危害人类的健康。

二、预防农药污染的措施1. 合理使用农药农民应根据农作物种类、病虫害程度和农药特性合理使用农药。

避免过量使用、频繁使用同一种农药,以及在禁用期使用。

同时,选择具有较低毒性和高效率的农药,确保其与目标作物相适应。

2. 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和化肥,通过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控制病虫害。

推广有机农业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污染的产生。

3. 加强监管与培训政府和相关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农药监管制度,加强对农药的登记审批和市场监管。

同时,加强农民的培训与指导,提高其对农药使用的认识,教育农民遵守农药使用的最佳实践。

4. 强化农业废弃物处理正确处理农业废弃物是避免农药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农残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应得到重视,确保废弃物的有效处理和处置,防止农药残留进一步污染环境。

5. 鼓励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来控制病虫害的一种无公害防治方法。

鼓励农民使用生物防治,不仅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还可以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结论:农药污染给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风险。

预防农药污染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举措。

通过合理使用农药、推广有机农业、加强监管与培训、强化废弃物处理以及鼓励生物防治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农药污染,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农药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农药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农药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农药的使用量不断增加,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农药污染的问题。

农药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仅威胁到生态平衡,还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本文将详细探讨农药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影响农田生态系统1.1 杀灭有益生物:农药在使用过程中会杀灭一些有益的生物,如蜜蜂、蚯蚓等。

这些生物在农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传播花粉、土壤肥力调节等。

它们的死亡将破坏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

1.2 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农药在土壤中残留会导致土壤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部分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产生抑制作用,影响了土壤肥力和养分循环。

1.3 污染地下水:农药使用过程中的流失,使农田中的农药污染物进入地下水。

这些农药会对地下水中的水生生物产生危害,并污染人类饮用水源。

二、影响水生态系统2.1 污染水源:农药通过农田径流、农田渗漏以及雨水等方式进入水体,导致水环境污染。

这些农药会对水中的鱼类、水生植物等生物产生杀伤作用,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2.2 影响食物链:农药通过生物富集作用,进入食物链并逐渐积累。

从而对食物链中的各个环节产生影响,最终影响到整个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影响空气生态系统3.1 残留空气中:农药被风吹散后,可能通过空气传播到其他地区,造成大范围的空气污染。

这将威胁到蜜蜂等空气中的有益生物,并对其他生态系统产生连锁影响。

3.2 有害气体的产生:农药使用过程中,一些农药会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等。

这些气体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四、解决方案4.1 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减少了对农药的依赖性,采用更加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

逐步推广有机农业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减轻农药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2 完善农药使用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农药使用标准和限制,规范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以减少农药的滥用和误用。

4.3 发展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可以利用天敌、捕食者、寄生或病原微生物来控制农田中的害虫,减少对农药的依赖性。

安全管理环保之农药污染对土壤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安全管理环保之农药污染对土壤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安全管理环保之农药污染对土壤的影响及防治措施前言农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农业生产中离不开农药的应用。

然而,农药的使用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其中农药污染对土壤的影响尤为严重。

通过对农药污染的影响进行研究,能够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实现安全管理、环保目标。

农药污染对土壤的影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会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生物和化学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农药的使用会对微生物的生长和生态环境造成伤害,使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变低,谷类、蔬菜等作物根际微生物数量减少,从而抑制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对土壤产生了不良影响。

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农药的使用也会对土壤的物理性质造成影响。

农药会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有机质含量降低,使土壤粘性增加,从而使水分向下渗透缓慢,导致土壤水土流失加剧。

农药的使用还会影响土壤的孔隙度和空气渗透性,影响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化学性质是农药对土壤影响的重要方面,农药污染会改变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农药在土壤中的分解产生有机酸、游离基团和其他有机物质,使土壤的pH值下降。

此外,还会产生解离氢离子等离子体离子,由于离子之间作用力的改变,导致土壤的团聚力降低。

防治措施农药的合理使用和农药污染的防治对于保护土壤环境、保障农产品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防治污染的主要措施:调整农药的使用方式农药对土壤污染的作用是受到农药使用方式的影响的。

因此,调整农药使用方式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防治农药污染的方法。

首先,应该优先选择渗透性能较好的农药,减少农药在土壤内的滞留。

其次,应该控制农药使用的剂量,以达到最佳效果,同时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种植绿肥绿肥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

在农业生产中种植绿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治农药污染的方法。

通过种植绿肥,不仅可以保持土壤的肥力,还可以减少对土壤环境的破坏。

农药污染对土壤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农药污染对土壤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农药污染对土壤的影响及防治措施农药污染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被使用过量或不当使用,导致农药残留在农田土壤中,从而对土壤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农药污染对土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质量下降:农药对土壤中的有机质、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微生物和酶活性有抑制作用,降低了土壤的肥力。

同时,农药的残留会累积在土壤中,导致土壤重金属负荷增加,使土壤质量下降。

2.生态系统失衡:农药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线虫、蚯蚓等有害无害土壤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产生影响,破坏了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食物链的起始环节,对维持土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动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药的使用破坏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进而影响了土壤生物链的稳定性和功能。

3.土壤侵蚀加剧:农药污染破坏了土壤的结构,降低了土壤的持水能力和抗侵蚀能力,从而加剧了土壤侵蚀的风险,导致土壤流失和水土流失。

4.土壤污染传递风险:农药在农田土壤中残留的时间较长,会进一步渗透到地下水、河流和湖泊等水体中,导致水体污染,对水生生物产生危害。

同时,农药还可通过土壤颗粒的迁移和沉积,对地表水体形成污染,进而影响到周围的生态环境。

为了解决农药污染对土壤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2.制定农药使用规范:各地应根据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作物种植特点,制定相应的农药使用规范。

规范农药的使用剂量、施用方式和使用方法,合理安排农药施用的时间和频率,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残留。

3.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虫、微生物等自然界存在的生物因素来控制害虫和病害的发生。

可以通过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引进和培育益虫等方式,增加土壤中有益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提高土壤的自然抵抗力。

4.加强农药环境监测:建立农药残留监测体系,定期对农田土壤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农药残留情况,并对超标的土壤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整治措施。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农药生产和使用环节的监管,确保农药的合规使用和环境安全。

过度使用农药对环境的危害

过度使用农药对环境的危害

过度使用农药对环境的危害随着人口的增加和需求的提高,农业生产不得不依赖农药来保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过度使用农药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详细说明过度使用农药对环境的危害,并列举几个应对这一问题的步骤。

一、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过度使用农药会导致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农药的成分在喷洒后被土壤吸收,这将对土壤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和营养吸收的重要基础,一旦受到农药污染,农作物的生长受到限制,甚至无法生长。

此外,农药渗透到土壤中会进入地下水,对水源造成污染;甚至流入河流和湖泊,对水生生物造成毒害。

应对措施:1. 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不使用化学农药,以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来代替。

这样做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并保护土壤的质量和地下水的纯净度。

2. 加强土壤监测:定期对农田土壤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农药残留和污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治理。

3. 合理施用农药: 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施药剂量,且避免在雨后过早施药,以避免农药被雨水冲刷入土壤和水体。

二、危害农作物的生态平衡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过度使用农药会扰乱生态平衡,影响昆虫、细菌等对农作物有益的生物多样性。

例如,杀虫剂的广泛使用会破坏农作物的天敌昆虫,导致害虫数量激增,进而需要更多的农药来对抗害虫,形成恶性循环。

应对措施:1. 生物防治法:推广生物防治法,利用昆虫、细菌等对农作物有益的生物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2.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培育和种植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品种,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3. 合理施用农药:农民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使用农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

三、危害人类健康农药的使用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接触到剧毒或致癌物质,对身体造成危害。

农药还会通过农产品残留在食物中,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

应对措施:1. 加强农药安全教育:向农民普及农药使用的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提高农民对农药安全的意识。

农药使用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农药使用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农药使用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农药是现代农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农民有效地控制害虫、杂草和病原体,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长期以来,农药使用对环境和生态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本文将详细讨论农药使用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一、对水环境的影响1. 农药过度使用导致农田和农业排水中的农药残留物流入水体,污染水资源。

2. 农药残留物对于水生生物有毒性,可以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解决办法:1. 合理用药,减少农药使用量。

2. 定期监测水体质量,及时发现和处理农药污染。

二、对土壤的影响1. 部分农药对土壤中的微生物有毒性,抑制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2. 长期使用农药会导致土壤中农药残留物的积累,降低土壤肥力。

解决办法:1. 使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减少对土壤微生物的伤害。

2. 合理轮作和间作,促进土壤的自我修复。

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 农药杀虫剂会不可避免地对非目标生物造成伤害,如对蜜蜂等有益昆虫的杀伤。

2. 农药对食物链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某些生物种群的数量减少,破坏生态平衡。

解决办法:1. 选择低毒性和高选择性的农药,减少对非目标生物的伤害。

2. 推广有机农业和生物农药的使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四、对人类健康的影响1. 长期接触农药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如引发癌症、生殖问题等。

2. 农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类体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解决办法:1. 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和残留标准,确保食品安全。

2. 食用蔬果前进行充分清洗,以减少农药残留。

综上所述,农药使用对环境和生态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但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用药、选择低毒性农药和推广有机农业等方法来减少这些影响。

保护环境和生态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摘要介绍了农药的种类及毒害和农药在土壤中的存在状况,分析农药的污染,提出防止农药对土壤污染的措施,以减少农药对土壤和生物造成的危害。

关键词农药;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土壤污染近年来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土壤污染的来源主要是城市和工矿企业的“三废”、施入农田的农药、化肥以及人类生活中所产生的废物。

引起土壤污染的物质中,有些本来并非有害,而是由于进入土壤的数量多,达到毒性水平,才破坏了土壤内部以及土壤和其他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从而对人和其他生物产生有害的影响[1]。

1 农药种类及毒害农药依杀灭的生物对象不同,分为杀虫剂、灭菌剂、杀鼠剂、杀线虫剂和除草剂。

其中,以杀虫剂、灭菌剂和除草剂使用量最多,最容易引起环境和土壤污染。

1.1 杀虫剂杀虫剂按其化学成分可以分为有机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杀虫剂。

有机氯杀虫剂如六六粉、滴滴涕,毒性强、药效长,但不易被生物降解,我国已禁止使用。

有机磷杀虫剂一般容易被微生物降解,因此它们在土壤中(以及水中)存在较少,但其对人体的毒性比有机氯杀虫剂大,使用要特别谨慎。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对哺乳动物的毒性较低,并且具有易被生物降解的优点,是目前推荐使用的良好杀虫剂。

1.2 灭菌剂灭菌剂使用总量比杀虫剂少很多,灭菌剂的种类有含铜、硫的无机灭菌剂、有机磷灭菌剂和有机氯灭菌剂等。

它们对土壤影响与杀虫剂基本相同。

1.3 除草剂多数除草剂可以被微生物降解,对哺乳动物毒性较低,但对鱼类有毒性。

2 农药在土壤中的存在状况农药在土壤中有6种去向:一是向大气散失(即发挥)。

挥发性强的农药,如甲基溴化物、氯丹和七氯,可因挥发作用而损失。

二是被土壤吸附。

农药分子结构中的官能团如羟基(-OH)、氨基(-NH2)、亚氨基(-NHR)、酰胺基(-CONH2)、酯(-COOR)和R3N+等,由于在土壤中形成氢键和质子化作用,可以促进土壤对农药的吸附。

另外,百草枯(C12H14CI2N2),以阳离子的形式被土壤胶体吸附。

农药残留对土壤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农药残留对土壤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农药残留对土壤的危害和防治措施农药残留对土壤的危害和防治措施1.引言农药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过度使用和不适当使用往往导致农药残留问题。

农药残留不仅对作物和人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也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本文将重点讨论农药残留对土壤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2.农药残留对土壤的危害2.1 土壤微生物受损农药残留可抑制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影响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微生物是土壤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生物有效性元素的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药残留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功能,进而破坏了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2 土壤质地和结构受损农药残留会对土壤质地和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些农药会降低土壤的通透性,导致水分滞留和排水不畅,增加土壤肥力的流失。

农药残留还会破坏土壤团聚体结构,使土壤容易发生侵蚀和风化,严重时甚至导致土壤贫瘠化。

2.3 土壤生物多样性减少农药残留还会对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

农药对土壤中的蚯蚓、昆虫和其他土壤生物有毒性,长期累积的农药会导致部分物种减少甚至灭绝。

这种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不仅会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会影响农作物的自然控制和调节机制,增加害虫和病虫害的风险。

3.农药残留防治措施3.1 合理施药和科学管理合理施药是防治农药残留的基础。

农民应根据作物的需求和病虫害程度,遵循农药使用量的规定,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确保施药过程中的准确计量、正确喷洒。

科学管理农田和农作物是有效防治农药残留的关键,包括合理轮作、耕作管理和排水措施等。

3.2 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减少对农药依赖、保护土壤生态系统的可行方法。

有机农业通过遵循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的使用和残留。

推广有机农业有助于提高土壤质量、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农产品品质,具有较高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

3.3 选择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细菌和真菌等自然生物控制作物病虫害的方法。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及治理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及治理

农药对⼟壤的污染及治理农药对⼟壤的污染及治理摘要:随着农业⽣产中农药⽤量的增长,农药对⼟壤的污染问题⽇益受到⼈们的重视。

本⽂通过对前⼈关于⼟壤农药污染的研究成果进⾏综述,着重阐述了农药污染对⼟壤质量的影响,提⾼了⼈们对⼟壤农药污染的认识。

关键词:⼟壤;农药污染;防治;途径引⾔⼟壤污染近年来逐渐引起了⼈们的重视。

⼟壤污染的来源主要是城市和⼯矿企业的“三废”、施⼊农⽥的农药、化肥以及⼈类⽣活中所产⽣的废物。

引起⼟壤污染的物质中,有些本来并⾮有害,⽽是由于进⼊⼟壤的数量多,达到毒性⽔平,才破坏了⼟壤内部以及⼟壤和其他⽣态系统的⾃然平衡,从⽽对⼈和其他⽣物产⽣有害的影响[1]对⼟壤的污染1. 农药的污染1.1农药污染⼟壤的主要途径⼀,是在病⾍害的防治过程中有些农药直接撒⼊⼟壤中⽤于消灭⼟壤中的病菌和害⾍。

⼆,是施⽤于⽥间的各种农药⼤部分落⼊⼟壤中附着于植物体上的部分农药因风吹⾬淋落在⼟壤中。

三,是使⽤浸种拌种等施药⽅式或播种了带有病菌的种⼦通过种⼦携带的⽅式进⼊⼟壤。

四是近年来采⽤喷射⽅法如飞机喷射使⽤农药约有50%以上的农药从叶⽚落⼊⼟壤五是⼤量散在或蒸发到空⽓中的农药⼀旦降⾬随⾬⽔降落到⼟壤中污染了⼟壤。

1.2农药污染⼟壤的主要原因我国⼟壤农药污染与不合理使⽤农药有关外也与农药⼯业的发展历史密切相关农药经历了植物性农药,⽆机化学农药及有机合成农药的发展过程我国在20世纪30~80年代初⼤量使⽤的⽆机杀⾍剂及有机氯农药仍是今天⼟壤污染的重要因素主要由于该类农药毒性⾼性质稳定在⼟壤中残留时间长。

例如早期使⽤的砷铅泵制剂半衰期长达10~30年后来⼴泛使⽤的有机氯农药半衰期为1~4年。

有机磷农药的半衰期⼀般⼏周⾄⼏个⽉⽽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半衰期⼀般为1~4周。

1.3农药污染对⼟壤的影响虽然⼟壤⾃⾝有⼀定的净化能⼒但⼟壤对外来化学物质的环境容量有限当进⼊⼟壤中的外来化学物质在数量和速度上超过⼟壤的环境容量时就会导致⼟壤污染的发⽣农药污染对⼟壤的影响是多⽅⾯的农药对⼟壤的污染引起⼟壤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过多的外来化学物质会改变⼟壤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壤理化性状如pH值EhCEC ⼟壤孔隙度改变同时被农药长期污染的⼟壤将会出现明显的酸化⼟壤全量养分也会随污染程度的加重⽽减少农药对⼟壤的污染能直接危害⽣活在⼟壤中的有益动物⼟壤中有⼀些⼤型⼟⽣动物如蛆蜘某些⿏类和⼀些⼩型动物种群如线⾍纲弹尾类稗蜻属娱蛤⽬蜘蛛⽬⼟蜂科等⼀⽅⾯对⼟壤中的污染农药有⼀定的吸收和富集作⽤可以从⼟壤中带⾛部分农药另⼀⽅⾯⼟壤农药污染也会造成⼟壤⽣物的死亡此外⼀些害⾍的天敌也因农药中毒⽽死亡1.4农药污染对⼟壤微⽣物的影响微⽣物是⼟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壤养分的有效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Eisenhardt(1975年) 发现⾟硫磷显著降低了根瘤菌的固氮作⽤VlassaK等(1976 年)报道了地乐醇在低浓度时对⼟壤固氮作⽤有明显抑制作⽤[4] 部分农药对⼟壤微⽣物呼吸作⽤有明显的影响Bartha等的研究表明当⼟壤⽤常规⽤量的2-甲4-氯丙酸茅草枯毒莠定及阿⽶酚处理时8 h后CO2 的⽣成量就降低了20%~30%[4] 这表明⼟壤微⽣物呼吸受到了抑制1.5农药污染对⼟壤中酶类活性能产⽣影响⼟壤中能降解残留农药的酶类来源于植物和微⽣物游离在⼟壤中的酶系会在不利环境条件下被摧毁或钝化⼟壤农药污。

农药污染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措施

农药污染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措施

农药污染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措施摘要:农药是世界上所有现代农业中重要的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我国传统农业中农药更是必不可少,为我国农作物带来很大的收益,但是随着农药使用时间和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农药再给人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自然生物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农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权衡其利弊,谨慎使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药使用现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及产生原因,提出一些防治措施,希望能够对我们的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关键词:农药污染使用现状生态环境产生原因防治措施引言:农业生产经历漫长的原始农业阶段后,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了现代农业阶段。

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工业、现代科技和现代管理基础之上。

其基本特征表现为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和市场化.化学药物是防治农业病虫草害,保证作物高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目前全球有近千个农药品种,上万个剂型,年产量达200多万吨,并呈逐年增长趋势。

19世纪60年代, 人们认识到了 DDT 等有机氯农药不仅对害虫有杀伤作用, 同时对害虫的天敌及传粉昆虫等益鸟益虫也有杀伤作用, 因而打乱了生物界的互相制约和相互依赖的相对平衡, 引起新害虫的猖獗。

化学农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和作物。

进入环境的农药在环境各要素间迁移、转化并通过食物链富集, 最后对生物和人体造成危害。

正文一、农药概况1.农药的定义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害等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药品,或者来源于生物及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2.农药的种类与剂型农药品种很多,为了研究和使用上的方便,常常从不同角度把农药进行分类。

其分类的方式较多。

根据现代农药界定的范围,按其分类主要有:杀虫剂及其它动物害物防治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农药剂型和助剂。

农药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措施

农药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措施

农药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措施农药是一种用于农田、园地、果园、茶园、渔塘等农业生产场所,防治病虫草害的化学物质。

由于其具有高效、快速、广谱、低成本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长期大量使用农药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危害生态系统平衡和人类健康。

对于农药污染的控制以及环境保护措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农药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土壤、水体和空气等多个方面。

农药会残留在土壤中,影响土壤的生态系统平衡,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降低土壤肥力。

雨水冲刷可以使农药残留物流入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影响水质。

农药在喷洒后,可能会随着空气中的风吹散开来,对周围的植被和生态系统产生直接危害。

控制农药污染对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农药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农药污染的控制和环境保护:加强农药的合理使用。

对于农药的使用,应该根据作物生长期、病虫害情况、气象条件等因素来确定使用的种类、剂量和喷洒时机,合理使用农药,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天敌、害虫天敌、微生物等自然因素,来达到控制农业害虫和病害的目的。

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

加强对农药残留的监测。

建立健全的农药残留监测体系,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农药超标的问题,保障人民群众食品的安全。

加强对农药的管理和监督。

加大对农药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力度,规范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防止假冒伪劣农药的流入市场,确保使用农药的安全性和效果。

加强对农药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

对于使用完的农药包装和残留物,应该进行规范的处理和回收,避免纯度过低的农药残留物对环境造成破坏。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加大对环境友好型农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农药在使用中的效率,降低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农药对土壤的影响

农药对土壤的影响
11
? 加大土壤科学研究资金投入
? 应将土壤科学研究经费投入纳入国家预算计划,保障土壤 科学研究的基本费用,这同治理污染后的土壤相比,投入
是微不足道的,但它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却是无法用金钱来 估量的。应该从以下方面加大资金投入:
? 1)建立多层次的长期监控系统。
? 2)大力研究发展土壤污染的植物与微生物修复技术。 ? 3)取得全国土壤收支的统计学资料,包括工业排放、农业
3
二、中国土壤污染特点
? 累积性
? 污染物质在大气和水体中,一般都比在土壤中更容易迁移。 这使得污染物质在土壤中并不象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 扩散和稀释,因此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超标,同时也
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不可逆转性
? 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许多
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降解。譬如:
大的,这让我们更要时刻的谨记不能因为一
时的好处而大量的施用农药,应该从长远的 角度出发,合理用药。
15
谢谢大家!
16
农药对土壤的影响
钱意
1
农药对土壤的影响
? 一、概述
? 二、中国土壤污染主要特点
? 三、农药进入土壤的途径 ? 四、农药对土壤的危害 ? 五、不同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 六、农药对不同质地土壤的影响
? 七、防治农药对土壤影响的措施
2
一、概述
农药能防治病、虫、草害,如果使用得当,可保 证作物的增产,施用不当,会引起土壤污染。喷施于
资源数量,质量来考虑。很少通过法制管理,虽然若干法 律中有些零星规定,但分散,不系统,缺乏可操作性。
10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建立国家 土壤质量信息数据库,创设土壤污染档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污染对土壤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农药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投入物对农业发展和人类粮食供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资料表明,世界范围内农药所避免和挽回的农业病、虫、草害损失占粮食产量的1/ 3。

然而长期大量的使用农药其污染及危害是极为严重的,农药对土壤、大气、水体的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已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更是农业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交换的枢纽,研究和探讨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行为规律及土壤污染机制将有助于发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并采取科学的手段消除或弱化农药对土壤乃至农业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的影响与危害。

土壤农药污染是一全球性问题。

在我国,受农药使用历史、施用技术以及产品结构等因素影响,土壤农药污染较为严重,成为制约食品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桎酷。

1.农药对土壤的影响
1.1.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是指人类向土壤环境中投入或排入超过其自净能力的农药,而导致土壤环境质量降低,以至影响土壤生产力和危害环境生物安全的现象。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与施用农药的理化性质、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行为及施药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密切相关[1]。

农药的理化性质是农药对土壤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建国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我国使用的无机类、有机氯农药的性质极稳定,不易分解,尤其有机氯农药水溶性高、脂溶性低,表现高残留、易迁移的特性,致使此类农药禁用近20年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土壤中仍有残留[2]。

如1992年国家环保总局测试表明,江苏南通棉区土壤中DDT最高残留量仍达1123 mg/ kg。

换代产品有机磷、氨基甲酸脂类、有机氮类杀虫剂和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使用,相对缓解了土壤污染的程度,但污染范围却由于农药使用范围的扩大而扩大,污染形势亦不容乐观。

1.2.农药污染土壤的途径
农药污染土壤的主要途径:一是施用于田间的各种农药大部分落入土壤中,附着于植物体上的部分农药因风吹雨淋落入土壤中;二是使用浸种、拌种等施药方式,或是将农药直接撒于土壤中,造成污染的累积;三是近年来采用喷射方法(如飞机喷射)使用农药,估计有50%以上的农药从叶面落入土壤,也有大量的农药撒在或蒸发到空气中,一旦降雨,随雨水降落到土壤中,污染土壤[3]。

1.3.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 使用技术落后在农药的使用上存在着农药的品种和数量搭配不科学,使用器械落后等一些问题。

(2) 农药使用的品种结构不合理在我国的农药使用中,杀虫剂的比例较大,而除草剂的用量较小,我国农药使用的方向无疑是加大除草剂的用量,因此在防治农药污染方面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3) 农药质量问题较突出这是造成农药对土壤污染问题的重大隐患之一。

(4) 缺乏农药的安全性评价我国目前几乎没有关于农药商品安全性方面的控制措施,这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

[4]
1.4.污染效应
我国土壤农药污染效应有三大特点。

(1).污染面积大。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农药使用量陡增。

据统计,我国农药施用面积达2. 8 亿公顷以上,年施用量50 ~60万吨[ 5 ]。

由于农药利用率极低,只有10% ~20%为植物吸附, 50% ~60%残留于土壤中,又因我国农药结构单一,农药产品中杀虫剂占70% ,有机磷又占70% ,造成农药污染农田达87 ~107 万公顷。

(2).经济损失显著。

我国因农药使用不当而致粮食减产1. 3 ×1010吨,直接损失2. 2 亿元[ 5 ] ,因农药污染而导致间接经济损失为147亿元/年,其中江苏农药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3. 4 亿元/年。

(3).生态效益广。

具体表现为: ①影响生物存活。

土壤农药污染既可直接毒害动植物,也可通过生物富集,或食物链传递而间接危害生物。

土壤农药污染对微生物活性影响的表现为抑制细菌、放线菌和固氮菌群的生长,刺激真菌代谢使土壤呼吸等作用增强(如甲胺磷)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则随着浓度、强度和时间而异[ 6]。

②影响
生态系统。

表现为生物种群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群落逆向演替,生态平衡破坏。

研究证实,轻度、中度至重度农药污染的土壤生物多样性经历了由高至低的变化(甲磺隆处理的土壤其微生物多样性低于对照组) [ 7, 8 ]。

而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一些捕食性、寄生性的天敌,使害虫逃脱天敌控制,系统调节能力下降,失去平衡。

③影响环境。

土壤是一个开放系统,与周围环境因子形成密切的联系,土壤受到农药污染必然会引起环境连锁变化。

土壤农药污染会因降雨形成的径(渗)流而污染水体,导致水生生物罹难,或以挥(蒸)发形式弥漫于大气中,使陆生生物受害。

④影响人体健康。

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大,会干扰信息传递,破坏体内酶系和免疫系统,阻碍器官正常功能的发挥,可对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胎儿畸形。

2.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行为
研究表明,施用农药的80 %~90 %最终将进入土壤环境,其行为包括:被土壤胶粒及有机质吸附;被作物及杂草吸收;随地表水径流或向深层土壤淋溶;向大气扩散、光解;被土壤化学降解或微生物降解[9]。

其中土壤吸附是导致农药在土壤中残留污染的主要行为,是指在土壤作用力下使农药聚集在土壤胶粒表面,使土壤颗粒与土壤溶液界面上的农药浓度大于土壤本体中农药浓度的现象。

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则是农药在成土因子、自然与耕作因素、生物因素等作用下由农药母体大分子逐步降解成小分子,最终变为H2O和CO2,失去毒性和生物活性的过程,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有氧化、还原、水解、裂解多种过程[3]。

3.农药对土壤污染的防治
3.1.综合防治病虫害,降低农药用量
(1).培育抗病虫品种培育和利用作物抗性品种是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中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

(2).利用陪植植物利用陪植植物防治作物害虫是一种生态防治方法。

“陪植植物治虫”是指用能够毒杀、驱除、引诱害虫或诱集、繁殖天敌的植物种在作物的四周、行间,以防治作物的害虫。

(3).栽培耕作措施间混套作是一项非常有效的防病虫技术,即把形态特征不同和对生活因素的需求不同、生育期不同、根系分泌物不同的作物
合理地搭配种植,不仅立体地利用了空间养分、水分。

还增加了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增强抗性。

减轻病虫草害。

轮作是根据不同作物所需营养元素不同、根系入土深度不同而进行的轮换种植.
3.2.合理使用农药,控制污染源
在农药使用中能对症下药,找准关键时期用药,合理的施药方法,正确的施药浓度和施药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既防治病虫害又减轻对环境大的污染。

3.3.充分调动土壤本身的讲解能力
通过各种农业措施,调节土壤结构、粘粒含量、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度,离子交换量、微生物种类数量等增强土壤对农药的降解能力,将有利于土壤农药污染的防治[4]。

3.4.采用生物修复技术对土壤污染进行防治
(1)微生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是污染土壤中人工接种能降解农药的微生物,利用微生物将残存于土壤中的农药降解或去除,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或降解成CO2 和水的方法。

(2)植物修复近几年植物修复技术逐渐成为生物修复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植物修复适用于大面积、低浓度污染,不但可去除环境中重金属与放射性元素,还可去除环境中农药。

(3)菌根修复菌根是土壤真菌菌丝与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

据报道,VA 菌根外生菌丝重量约占根重的1%~5 % ,这些外生菌丝增加了根与土壤的接触,能增强植物的吸收能力,改善植物的生长,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和耐受能力[10]。

另一方面,菌根化植物能为真菌提供养分,维持真菌代谢活性。

此外,菌根有着独特的酶途径,用以降解不能被细菌单独转化的有机物。

所以菌根化植物可作为很好的生物修复载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